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裂by墨囚微盘:世界500强成功之道:关于企业文化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13:16
调查表明,这些企业出类拔萃的关键是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它们令人注目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根植于其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它们位列500强而闻名于世的根本原因。

1.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
  2.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
  3.刚从学校走出来时你不可能一个月挣6万美元,更不会成为哪家公司的副总裁,还拥有一部汽车,直到你将这些都挣到手的那一天。
  4.如果你认为学校里的老师过于严厉,那么等你有了老板再回头想一想。
  5.卖汉堡包并不会有损于你的尊严。你的祖父母对卖汉堡包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称之为"机遇"。
  6.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不要将你理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他人,而要学着从中吸取教训。
  7.在你出生之前,你的父母并不像现在这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为你付账单、给你洗衣服。所以,在对父母喋喋不休之前,还是先去打扫一下你自己的屋子吧。
  8.你所在的学校也许已经不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但生活却并不如此。某些学校已经没有了"不及格"的概念,学校会不断地给你机会让你进步,然而现实生活完全不是这样。
  9.走出学校后的生活不像在学校一样有学期之分,也没有暑假之说。没有几位老板乐于帮你发现自我,你必须依靠自己去完成。
  10.电视中的许多场景决不是真实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必须埋头做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像电视里演得那样天天泡在咖啡馆里。
  11.善待你所厌恶的人,因为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为这样的一个人工作。

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

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

如果你认为学校里的老师过于严厉,那么等你有了老板再回头想一想。

卖汉堡包并不会有损于你的尊严。

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不要将你理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他人,而要学着从中吸取教训。

善待你所厌恶的人,因为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为这样的一个人工作。

我希望我不是首富。这个虚名并没有为我带来任何好处,因为它,你会变得毫无隐私可言

“我应为王”
  “公平不是总存在的,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总有一些不能如意的地方。但只要适应它,并坚持到底,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的话。”
  “轻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祸患不相上下。有许多青年人之所以失败,就是败在做事轻率这一点上。”
  “有非凡志向,才有非凡成就。”
  “很多人喜欢拖延,他们对手头的事情不是做不好,而是不去做,这是最大的恶习。”
  “一旦做出决定就不要拖延。任何事情想到就去做!立即行动!”
  “好的习惯是一笔财富,一旦你拥有它,你就会受益终生。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你的人生将变得更有意义。”
  “切实执行你的梦想,以便发挥它的价值,不管梦想有多好,除非真正身体力行,否则,永远没有收获。”
  “成功开始于想法,但是,只有这样的想法,却没有付出行动,还是不可能成功的。”
  “成功者一遇到问题就马上动手去解决。他们不花费时间去发愁,因为发愁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不断增加忧虑、浪费时间。”
  “人们所认识到的是成功者往往经历了更多的失败,只是他们从失败中站起来并继续向前。”
  “失败并非坏事,一次失败能教会你许多,甚至比你大学里所学的还有用。”
  “破产是一种暂时的困境,贫困是一种思想的状态。”
  “花费数百元买一本书,便可以获得别人的智慧经验。然而,如果你全盘模仿,不加思考,那有时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年轻人欠缺经验,但请不要忘记:年轻是你最大的本钱。不要怕犯错,也不要畏惧挑战,你应该坚持到底,在出人头地的过程中努力再努力。”
  “获得成功有两个重要的前题:一是坚决,二是忍耐。”
  “只要有坚强的持久心,一个庸俗平凡的人也会有成功的一天,否则即使是一个才识卓越的人,也只能遭遇失败的命运。”
  “当你在事业上遇到挫折,有“打退堂鼓”的念头时,你应该加以注意,这是最危险的时候!”
  “坚持下去,成功就在下一个街角处等着你。”
  “机会并不会自动地转化为钞票——其中还必须有其他因素。简单地说,你必须能够看到它,然后必须相信你能抓住它。”
  “强烈的欲望也是非常重要的。人需要有强大的动力才能在好的职业中获得成功。你必须在心中有非分之想,你必须尽力抓住那个机会。”
  “企业发展需要的是机会,而机会对于有眼光的领导人来说,一次也就够了。”
  “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人们要不断适应这种时代的变化,而不要坐等未来,失去自我发展的良好机会。”
  “每一天都会有一个机遇,每一天都会有一个对某个人有用的机遇,每一天都会有一个前所未有的、绝不会再来的机会。”
  “幸运之神会光顾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但如果她发现这个人并没有准备好要迎接她时,她就会从大门里走进来,然后从窗子里飞出去。”
  “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华最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发掘开拓的人。”
  “一个人想要成功,就要学会在机遇从头顶上飞过时跳起来抓住它。这样逮到机遇的机会就会增大。”
  “人生的选择决定一切”
  “每项事业成功都离不开选择,而只有不同寻常的选择才会获取不同寻常的成功。”
  “成功的轨迹作为一种策略路线,从一开始就应该走上正轨。”
  “失败是成大事者之母。”
  “这个世界并不在乎你的自尊,只在乎你做出来的成绩,然后再去强调你的感受。”
  “他之所以为自己所领导的微软而感到自豪,是因为在这个团体中聚集了一大批与他一样热爱微软事业的人。”
  “一个管理者如果不了解其下属的工作,那他就无法有效地管理他们。”
  “对人才的运用,仅仅限于收罗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对人才不仅要善于识别其长处,而且要敢于大胆地使用,以让其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
  “微软公司在用人上所表现出的胆略与气魄是别的公司无可比拟的。”
  “对于一个大公司而言,没有一支强有力的服务队伍,给用户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那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公司可以想出一些主意让员工自己寻找更好的办事方法,而绝不应该命令说“你必须选择这样的过程,你必须这么做”,这肯定行不通。”
  “经过每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阶段时,我们都力争做到没有任何瑕疵,就像做项目评估工作那样。”
  “我们没有不懂技术的管理人员,因为,去寻求技术和管理之间的平衡毫不费力。”
  “千万不要错过那些好小子,一旦发现必须下定决心,不然你会与他们失之交臂!”
  “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接受吧。”
  “你不会一离开学校就有百万年薪,你不会马上就是拥有公司配属手机的副总裁,二者你都必须靠努力赚来。”
  “盖茨运用的管理风格既不是美国的个人主义式,也不是日本的共识主义式,而是独树一帜的达尔文式——适都生存”
  “我工作是为了乐趣”
  “微软公司雇用工作狂真是眼光独到。”
  “每周经常工作72小时,有时甚至达到90小时;不工作的时候,他就像一个黑洞吸收光线那样,大量吸收信息。”
  “没有热忱的经营者,也就教育不出敬业的员工。”
  “如果你觉得你的老板很凶,等你做了老板就知道,老板是没有工作任期保障的。”
  “要赞扬某人,最好用白纸黑字写下来;若要训斥某人,则要用电话的方式,不留痕迹。”
  “在快餐店打工并不可耻,你的祖父对煎汉堡有不同的看法:机会。”
  “由于缺乏团队合作而失败的工商企业,比由于其他原因而失败的要多。”
  “如果你一事无成,不是你父母的错,所以不要对自己犯的错发牢骚,从错误中去学习。”
  “要办好一个企业,固然必须摆平自上而下的利益关系,让处于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的人,在发挥自己在企业中作用的同时,有一个相应的回报;但是建立良好的劳资关系,取得相互尊重,享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快乐同样是企业管理的大事。”
  “看一下老板是不是善于管理他的员工,从他给员工支付的报酬毫无疑问地可以做出判断。”
  “在学校里可能有赢家输家,在人生中却还言之过早。学校会不断给你机会找到正确的答案,真实人生中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在我们这里,体现员工地位和贡献,不是他的职务,而是他的业绩。他取得了成绩,大家都赞扬他,尊重他,以他为榜样,他就会有一种满足感。”
  “我们需要的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
  “人生没有寒署候,人生不是学期制,没有哪个雇主有兴趣帮你寻找自我,请用自己的时间来做这件事吧。”
  “落后就是耻辱。”
  “在计算机领域内,技术与应用发展更新极快,对其技术的掌握很难做到一劳永逸。有些人掌握了某种技能,生产出某种产品,就以为能一劳永逸,万事大吉了,这样非常危险的。”
  “电视上演的并非真实人生。现实生活中每人都要离开咖啡馆去工作。”
  “管理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有使员工们更加成熟的使命。”
  “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知道该向谁学和学习什么,这正是比尔先生及其微软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孜孜以求进步的精神,是一个人的优越的标记与胜利的征兆。”
  “养成每天读十分钟书的习惯。这样每天十分钟,二十年之后,他的知识水平一定前后判若两人。只要他所读的都是好的东西。”  “创新是做大公司唯一之路。”
  “我很幸远,年纪轻轻就发现我的兴趣,而且令我如此着迷,至今仍是如此。”
  “对书呆子好一点,你未来很可能就为其中一个工作。”
  “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坚持到底,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我们应该接受迅速失败,而不是缓缓失败,最不该接受的则是没有失败。如果有人从不犯错误,那只能说明他们努力不够。失败的结果是试图去尝试其它的可能。”
  “巨大的成功靠的不是力量是韧性。社会竞争常常是持久力的竞争,有恒心和毅力的成功者往往成为笑到最后、笑得最好的人。”
  “时间管理不仅是独乐,也是众乐的一场赛事,和时间赛跑,人人都有可能是胜利者。只有不参加的人,才是失败者。”
  “我的工作其实是一场竞赛,我喜欢在事情到了紧要的关头时全力以赴的感觉。在这个时候,人往往有超水准的表现。”
  “好的习惯主要是依赖于人的自我约束,或者说靠人对自我欲望的否定。”
  “因为说话一定要诚实,所以一个好的领导者不能随意滥用奖赏和表扬,我会特别小心地对待我对员工所承诺的事情。”
  “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的兴奋与激动。”
  “成功都并没有什么秘密,他们只不过是适应了时代发展的变化。”
  “当你的努力与时代同步时,你就会对社会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
  “可以说,我们对今后十年的主要见解是这样的:如果数字通讯是免费的,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回答是,我们学习、采购、社交、做生意和娱乐的方式截然不同。我们希望软件和软件标准在其中起重大作用。”
  “每隔三年左右,企业必须对自己业务的方方面面进行一次全方位的严格评估,这点至为关键。”
  “当你了解客户的需求后,你必须乐于思考如何让产品更贴近并帮助客户。”
  “对客户信守承诺,这一服务准则非常重要。”
  “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中的橡树,因为小草毫无个性,而橡树昂首天穹。”
  “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人们要不断地适应这种时代的变化,而不要坐等未来,失去自我发展的良好时机。”
  “虽然行动不一定能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但不采取行动就绝无满意的结果而言。”
  “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他的意思是说,如果企业无法不断的创新进步,也许一年后就不复存在了。企业如此,人亦如此。”
  “任何时候,人的脑子都会有很大一部分没有使用,因此,当你放眼四周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大脑。”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直觉助你发现职业,而选择职业就像盖房子,如果你选择的职业是坚实的河床,你会喜欢你的产品。”
  “运气是一个因素,然而我想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我们的远见和高度的洞察力。我从来都是戴着望远镜看这个世界的。”
  “一个成功的商人,不应该仅仅是干练、能吃苦,还要有协调周围关系的能力,将不利因素化解到最小最少。做生意需要激情,但更要理智驾驭,意气用事、浮躁冲动是商家之大忌。什么是商人?商人就是关键时刻始终维护自己利益的人。”
  “创办一个公司就像建立一座大厦,没有蓝图,就不可能顺利地施工,谁都不能在没有蓝图的情况下施工。建立事业的蓝图,就是订一份企业计划。”
  “大多数的合伙人都采取五十对五十的分配法,这是最糟的方法,因为总得有人拥有做决策的能力才行。一旦公司开始赚钱,冲突必定随之产生,两倍合伙人意见必然相左,尤其是在问题牵涉到金钱时,双方争执愈烈。”
  “你用于计划的时间越长,你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
  “没有悟性的创业者,反应就不够灵敏,很难把自己的公司办得火起来。”
  “增强团队精神是每位公司管理人必须做到的,只有强大的团队才能在市场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做大公司。没有强大的团队,新管理人的工作能力怎能得到下属的认可呢?”
  “在你出生前,你的父母并不像现在这般无趣,他们变成这样是因为忙着付你的开销、洗你的衣服、听你吹嘘你有多了不起。所以在你拯救被父母这代人破坏的热带雨淋前先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间吧。”
  “优柔寡断是会传染的,它能使整个组织感染上这种病,引起人们犹豫不决,失去信心,甚至造成混乱。”
  “了解我的公司在各区、各产品门类和各客户群体中的经营情况,对于我这个首席执行官来说是很重要的。”
  “我认为做一个经营者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那就是有经营兴趣。”
  决定一生成就的21个信念
  1. 我是最棒的
  2. 我是一切的根源
  3. 我是我认为的我
  4. 成功是因为态度
  5. 过去不等于未来
  6. 人,因梦想而伟大
  7.不是不可能,只是暂时还没找到方法
  8.成功者都有个好方法
  9. 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
  10. 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
  11. 天助自助者
  12. 你越努力,你的运气就会越好
  13. 我要,我就能
  14. 决心决定成功
  15.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16. 每天进步一点点
  17. 没有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
  18. 只要不服输,失败就不会是定局
  19. 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20. 人人都能成功
  21. 立即行动

(1)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适应它;

(2)这世界在你有成就前不会在意你的自尊;

(3)高中毕业别指望拥有太多;

(4)在有老板前别认为你老板严厉,而老板是没有纹谙拗频模?/p>

(5)烙牛肉饼不会有损你的尊严;

(6)你的困境不是你父母的过错;

(7)你的父母一直为你付帐单才变成现在的乏味;

(8)你的学校可能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但这与现实生活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9)生活中你没有暑假可以休息,也无人帮你发现自我;

(10)电视不是真实的生活;

(11)善待乏味的人,你可能会为一个乏味的人工作。

 

人生格言经典激励格言一百句如下:

1、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3、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4、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5、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6、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7、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8、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24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

9、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10、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11、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12、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13、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14、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15、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6、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最大的资产。

17、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18、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19、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2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上帝助自助者。

24、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5、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6、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7、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8、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9、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30、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31、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2、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33、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34、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35、夫妇一条心,泥土变黄金。

36、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37、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38、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39、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

40、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41、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42、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43、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44、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45、未曾失败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过。

46、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47、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

48、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49、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

50、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

51、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52、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

53、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54、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55、一滴蜂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

56、真心的对别人产生点兴趣,是推销员最重要的品格。

57、自古成功在尝试。

58、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59、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60、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61、推销产品要针对顾客的心,不要针对顾客的头。

62、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

63、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64、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65、每一日你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你都要更积极。今天太宝贵,不应该为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所销蚀,抬起下巴,抓住今天,它不再回来。

66、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67、行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68、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

69、事实上,成功仅代表了你工作的1%,成功是99%失败的结果。

70、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71、成功的法则极为简单,但简单并不代表容易。

72、如果寒暄只是打个招呼就了事的话,那与猴子的呼叫声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正确的寒暄必须在短短一句话中明显地表露出你他的关怀。

73、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74、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

75、使用双手的是劳工,使用双手和头脑的舵手,使用双手、头脑与心灵的是艺术家,只有合作双手、头脑、心灵再加上双脚的才是推销员。

76、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77、“人”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众”人的事业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78、竞争颇似打网球,与球艺胜过你的对手比赛,可以提高你的水平。(戏从对手来)

79、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

80、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81、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82、如同磁铁吸引四周的铁粉,热情也能吸引周围的人,改变周围的情况。

83、网络事业创造了富裕,又延续了平等。

84、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

85、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86、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

87、贫穷是不需要计划的,致富才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并去实践它。

88、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89、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90、苦想没盼头,苦干有奔头。

91、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成为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92、穷不一定思变,应该是思富思变。

93、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比别人打败的。

94、如果我们做与不做都会有人笑,如果做不好与做得好还会有人笑,那么我们索性就做得更好,来给人笑吧!

95、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评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96、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97、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98、投资知识是明智的,投资网络中的知识就更加明智。

99、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100、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巴菲特名言集锦 1,我是个现实主义者,我喜欢目前自己所从事的一切,并对此始终深信不疑。作为一个彻底的实用现实主义者,我只对现实感兴趣,从不抱任何幻想,尤其是对自己。

  2,思想枯竭,则巧言生焉!

  3,他是一个天才,但他能够把某些东西解释得如此简易和清晰,以至起码在那一刻,你完全理解了他所说的。

  4,他的父母告诉过他,如果他对一个人说不出什么美好的话,那就什么也别说。他相信他父母的教导。

  5,他很明显一直自信于自己的所思所想,并随时准备捍卫自己的思想。

  6,吸引我从事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它可以让你过你自己想过的生活。你没有必要为成功而打扮。

  7,投资对于我来说,既是一种运动,也是一种娱乐。他喜欢通过寻找好的猎物来“捕获稀有的快速移动的大象。”

  8,我工作时不思考其他任何东西。我并不试图超过七英尺高的栏杆:我到处找的是我能跨过的一英尺高的栏杆。(现实主义者)

  9,要去他们要去的地方而不是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

  10,如果我们最重要的路线是从北京去深圳,我们没有必要在南昌下车并进行附带的旅行。

  11,如果发生了坏事情,请忽略这件事。
 
  12,要赢得好的声誉需要20年,而要毁掉它,5分钟就够。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你做起事来就会不同了。

  13,如果你能从根本上把问题所在弄清楚并思考它,你永远也不会把事情搞得一团遭!

  14,习惯的链条在重到断裂之前,总是轻到难以察觉!

  15,我从来不曾有过自我怀疑。我从来不曾灰心过。

  16,我始终知道我会富有。对此我不曾有过一丝一刻的怀疑。

  17,归根结底,我一直相信我自己的眼睛远胜于其他一切。

  18,在生活中,我不是最爱欢迎的,但也不是最令人讨厌的人。我哪一种人都不属于。

  19,在生活中,如果你正确选择了你的英雄,你就是幸运的。我建议你们所有人,尽你所能地挑选出几个英雄。
20,如何定义朋友呢:他们会向你隐瞒什么?

  21,任何一位,卷入复杂工作的人都需要同事。

  22,如果你是池塘里的一只鸭子,由于暴雨的缘故水面上升,你开始在水的世界之中上浮。但此时你却以为上浮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池塘。 

  23,哲学家们告诉我们,做我们所喜欢的,然后成功就会随之而来。

  24,我所想要的并非是金钱。我觉得赚钱并看着它慢慢增多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25,每天早上去办公室,我感觉我正要去教堂,去画壁画!

  26,正直,勤奋,活力。而且,如果他们不拥有第一品质,其余两个将毁灭你。对此你要深思,这一点千真万确。

  27,生活的关键是,要弄清谁为谁工作。

  28,哈佛的一些大学生问我,我该去为谁工作?我回答,去为哪个你最仰慕的人工作。两周后,我接到一个来自该校教务长的电话。他说,你对孩子们说了些什么?他们都成了自我雇佣者。

  29,头脑中的东西在未整理分类之前全叫“垃圾”!

  30,你真能向一条鱼解释在陆地上行走的感觉吗?对鱼来说,陆上的一天胜过几千年的空谈。

  31,当适当的气质与适当的智力结构相结合时,你就会得到理性的行为。

  32,要学会以40分钱买1元的东西。

  33,金钱多少对于你我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我们不会改变什么,只不过是我们的妻子会生活得好一些。

  34,人性中总是有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的不良成分。

  35,风险来自你不知道自己正做些什么?

  36,只有在退潮的时候,你才知道谁一直在光着身子游泳!

  37,成功的投资在本质上是内在的独立自主的结果。

  38,永远不要问理发师你是否需要理发!

  39,用我的想法和你们的钱,我们会做得很好。

40,你不得不自己动脑。我总是吃惊于那么多高智商的人也会没有头脑的模仿。在别人的交谈中,没有得到任何好的想法。

  41,在拖拉机问世的时候做一匹马,或在汽车问世的时候做一名铁匠,都不是一件有趣的事。

  42,任何不能永远前进的事物都将停滞。

  43,人不是天生就具有这种才能的,即始终能知道一切。但是那些努力工作的人有这样的才能。他们寻找和精选世界上被错误定价的赌注。  

     当世界提供这种机会时,聪明人会敏锐地看到这种赌注。当他们有机会时,他们就投下大赌注。其余时间不下注。事情就这么简单。  

  44,他反动把智商当做对良好投资关键,强调要有判断力,原则性和耐心。

  45,我喜欢简单的东西。

  46,要量力而行。你要发现你生活与投资的优势所在。每当偶尔的机会降临,即你的这种优势有充分的把握,你就全力以赴,孤注一掷。

  47,别人赞成你也罢,反动你也罢,都不应该成为你做对事或做错事的因素。

     我们不因大人物,或大多数人的赞同而心安理得,也不因他们的反对而担心。

     如果你发现了一个你明了的局势,其中各种关系你都一清二楚,那你就行动,不管这种行动是符合常规,还是反常的,也不管别人赞成还是反动。

  48,他特别钟情于读传记。

  49,所有的男人的不幸出自同一个原因,即他们都不能安份地呆在一个房间里。

  50,高等院校喜欢奖赏复杂行为,而不是简单行为,而简单的行为更有效。

  51,时间是杰出(快乐)人的朋友,平庸人(痛苦)的敌人。

  52,我与富有情感的人在一起工作(生活)。

  53,当我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洞穴之中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停止挖掘。

  54,他的最大长处是:“我很理性,许多人有更高的智商,许多人工作更长的时间,但是我能理性地处理事物。你们必须能控制自己,别让你的感情影响你的思维。

55,有两种信息:你可以知道的信息和重要的信息。而你可以知道且又重要的信息在整个已知的信息中只占极小的百分比!

  56,如果你在错误的路上,奔跑也没有用。

  57,我所做的,就是创办一家由我管理业务并把我们的钱放在一起的合伙人企业。我将保证你们有5%的回报,并在此后我将抽取所有利润的50%!

麦克阿瑟名言集锦 “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轻,绝望就年老。岁月刻蚀的不过是你的皮肤,但如果失去了热忱,你的灵魂就不再年轻。” 
“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没有用。” 

“若无必胜的信心,则战争必败无疑。”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着” 
“I shall return" 
“老兵永远不会死,他们只是悄然隐去” 
“迎接战争和迎接太阳一样” 
“有绝妙的计划,必须不遗余力地实施,而且今天就做。” 
"历史,不过是伟大人物的传记" 

我的生命已近黄昏,暮色已经降临。我过去的音调与色彩已经消失,它们已经随着往事的梦境模糊地溜走了。往日的回忆是非常美好的,是以泪水洗涤,以昨天的微笑抚慰的。我渴望但徒然地聆听着远处那微弱而迷人的起床号声,和那咚咚作响的军鼓声。在梦境里,我又听到隆隆的炮声,劈啪的步枪射击声,战场上古怪而悲伤的低语声。然而,在我黄昏的记忆中,我总是来到西点,耳边始终回响着:责任一荣誉一国家。 

  今天标志我对你们的最后一次点名。但我希望你们知道,当我死去时,我最后自然想到的一定是你们这支部队——这支部队——这支部队。 

  我向你们告别了。 

石头是坚硬的 
但比它更坚硬的是人的高与意志 
它受到理想的指引 
它能征服和铸造最坚硬的顽石
误传一: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爱迪生

                     从小到大,老师都会用爱迪生的这句话教导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现在才知道,虽然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确实说过“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但是,我们的老师和教材偏偏每次都漏掉爱迪生后面那关键的一句话:“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误传二:不存在一个掷色子的上帝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上帝不掷色子。”他这句话是针对量子物理而说的。量子物理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测不准原理,它彻底打破了“决定论”的物理学,而爱因斯坦恰恰是支持决定论的,这与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有关。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狂热的信徒,但他始终相信上帝的存在(不一定是某个宗教的上帝),他认为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观念就好象上帝掷色子一样不可相信。这是他的本来意思。

  那么,现在让我们看看,我们的教材是怎样篡改爱因斯坦的话的——绝对令你目瞪口呆。教材说:“爱因斯坦反对量子物理,是因为爱因斯坦觉得量子物理学家承认有一个掷色子的上帝存在,不是一个真正的唯物主义者。”

  误传三: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拿破仑

  “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谁都知道这是拿破仑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接受这句话,是因为一个伟大的外国人对中国有如此崇高的评价,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深感自豪。而我们也深信这只睡狮已经醒来,已经让世界感到它带来的颤抖,因为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已经当惊世界殊了。但是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这句话的中间还有一句:“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

  误传四:我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布莱德利

  我们过去知道的是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则是一举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我们是第一个让美国人在没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签署了停战协定,大灭了美帝气焰,大长了人民威风,连美国人也如是说,这句话就是明证。但是,布莱德利说的这段话却是有前提的:“如果我们把战争扩大到***中国,那我们就会被卷入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误传五:存在即合理 ――黑格尔

  “存在即合理”,黑格尔的这句“至理名言”几乎连小学生都耳熟能详。许多人为之困惑,却不求甚解,认为黑格尔这句话意思是说: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存在”是“合理”(价值判断)的必要充分条件。

  殊不知,这种误解大概来自旧版本黑格尔著作翻译者的谬误。如果没记错的话,前年看过的《小逻辑》以及《法哲学》里,译文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误传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

                      

  这句名言出自《论语•秦伯》中的“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表述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则是宣扬愚民权术的名言。

  《论语》主要是记载孔子的语录,上下文之间往往没有多少联系。当时的文章,除了句断,其它标点符号还没有发明。所以,被误读是可能发生的事。

  如将这句话更正为“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则与孔子另一句名言“有教无类”一脉相承。也使得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

  经济发展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文化发展过程。就像不同的自然资源会形成不同的市场一样,不同的文化资源也会形成不同的市场。如在美国、日本等海外华人圈,资本的积累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原因在于它们的文化差异很大。产权明晰和自由贸易很重要,但不能保证

  经济的发展。文化必须是那种总的来说支持商业和企业家精神的文化,而鼓励企业家精神的方式会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了解文化在经济中的作用对于了解不同文化走向经济繁荣的道路至关重要。西方培养孩子的方式是培养他们成年以后的冒险精神,这是企业家必备的素质;儒家思想注重长远规划,这可能是一些亚洲社会储蓄率较高的原因之一;非洲部落的血缘关系提供了一张关系网,商人可以通过它获得培训和启动资金。一些经济政策在某个社会能够取得成功,却不一定适应于其他文化背景的社会。只有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新机会的方法,才能理解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文化模式在吸收不同方面的文化因素中形成。

  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国家的穷与富》一书中断言:“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同样,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哺育。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思说过:“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并不能保证效率,一个有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公正、正义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必须建立信用文化。

  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是世界500强企业文化的共识

  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努力服务社会,同时,平等对待员工,平衡相关者的利益,提倡团队精神,并鼓励创新。世界500强企业管理演变的历史也证明,那些能够持续成长的公司,尽管它们的经营战略和实践活动总是不断地适应着变化的外部世界,却始终保持着稳定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目标。这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又能保持其核心价值观不变,正是世界500强企业成功的深层原因。

  能否建立起适应知识经济的企业文化是今后500强的关键

  哈佛商学院通过对世界各国企业的长期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企业本身特定的管理文化,即企业文化,是当代社会影响企业本身业绩的深层重要原因”。这个观点对传统的经济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用文化手段促进国际贸易,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营销艺术”。在产品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产品的市场地位和由地位决定的价位,以及产品的市场销售量,发挥重要决定作用的是产品自身的文化含量。经济活动往往是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运作,经济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呼唤文化的支持。任何一家想成功的企业,

  都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和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在市场竞争中依靠文化来带动生产力,从而提高竞争力。有文化的企业未必都成功,但没有文化的企业注定不会成功。

  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企业文化学的奠基人劳伦斯·米勒说过,今后的500强企业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企业家不可沉湎于过去或现有的成功,必须不断地扬弃过去、超越自我、展望未来,建立新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坚持创新、改造自己、追求卓越才是企业文化创新和文化力的力量源泉———“最终的竞争优势在于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以及将其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

  用知识的眼光看企业,企业的组织就是一个对知识进行整合的机构。为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世界500强企业还十分注意提高组织的整体学习能力,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业中,已有40%的企业以“学习型组织”为样本,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通过这些措施,增强国际竞争力。   

小团队靠情感,中团队靠纪律,大团队靠文化。因此文化的建立对于大型企业就非常重要,当我们把目光对对准世界500强企业时,发现制度、标准、团队是他们成功的文化DNA

1. 核心:最高的道德操守和诚信原则,他们企业的道德标准远远高于法律标准,在这其中又以对国家、社会、股东、员工和家人为主;

2. 客户:永远与客户保持最近的距离,他们更重视满足客户需求,以谈多市场少谈文化形成企业主流文化;

3. 增长:始终高于市场平均增长水平,永远追求利润增长高于业务增长;

4. 成本:严格的费用和单位成本控制,永远追求成本增长低于业务增长;

5. 风险:保守稳健的风险控制,追求规范化,并以国际化标准要求自己;

6. 制度:全球一致的规范和标准,使员工养成尊重制度的习惯;

7. 团队:强调团队协作,不鼓励个人英雄主义,不寄希望于超人;

8. 执行:严格的执行,强调商业环境的自觉意识。企业文化是它们位列500强而闻名于世的根本原因。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
    
    经济发展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文化发展过程。就像不同的自然资源会形成不同的市场一样,不同的文化资源也会形成不同的市场。如在美国、日本等海外华人圈,资本的积累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原因在于它们的文化差异很大。产权明晰和自由贸易很重要,但不能保证
    
    经济的发展。文化必须是那种总的来说支持商业和企业家精神的文化,而鼓励企业家精神的方式会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了解文化在经济中的作用对于了解不同文化走向经济繁荣的道路至关重要。西方培养孩子的方式是培养他们成年以后的冒险精神,这是企业家必备的素质;儒家思想注重长远规划,这可能是一些亚洲社会储蓄率较高的原因之一;非洲部落的血缘关系提供了一张关系网,商人可以通过它获得培训和启动资金。一些经济政策在某个社会能够取得成功,却不一定适应于其他文化背景的社会。只有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新机会的方法,才能理解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文化模式在吸收不同方面的文化因素中形成。
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国家的穷与富》一书中断言:“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同样,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哺育。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思说过:“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并不能保证效率,一个有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公正、正义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必须建立信用文化。
    
    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是世界500强企业文化的共识
    
    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努力服务社会,同时,平等对待员工,平衡相关者的利益,提倡团队精神,并鼓励创新。世界500强企业管理演变的历史也证明,那些能够持续成长的公司,尽管它们的经营战略和实践活动总是不断地适应着变化的外部世界,却始终保持着稳定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目标。这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又能保持其核心价值观不变,正是世界500强企业成功的深层原因。
    
    能否建立起适应知识经济的企业文化是今后500强的关键
    
    哈佛商学院通过对世界各国企业的长期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企业本身特定的管理文化,即企业文化,是当代社会影响企业本身业绩的深层重要原因”。这个观点对传统的经济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用文化手段促进国际贸易,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营销艺术”。在产品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产品的市场地位和由地位决定的价位,以及产品的市场销售量,发挥重要决定作用的是产品自身的文化含量。经济活动往往是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运作,经济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呼唤文化的支持。任何一家想成功的企业,都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和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在市场竞争中依靠文化来带动生产力,从而提高竞争力。有文化的企业未必都成功,但没有文化的企业注定不会成功。
    
    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企业文化学的奠基人劳伦斯·米勒说过,今后的500强企业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企业家不可沉湎于过去或现有的成功,必须不断地扬弃过去、超越自我、展望未来,建立新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坚持创新、改造自己、追求卓越才是企业文化创新和文化力的力量源泉——“最终的竞争优势在于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以及将其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
    
    用知识的眼光看企业,企业的组织就是一个对知识进行整合的机构。为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世界500强企业还十分注意提高组织的整体学习能力,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业中,已有40%的企业以“学习型组织”为样本,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通过这些措施,增强国际竞争力。

杭州民营企业显实力 成"双500强"最大赢家

    在“2007年度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名单和“2007年度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名单中,杭州入围500强企业数量均名列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和全省第一位。

  临近岁末,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两个500强榜单,使杭州再一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在“2007年度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名单和“2007年度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名单中,杭州成为最大赢家,入围两个500强企业数量均名列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和全省第一位。在国家权威统计机构发布的榜单中,“杭州现象”再次席卷全国企业界。
企业竞争力更胜一筹

  上个月,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公布了2007年度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名单,我市有34家企业集团入围,占全省入围家数(123家)的27.6%,位居全省各市第一位;与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比,我市入围家数居第一位,比第二位的宁波(16家)多18家,比第三位的青岛(13家)多21家。本月初,国家统计局按营业收入规模向社会公布了2007年度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名单。我市有21家企业集团入围500强,入围企业数量居全省和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第一位。占全省入围总数(47家)的44.7%,比第二位的宁波(10家)多11家;与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比,我市入围家数与广州市并列第一,比第二位的南京(17家)多4家。

  相对于按营业规模划分的最大500家企业集团榜单,竞争力500强榜单考核指标相对就要复杂些,更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大企业集团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能力指标和机制指标两大部分组成。能力指标包括生存、发展、潜力三类,共计47个指标;机制指标分为制度、决策、激励、管理和创新五类,共计11个指标,大企业集团竞争力指数则由上述58个指标按科学的权重汇总而成。在企业竞争力500强榜单上占据第一,更显示了杭州企业的强大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杭州制造”独占鳌头

  在竞争力500强中,我市入围企业从主营行业看,工业32家,建筑业2家,表明我市第二产业的强大竞争优势;在最大500家企业集团中,入围企业集团最多的也是制造业(9家)、第二是批发零售业(6家)、第三是建筑业(5家)。在两个榜单,制造业均占据了龙头位置,进一步彰显“杭州制造”在全国的地位。

  娃哈哈、金鱼电器、天马控股三家是入围竞争力500强前100名的杭企,均是杭州工业的代表。娃哈哈集团从1998年开始,连续九年领跑中国饮料行业,各项经济指标牢牢占据“中国饮料十强”的半壁江山,年平均增长速度在70%以上,在群雄逐鹿的饮料市场中体现了强大的竞争力。金鱼电器作为杭州家电业的代表,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质量体系,通过搬迁改造,为企业的跳跃式发展积攒强大后劲,全自动洗衣机抢占了国内较大的市场份额。天马控股则是机械制造行业的一颗闪亮新星,今年上市后更是获得快速发展。作为国内主要的轴承生产企业之一,天马目前在铁路轴承和短圆柱滚子轴承行业内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并通过外部收购等手段进军高端轴承市场,促进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另外如万向集团作为老牌的制造业名企,在竞争力500强、最大500家企业集团榜单中均名列百名左右,显示出其生命常青的雄厚实力。

  据市经委介绍,我市企业品牌经济得到大力发展,今年全市新增中国名牌产品20个,至此我市中国名牌总数已有52个,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QC牌万向节还获得全省首个“世界名牌产品”称号。我市已初步形成以国家级名牌产品为龙头、省级名牌产品为骨干、市级名牌产品为基础的名牌梯队。“杭州制造”不仅在国内市场打响,更是打到了国外。
民营企业显示强大实力

  杭州的民营企业群体形象在全国早已名声在外。娃哈哈、万向、传化洗涤剂、西子电梯……这些耳熟能详的企业、品牌,早已走向全国。在今年8月份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06年度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我市就有65家民营企业跻身500强,总数占全国的13%,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城市、全省第一。这次,杭州作为民营经济大市的强劲实力在年底两个500强排行榜中再次得到充分显现。

