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石奥巴马:内地、港台、外媒评动车事故:轻视安全酿惨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26:19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11年07月26日 15:45 我要评论(0)打印| 字号: 生命为代价,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以血淋淋的方式彰显了现行铁路体制改革的迫切

  内地媒体评动车事故

  《南方都市报》7月26日社论:检讨动车追尾事故,亟须矫正的是权力惯性

  摘要:生命为代价,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以血淋淋的方式彰显了现行铁路体制改革的迫切。所有的人祸都指向权力的惯性,无论桥塌,楼歪,还是动车追尾。亟须矫正的正是权力的惯性,否则即使改革起步,也不是民众想要的改革。

  全文: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遇难者40人!当我们写下这个数字的时候,不知道它在新的一天还会不会上升。

  几天之前,40还不是这样一个冷漠的数字,而是我们的父母、丈夫、妻子和儿女,他们乘坐的是安全系数最高的交通工具,是在感受相关部门一再宣称的“奇迹”,但就在那一瞬间,鲜活的生命突然只具备了统计学的意义。

  “动车的实名制原来只是为了事故之后的统计方便吗?”这样的斥责似乎过于情绪化了,但这种情绪建立在对事故性质的判断基础之上,因为这不是天灾,是人祸。在人祸酿成的巨大灾难面前,不仅一些貌似客观、理性的言论显得格外冷血,而且就是“让逝者安息,为生者祝福”的祈愿也骤然变得虚伪,亲人无端遇难,现在他们亟须的是空洞的祝福吗?既然死于人祸,逝者又如何安息?

  不得不承认,与煽情和强调理性相比,面对无法接受的动车追尾事故,公众更多地被愤怒的情绪所主宰了。这种愤怒不仅因为受难现场之惨烈,也缘于动车高科技的特点和事故性质产生了强烈对比,还有一点则不容忽视,这就是在事故之前,中国高铁的“大跃进”早已遭受了强烈的质疑,但回应质疑的除了蛮横的强力打压,给质疑者贴上非技术性的标签,就只剩下了虚骄和傲慢。

  可怕的是,这样的蛮横、虚骄和傲慢,已经很难被喝止,哪怕是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事故发生之后,铁道部的许多措置乃至不少细节都遭到了公众严厉的审视,比如为了通车过早结束搜救,之后救出一名儿童又以“奇迹”为搪塞,新闻发言人在发布会现场不合时宜的笑容,发布会上大段喧宾夺主的“领导批示”,官员坐在空调车上接受采访,刚刚免去上海铁路局局长显示了一点追责的姿态,马上又起用曾因胶济铁路4·28重大事故被处理的总调度长接任……

  毫无疑问,这样一望而知不恰当的言行是在公众燃起的愤火上浇油。但平心而论,智商再低的人也不会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时段去触公众的霉头,应该相信铁道部不是有意去触犯公众,拉着它行动的只不过是权力习以为常的惯性罢了。它从来都是这么做的,也从来没有为此感到心虚和不安,被鲜血所惊醒,因为几条生命而改弦易辙,这不符合权力的逻辑。

  以生命为代价,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以血淋淋的方式彰显了现行铁路体制改革的迫切。而在过去的时间里,因为利益集团在一个高封闭和高垄断、近乎独立王国的格局里捞尽了好处,不仅成为改革的严重障碍,而且留下巨额债务,使相关改革步伐始终迟滞其行。如果说原铁道部长刘志军的落马揭开了官商勾结的黑幕,那么今天的动车追尾事故就是将现行铁路体制唯一引为骄傲的“奇迹”打回了原形。铁路体制非改不可的共识至此已无法撼动。然而如何去改却值得探究。有人搬出了过去拟议中的“大交通部”方案,但这里的一个疑问是:在权力的惯性不能得到根本矫正的前提下,大交通部能否让我们免于出行的恐惧?

  不能因为动车追尾事故就遗忘了另外的人祸,在动车追尾事故之前,桥塌楼歪事件已呈高发态势,而在动车追尾事故之后的全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上,交通部的总结是“最近几起桥梁事故中,多数与严重违法超限超载有关”。著名土木工程学家茅以升先生设计修建的钱塘江大桥设计寿命50年,超期“服役”24年,所创造的不但超载没能压倒,连大修都没修过的“神话”证明这样的总结完全是避重就轻,在这样的总结之前,公众的信心注定无法建立。如果改革就是把铁道部划归到这样一个交通部,让交通部接掌铁道部的权力,就像我们已经开展的类似改革一样,我们就安全了吗?

