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湿疣医院哪里好:如此晒“三公”,不算不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50:31

如此晒“三公”,不算不算!

 

 

毛牧青/文

 

 

截至目前,98个中央部门中已有近60个部门公布了“三公”经费。7月21日北京首次公布市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2010年合计11.3亿元。北京首先在全国拉开了省市区一级的晒“三公”的序幕。或许作为地方性综合性政府与单一部委有所不同,这次北京公布的预算经费制定中细分到类、款、项、目四级,没单列“三公”名目。

 

就目前看,所有公布数字部委都犯一个通病:只给出一个总数,没有分类和明细账目。这就让人看不懂陡生疑问:这是在晒账目么?是真不懂财务制度的马大哈呢,还是故意装憨在打马虎眼?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对“三公”经费支出要公开的更详细。这里的“更详细”详细到什么程度,有什么具体名类都没说。显然,这种含混要求,就为各部委提供了很大的伸缩空间。也果不其然,所有公开“三公账目”的各部门,也都这样“雷厉风行”了,或许问题就出在这里。

 

在常年一贯制的报喜不报忧惯性下,官场早已形成一种报喜不报忧的自吹自大习气,对突然要破戒要“脱裤子割尾巴”一时感到不适,对“三公经费”问题也就颇具故作糊涂的“摸太极”或无从下手的难堪,也就造就了这些技术含量极低、信服力极差这般让人看不懂的含混数字了。实际上许多部委至今仍持观望滞后态度,也恰证明了这一点。

 

诚然,各部委结构各有不同,有直属的有旁属的有垂直的有地方的等等,财务统管统核或分管分核不一有不可比因素。但这绝不是迟迟不敢详细自曝家门丑事的理由,更不是什么名目下逐一解释和公布具体数字的难事。一个单位的“三公经费”,只列一堆笼统数字云山雾罩自作聪明,无部门总人数参照比较,那这无本之木的数字,就是在明显欺负他人“无知”的不道德,还有故意误导隐瞒问题的嫌疑——尤其是人们不能容忍出在最高端理应最有素质最有权威的高层的这种不良行为。

 

一个部门的“三公经费”使用多少,只看笼统总数高低而无人均数字,是无法计算该部门的真实“三公”费用的。道理很简单:部门大小结构不同等因素决定,经费支出少的未必人均就少,人均多的未必经费就支出的多。打个比方:倘若只看我国GDP世界老二的伟大“分子”,却忽视13亿人口这个庞大分母的被除,别人还以为我们国民个个都是亿万大亨哩?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所以,“三公”具体明细分类和人均费用的支出数字,及行政机关的结构等因素都需综合考虑进去,除了必须保密的外应尽量详细公布,做到信息透明才显得比较科学合理,民众才会买你的账。

 

有人散布“目前公开结构不够细化,是受现实情况制约的结果”这种论调,这句话我信也不信。信的是因为国情和制度痼疾长年积淀难以短时消释克服;不信的是这句话也最容易让一些人挟持用来抵制、搪塞甚至隐瞒“三公”透明公开作理由借口的。

 

目前从各家公布数字看,公车经费占据大比例。现在一谈“公车”,往往会把合理的公车配置使用如必需的业务车、执法车等,与一些合理或不合理的官配车混为一体,没有严格区分开来(实际就我们的国情和体制也难以区分,因为业务车、执法车也是经常被私用的),这也恰恰是一种“公车消费”打马虎眼的好办法。

 

至于招待公费账单不详尽让人看不懂更令人不解。实际上招待费用账目最好统计。不过公吃公喝是最敏感也是最直接最普遍的腐败现象,常年来最为人们所诟病。暴露过多的吃喝经费,必遭严酷审视而把自己推向绝路,这个要害问题各部委并不糊涂,所以用笼统数字就是试探性的应对招式。其实,“三公经费”最容易造假,这在官场和财政业内中是公开的秘密常识。现实中,实际许多有权势的部门,因盘根错节的钱权交易和沆瀣一气的官商勾结,不少“三公”费用自有攀权附势者予以慷慨买单。至于通过货物张冠李戴开具的置换发票,或交点发票税开具高额发票冲值,或经人脉关系冲账的等等国产特色的财会技巧,让那些无法报销的实用商品转化为合理报销的“办公用品”,现实中无处不在。基层有上层有小人有君子有,大家心照不宣彼此照应互惠互利各取所得皆大欢喜,唯独国家吃亏国库流失。公吃公喝有人操劳有人买单无需自己破费风气早已渗透各个领域。别说一些公费吃喝的账目无法说得清,就是再大的账目,照旧可以造假瞒天过海的。

 

一个关键问题很容易被疏忽,那就是颇具中国特色的预算外收入。因历史积弊等因素所致,我国行政、事业机关存在全额拨款、半额拨款和自负盈亏等多种形式。公务部门办公经费、工资福利等由国家财政拨款,这带有预算性质的支出账目较明确。但政企不分实行“收支一条线”的不也在少数;因地而异财政紧张,也容易对额外收入行为的默许和鼓励等等诸多因素,这就必然早就“拾遗补缺”预算外收入的普遍现象。像中科院就是全额拨款“纯消费”部门,它晒的“三公”数字相对就较真实;而住建部晒出的年“三公”26万数字,人们之所以绝对不信,估计也只是财政拨款中报销的极少部分。住建部的复杂地位和经脉背景,决定其“三公”开支远不止这点,那怪有人嘲笑说“26万只是部长一人的消费”了。有人认为大部分部委的“三公”开支,许多是通过预算外收入支付的,我觉得还是有道理的。

 

这次各部委晒“三公”行为,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客观讲还是个带有“质的飞跃”进步。是否敢于真正“晒三公”,是检验是否在真心反腐败的试金石。但只罗列没多大意义的空数,让人不感到太乐观甚至还觉得很搞笑。在体制内工作几十年,我从来就不信什么官场“自律”“自查”、“自纠”之类的屁话。在一个以官场为道德缺失并影响世风日下的畸形社会里,无论是高端还是底层,缺乏监督和制约的公权力,早已沦为部门利益和集团利益的帮凶。一个“脱外套”的“晒三公”举动,竟然遭遇国家级高端部委的如此强烈抵制和阳奉阴违,足见要它们未来“脱裤子”的全公示有多么艰巨。

 

这算是真心实意在晒“三公”么?不算!绝对不算! 只能说是行政权力对民间权利的一种“逗你玩儿”意淫闹剧罢了。

 

在我国,党政实为一体。不管怎么说,“政”现在起码也算开始“晒三公”了。那“党”呢?

 

2011年7月22日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