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鹰:浅谈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活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53:49
浅谈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活动 昭通市巧家县老店中学  周杨

 

提要:新课程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教材,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们学校已经全部使用新课改教材,那么新教材新在哪里?就《思想品德》而言,我认为除了内容之外,最大的变化就是结构上设置了活动,这是与时俱进更新教材的呈现方式。我们政治教师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运用新教材的活动呢?就是本文要阐述的内容。

 

关键词:教材  活动  运用

 

一、活动设置是教材转型的必然趋势

在教材设计策略上,一直有两种典型的方式:一种是赫尔巴特主张的策略,注重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实用价值,注重让学生获取丰富的知识,因此,设计重点关注呈现知识的逻辑顺序,注重学科教材。另一种策略来自杜威,主张用生活教材代替学科教材,将学科教材变为教学参考书。

新教材的设计很显然是按照杜威的策略来设计的,突出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一种新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故而在《思想品德》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内容,这其实就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教材,它吸收了学习理论领域的研究成果,将学生学习作为教材设计关注的中心问题,实现了教材设计转型。

二、活动设置的重要意义

新教材中设计活动内容、对初中政治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活动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学生学习新知识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这一点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识。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他认为,当教学内容同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的时候,意义学习便发生了。②例如,假如你有下列经历,谈谈你会有什么感受?这个活动中全部经历都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其次,活动将知识和问题相结合。新教材的活动设计强调知识与问题的结合,注重通过教材的适当设计,让学生通过探索问题、完成任务、进行各种探究活动而获得知识。例,晏子为什么坚持要从大门进城?就将活动与人格尊严联系得很紧密。

再次,《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活动促进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合作。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活动,如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活动、分组辩论等,这些活动设计正是为了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例如,八年级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一课,通过对同学落水之后的三种不同做法的分析,充分调动了师生和生生的参与热情。

最后,活动设计体现时代的精神与最新研究成果。新教材将原有教材中许多旧的内容加以删减,增加了许多与当前学生生活和当前人类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使得教材内容具有鲜明时代气息。例如,九年级政治教材将与目前人类面临的环境、人口、资源等问题相关的内容充实进来,作为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紧密结合。

三、教师怎样运用活动教学

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重视新教材上的活动设计,充分发挥活动内容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又必须认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才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怎样才能更好的运用活动教学呢?

⑴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研究青少年的普遍兴趣以及能给他们带来欢乐的种种活动,既有利于发现多姿多彩的不同奖赏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和取得良好学业的信心,也可以启发教师打开记忆的宝库,从自己以往与学生交往的经验中挖掘出大量有益的参考资料。例如,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充分利用公共设施和社区资源,可以使学生亲眼观察自己将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等在现实的运用。例如,法院审理案件,组织学生旁听,就能充分达到这样的效果。

⑵正视学生多元化,确定学生现有的发展基础及相应的教学材料

《思想品德》教材活动内容非常多,教师应该取舍得当,为此不但需要了解学生目前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而且还应该兼顾他们之间的差异,设计多个方案,组织好活动,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分小组讨论的活动时,就应根据小组不同的能力,解决不同的问题。

⑶创造性开发和使用教学用具

各种教学用具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具和学具,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服务。教学用具的开发和使用要因地制宜,简便实用,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例如,讲到好奇心时,我用一个粉笔盒装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这盒东西太漂亮了!”,让几位同学看后并告诉大家,大家同学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⑷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是《思想品德》活动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能否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的运用于实践,去实践中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一般说来,教师对校内环境及所在社区的某些方面都有所了解,应该加以很好的开发利用。例如,讲到孝敬父母时,我布置让每位同学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讲到自立自强时,让每位同学在周末做家务并写成日记,上课时谈感受,效果颇佳。

⑸让教材活动内容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由于教育的工具化,我们总是按照成人社会的生活来规划学生的学习,从而使学生从入学第一天起就陷入远离其现实的符号世界,正如派纳所批判的那样:他们形成过分依赖心理和听信权威,他们的自我完全受他人的肯定或否定约束,他们由“自我导向”的人格变为“他人导向”,学校的非人性化经验使学生创造力枯竭……由此,派纳主张以自我意识觉醒作为教学文化的核心,强调内在经验的课程价值。③这就需要教学活动内容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体验中发现自我。例如,七年级下册第六课《为坚强喝彩》,除了阅读介绍张海迪、奥斯特洛夫斯基、贝多芬等名人事迹外,着重介绍学生熟悉的一个事迹——吴建枣。吴建枣是巧家家县老店镇发土南小学的学生,小时因触电,双臂截肢,但该同学顽强拼搏,用脚写字、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优秀。这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对坚强的人生有了更具体的认识。

 

参考文献:

①曾天山 《教材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二章。

②施良方  《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八章。

③转引自杨启亮著:《困惑与抉择——20世纪的新教学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