  所有的人祸都指向权力的惯性,无论桥塌,楼歪,还是动车追尾。亟须矫正的正是权力的惯性,否则即使改革起步,也不是民众想要的改革。

  回应《南都》7月25日社论:若真不堪一“击”,就请停运整顿———

  摘要:如果雷击真的导致动车组停驶,并且这种停驶事故不是孤例,几率似乎还很高,那么就等于说,动车组目前尚存在技术问题没有破解。如此,动车组就该停运。毕竟,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第一位的。铁路部门就该从人道主义考虑,作出这一决策。

  全文:

  如果雷击真的导致动车组停驶,并且这种停驶事故不是孤例,几率似乎还很高,那么就等于说,动车组目前尚存在技术问题没有破解。如此,动车组就该停运。毕竟,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第一位的。铁路部门就该从人道主义考虑,作出这一决策。

  另外,车厢里配备的安全锤为何那么“安全”,砸玻璃都砸不开,是玻璃太硬了,还是安全锤太软了?这必须经过认真实验才行。尤其实验时,需接受公众监督。不然,因停驶而被遗弃在荒郊野外的乘客,即便没有发生撞车、翻车事故,就是闷也要被闷死在车厢里的。

  当然,直到目前,想必有许多公众如笔者一样,是不认为动车组存在上述不堪一“击”问题的。起码雷击问题,是个借口。因为雷击而停驶,其他报警设施居然不起任何作用,不能对外联络,及时发出求救信号,或者外界调度不能随时掌握某列动车组的运行情况,停驶在途中,居然没有任何信号反馈,从而进行有效调度,及时阻止后发列次减速、刹车,都是技术不过关的反映。

  此外,就是动车组营运中,存在人为因素。一是调度玩忽职守,工作马马虎虎,出现故障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化解,甚至是蓄意破坏;二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违规加开动车组列次,导致后发动车组在前发列次出现故障时,没有足够的化解险情的时间,只能在不知所措中任凭灾难发生。

  无论怎么说,此次动车组追尾灾难事故,将原因认定为雷击导致停驶,是笔者最希望的。因为动车组果真不堪一击,那我们全力以赴破解这个技术难题就足够了。何时破解了,何时开通运营,这是最恰当的选择。如果是人为因素,是铁路部门人员玩忽职守,甚至是蓄意破坏,是加开列次太过密集,那么,就需有关部门进行问责和追究,铁道部动车组还是暂且停运,认真严肃整顿一番才好。

  但总而言之,事故原因没有真正查清之时,或者真的查清了原因,就是这不堪一“击”的技术问题,在这个问题破解之前,铁道部还是暂时将动车组停止运营的好。不然再发生类似事故,铁道部如何向公众交代,其脸面往哪里搁?死难者亡灵何处安放?家属情何以堪?

  目前,铁道部似乎又陷“掩埋门”。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称现场掩埋车头是为了给救援提供方便的地形条件。这很让人费解。试想,车头无异于动车组的“大脑”,不认真检查一番,以图从中找到造成事故的“蛛丝马迹”,而草草埋掉,如果说是铁道部要掩盖真相,有点严重有点过分,那么说铁道部不负责任,是不委屈的。(作者:贾志勇)

  《新京报》社论:重建公众信任 从事故善后开始

  摘要:

  如果说严重的事故本身,重创了人们对铁路安全的基本信任;那么,重建民众的信任就成为铁路部门接下来要做的核心工作。“病去如抽丝”,要让民众重新建立对中国铁路的信任,当从善后的一点一滴做起,谨慎而为。

  全文:

   “7·23”动车追尾事故开始转入善后阶段。昨晚,许多温州市民自发地聚集在温州世纪广场,为“7·23”事故死难者默哀。而与此同时,该事故的遇难人数两度更新,已增至39人。

