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塑膜好坏有什么影响:剪纸艺人冯光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30:19
剪纸艺人冯光祥

http://www.yuxinews.com 2010-03-17 09:54:23

    开栏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在歌舞、曲艺、皮影、剪纸、绘画、雕刻、民俗礼仪等领域,传承人以其超人的博闻强记、聪明智慧、心灵手巧和独具匠心的能力与个性,让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得以代代相传。本报《人物》栏目将陆续推出《传承人》系列,与读者一起了解玉溪民间传承人的精彩绝活和有关传承的故事。

虎年生肖系列之一

中国历史人物系列之一

    玉溪新闻网讯(记者 刘黎 文/图)剪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其形式、内容变化多样,在神话、人物故事与花鸟鱼虫之间,融风俗人情于一体,其古朴、喜庆与浓郁的生活情趣为大众所喜爱。剪纸艺术在我省并不多见,然而在咱们玉溪却有着一位为大家所熟悉的剪纸艺人,他用一把小小的剪刀变幻出了精巧的大千世界……

    放下听诊器拿起剪纸刀

    冯光祥家住红塔区玉带路办事处中卫社区,走进冯光祥家就如走进了一个小型的剪纸艺术馆,从大门两侧到楼梯、走廊、客厅的墙壁,以及玻璃窗、家具等物品上随处都可以见到冯师傅的剪纸作品。这些作品或粗犷豪放,或婉约生动,无不栩栩如生,令人叫绝。

    在冯光祥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他家顶楼的收藏室,几百幅作品在室内堆积成了小山,这些作品个个都是冯光祥的宝贝,更是他的骄傲。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有这么多的作品,这些都是冯光祥过去没有想过的。冯光祥当过兵,做过广播员和赤脚医生,在社区卫生所干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有接触过剪纸,用他的话来说是“那些年里讨生活都忙不过来,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搞剪纸。”

    2000年,冯光祥告别卫生所回到了家中,辛苦了大半辈子,此时的冯光祥想起了几年前的那一幕:“有一次朋友聚会时,一个朋友拿出几幅从省外带回来的剪纸作品给我看,当时的感觉太震撼了,觉得剪纸太漂亮了。”这是冯光祥第一次接触剪纸艺术,其巧夺天工之美,给他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难忘印象,于是放下听诊器后的老冯决定拿起剪刀学剪纸。

    从红双喜开始的磨砺

    “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看冯光祥剪纸是一种艺术享受,一把小小的剪刀,一张纸,片刻功夫,一幅栩栩如生的图案便跃然纸上。但10年前,冯光祥最初拿起剪刀时,却也颇有些无从下手,没有师傅教,仅凭多年前关于剪纸图案的一些零星记忆,是不可能剪出漂亮作品的,于是,冯光祥开始琢磨着学剪红双喜。“那个时候没有人教,什么也不会,只有从最简单的红喜字开始剪起了。”说到红双喜,冯光祥在两三句话的闲谈时间里,已经信手撕出了一个喜字,这种了然于胸的娴熟源于成百上千次的磨砺。

    最初拿起剪刀的冯光祥只能剪出最简单的喜字,但冯光祥爱琢磨的认真劲和年轻时的绘画功底,让他渐渐剪出了不同图案、内容丰富的红双喜。“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参加过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和原玉溪专区文化馆开办的美术、书法培训班,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我的作品还参加过省里的农民画展,这些都为我后来搞剪纸奠定了基础。”

    久而久之,亲戚朋友办喜事,都会请冯光祥帮忙剪喜字,他的喜字也越来越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单一的红双喜,到喜字之间开始穿插花鸟鱼虫、人物等图案,冯光祥的剪纸技艺一天天走向了成熟。他向记者展示了收藏在影集里的红双喜作品,“这些都是我早期剪的作品,有几百种不同款式、内容的喜字。”

    痴迷于大型作品创作

    2004年,冯光祥在一位剪纸前辈的指点下,开始进行大型作品《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创作,几个月的时间里,冯光祥拿出了全长72米,宽0.9米的大型剪纸作品,作品展示了56个民族的民族特色、人文景观、服饰特点等内容,得到了剪纸同行们的肯定。从此,冯光祥对于大型题材的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在几年时间里相继完成了《长征》系列、《老鼠闹春》生肖系列、《中国历史人物》、《中国酒文化》等大型作品的创作,其单幅作品数量大都在百幅以上,这些作品以剪纸特有的意境,再现了中国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社会生活、民族团结、人间亲情等内容,在不断的创新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意蕴丰富的剪纸风格。冯光祥在2006年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十年时间,冯光祥完成了上千幅作品的创作,细细凝看冯光祥的作品,那些看似不经意的一个线条或是一个勾回,都深藏着作者独特构思的精妙,是一次又一次在深夜灯下的凝思,才有了纸上呼之欲出的神来之笔。所以冯光祥每每完成一个作品时,总是充满了如获至宝的由衷喜悦,“这些作品都是我的小孩,既然是自己的孩子,就没有好坏之分,在我眼里它们都是优秀的。”冯光祥说。对于为这些“孩子”所付出的努力,老伴冯桂芬说:“只要他开始剪一个作品,就吃饭、睡觉全都顾不上了,已经一把岁数的人了,还经常熬夜剪纸。原来家里养了200多盆花,从他开始搞剪纸,就顾不上养花了,现在只剩十多盆了,其他的都死了。”

    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云南

    曾经有几个年轻人想要拜冯光祥为师,但都被冯光祥婉言拒绝了,他说:“剪纸在玉溪没有文化底蕴,也就意味着没有市场,如果年轻人花功夫来学,那就是误人子弟,但如果不花功夫是剪不出好东西的,所以干脆就不收徒弟了。”

    冯光祥觉得与其花精力和时间去收徒,不如多搞创作,留下一些好的作品。目前,冯光祥正在进行云南民族婚俗系列的创作,已经完成了花腰傣、拉祜族等民族婚俗作品,他准备用这套作品敲响国内剪纸比赛和展出的大门,让更多的人了解云南,了解云南剪纸艺人的剪纸艺术。

编辑: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