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到怀化物流货车:单靠别人,是靠不住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21:41

单靠别人,是靠不住的

——再谈中国一些在美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风波
日期:2011-06-20 作者:孙立坚 来源:文汇报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孙立坚
    
    我们自己的金融体系必须在不断提高风险控制能力的同时,向民营企业扩大开放金融业务,包括为那些确有条件“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海外融资、信息披露、资信审核和风险监管等各个环节的服务。尽管国内金融机构目前有些能力还不完全具备,但要通过金融创新和制度完善来努力补全
    
    “中国概念股”近期因为“造假风波”而在美国股市全线受挫的事件,引发了众多议论,也引起我的一些思考——
    
    比如,一直标榜监管体系严密的美国股市,为什么会让一些并不合格的中国企业成功上市?再如,中国企业特别是高成长性的民营中小企业急切地“走出去”上市融资的行为,是不是对中国金融体系的一种批评?创新型中小企业代表着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希望,中国金融体系怎样成为它们顺利成长的沃土?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融资而受挫的案例不断增加,思考这些问题越发显得重要。
    
“走出去”,是为了获得进入国内金融体系所需的“光环”?
    
    中国很多民营企业走出去融资,虽然各有原因,但都和中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
    
    即使成长性很好的中小企业,在国内“封闭”的融资环境中也屡屡碰壁。于是,它们很容易在海外投行和私募基金的鼓动、帮助下转向“开放”的美国资本市场。正好,中国的经济高增长和巨大市场在全球金融危机后更添吸引力,海外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兴趣很大,一时间它们似乎颇受欢迎。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很多民营企业去美国上市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获得进入国内金融体系所需的“光环”——因为能在美国上市,等于向国内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释放了“我是好企业”的信号。
    
    在人民币升值加速(利率上调)等等大背景下,那些“市场在外、成本在内”,又受到国内金融体系歧视的中小企业,会因为在国内做实业入不敷出的威胁和压力越来越大,更加急切甚至冒失地走向海外。其结果,在近期的事件中已见端倪:很可能是充当了别人赚钱的筹码——利用“中国概念股”推高疲软的美国股市,接着高位“做空”存在泡沫的中国企业,由此获取巨大价差所带来的暴利;然后,被别人坏了名声的中国企业不得不出局,铩羽而归。
    
    因此,单靠别人,是靠不住的。我们自己的金融体系必须在不断提高风险控制能力的同时,向民营企业扩大开放金融业务,包括为那些确有条件“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海外融资、信息披露、资信审核和风险监管等各个环节的服务。尽管国内金融机构目前有些能力还不完全具备,但要通过金融创新和制度完善来努力补全。
    
中国金融行业一定要尽快“做实”服务企业的软环境
    
    众所周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很大一个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而国内由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对破解这个问题的投入和能力都有一定局限,于是,有“前景”和“希望”、但缺乏抵押品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青睐和扶持,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和“高利贷”等的行为比比皆是。即使近年新增了不少融资方式,比如小额贷款、创业板、私募投资基金等,但还没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格局。所以,自然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中国的中小企业很想“走出去”,依靠美国市场的“承认”来解决信誉问题,而后“衣锦还乡”,希望顺利地在国内得到融资机会。一些在美上市企业的造假行为,我感到他们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出于无知。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金融有效监管的“缺失”让他们蒙受了损失和屈辱。我们的金融监管部门有责任为他们把好“出门关”,这不仅是为他们负责,更是为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整体形象负责。
    
    特别有一点我想强调,因为中国金融行业在国际市场上还处在“边缘”,使得中国企业在赴美上市的操作过程中无法得到站在自己一边、负责任的金融团队的参谋,所以,才会发生别人借你的筹码赚了钱,又把你送上断头台的局面。事实上,整个事件暴露了中国金融行业的脆弱。
    
    单靠别人,是靠不住的。我们不能指望美国的金融机构恪守道德和规范,摒弃获取不义之财的诱惑。刚刚过去的金融大海啸已经充分暴露了华尔街“高手”为谋求暴利而滥用金融工具的不道德。
    
    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要求中国金融行业努力“做实”服务企业的软环境,帮助国内“实体经济”部门提升竞争力,这对国内民营企业而言,就是尽快“实实在在”地开放金融服务业,而在国外,则要齐心协力充分利用好成熟市场给我们提供的舞台和机遇,力争以我为主,维护好中国企业的利益,为此,很关键的是要尽快锻炼出一批高端人才团队。
    
    (作者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