   如果说严重的事故本身,重创了人们对铁路安全的基本信任;那么,重建民众的信任就成为铁路部门接下来要做的核心工作。

   需要重申的道理是:重建信任,要从善后的第一秒开始。在善后过程中,有关部门的处置如果失当,则会让这种不信任的情绪更加蔓延。

   首先,事故原因的彻查,让真相浮出水面。现在从普通民众到行业专家,对这一事故的发生都备感疑惑。一起“不可能”发生的事故何以发生?行车安全系统为何失效?列车调度管理是否到位?在“黑匣子”已经找到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应该尽快调查原因,负责任地给出事故真相,不掩盖、不诿过,并据此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这是获取公众谅解和信任的基础。

   当前,国务院已经组成了调查组,而根据相关规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应该由检察机关派员同步参与调查。人们期待,事故原因尽快查明,因为,调查的同时,其他动车运行并未停止,这次事故发生的原因尽快找到,或许可以类推是否存在相似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其次,是各项信息的及时透明发布。铁道部门已经召开了一次发布会,但公众的很多疑问都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解释。比如,列车头的掩埋问题。铁道部发言人称“主要是为了便于抢险”,但他同时又透露掩埋不是铁道部门的决定,那到底是哪个部门、为什么掩埋?掩埋之后,会不会给后续的事故原因调查带来不利影响?

   另外,还有伤亡人数问题,事故已经过去两天,按说统计出到底遇难多少人,应该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况且是在购票实名制的动车上。一份民间的遇难者名单已开始在网络上流传。这些信息是否准确,当然需要官方的核实,有关方面理应参照惯例,像对待空难事故那样,尽快正式公布遇难者名单。

   其三,对死伤者的赔偿问题。据新华社报道,现在温州方面已经安排了57个工作小组一对一接待遇难者家属,做好安抚接待工作,稳定遇难者家属情绪。确实,现在有些死难者家属情绪非常激动,需要安抚、疏导。但是,仅有这些工作是不够的,应该尽快拿出详细的赔偿方案,仅一句“合理合情合法做好赔偿工作”,还不能让公众满意。

   更重要的是,铁路部门要从这次事故中真正汲取教训,拿出可以让公众放心的整改方案。从很多乘客的反映来看,这起事故暴露出的问题是全方位的,严重的安全隐患不说,还有很多细节反映出铁道部门日常管理的欠缺。比如,据新华社报道,目前动车座位没有安全带,导致一些乘客碰撞外伤;事故发生后,动车包厢门打不开,玻璃敲不碎;车厢内缺少救生锤;乘客逃离列车后,高架桥轨道两侧本可作为逃生通道,但失修严重,增加了逃离难度……

   1998年6月,德国ICE列车884号车次从慕尼黑开往汉堡,途中因轮箍破裂发生事故。之后德国降低时速,更换所有车轮,还把所有列车的车窗更换为在紧急时可用锤子击破的玻璃窗。德铁向每名遇难者家属发放3万马克,2名官员1名工程师被控误杀罪。

   “病去如抽丝”,要让民众重新建立对中国铁路的信任,当从善后的一点一滴做起,谨慎而为。这起事故会如何善后?全国民众都睁大眼睛看着。

  《新京报》观察家:生活 不是为了“追赶”

  摘要:

  眼下,对“快”的膜拜还远不止于交通工具和经济发展,它已经形成了一种弥漫于整个社会的风气、甚至价值;过于求“快”就逐渐变成了粗鄙,变成了低劣,变成了危险。

  全文:

   对“快”的膜拜远不止于交通工具和经济发展,它已经形成了一种弥漫于整个社会的风气、甚至价值;过度求“快”,“快”就失去了它最初所包含的全部积极意义。

   7·23温州动车追尾惨剧发生后,一则微博在互联网上被广泛转载。它是这么说的:“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为陷阱,不要让房屋成为废墟。慢点走,让每一个生命都享有自由和尊严。每一个个体,都不应该被这个时代抛弃。”

   这样的抒情话语当然不能取代当下最重要和迫切的事情——对灾难的理性反思。然而,如果把视野拉得更远一点,我们的确有必要重新审视和思索一下“快”与“慢”的问题。

   就拿酿成这次事故的火车本身来说,虽然权威部门和专家一再告诉我们,中国的高速铁路是先进的、安全的,但有一个基本常识恐怕谁也否定不了,那就是:任何一种交通工具的安全系数都是与它的速度成反比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铁路追求更“快”的目标,似乎是不证自明和天经地义的。但今天的确需要冷静下来想一想:在人类已经进入了航空时代的今天,火车还真的应当继续以“快”为它追求的首要目标吗?

