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芯空转怎么办:长期被忽视的国民党敌后抗日根据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07:14

   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敌后游击战,1949年以后在中国大陆长期未得到认可,直到20世纪8O年代中期才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迄今仍是中国抗日战争研究中一个极其薄弱的环节

资料图:美国LIFE杂志拍摄的陕西宝鸡县国民党敌后抗日根据地及军队训练     原载《中国现代史学会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     作者系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教授
  国民党敌后抗日根据地论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是研究国民党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和敌后战场。有关这个领域,已经发表了一些论著,但空白点和薄弱环节还很多。其中对国民党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研究,尤其薄弱。20多年来,海峡两岸及国外,总共只发表了大约10篇专题研究论文,另有五六部抗战通史著作有所涉及;[①]迄今没有一部国民党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研究专著,连抗战时期国民党在全国到底有多少块根据地、多大面积、多少人口等基本情况都搞不清楚。和中共敌后根据地的研究已从根据地创建史、发展史,深入到分门别类研究根据地的军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卫生、妇女、社会等各个方面和不同层面的建设,已出版根据地通史、专史著作数十部,资料汇编数百卷的情况,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实际上,抗战时期国民党对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的开辟与建设,有全面的规划;各战区也有具体的计划和行动;敌后根据地建立时间早,面积也不小;后来各地发展的状况不平衡,情况比较复杂。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全面的梳理与初步的研究。     一、抗战初期的国民党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     (一)军委会1937年底选择全国根据地     笔者目前看到的第一份国民党关于建立全国抗日根据地的计划,是南京失守后,军事委员会于1937年12月中旬在武汉拟定的《第三期作战计划》[②]。该计划提出“划定各战区范围,并选定根据地”,还对各战区根据地提出了“利用地形,构筑工事,集积粮秣弹药”等基本建设要求。[③]此《计划》所选定的根据地,共计12块。其中第一战区豫南、第二战区晋西南、晋东南,第五战区鲁南、豫鄂皖等5块根据地,后来确实成为敌后根据地,但当时尚未沦陷;第三战区浙东南、皖浙赣,第四战区粤北、闽粤赣等4块根据地,抗战中后期才沦陷;而第二战区陕西安定,第八战区甘肃定西、宁夏紫湖等3块根据地,则始终没有沦陷。[④]     (二)各战区建立游击区和根据地概况     抗战防御阶段,可以贯彻上述计划,有必要和可能实际建立敌后游击区、进而建立根据地的,主要有第一、二、三、五等4个战区,下面逐一简述其开辟游击区和根据地的情况。     1、第一战区建立游击区     最早实际建立游击区的第一战区,是为满足平汉线北段沦陷后开展敌后游击战的需要而划设游击区的。     1938年1月27日,军委会对第一战区颁发作战计划,指示:“第一战区应分两个游击区”:第一游击区,“任津浦及平汉两路北段,以及运河西岸之游击”;“第二游击区,……任平汉路之游击”。第一战区在贯彻时稍有调整。[⑤]这两个游击区后来的实际情况是:平汉线东边位于冀南豫北濮阳、内黄、濬县、滑县一带的第一游击区,因县城较快失守,没有形成稳定的根据地,但一直是第一战区的游击区、国民党游击军的活动基地之一。平汉线西边,依托太行山,长期保持着晋冀豫边区以河北涉县、河南林县为中心的第二游击区,一度形成较为稳固的敌后根据地。     2、第二战区划分游击区     最早提出划分游击区计划的是第二战区。     