锦秋国际大厦出租:中国人,请你慢点祈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0:06:10

网络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带了一种五味杂陈的新身份:网民。起初这种身份代表的是陌生人,借助网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多了一重方式,利用这个平台大家彼此相识。当然也免不了冲突,当网络照进现实,冷兵器时代的针锋相对化作电脑桌面上的对峙,血雨腥风依旧,大家互相勾搭,叫骂,喷粪,后来大家习惯了这样的互联网文化,承受能力变强了,“围观”这种不温不雅的行为代替了众声喧哗,成了中国互联网文化的核心。
  
有人说,所谓网民,其实是“网络暴民”的缩写。一入网络深似海,有的人在马甲的保护下,言论如脱缰之马,无论黑白是非,不管真假对错,围观途中不忘指桑骂槐,借题发挥。从杭州“70码”到河北的“我爸爸是李刚”,一旦富二代、官二代这类字眼成为新闻标题的主语,网络就必然掀起一阵讨伐;从药家鑫案到近来郭美美事件引发的红十字会信任危机,在对网络自由言说空间感到欣慰的同时,不少公共知识分子也看到自由之中隐藏的偏见与狭隘。
  
网民的众声喧哗无疑承袭了一定程度的群众心理学,但是,群众心理学不同于革命心理学,革命受到领袖的号召,而群众的呼声多数却是“有感而发”。郭美美事件中,在经历舆论的山呼海啸之后,有人为郭美美鸣不平,视人肉搜索为“文革式暴力”,并忧心忡忡,劝告网友放过这个手无寸铁的女子,然而,那些热衷于“文革式暴力”指出了他们“暴力”的真正动机,著名媒体人刘春在微博发布看法,认为“大家不是不放过一个炫富的小姑娘,而是正针对她背后那些利用慈善机构牟取不当暴利的商业组织,针对不透明不规范的慈善机构与慈善行为。”
  
这也是互联网五味杂陈中的一味,“网民”这个公共马甲成了无数人的麦克风。它或许夹杂着人们的羡慕嫉妒恨,甚至受到了部分人的鼓动,撺掇,但是在更广阔的舆论广场,面对公共事件的个人表达,更多的时候,个人意见的陈述无疑构成了真实的民意。对陌生人施以援手,对弱者伸张正义,都无一例外是纯正的公民之举,无论是温暖的拯救网友自杀,还是全面参与的微博打拐,网友这个身份正突破网络的藩篱,升华为亲切感人的公民,过去被斥为缺乏公共精神、一盘散沙的国人,正通过网络平台承担公民责任。
  
网络带来的清风中夹杂着戾气,这是信息自由流通的结果,也是中国社会真实生态的反映,这个舆论场的崛起有赖于一个多元社会的成长,过去居高临下、高瞻远瞩式的舆论腔调已经显得不合时宜,取而代之的是平易近人的生活化表达。现今网络聚焦于反腐与政策批判,不幸的遭遇、离奇的内幕经常受到围观,网络生活活色生香,活跃着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然而其主角仍然是弱势群体。现实生活中,他们找不到表达诉求的平台,抑或在低效率中失去了耐心,于是扎堆网络,发动舆论为之伸张正义,贫困不是社会主义,弱势群体却是人民,这些人可能制造了戾气,给政府带来了麻烦,但是他们却无一例外都是人民的主张,他们的遭遇和呼声表明,部分人民的正当诉求还没有得到满足,权利没有得到保障。
  
网民、公民以及人民,他们立足于不同的身份维度,构成了中国社会特殊的话语表达,同时相互交织,论坛、微博等互动网络平台让网民参与公共生活,而他们的利益诉求则呈现了人民内部矛盾。然而,有的人视网民为乌合之众,对所谓的网络舆论暴力心有疑虑,诚惶诚恐,担心网络的繁荣会导致“大众的反叛”,其中不乏公众人物,譬如上海海派清口的掌门人周立波,针对上海火灾表达了对网络暴力的疑虑,认为网络的繁荣可能导致“一种虚拟的无政府空间,政府若将网络民意当真,实是一种‘自宫’行为!”有些政府工作人员更是闻网色变,甚至将网民视为敌对势力,动辄上纲上线,以偏概全。
  
身份的陷阱无处不在,殊不知人是社会的动物,生活纵横交错,人有着各种各样的身份,一个人的白领身份并不能阻碍他成为蚁族, 二战犹太人的遭遇,现今西方国家对穆斯林的敌视,无一不受单一身份的误导。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在他的《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一书中描述了这种误导所导致的悲剧,人不是单一维度的生物,社群化的人还有着更为广阔的身份天空。网民既是公民,还是人民,重视网民背后的其他身份,赋予其更多表达上的合法性与严肃性,将避免社会的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