   至少我认为,火车这种19世纪的交通工具,即使想要追上21世纪的步伐,前提也应当建立在确保廉价、安全等主要优势的基础之上。如果为了快而牺牲廉价和安全,就像媒体为了追求快而牺牲消息的准确与可靠一样,是得不偿失的。

   不仅是铁路,我们经济发展也多年以“快”为重要目标。但10多年前,我就曾听一位欧洲留学回来的教授感慨: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财富的积累却并不快;而西欧发达国家,别看他们的GDP增长很慢,财富却很容易积累。的确,他们并不像我们这样大干快上,也不像我们很多地方“大拆大建”。这使得他们的GDP数据很实在,里面没有多少因“破坏”而膨胀起来的数据。

   从根本上说,我们发展经济,究竟是为了给自己营造一个变化“快”的感觉,还是为了创造和积累物质财富?这种“低质量高增长”所造成的问题已经层出不穷———如环境污染和社会矛盾等。

   眼下,对“快”的膜拜还远不止于交通工具和经济发展,它已经形成了一种弥漫于整个社会的风气、甚至价值:今天,已经很少有年轻人能够耐下心来读完一本厚厚的文学经典,因它们实在是太“慢”了,而他们需要的是“快”的刺激感。至于文学艺术经典中,所蕴涵的穿透永恒人性的悠长细腻的情感和审美,吃快餐食品成长起来的他们,早已失去了最起码的鉴赏能力……

   于是,过于求“快”就逐渐变成了粗鄙,变成了低劣,变成了危险……失去了它最初所包含的全部积极意义。不妨学会“慢”一点,不必那么行色匆匆,仿佛赶不上那一趟飞快的列车,就会失去这一生的幸福。(作者:陈季冰) 

  港台媒体评动车相撞事故

  7月25日《明报》:欲速不达 安全第一  

  前晚,中国发生伤亡惨重的火车相撞事故,势必令外界更加关注高铁的安全;中国政府不但要尽快彻查事故原因,更要全面检视现正高速扩建的铁路系统有什么问题需要及早改善?中国发展快速铁路的方向符合经济及环保原则,然而,欲速不达,行车安全比经济发展及挑战高速纪录更重要。

  中国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涉嫌贪腐被拉下马,新建的高铁又接连出现故障,更有前铁道部高层指高铁技术本来只能达时速300公里,但中国硬要提速至350至380公里,外界因而质疑这是另一次”大跃进”,为求尽早上马,挑战纪录,对安全可靠的重视不足.前晚的中国温州事故,虽然涉事的属慢一级的”动车”而非”高铁”,但已不幸地说明外界的质疑并非无的放矢。

  中国官方初步指出,有列车因被雷击致失去动力停下,被尾随的列车撞上,这说法若属实,的确疑团重重:1.雷击是常见的天气现象,列车设计时不可能没有相关的安全装置以应付类似情况;2.列车停下后,铁路中央控制系统是否知情?3.铁路安全系统应确保列车之间有安全的距离,为何系统未有发生效用?尾随的列车到底有否被知会前方有坏车?为何未能紧急煞停?

  查明今次事故可以治标,但更重要的是治本――要记取血的教训,全面检视大幅扩建的铁路系统是否存在更根本的问题?施工质量是否到位?官员有否失职渎职?中国的铁路系统是否发展太快,是否出现了铁路版的豆腐渣工程?铁路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命脉之一,也是人流物流的重要渠道,必须确保安全第一。

  7月25日《星岛日报》:严查铁路大车祸详释惨剧成因  

  两列由杭州开往温州的列车,因为事故出现罕见的强烈碰撞,导致大量伤亡,事件令人对内地高速发展的铁路系统安全,产生了怀疑和关注,如何确保惨剧不会重演和挽回公众信心,有赖中国政府作出详细的调查和向公众清楚解释。列车意外发生,第一时间令人想到快速发展的中国高铁,是否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随着意外详情逐步披露,虽然显示今次事件与高铁没有直接关系,却仍能完全排除个中的风险因素。

  近日,无论中国政府和社会都对高铁快速发展提出疑虑,有人担心中国为争取声誉,努力为列车提速的做法是否安全.今次出事的动车速度较低,而且路段经过多年使用,严格而言不列入高铁意外,不过,由于高铁同样使用和谐号列车,动车和高铁的信号系统可靠性,成为乘客的焦点.和谐号发展多年,过去没有发生重大事故,今次严重意外,成因究竟是否涉及员工水平,是另一个要认真追查的地方。

  台湾《联合报》:管理和技术跟上了吗

  北京一再宣称,大陆高铁速度超越日本新干线,超过欧洲,还要输出高铁,但管理和技术跟上了吗?用“大跃进”思维搞出的中国高铁奇迹,虽速度不差,但安全呢?