抗战初期,阎锡山便在晋北沦陷各县,采用“游击县长”制度:命令沦陷区各县县长,在县城失守后,不得退出县境;应在县城之外的本县乡下,组训民众,协助军队作战,开展游击战,称为“游击县长”。原县长“愿当游击县长的留任,不愿者即另派人接替”。结果大多数原县长不愿留任;另行委派的游击县长,“许多是牺盟会的革命青年”。1937年9月以后,各游击县长纷纷到所委派的县份上任,“都能开展游击工作”。[⑥]太原失守后,第二战区于1937年12月下旬草拟《游击战指导方案》,决定将山西全省依“行政区之规定,分为七个游击区”。[⑦]该方案当时未及完全实施。1938年3月,第二战区根据日军已贯通同蒲铁路全线、占据山西全省交通要点的情况,调整山西全省为6个游击区。[⑧]真正得以实施、因而更为重要的是:分别以在晋中央军(主要是卫立煌第14集团军)、中共第18集团军和晋绥军为核心,组成南、东、北3路军,分别建立中条山及吕梁山、太行山、晋西北山区3个战略游击根据地。[⑨]     3、第三战区划分不同类型的根据地     第三战区于1938年1月上旬,决定设立根据地。至1月下旬,围绕战线,划分了3个游击区。[⑩]1938年4月,该战区进一步完善根据地建设规划,在形式上颇具创造性:将根据地分为战区总根据地、各集团军根据地和预备兵团根据地三个层次;而在各集团军根据地里,依据任务的不同,又分为野战兵团根据地、游击兵团根据地和江防海防根据地三种。[11]此时第三战区的根据地,多为囤积粮弹、收治伤病员的后勤补给中心;但各集团军的游击兵团根据地,均在敌后重要交通线的两侧山地。     4、第五战区和安徽省划分游击区     1937年10月中旬恢复的第五战区,负责保卫山东黄河以南和沿海地区以及津浦铁路沿线。军委会于12月20日指示该战区应建立两个根据地:一为“泰安、鲁南间山地”,另一为“豫皖边境固始、立煌、经扶间山地”。[12]1938年2月3日,李宗仁将第五战区划分为4个游击区:第一游击区,位于苏北淮阴及其以南地区;第二游击区,以鲁南山地为根据地;第三游击区,“位置于鲁西地区,向津浦、陇海之敌游击”;第四游击区位于皖北,负责截断津浦路南段。[13]徐州会战后期,李宗仁于5月下旬在安徽省沦陷区沿津浦铁路划分了6个游击区。随即又调整为5个游击区。[14]     此外,安徽省政府也于1938年3月在全省范围内划分了3条防守线和3个游击区。3个游击区均在沦陷区:长江以南为第一游击区;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为第二游击区;淮河以北为第三游击区。[15]6月中旬安庆沦陷后,李宗仁以安徽省兼主席身份将全省进一步划分为9个游击区,各区均预设根据地。[16]     二、抗战中期的国民党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     (一)1939年军委会划分全国游击区     武汉失守后,根据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的战线态势,按照南岳会议确定开展游击战的决策,在抗战以来各战区建立游击区根据地的初步实践基础上,军事委员会决定划分和建立全国游击根据地,以利于开展大规模游击战。主要活动是1939年2月召开西安军事委员会会议和6月召开重庆最高幕僚会议第二次临时会议,研讨有关问题,做出相应部署。     1、西安会议确立根据地的选择标准     关于在敌后建立游击根据地的有关事宜,1939年2月军事委员会在西安会议上,设立由各相关部门代表组成的游击小组,专题讨论,最后通过了《西安会议游击小组讨论之结论、决定办法及承办机关表》。在“结论”第1条规定:“正规军任游击,须建立几个根据地”。在“决定办法”中规定:选择根据地的标准为“地形险要,物资丰富,当地民众须经组训”三个条件。[17]西安会议后军委会通电各战区,令按照上列标准贯彻实行。[18]5月军委会在《游击队调整办法》第33条中再次明文规定:“各游击部队因在敌后方无联络线,在地形险要、物质丰富条件下,应建立根据地,作为军事之补给的基点”。[19]很快,就有几个战区汇报遵照执行的情况。例如,第五战区以大别山为根据地,第九战区以浙鄂赣边区为根据地,鲁苏战区以鲁南山区为根据地等。[20]     2、最高幕僚会议划分全国游击区     1939年6月28日上午,军委会在重庆召开最高幕僚会议第二次临时会议暨党政高级干部联席会议。会议由参谋总长何应钦主持,重要议题之一是讨论陈诚所提《建立全国游击区方案》。[21]     政治部长兼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由薛岳代理司令长官)陈诚,提出《建立全国游击区方案》,该《方案》分为8章28条,内容丰富、全面。他建议:在现战区和预备战区(东北除外)内,划分12个游击区;每个游击区内,再“建设一至数个根据地,预行储集弹粮器材,及设备制造或修理枪炮之厂所”。