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读后感:迁移还是升级:"珠三角"的转型之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12:52:42

迁移还是升级:"珠三角"的转型之痛

2008-05-06 11:00:51 来源: 中国网 网友评论 12 条 点击查看
  •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珠三角”地区曾独领风骚多年。中国被誉为世界的“制造工厂”,而这里被誉为中国的“制造工厂”。在经历30年的快速发展后,“珠三角”劳动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凸现,“珠三角”该何去何从?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珠三角”地区曾独领风骚多年。中国被誉为世界的“制造工厂”,而这里被誉为中国的“制造工厂”。在经历30年的快速发展后,“珠三角”劳动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凸现,“珠三角”该何去何从?

“制造之城”的瓶颈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解放路7号,已经见不到曾经辉煌的踪迹。30年前,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进料加工企业——太平手袋厂在这里诞生。在鼎盛时期的1991年,太平手袋厂的有形资产就已经达上千万元之多。2007年7月,这里被正式拆除。

这似乎是一个预兆。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以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企业为主的东莞和其他“珠三角”地区,遭遇到由于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去年以来,原材料涨价、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人民币升值、环境保护等因素,造成了珠三角制造企业成本急剧上升。”东莞市经济贸易局副局长罗斌说。

他表示,长期以来,珠三角经济的快速增长都是以来料加工和劳务消耗为主、以外延扩张为主,这种过于依赖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方式,带来“高投入、低效益以及经济安全性”等诸多弊端。

罗斌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东莞生产全世界80%的鼠标,一个鼠标,在美国市场的售价是24美元,中间商能赚8美元,品牌商赚10美元,各种成本需要5.7美元,而东莞的贴牌加工厂商只能赚0.3美元!

这种低附加值的产业结构,正使珠三角的企业倍感煎熬。

罗斌说,“以税率为例,原来深圳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制造企业的税率在15%左右,但现在统一为25%,增加了10个点。去年东莞市最低月工资标准上涨了100元,而在东莞员工多达上万的工厂并不少见。”

深圳龙岗一家手机公司董事长说,按新《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他给公司每个员工都买了保险,为此支付了将近160万元。工资上涨对员工来说是好事,但是对于指望靠低劳动力成本来获得生存的企业来说则相反。据了解,今年广东省再次调整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12.9%。而即便如此,招工难仍然困扰着不少企业。

原材料、土地能源的紧缺和涨价,也让珠三角的企业十分头疼。东莞市皮革鞋业协会秘书长黄春明分析,2007年制鞋业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了30%。而对于那些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更如雪上之霜。“公司出口货物拿到的是美元,而在支付工资时是人民币,这样公司利润更低。”罗斌说。

城市产业“空心化”之忧

成本上涨的压力,让珠三角的企业开始寻找出路。有香港媒体报道称,东莞一些加工型工厂因为成本问题而远迁东南亚,新劳动法的实施使500家左右的台商已经迁移。

东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副局长蔡康向记者解释说:“东莞企业的外迁和倒闭,并没有超出正常的范围。”他介绍,去年东莞关闭和外迁了909家企业,占东莞全部企业数的6%,这其中,投资在100万美元以下的占70%。而在东莞改革开放30年中,东莞共批准外资3万余家,目前在运作的有1.5万家,平均下来,每年自然淘汰的有500多家,这还不包括改革开放前些年没有企业倒闭的情况。他说,去年东莞新引进近700家企业,引进资金30亿美元。蔡康认为,目前的企业兴衰是正常新陈代谢,东莞更加注重新引进的企业的质量。

蔡康说,随着去年贸易政策的调整,东莞市的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服装、纺织、塑料、家具等,确实有外迁的现象,如东莞著名的服装企业东越服装厂,就已经在粤西的河源和内地的湖北等地设厂,以缓解日益增长的成本压力。

“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迁出,或者企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的迁出也并不是完全是坏事”,蔡康说,“这些企业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和能源,如果不及时搬迁,今后的高新企业等高效益行业的用地、用电等都得不到保障。”他认为,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转型,东莞要看清楚这种趋势,加快产业转移步伐。

但是,据东莞阳光网站一项调查统计,有75%的人并不赞成劳动密集型企业完全转移出东莞。他们认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有可能通过品牌提升等,取得很高的附加值。而且东莞还有大多数人文化素质偏低,搞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不牢固。同时,如果转移走,大量本地居民靠什么生活?城市面临产业“空心化”的危险。

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型

是从单纯的来料加工变身为自主品牌,完成转型;还是另找一个劳动力成本低、环境成本低的地方,实现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在利润空间普遍缩小的状况下,“珠三角”企业面临着痛苦抉择。

对“珠三角”的这些城市而言,如果企业大规模外迁,他们就会面临产业“空心化”的危险,因此像深圳、东莞、广州等城市纷纷提出产业升级的主张,如深圳提出将从制造向创造改变,东莞提出向高端服务业转型。

记者在东莞采访时了解到,为鼓励企业发展自己的品牌,目前为止东莞市财政累计安排6700万元奖励名牌企业,事实表明,从“东莞制造”到“东莞创造”带来的效益是明显的。东莞许多企业获得名牌称号以后,企业品牌、产品的美誉度及市场开拓能力亦显著增强,显示出良好的品牌效应。例如,东莞徐福记食品公司2004年获“中国名牌”后,其糖果类产品销售额就从3.6亿元增长到6.2亿元,2005年达到8.47亿元,业绩连续三年以20%左右的速度成长。

“但是产业升级对珠三角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东莞市经济贸易局副局长罗斌坦承,从国际经验来看,产业升级不是三两年就可以完成的,至少要有5年以上的滞后期。“实际上产业转移就是产业衰退,通过产业再造,形成新的发展区需要一个过程。”

事实上,尽管经历了将近20年的改革过程,东莞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水平仍很不高,包括台资企业在内,创新部分大多控制在母公司,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原创国家或地区。为帮助东莞外资企业就地转型升级,从2008年开始,东莞市的所有科技政策,包括每年总额达10亿元的“科技东莞”专项资金将首次面向台商开放,还承诺帮助他们开拓国内市场。

对于东莞提出的向高端服务业转型的策略,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淮建议:“制造业是决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服务对象,什么都做不了,政府应该清楚制造业和服务业要达到什么样的比例才能繁荣。”他认为依托东莞制造业产业链的基础,金融、物流、会展等高端服务业才能有所依存。而政府的关键作用在于创造环境,提高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通过扶持本土内源型企业,形成新产业、新技术的积聚效应,才能吸引国际新的产业进来。

文/本刊记者 刘 琼

供稿《今日中国》 (本文来源:中国网 作者: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