  在竞争力500强中,杭州民营企业集团有29家,占到杭州入围数的85.3%。在入选全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的杭州企业中,民营企业集团也有10家,占47.6%。民营经济早已占据我市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在我市实施“工业兴市”、坚持“一高一领先”战略进程中,民营经济成为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1-8月全市建材冶金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04.1%,化工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00.7%。富丽达、恒逸、荣盛等化纤行业大企业实现利税都保持50%以上增速。这几家民营化纤企业也均入选了竞争力500强榜单。
  勇于自主创新,做大品牌,成为许多杭州名企的成功之道。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市制造业正实现从制造走向创造的转变。我市上规模企业基本形成技术创新体系,不少企业拥有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一方面创新技术,夯实“创造”基础;一方面创新发展空间,拓展“创造”领域,实现从块状经济走向规模经济的转变,粗放型增长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
  经济发展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文化发展过程。就像不同的自然资源会形成不同的市场一样,不同的文化资源也会形成不同的市场。如在美国、日本等海外华人圈,资本的积累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原因在于它们的文化差异很大。产权明晰和自由贸易很重要,但不能保证
  经济的发展。文化必须是那种总的来说支持商业和企业家精神的文化,而鼓励企业家精神的方式会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了解文化在经济中的作用对于了解不同文化走向经济繁荣的道路至关重要。西方培养孩子的方式是培养他们成年以后的冒险精神,这是企业家必备的素质;儒家思想注重长远规划,这可能是一些亚洲社会储蓄率较高的原因之一;非洲部落的血缘关系提供了一张关系网,商人可以通过它获得培训和启动资金。一些经济政策在某个社会能够取得成功,却不一定适应于其他文化背景的社会。只有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新机会的方法,才能理解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文化模式在吸收不同方面的文化因素中形成。
多媒体在对世界500强企业采访中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即这些企业出类拔萃的关键因素,是其皆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它们令人注目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无不根植于其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中。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而经济发展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文化发展的过程。就像不同的自然资源会形成不同的市场一样,不同的文化资源也会形成不同的市场。如在美国、日本等海外华人圈,资本积累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原因在于它们的文化差异很大。西方培养孩子的方式是培养他们成年以后的冒险精神,这是企业家必备的素质;儒家思想注重长远规划,这可能是一些亚洲国家储蓄率较高的原因之一;非洲部落的血缘关系提供了一张关系网,商人可以通过它获得培训和启动资金。

    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国家的穷与富》一书中断言:“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同样,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哺育,因为企业文化是它们位列500强而闻名于世的根本原因。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思说过:“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并不能保证效率。一个有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公正、正义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必须建立信用文化。

    纵观美国世界级的企业(如壳牌杜邦等),它们的企业文化从忽视人到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注重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是美国继日本(如松下、富士等)之后在企业文化领域搞得最为出色的,这也是为什么在世界500强当中美国企业占了多半的原因所在。

    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努力服务社会,同时,平等对待员工,平衡相关者的利益,发扬团队精神,并鼓励创新。

    世界500强企业管理演变的历史也证明,那些能够持续成长的公司,尽管它们的经营战略和实践活动总是不断地适应着变化的外部世界,却始终保持着稳定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目标。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又能保持其核心价值观不变,正是世界500强企业成功的深层原因。

    哈佛商学院通过对世界各国企业的长期分析研究后得出结论:“一个企业本身特定的管理文化,即企业文化,是当代社会影响企业本身业绩的深层重要原因。”这个观点对传统的经济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用文化手段促进国际贸易,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营销艺术”。在产品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产品的市场地位和由地位决定的价位,以及产品的市场销售量,发挥重要作用的是产品自身的文化含量。经济活动往往是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运作,经济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呼唤文化的支持。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企业文化学的奠基人劳伦斯·米勒说过,今后的500强企业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

    企业家不可沉湎于过去或现有的成功,必须不断地扬弃过去、超越自我,建立新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最终的竞争优势在于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以及将其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用知识的眼光看企业,企业的组织就是一个对知识进行整合的机构。为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世界500强企业还十分注意提高组织的整体学习能力,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业中,已有40%的企业以“学习型组织”为样本,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通过这些措施,增强国际竞争力。

    凡是优秀的企业,他们都选定了自己的一种模式,而这一种模式都与公司的战略发展和文化一致。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要有完善的治理结构、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及管理团队和积极和谐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它对企业兴衰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因此,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的是文化的竞争。
世界500强之首沃尔玛的企业文化译者按:2008年7月美国著名的《福布斯》杂志公布本年度世界500强名单,著名零售商美国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以营业收入3,787.99亿美元名列第一,高出第二名美国炼油企业埃克森美孚公司59.75亿美元;同时,沃尔玛的利润为12,731百万美元。本文所译企业文化出自于沃尔玛官方网站“我们的文化”部分,译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我们的宗旨”(Our purpose)、“我们的准则”以及道德规范部分内容。

    一、我们的宗旨

    我们替人们省钱以便他们能生活得更好,以此找到我们生存的激情、力量之源与真谛。

    二、我们的文化

    什么是“文化”?它是我们如何相互对待,它是我们特别的经商方式,它能使我们成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公司之一。看看为什么吧。

    山姆先生的价值观
   
我们得以让世界了解我们,作为一家帮助我们的顾客省钱以至于他们能生活得更好的公司。我们也因自己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而备受瞩目。山姆·沃尔顿创立了我们立足于价值观与道德规范之上的事业。那些规范与习惯已经帮助我们成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公司之一。

    尊重
    我们的规范与习惯的每一项都是建立在尊重这一价值观基础上的。它是规范与习惯的核心,是出自于对顾客、同事和供应商的尊重,是我们建立关系的焦点。它帮助我们服务自身生活的社会,并建立起我们承诺卓越的事业。

    一)群众路线

   “听你的同事说,他们是最好的主意的发动机。”
    山姆·沃尔顿说了这番话,并且他信奉它。许多年里,他经常旅行并每年至少走访一次他所有的商店,听取并征询同事们意见与建议。

    我们一直在听。
    公司并没有明文规定经理每年要亲自走访多少商店,但是,山姆哲学至今仍活在群众路线中。该路线的关键所在就是同事的看法调查——它给每一位同事一个说出他们的想法、建议与担心的机会。

    我们的同事们——表现出与众不同。
    通过这种调查,我们不断找到途径以改进我们的顾客服务,以及怎样更好地服务我们同事的方法。我们不断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更有效、更加充满友好氛围的公司。通过群众路线和这种调查,我们的同事已经使沃尔玛成为美国最受尊敬的公司之一。并且,我们的同事们将继续引领沃尔玛走向未来。

    二)三条基本理念与价值观

    三条简单的理念使我们变得伟大:
    我们独特的文化已经帮助沃尔玛成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公司之一。自从山姆?沃尔顿在1962年创建了第一家沃尔玛商店以来,我们的文化已经建立在三条基本理念之上。我们每天从早到晚凭藉这些理念服务我们的顾客与同事。

    1.尊重个人
    我们是组合在一起的普通人,正在努力工作,并一起完成各种额外的事务。当我们的背景与各自理念彼此迥异时,我们从不要求相互认同。我们鼓励身边的人们表达他们的思想与看法。我们相互尊重。这是我们显示尊重的最基本方式。

    2.服务顾客
    我们的事业是因顾客而存在,所以我们应该服务他们。我们以最低的价格进行品质营销,同时提供尽可能最好的顾客服务。我们在能够超越顾客期望之处寻找每一个机会。这就是我们做得最好的时候。

    3.追求卓越
    我们因自己的成就而骄傲,但从不满足。我们不断将新的思维与目标带入生活。我们以山姆·沃尔顿为模样,学习他从不满足直到价格尽可能的低,或者一个产品的质量像顾客应得到或期待的一样好。我们不断问自己:我竭尽所能做到最好了吗?为此,我们展示所拥有的激情,为我们的事业,为我们的顾客,同时也为我们的社会。

    独特的价值观支撑我们的三条理念。点击下面沃尔玛同事们的故事链接,这些故事举例说明了我们的核心理念的重要性。(译者注:没有链接

        尊重个人                服务顾客                 追求卓越

        公仆领导                   友好的氛围                  不断改进
        门户开放                   愉快购物                    不满于现状
        有责任解释                 经    验                    改进结果
        敞开交流                   天天平价                    永远诚实
        人的发展                   积极好客                    进取精神
        信    任                   日落原则                    坚    持
        谦    虚                   满意保证                    失败津贴
        关    心                   迫切性的感觉                鼓励冒险
        合    作                   十步原则                    控制开销
        授    权                   关注社区                    改变代理
        保    密                   永久质量                    守    法
        倾    听
        多    元


    三)十步原则

    十步原则是我们顾客服务的秘密之一。
    在山姆·沃尔顿许多次商店走访过程中,他鼓励同事们向他宣誓:“我承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顾客出现在我面前十英尺内,我将看着他,欢迎他,并询问我是否能帮助他。”

    十步原则是山姆一生实践的总结。
    “我早年领悟到,获得校园领导资格的秘密之一其实是最简单的一件事:当人们要对你说话时,抢先一步走上前对他们说。”山姆曾经说,“我总是会迎着前方走来的人,主动打招呼。如果我认识他,我会喊他的名字;即使我不认识他,我仍会打招呼。在很久以前,我大概认识了大学里几乎所有人,并且他们也认得我,同时认为我是他们的朋友。我跑遍了路边每一个办公室。”

    我们已经保持着山姆的承诺。
    十步原则,不仅当年使山姆被哥伦比亚密苏里大学里几乎所有的办公室拟定聘用,而且也帮助他成就了一番事业。今天,在世界各地的这些商场里,同事们每天践行山姆的原则,从门前的欢迎者,到商店周围的同事们,再到核算付帐过道处。十步原则是使沃尔玛伟大的因素之一。

    四)门户开放

    门永远开着。
    在沃尔玛,我们的管理相信,开放式交流是迫切的,对于理解与适应我们的同事与顾客的需求。通过我们的门户开放措施,同事们自由分享建议、计划与意见。无论如何它也能有助于一个问题、指导或决定,或者对一个提问最简单的回答。

    同事们能够信任与依赖门户开放。
    这意味着管理者将公平对待所有的讨论,带着开放的心胸,没有偏见。他们将完全信任地坚持,无论什么时候它也是可能的。他们将与你一起工作共同解决任何要点或者你可能存在的问题。

    它是我们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我们是同一个家庭——沃尔玛家庭。并且像家庭一样,我们彼此关心。门户开放措施已经帮助解决了我们最重要的问题中的一部分,并且汇集了我们最出色的见解中的一部分。

    五)公仆领导

    领导者不在办公桌旁领导。
     “比起我们培养领导成为公仆,去倾听他们的合伙人即同事的心声来说,制定出完善的道德规范帮助整个团队完成所有的目标,才是最重要的。”山姆这样说。

    山姆信奉公仆领导,并且我们也这样,直到今天。
    响应山姆的哲学,我们的领导总是在办公室外与同事们在一起。无论是在沃尔玛商场、山姆俱乐部、分送中心,还是在总部,或者在世界任何其他部门里,我们的团队能期待他们的经理是在那里,恰到好处地服务于他们。这就是使我们卓越的因素,这就是使我们成为团队的因素。

    六)合作

    山姆·沃尔顿相信合作使我们出色。
    “什么使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山姆·沃尔顿曾经说,“我们难道不是一群平凡的乡下人吗?我们是。我认为,我们聚集在一起作为一个团队,已经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我们都成长了,我们拥有的成就比起我们以前认为我们能够达到的还要巨大。”

    我们相信合作的力量。
    当我们的事业扩展并且现代生活的步伐加快,山姆的合作观已经变得更加重要。我们一起工作的能力决定我们的顾客获得的服务质量。将最好的服务提供给顾客,给我们彼此,同时我们相互指导,因此,令我们的文化出色,并令我们骄傲于自己身为沃尔玛大家庭一员。

    我们的三条基本理念
    尊重个人
    服务顾客
    追求卓越

    开放交流
    门户开放措施
    同事的观点调查
    聚焦团体

    相互支持
    我们相互帮助完美地服务我们的顾客
    我们都有为团队做贡献的机会
 
    相互尊重
    我们期望并预期其他人最棒
    我们期待每个人想要成功,并且我们不断寻求改进的途径
    我们共享的多元化是我们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七)沃尔玛欢呼

    给我一个W!
    给我一个A!
    给我一个L!
    给我一个横杠!
    给我一个M!
    给我一个A!
    给我一个R!
    给我一个W!
    给我一个A!
    给我一个L!

    那些拼成什么?
    Wal-Mart!

    它是谁的沃尔玛?
    它是我的沃尔玛!

    谁是第一?
    顾客!永远!

    那是沃尔玛式欢呼!
    不要奇怪,如果你听见我们同事在你们当地沃尔玛商场这样充满激情地高喊。我们在严肃地进行这项活动——它是我们的一种方式,展示我们公司的昌盛以及我们多么重视自己的顾客。

    我们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写下了这项欢呼。
    他在韩国一家乒乓球工厂看到工人们每天早晨聚集在一起进行公司欢呼和健身。他相当喜欢这个做法以至于不能等到回家就在沃尔玛试行它。

    山姆先生相信工作可以是有趣的事。
    他曾经说:“恰恰因为我们努力工作,我们才不必苦着脸四处奔波。欢呼是一种‘你工作时的呼啸’哲学,我们会因此工作得更好。”

    欢呼是遍布世界的活动。
    当许多年后我们公司已经成长与改变时,产生了我们的欢呼。今天,你将骄傲地听见世界各地的同事们用不同的言语甚至不同的语言来呼喊。

    在巴西(略)
    在墨西哥(略)
    在加拿大(略)
    在英国(略)

    在中国
    来一个W/A/L
    (W/A/L)
    我们多多叫,我们扭扭腰,我们笑一笑(每个人都说)
    来一个M/A/R/T
    (M/A/R/T)
    我们就是
    (沃尔玛)
    天天平价
    (沃尔玛)
    顾客第一
    (沃尔玛)
    沃尔玛,沃尔玛
    它是我的沃尔玛!

    在日本(省略)
 
    八)日落原则

    我们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创立了日落原则。
    “为什么拖到明天,今天你能做到吗?”对此,日落原则是真正的一种转变。其实这条日落原则是很简单的,无论是来自横穿一个国家的一个商店的要求还是来自外面大厅里一名同事的请求,我们在同一天的服务中力求做到最好,为我们的顾客,以及彼此。

    我们郑重地遵循日落原则。
    它是我们提供的许多高级顾客服务方式中的一种。当我们表达紧急的意思时,显然我们知道人们的时间是无价的。我们关注他们的需求,并且我们想要迅速地帮助他们。当我们与其他同事一起遵循日落原则时,它意味着我们相互尊重,是共同完成工作的团队,并因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而骄傲。

   日落原则在实践中:
    杰夫,一名来自阿肯色州哈里森城的一家沃尔玛商店的药剂师,一个礼拜天早晨接到一个电话。他了解到他的一位糖尿病患者不小心将她的胰岛素当作垃圾处理了。一旦她手头没有胰岛素那是相当危险的,杰夫立刻赶到商店,打开药房,补上处方。这件事仅仅是我们的同事每天兑现日落原则的许多方式中的一种。

    三、我们的准则

    我们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带给我们公司荣誉和一整套价值观,这些至今对于我们仍然十分重要。从山姆的三条基本理念开始,它是使我们骄傲于成为沃尔玛家庭一员的原因。

    四、我们的行动

    今天,超过7800家沃尔玛商场和山姆俱乐部在世界范围的16个市场所在地雇佣了200多万名同事,每年服务1亿多顾客。在世界各地,我们替人们省钱以便他们能生活得更好。这是难以言表的好消息。

    五、全球道德规范办公室

    一)关于我们
    当山姆·沃尔顿创建沃尔玛时,他在公司内逐步灌输许多准则与价值观,这些中的三条变成我们坚信不移接受的三条基本理念。它们是尊重个人、服务顾客以及追求卓越。2004年,我们设立了全球道德规范办公室,以便将沃尔玛道德文化全球性地推广到所有资产代管人。我们也更新我们的道德规范陈述,包括我们的准则指导,给我们的同事一个参考标准以帮助他们做出道德性的抉择。

    二)准则指导
    我们的道德规范陈述包括我们的准则指导,它是我们公司文化的心脏。它们是导向的核心,可以帮助我们的同事做出正确的决定和诚实的行动。

    ·行为永远正直。
    ·正直领导,同时期待其他人诚实工作。
    ·永远守法。
    ·坦诚而公正。
    ·尊重与鼓励多元化,从不歧视任何人。
    ·工作、行为以及你的岗位的外界关系与公司应该是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的。
    ·向你的经理或全球道德规范办公室寻求帮助,如果你对于道德规范的陈述有任何的疑问,或者你正面临一个道德规范的问题。
    ·告知全球道德规范办公室关于任何怀疑违反我们的道德规范陈述的行为。
    ·公正地透露与报告全部信息,没有操纵或谎言。
    ·一个可能的触犯道德规范案例展开任何调查,给予协作并坚持保密。
    ·当牵涉一项道德调查时,你应该真实地透露与报告所有的信息。你应该展示所有事实,不带个人的观点、偏见或者判断。

    三)道德规范的陈述

    诚实
    自从1962年我们公司创建后,我们已经承诺保持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我们的同事骄傲于工作,我们的供应商和其他的商业合作者知道他们得到公平对待,并且我们的资产代理人能得到我们信任的投资。我们的道德规范陈述是一种工具,它确保我们所有行为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最诚实的。

世界500强企业的文化体系背后的逻辑及建议

1)企业战略建设。是企业根据内外环境及可取得资源的情况,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地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它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一系列战略决策的结果,同时又是制定企业规划和计划的基础。在美国进行的一项调查,有90%以上的企业家认为企业经营过程中最占时间、最为重要、最为困难的就是制订战略规划。可见,战略已经成为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企业的经营已经进入了“战略制胜”的时代。

  建议:战略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根本,企业应该明确3~5年的战略规划,并将这些规划同公司的所有人员进行共享,通过战略规划、战略培训及战略实施这个过程,纳入到企业文化之中,乃为重中之重。

  2)组织结构建设。战略需要健全的组织结构来保证实施。组织结构是企业的组织意义和组织机制赖以生存的基础,它是企业组织的构成形式,即企业的目标、协同、人员、职位、相互关系、信息等组织要素的有效排列组合方式。就是将企业的目标任务分解到职位,再把职位综合到部门,由众多的部门组成垂直的权利系统和水平分工协作系统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组织结构是为战略实施服务的,不同的战略需要不同的组织结构与之对应,组织结构必须与战略相协调。由此看出,企业组织结构一定要适应实施企业战略的需要,它是企业战略贯彻实施的组织保证。

  建议:组织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行政方面的,另一个是业务方面的,要达到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必须具有统一的流程规划,组织结构背后的逻辑是流程再造,卓越的世界前500强企业,都把流程的效率和效果看成法宝。

  3)规章制度建设。企业的发展和战略实施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证,而实际上各项制度又是企业精神和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所以,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应制定与战略思想相一致的制度体系,要防止制度的不配套、不协调,更要避免背离战略的制度出现。

  建议:只有流程是企业团队拥有效率的保证,但是任何企业都不仅仅要效率,更重要的是要效果,规章制度时效果的重要保障,规章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所以在规章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先抓住重点,建议利用PTP方法进行实施。

  二、软件要素分析

  4)共享的企业管理风格。杰出企业都呈现出既中央集权又地方分权的宽严并济的管理风格,他们让生产部门和产品开发部门极端自主,另一方面又固执地遵守着几项流传久远的价值观。

  建议:企业如同航船,战略如同灯塔,老板如同舵手,而员工如同船员。任何企业的前期文化都属于老板文化,老板文化的背后逻辑就是员工的向心力,所以企业需要共享这种所谓的老板文化。这种老板文化是通过日常的工作来体现的。

  5)共同的企业价值观。由于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只有企业的所有员工都领会了这种思想并用其指导实际行动,战略才能得到成功的实施。因此,战略研究不能只停留在企业高层管理者和战略研究人员这一个层次上,而应该让执行战略的所有人员都能够了解企业的整个战略意图。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作用,可以激发全体员工的热情,统一企业成员的意志和欲望,齐心协力地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努力。这就需要企业在准备战略实施时,要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宣传,使企业的所有成员都能够理解它、掌握它,并用它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建议:共同的价值观是长期培养和发展的结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可以实现,而是在共同的事业拓展中相互合作和沟通的结果,价值观是要共享的,只有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才为航船的拉力方向提供动力。

  6)谋求共同发展的内部员工。战略实施还需要充分的人力准备,有时战略实施的成败确系于有无适合的人员去实施,实践证明,人力准备是战略实施的关键。人力配备和培训是一项庞大、复杂和艰巨的组织工作。

  建议:完备的人力资源开发是必备的,500强企业告诉我们:企业必须建立人才库和企业人才梯队,做好人才储备,同时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个人职业规划。

  7)熟练流程化的技能体系。在执行公司战略时,需要员工掌握一定的技能,这有赖于严格、系统的培训。松下幸之助认为,每个人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才,譬如在运动场上驰骋的健将们大显身手,但他们惊人的体质和技术,不是凭空而来的,是长期在生理和精神上严格训练的结果。如果不接受训练,一个人即使有非常好的天赋资质,也可能无从发挥。

  建议:技能是企业的核心力,企业的运作需要人,人的运作支撑企业的命脉,企业必须通过建立规划的流程化体系实现对核心力的把握。

  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全面考虑企业的整体情况,只有在软硬两方面能够很好地沟通和协调的情况下,企业才能获得成功。

  建议:企业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文化建设是不可能的,我个人的建议就是在逐步完善硬件要素,然后再慢慢拓展软件要素,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

支撑企业的两个坐标轴 企业文化和战略互相匹配

很多企业的战略转型之所以举步维艰,往往是由于文化变革的困难

    大部分老总都非常强调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战略的重要性。但这两者之间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却相当的模糊。

    我觉得,战略和文化应该是企业长远持续发展的两个坐标轴。企业文化回答的问题是“我是谁”;企业战略要回答的是“我该怎么做”。这两个方面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共同保证了企业发展的大方向。

    任何一个组织存在的本质是一群人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所以,文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了什么样的目标,让怎样的一群人走到一起来。这个组织和别的组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我”是谁。而这个目标就是大家通常说的使命。追求卓越和基业常青的企业,往往都有一些超越简单的赚钱目的以外的东西。 使命感是一个企业凝聚力的重要基础。而什么样的人才适合这个企业就由它的核心价值观来决定。万科的文化非常鲜明,充分体现在其强烈的使命感,“创建丰盛健康的人生”,和三大核心价值观:“客户是我们永远的伙伴”:“人才是万科的资本”;以及“阳光照亮的体制”。而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和维护则通过挑选,培训,考核和激励等人力资源的政策和体制来体现和保证。

    明白了“我是谁”,接下来要回答的是“我该怎么做”才能实现我的目标。而战略就是想明白企业到底该做什么,是在想做,可做,能做这三个环中找到一个真正该你做的事情。

    企业战略有一套和文化完全相对应的逻辑。和使命相对应的战略的概念是愿景。而愿景就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定位:我们未来会成为什么样子。而实现这样一个战略定位往往会要求做到几条非常重要的战略原则,例如成本领先,差异化,聚焦,快速周转等。

    这些战略原则就像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一样,贯穿它的整个运营系统,例如研发和市场的关系,什么样的业务应该外包等。

    企业文化和战略是紧密相连,互相匹配的。

    万科的文化对其战略定位,通过其住宅产品为中产阶层提供一种生活方式,形成强大的支持。而其规范化,专业化和透明化的文化形象对提升万科的品牌形象也助益匪浅。

    而华为的文化也同样和其战略相辅相成。狼性的文化扎根于和强大对手的贴身肉搏,以及集中优势兵力突破的“压强”战略。

    华为和万科的文化截然不同,但都符合他们战略发展的需要。

    任何企业的文化和战略都需要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而很多企业的战略转型之所以举步维艰,往往是由于文化变革的困难。也有不少老总抱怨自己的企业有很好的文化为什么吸引不到好的人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缺乏清晰的战略,无法让优秀的人才看到未来这种文化如何得到保证,可以实现。文化和战略的协同发展,就像以前常说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缺一不可。”抓住了这两个方面,也就抓住了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不会出现大偏差。
论八十年代美国对“企业文化”的探索(A)

王大新文 发表:美国研究/1987年第4期;学术交流网/美国问题评论/2004年4月4日转发


美国企业有不同组织形式,但都属私人所有。这种制度为企业发展的自身
动力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运转无秩序的思想,指的就是在没
有外在力量协调下,无数企业因私有制度而产生的激烈内在躁动并相互冲突的
情况。 然而, 特殊的所有制形式只是为企业的自身活力提供了一个必要条件,
并不保证企业必定成功。现实经济中一些企业的倒闭或失败,表明企业的发展
还必须具备某些充分条件。过去由于“胜败乃竞争之必然”的思想,关于企业活
力的源泉和层次问题,在美国没有引起很大重视。只是到了70年代,美国在世
界经济中地位日落,企业在竞争中整体连连受挫,这才引起美国企业管理学者的
关注。后来人们在比较美日企业经济时逐渐发现,企业的成功不完全取决于企
业的制度,
甚至也不取决于企业的战略计划、生产技术,而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一
种无形特质——企业文化。它包括企业的价值准则,传统习惯,经营风格等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它是整个企业文化的核心。认为这才是
一个企业生命力的源泉。日本企业的崛起,美国优秀企业的成功,均基于此。
故此,自80年代以来,美国展开了一场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与重塑实践运动,
着重探索企业文化对企业生产率、企业效率以及企业市场地位等各方面的影响,
探讨适应新经济形势的企业价值准则。从宏观来看,它是对美国传统企业文化
的一次整体检讨,同时也是对其中成功企业优秀文化的一次挖掘。目的在于建
立新的企业价值观体系,塑造新的企业文化,以增强企业活力。 %
#t3 一、_企业文化与企业生产率%
如何提高工人士气,是企业文化探索的一个重点。过去美国企业竞争失利,
不是因为技术、资本,而是美国企业的工人缺乏竞争对手那种热心企业、热心
工作的精神。这是美国传统企业文化中的“人并非生产力中关键因素”这一狭
隘观念所致。所以,新的探索提出了“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的观念。%
#h<<10 论八十年代美国对“企业文化”的探索.x<=[*h*]
这一“生气勃勃的企业来自主动热情的职工”的思想,今天能在历来迷信
科学、理性的美国受到普遍重视,并非出于自觉的认识,而是迫于竞争压力,
作为一种不可不接受的事实来承认的。在美国传统经济思想中,理性主义一直
占统治地位,思考企业成败因素时,常把思路局限在诸如成本、利润等“硬”
指标的关系上,往往忽视人的潜力这样的“软”指标。而实际上,企业的发展
或竞争取决于两个要素潜力的状况和比较——物质生产力(包括企业规模,技
术水平等)和劳动者生产力(包括技能,热情,主动性等)。对其中任何一个
要素的忽视,都会给企业发展带来致命伤。过去美国恰恰就忽略了后者。60
年代以前,美国的物质生产力在世界各国中基本上一直占优势,管理中的偏颇
倾向没有带来严重的后果。但是随着科学技术扩散的加速,以及世界其他国家
乃至一些发展中国家某些行业实力的加强,美国物质生产力优势逐渐消逝。这
时美国没有对人这一软要素加以相应重视,企业的劣势于是就逐渐
显露。结果造成60年代末以后美国企业整体衰败,不仅使美国在世界市场上
份额缩小,而且美国国内相当一部分市场也为外国企业所蚕食。只是在这时,
美国企业对自己的缺陷才有所领悟。%
一般来说,提出一个抽象的概念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使这新观念能够
在企业一切活动中得以体现。美国对企业文化的探索,更多的是对后者的讨论。
就如何在企业中树立以人为重点的价值观而言,讨论涉及面有以下几个方面:%
#h<<10 美国研究.x<=[*h*]
首先强调在生产管理中要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实际上,这是对传统
“纪律约束型”管理实践的一种纠正。后者的思想基础是,人只是机器的附属
物,与其他物质生产资料一样只是一种生产要素而已。所不同的是,人这一生
产要素在参与生产过程中,若任其自然,会表现出独特的反抗性,不会自愿与
其他要素组合共同为企业目的服务。由此而来的管理实践是实行强制性规章制
度,通过严格的纪律控制迫使工人按企业要求从事劳动。然而,该方式是以抑娭迫吮旧砝投惹槲疤?尽管在纪律约束下工人会规矩行事,但是人的主动性
和创新欲全被扼杀殆尽。相反,它却激发了工人千方百计寻找制度漏洞的热情,
工人甚至会不惜采取欺骗手段逃避纪律制裁,进行消极反抗。这一“对抗性文
化”对企业的腐蚀无疑大大抵销了技术进步对企业的贡献。提出关心、尊重、
信任工人的思想,是试图摆脱企业与工人的对立局面,创建一种和谐的企业环境,
消除企业的“文化性内耗”。但更重要的是以此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为企业目
标服务。美国一些管理学者的调查研究表明,以信任代替控制所挖掘的工人的
潜力是非常可观的。信任会提高工人的自信心。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是,当你
把一个职工看作是三流人员时,那他只会按三流人员的样子给你干活,若你把
他看作是一流人员,他就有可能给你干出一流的成绩来,至少他会尽自已最大
的努力实现你寄希望于他的目标,激发出传统管制措施无法催发的潜力。信任
还可以增强工人自身责任感。所谓信任,就是把一定范围和程度的决策权交给
了と?让他自己决定自己的工作方式。对每一单个工人来说,这一权力可能
有大有小,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使工人真正认识到了自身的存在。人一旦
有了这种意识,就会产生责任感,而这正是工人生产率提高的前提。信任的再
一个效应是会使人自动克制原来必须由规章制度约束的行为。强制性规章制度
实际上把人置于一种对立地位,它加剧了工人与企业对抗情绪。信任却是消除
一切需要纪律约束的行为基因。不过,这里所说的提倡信任,并不是要取消所有的规
章制度,而是强调要建立一套带有积极色彩的新制度,重点在于激励,而非过
去所重视的控制、限制和束缚。用价值观去引导,而非用“皮鞭”去督促。%
#h<<10 论八十年代美国对“企业文化”的探索.x<=[*h*]
另外是强调激发工人工作使命感。在传统管理实践中,一个较为流行的方
式是“物质刺激管理”。这种管理思想认为,人之所以接受劳动是为了获得经济
上的利益,都是希望通过劳
动,获取自身及家庭成员物质所需。因此管理实践中就出现了金钱制约或金钱
刺激制度。像计件工资和额外奖励都是这一制度较为明显的不同具体表现。然
而这种制度实际上是把人摆在了企业的另一种对立面上,工人与企业的关系表现
为一种明显的交换关系。它是把美国社会通行的“交易”价值观移用到了企业
管理中来。其所显示的简单信号是,“你给我干了多少活,我给你多少钱”。
复杂的人物结合变成了理性的数量关系。但对工人来说,他们的潜意识是,劳
动既然是一种交易,作为交易一方,为了在交易中保护自身利益,就必须保持
自身力量的强大。在这一制度下,他们除了从工作量上去思考收入的增减外,
还积极从“交易”力量的对比上去衡量利益的得失。于是,工人在寻找自己力
量过程中,自然就走到一起,形成了一支与企业相抗衡的力量——工会。当然,
工会运动还有别的各种深刻的社会原因,但交易制度产生的工人自强意识不能
说不是它的一个思想基础。由于美国工会在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大多数情况
下是作为一支与企业发展相对抗力量存在,所以使得物质刺激管理也许从短期
上获得了某种效益,但从长期来看,削弱了企业发展的基础。提出新的增强工
人工作使命感的思想,是试图消除传统物质刺激制度带来的上述弊病。实际上,
人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工作本身的价值,才会产生出最大的工作动力。美国心
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个基本需要层次,依次为生理、安全、归属、尊重
和自我实现。人类行为动机依对以上五个基本需要满足程度不同而显差异。越
是高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人类行为的反应动机越强烈。物质刺激实质上归属
于对人类第一层次需要的满足。它能产生动机刺激反应,但远远不能与由于对
高层次需要满足后所产生的动机刺激反应相比较。在一定生产力和生活水平条
件下,让工人意识到自己工作的使命感,显然是在上述第五个层次上有效地满
足了人类的需要。从激励类型来看,使命感是一种内在性激励,它所产生的效
应远比其他外在性激励要大得多。强调工
人使命感,就像过去把社会上“交易”价值观移用到企业管理
中一样,实质上是把社会上“献身”价值观移用到了企业管理中,
依靠精神动力激发工人热情,
推动企业发展。%
#h<<10 美国研究.x<=[*h*]
再就是强调团队或企业与工人的一体精神。它是对传统“目标调节管理”
实践的一种纠正。目标调节管理的前提是,人本性并非好恶懒作,只要条件适
宜,人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就像人从事体育、娱乐一样纯属自然。问题的中心
是设法使人的目标与企业目标协调起来。由此而来的管理实践是设法让个人目姳晗蚱笠的勘昕柯?两者合一以产生类似于物理上的“共振效应”。自本世纪
20年代至60年代,目标调节思想在美国较为流行。然而,这种管理思想实质上是
把人视为企业的异体。尽管这与前两种传统管理方法中或是将人置于敌对
地位,或是使人处于“交易”对立面的假设不同,但人与企业关系的性质在新的
假设中并没有根本改变。随着职工整体文化水平提高,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认
识发生了变化,那种性质上类似于“大人哄小孩”式的使个人目标向企业目标
靠拢方式,日益引起人们的反感。同时,随着人们对自身价值认识提高,工人
由目标调节管理而产生的异体意识也愈加强烈。一体精神观念试图要做的,就
是消除这种异体感,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使工人对企业产生一体意识。80年代
以来,美国在提倡一体精神过程.|
#h<<10 论八十年代美国对“企业文化”的探索.x<=[*h*]
.@@i 中较为推崇美国一些成功企业两种方法:一为
分享制。认为分享制会使工人产生拥有感。因为拥有不仅是一种法律关系,更
主要的是有一种心理效应。在拥有状态下,一个人会觉得他的个人利益与组织
休戚相关,个人愿意为了整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同时也会为整体成功而感
到喜悦。从而产生一种真正的“利益共鸣”。另一种是直接精神合一,而非物
质共享。主要主张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有时为了工人的利益,企业必须有限度
地做出一些牺牲。而不是依据传统成本效益分析,使企业经营过于“理性”。
主要目的是使工人意识到企业并不会把工人撇在一边,而是时时考虑着工人利
益。企业为工人着想,就可期望得到工人为企业着想的回报。所有这些方法的
目的只有一个,使企业产生一种强大的向心力,用价值观、使命感把人凝聚在
一起,而不仅仅是用僵硬的制度把人拢合在一块;让工人意识到自己是企业的
“主人”,而非企业临时请来的“客人”。这种试图让非真正主人产生“主人翁”
意识的主张,近几年在美国流行颇广。%
实际上,企业不仅仅是一架生产“利润”的机器,更主要的是人的集体。
是人使得企业这架机器运转而产生利润。过去为利润而利润,忽略了操纵机器
的人,结果欲速而不达。新的价值观试图改变这种局面,强调企业是一个人的
集体,让更具热情的人加速企业这架机器运转,以此来生产更多利润。这种在
把握企业性质基础上提出的企业生产管理新观念,是80年代以来美国试图寻
找的新的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t3 二、 _ 企业文化与企业效率%