  意外发生后,中国铁道部已宣布,对中国上海铁路局局长龙京、党委书记李嘉、分管工务电务工作的副局长何胜利就地免职和调查,显示中国政府严肃处理的决心.装在列车上俗称”黑盒”的行车记录仪,相信可以提供出事原因的重要线索,有关部门要挽回公众对铁路服务的信心,正确做法不是文过饰非,而是彻查祸根,加以纠正,同时作出详细交代。由于香港目前同样有和谐号列车行走,又耗资不菲兴建新高铁连接中国网络,港人对今次事故的关注不逊于中国居民,港府亦宜密切注视事态发展,尽可能早向市民汇报情况。

  外媒评中国动车组相撞事故:轻视安全酿成惨剧 

  距离中国两列动车追尾相撞已有两天,39条生命瞬间成为这起罕见事故的牺牲品。外媒对这起事故高度关注,近日外媒报道直指:中国高铁轻视安全酿成惨剧。

  新加坡《海峡时报》25日以“中国疯狂追求速度而忽视了安全”为题报道这次事故,报道指出,数年来,国内外专家一直警告中国说,中国的高铁网络正在驶向灾难。然而,一味追求速度的中国铁路部门忽视反对者的意见,坚持认为中国拥有先进的技术,最终能使列车时速达到500公里——这相当于小型飞机的速度。这种勃勃雄心在7月23日晚浙江省发生相撞事故后严重受挫。

  《海峡时报》指出,“一直有迹象表明,中国在努力实现到2020年新建高速铁路达到1.6万公里以上的目标之际放弃了安全。”

  此外,中国“高铁建设速度太快”——铁道部还在制定建设标准,而承包商已经开始铺设铁轨。而中国,建设300公里高铁只需要两年时间,而在其他国家则需要10年时间。

  韩国《朝鲜日报》25日刊文称,中国高铁事故大多因雷击和暴雪等引发电力供应中断而发生。另外,自动运行保护系统和运行控制系统等安全行车保护装置也常出故障。专家说,中国高铁动车虽然速度称霸世界,但安全装置落后。

  日本媒体亦将问题所在直指中国盲目追求速度忽视安全。日本《读卖新闻》25日以“中国高铁轻视安全性酿成惨祸”为题报道称,中国引以为傲的高铁列车脱轨坠落桥下。惨剧之中,车身上的“和谐号”字样格外令人叹惋。并直言不讳地称“中国对安全行驶的管理存在重大缺陷”。

  报道指出,高铁开发承载着中国的国家威信,中国还计划向美国等外国出口高铁,这一事故对高铁的出口战略造成的打击之重可想而知。此外,居住于中国的外国人士、海外游客、商务人士都可能乘坐中国的高铁。以此次事故为契机,中国应对各线路列车和运行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彻底检查。

  日本《朝日新闻》25日称,中国在各个方面迅速推进技术革新,对国内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次事故反映出在应用新技术上操之过急的危险。中国政府“必须与日欧等国合作对事故进行彻查,确立安全第一的基本理念。如若不然,人们不仅会怀疑交通领域存在安全隐患,甚至会对各个领域的技术安全问题产生担忧情绪。”

  与此同时,美国《时代周刊》在当地时间7月24日报道称,如果23日的撞车事故有何启示的话,那就是:中国铁路系统面临的麻烦远比发展初期的困难要严重得多。

  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称,中国的高速铁路系统在规模上位居世界第一。该高铁系统多年来备受争议,原因包括,其设计上抄袭了欧洲和日本的技术,以及该国曾以创纪录的速度铺设轨道。

  《洛杉矶时报》称,“周六(7月23日)发生的事故给公众的印象是,这是国耻”。

【作者:《财经》综合报道 】 (责任编辑: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