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射雕之萧峰:毕凯:奔赴延安抗日的苗族青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18:43

毕凯:奔赴延安抗日的苗族青年

 来源:灵川海纳网  作者:秦耀斌 白以龙  发表日期:2008-08-15    
毕凯,男,乳名毕冬保,原名毕荣成,苗族,生于19139月,三街镇路江新庵村人,祖籍湖南新化县。

毕凯青少年时期,因家贫就读于县简易师范学校。在此期间,他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曾被选为学校学生会主席和出席省学联代表。1936年冬,他秘密参加中共地下党员在简易师范组织的读书会。从此他开始认识到要抗日救国只有跟共产党走。19737月,师范生提前毕业,经校长汤松年介绍,到全州县龙水乡完全小学当老师。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新形势下,毕凯的抗日救亡思想更加强烈。他边教课,边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画罪行,大大地激发了学校师生和广大民众的抗日救亡热情。同年8月,筹集资金,辞别家里亲人,与刘执忠、全碧珍、龙上云四位简师的同学背起简单的行装动身北上,经衡阳、汉口到西安,又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派人带路护送,经过长途的辗转周折,顺利到达延安。他被编入“陕北公学”第39队学习。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调入干部队。

       1939年春,奉调陕甘宁边区“鲁迅师范学校”任教师。在此6年期间,他把全部精力倾注在教学上,系统地传授马列主义,揭露封建主义的伪善面目,鼓舞了学生的革命意志,为党培养了一批优秀干部,为边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被提升为教导主任、副校长。1945年春,京汉、粤汉、湘桂铁路均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日军已进军到贵州的独山县,并已打通由柳州至镇南关(现在的友谊关)。在粤汉铁路以东,湘桂铁路以南,均居敌后地区,八路军、新四军可去开辟抗日根据地。同年4月,中共中央派359旅到粤、湘、桂三省连接部开辟新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毕凯参加了当时由该三省籍在延安的部分干部组成的南下随军干部大队。65由延安出发,到晋东南时,听取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决议精神的传达后,继续南进,当过黄河到河南新安县,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大队奉中央之命,赶赴东北。11月末,毕凯分配到彰武县任副书记(主持县委工作)。时间岁不长,却做了大量的工作。当时,我党的工作还没有稳固的群众基础,在困难重重,条件复杂的情况下,他不畏艰苦,知难而进,率领干部深入农村宣传党的政策,发动群众,建立农会,开展减租减息,剿匪救灾,发动群众支前。他还认真执行党的民族统战政策,经积极筹划,召开了县参议会,为进行土地改革奠定了基础。

       19463月,奉调库伦旗,任辽吉五分区干部学校副校长。他特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在该校有8名蒙古族青年学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6月他接到辽吉地委的通知带领6名战士去康平接受新任务。25日,途经科尔沁左翼后旗的杨家窝堡时,遭到国民党独立部队二团40余名骑兵的袭击。他沉着指挥,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毕凯壮烈牺牲的噩耗传开,彰武县军民、热辽军民,彻夜不眠,悲痛万分。当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把毕凯的遗体偷偷地掩埋在村子东面的荒地之中。1956年,当地党委为毕凯立了墓碑。后又在科尔沁左翼后旗所在地甘其卡建立了烈士陵园,在陵园所列的160多位烈士中,毕凯名列第二。

        毕凯的一生,是寻找革命真理,追求光明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他为党为人民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艰苦朴素、紧密团结、联系各族群众的优良作风。为人文静忠厚、虚心好学、待人热情诚恳,工作刻苦踏实,公而忘私的高尚品质,将永远激励着人们在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征途上,冲锋陷阵,勇往直前!
 
欢迎访问辽宁双拥优抚工作图书馆http://lnsyyfgz.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