激励工人士气,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就单个企业“宏
观”来看,是通过提高工人个体活力,来提高企业整体活力。然而,就像一个
社会中企业个体过分活跃将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协调一样,企业中个人士气的提
高,同时会给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提出新的挑战。若体制过分僵板,或扼杀个人
积极性,或使激励起来的积极性难以发挥;若体制过松,则会导致整个企业生
产经营秩序的混乱,在整体配合效率方面,抵销了个人活力提高而来的效
率。这是一个两难问题,解决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运转效率。因此,
在探索如何提高工人积极性同时,美国也积极探索如何创造一个新的管理体制
环境,以适应企业内部新形势的变化。%
#h<<10 美国研究.x<=[*h*]
另外,对企业管理体制探索还有外部原因,就是使日益庞大的企业能够适
应变化日甚的外部经济。在美国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资本集中进程持续
不断,美国原有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由此使得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日益复杂。
管理机构和人员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同时,外部经济却随着科学技术的
不断发展,国内外竞争的日趋激烈,市场需求变化更加难以预测。这客观上要
求每一个企业都要有一个非常灵活,而且敏感高效的反应运行机制。显然这是
一对矛盾。尽管过去几十年时间里,随着规模扩大,机构增多,人们对此已有
所重视。但大多数情况只是围绕着怎样使企业自身管理更加有秩序,更加有效
率而已,而不是面向外部世界,想办法怎样使企业踏上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变化
的节拍。所以对企业管理体制文化的探索,就不仅仅是局限于内部的有效协调,
而且包括如何使企业经济与外部世界经济能够互相协调。以对内对外的开放体
制代替传统僵硬、封闭式的行政管理体制。%
#h<<10 论八十年代美国对“企业文化”的探索.x<=[*h*]
内部体制开放的一个思想是更多地利用默契合作来补充僵硬的行政协调。娒拦彻芾硖逯谱畲蟮囊桓鎏氐闶欠止す浮8魅烁魉酒渲岸也恍碓饺ā?这是理性的“分工产生效率”观念的结果。据解释,分工可以使每一个人能最
大限度地熟悉并熟练掌握本职工作。能使每一个人责任明确,不致出现混乱。
从而产生一种“秩序效率”。然而,过分理性的结果是,在一个相互牵连的体
系中,其中一个人出了差错,将会导致整个体制的瘫痪。拘泥小效率而来的是失去大效率。所以新观念主张简单弹性分工,提倡人员之间的互相替代互相合
作,以避免机械式联系的脆弱性。另外是主张在集体工作中,提倡相互之间的
默契精神,而不是用条例规定人与人之间的机械关系。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
常复杂的,只有个性、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工作,才能组成最佳搭档小集体。
《Z理论》一书作者将之称为工人之间的“微妙性”关系。只有在工作中存在
这种微妙性时,才会产生整体效率。如果按照官僚主义管理方式,严格按照类
似资格等标准来安排工作,生产率就会随这种微妙性的丧失而随之降低。据分
析,微妙性的根源来自于人之间的亲密感。但是,过去总认为只有在教堂、家庭等场所
才有亲密性,在公司企业不存在或不应该存在这种“个人感情”上的联系。这种观
点实际上是用一种狭隘的眼光来解释社会。根据美国一些社会学家说法,对
一个健康社会来说,亲密性必不可少,社会的亲密性一旦瓦解,就会
产生恶性循环。这时在工作上不用说至关重要的默契,就连官僚制度规定的
机械式关系也无法维持。更有甚者,集体中每个人都会以“公事公办”态度
相互相处,致使整个体系陷于僵局。因为“公事公办”正常运转的前提是,企
业整个运转体制必须非常完善,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不存在的。如果忽视人
员之间亲密感的培养,以此来补充制度方面的缺陷,那么制度就会停转。美国
一些成功企业盛行的周末“啤酒联欢会”等形式,作为公司文化的一个部分,
就是要培养工人之间以及上下级之间的这种亲密感。在内部协调观念中,再一
个受到强调的是内部合作。按照理性矩阵结构组织起来的企业,其内部各事业
部互不相关,甚至各小组也互不来往。庞大的网络体系维系的是一大群各个层
次上互相排斥的小团体。企业内部各种力量的聚合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基础。然
而这种排斥性却无情地抵销了各个部门各自的有限力量。提倡合作精神,显然
是要改变这种状况。近几年受到美国企业管理学术界尤为关注的合作形式,有
包括精神上的,如不许企业内部一个小组通过贬低另外一个小组来显示自己的
成Φ茸鞣?因为这种思想会腐蚀企业内部整个风气;也有包括经济上的利益
协调,在企业内部,若一个部门因为牵涉到自己的利益而拒绝同其他部门合
作,以致影响整个企业利益时,将会受到严厉惩处。%
#h<<10 美国研究.x<=[*h*]
体制开放的另一个具体概念是以创新行动代替繁杂分析。传统美国企业管
理文化就总体而论,保守思想明显占上风。其根源是过分迷信理性分析而不重
视经验和敏感性。一般来说,对于一件新事物,根据理性分析,否定的理由常
常要大于肯定的理由。因此上头为了保险起见,总是使一些事情难以顺利推进。
而事实上,对一些本来无法预知的情况求精确的分析,只是自己束缚自己而已。
在美国企业价值观探讨过程中,一些人就曾引用如今风靡世界而最初根据理性
市场分析最多不超过几十台需求的电子计算机研制为例,说明理性分析的局限
性。由此引起的企业运转僵化,在美国被称之为“分析型瘫痪症”。事事依靠
数据,步步依赖分析的风气,扼杀了整个企业的生动精神,使得企业在整个世
界经济形势中显得步履滞重。现在提出的“行动就是一切”,就是试图一扫企
业界传统沉
闷的经营管理风气,创造出一种生气勃勃的局面。实践证明,企业只有依靠一大
批具有高度敏感而非学究式的分析人员,才会有大发展。在美国的企业文化
探索中,一些在传统理性主义看来是难以想像的作法正引起越来越多的注意。
例如企业在管理中要有意留一些漏洞,让那些“革新迷”能够弄到他们所需的
试.|
#h<<10 论八十年代美国对“企业文化”的探索.x<=[*h*]
.@@i 验材料。公开表扬下属“欺骗者”,他们由于坚信自己的信念,对被上级明
令停止的试验,转入地下进行,最终取得成功并为企业带来巨大利益。更有甚
者,对一些企业规定每个职工在一定时期内至少要犯一定量的错误也受到了极
大关注。其理由是,任何努力工作的人都免不了出错,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从
来不出错,或者很少出错,只能说明这个人工作不够努力。以上这些观念是否
过于极端,尽可见仁见智。但从这些观念出现本身可以看出,美国企业已越
来越认识到效率不是靠数据分析得来的,而是靠无数的创新行动实干出来的姟7治觥⒓苹⒅贫戎挥Ω檬勾葱滦卸兄刃蚨?而不应该扼杀行动。不
然就变得本末倒置了。这里需要解释的是:1.新的企业文化强调创新,强调
反对僵化的官僚体制,并不意味着允许混乱。上面所说的“混乱”意指要尊重
不断进行试验和探索的努力精神。而不是对扰乱企业正常秩序的奖赏。2.
所谓允许失败,也不是指允许粗制滥造,而是指那些经过精心安排,而且是有
价值的探索的失败,是人们可以从中学到一点东西的失败。3.强调行动就是一
切,不是指一概不要分析,而是要避免纠缠于纸面上的个别数据
。先干起来再说,并且在干的过程中不断刻意完善。以防止出现事先分析没完
没了失去机会,事后工作听之任之不负责任这样的局面。总之,一个企业
所需要的是有弹性的秩序,而非僵化的结构;是高运转效率,而非秩序本身。%
#h<<10 美国研究.x<=[*h*]
美国是现代管理的先行者,企业文化管理经验是其企业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同时又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美国历史学家戴维。美斯德在《国家的贫穷与富》一书中断言:“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企业文化的管理模式,成为各国学习和仿效对象。

    一、尊重个人价值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他们的早期居民大多数是从欧洲各国迁移过来,这些移民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一切得从头开始,身边没有亲戚朋友的帮助,只能依靠个人奋斗,在生活的磨练下形成了美国人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另外美国本身只有不到300年的历史,他们是直接从奴隶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因而他们的个性没有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又因资本主义制度提倡个人主义,使得美国人的个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得到了发展。

    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使得美国企业非常尊重员工的个性发展,崇尚个人自由,尊重个人价值。1997年,美国修订了原有的每周工作40小时的劳动法案,制定了弹性工作制度,为员工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企业充分信任员工的工作能力,相信员工能处理好自己的工作。据有关方面对美国33家企业的调查,采取“弹性工作制”后,企业员工的责任心更强了,工作效率更高了。

    1960年,惠普确立了“相信任何人都能在工作中追求完美和创造性,只要赋予他们适宜的环境,他们一定能成功”的经营理论,“尊重每一位员工”是沃尔玛的三项基本信仰之一,公司通过各种途径来帮助员工发挥自己的潜力。计算机领域的蓝色巨人IBM把“尊重个人”作为他的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内部人人平等,公司里不设领导专用场所和设备,就连每个办公室和每张桌子都没有头衔标识。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对20世纪巨大影响美国的65项发明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基本上是由个人完成的。杰克。韦尔奇接任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后,推行全员决策,公司在决策讨论会上邀请那些没有参与过决策会的员工出席会议,听取员工的意见,因为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要比老板清楚,这样做出的决策才有针对性,避免决策失误的发生。美国BHP炼油厂公司规定:管理人员不能随意对员工发号施令,管理人员需认真对待员工的意见,尊重每一个员工。

    美国公司尊重个人价值还表现在激励机制上,美国公司会花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对员工进行知识和岗位能力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并给员工搭建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IBM公司一般会从自己公司里提升自己的员工,让员工有晋升的机会,从职务上给予激励。另外美国公司奖励往往针对个人而不是针对集体,他们相信员工有能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他们也要求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员工成绩突出,公司对员工个人给予奖励。美国企业将自己的股份分配给员工,让员工成为公司的主人,从而发挥员工的主人翁思想,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让员工和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经理人员典型的报酬是:企业的最上层管理人员每年拥有2.5万股购买权,中层管理人员每年拥有7500股购买权,下层管理人员每年拥有2000股购买权。微软公司到2000年为止公司有80%的员工拥有公司的认股权 .

    成立于1971年的星巴克公司,经过三十年的奋斗,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咖啡零售商,星巴克公司从1991年起允许员工通过折价购买公司的股票,并每年给满足公司条件的员工获得期权。美国幅克斯波罗公司的一位科研人员把研制的新产品给总经理看,总经理看后非常高兴,觉得应当当场给予奖励,可总经理当时身边无可奖之物,于是只好用一只香蕉来奖励员工,以后公司就用“金香蕉”来奖励该公司的杰出科研创新者。

    美国公司尊重个人价值还表现在个人英雄主义上,美国的企业家被美国人当作“新美国英雄”崇拜,人们以这样的商业英雄为榜样,给予他们荣誉和高额的年薪,佳士拿汽车公司总经理艾柯卡的年薪为1200万美元,而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年薪才20万美元。

    二、支持冒险,激励创新

    美国文化是移民文化,移民冒着风险从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的地方,经常遇到新的事物和解决新的问题,他们需要打破常规,适应新的环境;他们要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从挫败中学习,从失败中总结,从成功中得到鼓励,从而形成了美国人的冒险精神和不断创新的精神。美国有众多的风险投资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丹麦哲学家哥尔科加德有句名言:“野鸭或许能被人驯服,但是一旦被驯服,野鸭就失去了它的野性,再也无法海阔天空地自由飞翔了”。美国公司就喜欢用这种具有“野鸭精神”的人,他们勇于冒险,不断创新。

    创新是美国企业精神的核心,在美国商界流行这样一句话:“要么创新,要么灭亡”,可见美国企业对创新的重视。在过去的50年中,美国无疑是世界技术创新的领袖。1997年世界上最大的高新产品的出口国是美国,达到2580亿美元,比第二名日本多了1000亿美元。

    微软公司是比尔。盖茨在1975年创建的,到2005年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微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比尔。盖茨成为了当今世界首富,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坐到操作系统王者的位置,并推动了整个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为人们普及计算机在软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微软为什么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微软公司的员工不断创新,不断更新自己产品的质量和功能,使其产品在世界上是领跑者。美国明尼苏达矿业制造公司通常要投资约7%的年销售额用于产品研究和开发,企业为员工提供创新平台,并从机制、管理上给创新者提供时间和物质上的保障。

    创新就免不了要犯错误和失败。从对过去20世纪40年来的创业投资统计来看,其成功概率仅为20%,这就要求企业允许创新者有失败。国际数据集团总裁麦戈文说:“在美国,它鼓励你去尝试做一些事情,即使你失败了,也会因为试过而获得荣誉”。美国通用公司曾经有2000万美元投资计划因不可预测的市场原因而导致失败,执行此次计划的人却得到了奖励,其经理的职务不降反升,人们大惑不解,通用公司的CEO韦尔奇道出了原因,那就是只要你的理由和方法是正确的,即使结果失败,也值得奖励。

    不断创新使美国人抢占了许多科学技术的制高点。美国一直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比较重视,他们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开发新的技术并应用于企业的生产中,从而转化为生产力,并依靠其技术优势制定行业技术标准,从而获取高额利润。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计算机领域的投入比较大,其投资额是美国在原子弹上投入的十倍,美国大量的投入和不断创新使其在计算机领域处于世界的前沿,造就了一批计算机领域的巨型公司,如IBM、戴尔、微软等。微软公司非常注重对科研的投入,仅在2000年,微软公司投入科研经费就高达50亿美元。

    三、务实精神

    由移民文化组成的美国民族文化,融合了世界各民族文化,形成了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培育了美国人的务实精神,认为“有用就是真理”,注重实际效果,少有形式主义,上级与下级沟通直接,表达意见明确。

    惠普公司的员工可以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越级反映问题,而惠普公司的高层会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在约翰。扬任惠普总裁后期,有的员工直接向公司的创始人帕卡德反映公司领导的官僚作风,帕卡德及时解决了这个问题,约翰。扬也主动提出退位。美国丹纳公司总裁麦克佛森上任就废止了公司厚达22.5英寸的公司政策和法规汇编,只用几百字的经营申明来替代。美国的企业一般以工作业绩来评定员工,不太看重员工的学历和资历,所以在美国公司经常看到年轻的管理者,他们年纪轻轻却拥有骄人的成绩。

    美国的务实精神导致他们喜欢用数量来评价事物,关心效益指标,为了获得最高效率,员工拼命工作,相互竞争,竞争在美国社会无处不在,由个人之间的竞争到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的竞争使美国公司的员工工作卖力,微软公司老板比尔。盖茨就是一个工作狂,他每周工作7天,每天休息五、六个小时,在老板的带动下,微软公司员工也处于长时间的工作状况。

    四、顾客至上

    顾客是企业的衣食父母,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必须要经过消费者的购买才能实现利润,美国政府和各州政府制定政策和法规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各州政府每年用于质量监督的费用约占预算的四分之一左右,形成美国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服务好的企业的商品价格要高出9%,其市场占有率每年增加6%,服务差的企业市场占有率每年降低2%.在接受调查者中有91%的人表示不想再光顾服务不好的公司,并且他们会向90%的同事宣传他们的印象和感受”。美国公司采用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他们努力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功能和服务,使消费者满意他们的产品并购买他们的产品。

    沃尔玛公司制定了“10步服务”制度,只要在员工10步范围内的顾客,员工必须看着顾客的眼睛,并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他们在销售产品时低价出售,让利于消费者,“为顾客节省每一分钱”是沃尔玛公司经营的理念。 IBM公司通常要求员工在接到顾客请求一小时内派人去为顾客服务,必须在24小时内解决顾客的问题或者给顾客一个满意的答复。美国多米诺比萨饼公司要求在30分钟内将比萨饼送到顾客手中。麦当劳是美国一家快餐店,其实行标准化服务,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麦当劳公司规定出炉的大汉堡包,若在10分钟内没有卖出去,以及法式土豆炸好后7分钟没有售出,都不能卖给顾客,必须被倒掉。

    1984年成立的戴尔公司,仅仅用了20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半导体行业的第二大公司,其2004年的销售额突破400亿美元。是什么原因使戴尔公司发展如此迅速呢?我们从戴尔公司的核心理念中可以得出结论,戴尔公司的核心理念是:“直接销售,压缩库存,与客户结盟”。有一次,有人问迈克尔。戴尔:“在戴尔公司的成长中,什么是最有价值的?”迈克尔。戴尔的答案是:客户。戴尔公司要求员工要倾听客户需求,视顾客为老板,满足顾客的意愿。戴尔公司以直销模式销售电脑,公司接到顾客所需电脑配置的要求后,马上组成人员进行组装,以便向顾客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

    五、制度大于人情

    为了便于管理自己的企业,使企业的工作秩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美国企业制定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工作标准,对员工的工作内容进行规定,分工精细,职责明确。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实现规范化管理和规范化的工作,细到对员工放置生产工具都有明确规定。

    公司管理人员在实施制度时,依章办事,不太讲究情感和面子。如美国企业的员工采用“合同雇用制”,企业会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来决定雇佣工人或解雇工人,人与人的关系是契约关系,而不讲究人与人之间的情面。

    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特尔公司依靠铁的纪律和规范化的制度渡过了许多企业发展难关,发展成为今天半导体行业的龙头,2002年3月底,英特尔公司市场价值达到了2050亿美元。美国通用公司每年对所有的员工打分,选出20%的最好员工,选出10%的最差员工,排在末位的10%员工通常会被立即解雇。

    但是,美国企业文化也存在一些弊端,如他们强调个人,对集体不够重视,不利于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不过,现在的美国企业也意识到这一点,正在通过一些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

哈佛学子谈中国:中式企业文化好于美国

如果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将家庭团结式的企业文化作为糟粕丢掉,那将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墙壁上点缀着色彩缤纷的气球和丝带,桌子上放满了美味可口的食品和饮料。每位赴

宴的来宾均戴着五颜六色的派对帽子,口中含着一个小型喇叭,兴奋心急地期待着主角的来临。大门一开,来宾齐声同喊:“大王,祝您生日快乐!”派对并非大王的家人为他安排,亦非他的朋友为他举行,而是他公司的同事和上司们为他所开的生日庆祝。

 

  在北京的另一个角落,一支“婚礼布置队”正在努力为其中一位同事布置当晚的结婚酒宴。有些中国员工亦可能正在收拾行李,兴奋地为其公司组织的旅游作准备。如此热闹的场合和活动虽然并非涌现在中国所有企业,而员工亲密的程度在各公司亦有所不同,但总体来看,中国企业似乎比西方企业更注重以家庭的形式来塑造一个温暖、密切的工作环境,以培养和加深员工之间的良好关系。西方企业固然并非完全缺乏亲密、友善的工作气氛和员工关系,但是因为大多数的西方公司的目的是促进工作效率,而不是员工团结,他们的关系大抵均是限于工作上的需要,在工作范围以外,他们则没有中国员工之间的亲切感。

  中国企业如此家庭团结式的内部管理方式,也许根源于中国本身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的工商业机构均属家族生意。即使在七十年代的中国,由于当时实行计划经济,工厂的员工不但缺乏亲戚关系,有些甚至缺乏同乡之联系;但因为国家不断地提倡“团结”,再加上中国工商业家庭化的传统,工厂员工仍然不难感受到员工之间的互爱和工厂对员工的关怀。据一位工厂员工所述,当时,每家工厂必定建设一个托儿所,以免员工为家里孩子担忧。员工生病时,其他同事会煲炖汤药以助他早日康复。到了秋季,厂长亦会到田园采摘苹果与员工共同分享。

  在现代的社会,经理到田园采摘苹果与员工分享可能是少见的行为,但在诸多方面,中国企业仍然保留着七十年代全面的团结和互助精神。连在国外竞争性颇高的银行业也不例外。根据光大银行一位高级经理所述,公司不但一年数次安排公司旅行,每逢周末,公司亦会举办部门运动比赛。这些节目不但受公司高层的欢迎,其他员工的出席率亦颇高,比赛气氛热闹激烈,使得员工乐而忘返。

  可是,研究企业文化的学者亦提及到,中国如此亲密的员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亦不适宜现代竞争性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他们认为企业花钱来确保和维持公司里的人际关系,大大减少了企业扩展和创新的资源和机会。除此之外,把文化和商业融在一起,也许可让员工工作得更愉快更舒适,但一些中国传统的观念,如“知足常乐”或“枪打出头鸟”等,与市场经济的不断上进,先下手为强的竞争态度是圆凿方枘的搭配。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亲密家庭式的企业文化会成为于WTO接轨路上的绊脚石。

  然而笔者以为,一个企业是由人组成的,若公司里员工之间视他人为劲敌,上司和下属纯粹维持着简单的商业关系,工作便会成为工作,而不是生活的一部分,员工亦会把自己利益放在公司利益之上,满足到自己的需要以后,就可能远走高飞,让公司所花的一切培训资源瞬间而逝。

  随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中国企业不断向先进发达的西方学习,在诸多方面已极为现代化,唯独在企业文化上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密切家庭关系。但是,面临日渐强烈的竞争,中国这方面也面临逐渐西化的危险,诸多大型企业和竞争性偏高的行业亦开始体会到员工之间感情上的疏离。要继续成功的向前发展,中国固然要继续向外学习,但同时亦应取其精华而弃其糟粕。若能在上进、创新的同时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追寻利益的同时保持亲切的员工关系,公司不但可以保留和吸引优秀人才,亦可鼓励把企业视为生命的一部分,与其同上进,同发展,一起迈向发达的新领域.
企业文化
business civilization

意识形态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反映企业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逐渐形成的工作态度。又称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①从本质上说,它包括企业职工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想意识和工作态度等;②从外在表现上说,它包括企业的各种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娱乐联谊活动等。企业文化就是这两个方面内容有机联系而形成的企业风貌精神。企业文化也反映了一种管理方式,它强调企业内部各成员的行为控制通过价值取向来进行内化和优化控制。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新颖的管理工具,凭借这一工具把精心拟订的企业目标和策略变为具体的业绩。美国劳伦斯等人把美国企业文化的基础归纳为目标、共识、贡献、一体、成效、实征、亲密、正直8种基本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具有其特色:①表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同时,企业内部形成文明的、先进的经营管理制度和工作生活方式,激发企业成员积极进取。②反映时代风貌。③突出企业的特色,反映企业的个性,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④激励职工的行为,达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⑤调节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开拓市场,提高效益。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宝贵精神财富。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做到决策精明、信息灵敏、团结融洽、配合默契、效率快捷、勇于进取;可以克服官僚主义、闭塞保守、腐败昏庸、拖拉疲沓、扯皮掣肘、臃肿松弛等弊端;可以在企业成员中造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创业的动力。 1、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企业领导者把文化的变化人的功能应用于企业,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就有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论和企业文化管理理论都追求效益。但前者为追求效益而把人当作客体,后者为追求效益把文化概念自觉应用于企业,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这种指导思想反映到企业管理中去,就有了人们称之为企业文化的种种观念。
2、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一词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改革所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中国所要建设的企业文化只能是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正是根据这种逻辑,我们出版的许多企业文化专著,都冠以"社会主义企业"的名称。


3、应该怎样认识、理解企业文化?

首先,要有哲学的方法,从中国企业文化的现实出发,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把握企业文化各种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依据实践经验,从感认认识到理性认识,进行科学的概括、总结。其次,要通过实践把所认知的企业文化的本质及一般的特征去伪存真,从而确定企业文化的本质。第三,要认识到企业文化不是单一的因素构成的,找出企业文化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因素及其与诸因素的关系。第四,要看到企业文化这个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发展中形成,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丰富和变化。


4、对企业文化涵义的片面认识常有哪些?

企业文化这个名词,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而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内搞的各种文体活动,如打球、唱歌、跳舞等;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形象设计,也就是CIS战略;也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自己办厂刊厂报,为职工提供一个文化园地,还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搞思想教育……
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些说法都不够全面。上述种种只是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并不能等同于企业文化。应该明确的是:企业文化不是企业加文化,也不是企业与文化嫁接,更不是企业家与文化人的联谊会。

5、企业文化的涵义是什么?

企业文化的内涵具体包括如下一些因素:价值观、行为准则、企业经营管理哲学、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为生产经营管理而形成的观念的总和。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论,它强调管理中的软要素,其核心涵义是企业价值观。

6、什么是企业文化的结构?

企业文化结构是指企业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时空顺序,主次地位与结合方式,企业文化结构就是企业文化的构成、形式、层次、内容、类型等的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它表明各个要素如何链接,形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模式。即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形态。

7、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的异同之处是什么?

相同处是它们都属于人的意识形态方面的范畴。不同处是企业文化除理念文化那部分内容外,还有其他的内容,如组织制度化,物质文化等。意即企业文化的内涵要大于企业精神。


8、构成企业文化的要素有哪些?

构成企业文化的要素有5个方面: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仪式、文化网络。

9、企业文化的三大结构要素是什么?
在美国,管理专家认为,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自身行动所依靠的文化力量。企业的发展建立在一定的价值观上,也就是一定的管理精神上,这些价值观能使企业在新的全球竞争中得以成功。有的还认为,美国的文化太强烈、太独特、太深入;美国企业具有强烈的竞争精神,催促人们求新求变。所谓竞争,就是寻求更好的方式、寻求改变。认为有八种基本价值观是美国企业共有的企业文化准则。51-论文-网-欢迎您
  这八种价值观可以应用到美国所有的企业管理上,事实上,有许多成功的企业都是照此做的。这八种价值原则是:目标原则、共识原则、一体原则、卓越原则、成效原则、实证原则、亲密原则、正直原则。www.51lun-wen.cn

——目标原则,是指企业领导只有献身于某个崇高的目标,才能得到自我价值。最成功的企业应从产品、服务,以及对顾客有益的角度来制定目标,而且采用能鼓舞和激励企业雇员的方式来制定目标。企业只有追求有价值的目标,雇员才能设法认同它,激发出灵魂内最尊贵的力量,并将矢志努力为之奋斗。

——共识原则,事项对“指挥文化”而言,许多管理人员大多被“指挥文化”迷住了,当他们掌握指挥大权时,会有“不可一世”的兴奋感。这种价值观是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现代企业的成功,要看是否能聚集创意,是否能激励雇员和管理人员共同从事创造性思考而定。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在观念上变“指挥”为“共识”。www.51lun-wen.cn

——一体原则,是指雇员参与决策问题。我们目前生活在一个一体的时代,在这种时代,不应把人分为“管理阶层和劳工阶层”。有竞争力的企业应使雇员充分参与工作场所的一切活动,充分参与制定决策,使他们觉得与工作场所合一,并拥有他们的工作。www.51lun-wen.cn

——卓越原则,是说企业不应满足现状,而应树立“创造性不满足”的文化思想,不断追求卓越的行为。www.51lun-wen.cn

——成效原则,是说企业要发展生产力,就要改变依据权力分配奖赏的价值观,而采取按成效奖赏的原则。www.51lun-wen.cn

——实证原则,是指企业各阶层都应重视数字统计、实证分析的价值。

——亲密原则,指的是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每一个职工的情绪精神力量,并与之建立亲密关系的原则。www.51lun-wen.cn

——正直原则,是说企业管理人员应当遵循正直精神,建立彼此信任的企业关系。 这些基本价值观并非是美国管理专家的凭空想象,而是一些优秀的公司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文化原则。

  这些基本价值原则与创新、忠诚遗迹生产力密切相关,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能,并能使雇员个人得到利益和满足感。在美国专家看来,这些价值观可以用在正踏入新时代的所有组织。这些话,在东方人看来未免言过其实,但我们必须看到它强调这些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我们不妨仔细地逐个探明这些基本原则的内涵。www.51lun-wen.cn

展企业文化建设,一刻也离不开企业的经营、生产、建设、管理工作,必须潜心讲求经营之道。

  讲求经营之道是指企业要确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经营指导思想、宗旨、目标和发展战略。要致力于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职工队伍的素质,要依靠并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这是社会主义企业的根本宗旨,经营中自觉做到义利并举,不能重利轻义,更不可见利忘义。讲求经营之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活力的源泉。一个民族要想生存下去并强大起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有一种自强不息、生生不已的民族精神;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壮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立于世界经济之林,也需要有一种拼搏实干、开拓创新、奋发向上的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理想信念,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是企业的群体意识和精神风貌,是企业和职工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培育具有特色的企业精神,既能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又能规范企业和职工的行为,提高企业和职工的整体素质。培育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国内外一大批企业成功的秘诀之一就在于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精神,依靠企业精神增强职工的责任感,把职工中蕴藏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最大限度的挖掘和释放出来,是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依靠企业精神把企业的目标内化为职工的个人目标,使职工的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达到高度一致,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荣誉与共,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结成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从而使企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一句话,企业精神是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企业最可贵的无形财富。中外企业无不把培育企业精神当作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根本任务,把企业精神当作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视为企业之魂。

□ 爱国主义精神 □ 集体主义精神 □ 当家作主精神 □ 艰苦创业精神

□ 无私奉献精神 □ 开拓创新精神 □ 科技兴企精神 □ 敬岗爱业精神

□ 实事求是精神 □ 热情服务精神

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社会大众和企业职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与评价,是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在社会上塑造起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本质是企业的信誉。主要包括产品信誉,服务质量,职工队伍风貌,企业内部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科学优美的劳动环境,富有情意而又实惠的集体福利和不断改善的物质文化生活,以及企业在社会公德和公益事业方面的贡献等等。通过诸多方面的工作,得到职工和社会大众的认同和信任。企业形象是企业经营指导和企业精神的外在表现。
为了所在国的人们,依靠所在国的人们。”
——松下集团前社长山下俊彦

    在中国,松下电器是高质量产品的代名词。与其他大多数外国公司一样,松下是在中国 的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但在仅仅二十年的时间里,松下在中国的经营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仅以北京松下为例,从其 1987 年成立到 1997 年十年间,北京松下采取 滚动发展的方式先后建立了 4 条彩管生产线,彩色显像管的年产量从 1990 年的 133.3 万支 增加到 1996 年 411.1 万支,平均年递增 29.7%;产品销售额从 1990 年的 6.5 亿元增加到 1996 年 29.4 亿元,平均年递增 50.3%;利润从 1990 年的 1.80 亿元增加到 1996 年的 5.08 亿元, 平均年递增 24.3%。同时,北京松下还建成了 3 条年生产 2358 万支节能荧光灯的生产线,并 先后通过了国际 ISO-9000 质量认证和中、美、日、德、加等国组织的国际安全标准认证(ISO-14000 国际环境保护质量认证)。 目前,北京松下已成为松下集团在海外兴办的企业中最好的一个。松下与中国的成功合作,引起了中外各方面的极大关注,吸引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考察团和国内考察团前
往松下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中去参观、访问,探求成功之道。显然,松下在中国的经营过程中, 充分发挥了其在技术、管理和经营等方面的特长,而中方亦充分发挥了人力、物力和地利方 面的优势。但除此之外,松下的成功还有更秘密的法宝,这就是松下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 设,重视员工之间思想文化上的交流与沟通,相互学习、借鉴和融合,逐步形成了松下的“中 国化”企业文化。

    他山之“玉” 松下公司的电器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闻名遐迩,被企业界誉为“经营之神”的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也因畅销书《松下的秘密》而名扬全球、倍受推崇。松下电器所从事的经营涉及与国民生活相关的电子、电器用品和工业所需要的电子器械、电子零部件、半导体等电子技 术领域。作为综合性的电子生产企业,松下电器以其完善的销售能力和产品的魅力,在世界各地开展着各项业务。现在,松下电器公司已被列入世界 50 家最大公司排名之中。1990 年,日本 1500 多名专家组织评选出了该年度日本“综合经营管理最佳”的 15 个公司,松下电器 公司名列榜首。
    松下电器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归根结底得益于松下幸之助确立的经营管理理念,即“克 尽实业家的职责,致力于社会生活的改善与提高,以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作为经 营管理理念的具体化,松下集团的经营母体事业部制孕育了企业文化,而事业部制的历史可 以追溯到松下集团创立的初期。

    松下电器由松下幸之助夫妇及其内弟于 1918 年在日本大阪创立,至今已有 81 年的历史。 创业初期,产品只有电灯插座和电风扇的绝缘盘两种。1933 年,松下公司的人数增加到 1,860 人,开始实行事业部制。1935 年,松下电器制作所改为株式会社,成立了“松下电器株 式会社”,原来的事业部制改为分社制。二战期间,公司受命于军方的命令转为军需品的生产, 并在中国上海建厂生产干电池(解放后,该厂成为上海电池厂,生产“白象”、“天鹅”等品 牌的电池)。二战结束后,美军占领当局以财阀为由冻结了松下的资产,禁止其经营。1952 年,冻结令解除后,松下重建企业,恢复正常经营,并恢复了传统的事业部制。公司重建以 后,松下幸之助非常重视技术的引进和企业文化的建设,积极寻找合作伙伴,振奋公司员工 的精神面貌。从 60 年代起,松下公司开始了跨国经营。公司从此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 期。到 1998 年时,在全世界电器产业的排名中,松下电器销售额超过享有“电子帝国”美 称的德国西门子公司,仅次于美国通用电气(GE)和日本日立公司而居第三位,成为名副 其实的电器王国。

    松下公司实行的事业部制,是其经营管理制度的支柱。在事业部制的管理制度下,松下 公司孕育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无退路”经营、自主责任制、集思广益经营、顾客 至上原则和造就人才为先。松下集团在意识到公司的使命,确立了自己的经营理念之后,于1933 年开始实施了各事业部贯彻自主责任经营的事业部制,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形成了今 天的事业部制。松下电器的事业部可以称为“企业内部的企业”,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部 门构成一个整体,各自承担经营责任、实行独立核算,是经营活动的主体。总公司制定着眼 于未来 5 年、10 年发展的长期计划,为全公司事业发展的战略确定方向。着眼于未来 3 年的 中期发展计划由各事业部制定,每个事业部都要明确自己所承担领域中事业发展的方向。年 度事业计划也由各事业部自己制定,主要是解决短期经营的具体实施方案,检查公司计划实 施的情况,各事业部都要在当月做出月份决算,对实际成绩与计划的差异进行研究,并加以 调整。这种事业计划相当于事业部与社长之间的合同,如果完成不了,将不得不被视为违反 合同;因此,以事业部部长为首,事业部的全体人员都将为完成事业计划而竭尽全力。

