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猪王旁边的方尖碑:古代诗文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23:26
作者:许喜桂  来源:许喜桂 博客 时间:2006年11月10日 
  • 热点推荐:
  • 赵克明:行走在语文路上
  • 李震:如何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 朱瑛:经历字词学习过程 感受文本语言特色

—— 精彩导读 ————————————
  第四届第五届课堂教学大赛光盘3折特价……教师社区注册可获得点卷
  • 加入名师资源库获得50元点券
  • 《走进余映潮》期刊第二期
  • 提供课件,赢点券,得光盘
  • 2010各学段暑假作文专题

  • (一)文言词语
    【考点剖析】
    考点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质就是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它的的含义。“常见实词”,它的范围并不很广,重点是《教学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特别是《语文》课本课后练习中强调的实词。“在文中”,即指语境,这是正确理解含义的前提。
    考查内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通假字等。
    考查时,一是直接考查加点词的词义理解(显明),二是在文句的翻译中考查对实词词义的理解(隐含)。
    考点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B)
    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二是“在文中的用法”,两者都是对考查范围进行的限定。所谓“常见文言虚词”,2004年的《考试大纲》明确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所谓“在文中的用法”,就是说,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而是要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
    文言虚词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1)抓重点。《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共18个,一定要个个落实,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照顾特殊意义和用法,可以采用多义比较的方法,以类相从,同类集中。(2)抓课文。课文是虚词运用的典范,重点的文章一定要反复吟咏体味,考试中才能得心应手。
    【知识梳理与解题思路】
    (一)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范围,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通假字等。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掌握实词重在积累,积累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借助与实词相关的知识来分类整理常见实词便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把常见实词按其自身特点分别纳入有关知识的框架中,便于有规律地掌握。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中“倍”通“背”,“倍”字可纳入通假字系列来掌握。有些多义词可以通过梳理其本义和引申义来掌握,如:理,本义是治玉(顺着纹路把玉从璞里剖分出来),引申为①治理,“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张衡传》);②整理,“当窗理云鬓”(《木兰诗》);③纹理,“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活板》);④道理,“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始速祸焉”(《六国论》)中的“速”当“招致”讲,不当“迅速”讲,“速”字可纳入古今异义一类来掌握。“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促织》)中“高”是使动用法,使其值高,“高”字可纳入词类活用一类来掌握。
    同学们一方面要注重积累,认真归类整理,另一方面要从中找出规律,巧释词义。以下6种方法,非常有效。
    1.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但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某个实词的含义。实际上这里要求考生具备的是一种根据上下文推断词语含义的能力,在推断的过程中始终要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例如,2003年试卷第11题C项,要求判断“遇”解释为“优待”是否正确。这就要把题干的句子带入原文:“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对这几句话的意思,可以借助第14题C项的“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遇人”就是“对人”,“遇”是一个中性词,“对待”的意思。选项解释为“优待”是设置的干扰,“优待”意为“很好地对待”,但这不是“遇”字的含义。
    2.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
    3.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例如:(2000年全国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
    4.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
    5.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
    6.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二)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1.而
    用作连词。①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②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③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④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⑤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⑥表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2.何
    疑问代词。①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②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3.乎
    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介词。相当于“于”。
    作词尾。
    4.乃
    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于是”“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仅仅”等。
    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连词。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5.其
    人称代词。①用为第三人称,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②用为第一人称,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其中的”。
    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连词。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6.且
    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7.若
    代词。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
    8.所
    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或凭借。
    9.为
    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 可译为“替”“给”等。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10.焉
    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11.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 表示判断、肯定、疑问、感叹等语气。“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也”字还可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12.以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起提宾作用时可译为“把”。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时,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以”字还可表示承接、目的、因果修饰关系。
    “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13.因
    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14.于
    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15.哉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疑问、反问语气。
    16.则
    连词。①表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② 表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③ 表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④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17.者
    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
    “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
    “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
    18.之
    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动词。可译为“到……去”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或为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或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常见的解题方法有:
    1.语境推断法。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一句里两个“之”:前“之”用在“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是“的”意思;后“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属代词。
    2.句位分析法。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作小主语,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3.语法分析法。如虚词“以”字,如果“以”后面是名词,它与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

    【典型例析】
    例2:(2004年青海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户,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余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锡显赠,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 辍:停止。
    B.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 举:推荐。
    C.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 迁:升职。
    D.一箧之宝.可资数世 资:积蓄。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A项,从语境看,该句是写康伯的母亲听到吴隐之为母守孝时发出哭声的反应,她“为之悲泣”“ 辍餐投箸”。再用结构分析法,从句式看,“餐”“箸”为名词,“辍”“投”应为动词,“辍餐”“投箸”是两个并列的动作。联系旧知,朱德《我的母亲》中“不辍劳作”一词与此义同,且生活中常见“辍学”的说法。由此可判断“辍”解释为动词“停止”是正确的。B项“举”应为推荐、荐举。由下文可知,康伯母的这番话后来成为现实,“及康伯为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C项“迁”的是“晋陵太守”,是官职,自然是“升官”“升职”。联系旧知,《王忠肃公翱事》中有“迁我京职,如振落叶耳”的用法。古代“迁”多指升职,而“左迁”为降职。D项,朝廷欲革岭南刺史黩货之弊,因为“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 “前后刺史皆多黩货”。该句是讲广州地产丰富,珍异非常,仅仅一箧宝物就可以让几代后人享用。这里的“资”应是“资助”“供给”之意,而不是“积蓄”的意思,D项的解释不正确。正确答案应选D。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组是
    A. ①及其执丧,哀毁过礼 ②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B.①辍餐投箸,为之悲 ②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C. ①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①饮者怀无厌之欲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第一组A项的两个“及”均为“等到”之意,以表时间。第二句的主语省略,补充后,可见两句句式相同。第二组B项的两个“为”均为介词,一个是“为之悲”,一个是“为妇死”,解成“替”。 第三组“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从前文来看,该句是概述吴隐之清俭生活的,既然是概述,“乃”字就不能译为“于是”;从句式上看,“尝浣衣,乃披絮”前后结构相同,“尝”是副词,“曾经”的意思;那么从词性上去考虑,“乃”应解为“竟”,“竟然”。“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乃”据上文意,应是“才”之意。第四组D项的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均译为“的”。正确答案应为C。