[22]     第二次幕僚会议经讨论最后作出决议:对陈诚方案稍有调整,在鄂湘赣、苏浙皖、苏鲁豫、豫鄂皖、冀鲁豫、冀晋豫、冀察晋绥、冀察热边区等8块沦陷区先设立游击区,尚未沦陷的湘粤赣、闽粤赣、闽浙赣、豫鄂陕边区等4块则暂缓建立游击区。[23]决定建立游击区的8个地方,都在三省甚至四省交界地区,先后全部建立了根据地与游击区;可见此次会议对国民党敌后根据地的选择和建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抗战中期各战区的根据地和游击区     上述6月28日会议之后,军令部拟订了建立全国游击区实施方案,规定游击区和根据地的具体地点由各战区视情况自行确定。[24]1939至1940年,各战区按照军委会指令和《游击队调整计划》等有关规定,选择游击区,建立根据地。概况如下:     1、第一战区     1939年1月冀察战区设立后,第一战区的辖区主要为河南。在黄河以北的沦陷区,第一战区主要建立了两块敌后根据地:一是黄河以北位于太行山东南冀晋豫边区的豫北游击区,二是新黄河以东位于鲁苏皖豫边区的豫东游击区。     2、第二战区     1938年3月风陵渡失守、同蒲铁路全线沦陷后,山西全省在战略上成为敌后。1939年2月16日,第二战区颁发该战区《抗战第二期作战计划大纲》,决定“迅速在中条山、吕梁山、太行山,及陕北建立游击根据地”。[25]     1939年以后第二战区在山西实际建立的比较稳固的敌后根据地,主要有4块:晋西阎锡山为首晋绥军建立的吕梁山根据地,晋南卫立煌为首中央军建立的中条山和太岳山根据地,以及晋东南的太行山根据地;[26]在绥远则有正规军和游击队建立的大青山抗日根据地;[27]合计5块根据地。     3、第三战区     早在1939年5月,第三战区便拟订了建立游击根据地的计划;10月,又根据最高幕僚会议的精神加以修订、完善。与第二战区的分类方法略有不同,第三战区将游击根据地分为由战区司令长官指定的“主要游击根据地”,由行政督察专员确定的“次要游击根据地”和由县长确定的县、区“小游击根据地”三个层次。     1939年以后第三战区实际建立的较大的敌后游击根据地(除福建省独立建设之外),开始只有2个,即浙西天目山地区的第一游击区和苏南苏皖边区的第二游击区;1941年浙东沦陷后,增设了位于宁波以西的四明山游击区;共计3个敌后游击根据地。这3块根据地成犄角之势,一直坚持在敌后。1942年游击队调整时,第三战区先撤销了第一、二游击区总指挥部的编制,仅保留四明山游击区;稍后又合并原第一、二游击区改设浙苏皖边区游击指挥部,旋即改称浙苏皖边区挺进军总司令部。[28]     4、第四战区     第四战区1939年3月决定在沦陷的广东沿海珠江三角洲划分五个游击区。[29]随后又两次调整计划。实际上第四战区建立的游击区和根据地,1939年为:珠江三角洲地区5个,粤东潮汕地区一个,海南岛琼崖根据地,共计7个游击区。[30]后来又增设了雷州半岛的阳春、阳江游击区和海丰、陆丰游击区,共计9个游击区。[31]     5、第五战区     武汉会战中,军委会于1938年9月指示:“第五战区以大别山、大洪山为作战根据地,以麻城、黄安为据点,以策应武汉核心之作战”。[32]具体规定:“应指定十二个师以上兵力,在大别山分区设立游击根据地”。[33]10月武汉弃守后,第五战区组建苏皖鄂边区兵团,以第21集团军总司令廖磊兼任该兵团总司令,最初指挥第5、21、26、24等4个集团军,留置大别山区和苏北,坚持敌后游击。[34]第24集团军一直在苏北,第26集团军后离开大别山。11月正式建立第五战区豫鄂皖边区游击总司令部,以廖磊兼任该边区游击总司令、安徽省政府主席,率领第21集团军,并指挥第5集团军,建立大别山敌后根据地。1939年第5集团军调往鲁苏战区后,大别山由第21集团军单独经营。     第五战区还曾于1940年初在靠近正面战场的地区设立了4个游击区,由北至南分别为:(1)左集团军游击区;(2)中央集团游击区;(3)右集团游击区;(4)江防军游击区。[35]其中右集团由川军王缵绪第29集团军建设的大洪山根据地,1940年6月宜昌失守后,在战略上成为敌后游击根据地。由机动兵团中央军汤恩伯第31集团军开辟和建设的豫鄂边桐柏山根据地,在1938年信阳、武汉失守后,尤其1940年宜昌失守后,也成为战略上的敌后游击根据地。另外江防军游击区中有王劲哉第128师开辟和坚持的江汉平原敌后根据地。     6、第九战区     1938年安庆、九江、武汉、岳阳先后沦陷,湘鄂赣边区成为第九战区的前哨阵地和敌后游击区。早在武汉失守之前,军委会就曾指示:“第九战区以九宫山、幕阜山一带为根据地,取积极行动,夹击转攻武汉之敌,同时截断敌后方之连络线。”[36]并具体指示第九战区“应以四个师以上兵力,在九宫山建立游击根据地,常川向敌后方游击。”[37]     第九战区遂奉命在鄂南九宫山建立游击根据地。[38]以后发展成为湘鄂赣边区游击区,以幕阜山为中心,包含九宫山、庐山、岷山等山岳地带;设游击总指挥部,在边区内再划分若干小的游击区,称作第一、第二游击区等;每区设一名游击指挥官,指挥在该区内活动的各游击队。