    松下集团始终不渝地以经营理念为核心,以事业部制为经营母体,孕育出了自己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全力专注于某一专项事业的“无退路经 营”。各个事业部的经营范围是明确的,无论是事业部部长或一般员工,都以自己所承担的事 业为天职,努力使自己最精通这一事业,成为同行中首屈一指的人才;通过自身的努力,不 断地改进经营活动,以取得无可争议的成果。(2)自主责任经营。当松下电器还是一个中小 企业时,创业者松下幸之助就为公司制定了“社内规定”。松下集团一直保持着这样的规定: “无论松下电器将来发展到什么样的规模,每个员工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作为一个商人致力于 公司业务的。”公司员工不是政治家、公务员,而是实业家,因此要尽自己本分,将自己的所 承担的工作视为天职,勇于开拓进取,努力使自己成为本行业的专家。在松下集团中,这种 提法被称为是强化员工的主人翁精神。(3)集思广益的经营。经营并不是由经营领导者来推 行,而是由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筹划来实行的,因此也可以称为全员经营。松下集团积极 运用员工提案制度对促进经营的改革发挥的重大的作用。94 年度共收到提案约 240 万件,平 均每人每年约为 26 件。正如松下劳工关系处处长阿苏津曾说过的那样:“我们的员工随时随 地在家里、在火车上,甚至在厕所里都在思索提案。”(4)顾客至上的原则。正因为顾客购买 我们所制造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并由此得到满足,我们的企业才可能繁荣、发展起来。因 此我们要求自己不要忘了做能让顾客满意的工作。在松下集团中,对于公司的新员工,不管 他们是大学毕业生还是高中毕业生,也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在车间或销售店里进行3 个月的实习,以加强对顾客至上的切身了解。(5)造就人才先于制造产品。松下集团并不 只看重员工的学历,提拔管理人员是为了发挥一个人的特长,人事部门采取的是灵活透明的 管理方法,选拔人才做到公正严明。

    可以说,松下集团的企业文化在本土的经营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松下这种刚柔相 济、宽严互补的“精神价值观”成为其出奇制胜的秘密法宝。但是,松下集团也清醒地认识 到,成功是有地域性限制的,其成功是建立在日本本土社会文化风俗的基础之上的;要想成 功地在海外经营,就必须针对当地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其进行研究并对企业的管理文化做出 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正是因为松下非常重视这一点,并不断地努力改进和完 善海外企业的内部文化,所以松下在海外经营的企业也非常成功。

    入乡随俗 基于海外经营的特点,松下集团在遵循其根本经营理念的同时,前社长山下俊彦在 1984
年提出了松下在海外开展事业的基本思想:(1)从事受所在国欢迎的事业;(2)依照所在国的有关方针促进事业的发展,同时力争使所在国政府充分理解公司的想法;(3)积极推进对海外技术的转让;(4)使在海外生产的产品在质量、性能和成本方面拥有国际竞争力;(5)建立能赢利的经营体制,自己解决事业扩大所需的资金;(6)努力培养当地员工;总而言之, 松下所从事的投资必须是受到所在国欢迎的工作。或更明确地说,“为了所在国的人们,依靠 所在国的人们”来实现松下的经营理念。

    在中国,松下电器集团也一贯坚持切合中国实际的经营目标。松下集团希望通过积极培 养和录用当地管理人员,促进产品开发和设计的当地化,同时兼顾为中国作贡献,促进国际 协调以及国际间的人才交流,努力使松下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在中国得以实现。松下电器 中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青木俊一郎把这种做法称为松下经营的中国化,并将能否彻底实现中 国化,看成是松下能否在中国经营成功的关键。

    松下在中国的投资活动可以追溯到 1979 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之时。那一年与 1980 年,年事已高的松下幸之助先生两次访问中国,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进行了交谈,并提出了 帮助中国电子工业实现现代化的“松下构想”。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在 80 年代 初期,这种构想并没有能够实现。松下真正在中国的大规模投资活动始于 1987 年。这一年, 松下与北京和电子部等有关单位的 4 家企业合资成立了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双方 各注资 50%,共投资 200 亿日元。其后,松下又先后在中国的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上 海、山东等地投资设厂,建立合资企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4 年在北京成立的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是一家合资的投资控股公司,执行许多过去由总部履行的职责。在公司酝 酿成立的阶段,松下公司欣然接受了中方有关人士的建议,不搞独资控股公司,而由松下公 司和北京华瀛盛电器开发公司以 60:40 的比例合资建立。这在著名的跨国公司中是很少见 的,也充分体现了松下公司的中国化经营理念。

    松下公司在中国经营的过程中,也将其颇具特色的松下企业文化带到了在华的合资企业 中,与中国的文化逐渐融合,并且在两种文化相互撞击和摩擦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具有中国 特色的松下企业文化。在许多松下在华的投资企业中,都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这种企业文化的 氛围,成为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这其中又以北京松下最为突出。
    北京松下成立于 1987 年,由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显像管总厂等 四家国有企业与日本松下集团和集团下属的一个企业,以全额注资的方式(中日双方各占50%)共同创建,董事会由中方任董事长,日方任副董事长,总经理由日方派出,副总经理 由中方派出。面对在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企业,进行合资合作能否取得成功? 很多人当时对此都存有疑虑。中日双方在经过深入细致地磋商和研究之后认为,合作要想取 得成功,关键的因素在“人和”。但松下本土的企业文化所解决的只是日本本国的人和问题, 而此时面临的是不同思想、文化、法律和制度背景下两个不同民族之间的合作与协调问题, 企业文化建设的地位比以往更重要。因此,合资成败的关键,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在于能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松下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的成功经验,经过充分地论证后,松下得出的结论是:完全照搬本土模式明显不可取;双方具备合作的坚实 基础和客观条件,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是完全有可能的。北京松下以后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共同的利益是合资企业价值观的基础,这使得中日双方能够“同舟共济”。在坚持“同舟 共济”这一企业价值观的前提下,北京松下制定了具体的公司纲领、目标和企业精神。公司 在成立初期,就把松下的经营理念“克尽实业家的职责,致力于社会生活的改善与提高,以 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确定为公司的纲领。在合作的过程中,中日双方的员工难免 要发生摩擦和争执,甚至面红耳赤的相互攻击,但最终在同舟共济和公司纲领的指导思想下 统一起来了。为了体现公司纲领的价值,北京松下又提出了公司的目标,即北京松下要精诚 一致,向彩色显像管、照明事业的国际竞争挑战。在此基础上还形成了规范全体员工行为的 企业精神,即“工业报国之精神,实事求是之精神,改革发展之精神,友好合作之精神,光 明正大之精神,团结一致之精神,奋发向上之精神,礼貌谦让之精神,自觉守纪之精神,服 务奉献之精神”。这些价值观和行为规则在北京松下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难以估价的作用,使 得中日双方的员工能够始终坚持同舟共济的原则,避免进入合作的“误区”。

    北京松下认为,中日双方的权利和责任都是 100%,没有所谓的“权限”和“责任”的势 力范围;双方的员工都要做到开诚布公的透明式经营,避免相互猜疑和勾心斗角现象的发生。1992 年,日方经理感到北京松下生产显像管的零部件都要从国外进口,成本难以降低,但减 少进口就会使松下公司的一些企业降低产量,经过再三思索,他率先提出彩管零部件在中国 国产化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了所有中方高层领导和员工的欢迎,大大地推动了彩管国产化 的进程。北京松下还要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在经营的过程中要坚持义利并举、依法经营的原则, 并尽力服务奉献,回报社会。他们既讲利更重义,实事求是,光明正大,避免员工的单纯趋 利倾向。1990 年 7 月,国家将彩管所需原料和零部件的进口关税从 30%降到 25%,退给北京 松下多上交的关税 1.148 亿元。北京松下认为,这笔退回的关税已经打入卖给厂家的成本里, 理应退给国内各电视厂家,于是他们分文未取全部如数退还给厂家。这一行动不仅在国内引 起了巨大的震动,同时在员工中也有很大反响。努力奉献,尽心回报社会也是北京松下所一 直倡导的。1995 年年初时,日本发生阪神大地震,北京松下的员工自发向松下集团的其他兄 弟公司捐赠 50 万元人民币,在松下集团中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松下集团社长松下正治及 夫人在同年 6 月份访华时,捐赠 100 万美元设立“松下电器育英基金”,资助生活困难的大 学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称赞。此外,北京松下还将上缴税金后的部分利润,以一定的比例 留作地区贡献基金,向其所在地北京市提供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促进当地社区的建设。

    培养员工的市场意识也是北京松下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北京松下的员工98%是中方人员,由于受传统经济概念的影响,他们的市场意识都比较淡薄。为了增强员工的市场竞争意识,北京松下在全体员工中加强了市场意识的培训。经过培训后,员工的头脑 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市场经济的“船论”。他们把公司比喻成航行在市场经济大海里的船,随时 都有遭遇风暴的可能,每个员工都是水手,因而只有团结一致、相互协作,发挥大家的才能, 才能够使公司这艘大船乘风破浪,顺利前进。1996 年下半年,国内彩管大幅降价,平均每支 降价 20%,有的品种降幅达 40%,全年利润的三分之二是上半年创造的,按照下半年的趋势, 即使超负荷运转利润也将降低 50%,甚至亏损。在此情形下,北京松下号召全体员工找问题, 查原因,调整产品结构,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扭转了市场价格变动给企业造成的被动 局面。现在,在全体员工的意识中已经逐步形成了市场竞争的概念和和运行机制,使得北京 松下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在竞争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培养员工主人翁的精神和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北京松下的企业文化建设把育人作为企 业的根本任务,努力在员工中树立“自己是本岗位最高的责任者和专家”的意识。“做一流的 国际同行业人”已经成为每个员工奋斗的目标。员工们一上班就以自己是本岗位的最高责任 者要求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严格要求每道工序。“下道工序是我的用户”、“不给别人添麻 烦”、“一切工作质量优先”也已经成为大家的座右铭。员工们自觉用三条标准来衡量工作的 好坏:一是心情是否愉快,二是干起来是否轻松,三是是否领悟到这项工作的全部要领和技 巧。员工积极性的提高不仅推动了企业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还促进了公司技术的革新和改 造。仅 1995 年 8 月到 1996 年 7 月间,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就有 41 648 条,直接经济效益达1.3447 亿元。 此外,北京松下还有一套“防止问题再发生机制”。一方面,出了问题不是先追究个人责任,而是迅速查明原因;另一方面,是要找出主要的问题点,通过分析研究采取相应对策,并写出“防止问题再发生报告”,从根本上杜绝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点评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模式和体系在更深层次上的体现。随着外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增加, 文化观念上的冲突也日趋暴露。许多外资企业,特别是合资企业,在经过几年的经营后,由 于矛盾重重、内耗严重而难以为继,最终不欢而散。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对企业目标的认识不同。外商来华投资,目的是获取利润。因而外方更注重投资收益 和企业的利润指标,努力减少损耗,降低成本。而中方管理人员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 束缚和影响,对员工的福利考虑得更多一些,影响或分散了对利润指标和其他一些指标的专注,双方由此而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和分歧。此外,中方一些企业在设立三资企业之初就另有打算,目的是想充分利用国家对外资企业在税收和进口等方面的优惠。这种动机上的误区, 为日后的经营埋下了矛盾与冲突的隐患。

2.经营观念上的差别。国外的经营环境是市场经济环境,中方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和思 维方式则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外商常常对中方人员的一些做法感到困惑不解,这是由于外方 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原因所造成的。如果这种文化上的隔膜不加以解决的话,它将最终会导致 矛盾的激化。

3.管理风格的不同。西方企业多实行分层授权和负责,注重个人能力的体现,而日本企 业则提倡团队精神,上下沟通,强调高中层与基层人员的观念一致。管理风格的不同也是导 致摩擦与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

4.质量观念和意识上的差异。在外资企业中,外方制定的产品质量标准难以落实是普遍 存在的问题。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方员工的质量意识淡薄。说到 底,这也是工业化国家的质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外资企业的管理蕴含着文化的交流、冲突与碰撞,以及文化的摩擦、融合与再生。跨文 化管理已成为外资企业经营与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这方面松下在华企业的成功经营就 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松下在一开始进入中国时就清醒地意识到,要想在中国成功,就必须扎 根中国,踏踏实实地从头干起。记得美国前众议院议长奥尼尔曾说过:“任何政治都是地域性 的。”企业的经营也是如此。松下并没有把它在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直接地搬过来套用,而是 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和文化背景,力求松下的企业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和再发展。所以, 松下在投资的初期就确立能够为中国文化和国人所接受的企业目标,统一了经营理念上的认 识。松下的价值观、管理模式和企业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就被广大中方员工接受,并为员工在 工作中积极地贯彻推行。这对松下在中国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北京松下的成功,不仅是松下集团在华合资企业的成功,而且还为其他公司在华投资企 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了一个典范。它说明,在现代化大生产的今天,企业管理已不仅是一 种简单的方法问题,而是一种意识的培养和企业文化的建设。这对我们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 也有深刻的启示,那就是不能因眼前的利益而沾沾自喜,而要注重企业长远经营理念的建设。 只有形成了前后连贯一致的开放式企业文化,才能培养出驾驭市场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和员工, 企业的长远发展才能充满生机和动力。松下在华的成功是一种交叉文化背景下的成功,它植根于悠悠的中华文化沃土之中,它 的成功的经验对我国的企业来说也会有一种很好的启迪。 
松下企业文化 管理百科 HR管理世界

  松下之魂
  贯彻产业人应尽之责
  力图社会生活之改善和提高
  为世界文化之发展作出贡献
  这是创业者松下幸之助制定的纲领
  此纲领作为松下电器的指导思想
  今后亦将为松下电器的发展指明方向

  松下电器奉行的七精神
  产业报国之精神 光明正大之精神
  团结一致之精神 奋发向上之精神
  礼貌谦让之精神 改革发展之精神
  服务奉献之精神

  经营思想

  1、推动科、工、贸一体的综合服务体制,为振兴日本产业作出贡献。

  2、努力做到能使顾客得到真正的满意、彻底实现“顾客第一”。

  3、融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具备真正的国际竞争力。

  4、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力,形成坚强的集体;充满朝气,拥有“创造与挑战”精神的企业风格。

  松下经营理念

  宗教与经营

  1932年3月,松上幸之助先生参观了奈良某宗教本部。在归途火车上回忆当天受到的莫大启发……

  我们的工作是从无到有、消除贫穷、创造财富的务实的工作。为此,只有刻苦努力,生产出丰富的物质产品来,其他道路是没有的。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事业。把全体人民的生产推向富裕和繁荣,进行这样的生产才是我们的神圣使命。人民的生活既要有精神上的寄托,也需要物质上的丰富,这样,幸福才能得到维持和提高,两者不可缺一。虽然精神有了寄托,如果物质缺乏,那么,连生命的维持也会产生困难。反之,虽然物质丰富了,如果精神上不能安心立命,那么,也就没有人的价值和人的幸福可言。两者就像车的两轮一样互为依存。我们的事业和某宗教的经营,同样都是神圣的事业,而且同样是不可缺少的经营。想到这里,我的脑子里突然闪出了一个念头:

  “我们的经营和我们的事业应该成为比某宗教事业更加规模宏大和繁荣的神圣事业。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经济危机。——编译者注),企业为什么要关闭和缩小呢?!这就是经营不当!是只顾自己利益的经营,脱离正义的经营,单纯立足于传统习惯的经营,都是经营不当的原因,自己必须从这种经营观念中摆脱出来。”

  自来水的哲学

  1、低价位的产品经销“自来水哲学”

  松下公司的创立者——松下幸之助是一位成就卓著的企业家,他的经营哲学在日本企业界备受推崇。他认为:“我们都是站在经营者立场上的人,我感到所谓经营是具有非常高的运动性的,而且是活的综合艺术。所谓经营,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而是非常有深度的。”松下幸之助经营思想的精华之一,是产品经销的“自来水哲学”。这一思想不仅指导松下公司讯速地发展起来,从一个生产小商品的作坊发展为世界著名的大型国际企业;而且这一经营思想被许多日本企业所接受,成为日本企业占领全球市场的有效手段。

  松下幸之助向公司的员工分析说:“水虽然是有价的,可是一旦处处可见,价值也就几乎为零了。如果大量生产这些物品,其价格也会相当低。我们的任务就是制造像自来水一样多的电器,这是我们的生产使命,尽管实际上不容 易办到,但我仍要尽力使物品的价格降到最便宜的水准。”

  另外,美国福特公司汽车销售的价格策略,也给松下幸之助极大的启发。福特公司在刚开始生产汽车时,发现由于购买能力的制约,汽车的市场规模较小,反过来进一步制约了企业的生产规模。如果只生产一种型号汽车,可以降低成本。汽车价格下降后,会使更多的人具有购买能力,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福特公司采取低价策略,使自己在激烈竞争的汽车市场上站住了脚。通过大量生产降低成本,然后通过低价格制刺激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松下幸之助将福特公司的这一经验,作为产品定价的指导思想。

  1927 年,松下公司新成立了电热部,为生产电熨斗做准备。当时,日本市场上的电熨斗很贵,质量好的产品约4万日元-5万日元一台,只有少数富裕家庭才能买得起。松下公司准备挤入这个不大的产品市场,是看到电熨斗是能够取代铁熨斗的方便家庭用品。影响需求规模的主要原因是价格,把价格降到一般人都能购买的水平,就会有更大的市场。松下幸之助认为,降价不能降质量,必须保证一流产品的质量,同时比市场上现有的一流产品便宜30%。

  松下幸之助认为,有许多商品是人们都需要的。需求是无限的,因而生产的发展也应是无限的。开发与人们生活相关的产品,应当从需求的角度看问题,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决策。

  2、不参与无标准降价竞争

  松下公司大批量生产以降低成本的经营方式与无标准降价的竞争手法不同。1952 年,松下公司扩大电机厂的生产规模,进行厂房扩建,安装新设备,这时另一家日本企业——重型电机厂展开了大幅度降价的市场攻势,降价幅度达到30%。重型电机厂的价格在松下代理商中引起很大反响,大家纷纷要求松下公司降低价格,不降价就要失去市场。公司内负责电机部门的经理认为,我们的产品质量不比其他企业差,成本也不高,加上完善的售后服务和最低的成本加成率,产品价格应当上有竞争能力的。降价就要低于成本水平,如果真把价格大幅度降下来,企业难以维持生存,而且对方降价30%是一种倾销行为,倾销不可能持久。

  松下公司坚持不跟风降价,同时动员公司员工,利用休息时间上门推销产品,顺利度过了电机降价风波。

  1964年,松下公司又遇上了电池大幅度降价。当其他品牌的电池纷纷降价维持市场占有率时,松下公司没有降价,电池销售量仍然保持了原来的规模。有的顾客在松下产品专卖店购买时说:松下电池现在虽然稍贵些,但是使用的时间长。可见,只要产品具有较高的信誉,企业就不会因为其他产品降价而失去市场。

  3、成功的定价方式把产品推向全球

  松下公司在制定产品价格时,除了采取低成本水平基础上的加成定价外,松下公司还经常采取需求供给价格,即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需求,制定产品价格——市场基准价格,也就是参考市场上商品价格,制定自己的产品价格。松下公司根据产品特点、成本、需求和市场,选择不同的定价方式,力求物美价廉,成功地把松下产品推向全球。可以说,凡是有电的地方,就有松下公司的产品。

  所主致词

  生产的目的是以丰富大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改善及扩充其生活内容为主要目的。此两者变为本人之愿望,我松下电器制作所以完成此使命为最终目的,盼望今后能竭尽全力,勇往直前。希望各位亲爱的同事,充分体会此精神,恪守本分为盼。

  从没有可以批评余地的强烈信念中迸发出来的充满信心的言行啊!再平心静气地一想,这确实是真理,千古不变的真理!不管我国国民是否意识到了,但是,这种行动,它所起的作用,都是推动实现使命的步骤的继续,只不过是把使命具体化了的结果,因而使全体职工深受感动,好像从天而降的声音震动了大家。这就是产生异常严肃、紧张和激奋情绪的原因所在。

  自此以后,规定在每年5月5日的创业纪念典礼以及举行其他典礼时,都必须朗读这个“所主致辞”。

  注重精神的教育

  倾听部下的意见,并加以充分考虑,这也很重要。这样做,从集思广益取得经营成果方面来看,当然也是不言自明的。不过,这不仅是单纯地有利于这家公司或这家商店的经营,听取部下的意见,还可使对方满怀信心,并使其成长起来。如果不去倾听那种意见,不是部下的人迟早会不再向你提意见,而他们的成长也将停滞不前了吗?

  要培养人才,首先,经营者和老板本身对买卖要怀有热情,同时,还得充分吸取部下的意见。这是极为重要的。

  发挥群众智慧

  创造人和条件,发挥群众智慧。要产生这样一种理想的局面,其基础首先是上意是否下达,下情是否上达。总经理所考虑的事情如果丝毫得不到下面人的理解,这样的公司,一般说来似乎不会很顺利;反之,下情完全不能上达的公司,则更不行了。

  更重要的问题是下情上达。就是说,一般从业人员的想法有没有影响到总经理所思考的问题,并为其所理解。

  要让新职员也能畅所欲言

  部下的意见,从部长看来,有时会有不当之处,但其中必定也有部长考虑不到的好主意。注意到上述情况,经常保持其灵活性,同时,不断地采用好的建议,很有必要。即使相信自己的方针是正确的,但若固执己见的话,就一步也跨不出自己见解的范围。站在上面的人有职责把发动部下无限地提出建议的才智作为自己的才智不断地产生新的见解。这样,公司或商店也会有较大的发展。

  对于部下的建议,也不是只采用其认为绝对没错的部分。对于多少认为并不怎么样的那部分建议,也要采取采纳建议的态度:“你要是想到了那一点,嗯,那就试试看吧。”这也很重要。这样做,部下的建议,创见和办法就会源源不断而来,而且,进一步还可使部下工作起来心情舒畅。

  交给他又不全交给他

  把工作交给他人做的时候,原则上应将工作交给想做该工作的人。我觉得这样做好,这样做,多数有好结果。

  当然,交给他做以后,有时他会暴露出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的缺点,我认为经营者应该帮助他改,如果帮助无济于事的话,那就必须把他换下来。

  换句话说,这就是“交给他又不全交给他”。交给他,按词义是“托给他”并不是放手不管。

  经营者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意识到由自己负最终的责任,有了这样的思想,当把工作交给他人做以后,应当是经常惦记着工作的进展情况。虽然交给他做了,但是脑子里始终惦记着该项工作。为此,有时要求他报告情况,有了问题,就给他提出适当的意见,指示他如何做。这样做才是经营者应有的本质。

  经营不是变戏法

  所谓经营,它既不是变戏法也不是蒙混。做事要有板有眼,做得正派,通过自己的言行逐渐获得人们的信赖。说到底,经营就是这么回事。

  作为经营者,在这方面要有坚定的信念,否则我认为经营者是软弱的。

  所谓经营者,其知识无须是最渊博的,其智慧和技术也不必是最高的。但是,一定要有实事求是搞经营的使命感,而且这一使命感比谁都要强烈。我认为大家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为我工作的。想靠知识经营,想靠技术经营,想这样做的人成不了真正的经营者。他们做得了一般的工作,但攀登不了综合经营的顶峰。现在回顾起来,觉得好象这些就是我作为经营者的一个信念。

  做不到让公司职员有理想,就不配做经营者

  向公司职员提出目标,譬如要实施每周五天工作制啦,工资水平达到欧洲水平啦,并且要大家为实现目标共同努力。

  这种做法,从经营政策上会有各种批评的,开展事业方面也会有不少不利的因素,但是,让所有的公司职员彻底了解经营者的坚定的方针和想法,这难道不是超越了那些不利的一面,抛开了得失的正确做法吗?!

  只要有心求,群众智慧就会集中

  可以说,事业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取决于该公司,该商店的经营能力如何。所谓经营能力,取决于该公司,该商店全体职工的智慧能否凝聚。

  依靠群众智慧集体经营至今还是松下电器的一个基本方针。要集中群众的智慧,还是首先要有"想集中群众智慧"的强烈愿望。心里有了这样的强烈愿望,就会表现态度、举止上,群众的智慧从而就会自然集中。

  提供服务的范围里做生意

  无论商品怎么好,如果没有配套的服务,那么,还不能让顾客真正满意,如果服务有不周到之处,那就会招致顾客的不满,也有可能因此而丧失产品本身的信誉。

  服务在某种意义上比生产,比销售更为重要,生意的时候,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责任。我把生意扩大了这么多,我有没有能力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无论是什么样的场合,重要的是一定要在能提供周到的服务的范围里做生意。只有以这种姿态,才能坚实地发展生意。

  客户是我的亲家

  每天所经营的商品,可以被看做是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女儿。所以,请顾客购买商品,就等于把自己的女儿嫁出去,自己的商店与老主顾的关系是新亲家的关系。宝贝女儿的婆家就是老主顾。

  培训之道

  松下幸之助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只靠一个人的智慧指挥一切,即使一时取得惊人的进展,也肯定会有行不通的一天。

  因此,松下电器公司不是仅仅靠总裁经营,不是仅仅依靠干部经营,也不是仅仅依靠管理监督者经营,而是依靠全体职工的智慧经营。松下幸之助将“集中智慧的全员经营”作为公司的经营方针。

  为此,公司努力培养人才,加强职工的教育训练。公司根据长期人才培养计划,开设各种综合性的系统的研修、教育讲座,并拥有关西地区职工研修所、奈良职工研修所、东京职工研修所、宇都宫职工研修所和海外研修所等五个研修所。

  松下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除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外,他的经营思想的精华-----人才思想奠定了他事业成功的基础。松下说“事业的成败取决于人”,“没有人就没有企业”,松下电器公司既是“制造电器用品”的公司,又是“造就人才的公司”。

  为了适应事业的发展,松下公司人事部门还规定了下列办法:

  第一、自己申请制度:干部工作一段时间后,可以自己主动向人事部门“申请”,要求调动和升迁,经考核合格后可以提拔使用。

  第二、社内招聘制度;在职位有空缺时,人事部门也可以向公司内部招聘适当人选,不一定非在原来单位中论资排辈依次提拔干部。

  第三、社内留学制度:技术人员可以自己申请,经公司批准后到公司内办的学术或教育训练中心去学习专业知识。公司则根据发展需要,优先批准急需专业的人才去学习。

  第四、海外留学制度:定期选派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国外学习,除向欧美各国派遣留学生外,也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都有松下公司派来的留学生。

  由于松下公司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有一套培养人、团结人、使用的办法,所以在松下体制确立以来,培养了一支企业家、专家队伍。事业部长一级干部中,多数是有较高学历的、熟悉资本主义管理的,不少人会一门外语,经常出国考察,知识面广,年纪较轻,比较精干,而且雄心勃勃,渴望占领世界市场,有在激烈竞争中获胜的志向。这是松下公司能够实现高效率管理的前提。

  在如何培养人才上,松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1、重人格的培养:名刀是由名匠不断锻炼而成的;同样地,人格培养也要经过千锤百炼。

  2、注重员工的精神教育和人才培养: 对员工精神和常识上的教导,是身为经营者的责任。松下力主培养员工的向心力,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创业动机、传统使命和目标。

  3、要培养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正确的价值判断: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不能满足工作上的需要;但如果员工不能正确地判断事物的价值,也等于乌合之众,无法促进公司以至社会的繁荣。

  4、训练员工的细心:细心体贴,看起来似乎是不足以挂齿的小节,其实是非常紧要的关键,往往足以影响大局。因为在日新月异的现代世界里,如果人们犯一点差错,就可能招致不可挽回的局面。

  5、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松下认为,无论政治或商业,都因比较而产生督促自己的力量,一定要有竞争意识,才能彻底地发挥潜力。公司不仅要为当前贸易造就竞争强人,而且要为21世纪培养人才。

  6、重视知识与人才相结合:知识是一种兵器,这种兵器要碰到人才,才能发挥它的威力。

  7、恶劣环境促使成功:松下强调真正的培养是培养一个人的人格,知识的传授只是教育的第二意义。

  8、人才要配合恰当:聚集智慧相等的人,不一定能使工作顺利进行,往往只有分工合作,才会有辉煌成果。

  9、任用就得信任:松下说:用他,主要信任他;不信任他,就不要用他。这样才能让属下全力以赴。

  10、采用强过自己的人:松下主张采用强过自已的人,认为员工某方面的能力强过自己,领导者才有成功的希望。

  11、创造能让员工发挥所长的环境:工作的性质往往会影响个人能力的发挥。人员的配置,有时会使他胜任高于其能力的工作,有时则只能发挥原来能力的一半。因此,人员的配置或运用很重要。

  12、不能忽略员工的升迁:适时地提升员工最激励士气,也将带动其他同仁的努力。提升员工职位,应以员工的才能高低为职位选定的主要标准,年资和考绩应列为辅助材料。

  松下公司的人事革命”

  由于日本经济持续不景气,致使许多企业经营业绩恶化.为了提高企业活力,近年来日本松下电器采取了一些人事改革措施。围绕着人事制度和人事管理所出台的众多新举措,使松下企业发生了一场”明治维新”式的”人事革命”

  1、实行新的干部评价标准,薪差陡增

  松下企业的人事政策向来是稳定的,因为担心政策的随意变化会破坏组织风气和工作秩序。像年功序列制这样的人事管理准则,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很少有企业敢于发起全面挑战。但是,由于公司经营危机的加深,向来比较稳定的人事政策也开始发生剧烈的变化 ,尤其是针对管理岗位和管理人员的发难已经迈出重要一步。

  松下公司在总经理的率领下开始着手改革人事管理办法。长期以来,管理岗位难以行量工作绩效。因而管理者工作平平也不会影响他的收入和职位。松下提出管理职位人事改革的原则是全面贯彻能力中心主义,将管理人员的年薪差距拉大到3倍,以奖优罚劣,增强工作激励的诱导能量。

  2、采用量化的人事考评标准,升降有据

  为了推动企业经营业绩的提高,在人事评价中采用了具体的、量化的考评标准松下公司实行一系列的有助于企业长盛不衰的战略战术并结合了中国的古代兵法和世界各企业的经验,实际上已有很多人被降过职。在人事待遇的方面松下提出向日本最优厚待遇的企业方向努力,除了提供工资、奖金之外还向员工支付勤劳津贴。如果一位员工被连续评三个月G1,公司将在11月份支付相应的年度勤劳津贴,并在7月8月放假一个月。

  3、推行实绩主义招聘制,能人出山

  核心是能力主义仅仅反映一个人的潜在力,与实际工作成绩没有必然联系,因此很多企业主张要建立体现实绩主义的人事制度,松下把产品生产销售作为人事考评基本尺度,实际上是向实绩主义迈出重要的一步。

  资格制和招聘制的推行增加了人事管理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提高了员工的竞争意识和组织活力。特别是通过设计比赛这种类型的竞赛活动,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例如1991年10月在商品开发上推行公开招聘制后,创造了许多独特的创新构思的业务项目。

  为了支持资格制和招聘制的实施,松下公司还改革了工资制度。工资总体上分为资格工资和能力工资,经过上述改革后领导和下级双向沟通,大家都清楚问题的所在,增加了人事考评的公开性。1994年4月开始,松下公司总裁把考评项目划分为与年龄、地位相对应的全员共通的16种类型。

  4、按照业务单元构筑新型组织,灵活高效

  组织改革是人事改革的基础,过去很多企业的错误做法是先建立组织和机构,然后为该组织或机构寻找工作,正确的做法是因事设人,为工作而配备相应的组织和机构。为了推进人事改革,日本的松下企业致力于组织改革;近年来明显的趋势和特点是按照业务单元或业务单位构筑新型的组织;工作小组正在取代过去正规的组织形式。

  在日本斯密公司的启迪下,日本松下公司从1994年7月起把按部建立的组织改变为按单元式单位来建立,废止部这种固定的机构形式。斯密公司和松下公司的一致思想是发动员工搞提案,即创造工作、创造业务,根据提案情况和员工的设计竞标;公司决定某项工作或业务领导由他们自己组建工作小组,任务或工作完成以后,工作小组也自行解散,如果员工不能参加到工作小组中,则宣布处在内部失业的状态。

  5、推行弹性工作制,张弛有度

  由于日本的国内制造成本上升和市场日趋饱和,日本企业普遍重视国际市场的开拓,在海外直接生产和直接销售,使日本厂家在海外拥有很多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同时也雇用了很多海外员工。这样一来传统的工作体系和方法逐渐显得不适用了,如何考滤各国文化差异,创造一种各类员工均能理解的工作体系,成为松下公司日益紧迫的课题。

  松下公司了解到其他企业如村田制作所同样也面临此类问题,1989年10月起村田制作所首先在位于八月市的陶瓷零件工厂改革工作制度,将三班制度改为四班制或六班制。工作班制的改革虽然增加了劳务费用,但由于员工可以获得双休日,从而给员工身心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带来好处,另外,村田制作所在一些部门和研究开发部门推行弹性工作制。

三星企业文化历史

  1938年3月1日,李秉主席用30000韩元的资金在大丘开始了以”三星商会”为名的生意。

  在三星运营的早期,公司主要出口韩国的鱼干,蔬菜和水果到满洲里和北京。不久,三星建立了面粉加工厂和糖果厂开始生产和销售。

  1948年11月,李秉会长将三星的办公室移至汉城并成立了三星物产公司。这标志着三星开始进入全面化的国际贸易。三星公司开始以一贯的管理风格闻名。 如让雇员参与投资, 利润分成和对雇员能力的奖励。

  1945年韩国脱离日本侵略独立后,韩国经济因政治和社会的动荡而及不稳定。 1950年6月开始的南北朝鲜战争更加扼杀了经济。

  稳定增长的三星公司在战争中失去了全部资产。虽然损失惨重,三星却并没有泄气。相反,在1951年1月管理者将公司移至釜山(朝鲜半岛南端的主要港口),并成立了三星物产株式会社。

  三星开始通过进入生产工业来重建韩国经济的第一步。在1953年它开始通过成立CHEIL糖厂(现在是第一制糖,一个独立经营的公司)以国内采购代替进口。三星成立了第一毛织系统并开始了韩国自产布料的时代。这也帮助了韩国经济的重建。

  直到50年代中期,大部分韩国公司通过在学校,家庭和亲戚中的关系雇佣雇员。 三星是现代企业经营的领导者,在1957年,它成为韩国第一个以建立人事系统公开招聘雇员的公司。这个系统为招聘和开发高效劳动力而设计,并且它拥有提高雇员福利的政策。

  继1960年4月19日革命和5月16日(1961年)韩国军事政变,三星在社会动荡的60年代经历许多困难。在此期间,三星准备一新以再次重建韩国经济。

  1969年,三星电子公司成立。李秉认为,这一时期在技术,劳动力,附加价值,出口展望等方面来看,在当时的经济形式下,电子工业是最适合于韩国国情的产业。从三星电子在世界半导体领域的成功来看,他当时再正确不过了。

  三星还成立了韩国化肥生产公司(现为三星化学公司)。三星追求在几大主要工业领域的扩张并开始成为韩国企业的领导。

  从这时起,三星开始不仅仅着重于企业经营,而同时也着眼于韩国社会教育和文化的发展。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到大丘和成均馆大学以进行人才培养。为了以利润回报社会,1964年1月三星建立了三星奖学会。在1965年4月它又成立了三星文化财团并在韩国社会和文化发展中扮演领导角色。

  在70年代三星为几个未来战略性的工业领域奠定了基础:重工业,化学和石油。

  1973年8月三星提出了“第二个五年管理计划”。包括在重工业和化学领域的集中投资和设置造船部。为加强韩国在国际纺织业的竞争力,三星将生产过程实现了原料和最终产品的一体化。

  鉴于以上因素,三星建立了几个其他的公司:三星重工业公司(1974),三星造船厂(1977 当三星收购了大成重工业公司后),和三星精密(1977,现在为三星航空工业公司)。

  自70年代初期,三星开始生产电视,录像机家用电器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1974年,在收购了韩国半导体公司50%的股份后,开始了三星电子在半导体领域的神话。

  1978年,三星半导体从三星电子中分离出来独立运营。 至1983年,三星为国内市场生产半导体产品。1983年通过对64K DRAM和VLSI芯片的成功开发,三星向世界范围推广众多新型的半导体产品并占据了领导地位。