    (二)文言文句
    【考点剖析】
    考点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B)
    《考试大纲》明确需要掌握的不同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理解这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与用法,是指能根据语境进行理解与辨别。“句式”属于语法范畴,“不同的用法”指词类活用,也属于语法范畴。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的语法构造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所谓“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正是指这样 一些相异的部分。大致说来,这些相异的部分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 、成分省略与词类活用等五个方面。
    考点2: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B)
    翻译,是以全面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为基础的,高考试卷要求直译,也就是要求尽可能做到字字落实。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与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词等,并做准确解释。同时,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翻译时,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否则很难准确译出文意。
    【知识梳理与解题思路】
    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古代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大多不用判断词,而以主语谓语直接相续。又常在主语之 后加上“者”字表示提顿,在谓语之后加上“也”字帮助判断。被动句则是指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形式上可以分为“于”字式、“为”字式、“为……所……”式、“见”字式等类别。宾语前置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二是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三是用“之” 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成分省略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介词省略与量词省略等六种,其中尤以主语省略 与宾语省略更为常见。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 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这样一类语法现象。又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动词、形容词 、名词活用如使动,二是形容词、名词活用如意动,三是名词活用如一般动词,四是名词用 作状语。考查“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理解文意来进行。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还包括对文言句式中几种习惯的固定结构的指认。如“如……何”、“奈……何”、“若……何”、“……孰与……”、“……何如……”、“不亦……乎?”、“何(奚、曷)以(用) ……为”“何以为”“何……为”、“何……之为”。
    判断并指认文言文句式中的特殊句式,可以找句子中的特殊标志,即前文讲的各种语言标志,但还有不少特殊句子没有特殊标志,这就要求我们在答题时要灵活运用一些方法,如语法分析法等。
    二、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文言翻译要突出实词的准确翻译;要弄清虚词的作用和语气,即所谓“用法”;要注意固定结构,译出固定结构的特定含义;要注意句式,译出原句的句式特点。
    要做好文言句子翻译题,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1.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如将“难”译为“困难”。
    2.替换法,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今天的说法去置换古代的说法。如把“将”换成“率领”。
    3.拆分法,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这时翻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法。如 “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成“妻子儿女”。
    4.补充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
    5.转述法,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如“缙绅”是古代大臣上朝将手板插在腰带里,属借代,译为“做官的人”。
    6.保留法,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
    7.删略法,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
    8.调序法,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常构成倒装句,应调整成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句序后再翻译。
    有老师将上述方法概括成一段顺口溜,现介绍给同学们: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还可以用这样几个字概括:留——年号、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替——古今异义词,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移——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补——省略句中省略的主语或谓语;删——删去不译的词,如发语词等。
    翻译的注意点是:通读全文,领会大意;句不离文,词不离句;联想推敲,辨别仔细;字字落实,坚持直译;补充省略,调整词序;专门名词,不必翻译;语句通畅,忠实原意。
    【典型例析】
    (2004年福建卷)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①焉。”他日,董祁②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③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注]①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  ②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  ③纺:系。
    (1)范氏富,盍已乎?
    (2)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3)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解析】今年福建省文言翻译采用的是文段选句翻译形式,所给语段出自《国语》。这个语段叙事性强,对话较多,句式灵活,翻译时必须充分把握整体语境。
    第(1)小题 “范氏富,盍已乎?”
    翻译: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或: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
    翻译此句要注意三点:①疑问副词“盍”及固定结构“盍……乎”。“盍”是“何不”的合音。“盍……乎”应该翻译为“为什么不…… 呢?”②实词“已”的意思,“已”,本义是停止。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用例有:“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学不可以已”(《劝学》)在这一句中可以译做“停止”或“结束”、“取消”。③谓语动词“已”后省略宾语现象。根据文段语境及文后注解中对“系援”的解释,“已”字后应补出省略的宾语“婚事”、“亲事”。
    第(2)小题 “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翻译: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翻译此句要注意两点:①实词“执”与“纺”的意思。“执”,本义是拘捕、捉拿。语文课本中有:“被执至南”(《梅花岭记》) 。在该句中可以译做“抓”。“纺”字的意思在文后注解中已给出。②谓语动词后宾语省略现象。“执”与“纺”之后要补出“之”,即“董叔”。
    第(3)小题 “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翻译:(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翻译此句要注意两点:①对话中主语与宾语省略现象。谓语动词“欲”之前要补出主语“子(你)”,之后要补出宾语“之(东西)”。②宾语前置现象。“又何请焉”即“又请何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常常前置,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该将宾语移到动词后面。
    今年福建卷的文言文翻译试题入手容易通顺难,答题时,要整体感知全段文字,注意联系语境和利用注解,不可断章取义,割裂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