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激励小游戏:靠不住的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13:17
近代名人不为人知的一面:靠不住的历史
作者:谢泳        分类:历史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26元    状态:选载1

新浪独家连载,不得转载
杂书过眼,出入历史,故纸堆里有新问题。
作者以一贯的平实,透着温和的笔触,细读晚近中国的第一手辑佚材料,其中思想的疑点一个个浮现出来。关于陈宝箴奉行新政的一段回忆,介绍美籍北大教授的一则胡适佚文,陈师曾自谓短篇小册的《中国绘画史》,储安平较少为人注意的《给弟弟们的信》,殷海光早年的逻辑实证主义译作,“李约瑟难题”的初期解释文献,毛泽东与厦门大学关系的传言,孙越生研究官僚政治的遗作,钱锺书回避周氏兄弟的掌故,陈寅恪诗在中大教授间的传抄本,范文澜的一封辩诬信,影响费孝通后半生的几个批示……我们读历史,作者认为如果先从资料下手,有时反而会更容易看到真实的情况,而再好的教科书也难免有误导人的地方。写文章做研究,则以知识增量为追求,在已有的基础上加一点东西,哪怕是一条史料、一个角度或者一条线索,有增量就有意义。
杂书过眼,出入历史,故纸堆里有新问题。
作者以一贯的平实,透着温和的笔触,细读晚近中国的第一手辑佚材料,其中思想的疑点一个个浮现出来。关于陈宝箴奉行新政的一段回忆,介绍美籍北大教授的一则胡适佚文,陈师曾自谓短篇小册的《中国绘画史》,储安平较少为人注意的《给弟弟们的信》,殷海光早年的逻辑实证主义译作,“李约瑟难题”的初期解释文献,毛泽东与厦门大学关系的传言,孙越生研究官僚政治的遗作,钱锺书回避周氏兄弟的掌故,陈寅恪诗在中大教授间的传抄本,范文澜的一封辩诬信,影响费孝通后半生的几个批示……我们读历史,作者认为如果先从资料下手,有时反而会更容易看到真实的情况,而再好的教科书也难免有误导人的地方。写文章做研究,则以知识增量为追求,在已有的基础上加一点东西,哪怕是一条史料、一个角度或者一条线索,有增量就有意义。
关 键 字:民国钱钟书人文历史人物随笔晚清杂文

网友点评

361


81


181

新浪商城价:19.50元

复制链接给好友
手机阅读
目 录
[进入目录页]  [注册VIP会员]  [我要充值]  [VIP帮助]
第一辑 晚清以来
一个正常的时代,应该是一个读书自由的时代,要相信人是有很强选择能力的,它想看什么书就让他看去,时间长了他总会知道好坏,一个在自由选择环境里长大的人才会身心健康。如果一个社会连读书的自由都没有了,那是很可怕的。我个人认为,在中国知识分子中,193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基本是没有读过书的。不是没有能读书的人,是以后成长的年代里没有书可读了。
作者自白:正常的时代应该是读书自由的时代(…
作者自白:正常的时代应该是读书自由的时代(…
关于陈宝箴的一条史料
鲁迅研究的史料扩展问题(1)
鲁迅研究的史料扩展问题(2)
鲁迅研究的史料扩展问题(3)
第二辑 民国以来
由这条史料可以看出,青年毛泽东当时已进入了中国主要知识分子的视野中。从舒新城的说法判断,他是有意介绍毛泽东到中国公学做事,但是因为“且只在第一师范毕业”,好像此事不好办。至于“厦门大学缺教员”一事,原来是厦门大学建校不久,厦大校长林文庆给梁启超写信,让他帮助物色教员。
储安平《给弟弟们的信》
从《中国农村复兴计划书》说起
从李维城的日记说起
从“毛泽东与厦门大学”说起
读杨静远《让庐日记》
关于燕京大学研究院(1)
关于燕京大学研究院(2)
今日《西风》何在
罗家伦的《黑云暴雨到明霞》
钱锺书与周氏兄弟(1)
钱锺书与周氏兄弟(2)
钱锺书与周氏兄弟(3)
钱锺书与周氏兄弟(4)
一个美国人对中国民主的看法
由殷海光一本旧作说起
周作人的一篇序言
第三辑 近期以来
钱锺书平生学术愿望中有一个追求,就是他希望寻找出人类在文艺作品中表现出的共同规律。他的学术研究中,凡提一个问题,无论大小,总有一个古今和中西的比较视野在其中,他总是努力通过自己的广博阅读,把古今东西相似的文艺现象和创作规则探索出来。
“批判者继承现象”(1)
“批判者继承现象”(2)
从范文澜的一封信说起(1)
从范文澜的一封信说起(2)
方鸿渐给唐晓芙的信与《大话西游》中的经典台词
和胡风有关的北师大两个助教
鲁迅研究中的“厦门叙事难题”(1)
鲁迅研究中的“厦门叙事难题”(2)
费孝通:1957年的一件小事
[注册VIP会员]  [我要充值]  [VIP帮助]转发此书至微博
本书已选择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简单阅读,同样精彩!
评论181条
已有181位网友发表评论
2011-05-15 11:12:26    白云龙
snow102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语语本自顾炎武《日知录》,句型成于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钱钟书是才子,其父子评价鲁迅先生只嘲讽过去不会展望未来、文辞别扭也有道理。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两个自傲且善于嘲讽的知识分子相遇了...
鲁迅的“革命家”头衔也多更归功于政治需要,其坚决地否定了敌人、与周总理同宗而且已经去世...那个时代,否定旧社会、支持学生运动的文人们很多且比鲁迅先生更激进更彻底的也很多。问题是鲁迅先生更多的是破坏旧的,革了现在的命,至于如何建设新的就不管了
2011-04-22 13:28:54    太行峰
不太喜欢文学,只是受朋友对钱钟书“盛誉评价”的影响,特意找来《围城》看看,结论是“不过而此”!生怕对钱钟书有误解,又找来一点儿有关他的书本看看,包括这个帖子,就更对其“不以为然”了。我虽然不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但我以为人的民族性还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相对于“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鲁迅而言,“不问政治”的钱钟书似乎可以忽略不计!
2011-04-04 14:35:02    space
总觉得还说什么,却不说出来,自己又不知道思考的方向与材料
2011-03-21 20:05:02    梧桐树下的精灵
胡适的文章跟小学作文差不多。
2011-02-05 10:09:59    guowh2000
钟书文章很喜欢,他确是一心做学问,不太问政治的。他的这种风格,在30-40年代是很不合事宜的。但是做为国家多样化经营的思路来说,有少数精英级别的文人在波澜壮阔的年代继续研究自己的学问,也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2010-04-03 05:01:42    蝈蝈
鲁迅只不过是被神化了而已。其实在那个时代的文坛,又有几个人把他当回事了。
钱钟书做学问应该没问题,但他对政治其实很不在意的。
2010-03-19 18:33:42    snow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