  三星精密(创立于1977年)奠定了在另一高科技领域的基础。1987年更名为三星航空工业公司后,三星正式进入航空领域。从那时起,三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其在航空领域的实力。并且准备进军未来的太空空间站发展和21世纪处月球与火星太空设备。

  三星开始进入系统发展业始于1985年建立三星数据系统公司后。(现更名为三星SDS公司)。三星经济研究所(1986)和三星综合技术院(1987)帮助三星进一步在电子,半导体,高聚合物化学,基因工程光学通讯和航空工业等领域扩展。坚实了公司在90年代的技术基础。

  创始人李秉在1987年11月19日去世后,李健熙接任他的父亲成为新的CEO。在1988年三星建立50年庆典上,他宣布集团的“二次创业”,将三星的发展方向定为21世纪世界级超一流企业。

  在“二次创业”中,三星产业结构调整,进军新领域的新计划。为进军世界五大电子企业,三星在1988年将三星电子、半导体及通讯公司合并为三星电子。80年代后期三星开始致力于电子和重工业,同时建立了它在世界高科技领域的声誉。

  根据“第二次创业”设立的新目标,三星调整商业目标,进入新的工程领域。第一个目标是在韩国西海岸建造大规模的设备,进入石油化工工业。由于使用了新设备,石油化工成为了韩国的主要工业,刺激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朝着成为世界顶级五个电子公司的发展过程中,1988年1月1日,三星半导体通信公司合并了几个独立的电子公司。此次合并有助于优化技术资源并开发多功能、高附加值的产品。重复项目的整合降低了成本且有效利用资本以及劳动力,提高了三星的国际竞争力。

  在90年代,竞争,合并和公司间的联盟迅猛增长。日益更新的技术和服务不断扩张。 整个工业进入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竞争的阶段。

  1993年三星宣布进行“新经营”。这是可以归纳为产品一流化、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及树立优秀企业公民形象的企业经营革新运动。

  三星开始进行全方位品质经营和世界顶级的战略,其结果,有17种不同产品(包括半导体,电脑显示器,TFT-LCD屏幕和彩色显象管)分别在其不同领域占市场分额的前五位,12种其他产品占据市场首位。

  三星在1993年进入液晶领域后连续7年占据市场领先地位。三星重工的钻探船是海洋石油领域的先锋,并且占领60%的世界市场。

  为了提高三星服务的质量,三星人力开发院为所有的三星客户服务人员提供客户服务的讲座。同时,SHILLA饭店还为三星附属机构如三星生命,三星证券和三星信用卡的雇员提供礼仪培训课。

  在服务方面,三星电子及电机实行“停线”机制:即如在生产流程中发现不良品时,整个生产线会停止,直到问题被解决。为了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公司开展改进内部系统和外部服务的政策。例如三星物产的48小时家庭快速服务系统和三星信用卡服务保证制度。

  自1990年,三星开始更多参与到社会福利,环境保护,文化活动中,建立其优秀企业公民的形象。

  三星积极的开展体育市场活动。在1996年7月,李健熙会长被选为国际奥委会成员,使三星主要世界体育赞助者的形象进一步增强。

  1997年底,由于韩国经济遭受亚洲金融危机的重创,所有韩国企业的经营都有所萎缩,使得各公司不得不通过结构调整减少附属机构、削减人员及健全财务机制。

  三星也忍痛割爱将其旗下子公司减至47个,将其10个事业部以15亿美元出售给海外财团。其中包括三星重工业的建筑机械卖给瑞典沃尔沃、三星*车卖给CLARK等。

  为成为21世纪名副其实的世界超一流企业,三星已将电子、金融及服务业确定为其核心业务,以成长为引导信息时代的”数字企业“。

三星理念

  1、三星的使命:

  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

  2、三星的经营理念:

  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

  创造最佳产品和服务

  为人类社会作贡献

  3、三星人的精神:

  与顾客同在

  从顾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与顾客结成利益共同体

  通过为顾客创造价值,满足顾客的需求,实现顾客的梦想,达到三星与顾客共同成长的理想状态

  向世界挑战

  提升境界,思考世界中的三星

  放眼全球,瞄准国际领先企业

  增强自信,勇夺世界第一

  创造出未来

  世界的未来——提高人类工作与生活质量

  组织的未来——实现成为世界超一流企业的公司追求

  自己的未来——取得成就,实现未来

  4、三星新经营哲学:

  危机意识、认识现实、反省过去

  变化从我做起:人性美、道德美、礼仪规范、行为规范

  同一方向

  重质经营

  信息化、国际化、复合化

  5、三星六大价值观——竞争力源泉

  重视人才,人才第一

  基于健全的危机意识的自我创新

  除了妻儿一切都要变

  放上一条鲇鱼

  永远创新,力求变革

  强调责任的自主经营

  合理思考和合理行动

  廉洁健康的工作作风:作纯正的三星人

  坚持一个方向,实现团队协作

  6、三星服务理念:

  与顾客保持最紧密的关系

  为了满足顾客而竭尽全力

  让顾客享受最完美的售后服务

  7、三星人事管理原则:

  冷静的判断——因才施用,以正确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冷静的判断;

  公正的审查——消除一切地缘、血缘、学缘等因素,达到对人的公正认识;

  慎重的决定——为防止可能发生的失误,在作为决定之前要经过深思熟虑。

三星企业文化内涵

  1、三星的经营理念

  构建这一经营理念的基本思路是:

  三星认为,实现人类的共同利益,提高人类的工作、生活质量是三星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作为人类共同体的一员,三星将为此奉献全部的力量。

  作为企业,三星将通过创造最佳产品和服务,使顾客获得最充分的满足,来提高人类的工作、生活质量,促进人类的共同利益。

  为了实现“为人类社会作贡献”的理想,达到“创造最佳产品和服务”的目标,三星必须一方面,“不仅要放眼世界寻找更多的优秀人才,还要重点培养我们身边思维开放、有创造力的人才”;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加快技术开发的投资步伐”,将三星的技术水准提升到一个国际化的程度。

  2、三星人的精神

  “三星人的精神”从顾客、世界和未来的三个角度对三星员工的精神境界和行为方式提出了要求:

  与顾客同在

  三星的顾客不仅包括产品与服务的消费者,还包括三星的员工、股东、供货商和分销商等相关利益群体。在更广泛意义上,整个人类是构成三星价值源泉的客户群。

  向世界挑战

  世界是三星活动的舞台。三星立志成为世界超一流企业,在所从事的行业中,居于全球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创造出未来

  未来虽尚未到来,但却不是不会到来。只要三星人善于创造,美好未来必定到来。

  3、三星的新经营哲学

  新经营哲学的构建基本思路是:

  1)重质经营

  质量是三星的生命,三星视残次品为摧残组织生命的“癌症”。

  三星的质量目标是拥有多项世界级的产品与服务。为达到这一目标,三星必须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人力资源质量和经营质量。

  三星提高质量的途径——

  坚持顾客满意导向,特别强调发挥顾客服务人员的重要性。

  立足长远的产品与技术开发,以技术领先保障产品质量,同时注重发展独特的三星设计。

  倡导文化营销,将那些对顾客有吸引力的企业文化与颇具魅力的设计融合在具体的产品与服务中,一起销售给顾客。

  三星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途径——

  在招聘环节:执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制度,杜绝血缘、学缘、地缘和国籍的不当影响,努力在全球范围内吸收富有智慧,勇于挑战,开拓进取的创新型人才。

  在培训环节:为所有三星员工提供适当的培训机会,同时,突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努力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

  在薪酬环节:执行以能力和业绩为基础的评价制度和薪酬制度,鼓励员工自觉开发自身的潜能,改进工作绩效。

  在员工配置、选拔、晋升环节:打破“年工序列制”的藩篱,肃清已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基于资历的用人思想的影响,强调以能力为基础对员工进行选拔,以此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感;打破传统的“以官为本”的升迁体系,将职称与职务相分离,构建职务序列和职称序列同时并存的多样化职业生涯通道,为管理者提供以职务为基础的升迁机会,为专家提供以专业为基础的发展空间。

  在日常管理环节:要求所有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学会与创新型人才共同工作,尊重其独特个性,为其创新才能的发挥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舞台;坚决反对利用权力约束人才,磨灭他们的创新意识已创造能力。

  特殊政策:大力开发居于前5%的A级人才,使其具备多样化的专业技能,能够承担不同的工作,满足公司多方面的用人需求。

  三星提高经营质量的途径——

  实施速度管理,同时努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预备经营;另外,珍惜商业机会、合理控制成本、争取协同优势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星人要有速度制胜的意识,要做到力争第一、决策适时、行动快速、经常沟通。

  优化资源配置是三星提高经营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手段。三星必须把资源和力量集中于全球第一、第二和具有三星特色的领域,卖掉或者彻底取消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业务。同时,必须在保证一定利益的前提下,以当前相对稳定和长期的业务支持高速成长的战略性业务,实现预备经营。

  2)信息化、国际化、复合化

  信息化

  在21世纪,企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算器和信息技术的使用程度。所以三星必须建立一流的信息系统,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国际化

  国际化是创建世界超一流企业,实践贡献人类崇高使命的必由之路。三星坚持本土化、最佳化、复合化的国际化策略。

  复合化

  复合化是21世纪市场竞争的核心。通过复合化,能够提高组织的系统运行效率,增强组织的竞争力,为顾客提供最优的产品与服务。三星坚决走复合化的道路,努力实现从业务选择、产品计划、设计、采购、生产,以致售后服务的多重组合,以此获得在市场竞争的优势。

  4、三星六大价值观

  1) 重视人才

  “我毕生80%的时间,用在了积聚和培训人才上。”

  ——李秉哲

  李健熙担任会长后,继承并发扬了前任会长李秉哲先生关于“人才第一”的创业理念。他在由自己发起的三星“二次创业”中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口号;1993年,三星重新制定了经营理念,又确立了“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的信条。这说明,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乃至将来,重视人才始终都是三星最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也是三星不断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充分放权,是三星重视和尊重人才的重要体现。管理人员的任务就是分配具体任务,下放权限,然后配合他们完成目标。

  三星重视为员工提供尽可能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生产车间到办公大楼,从工作场所到生活宿舍,从硬设备到软环境,三星员工都能获得感官和心理上的满足。

  三星重视人才,还表现在人事管理上。比如三星打破“血缘、地缘、学缘”的束缚,采用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招聘程序;坚持“胡萝卜理论”,执行以奖励为主的激励制度;充分包容员工的过失,鼓励员工在汲取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改进工作。

  重视人才,还体现在三星总是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出发,致力于开发员工的潜能,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三星在这方面的表现是如此的出色,以致外界赞誉三星为“教育的三星”。

  三星核心人才的标准:

  具备精湛的技艺和学识,具有专业知识,曾创出非凡业绩;

  具有牺牲精神,关心同事,具有包容心和团队精神,有人情味,品行端正,作风清廉;

  具有正确的判断及决策能力,能有效发挥领导才能,最后完成目标;

  真正融合到三星企业文化当中并接受三星的价值观。

  2) 基于健全的危机意识的自我创新

  3) 强调责任的自主经营

  4) 合理思考与合理行动

  5) 廉洁健康的工作作风

  6) 坚持一个方向,实现团队合作

  5、三星的道德规范

  三星的组织和员工必须遵守以下道德规范:

  意诚心实,身正言直,避免弄虚作假、举止失廉

  自律为先,责任在身,防止道德败坏症

  尊重人格,平等待人,纠正独裁主义作风

  关爱他人,报效国家,不与缺乏人性者为伍

  共享共荣,合作协同,反对利己主义思想

  不畏风险,开拓进取,克服萎缩和退化的倾向

  由信生誉,惟誉得用,切忌谎言、狡辩与固执

  6、李健熙的经营特点

  重视人才的经营,同时赋予人才责任与权限

  果断的投资决定

  具有创一流的竞争愿望

  思索与兴趣和企业经营的完美结合

  技术深入与发展方向清晰

  对设计有敏锐的感觉

  未雨绸缪

  活用构造调整部(原秘书室)

  一切以职员福利为先

  赏罚分明和成果报偿

  正确的经营诊断

  品牌形象管理

  7、三星徽标

  ——基础色:青色

  基础色体现了三星事业领域的广泛性,给人一种安定感和信赖感,同时也体现出“与顾客是共同体”的三星人的意志和姿态。

  ——文字:英文SAMSUNG

  用世界通用的英语,体现了三星向世界挑战的意志:文字采用了成熟的标识体,从而强化了追求高新技术的企业理念,并会给人一种高科技企业的形象。

  ——形体:椭圆形

  椭圆形象征宇宙和世界,给人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体现三星人富于创造和挑战的性格,勇于革新、励精图治的形象。

  ——两端字:S和G

  以S字开头和以G字结尾,两字都有开口部分,表明三星集团与外界息息相通。为人类社会服务,既是三星集团经营的出发点,又是它的归宿,体现了三星与世界共存亡的理念。

如何解读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给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自觉形成的企业员工的群体意识及行为规范。其构成要素如下:
  (一)企业宗旨
  企业宗旨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理想目标,对企业经营战略、经营方向发挥着导向作用。
  (二)企业的价值理念
  企业价值理念集中体现了员工群体的价值评价和取向,是企业精神的核心。它通常表现为员工对劳动、为人、处世、辨别是非、善恶、好坏的价值评价。企业为实现自身的使命,必须统一员工的行为,才能作为一个有生命力的整体蓬勃向上,其前提条件就是企业形成正确主导性的价值观,并为广大员工认同。
  (三)企业道德行为准则
  企业的道德行为准则规范了企业员工的行为模式。企业应当坚持的经营宗旨和价值理念的外在表现就是企业员工的行为。一般可以通过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作风、制度等表现出来,并能够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道德行为准则体现了企业所有员工在履行自身的劳动义务中应当怎么做、不应当怎么做以及做到何种程度是最好的。行为准则可以规范、引导企业和员工的劳动行为、管理行为和生产经营行为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建立良好的创业型企业文化2009-06-29 19:48

  下面的内容来自网友写的文章《什么才是好的创业企业文化》,对于创业型企业文化的特征整理的很全,但有点多,求全责备,这样完美的企业还是很难找的。时常思考一下这些内容,创业时如果能够做到其中N点,那就力求做到N+1点吧。

  1. 没有政治。好的创业企业文化里,每个人都信任其他人。对创意的评价是基于其价值,而不是创意是从谁那里来的,大家对于将要获得的回报感到满足。而在一个不太好的创业企业文化里,每个人都希望别人知道他做了哪些事,即便实际上他并没做过。

  2. 不是工作,而是使命。Redfin的CEO,格伦.科尔曼(Glenn Kelman)喜欢说“一旦你意识到,你不必做那些你正在做的事情的时候,你会感觉到精力充沛。”好的创业企业文化是由这样的一些人构成的,他们可以做上百件其他的事情,但实际上他们“傻乎乎”只选择做公司正在从事的个别产品或服务。这样的文化的核心通常是信任公司,认可公司所做事的才是重要的事情。

  3. 拒绝平庸。好的创业企业文化要在精神上奖励表现出色的员工,而对表现不佳的要非常严厉,他们会很快淘汰那些达不到高标准的人。留下来会发现,他周围的同事都是跟他一样,甚至更为出色。

  4. 节省每一分钱。好的创业企业文化对每一分钱都很在意,费用方面会非常谨慎。Amazon公司用门板做桌子的传统并不是这样会便宜(很可能不会),而是造成一种感觉,Amazon不会在办公家具上浪费钱。在创业的早期,Interpid Learning Solution公司(注:被Madrona Venture Group和FTV Capital投资)搞了一个“节约奖”,奖给那些有超级省钱能力的员工。公司CEO得过一次奖,他租了一辆货车,自己一个人把附近一家公司搬家后丢掉的会议桌拖回来了。在好的创业企业文化里,成本控制意识可以很酷,也很有传染性。

  5. 股权激励。好的创业企业文化创造一种感觉,大家在一起是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公司未来迟早是会有价值的,员工希望享受一点未来的价值。差一些的企业文化,几乎会完全依赖于短期的现金激励。不是说短期的现金激励总是不好,实际上,很多情况下,这样有利于达到短期目标。但是,如果员工仅仅只关注现金,而对股权丝毫不感兴趣,那就是他们对于公司的未来没有信心的信号。

  6. 完美匹配。好的创业企业文化是完美匹配的,公司战略合理并且跟远景目标保持一致,员工在正确的岗位上、做他们擅长的事情。所有员工,从CEO到办公室文员,大家的想法一致。

  7. 任何时候都保持良好的沟通。好的创业企业文化要有透明的沟通,任何人都不会对公司的愿景和目标产生迷惑。沟通是公开和通畅的,有困难就直接提出来,而不是忽视掉。在当前经济困难时期,与股东的沟通需要更多。

  8. 强势的领导。创业企业的领导应该是公司的“文化领袖”,好的领导能够担负起责任并以身作则。我喜欢前国务卿乔治.马歇尔(George Marshall)关于以身作则的领导和保持积极态度的一句话:“先生们,当兵的可能遇到士气的问题,但是做官员的不能。我期待这个部门所有官员保持自己的士气。没有人在激励我的士气。”

  9. 互相尊重。在不太好的创业企业文化里,做业务的人会认为技术人员更喜欢高深的技术,而不是做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技术人员会认为业务人员不够聪明(或不懂技术),无法理解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架构师看不起产品研发人员,产品研发的看不上质量评估的。销售团队认为市场营销的市场宣传没做好,每个人都认为销售团队的报酬过高,应该卖掉更多东西。而在好的创业企业文化里,每个人都会对其他人所做的事予以尊重,对他人的成绩予以祝贺。热烈但有益的讨论,即便不是每个人都赞成,也能做出大家能够接受的决定。

  10. 专注于客户。好的创业企业文化非常关谁是客户、客户想要/需要什么、客户当前的支付意愿,等。在你开始写代码之前最好开始想这些问题,并且要在产品构思前与尽可能多的潜在客户进行交流。在产品或服务面市之后,客户的反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好的创业企业文化很少会对客户的问题感到惊讶,因为这些是充分了解客户的前奏和过程。

  11. 精力充沛。在你走进好的创业企业文化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办公室里充满能量,匆匆忙忙的。门是开着的、白板上写得满满的、每个人都在忙着做事、会议简单有效、你忙忙碌碌都可能会被什么东西绊一跤。

  12. 有趣。创业企业应该有趣。在好的创业企业文化里,任何人都会体会到快乐,即使在某个特定时刻没有感觉到。员工会告诉他们的朋友,他们是多么快乐。抱怨是不可接受的。

  13. 诚实。好的创业企业文化不会企图走捷径,他们以最高级别的真诚态度对待客户、处理员工问题、编写代码、做日常工作、等。无论是容易还是困难,他们都保持真诚。这种真诚意味着他们对公司产品充满信心,然后交付给客户。任何形式的欺骗,哪怕是部分欺骗,都是不可接受的。

三星的新经营

日出日落,潮涨潮退。翻出三十多年前世界500强公司的统计表,其中的三分之二已不复存在,那些声名显赫的公司正以每十年三分之一的速度被淘汰……面对如此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环境,三星准备好了吗?怎样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并使三星不断成长呢?

    1993年是三星发展史上一个特别的年份。就在这一年,三星发动了公司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变革运动——新经营,脍炙人口的“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变”的理念就是新经营的产物,它向人们展示了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

    “在美国,一支高尔夫球杆售价是150~200美元,是我们三星一台13英寸彩电的价格。要知道,我们的彩电是由一千多个零部件制成的。一支好的高尔夫球杆在那里能卖500美元,而我们一台27英寸的彩电才卖400美元,即便如此,我们的产品在那里还是备受冷落,灰尘满面。这样的产品还能贴上‘SAMSUNG’的商标摆在货架上吗?”这就是三星产品当时的状况。

    酝酿已久的三星变革的序幕终于拉开了,从此,三星开始了变革的长征,并强调从高层开始变化,从自身开始变化。“我郑重地向大家发出呼吁:让我们的三星在我们这一代跃入世界一流企业的行列,我愿为实现这一崇高目标而不遗余力!”这是公司的老总当时向全体员工立下的军令状。

    如果三星满足于当时韩国国内第一的现状沾沾自喜、停滞不前,而未能高瞻远瞩、为应对未来的变化和发展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那就不可能造就今天的三星。它的成功,是因为做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未雨绸缪。

    不同的企业,他们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规模不同、文化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营战略不同,等等,但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都谋求更好、更快、更强、更稳健的发展,这是毫无疑义的。这里虽然没有公式化的模式可以去套用,但通过借鉴他人好的做法和经验,可以使自己得到启发,并从中受益。

    三星新经营的变化体系,清晰地展现了三星变革的目的、内容、步骤、方法和所要追求的目标,体现了三星人做事严谨、认真、系统的工作作风,如图27所示。同时也给三星员工敲响了改革的警钟:“三星的改革如同一架已经离开跑道的波音747飞机,一旦离开跑道,几分钟之内就得冲向万米高空。如果在这一时刻中途停止,飞机就会在空中爆炸或坠落。三星已经像波音747一样离开跑道起飞了,我们只能向上飞,决不能在空中爆炸或坠落。”

    图27三星新经营变化体系

    三星新经营的核心内容包括:健全的危机意识;反省过去,认识现实;变化从我开始;人性美、道德性、礼仪、礼节;坚持同一个方向;以质量为主的经营;国际化、信息化、复合化;成为21世纪世界超一流企业。

    三星新经营的灵魂就是变化。面对即将发动的一场变革,三星对员工明确提出了四大问题:

    第一,三星为什么要变化;

    第二,三星应该如何变化;

    第三,为了变化,三星员工应该做什么;

    第四,三星变化的目标和追求是什么。

    十多年过去了,三星变化的结果到底怎样,答案不言而喻,三星今天的辉煌成就足以证明了变革的力量。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三星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企业面对的是世界范围内没有硝烟的经济竞争。三星清醒地看到了当时在三星组织内存在的安于现状、骄傲自满、思想守旧、盲目跟随等现象。“过去我们在自己的业务领域里从没有失败过,一直保持第一。但这一切都只发生在韩国。仔细分析,我们并不是真正的第一名,我们一直都没有弄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这些都阻碍了三星前进的步伐。因此,在发动新经营伊始,三星就向全体员工呼吁:“我们组织的作风必须彻底更新。要具备世界一流的竞争力,必须勇于改变。”

    1健全的危机意识——从“我”开始变化

    “在21世纪,不能做到一流就不能生存。过去二流、三流的企业在自己的领域也能够生存,但在全球化的时代,这是不可能的,要时刻保持高度的危机意识。”三星用这样的理念鞭策着员工。

    谈到危机意识,三星常提到鲶鱼论:将鲶鱼放入泥鳅养殖池里,泥鳅会长得更快、肉更筋斗。这是因为它们担心自己被鲶鱼吃掉,所以不断游动,以保持警醒,而不断游动又需要吃得更多,长得就更结实。同理,为了使员工保持这样的危机意识,三星要求员工的心里也要“放上一条鲶鱼”,始终保持危机感。

    “经济战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参与者甚至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置身于战争的时候就败落了。没有人会帮助这场战争的战败一方,保护失败者的观念早已消失不见了。”中国三星总部现任老总朴根熙先生指出,凡是消亡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自负。因此,为了企业的生存,即使忍受切肤之痛,也要不断地进行变革,个人或企业不变则亡。

    三星应该如何变化呢?三星要求全体员工必须始终以健全的危机意识为指导,不断接受环境的挑战,不断进行自我创新,这是三星新经营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三星能够平稳度过各种危机的重要因素。巨大的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循序渐进、长期坚持,才能有重大的改变。如果中途休息或放弃的话,那将永远不会改变。

    人性的一个突出弱点就是惰性,习惯于自己固有的做法,而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变化无常的,如果任由这样的惰性发展,不愿积极改变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被环境淘汰那是毫无疑问的。为了避免这样的后果,三星时刻保持警惕,始终关注环境的变化,同时不断反省并改变自己,这种意识就是危机意识。在心存危机意识的同时,又不能妄自菲薄,否则,就可能陷入消极悲观的心态。正确的选择是既要保持危机感,又坚信改变自身必能适应环境。这种积极的心态,就是三星提倡的健全的危机意识,它是人适应环境、不断成长的必要条件,对企业而言亦是如此。那种惧怕风险、战战兢兢,担心遭遇失败的意识,与其叫危机意识,不如叫恐惧意识,健全两个字那就更谈不上了。

    “什么是一流?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只要比对手优秀就是一流,比任何人都优秀就是超一流。”三星通过新经营,不断用“不变化就会沦为二流或三流”、“不变化就会被淘汰”的危机意识武装自己,并比其他的企业更早地采取了应对措施。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波及韩国,众多韩国财团皆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度日。金融危机将三星逼近了生死时刻,公司业务全面告急:长期负债最糟糕时达到180亿美元,几乎是公司净资产的三倍;生产管理不善导致库存严重;拥有过多的非核心资源;那年一个月的亏损额达到213亿美元。

    面对三星的现状和困境,三星的高层团队果断决定实施危机中的数字化转型。他们认准了电脑、手机、CD机等数字时代中的宠儿,认准了这些产品共有的核心技术:半导体元件、大屏幕液晶显示器、显示驱动程序和芯片组,以及移动电话技术等。这个梦想在1998年还处于模糊状态,一直到1999年,结构调整取得实效,三星借三星电子30年庆典,对外宣布了三星电子“数字融合”战略,即在未来成为“数字融合革命的一个领导者”的计划。一个伟大的企业在金融危机最严酷的时候,却实现了从模拟时代到数字时代跨越的变革。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亚洲大多数企业都削减研发资金,三星却加大投入,积极在全球招聘优秀人才。600人的博士队伍迅速超过了1 000人。在危机的最严峻时刻,三星电子的负责人说出了那流传甚广的一句话:“如果问我五年或者十年之后三星做什么,其实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但是第一、第二、第三都是开发核心技术,这就是我的工作。”支撑三星成为一个扩张机器和利润机器的最根本,正是它对技术研发高度的认可和投入。

    三星从1997年至1998年的两年间,共整顿了包括小型家电及无线寻呼等在内的34项产业,52个品种。

    一场深刻的亚洲金融危机,引发了三星的数字革命。当然,看到数字时代到来趋势的大有人在,比如日本索尼的出井伸之在更早的时候就提出了“数字化梦想”,但是没有哪一个巨头像三星那样一心一意地执行这个计划。

    这是一种危机,但三星人却从中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东西。三星的故事告诉我们: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危机意识。

    2变化从我做起

    三星新经营的核心思想如果用一个字能概括的话,这个字就是:变!

    从我开始变,自觉地变;

    从小的开始变,现在开始变;

    从容易的开始变,力所能及地变;

    从领导开始变,以身作则带头去变;

    从身边的事开始变,每天一点点地变;

    从自我约定和自我承诺开始变,自己慢慢地变。

    变,要变,彻底地变,向好的方向变,向成为一流的方向变……

    从三星成立的那天开始,三星已经进行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变革,包括今天,三星也一直在变,从人到产品,无一不变。

    最近的一次重大变革始自2007年。三星从此前的以单一消费类产品销售为主,开始向消费类与商用类两条腿走路转变。三星对销售渠道进行了重组,许多代理商被划在了“商用”渠道内,更多的代理商继续做“消费类”产品代理。随之而变的还有三星的产品,过去销往企业的产品和在市场上购买的产品没有多大差别,现在差别越来越大,在打印机、笔记本、手机等产品中的体现最为明显,商用类的产品更注重企业客户的需要,而时尚消费类产品多是考虑公众的需要。

    三星深刻地知道变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会一帆风顺。因此,在拉开变革序幕时,就没有打算谢幕。新经营强调变化从“我”开始,这个“我”字说的不是别人,正是指高层自己。只有领导以身作则,才能带领员工一起变化。

    从我开始、从高层开始变化的想法,成为了影响和带领全体员工共同变化的契机,三星高层不但给员工作出了表率,也起到了在变革的风浪中“保驾护航”的作用,让所有的三星人感受到了三星要变革的决心和信念。

    十年之后,当年这句“除了老婆和孩子一切都要改变”的名言,又升华为“老婆和孩子也要改变”,它的含义就是不但要三星员工改变,三星员工的家属们也要一起变化。

    1993年2月的某一天,洛杉矶世界广场饭店——三星集团在这里举行了为期四天的电子部门出口产品的相关会议。会议的一个程序是由三星电子的美国公司——三星美洲电子的高层汇报三星产品在美国的经营情况。一位高管拿过麦克风开始汇报:1992年三星电子出口业绩不佳的原因,并不能全部归咎于三星美洲电子,其他分公司也应承担一定责任……

    话音未落,李健熙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我最不喜欢推卸责任的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美国市场的成败决定我们的生存,看看现在状况,我们的产品在美国蒙上了灰尘,这样做,三星还能生存吗……我在十五年前就已经感觉到了危机。现在不是怎么好好经营的问题,而是到了生与死的关头。我们的产品与先进国的产品还有很大的差距,抛弃二流吧,如果不争世界第一,今后不会有活路!三星产品在角落里一连待三年,蒙着灰尘。三星产品不是便宜货。受到轻视的三星产品不要再用三星的商标,不如把商标揭下来!”

    四个月之后,三星在法兰克福召开了由1 800名高管列席的海外会议,会议的议题就是宣布三星要发动变革运动,这就是三星历史上著名的法兰克福宣言。法兰克福宣言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变化”,“从现在开始,从我开始变化”!

    变革的结果是,三星成为了一家真正具备世界竞争力的企业,李健熙也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今天,虽然他已经辞去了三星董事长的职务,但历史是不可磨灭的。

    3三星的指导原则——“三星宪法”

    在三星新经营的手册中有这样几段话:

    “一个人能力差点儿没关系,但一定要有人情味儿。”

    “如果礼节是关于个人、家庭和韩国社会的话,礼仪则是关于跟别人见面、商务人士会面时所应遵守的秩序。”

    “遵守礼仪就是让文化有质的提高。我们不能偏执于自己的文化和方式,要理解和接受外国的文化和方式,要与世界同步。”

    “恢复我们的人性和道德并遵从礼仪规范和行为规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而且也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正确的生活道路。我们永远也不能迷失这条道路。因此将人性、道德、礼仪规范和行为规范作为三星的指导原则。这四项素质是最重要的,是凌驾于所有事物之上的原则。”

    为了促进改革的步伐,三星制订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认为一个缺少人情味儿、道德水平低下的人是不可能作出最好的产品的,当然也不可能为他人提供最好的服务,因此,三星将人性美、道德性、礼仪、礼节作为三星的“宪法”,凌驾于一切之上,并要求每个员工必须遵守和执行。

    人性美、道德性、礼仪规范和行为规范即“三星宪法”。

    三星为了让员工们掌握其精髓和核心内容,除了全员培训之外,还制作了《三星新经营》小册子。这个小册子堪称“三星蓝皮书”。“三星蓝皮书”从1994年出版至今总共印刷了多少册,已经很难考证。“三星宪法”是“三星蓝皮书”的灵魂思想,三星把人性美、道德性、礼仪规范和行为规范看成是“三星宪法”,因为它比任何事情都重要,而且是必须遵守的。

    在三星看来,要发展成为一流企业,最迫切的课题是恢复人性美和道德性、不恢复道德性,不挽救人性美,就将一事无成。因而三星要发展成为实实在在的世界一流企业,首先最重要的是所有职员都要成为具有人性美和道德性、重视礼仪规范的人,否则三星将永远摆脱不了二三流的水平。

    什么叫人性美?对这个类似于概念的问题,三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作出了明确的解释:无论我们有多忙,即使是为赴约赶时间而奔跑的时候,如果见到一个小孩摔倒了,也要停下匆忙的脚步,把孩子扶起来才是正理,类似这样的行为就是人性美。人没有人性美是绝对不可以的。

    什么是道德性?三星对道德性的解释,与中国的古训“勿以善小而不为”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多么小的东西,也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都要珍惜。可在公司内部,浪费现象却屡见不鲜——生产线上需要找工具或图纸,经常是不在原位;零配件箱子杂乱不堪,没有整理、整顿好;为图省事,把原材料堆放在操作台上……这些都是浪费现象。人们到别人家里做客,如果看到什么东西掉了,会捡起来放到原位,为什么在自己工作的车间里就不能做到呢?这就是缺乏道德性。缺乏道德性的企业是一定不能生产出好产品来的,即使生产出来了好产品,这也是暂时的,这个企业也不会长久。

    由此可见,三星的改革出发点放在了最根本的地方——改变员工的意识和观念上,并把它视为一项长期的工程,只有起始的时间,而没有终结的期限。事儿是人做的,只要人变化了,可以说一切都不在话下。

    4坚持一个方向,实现团队协作

    在三星,常听到“Global Single SAMSUNG”一词,意思就是全球三星是一个整体,换句话讲,所有三星旗下的公司都要朝着同一方向前进。坚持同一方向、实现团队协作是三星新经营哲学的重要思想,并强调:即使所有的三星人素质都好、热爱公司、努力工作,但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方向,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全体要约定好方向,并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开,然后都朝着这个方向前进,这样做事,效率才能加倍提高。

    三星是一家跨国企业集团,经营领域涵盖电子、金融、贸易、服务、化学、机械等多个产业,业务区域广阔,在68个国家和地区拓展业务,员工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肤色。要把数量如此巨大、从事的产业类型如此复杂、来源如此广泛的员工组织起来,共同为实现三星的崇高使命而奋斗,靠的是什么?三星认为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建设三星这个企业文化的共同体,用文化的力量来凝聚人心,协调人际关系,实现个人、团队、组织之间的有效合作,并且所有的三星员工都要以这样的企业文化体系作为指导思想来开展工作。所以三星告诫员工:“即使我们都拥有对公司的忠诚,工作努力并颇具能力,但如果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向,并朝着那个方向共同努力的话,我们所有的心血和付出都将是白费的。”

    三星将高尔夫、棒球和橄榄球称为三星的三大运动。将体育与经营联系起来,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这三项球类运动各有各的特色:

    ——高尔夫是讲究规则和礼仪的运动,也是唯一没有裁判的运动,因此,通过打高尔夫,可以学到规则、礼仪和自律。

    ——棒球虽然也要自律,但有时需要听从教练的指令,这与企业的经营有很多相似之处。从棒球中,可以看到明星球手的出色表现和娴熟的技能,可以学到接球手默默奉献的精神。

    ——橄榄球的特点是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坚持到比赛结束,它要求队员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有勇往直前的斗志和强大的团队精神,以及快速的判断能力。

    以这三大运动为例,三星要求员工感悟和学习体育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要像运动健儿那样,为赢得团队的胜利而齐心协力。

    一个方向,用一句老话来说就是心往一处想,只有心往一处想,才可能劲儿朝一处使,才能获得1+1>2的效果,这就是协同效应。

    5以质为主的经营

    三星开展新经营运动之后,曾制作《三星人的用语》手册发放给员工学习,里面记载了上百个“用语”,其中有一个用语叫“质的概念”,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在一个村庄里有两个人——金某和朴某。他们两个都靠缝制皮鞋谋生。金某凭着这门手艺过着富足的生活,而朴某的日子过得很贫寒。因为金某缝制的鞋虽然质量不算好,但价格合算,所以买的人比较多;而朴某则不同,他对自己缝制的鞋质量要求很高,如果自己不满意,就绝对不卖给别人,所以他的鞋要价也就贵一些,买的人就少了很多。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改变了他们各自的命运。有一天,朝廷命令他们各缝一双鞋供奉给天子,鞋子送到皇帝面前,重视质量与舒适感的皇帝对朴某的鞋大为赞赏,所以每年都向他订制几双皮靴。从此,朴某声名鹊起,生意兴隆,还收了很多学徒,而金某的生意却越来越惨淡。

    通过这样的小故事,三星提醒员工,在企业活动中“量”是不可忽视的方面,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质”比“量”能带来更大的效益,因为我们所处的已不再是“量”的时代,而是“质”的时代。

    对于为什么要采取以质为主的经营,三星认真地作了自我分析:三星在20年的时间内壮大了1 000倍。在这个过程中,以量为主的增长观念充斥着三星的每一个角落。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们整个社会都会落后为二、三流的社会。三星如果不抓紧时间进行以质量为主的变革,以顺应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新潮流,可能也要垮掉的。

    实行以质为主的经营,是三星在新经营阶段对业务进行变革的重大举措,目的在于提升三星在国际舞台的竞争力。三星视不良品为摧毁组织生命力的“癌症”,通过以质为主的经营,彻底改变了员工的观念。

    就像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时所经历的那样,当产品供不应求的时候,人们容易注重产量而忽视质量,三星也曾经历过这样的阶段。早期三星主要从事糖果及纺织品的制造,这些产品不像机器和电子产品那样要求有精确的标准。再者,当时公司面对的是一个卖方市场,加班加点都无法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所以数量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质量。但时代变了,市场需求变了,客户的要求变了,如果还是一味地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话,不要说走向世界,就是在韩国国内也不可能持续发展。三星率先指明了质的重要性,向全体员工呼吁:不顾质量只重数量必将导致公司的衰落!正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三星确立了“重质经营”的思想。这在当时,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思想,对当时韩国国内许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一致认可的“量经营”理念造成极大冲击,不少公司纷纷效仿三星,将经营的重心从数量和外观转移到质量与功能上来。三星又一次做了行业的领头羊!