[39]     7、鲁苏战区     鲁苏战区的主要任务是:在“鲁南山岳地带及苏北湖沼地区,建立游击根据地,发动军民,展开广大游击战,将重点指向于津浦、陇海、胶济各要线,尽量牵袭敌人而消耗之,策应第五、第一及冀察战区之作战。”[40]该战区范围包括鲁南73个县市,占山东全省四分之三;苏北33个县市,占江苏全省二分之一;皖东9县,占安徽全省七分之一;合计115个县,面积19万余平方公里。[41]其中较为稳固控制的根据地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苏鲁战区总司令部和山东省政府所在地鲁南沂蒙山区,另一个是战区副总司令部兼江苏省政府所在地苏北高邮湖、运河一带湖泊沼泽地区;其余为游击区,有多块小根据地。     其他保安团队、地方游击队、海军陆战队、税警总团等,在山东和苏北还各自开辟了小块根据地。例如,原国民勒克儿(微博)岛市党部常委、后青岛市代市长李先良领导的鲁东崂山根据地[42],山东第六区专员范筑先领导的鲁西北根据地[43]等。可以说,除津浦、胶济、陇海各铁路和长江、运河沿线以及东部沿海重要城镇被日军占领之外,鲁苏战区全境遍布游击区和根据地;全战区也可以视为一个大的敌后游击区。     8、冀察战区     河北是最早沦陷和最早开展游击战的地区之一。1938年底,军事委员会决定设立冀察战区,“其目的在巩固我游击根据地”。[44]     1939年8月,军委会下令冀察战区分为5个游击区。[45]这5个游击区中,第一游击区为晋东北五台山根据地,以后扩大为晋察冀根据地;第五游击区为冀东根据地;这两块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实际并未接受冀察战区指挥。故冀察战区比较稳定的游击根据地实际只有三块:第一块是刚开始时的冀南游击区(平汉、津浦两铁路之间,德石路两侧地带,为平原青纱帐游击区),为东北军53军所开辟。第二块是1939年由冀南向西南方向移动后建立的冀豫边根据地,基础是1938年的第一战区第一游击区,由河北民军开辟;[46]以后稍向东扩,包括鲁西,成为晋冀豫鲁根据地;1940至1942年初,被称作“冀察战区第一游击区”,以孙良诚为总指挥;[47]1942年后划归汤恩伯管辖。第三块是1940年以后由冀豫边再西移至晋豫边建立的太行山南部(太南)根据地,基础是1938年的第一战区第二游击区,由孙殿英开辟,此时称作冀察战区“第三游击区”;[48]该地以太行山为依托,至1943年之前,一直是冀察战区一块比较稳定的游击根据地。     三、抗战后期国民党的敌后根据地和游击区     1943年以后,国民党敌后战场开始萎缩,各战区敌后根据地逐渐分化,有的丧失了,有的坚持下来,有的还有所发展。分类概述如下:     (一)基本丧失的敌后游击根据地     1、第二战区山西根据地大部丧失     1939年以前,国民党几十万正规军坚持山西游击战,将日军封闭在山西境内的各铁路沿线,使之无暇顾及广大乡村。尤其是晋南中条山一带,被日军称作“盲肠”。从1939年至1943年,日军多次发动对山西国民党敌后根据地的大扫荡。虽被第二战区部队粉碎,但根据地每况愈下,面积越来越小。首先是1941年5月晋南会战失败,中条山根据地基本丧失。其次太岳山根据地很快也随之基本丧失。再次日军于1942年6月进攻太行山南部根据地被挫败后,旋即发起对吕梁山的大举进攻。[49]阎锡山费尽心机,总算是粉碎了日军的扫荡,但吕梁山根据地的面积缩小至仅以吉县为中心的7个县。最后在1943年4月至7月,太行山南区反扫荡失败,国民党最后一块山西抗日根据地基本丧失,仅在汾水以南孤峰山等地保存了零星的小块根据地。迄抗战胜利,国民党在山西的游击根据地,除吕梁山一地之外,只有零散的小块游击区,其余基本丧失。     2、鲁苏战区根据地基本丧失     1943年春,鲁南新4师师长吴化文投敌后,鲁苏战区总司令部在日军的扫荡下,难以立足。同年秋,鲁苏战区总司令部和正规军第51、57军主力,被迫撤出鲁南,移驻皖西北阜阳一带。山东省政府主席兼挺进军总指挥牟中衍指挥残存的地方部队,仍坚持山东敌后游击战。[50]山东各区仍有小块的根据地和游击区(例如青岛附近李先良领导的崂山根据地,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但较为稳定的大块根据地已经没有了。     苏北的韩德勤以及第89军,在日军的扫荡和与新四军的摩擦中,根据地从苏中洪泽湖、高邮湖、运河一线,先东移到苏北涟水、阜宁一带,后西移到宿迁、泗阳一带;最后,根据地基本丧失。韩德勤和第89军残部也于1943年6月退到皖北阜阳一带。1944年春鲁苏战区被军委会明令撤销。[51]
  • 共3页: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