    三星的质量目标是拥有多项世界级的产品与服务。为达到这一目标,三星致力于提高产品的质量、人力资源质量和经营的质量。由此可见,三星所倡导的质量为主的经营,不仅仅指产品的质量,还包括人的质量,即员工的素质和经营的质量。

    在提高产品的质量上,三星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坚持顾客满意的导向。只有顾客满意,质量才有价值,公司才能获得收益。

    二是立足长远的产品与技术开发,以技术领先保障产品质量,并通过形象的比喻强调了技术开发的重要性:如果企业不注重技术的开发,就如同农民吃掉种子一样危险!

    三是倡导文化营销。成功的市场营销不仅销售具体的产品,还将那些对顾客有吸引力的企业文化与颇具魅力的设计融合在了一起。三星通过坚持“文化营销”的理念,努力提升产品与服务的文化含量,以满足顾客对消费质量的需求。其中,“焚机事件”就有力地证明了三星重质经营的决心和意志。

    那是1994年的某一天。得知有不良品手机流到外部的消息,三星决定立刻召回,并用熊熊大火对十五万部有质量问题的崭新手机实施了“火刑”,当时在场的三星员工都在流泪,这些手机虽然是不合格产品,但也是他们血汗的结晶和公司的财产啊……屈辱的大火燃烧了他们的过去,他们明白了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从此,品质第一的理念在三星人的心中深深地扎了根。

    在提高员工的质量方面,即员工素质的提升上,三星加大了培训和教育的力度。三星强调如果不能保证人的质量,其他像产品的质量、服务的质量、工作的质量等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企业即人”、“人才是第一位的”,这是三星始终坚持的核心和宗旨,三星把它视为是最重要的经营要素。为提高员工的素质,三星早在创业时期就建立起了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现代人事系统,并建立了以能力和业绩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努力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例如,在招聘环节上,执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制度,杜绝血缘、学缘、地缘和国籍的不当影响,努力在全球范围内吸收富有智慧、勇于挑战、开拓进取的创新型人才。

    三星从进入中国的第一天起,就把致力于“做中国人民喜爱的企业”当作奋斗方向。三星领导层认为,消费者最初判断一个企业的优劣,大多是从接触这个企业的产品开始,产品的品质也就自然而然成为消费者评价这个企业的依据。三星公司当年在韩国市场就曾经遭遇过十分尴尬的处境。那时,公司里如果有五万名员工在进行生产,就要相应地有6 000人从事维修。消费者买的日本电器产品出了问题,他们会说是自己操作上有失误,而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三星产品上,他们就会认为是产品在设计或质量上存在问题。要扭转和改变这样的现状,三星清楚地知道前面的路应该如何去走。

    产品质量不仅反映企业的素质,也是经营哲学和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对此,中国三星总裁朴根熙曾解释说,现代化流水线上,如果有一位员工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他所在的这个工位就不可避免地要出问题,从而对整条流水线上的产品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因此,在三星新经营理念中,把人性美、道德美、尊重人的尊严、倡导礼仪规范、行为规范放在优先位置,并将其作为“三星宪法”,要求全体员工务必做到。

    这种源于东方优秀文化和道德传统、符合儒家思想学说的企业文化,很容易被同为东方民族的中国人所认同和接受。朴根熙说,他的责任就是要让在三星所有岗位上工作的中国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爱上班”。为此,公司作出一项重要决定——将原来的“三星中国”更名为“中国三星”。三星人认为,这一改,不仅从情感上拉近了企业与中国的关系,而且更加明确了公司的长远追求与定位。

    在提高经营的质量上,三星实施了速度管理,努力优化资源配置,做到了珍惜和把握商业机会,合理控制成本。这里所说的速度管理,就是比别人先行一步,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第二名可以获得银牌,但在商场上,第二名就意味着缺乏竞争优势。因此,三星的想法是要么就做好,要么就不做,要有速度制胜的意识,要做到力争第一和决策适时,行动快速和经常沟通。因而优化资源配置是三星提高经营质量的另一重要手段。

    “只有具备竞争力的一流企业才能在21世纪繁荣昌盛。为成为其中一员,三星必须实行质量管理、高效的信息系统、全球化的运营和多重组合。这些是我们在当今全球化浪潮高涨的时期取得成功的保障。”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三星成功地实施了质量为主的经营战略。

    6信息化、国际化、复合化

    在21世纪,企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使用程度,因为我们现在处在信息化革命的时代。信息化在改变整个世界,如果不能适应这种潮流,任何企业和国家都无法生存。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个人和企业都无法离开的重要工具。

    20世纪90年代初,当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意义时,三星就着手建立了信息系统,以此加强企业的竞争力。信息化使三星受益匪浅:一方面,三星采用先进的信息收集与处理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组织决策的质量、运行速度及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衍生了新的经营模式,给顾客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增强了准确、经济、及时、快捷的交货能力。

    喜欢吃生鱼片的人都知道,生鱼片只有新鲜的时候吃才有味道。新产品的销售道理亦然。三星电子的负责人有一个形象的生鱼片理论,将新产品比作生鱼片,要乘着新鲜赶快卖出去,不然等到它变成干鱼片,就难以脱手了。这个比喻的真正含义,并不只在于领先一步抢占市场先机,更是代表着一种与时俱进的理念发展和商业规则的创新。在数字时代,最重要的事就是创新和速度。

    对于国际化,三星认为这是三星创建世界超一流企业、实践贡献人类社会崇高使命的必由之路。“如果在国际化的大潮中落伍,企业就将走向灭亡。20世纪中叶苏联的解体,就是它在国际化竞争中失败的结果。曾在世界上以军事力量最强大而自豪的苏联,由于垒起了高高的铁墙而加速了没落的进程。在21世纪,闭关自守就无法生存。”因此,在推进新经营的过程中三星始终强调这样一点:如果不了解异域语言、文化和现状,三星就绝对没有力量参与竞争。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从那时起,三星决定开展一场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宗旨在于熟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及风俗习惯。其中,很有特色的是三星的地域专家制度。

    具体说,三星的地域专家制度,就是每年选出一批员工,派往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国家生活一年。他们到国外不带工作上的任务,而主要是以学习当地语言、了解当地的文化和习俗为主,并与当地企业建立联系等。公司所期望的是让他们熟悉所在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一年期满回国以后,花上时间专门研究自己所去的那个国家,深入了解这些国家的体制、经济、市场、文化以及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情况,然后再回到这些国家去工作。很多企业当遇到业绩恶化的情况时,首先会考虑削减员工的培训预算,但三星却不一样,在1997年面临经济危机时,三星也仍然坚持实施地域专家制度,培养出了很多为目前公司的辉煌业绩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才,因为三星人清楚地知道“如果没有提前播种,我们就会失去十年后的江山”。当时推行地域专家制度,曾引起过各种非议,但三星毅然坚持了这一创造性的培养计划,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起长久的事业发展基地培养了视野开阔并有全球观的管理人才,这个项目至今仍在持续进行。

    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亚洲金融危机后,三星认识到品牌制胜才是三星崛起的关键。当时数字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消费电子行业,从模拟技术到数字技术,是整个消费电子行业技术发展的方向。于是,三星决心把核心竞争力从大规模制造转向基于数字技术的自有品牌。三星制订了新的品牌战略,确立了新的品牌愿景——“引领数字融合革命”,致力于领导全球数字集成革命潮流。

    以国际化营销和核心技术研发为两翼,三星摆脱了以往产品和企业的低端形象。2003年,三星全面停止了传统低端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产品的生产,无论是移动电话、电视,还是MP3,三星都将产品定位于高端市场。

    三星还对其产品销售场所进行了调整,将产品从低价吸引消费者的连锁超市中撤出,转移至高级专业商店进行销售,使三星产品在消费者眼中从“低价格”转变为“高品质”。

    三星对产品质量和设计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前面已经提到,韩国三星在20世纪90年代上演过“烧手机”事件,曾将价值5 000万美元的问题手机付之一炬。除此之外,三星在设计上也进行标杆学习。

    三星的新经营强调复合化,它的意义也是多方面的。“如果把百货店的各个部门分成独立的小店,并分散到各处,购物时肯定不如集中在一起方便。复合的概念就像集中的百货商店一样。”三星的复合化包括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多媒体产品的开发、流通渠道的整合,以及集中经营技能和相关业务部门于一处,建立复合型生产基地等等。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数码相机市场中,日系厂商依旧占据着市场的很大的江山,而作为一家韩国厂商,三星数码相机越来越表现出强有力的生命力。三星数码相机之所以能够在日系厂商的团团包围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这无疑也是得益于三星制订的“IT技术和复合化”的数码相机发展策略。

三星的五大核心价值观

三星企业文化的核心——五大价值观是三星从创业以来,经过近70年的经营活动所提炼出来的,是三星经营实践的高度总结,它的根基非常牢固。在三星的奋斗历程中,每一颗理念火花的萌芽迸发,每一项经营决策的出台,每一个发展壮大的脚印,都凝结着三星两任领导者宝贵的思想理念和工作精神。

    《基业长青》的作者吉姆·柯林斯曾对世界500强企业中寿命最长的企业作了研究,力图揭示永不过时的原则。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长寿企业是一个有高度适应力的组织,这个组织有一笔代代相传的“精神遗产”,有一套根深蒂固的价值观。

    那么,什么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吉姆·柯林斯作了这样的描述:“核心价值观是公司的精神和持久的原则——不需要外部调整的永恒指导原则,它对于公司内部的人拥有固有的价值和意义。”

    对个人而言,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对企业来说,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企业成为什么样的企业。不管做什么,价值取向不应当改变,这是企业最关键的元素。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归纳起来,有这样四大作用:

    一是可以让企业清楚地认识自己——我们是谁?

    二是可以让企业明确自己确信的内容——我们相信什么?

    三是可以让企业明确方向——我们去向何方?

    四是可以让企业明确达成目标的方法——如何达成目标?

    2005年3月,三星正式对外公布了自己的核心价值,将“人才第一、最高志向、引领变革、正道经营、追求共赢”作为三星的五大核心价值观,当时,韩国国内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它标志着三星迈向长寿企业的坚强决心和意志。对三星而言,这五大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从无到有,而是三星在现有的经营理念和诸多价值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的提炼,是三星认为最为核心的部分。同时,三星还制订了集团的五大经营原则。三星将自己的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和经营原则称为三星“三位一体”的价值体系(如图28所示),并认为这一价值体系是引领三星成功的DNA。同时,三星明确提出了实践这些核心价值的具体做法。

    图28三星三位一体价值体系

    1人才第一

    “在企业,不培养人才是一种罪恶,不能灵活运用人才而拒之门外是经营的一种损失。”这个理念一直伴随着三星的发展,培养人才成为了三星经营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988年,三星宣布“二次创业”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1993年,三星重新制订经营理念时,又确立了“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的信条,始终把人才放在了第一位。

    “这个人出身于三星,必定能力非凡!”

    这个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但至少在韩国,这是活生生的事实。有一家韩国猎头公司的老板就这样说:“评价一个人的能力,重点要看他的经历,这样评价是最为客观的方法,至少可以认为,如果他出身三星,那水平一定没问题。”夸张一点说,“三星出身”这几个字足以使任何学历都黯然失色!

    “三星出来的员工不用面试”,这样的事例在深圳、天津、苏州等地都曾有过,现在也有。

    在韩国国内,三星拥有世界一流的培训设施,设有12个培训中心,可同时容纳9 300多人。其中位于京畿道龙仁的三星人力开发院是三星集团培养人才的摇篮,三星把它称为价值共享中心、知识创造中心和成果创造中心。在这里统一实施三星集团新员工入职培训、国际化培训、中高层管理培训等。位于韩国京畿道水原的三星电子尖端技术研究所是专门进行员工技术培训的基地,无论是新员工还是公司老总,都要来这里接受最新的技术培训。仅仅为培训研发技术而专门设立研究机构,这在韩国国内尚属首例。

    三星还十分重视吸收社会上各方的有用人才。目前在三星公司,除了包括诸多经济界、学术界精英外,还包括其他各类人才,以致社会舆论称三星为“人才汇集中心”。

    三星认为,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乃至将来,重视人才都是三星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也是三星不断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几乎没有哪家企业是不重视人才的,但往往言行不一。三星的厉害之处就是它能说到做到。比方说很多企业都说员工培训如何重要,可一遇到经营状况不好的时候,培训就得靠边站,甚至放弃不做;但在三星,员工培训早已纳入了高层的议事日程,不论什么样的状况,都要坚持对员工进行训练和培养,并把它视为一个系统工程,从没有间断。而三星实践人才第一的具体做法是就培养人才、提供环境、适才适用。

    2最高志向

    三星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它有什么样的特殊含义?三星的创始人李秉喆先生在其自传中作出了这样的解释:“三”具有大、多、强大之意,“星”具有明亮、高远、永恒之意,把两个字放在一起——“三星”,意思就是“闪耀、强大和永恒”。

    三星之所以能从韩国国内的一流走向世界的一流,这和三星的“最高志向”这一核心价值是分不开的。1993年三星宣布实施新经营。在新经营阶段,三星强调全方位的质量经营,倡导“一流主义”的质量观,谋求拥有多项世界顶级的产品与服务。

    提到三星这个名字,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三星在电子领域的实力和影响力。其实,三星不仅在电子领域要做到一流,其旗下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子公司也都本着最高志向这一核心价值观,不断朝着一流的方向迈进。

    先看一下三星重工的例子。2006年11月,由英国《Lloyds List Maritime Asia》杂志主持的“本年度最佳企业”评选中,三星重工业荣获2006年度“最佳造船厂”奖。这项奖是面向全世界造船厂的,是对企业的设计能力、企业形象、价格竞争力等因素进行评价之后选定的,是业内最权威的奖项。三星重工业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领先水平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

    三星建设归属于三星物产,在建筑行业拥有相当的实力。在世界金融、物流、旅游中心的迪拜,三星建造了世界最高建筑物“Burj Dubai”,高达160层,这一建筑物将于2008年彻底竣工。在世界建筑历史上,三星留下了打破世界纪录的光辉一笔。

    三星旗下的服务行业——爱宝乐园,以其宏大的气势和750万游客的数量,在2005年入围世界最受欢迎的主题公园四强。这是依据世界旅游休闲专业杂志美国 AB (Amusement Business)杂志和咨询公司Economic Research公司的数据资料得出的,并由美国财经杂志《财富》发表。排第一至第三位的均是迪斯尼系列公司,他们分别是美国华特迪斯尼世界、日本东京迪斯尼乐园和法国巴黎迪斯尼乐园。爱宝乐园的入围,充分说明了它在世界主题公园行业中的代表性品牌地位。三星爱宝乐园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在于它把目标锁定在全年开放型综合运营模式上。同时,不断完善周边住宿设施,不断推出富有创意的主题庆典、游行、展会、娱乐表演等具有国际水平的活动,并不断开展环境保护体验馆、文化教育节目开发等革新活动,使韩国国内主题公园水平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发展。

    坚持最高志向,三星强调从三大方面去实践:首先强调要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二是通过实践公司的战略,确保竞争优势,并注重技术,坚持以质量为主的经营;三是坚持顾客满意、顾客至上的原则,维护公司和品牌形象。

    正是本着这样的核心价值观,目前三星在世界市场占有率达到第一的产品已经有17个。

    3引领变革

    2008年3月,三星迎来了自己七十周岁的生日。对于一个人来说,七十岁着实已步入了老年的行列。但对企业而言,尤其是像三星这样胸怀“为人类社会作贡献”的志向和抱负的企业,与世界500强中长寿且健康的企业相比时,显然还是一个年轻的企业,像3M公司、P&G、强生公司、GE、杜邦等,它们已经顽强地生存了一百多年。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就是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

    在由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和“Business Week”共同举办的“IDEA(Industri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 2006”世界权威大赛上,三星电子获得了预示未来设计方向的“设计探索”金奖和银奖,以及“办公及工业用产品”领域的一项银奖,向世人展示了三星电子卓越的、世界级设计竞争实力。

    “BUSINESS WEEK”网站刊登的消息报道:获得探索设计金奖的是盲人专用手机,该款手机具有“触摸短信”功能,盲人可以通过盲文键区和盲文显示屏,利用触觉收发短信,是一款充满人性化的产品。“BUSINESS WEEK”称赞该款具有“触摸短信”功能的手机与其他残疾人专用产品不同,由于其兼备触觉、视觉操作功能,无论是残疾人还是正常人都可以方便使用。

    获探索设计银奖的三星便携式数码投影机(PORTABLE DIGITAL PROJECTER),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将便携式的设计理念应用于数码投影仪。同时,充分考虑到散热效果的铝质外壳、充电式电源,增添高档效果的高光泽黑色外观设计等,都成为优秀设计的亮点。

    在评价商业化产品设计的“办公及工业用产品”部分,三星电子的便携式投影仪“POCKET IMAGER”获得了银奖。“BUSINESS WEEK”曾评价该款产品是具有用充电电池驱动、重量轻、体积小等特点,不受场地影响,可以在会议室、展会、野外等场所方便使用的图像显示产品。

    自1996年三星宣布“设计革命之年”以来,三星电子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始终坚持设计经营战略,不断创新和自我超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

    从2001年至2006年这五年期间,三星电子共获得了19个IDSA奖项,成为五年内获得奖项最多的企业。

    彼得·德鲁克曾说过:“每个企业存在着两类创新:一是产品或服务的创新;二是提供产品或服务所需的各种技术和活动的创新。创新是企业区别于社会上其他组织的独一无二的职能。”

    三星始终坚持这样的创新活动,“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变”、“变是唯一的不变”的理念,已经深深地植入了三星的有机体内。这个核心价值强调的是要积极主动和快速地变化,站在变化的前列,而不是被动消极地变化。

    对引领变革这一价值观,三星的具体做法是认识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关注发展的战略,全公司上下齐心协力,保持同一个方向,努力成为变化的促进者,加快速度和执行的力度。

    三星时刻提醒自己:应该时刻注意,不要因安于现状而失去上进心。世界时刻都在变化着,不论国家、企业还是个人,如果不能应对这样的变化,就很难生存下去。

    4正道经营

    1965年,三星为奠定韩国化学工业基础,筹建了一座韩国最大的化肥厂,主要生产尿素,它是一座在历经多次失败和挫折之后建立起来的、在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化肥生产基地,“韩肥”就是这座超大规模化肥厂的简称。当时韩国制造业全系统的出口总额也不过1亿美元,而三星为建设韩国化肥厂所筹措的外资就达五千万美元,这个数据足以说明三星为此投入了多大的人力和物力。

    然而在次年的9月中旬,就在这个厂的建设工程即将竣工之前,发生了一个意外的事件。根据当时政府公布的消息,韩国化肥厂的一位高管与外界共谋,把称号为OTSA的糖精原料2 000多袋,伪装成建筑原料——水泥,利用日本货船偷运到韩国蔚山。他们变卖了这些原料的一部分,在把大量剩余的糖精卖给某化学公司时,中途被釜山海关截获。海关没收了这些原料并征收罚款。

    客观地讲,这件事与“韩肥”工程没有关系,但因为事情发生在施工期间,有人就把它同韩国化肥厂联系到一起,舆论和政界也大造文章,说韩国第一大财阀走私。韩国国会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终,在工程竣工之后,三星把它交给了韩国政府。

    从此,三星把正道经营作为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必须坚持的核心价值,并在后来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强调保持廉洁的企业作风。

    三星倡导正道经营的价值观,其含义就是以正直的心态采取诚实正派的行动,维护顾客和所有相关者的利益,在所有领域都追求正道。因此,三星在2005年梳理和提炼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时,同时也出台了三星集团的经营原则。三星经营原则对三星所要承担和履行的社会责任作出了承诺,这也进一步证明了三星不断实践“为人类社会作贡献”这一理念的决心和意志。

    从上面列举的“韩肥事件”可以看出,正道经营是三星的传统,三星将它提炼为五大核心价值观之一,这本身就很有价值,因为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坚持走正道才永远是正确的选择。今天三星的少数人似乎触犯了这个原则,因未能履行好这个价值而付出了代价,所以招来一些非议也无可厚非。但我们不应该把这样的个案普遍化,以点带面就全盘否定人家的优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企业。个人或企业都难免犯些错误。但即便人家犯了错误,好的地方还是应该去学习和借鉴。

    5追求共赢

    追求共赢的价值观强调的是“三星是社会中的企业,要树立起与社会共存的企业形象。贡献于社会,因社会而存在和开展相关活动是先进企业的责任。三星要率先保护顾客、保护环境,支援相对弱势群体,成为给社会以希望的企业,每个人都要成为在这些事业中带头的三星人。”

    翻开三星集团挑战与发展的历史,可以处处追寻到三星“共赢”的足迹,这个核心价值是三星从它的创业理念“共存共荣”中提炼出来的,三星的经营思想之一就是“分享经营” ,也就是把集团的经营成果分享给周边困难的人们,给他们带去梦想和希望。 在三星创始者看来,“只为一个人的企业终究会倒闭的。只有那些对人类社会、国家有帮助的事业才会有大发展,企业家也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对于企业自身来说,积极投身环保事业、提升社会责任感、重视环境保护的举措是可以让企业本身、消费者和社会三方都从中受益的好事,这也就是“追求共赢”理念。

    对追求共赢的价值,三星是从劳资关系、事业关系、社会关系等三个方面着手去实践的。劳资关系指的是员工与公司的关系。作为企业,要珍惜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生活的质量,给员工提供施展能力的舞台和环境。事业关系指的是公司与供应商的关系。三星认为供应商是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只有追求共赢和积极协作,相互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社会关系指的是企业和社会的关系。

    为了在中国获得长远发展,三星立志融入中国,在不断构筑研发、生产、销售和管理等一系列本土化经营体系的同时,积极开展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回报中国对三星的支持。中国三星在2003年专门成立“中国三星社会公益团”,积极开展了捐助希望工程、大学生西部农村考察活动以及资助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复明手术等诸多公益活动。

    对此,中国三星时任老总朴根熙曾表示:“今后这些公益活动将不断扩大,并且要形成完善的体系。”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无线通信领域的独家赞助商,三星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公益活动,协助中国政府将此次奥运会办成真正的“绿色奥运”。同时也希望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为北京奥运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使之成为继2004年雅典奥运之后的第二个“无线奥运”、“科技奥运”。

    从2004年开始,三星计划连续三年,每年援建十五所希望小学,并支援中国大学生西部农村服务活动。另外,天津三星视界有限公司还进行了资助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复明手术的活动。朴根熙说,今后这些公益活动将不断扩大,系统地去做。2005年4月1日,中国三星积极参与了信息产业部机关在北京大兴区开展的春季义务植树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中国三星作为奥运会TOP赞助商响应2008年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的号召,为北京营造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所做的一系列公益活动的起点,同时也充分表达了中国三星加强与中国产业部门的紧密合作、立志融入中国的良好愿望。

    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三星在所有投资的国家和地区,都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而其下属的很多企业,也纷纷对合作伙伴的供应商提供力所能及的培训。

    三星的五大核心价值观翻译成中文、英文、日文等多种不同的文字,不断在全球二十多万三星员工中传播着、渗透着……

    沿着三星集团成长的轨迹,粗略地了解一下三星企业文化的形成、变迁和发展,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三星的企业经营始终与人才、技术、变革、创新等词联系在一起,这些词并不是三星的专利,但三星很好地付诸了实践,因此获得了今天的成功。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的总裁高群耀博士,应中国企业家世纪论坛邀请在论坛百期上作了题为《微软的经营模式和企业文化》的精彩演讲。
  网络对我们意味着什么,网络的理念是什么?高博士从网络时代的形成到现在,结合实际谈到世界进入了所谓的信息社会,很多东西出现了数字化,近几年纷纷倒下但是有一条大家不能否认即给大家带来了不可改变的影响。互联网从其出现到对人们产生冲击的时间是非常短暂,是几年的时间,而带来的巨大变化,企业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迎合这个时代,一个是被时代淘汰。在很短的时间里人们已被各式各样的东西包围,而这些某种意义都与网络有联系,因此人们说网络经济是巨大的变革。由于网络的出现,信息变得非常方便,使信息逐渐取代原来的资本,成为整个世界经济核心的最主要资源,而网络就成了世界经济的一个中枢。
  作为微软,将来有什么样的变化?针对这个问题,高博士说,他们常常提出第三代互联网,即如何发挥互联网真正的潜能,在传统行业发挥作用。互联网将建立第三代的发展方案,这一代的互联网是真正的数字经济,真正发展互联网的潜能,实实在在的东西。网络带来了一个特别的变化,虽然在华尔街对等有一定的反复,但世界在改变,计算在发生着变化,网络在大幅度急剧地冲击企业的管理方式以及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整个网络的变化对国家、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以及非常多的(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机遇与挑战。
  网络创造了一个创新的模式。在这些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如何去管理,产生的价值如何估量,产生这样的价值的人的业绩如何考核?技术创新很重要,管理创新更致命。高博士在他的演讲中说到,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搞管理创新,将企业带到里面来,又能将其有效地管理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在一个企业中,决策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一个最英明的人,他的正确率也在,而信息来源不正确这种正确率更低。信息的来源非常重要,这也是网络化的关键。
  微软无论在国内还是全球,都做了很多的东西,总体来说,成功的因素有六个:一、制定长期的战略目标,不能模糊;二、对产品和技术的热情,所做的事是对人类有贡献,是一种冲击,微软成功一个是支柱,一个是热情;三、团队精神;四、注重效果;五、关注用户,用户的心声是公司存在的关键环节;六、突出的表现。
  微软中只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即变。周边在改变,在出现,北京奥运要将其变成科技奥运,科技奥运又要把北京变成数字北京,企业数字化等等,大家应抓住这个机会,迎合自己的变化,建设自己的强大队伍,在变化中将变化作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微软”二字已经不单单代表着一个软件公司,它更像是一个技术和人才交相辉映的时代的象征。从2009年1月5日起,《互联网周刊》将连续推出针对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系列报道,带领读者领略微软的技术创新,寻找微软的企业文化,挖掘微软亚洲研究院背后的故事。

  一切商业交易行为都放置在网络上,软件和数据无处不在,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最终被打破,终端设备通过搜索就可以检索到任何它所需要的信息,软件和数据从方方面面驱动应用,人类经济的发展将在数字化和计算的驱动下以光速般推进……

  这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马维英博士对未来互联网经济模式的预期,也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努力的方向。十年前,比尔·盖茨一定不会想到,他在中国北京投下的智慧火种能以燎原之势发展成为“世界上最火的计算机实验室”,也难以想象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们创造出超出他预计的惊人智慧和财富,尽管他在1997年访华的时候,就捕捉到了中国经济必然会喷薄发展的讯息。

  有人说,微软是一家没有企业文化的公司,但走进希格玛大厦,和那些被认为“最聪明”的人攀谈,你会发现,微软亚洲研究院就好像一所自由开放的大学,“老师”儒雅却不乏激情,“学生”勤奋又敢于冒险,而微软的文化就在他们的言谈举止间逐一流露出来。

  砖瓦房旁的希格玛大厦

  中国之行,让比尔·盖茨这个传说中的计算机天才,发现了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蕴含着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第二年,也就是1998年,微软把它基础研究的智囊团投放在被称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的希格玛大厦,微软中国研究院成立。从那时起,微软开始了其在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智慧布局。

  “吸引我们回国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三个词:中国、微软、研究”,马维英笑着对记者说,从他的描述中似乎还能找到当时的激情。1998~2001年,当大批的海外人才纷纷把目光投向国内,开始在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上自行创业的时候,张亚勤、沈向洋, 郭百宁和马维英等一批技术精英选择了微软在中国的基础研究团队。

  就在这个团队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微软中国研究院也在2001年11月升级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

  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八年了,马维英对当时的面试场景依然记忆犹新,而最令他感触深刻的,还属希格玛大厦旁边的一排排砖瓦房。略显落后的建筑让刚刚回国的马维英有些失望,但希格玛大厦内的朝气和研究氛围深深的吸引了他,马维英相信,他的选择并没有错。

  刚回国的时候,研究院里12个单一领域的研究小组已经成立,马维英和无法被分入这些小组的成员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杂牌军”。不同的专业背景让这只特别的“军队”很难找到自己的方向,而急于自我证明的想法让这支年轻的团队背负了巨大的压力,睡不安枕加上水土不服,初到北京的马维英一连病了好几个月。

  穷则变、变则通。既然在原有的领域内找不到方向,为什么不开辟一个新的方向呢?把所有人的优势综合起来,马维英选择了搜索。尽管大家对这个领域都很陌生,但尝试给了研究员们新的机会。2003年,互联网搜索的相会,让微软亚洲研究院离世界顶级的研究院又近了一步。

  这么看来,“变”是微软体内第一个元素,这种文化或许还可以被称之为“冒险”,微软鼓励冒险。
微软在中国一直被誉为IT界的“黄埔军校”,这不仅在于微软的产品横扫了国内大部分桌面,还在于从微软走出的人大部分都成为IT或者互联网领域的领军人物。

  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成就?微软珍惜人才,这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表现的尤为明显。马维英博士把微软的人才战略比作一个循环系统,从第一批世界级的研究员被微软亚洲研究院吸引回来之后,他们就充当着微软的“磁石”。“做研究常常是围绕着‘人’展开的,最优秀的人才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人才的良性循环”。

  马维英喜欢研究,喜欢和最聪明的人在一起,因此他常常和自己所带领的学生在一起探讨问题。每次,马博士都对学生“很客气”,用他的话来说,“我的学生是全中国最优秀的,我相信他们好多都是潜在的CEO、CTO,将来的成就一定在我之上,我们之间通常都会相互学习”。也正因为如此,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学术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几年来,马维英所领导的团队被SIGIR(国际信息检索大会),这个历来被学术界公认的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大会所采纳的论文量已稳定在所有获选文章10%左右,这比微软其他研究院获选论文量的总和还要多。

  “I have the ideal job in the world (我从事着最理想的工作)”马维英常常这样和别人说。因为在这里,马维英的科研热情得到了良好的释放,并能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人一起做脑力激荡,激发灵感,最重要的是微软亚洲研究院为研究提供了一个完全自由的空间。这是一套自下而上的创新机制,研究员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想要从事的研究方向,而不会受到任何来自外界的干扰,“研究院是微软对未来的投资”,马维英说。

  “惜才”是微软的又一元素,对人才的尊重、保护和培养是微软亚洲研究院乃至微软公司文化中重重的一笔。

  赚后天的钱

  微软内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销售部门赚今天的钱,产品部门赚明天的钱,而研究院赚后天的钱。

  诸如微软之类的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基业长青,与其瞄准“后天”的战略眼光不无关系。微软亚洲研究院就是微软后天的一个储备,而微软亚洲研究院里的人才就是微软为后天积累的财富。

  为了不断积累“财富”,微软亚洲研究院每年都会到全国各大拥有计算机学院的高校举办学术访问,并和大中华地区的十所高校建立了联合实验室,甚至派专家到高校授课,帮助微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对于人才近乎“变态”的追求和保护,微软亚洲研究院已经有别于其他的研究院,它更像是研究人员自我实现的“梦工场”。盖茨、鲍尔默他们知道,研究员的梦想,就是微软的未来。

  马维英坚信,“云+端”计算将进一步让互联网成为一个无缝计算的平台,以数据中心,软件服务和智能计算驱动经济、教育、医疗等人类一切领域,数字经济将以光速发展。而马维英和他的团队正在利用搜索技术来铸造以光速演进的数字经济引擎。

  “创造未来”是微软的期望,是微软作为世界级企业的义务,同时是微软在其研究员心中烙下的烙印……从海尔定律谈企业文化
本篇文章来源于 有效营销 原文链接:1、海尔定律(即斜坡球体论):企业如同爬坡的一个球,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职工惰性而形成的压力,如果没有一个止动力它就会下滑,这个止动力就是基础管理。依据这一理念,海尔集团创造了"OEC管理",即海尔模式,这个模式是"制度管理"。在此基础上,海尔倡导"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迅速反映,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坚持"用户永远是对的"服务理念,并把"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作为海尔发展目标,矢志不渝,使海尔逐渐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因而使"爬坡的球"有了"牵引力",这就是"文化管理"。如果只有"止动力",没有"牵引力",或者说只有制度管理,没有文化管理,海尔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业绩。这说明海尔把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2、在企业文化研究中,人们对"文化与制度"的认识经常陷入一种误区:或把二者对立起来,或把二者混为一谈,分不清二者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有人把企业文化概括成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种从广义角度界定的企业文化,无疑把制度包含在内,即制度也是一种文化。但如果我们从狭义角度研究企业文化,制度只是文化的载体;进一步说,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研究,制度与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管理层次和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文化管理高于制度管理,制度更多地强调外在监督与控制,是企业倡导的"文化底限",即要求员工必须作到的;文化更多地强调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力量,强调内在的自觉与自律,是"文化高境界"。     3、制度与文化的演进方式不同。文化的演进是采取"渐进式"的,制度的演进是"跳跃式"的,但二者同处于一个过程之中。从制度到文化,再建新制度,在倡导新文化,而者交互上升。企业管理正是在这种交互上升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臻于完美。     4、制度与文化的表现形态不同。前者是有形的,往往以责任制、规章、条例、标准、纪律、指标等形式表现出来;后者是无形的,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是一种精神状态,往往通过有形的事物、活动反映和折射出来。但二者却是一体两面,有形的制度中渗透着文化,无形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得以表现。
 
    5、制度与文化对人调节方式有差异。制度管理主要是外在的、硬性的调节;文化管理主要是内在的文化自律与软性的文化引导。文化管理强调心理"认同",强调人的自主意识和主动性,也就是通过启发人的自觉意识达到自控和自律。对多数人来讲,由于认同了主流文化,因此,文化管理成为非强制性的管理;对于少数未认同主流文化的人来讲,一种主流文化一旦形成,也同样受这种主流文化氛围、风俗、习惯等非正式规则的约束,违背这种主流文化的言行是要受到舆论谴责或制度惩罚的。因此文化管理又具有一定"强制性"。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对制度与文化的感受度不同。体力劳动者因为其作业方式要求标准化的程度高,对制度管理的强制性敏感度较低,也就是说,遵守制度是顺理成章的事,制度管理对他们更适合;脑力劳动者因为创造性强,要求自由度较高,对较低层次的条条框框则反感,需要较多的文化管理。这是超Y理论的研究结果,值得我们注意。     6、制度与文化是互动的。当管理者认为某种文化需要倡导时,他可能通过培养典型的形式,也可能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来推展和传播。但要把倡导的新 文化渗透到管理过程,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制度则是最好的载体之一。人们普遍认同一种新文化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而把文化"装进"制度,则会加速这种认同过程。当企业中的先进文化或管理者倡导的新文化已经超越制度文化的水准,这种文化又在催生着新的制度。     7、制度与制度文化不是同一概念。当制度内涵未被员工心理认同时,制度只是管理者的"文化",至多只反映管理规律和管理规范,对员工只是外在的约束;当制度内涵已被员工心理接受、并自觉遵守时,制度就变成了一种文化。比如,企业要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先定一项制度,时间长了,员工心理接受了这一制度内涵,制度变成空壳,留下的是参与文化。     8、文化优劣或主流文化的认同度决定着制度的成本。当企业倡导的文化优秀且主流文化认同度较高时,企业制度成本就低;当企业倡导的文化适应性差且主流文化认同度较低时,企业的制度成本则高。   由于制度是外在约束,当制度文化未形成时,没有监督,工人就可能"越轨"或不能按要求去做,其成本自然就高;而当制度文化形成以后,人们自觉从事工作,制度成本大为降低,尤其当超越制度的文化形成,制度成本会更低。摩托罗拉公司取消"打卡"制度,是因为员工能够认识到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大庆人"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工作作风是大庆人自觉的文化表现。所以威廉·大内说,文化可以部分地代替发布命令和对工人进行严密监督的专门方法,从而既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能发展工作中的支持关系。交通是一面镜子,有警察监督时司机能够按照交通规则办事,如果没有警察监督时不能按照交通规则办事,说明制度对司机来讲没有变成一种文化,其制度成本就高;反之,如果没有警察监督时司机也能按照交通规则办事,制度已经内化在司机心目中,变成一种文化,制度成本会大幅度下降。     9、制度与文化永远是并存的。制度再周延也不可能凡事都规定到,但文化时时处处都能对人们的行为起约束作用。制度永远不可能代替文化的作用。也不能认为文化管理可以替代制度管理。由于人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对组织目标认同的差异性,要想使个体与群体之间达成协调一致,光靠文化管理是不行的;实际上,在大生产条件下,没有制度,即使人的价值取向和对组织的目标有高度的认同,也不可能达成行动的协调一致。海尔为"爬坡的球"创造了一个"止动力",之后有为它创造了一个"牵引力",使球既不至于下滑,又有动力往上滚,是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结合的典范。海尔集团从1984年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到现在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海尔的企业文化起了决定性作用。出席“中外企业文化2003青岛峰会”的中外企业家,12月1日在海尔集团聆听了海尔集团公司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关于企业文化的精彩演讲。张瑞敏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在企业文化方面应当解决好跟企业发展战略、员工创新精神及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dVQ洱吧下载 -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海尔企业文化中的“内胜外王”dVQ洱吧下载 -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张瑞敏说,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推进剂”。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是,先有战略,后有文化。去年,到海尔参观的人有40多万人,很多人都希望能拿到海尔关于企业文化方面的全套资料,其实这个并不重要。因为,每个企业都有其不同的战略,你必须根据这个战略来确定企业的文化。有战略而无企业文化的企业,就好比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dVQ洱吧下载 -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海尔集团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定位,从1998年开始提出“内胜外王”。所谓“内胜”就是内部有非常优秀的企业文化;所谓“外王”就是在外面市场上我一定要成为世界名牌。要成为一个国际化企业,首先是人的国际化。没有人的国际化,没有人的素质的提高,这个国际名牌也就不可能实现。dVQ洱吧下载 -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使每一位员工带有创新的“基因”dVQ洱吧下载 -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企业文化应该能够把创新的“基因”植入员工当中,这是企业文化最根本的一个东西。张瑞敏说,世界上长盛不衰的百年企业,不变的是其创新的精神。dVQ洱吧下载 -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海尔集团在近几年内使自己进入世界“白色家电”前三名,而排在海尔集团前四位的企业都是有一百年历史以上的企业。海尔集团要赶超竞争对手,必须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这不是靠某一个企业领导人,也不是靠某一部分人,而是要靠全体员工的创新。所以,只有把创新的精神像基因一样植入每一个员工身上,企业才有活力,才能够长盛不衰。海尔集团十几年前就提出,不管你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要你有一个对企业有贡献的东西,比如一个小发明,企业都会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在企业里最可怕的是,每个人对企业都漠不关心,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贡献出他的力量。dVQ洱吧下载 -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海尔从1998年开始提出市场链的流程再造,即把企业金字塔型的管理组织模式完全打破,使每个员工都直接面向市场,从而使每个人盯住的不是上级和同事,而是市场。谁能最快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谁就能抓住市场。让平凡的人作出不平凡的事,这样的企业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乱不惊。dVQ洱吧下载 -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永远“本土化”的变化思维dVQ洱吧下载 -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张瑞敏认为,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融合不同的文化。海尔兼并青岛洗衣机厂,只是派了三个人,靠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就把这个企业救活了。在兼并合肥一家老国有企业时,曾有200多人因适应不了海尔的严格管理,上街示威要把海尔的人赶走。最终,大家通过讨论统一了思想,消除了这种文化碰撞。dVQ洱吧下载 -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从国外来讲,海尔在国外有13个工厂,其中许多工厂都大量招聘当地人,采取了“本土化”的做法。海尔1991年进入美国市场,销售额达到1亿多美元所用的时间,要比日本松下企业达到这个目标少用了一半时间,就是因为“本土化”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dVQ洱吧下载 -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张瑞敏说,对一个企业来说,最难的是成功以后再赢一次,别让第一次成功的思维模式束缚住了。世界是变化的,海尔永远在变中求胜。面对激烈的全球化竞争,海尔永远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是,海尔要创世界名牌的路是坚定不移的。就像中国一位哲人所说过的,只要找到了路,就不嫌路长。dVQ洱吧下载 -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海尔总裁张瑞敏的十三个观点2007年06月03日 星期日 12:46

观点之一 —— 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1985年,张瑞敏刚到海尔(时称青岛电冰箱总厂)。一天,一位朋友要买一台冰箱,结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后勉强拉走一台。朋友走后,张瑞敏派人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发现共有76台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张瑞敏把职工们叫到车间,问大家怎么办?多数人提出,也不影响使用,便宜点处理给职工算了。当时一台冰箱的价格800多元,相当于一职工两年的收入。张瑞敏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他宣布,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谁干的谁来砸,并抡起大锤亲手砸了第一锤!很多职工砸冰箱时留下了眼泪。然后,张瑞敏告诉大家——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三年以后,海尔人捧回了我国冰箱行业的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

观点之二 —— 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东方不亮西方亮。”这是国内不少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美好初衷。从1984年到1991年,张瑞敏把这7年叫做海尔的“名牌战略阶段”。7年时间里,海尔只做了冰箱一个产品。到1991年,海尔冰箱产量突破30万台,产值突破5个亿;全国100多家冰箱企业,海尔唯一产品无积压,销售无降价,企业无三角债;海尔商标在全国家电行业唯一入选“中国十大驰名商标”。1992年起,海尔开始“多元化发展阶段”。如今,海尔产品有58个系列,92000多种,既有白色家电,又有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其中,冰箱、冷柜、洗衣机、空调器等的市场转占有率在全国名列前茅。张瑞敏把海尔的这种多元化战略概括为“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观点之三 —— 要盘活资产先盘活人
  在海尔兼并的18家企业中,有一家1997年12月近来的4000人在国营黄山电视机厂。1998年6月2日,该厂部分员工罢工上了街,原因是接受不了海尔的管理,把海尔派去的孙部长也打了。张瑞敏一看闹到这种地步,“不是你愿不干的问题,而是我让不让你干的问题”,下令不限期停产整顿。也没有无限期,两天,大家都想明白了:海尔不这么做,企业在市场上就站不住脚;企业站不住,员工也就没地方开工资了。孙部长正给职工代表开会,宣布“明天可以复工了”,手机突然响了——老婆要来合肥把“卖力不讨好”的丈夫接回去。孙部长气道:“看你们把事情闹的!”这时,一位职工代表喊了三句口号——“孙部长不能走!”“海尔不能走!!”“海尔精神不能走!!!”到1999年,该厂一个月电视机的产量相当于过去一年半的产量。

观点之四 —— 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
  一般来讲,每年的6至8月是洗衣机销售的淡季。没到这段时间,很多厂家就把商场里的促销员撤回去了。张瑞敏挺纳闷儿:难道天气越热出汗越多老百姓越不洗衣服?调查发现,不是老百姓不洗衣裳,而是夏天里5公斤的洗衣机不实用,既浪费水又浪费电。于是,海尔的科研人员很快设计出一种洗衣量只有1.5公斤的洗衣机——小小神童。小小神童投产后先在上海试销,因为张瑞敏认为上海人消费水平高又爱挑剔。结果,上海人马上认可了这种世界上最小的洗衣机。上海热销之后,很快又风靡全国。到如今两年时间里,海尔的小小神童在全国卖了100多万台,并出口到日本和韩国。张瑞敏告诫员工说:“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

观点之五 —— 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
  1997年10月份,张瑞敏到四川出差。有用户跟他抱怨说,海尔的洗衣机不好,下水管老堵。一了解,原来是有些农民朋友用洗衣机来洗地瓜(北方叫红薯),有时泥沙堵塞了下水管。回来后,张瑞敏把这件事讲给大家听。一些人觉得像是笑话,说:“重要的问题是教育农民怎么使用洗衣机。”但张瑞敏不这么看,他说:“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后来,海尔专门开发出一种下水管加粗的可以用来洗地瓜的“大地瓜”洗衣机。这事见诸报端后,有人不以为然,说我们的农民富裕到用洗衣机洗地瓜吗?张瑞敏的想法是,既然用户有需求,我们就该去满足。“这块蛋糕也许不大,但却是我自己享用。”1998年底,在一次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还提到了海尔“大地瓜”洗衣机的事。

观点之六 —— 下道工序就是用户
  一件电器产品,从设计、生产到销售,要经过若干道工序最终到达用户的手里。但张瑞敏告诉每一道工序:“你的下道工序就是用户!”什么意思?就是说什么问题都得在你这儿解决好,留给后边人家不饶你。为此,海尔提出:人人都有一个市场,人人都是一个市场——下道工序是你的市场,你又是上道工序的市场。如果你为上道工序遗留的问题付出了劳动,你有权利向他索酬;同样,如果你把问题留给了下道工序,人家也有权利向你索赔。张瑞敏把这叫做“市场链”,就是一道一道工序像锁链一样的咬合在一起,谁那儿“掉链子”,谁就得从兜儿里掏钱。此招一出,各种问题立马大幅减少,企业效益大幅提高。这事被一位叫菲希耳的外国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前教务长)知道了,到海尔跟张瑞敏谈了8个小时,拿回去做了个MBA的教学案例。

观点之七 —— 企业就像斜坡上的球
  张瑞敏有一个著名的“斜坡球体论”,是说企业好比斜坡上的球体,向下滑落是它的本性;要想使它往上移动,需要两个作用力——一个是止动力,保证它不向下滑,这好比企业的基础工作;一个是拉动力,促使它往上移动,这好比企业的创新能力。且这两个力缺一不可。就海尔而言,其15年来平均81.6%的快速增长,首先得益于创业初期长达7年的一门心思就造一个冰箱,拿一个冰箱奠基企业的基础工作,锻炼一支队伍,建立一种机制,培养一种文化。其“止动力”如“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拉动力”如“在市场否定你之前先自己否定自己”,已被证明是非常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观点之八 —— 赛马不相马
  人才缺乏,是国内企业的共同呼声。但张瑞敏认为,我们最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海尔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一个基本做法是“赛马”而非传统的“相马”。海尔“赛马不相马”的人才机制就是给海尔的每一位员工创造一个发挥才能的机会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使企业整体充满活力。海尔的“赛马不相马”应用于下至普通员工,上至集团副总裁。1999年9月,在海尔全球市场产品交易会上,记者们通过嘉宾介绍得知海尔新任命了两位“见习副总裁”,颇觉新鲜。会后,有记者问张瑞敏“见习”副总裁是怎么回事?张瑞敏道:所谓“见习副总裁”就是把他们放在副总裁的位置上干干看行不行。今年记者再到海尔,得知二人已被正式任命为副总裁。赛马赛到这份儿上,什么马见了不得奋蹄?据说,海尔的管理人员平均年龄只有26岁。

观点之九 —— 企业要长第三只眼睛
  按照张瑞敏的说法——计划经济下,企业长一眼盯住领导就够了。市场经济下,企业要长两只眼,一只盯住员工,达到员工满意度的最大化;一只盯住用户,达到用户满意度的最大化。但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企业还要再长第三只眼,用来盯住国家政策。张瑞敏举了三个海尔的例子——一个是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后,海尔抓住机遇搞了海尔工业园;一个是1997年利用国家优惠政策,一下子兼并了18家企业;再一个是国际方面的,就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连自己设在那边的生产厂的产量也在收缩的时候,在那里大做广告,其广告价格是危机前的1/3,结果危机一过,现在海尔的产品在东南亚销量大增。

 观点之十 —— 先有市场,再建工厂
  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思路,其不仅适用于进入国际市场,也适用于开拓国内市场。这里的“建”字,既包括自己建设,当然也包括兼并、参股等多种形式。海尔在这方面的事例,如把滚筒式洗衣机的40万台项目拆成两期建设;如在海尔品牌具有相当辐射力的时候兼并“黄山电子”进入彩电行业;如出口美国的冰箱超过当地生产30万台的盈亏平衡点后才在当地建立工厂。反思我们很多企业,不就是因为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市场、过于乐观地估计了自己,然后盲目建厂,导致设备闲置或生产线开工不足而被拖垮的吗?甚至不是还有世界级的家电企业在中国拿自己开工不足的生产线给国内企业“OEM”的吗?我想,这肯定不是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初衷!

观点之十一 —— 出口创牌,不仅仅是创汇
  10年前海尔按照“先难后易”的原则,要把自己的冰箱送到“师傅”那儿卖时,坚持要挂自己的牌子——此前,光各种认证就折腾了一年半。二十几个德国经销商都不相信刚学会造冰箱没几年的中国,产品能进入德国市场。没办法,海尔就把运过去的4台冰箱跟德国冰箱放在一起,然后都把商标揭掉,让经销商认哪是海尔的,哪是德国的。结果,没发现任何问题的,大都是海尔的。一下子,德国人服气了,纷纷订货。不久,又碰上德国检测机构对市场上的冰箱进行质量检测,海尔5个项目共拿了8个加号,排在第一位。现在,据德国海关统计,他们从中国进口的冰箱,海尔占了98%。另外,在美国市场,海尔占中国出口白色家电的53%。所有产品,打的都是海尔自己的牌子。

观点之十二 —— 国际化就是本土化
  面对WTO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国内企业的国际化成为一个现实的课题。什么是企业的国际化?张瑞敏认为,国际化就是本土化。本土化可以相对缓解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三个难题——一是消费者对外来品牌的抵触心理;二是进入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三是我们国际商务人才的极度匮乏。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先行者,海尔“国际化即本土化”的做法是,当地设计、当地制造、当地销售,以及当地融资、当地融智。比如在美国,海尔在洛杉矶建立了设计中心,在南卡州建立了生产工厂,在纽约建立了营销公司,三位一体,以形成本土化的海尔,其雇员也主要是美国人。张瑞敏说,什么时候,美国人不再认为海尔是中国的海尔,而是美国的海尔,海尔在美国就算成功了。

  观点之十三 —— 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
  企业以赢利为目的,是尽人皆知的道理。但张瑞敏说:“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这是张瑞敏总结了近年来国内一些声明显赫的企业为什么突然死亡的原因后得出的结论。1999年上海“财富论坛”上张瑞敏提出这个观点,台下有人问跟张对话的宝洁公司的老总:“您是否同意张先生的观点?”宝洁公司的老总说:“张先生的观点是对的。过去人们看到利润,现在人们看到现金流量。现金流之于企业,犹如氧气之于人体一样。”张瑞敏说,现在的市场竞争,不是说资不抵债才叫破产,你失去了现金支付能力,就叫破产!同时,张瑞敏对有可能收不回钱的“赊销”不以为然,“企业帐面上看到的利润,但实际上没有支付能力”。张瑞敏认为,只有让用户喜欢你的产品,像戴尔那样能够满足用户的个


  1 海尔总裁张瑞敏的50句管理格言
 
1  海尔总裁张瑞敏的50句管理格言  
  海尔总裁张瑞敏把一个亏损的国有企业改造、经营、管理成全球500强跨国企业,其许多管理箴言因而也被广泛重视。  
    
  ★要效果,不要借口。  
    
  ★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  
    
  ★举一纲而万目张,失一机而万事毁。  
    
  ★物流以时间消灭空间,商流以空间消灭时间。  
    
  ★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了斗志,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斗志,那些事情才难以做到。  
    
  ★“想干与不想干”是有没有责任感问题,是“德”的问题;“会干与不会干”是“才”的问题,但是不会干是被动的,是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干;“能干与不能干”是创新的问题,即能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目标。  
    
  ★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管理人员的创新精神。  
    
  ★真正的人才是在寻找实现自我的机遇。  
    
  ★盘活资产首先要盘活人。  
    
  ★管理者要是坐下,部下就躺下了。  
    
  ★什么是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千百遍都做对,就是不简单;什么不容易?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  
    
  ★企业发展的空间无限大,企业与用户的距离无限小。  
    
  ★质量无止境,企业无边界,名牌无国界。  
    
  ★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第一是质量,第二是质量,第三还是质量。  
    
  ★在一个管理好的企业内部没有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  
    
  ★我们所有的质量问题,都是人的问题。设备不好是人不好,零部件不合格是人不合格。我们所有发展不起来的问题都是思路问题,不是缺人是缺思路。  
    
  ★管理者必须进行问题管理,而不是危机管理。  
    
  ★干部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怕什么。  
    
  ★没思路的领导不想互动,没控制力的领导不敢互动。  
    
  ★干部怎样面对市场?创与闯。既要创新、创造;又要有闯劲、冲劲。  
    
  ★干部怎样对待管理?悟性和韧性。  
    
  ★干部的目标:做超级领导,即你的领导水平达到了能够让下属在没有领导的时候仍能够正常工作。形成有活力的员工,有合力的组织。  
    
  ★如果你或你的部门没有了上升的空间,也将失去生存空间。  
    
  ★看不出内部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重复出现的问题是作风上的问题。  
    
  ★部下素质低不是你的责任,但是不能提高部下的素质是你的责任。  
    
  ★观念不变原地转,观念一变天地宽。  
    
  ★管事先管人,管人带作风。  
    
  ★渐进就是守旧。所以经营理念创新,就要反渐进,必须一步到位。  
    
  ★先画靶子再打枪。  
    
  ★特殊论就是给问题放行。  
    
  ★“立刻办”是奔着有预算的目标立刻办;“想想看”是没有预算的闭门造车。  
    
  ★开发的是市场而不是产品。  
    
  ★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减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车厢都减速。  
    
  ★海尔人只有创业没有守业。  
    
  ★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是看一个企业的员工是增值的资产还是负债。  
    
  ★客户的要求不等于客户的需求。  
    
  ★企业一旦站立到创新的浪尖上,维持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要持续创新。  
    
  ★经营企业就是要经营人,经营人首先要尊重人。  
    
  ★止谤莫如自修。战胜非议的惟一途径就是战胜自我。  
    
  ★工作要简化,不要简单化。  
    
  ★没有市场订单的管理者就是不要管理的管理者;没有市场订单的员工就是不干工作的员工,责任不在员工身上,而在于管理者;没有市场订单的工作就是无效工作。  
海尔总裁张瑞敏的50句管理格言   ★只有自己才能打倒自己。在别人否定自己之前先自我否定。  
    
  ★智力比知识重要,素质比智力重要,觉悟比素质更重要。  
    
  ★监鼐褪羌嗷ぃ尉褪切湃巍?nbsp; 
    
  ★不能用职能管理的手推职能管理的山。  
    
  ★昨天的成功经验与辉煌可能是明天成功的阻碍。  
    
  ★要做到实事求是,有两点很重要:其一是能不能实事求是,即思维方式的改变问题;其二是敢不敢实事求是,即思想境界的提高问题。  
    
  ★解决无效管理,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树立以几何级数去提高工作效果的信心;其次,要有创新是无止境的观念,创新的空间存在于每个地方、每个人、每件事上。  
    
  ★一切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在调查研究中,如果找不出原因和解决办法就不能放过。  
 
诺基亚的企业文化
20年,一个风华的青年人长成。20年,一个个中国本土企业成长起来。20年,庞大的经济机器——国际跨国公司在中国扦插的带有自身基因的苗儿也一个个秀颀茁壮起来。诺基亚就是其中根红苗正的一个。
2005年元月的诺基亚,在华生产型合资企业重组工作已全部完成,诺基亚首信通信有限公司公司于1月4日正式投入运营。新公司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移动通信行业最大的制造和出口企业。
诺基亚中国的战略整合与国际化战略以及WTO后的中国经济环境有密切关系,诺基亚实现了从全球到中国,再由中国支持全球的一个战略规划。而与战略最密切甚至是一体两面的诺基亚文化,也表现了几乎一致的倡导倾向。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诺基亚首信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元鋆的言谈话语中得到证实: “……通过整合,新公司将全面优化诺基亚在华企业的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并降低管理成本,从而加强诺基亚和中方合作伙伴在中国和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新公司的成立再次证明了em-cn.com/Article/Special/nokia" target="_blank">诺基亚对中国的长期承诺,加强了我们与中方合作伙伴的成功合作。” 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何庆源更直接指出:“……诺基亚(将)在中国的生产运营得以在统一的平台下,享受规模经济和高效运营所带来的裨益,成为中国通信行业最具实力的制造和出口企业。”由是我们可以基本判断诺基亚的管理文化是开始强化“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统一”、“规模经济”、“高效运营”等理念关键词。那么这些提倡的文化理念虽然与目前的战略相互支撑,但是不是与诺基亚的文化发展基础相互吻合呢?这样的文化落实会遇到什么样的文化阻力呢?
诺基亚的管理文化的细微变化使我们可以切诊到外资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本地化进程的文化变革的脉搏。
只从现阶段的企业领导的文化倡导(期望)是很难完整和深刻的解读企业文化的,也更难判断一个企业文化的发展走向。而应该从现状文化形态和要素的形成基础、现状文化的抗体强度、现状文化的未来适应性三个方面来全面观察。
我们按照“诺基亚本原----诺基亚中国发展历程----诺基亚中国文化现状-----诺基亚文化期望”的线路来解读诺基亚中国的文化。
我们先看诺基亚进入中国市场的文化初衷,所谓初衷,也就是一种组织使命的宣示:“
idelink" href="http://www.em-cn.com/Article/Special/nokia" target="_blank">诺基亚致力于在中国的长期发展并成为最佳的合作伙伴。”这句话在诺基亚的外宣文本里几乎每篇都有,在诺基亚(中国)的领导团队成员的口中也是频繁出现。
我们来看这种文化类型叫做灵活创新文化导向,它有几个要素:
1、典型特征:这种文化强调变通性和变革,组织最关心的是能否有能力迅速适应环境,因此在结构和人员安排上都敞开与外部的联系。组织高度重视员工创新与获取资源:寻求合适的供应商、了解顾客的需求、招聘有特长的员工、开拓融资的渠道、观察对手的活动。组织领导具有企业家精神,敢冒风险,能提出未来发展远景并让员工也理解。目标是建立一种灵活、机敏、外部取向的、创造性的文化,实现增长不断获取资源。
2、基本假设:革新和先驱式地创始能够导致成功,组织的主要事务是开发新产品和服务,并为未来做好准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企业家精神、创造力,适应和革新能够获得新的资源和利润。
3、领导类型:革新者、企业家、幻想家
从文化的初衷上,模型的“组织最关心的是能否有能力迅速适应环境”就是诺基亚“成为最佳的合作伙伴”的深层基本假设。
1977年,诺基亚的总裁卡拉莫(Kar H kanvmo)提出了诺基亚的企业愿景现在依然在激励着诺基亚人----让现实的发展服务于理想。而这个愿景就是模型“幻想家”的表现,诺基亚也坚信自己“现实理想主义”的发展特征。
什么的初衷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扦插方式,也会有什么样的成长历程。诺基亚中国的20年,我们把大事记浏览一遍,就是模型所说“革新和先驱式地创始能够导致成功,组织的主要事务是开发新产品和服务,并为未来做好准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培
养企业家精神、创造力,适应和革新能够获得新的资源和利润”的基本假设(核心价值导向),不断地适应环境和创造市场的20年。
诺基亚在中国的20年,还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文化提示:企业文化非常的简单,也非常的科学,它源于初衷又回归初衷,需要长期的恪守着秉持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基业的常青。而不是象我们一些理论学者所论述的那样体系复杂,几乎涵盖了文化的所有概念,还紧盯时髦的用语,到头来反而没有什么企业文化的价值。
中国企业内部的诸侯文化
最近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表示:企业发展到某个阶段,要更加强调发挥协同效应,企业内部资源共享,但是企业管理的“山头主义”会阻碍这种发展。我们的企业文化也一直避免这种倾向。但从另一方面来看,TCL的成长中,不能单纯负面地去看企业“诸侯化”现象。如果从正面角度看,支持TCL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家精神。我们强调的企业家精神,就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团队能够以一种企业主人翁的心态和精神去主动承担责任,去应对各方面的竞争和挑战。实际上,这是企业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    目前,中国企业和已经很成熟的大企业不一样,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在过往发展中,我们所做的,一个是捕捉发展机会,另一个是加强应对市场、产业环境变化的能力,企业应对变化的速度和效率一直是竞争力的基础。这些因素都是我们要保持的,而要保持这些因素,就要企业管理者更要具备企业家精神。  怎么看中国发展过程中内部的诸侯文化?     张良 比诸候文化更严重的天子文化   “诸侯文化”是指什么?地盘?山头?不顾大局,搞派系,挟“部门”自重?换成管理语言,就是缺乏协同精神,以分管产业或者部门利益为重?   如果是这个意义,“诸候文化”并非中国企业所特有,但是“诸候文化”在中国企业的形态和变异确实值得关注。中国企业更严重的问题是天子文化,这两种企业文化在本质上是一个含义。都是制度变异、组织畸形的产物。   即使在非常成功的全球性公司中,这种现象依然十分明显。这和全球公司大部门采取矩阵式管理结构相关。矩阵式结构有很多问题,而在诸多问题当中,最大的问题是沟通协调问题,官僚主义就是由之而来的产物。政治学中有句话说,财政是意识形态。而从企业的角度,资源的投入就是意识形态。从公司资源的角度,财务、人力、信息技术部门在各自方面拥有整体的资源,但对于产品部门,拥有市场资源和客户资源。   前些时候,我们就此问题和一些国际上著名的跨国公司进行了解,发现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销售部门抱怨市场部门支持不够,而市场部门的人则嫉妒研发部门待遇优厚却优哉乐哉,又过于迷恋技术。因此,从纵的层面上,战略推行相对容易,但是从横的层面上,整体协同则大打折扣。   那么,对于中国企业,就已经完成了矩阵式结构的挑战了吗?会不会我们还没有学会矩阵式的平衡和协同,就已经学会了官僚主义?还没有形成对复杂组织的适应性,就已经忙于权力的再分配了?从某种意义上,中国文化是更适应垂直式管理方式的,我们驭臣之术,削藩之策,权谋之道,但是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对分权和协同少有研究,在一个如此复杂和动荡的全球市场中,仅靠这些东西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诸侯文化和所谓企业家精神是扯不上边的,同样,当中国企业还沉浸在控制式的组织文化时,所谓领导人说的协同很多时候就是“听我的”,就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意思。
    尹传高 TCL诸侯文化难挽危局   传统的蒋介石政权就是一种诸侯政权的反映,结果,它被诸侯反制,失败了。三国时  
期是诸侯政治,结果汉室也完了;隋朝的时候,皇帝对自己的二个亲生儿子管不住,所以 也就国将不国了,最近新婚的李东生春风佛面,希望有多点时间给年轻的妻子,但诸侯文化能够带给他真正的安宁吗?也许会,也许不会!
  1、核心价值观的分离
  诸侯文化难挽危局。因为,任何一个山头或诸侯,都有强化自己的趋向。这种趋向多是在为了总体利益的旗帜之下进行的。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下,这种方式很难取得成功。因为中国的经理人更容易享受利益与分红,却很少真能承担起责任。   在任何一个成熟的战略系统中,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管理和战略管理的基因。诸侯式的管理模式经常性的以业务的发展为第一位,将在很多的程度上使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产生分离,时间长了,对一个组织的发展将更为痛苦。   做到核心价值观和业绩目标的平衡是我的能力战略的核心思想之一,尽量少点病急乱投医,从容面对新问题,我所分析的是,虽然TCL有明显的业经压力,但应该还没有到很荒乱的时候。
  2、对战略本质认识的严重缺乏。
  当危机关头,人们常常偏好熟悉感和程式,他们养成了依赖性。这种现象完全是根深蒂固的,只能归结为人的本性。我曾经把这种工作方式称为个人的习惯性的分权,同时我也提出真正的分权应该是有限的战略性分权。   但由于TCL在系统的战略理论认识的缺乏,而把一个科学的战略管理变成了一个建立在个人经验主义之上的习惯性的学问。TCL也曾经出现过“系统战必胜”的理论,也知道这是一个系统,但是却恰恰在系统问题上发生了偏差。系统的认识,系统是能力战略的最为核心的能力之一。但如何去理解系统,去认识一个企业,TCL但并没有很到的解决办法。
  3、业绩导向的临时性的战略布局安排
  业绩上升奖励,做不好就换人。李东生向来习惯于分权。因为这种放权,曾经造就了TCL昔日的繁荣。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李东生对万明坚的个人授权,对TCL通讯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TCL通讯一度曾占有TCL集团利润的3/4。   但随着中国手机业陷入了行业性的颓废,万本文也就是是工作到头了,他的那一帮子人也跟着走了不少。   目标导向是战略的一个方面,诸侯文化的硬伤是会以这个点作为一个面上的东西。到时候,有哪位诸侯业绩不好,好话,坏话,都是大老板的替罪羊。对诸侯们来说,管他的,现在有机会了,搞点权,混点名再说。   古语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未来。 

企业竞争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产品竞争、营销竞争、战略竞争和文化竞争。只有文化竞争的成功才是企业长期成功的根本保证。海尔、联想和TCL三家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是漫长的,也是成功的,它们都已经具备了向世界级企业迈进的基础。

一、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

企业文化会随着企业的战略变化而变化,企业领导人必须懂得用文化的变化来配合或推动战略的转变。联想在创业之初形成的是“生存文化”,企业文化的特征主要是敬业和危机感。后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尤其是成立PC事业部以后,以杨元庆为首的年轻人走上了领导岗位,联想文化过渡到“严格文化”,强调“认真、严格、主动、高效”。2000年,联想公司又提出“亲情文化”的建设,提倡“平等、信任、欣赏、亲情”,用柳传志的话来说,联想需要制造“湿润”的空气,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合作精神,这非常适应当时联想即将实行的公司战略——向服务转型。服务业的文化不仅需要效率,还需要“微笑”,联想试图通过对内部员工的影响,提倡员工的合作、支持和自主性,进而支持企业对外的服务型业务,使客户满意。

二、要会学习

一个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组织必然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在海尔、联想、TCL,不仅企业领导人重视学习,整个组织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海尔在海尔工业园区建立了建筑面积3600多平方米的海尔大学,还在洋口开发区建设了35000平方米的国际培训中心。海尔的中高层干部每个周六都要集中在海尔大学,进行主要以海尔目前问题为主的案例式研讨学习。联想也建立了联想管理学院,对干部进行系统培训。联想干部员工的学历比较高,又地处北京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学习氛围也比较浓。而TCL地处广东惠州这样一个小城市,广东文化中对学习的重视程度是不足的,但TCL集团里的学习氛围却非常浓厚,我们北大案例研究中心的调研小组在TCL调研时感觉非常强烈,TCL的主要中层干部对自己的职能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最新动向非常了解,TCL建立了培训学院,办了内部MBA班,不断引进一些国际流行的管理培训方法与内容。

三、要有执行力

海尔文化中最突出的是执行力强,其高层决策基本可以不走样地落实到最基层。同时强调执行工作的效率,其提倡的海尔作风是“迅速反应、马上行动”。这种工作作风在中国企业中十分突出。海尔内部流传着一个寓言,说一只狮子领导的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领导的一群狮子。中国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其实正是狮子与绵羊的关系问题。海尔在张瑞敏领导下,只要认准了的事,就能够得到强有力的执行。例如企业流程再造,即使在国际上的成功率也只有百分之五十,而海尔在三万多名员工,200多亿销售收入规模的基础上,不借助咨询公司,靠自己的力量进行了以市场链为内容的全面流程再造,迅速取得了应有的效果。相比之下,实达公司在麦肯锡的帮助下,在只有2000多员工、二十个亿销售收入的基础上进行的流程再造却完全失败。西方管理界最近流行一句话:“战略就是实施”,因为战略制定只是少数人在短期内的事,而战略执行却是多数人长期的事。海尔中层干部的个体素质并不是最强的,但以张瑞敏为核心,以海尔文化为基础,就形成了一个最强的组织。

四、要有企业家精神

TCL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是内部企业家精神。TCL受广东文化的影响,市场意识、业绩导向非常明显。公司开会,业绩好的单位代表自动坐在前面,业绩不好的单位代表自动地坐在后排。TCL鼓励内部创业和企业家精神,李东生做彩电的初期只投入300万元人民币,杨伟强做电脑时的投资是5000万元,万明坚做手机时的投资是1000万美元,这三大产业的形成过程都是一种内部创业过程,企业家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李东生并没有压制其他企业家的产生,而是鼓励其他企业家的产生。有的企业,社会公众只听到一个名字,而TCL则给社会展现了一个企业家群体。这体现了TCL鼓励内部创业的文化,尽管有一些失败,但TCL的确成长起四大强劲的支柱产业。

企业文化作为一门学科——企业文化学的兴起,至今也不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起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究其原因是因为它给企业带来了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它已成为促进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对于此,我觉得最好的证明就是“海尔”。可以说在中国企业中能够成功运用企业文化的,“海尔”是第一家。
    海尔将企业文化视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其“你能够翻多大跟头给你搭建多大舞台”的用人理念,还是“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质量理念;无论是“国门之内无名牌”的品牌理念,还是“先卖信誉,后卖产品”的营销理念;无论是“打价值战不打价格战”的市场竞争理念,还是其“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生存理念等,都透显着海尔先进独特的企业文化。“过去,看一个公司的业绩仅仅看帐面,而现在更多地要看公司的文化及由此产生的凝聚力,这是公司能否持久发展的关键”,哈佛商学院的佩恩教授在谈到海尔现象时这样说。是的,事实已经证明:“海尔”成功了,因为,它有一个成功的企业文化。
放眼国际,凡是成功的企业其自身都和海尔一样,有一种强大的成熟的精神理念在支撑着。比如,日立的“和诚开拓”,卡西欧的“创造与奉献”,松下的“产业报国、光明正大、和亲一致、奋斗向上、礼节廉虚、感谢报恩”……都是一种企业文化,从他们的企业文化理论可以透视到其管理理论。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或正在从企业文化这个全新的视角来思考和分析企业这个经济组织的运行了,他们把企业管理和文化之间的联系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应该说,海尔的企业管理已从技术经济上升到文化层面,它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
[海尔理念是“斜坡理论”,它认为人的本性不是往上的,而是往下滑的,管理就是防止员工下滑。]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一直是海尔集团建设的重点。经过18年的发展,海尔集团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某些优秀部分曾经支撑了集团的高速发展,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文化的某些方面已经成为制约海尔集团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分析海尔文化,指出其中不合时宜的部分,一定对海尔集团和广大正在“从优秀走向卓越”的中国企业大有裨益。
  ●短期文化:过度追求指标
  海尔集团在将“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转化为可执行的各项指标的时候,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指标就是进军世界500强,而衡量世界500强的核心指标之一就是销售额。因此,追求销售额就成为海尔集团的最终目标(至少从企业员工的角度看是如此)。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反映出来:第一,销售人员的薪酬完全跟指标挂钩。这一点本无可厚非,但是配合第二方面,却发生了质的变化。第二,销售人员的晋升、淘汰完全取决于指标的完成情况所体现出来的排名。在完成指标的情况下,一切都好办,比如可以从集团申请更多的广告费、业务费、政策费等。若连续三个月完不成指标,则职位直接下降一级。若对各个产品的销售额进行横向排名,连续三个月排在最后一名,则就地免职。
  对上面的这种做法形成制度并且长期执行,就使得海尔集团的“短期文化”逐步形成了。只要客户能回款,营销人员就不太关注网络规划,因为网络规划与布局的效果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谁都不敢保证自己明天是否还在这个岗位上。短期文化直接体现于每月月底为了完成销售额指标而虚开发票的情况。短期文化在营销部门表现比较明显,在其他部门,例如:研发、生产、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也存在相似的情况,甚至有些部门为了完成指标而不惜弄虚作假。
  通用电气公司尽管也对员工设定了很高的目标,但是在业绩考核方面却不仅以是否实现了目标为标准,而是将指标与去年同期比较,若没有完成指标,会充分考虑造成指标没有完成的原因,是环境因素还是个人问题。如果是个人问题,分析该员工与以前比较是否有较大的进步,并且以正面奖赏的形式对员工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的挫折进行鼓励。如果员工一犯错误就对其进行惩罚,员工以后就不敢轻举妄动了,这样对创新精神是一种抹杀。因此,通用电气的高指标是一种激励手段而不是考核标准。 ●个人主义,忽视团队文化建设
  在个人主义与团队建设方面,海尔集团明显选择了前者。个人主义的形成,也是长期的制度建设的结果。
  在海尔集团,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员工都挂具体的指标。没有指标考核的岗位是不需要设立的岗位,没有指标考核的员工是不需要雇用的员工。指标为不同部门的人员以及同一部门内部的不同员工之间的竞争考核提供了依据。每月的月度例会对不同部门相同级别的人员进行考核。对本月业绩好及业绩差的员工,分别从其个人优秀及较差的角度进行案例剖析,并分别在《海尔报》、《海尔新闻》报道以及在显著位置张贴等形式鼓励或批评个人的行为,而不是从团队的角度进行考核激励。同时,在周例会、日例会上,要对同一部门内部的每位员工进行优劣方面的考核激励。因此,海尔集团内员工就形成了这样的价值观念:只要我个人将我自己的工作做好了,我就会得到奖励、晋升,集团不会考核我的团队合作方面的能力。
  在海尔集团实行以市场链为基础的内部市场化运作模式后,更加剧了这种价值观念在员工心目中的地位。市场链将集团内部的不同流程作为上下工序进行处理: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客户,对上道工序的质量起到闸口作用,并且上道工序所得到的薪酬直接受制于下道工序对其产品以及服务质量的评价。这种做法客观上讲可以提高上道工序的质量,但负面影响也很明显:第一,上下道工序之间的人员关系很紧张;第二,加剧了员工的部门分割意识,将自己部门以及自己的工作作为最高目标,而不会考虑团队合作问题。
  这种“个人主义文化”在新产品开发方面表现很突出:新产品开发只是产品开发部的事,营销部门以及生产部门的员工很少坐在一起讨论,导致许多新产品并不是消费者所真正需求的,进而导致资源浪费。
  ●骂人文化,减低员工忠诚度
  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企业能够将自己的价值观成功地转化为员工的价值观念。在这方面,海尔集团所做的努力是明显不够的。第一,过长的工作时间使得员工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一周工作六天半,每天早九点到晚九点是很正常的)。
  第二,过长的工作时间来源于过大的工作压力,在员工与企业的价值观念一致并且受到尊重时,员工对于这种工作方式没有什么怨言。但是,在长久的制度建设以及过大的工作压力下,海尔形成了一种“骂人文化”。在员工日益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受到尊重的今天,“骂人文化”使得刚加入集团的大学生在学到海尔管理的内核后,纷纷离开企业。集团无法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与员工的价值观念相融合。非正式群体文化加剧了这种趋势,无论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在一起聊天的主题总是抱怨海尔的负激励、高压力以及领导的骂人。对于这种非正式群体文化,没有任何部门进行管理,因为没有任何一个部门挂这项指标。导致这种非正式群体文化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相背离。第三,“赛马不相马”的用人机制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许多年轻人以很快的速度登上了较高的管理岗位。但是,职位越高,压力越大,自尊心受到的打击就越大。同时,由于在培训方面海尔主要靠的是师徒制,其他方面的投入非常少,因此年轻人认为,当他们在海尔没有什么可以学习并且整天在领导的“骂人文化”笼罩下,感觉不出个人价值的时候,就会选择跳槽。近年来,海尔的中高层频繁跳槽就是对员工忠诚度低的一个较为真实的反映,如较早的空调销售公司总经理叶军、较近的空调销售公司总经理、山东销售事业部长刘德辉、空调顾客服务部长王新民以及最近华北二部销售事业部长赵瑞杰的离职等。
  优秀人才的频繁离职,会产生三方面的效果:一方面,这些人员大部分跳槽后就职于其他家电企业,做高级管理工作,因此他们会从海尔集团带走许多老部下,从而引起人才流失的连锁反应;另一方面,流失的人才会运用海尔的成功经验逐渐培养自己所就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海尔与竞争对手的差异逐渐缩小,并且这部分人员由于很熟悉海尔的劣势,因此他们会主动规避海尔不成功的做法;第三方面,优秀人才的频繁流失,海尔集团内部就会逐渐形成“庸才沉淀”的人才文化,长此以往,将会使集团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
  ●投诉文化,轻视顾客满意度
  顾客满意度是由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水准与顾客事前期望的关系所决定的。因此,要使顾客的满意度得到持续不断的提高,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掌握顾客的期望;二是要从产品与服务两个方面入手。
  海尔集团目前做得较好的就是服务,确切地说,在安装服务方面做得比较好。这一点可以从海尔集团对服务供应商以及售后经理的考核指标方面得到证实。服务供应商的主要考核指标是:用户满意率、多次维修率以及24小时服务到位率,即在安装的过程中用户的满意情况、当电器出现故障时重新修好所需要的次数以及服务的准时性。而衡量上述三个方面的执行效果的信息来源于电话中心所接收到的顾客投诉信息以及话务员的电话访问情况。售后经理的主要考核指标是对投诉信息的处理量及速度,若对投诉信息处理不及时,也会遭到投诉。因此,无论是售后经理还是服务供应商都以自己不被投诉作为最高工作目标,形成了典型的“投诉文化”。当售后经理培养新人的时候,会教导新人:只要你不被投诉,就会拿到全额工资。因此,长期以来,“投诉”文化就绷紧了每一位售后人员的神经。
  所以,无论是售后经理还是服务提供商都没有动力去调查顾客到底期望得到什么服务以及所需要的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情况,更不用说去调查顾客对产品的满意情况。因此,这种畸形的“投诉文化”正在不断地侵蚀着海尔的竞争力。  ●卖点炒作,轻视广告文化建设
  尽管不同广告的最终目的均是通过提高品牌的美誉度进而达到提高销量的目的。但是,不同的广告策略却带有深深的企业文化烙印。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家电企业普遍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因此,长久以来,海尔的广告策略遵循下面的两个原则:第一,从炒作的内容来看,以炒作外观及附加功能为主,炒作的卖点变化很快,一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更换炒作卖点,并且卖点的提炼很少考虑消费者是否真正需要这方面的功能;第二,采用高密度及高频率对某一卖点进行反复炒作。这种做法,在中国处于物质缺乏、追求数量及品质的时代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于今天追求感情及追求高附加值所带来的满足感的消费者,这种做法却有些不合时宜了。因为消费者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他们越来越需要从广告中得到情感方面的满足。频繁地更换卖点逐渐使消费者无所适从:海尔的核心技术到底在什么地方,是质量还是服务抑或是技术?进而对海尔的品牌产生信任危机。
  ●单赢倾向:经销商始终游移
  在对待经销商方面,海尔由于品牌的强大仍然延续了在短缺经济时代的文化传统。更多的时候是将经销商视作“借助海尔品牌发财的工具”。同时,受指标压力的影响,只要经销商能回款,对于经销商所要求的政策都能答应,但是在政策的兑现方面,却很缓慢,给经销商造成一种“忽悠”的感觉,这种感觉一直伴随着经销商从成长到成熟的过程。还有,在建立网络的问题方面亦没有充分考虑经销商的利益。因为建立新的网络有回款,为了这笔回款,即使两个网点的距离不超过50米也可以建立。因此,集团没有与经销商形成利益共同体,经销商的忠诚度不断下降,尽管集团很重视终端的建设,但是,缺乏经销商的支持,终端的建设效果会大打折扣。
  无论如何,海尔集团是很多国内企业学习的榜样,是一家有品牌、有文化的知名企业。但是,经济在飞速发展,企业的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海尔的企业文化到底能够支撑海尔走多远?这依然是一个问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EMBA主任梁能) 企业管理标语大全
G01 没有品质,便没有企业的明天。
G02 品质,企业未来的决战场和永恒的主题。
G03 推动全员品质活动,提高全员工作十七。
G04 ISO9000,企业打开全球化市场的金钥匙。
G05 质量认证,企业全球化的通行证,也是企业管理的起点。
G06 全员参与,强化管理,精益求精,铸造品质。
G07 讲究实效、完善管理、提升品质、增创效益。
G08 优秀的职员:忠于公司、终于职业、忠于人格。
G09 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
G10 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G11 技术是基础,管理是动力。
G12 行动是成功的开始,等待是失败的源头。
G13 企业管理成功的秘诀在于对品牌、管理模式和人力资源的三项追求。
G14 沟通与合作,带给你完善紧密的联系和无限的效益。
G15 有品质才有市场,有改善才有进步。
G16 5S:做好了,才算做了。
G17 5S是建立洁净亮丽,整齐舒适,安全高效的法宝。
G18 5S---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气氛融洽,工作规范,提升品质,安全保证。
G19 ISO14000是绿色环保和创建人类和谐环境的基础。
G20 提供优质的产品,是回报客户最好的方法。

◆ 企业文化宣传标语(J类):J01 因为有我,所以会更好。
J02 不要小看自己,人有无限可能。
J03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J04 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
J05 多点沟通,少点抱怨;多点理解,少点争执。
J06 自我提升,良性竞争;相互欣赏,相互支持。
J07 团结一条心,石头变成金。
J08 强化竞争意识,营造团队精神。
J09 您的自觉贡献,才有公司的辉煌。
J10 追求客户满意,是你我的责任。
J11 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
J12 只有不完美的产品,没有挑剔的客户。

◆ 企业文化宣传标语系列二(J2类):
J2-01 爱护公物 珍惜资源 勤俭节约 共同发展
J2-02 会而不议 议而不决 决而不行 这样的会议是属最浪费的行动。
J2-03 我们极度鄙视一切乱丢乱吐等不文明行为。
J2-04 以厂为校 以厂为家 互相学习 互相关怀
J2-05 找方法才能成功,找借口只有失败。
J2-06 争取一个客户不容易,失去一个客户很简单。

◆ 品质宣传标语(B类):B01 细心、精心、用心,品质永保称心。
B02 创新突破稳定品质,落实管理提高效率。
B03 贯彻ISO系列标准,树立企业新形象。
B04 品质管理标准化,ISO成功靠大家。
B05 内部审核定期做,系统维持不会错。
B06 作业标准能遵守,品质效率不用愁。
B07 顾客反馈勤分析,品质改善有主意。
B08 原始记录要可靠,统计分析才有效。
B09 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
B10 品质是做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B11 以科技为动力,以质量求生存。
B12 每天自我检讨,品质自然更好。
B13 你思考,我思考,品质提升难不倒。
B14 我们的承诺:不做不良品。
B15 革除马虎之心,提升产品品质。
B16 品质你我做得好,顾客留住不会跑。
B17 找方法才能成功,找借口只会失败。
B18 没有措施免谈管理,没有计划如何工作。
---------------------------------------------

◆ 品质宣传标语系列二B2-01 不收不良品、不做不良品、不出不良品
B2-02 发现问题马上报,及时处理要做好。
B2-03 改革创新追求品质,落实管理提高效率。
B2-04 检验测试坚持做,一点问题不放过。
B2-05 来料检验按标准,产品质量有保证。
B2-06 宁愿事前检查,不可事后返工。
B2-07 品质管理讲技巧,沟通协调很重要。
B2-08 生产没有质量的产品,等于制造无用的垃圾。
B2-09 想要产品零缺点,全面品管不可免。
B2-10 眼到、手到、心到,不良自然跑不掉。
B2-11 一个疏忽百人忙,人人细心更顺畅。
B2-12 做好产品包装工作,保障产品最终质量。

◆ 品质宣传挂图(A类):
A01 优质建设,以ISO9000为基。
A02 优质建设,以质为根。
A03 品质——成功之轮。
A04 优质产品,丰厚成果。
A05 品质为重
A06 品质为本,财富为果。
A07 醒觉起来
A08 累积点滴改进,迈向完美品质。
A09 一丝之差,优劣分家。
A10 手连手,发扬优质精神。
---------------------------------------------

◆ 品质宣传挂图系列二A2-01 自检互检,确保产品零缺点。
A2-02 品质是生产出来的,不是靠检验出来的。
A2-03 留意多一点,问题少一点。
A2-04 每天自我检讨,品质自然更好!
A2-05 杜绝不良思想,发扬优质精神。
A2-06 老毛病,要根治;小问题,要重视!
---------------------------------------------

◆ ISO类宣传
I01 我们的策略是以质量取胜!
I02 文件受控易管理,贯彻执行要落实
I03 要有好的灌溉,才有好的成果
I04 做好品质记录,打好品管基础
I05 顾客是我们的上帝,品质是上帝的要求
I06 每天进一步,踏上成功路
---------------------------------------------

◆ ISO类宣传标语I2-01 不绷紧质量的弦,弹不出市场的调。
I2-02 改善品质要规划,主力推动标准化。
I2-03 零缺点的生产过程,一百分的优质产品。
I2-04 人人提案创新,成本自然降低。
I2-05 市场竞争不同情弱者,不创新突破只有出局。
I2-06 投入多一点,方法好一点,绩效自然高一点。
I2-07 仪器设备勤保养,生产自然更顺畅。
I2-08 抓紧每一道工序,做好每一件产品。

◆ 5S标语(C类):C01 整理:区分物品的用途,清除不要用的东西。
C02 整顿:必需品分区放置,明确标识,方便取用。
C03 清扫:清除垃圾和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C04 清洁:维持前3S的成果,制度化,规范化。
C05 素养:养成良好习惯,提高整体素质。
C06 安全:确保工作生产安全,关爱生命,以人为本
C07 勤俭节约、爱护公物;以厂为家,共同发展。
C08 服务:强化服务意识,倡导奉献精神。
C09 整理整顿做得好,工作效率步步高。
C10 清扫清洁坚持做,亮丽环境真不错。
C11 5S效果很全面,持之以恒是关键。
C12 培养优质素养,提高团队力量。
----------------------------------------------

◆ 5S标语系列二C2-01 整理整顿天天做,清扫清洁时时行。
C2-02 讲究科学、讲求人性化就是整顿的方向。
C2-03 无论是看得见, 还是看不见的地方,都要彻底打扫干净。
C2-04 思一思 研究改善措施 试一试 坚持不懈努力
C2-05 积极投入齐参加,自然远离脏乱差。
C2-06 创造舒适工作场所,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C2-07 整理整顿做得好,清洁打扫没烦恼。
C2-08 实施效果看得见,持之以恒是关键。

◆ 5S类宣传挂图
C3-01 5S运动 从你我做起,让我们更有自信!
C3-02 整理-腾出更大的空间
C3-03 整顿-提高工作效率
C3-04 清扫-扫走旧观念,扫出新天地
C3-05 清洁-拥有清爽明亮的工作环境
C3-06 素养-塑造人的品质,建立管理根基
----------------------------------------------

◆ 生产现场宣传挂图F01 优质产品,丰厚成果。
F02 累积点滴改进,迈向完美品质。
F03 一丝之差,优劣分家。
F04 手连手,发扬优质精神。
F05 讲究实效、完善管理、提升品质、增创效益。
F06 优秀的职员:忠于公司、终于职业、忠于人格。
F07 提供优质的产品,是回报客户最好的方法。
F08 沟通与合作,带给你完善紧密的联系和无限的效益。
F09 技术是基础,管理是动力。
F10 5S是企业建立洁净亮丽,整齐舒适,安全高效的法宝。
F11 5S--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气氛融洽,工作规范,提升品质,安全保证。
F12 5S:做好了,才算做了。
F13 在岗人员十个必须遵守
F14 操作人员六个严格遵守
F15 生产区域内十四个不准
F16 进入容器、设备八个必须
F17 防止违章动火六大禁令
F18 电气作业十不准
F19 机动车辆八大禁令
F20 下班离岗前十要

◆ 生产现场宣传标语
K01 严谨思考,严密操作;严格检查,严肃验证。
K02 人人有改善的能力,事事有改善的余地。
K03 时时寻求效率进步,事事讲究方法技术。
K04 上下沟通达共识,左右协调求进步。
K05 一个疏忽百人忙,人人细心更顺畅。
K06 预防保养按时做,生产顺畅不会错。
K07 强化班组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K08 人人提案创新,成本自然降低。
K09 宁愿事前检查,不可事后返工。
K10 老毛病,要根治;小问题,要重视。
K11 力求一次做好,争取最大效益。
K12 做无差错能手,向零缺陷迈进。
K13 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
K14 安全用电,节约用水;消防设施,定期维护。
K15 仓储原则要遵守,先进先出是基础。
K16 化学物品很危险,存储使用要小心。
K17 进料出料要记清,数帐管理更分明。
K18 爱惜物料,重视品质;合理规划,标识清晰。
---------------------------------------------

◆ 环保标语E01 环境与人类共存,开发与保护同步。
E02 落实环保责任,完善环保制度。
E03 生产绿色产品,节约地球资源。
E04 全员参与改善,持续环保社区。
E05 全员参与改善,持续环保社区。
E06 贯彻环境教育,宣导环保资讯。
◆ 安全生产系列一
AN01 机械操作安全
AN02 工具使用安全
AN03 化学品使用安全
AN04 用电安全
AN05 防火安全
AN06 走火小常识

◆ 安全生产系列二AN2-01 安全我们要这么做,隐患我们要这么查
AN2-02 时时事事讲安全
AN2-03 关爱生命,关注安全
AN2-04 常在安全下,人人笑开颜
AN2-05 安全生产,责任重大
AN2-06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 企业班组安全宣传挂图AN3-01 在岗人员十个必须遵守
AN3-02 操作人员六个严格遵守
AN3-03 生产区域内十四个不准
AN3-04 进入容器、设备八个必须
AN3-05 防止违章动火六大禁令
AN3-06 电气作业十不准
AN3-07 机动车辆八大禁令
AN3-08 下班离岗前十要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挂图
AN5-01 储存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基本要求
AN5-02 运输装卸危险化学品的规定
AN5-03 使用化学品过程中保持个人卫生的原则
AN5-04 装卸危险化学品的规定
AN5-05 危险货物运输出车检查
AN5-06 预防化学危险品危害的四条原则
AN5-07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
AN5-08 危险化学品消防措施
AN6-01 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AN6-02 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AN6-03 工作为了生活好,安全为了活到老。
AN6-04 生产再忙,安全不忘,人命关天,安全在先。
AN6-05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伴君一生。
AN6-06 树立企业安全形象,促进安全文明生产。

Z01 培育礼仪员工,创造团队精神
Z02 自觉遵守饭堂纪律,养成饮食卫生习惯
Z03 厕所卫生要注意,干净清洁常保持
Z04 办公室松弛体操
Z05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员工版)

企业文化标语

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 市场是海,质量是船,品牌是帆。
• 今日的质量,明日的市场。
• 筑质量长城,兴中华经济。 支持一鸣,就点一下↓
• ISO9000— 效率、效益之源。
• 构造“质量、环境、安全”—— 一体化的管理体系。
• 建有质量文化的质量体系,创造有魅力、有灵魂的质量。
• 未来的成功属于质量领先者的世纪。
• 21 世纪——质量领先者的世纪。
• 铸造辉煌,唯有质量。
• 品质的优劣比成本更重要。
• 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向质量要效益。
• 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
• 品质合格是尽社会的义务,品质卓越是对社会的贡献。
• 质量是成功的伙伴,贯标是质量的保障。
• 和传统的昨天告别,向规范的未来迈进。
• 只有步入国际标准的轨道,才有无限延伸的空间。
• 用户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 正视危机、增强信心、艰苦奋斗、再创辉煌。
• 增强紧迫感、加强责任心、全力抢市场、打好翻身仗。
• 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唯才是举,唯能是用。
• 转变观念,转变作风,创新机制,创新局面。
• 把生命注入到产品中去,产品就会在市场上活起来。
• 制造须靠低成本,竞争依赖高品质。
• 用心血融铸经营理念,让企业文化生生不息。
• 树立核心价值观,而且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造。
•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
• 品质 — 企业致胜的关键。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立足新起点,开创新局面。
• 百尽竿头,更进一步。
• 今天的付出,明天的回报。
• 筑质量大堤,迎世纪挑战。
• 让高质量的产品乘着环宇风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 让环宇风帆载着优质的产品,跨越 21 世纪。
• 跨越今日的视野、扩展 21 世纪的眼光。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 走进质量天地,带来无限商机。
• 质量存在于人类生存的一切地方。
• 质量 — 带给你看得见的未来,说不出的精彩。
• 跨过 ISO9000 的门廊,进入 21 世纪的殿堂。
• 贯标九千,飞越二千。
• 时代精神演绎民族灵魂,优质精神构筑时代精神。
• 效益来源于服务社会的回报。
•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了保护您的生命,请为您的企业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 市场如水,企业如舟,质量象舵,人是舵手。
• 顾客信誉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 效益靠质量,质量靠技术,技术靠人才,人才靠教育。
• 产品的质量是拓展的翅膀,航程无限,辉煌有期。
• 创新是根本,质量是生命,务实是宗旨,效益是目标。
• 质量为先,信誉为重,管理为本,服务为诚。
• 优质产品,是打开市场大门的金钥匙。
• 多创优质产品,提高企业形象。
• 优质产品,是走向世界的桥梁。
• 优质产品,是市场竞争必胜的保证。
• 重视产品质量,加强企业管理。
• 质量是信誉的保证,信誉是质量的体现。
• 信誉来源于质量,质量来源于素质。
• 日复一日,精益求精;年复一年,效益满赢。
• 保证质量,是对社会的承诺。
• 质量是企业自下而上的根基,但需人人来扶持。
• 产品质量是通向市场的基石,是赢得用户信赖的关键。
• 坚持不懈抓产品质量,企业将立于不几之地。
• 以科技为动力,以质量求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的效益,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以质量求生存。
•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的效益,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质量靠全体员工去保证。
• 改善既改革,改革先革心。
• 企业成功的秘决在于对人才、产品、服务三项品质的坚持。
•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优势。
• 商场如战场,品质打先锋。
• 品管提高信誉,信誉扩大销售。
• 创优质品牌,铸一流企业形象。
• 制造精良产品,培育优秀人才。
• 塑企业形象,创优质名牌。
• 质量 — 恒古不变的致胜之道。 支持一鸣,就点一下↓
• 贯标出质量,认证树形象。
• 卓越的产品和服务是员工的成就和自豪。
• 老兄!品管不是空想,乃是起而行的工作。
• 产品质量连万家,厉害关系你我他。
• 产品就象一朵花,枝繁叶茂靠大家。
• 质量就是资源,质量就是金钱。
• 产品质量无缺陷,顾客服务无抱怨。
• 杜绝一切不合格是质量保证的基本要求。
• 用户满意是企业永恒的追求。
• 品质是生命,服务是宗旨。
• 全民讲质量,质量利全民。
• 人类生活在质量的呵护之下。
• 创造有魅力的质量,造就忠实群体。
• 质量不公由生产者决定,更应由顾客决定。
• 产业竞争靠产品,产品竞争靠品质。
• 努力推行 QCC ,工作不会苦兮兮。
• 品质有缺陷,寸步难行。
• 产品若要无缺点,全面品管不可免。
• 设计合理的品质,为品保之第一步。
• 人人提案创新,成本自然减轻。
• 品质观念把握好,成品出货不苦恼。
• 品质一马当先,业绩遥遥领先。
• 改善提高,永无止境。
• 以精立业,以质取胜。
• 推行品管,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 质量 — 价值与尊严的起点。
• 优质精神,上下一心。
• 同心协力,提高品质。
• 质量创造生活,庇护生命,维系生存。
• 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来自至高的品质境界。
• 立优质精神,构世界蓝图。
• 质量提高一点点,工作少很多风险。
• 质量做得好,错漏自然少。
•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人的努力是无限的。
• 品质管制人人做,优良品质有把握。
• 实施成效要展现,持之以恒是关键。
•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 勿以小恶而为之,勿以小善而不为之。
• 整洁有序是品质的保证。
• 如果你知道怎样去控制,你就能控制一切。
• 该说说到,说到做到,做到有效。
• 要求要明确,执行要坚决。
• 培训要付出,不培训将付出更多。
• 使用一流的人才,创办一流的机构。
• 品质 — 是获得信任的砝码,是竞争致胜关键,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价值和尊严的起点。
• 重视合同,规范运作,确保质量,信誉承诺。
• 建质量效益之路,创质量效益之业。
•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
• 顾客满意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宗旨。提供一流的服务,让顾客完全满意。
• 深化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 精益求精,铸造产品质量。
• 质量 — 最好的推销员。
• 一流的质量来源于一流的管理。
• 精益求精,铸造品质典范。
• 卖真品、标真价、送真情。
• 同质商品价不高,同价商品质更优。
• 你的品味,我的品质,好的搭档,你我都需要。
• 不接受不合格产品,不制造不合格品,不交付不合格品。
• 全员培训,同步提高,创新进步。
• 质量前进一步,管理花十分努力。
• 质量是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 急用户所急,想用户所想,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
• 要把质量保,管理不能少;要想质量高,管理要更好。
• 只有优秀的企业,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 无严师,没高徒;不严格把关,难出优质产品。
• 居安思危,提高责任感,坚持不懈抓产品质量。
• 时时讲质量,树立生命观。
• 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籍口。
• 整理有心做长度,处处整齐好管理。
• 没有措施的管理是空谈的管理,没有检查和计划的管理是空洞的管理。
• 管理始于训练,止于训练。
• 有效推行品管,必须全员参与。
• 确立标准是品质管制的第一步。
• 正常的加以保持,异常的予以纠正。 支持一鸣,就点一下↓
• 实施 9000 须趁早,无谓浪费必然少

1、对待工作,我们需要是严格;对待生活,我们需要是关怀。
2、企业不仅支付你薪酬,还充实你的人生。
3、社会上你未必显眼,但在企业里你永远重要。
4、在你的岗位上,你就是专家。
5、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对的,请给予别人犯错的机会。
——还有很多,也相信经营者可以理解 ,标语能否成为员工的行为习惯,不是用电脑去写,是需要经营者用心去写。

品质是最高丽的商标,客户是最公司的裁判!
品质至上,质量代表了我们的业务。

办公室经典口号:
1、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2、 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
3、 多点沟通,少点抱怨;多点理解,少点争执;
4、 自我提升,良性竞争;相互欣赏,相互支持;
5、 团结一条心,石头变成金;
6、 强化竞争意识,营造团队精神;
7、 您的自觉贡献,才有公司的辉煌;
8、 追求客户满意,是你我的责任;
9、 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
10、只有不完美的产品,没有挑剔的客户;
车间经典口号:
11、争取一个客户不容易,失去一个客户很简单;
12、细心、精心、用心,品质永保称心;
13、创新突破稳定品质,落实管理提高效率;
14、贯彻ISO系列标准,树立企业新形象;
15、品质管理标准化,ISO成功靠大家;
16、内部审核定期做,系统维持不会错;
17、作业标准能遵守,品质效率不用愁;
18、顾客反馈勤分析,品质改善有主意;
19、原始记录要可靠,统计分析才有效;
20、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
21、品质是做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22、以科技为动力,以质量求生存;
23、每天自我检讨,品质自然更好;
24、你思考,我思考,品质提升难不倒;
25、我们的承诺:不做不良品;
26、革除马虎之心,提升产品品质;
27、品质你我做得好,顾客留住不会跑;
28、找方法才能成功,找借口只会失败;
29、没有措施免谈管理,没有计划如何工作;
30、眼到、手到、心到,不良自然跑不掉;
参考资料:在大公司看到的,很有哲理,希望你的公司 蒸蒸日上!

工厂是我家,发扬光大靠大家!
今日你以工厂为荣,明日工厂以你为傲!!
抱团打天下,工厂靠大家!!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帮助别人,提升自己!
思路决定出路,心态决定一切。
不要小看自己,人有无限可能
多点沟通,少点抱怨,多点理解,少点争执
自我提升,良性竞争,互相支持,互相欣赏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功

有关安全的
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命宝贵,安全第一。
2.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遵章守纪,保障安全。
3. 安全是幸福的保障,治理隐患保障安全。
4. 安全创造幸福,疏忽带来痛苦。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
5. 安全在你脚下,安全在你手中。安全伴着幸福,安全创造财富。
6. 安全、舒适、长寿是当代人民的追求。重视安全、关心安全、为安全献力。
7. 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安全生产周”活动。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8.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树立企业安全形象。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安全文明生产。
9. 为了您全家幸福,请注意安全生产。为了您和他人的幸福,处处时时注意安全。
10. 安全是关系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大事。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保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11. 反违章、除隐患、保安全、促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12. 君行万里,一路平安。遵规守纪,防微杜渐。
13. 严格规章制度,确保施工安全。治理事故隐患,监督危险作业。
14. 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养成遵章守纪美德。宣传安全文化知识,推动安全文明生产。
15. 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劳动者的义务和职责。
16. 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抓而不紧,等于不抓。
17. 加强劳动人员保护工作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是企业的头等大事。
18. 安全生产“五同时”,各级领导要落实。全国人民奔小康,安全文明第一桩。
19. 安全与减灾关系到全民的幸福和安宁。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必须从娃娃抓起。
20. 人命关天,安全第一。安全第一,防灾防损。力保安全,促进安全。
21. 执行劳动安全法规,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强职工劳动保护,人人学会保护自己。
22. 安全规程系生命,自觉遵守是保障。
23. 普及消防知识,增强防火观念。注意安全用电,防止触电事故。
24. 提高青少年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繁荣我国安全文化艺术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25. 安全生产必须依靠安全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
26.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
27. 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必须从娃娃抓起,积极开展中小学安全日活动。
28. 倡导弘扬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素质以及安全文化知识,提高人民安康水平。
29. 严是爱,松是害,疏忽大意事故来。严是爱,松是害,保障安全利三代。
30. 树立城市忧患意识,学会防灾避险应急逃生本领。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坚持工人持证上岗。
31. 安全帽必须戴,防止坠物掉下来。安全带是个宝,高空保险不能少。
32. 防止火灾,消除隐患。公共场所,严防火灾。
33. 人车分离,各行其道。一人安全,全家幸福。
34. 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安全在你脚下,安全在你手中。
35. 交通规则是您的生命之友。驾驶员牢记:“三不五知”、安全礼让。
36. 注意机械伤害,提防行车伤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安全生产。
37. 消防、消防,重在预防。加强防火管理,不准违章动火。
38. 聚精会神驾车,万里不出差错。行万里平安路,做百年长乐人。 “所有同事都是在为购买我们商品的顾客工作。事实上,顾客能够解雇我们公司的每一个人。他们只需到其它地方去花钱,就可做到这一点。衡量我们成功与否的重要的标准就是看我们让顾客──'我们的老板'满意的程度。让我们都来支持盛情服务的方式,每天都让我们的顾客百分之百地满意而归。”

  “如果我们真正把推销时那种令人兴奋的动力──那种以赢利为目的买卖某种商品的动力──灌输给我们的每一位同事,那么就没有什么能够难倒我们了。”

  “如果我们把机会、鼓励和奖励给予那些平凡而普通的员工,以使他们尽最大努力,他们的成就绝对是无可限量的。”

  “这项与我们的公司和同仁一起致力的工作令我兴奋地看到我们的未来充满希望,我们共同开创的事业前景是乐观的。”

  “起步时,我并不清楚我们以后的规模会如何发展。但是,只要我们工作出色,并善待我们的顾客,我相信我们的发展是无可限量的。”

  “尽可能处处与同事交流。他们知道得越多,也就关心得越多。一旦是他们关心的事情,那么,谁也阻止不了他们去做。”

  “每节省一块钱,我们就在竞争中前进一步──而这种进步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


  “我们的商场所需要的是独创性,良好的品德以及诚实。”

  “如果您热爱您所从事的工作,那么,每天您都会想尽办法把工作做得最好,不久,您周围的每一个人都会从您那儿感染上那份热情。”

──山姆·沃尔顿
沃尔玛创始人

 

 

 

  “我们的能做的事情都是我们所了解的,了解得越多,就会做得越好。向您的同事倾谈吧,相互倾谈,才能相互指导和学习。”

──汤姆·考林
沃尔玛百货商场·总裁及首席行政长官

 

 

 

  “毋庸置疑,沃尔玛的成功是基于这样一种坚强的信念: 让每一位员工实现个人的价值,我们的员工不应只是被视作会用双手干活的工具,而更应该被视为一种丰富智慧的源泉。 我们的同事创造非凡。”

  “您如果清楚自己的目标,就会为您将拥有的机会感到吃惊。”

  “在我们公司里,没有谁比谁优秀的说法。我们的力量在于我们的团结。”

──唐·索德奎斯
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高级副主席

 

 

  “是我们的员工创造了沃尔玛的价值体系,而不是华尔街。”

  “我们应注重培养我们的员工,让他们做得比我们更好。”

──大卫·格拉斯
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总裁及首席行政长官

 

 

  “在与我们的员工、顾客以及供应商的交往中,我们所拥有的最重要的财富是忠诚。”

──戴·迪布尔
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特别部门行政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