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企业家协会:腐败的中科院和廉洁的住建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0:44:21
 

 

 

 

腐败的中科院和廉洁的住建部

毛牧青/文

根据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6月30日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报告后,中央各部门要向社会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而今年4月,科技部率先公开了2011年的“三公”经费预算,中国工程院、国家文物局日前也相继亮出自己的“三公”账单。7月19日,国家统计局、国家安监总局、国家民委、国家工商总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广电总局、南水北调办、宋庆龄基金会等10个部门公开“三公经费”。包括此前公布的在内,98个中央部门中,已有45个部门公布了“三公经费”。 半个多月过去了,仍有53个中央部门“按兵不动”。

而住建部7月18日公布的“三公经费”账单,在公务接待费方面,去年决算和今年预算分别仅为26.07万元和13.95万元,不升反降。中科院去年公务接待费却为9995万元,平均每天接待费为27万元,比住建部全年还多1万元。

两家如此强烈悬殊的接待费,让人们不得不怀疑这数字的真实性。

大凡稍有点财务常识的人都知道,在“收支两条线”制度化后,一个部门的财政支出总数一般是不易更改的。但在目前我国特色国情下,许多账目还是可以作弊造假的。暂且不说屡禁不止的“小金库”作用,仅一些有权势的部门,可以通过一些企业“潜规”埋单处置的。当然,开支总数无法避讳,具体明细账目哪些开支合法,哪些开支违规也有明文规定制约。如何把违规的开支洗成天衣无缝的合法开支,这般玩儿股掌之间得心应手的造假谎话游戏,那可是门学问,对一些人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

现实工作中,我们常会看到某单位年终上级要审计前,单位行政领导往往高度重视账目的清捋,免得出经济问题而影响自己的政绩和仕途。一般工作扎实胸中有数的领导,绝不会有账目不清违反财经制度的过多忧虑。而那些心慌意乱日夜盯住账目生怕出问题的,往往不是心中无数的庸官也是心中有鬼的贪官。大胆启用甚至外聘一些专司造假账“财会业务精湛”尖子,竭力通过多种手段变化花样把账面搞得焕然一新很规范,以应付上级的审计;有时也会通过贿赂审计人员等手段,把败露问题的账目处置得当,或“小批评帮大忙”下不为例不了了之。所以多年来一直有“不会作假帐的会计不是好会计”一说,绝非空穴来风的瞎说。

如果我们根据上述那些造假账的现象冷眼分析,再看待中央一些部委公布的“三公经费”数字是否有水分是否有掺假,也就不难找答案了。

这次自曝“三公经费数字”毕竟值得赞赏。但根据目前多数部委不雷厉风行去执行,大约除了对人大权威的挑战外,或许正在观望几家“出头鸟”的经验教训,然后观察民意如何反应,然后把握自己尺度再决定如何对策技巧——反正大多数业外屁民不知内情一番搪塞就是了。

当然。这些年国人领教过统计部门虚假虚报数字的忽悠,经历多了也就“狼来了”无人相信权当“忽必烈”。这种正话反听的方式和惯性,也成就了不减反增的国人逆反思维,这次住建部“三公经费”的含混数字遭质疑,必是铁定的了。

从中科院和住建部各自公布的“三公经费”数字看,让人们再次领教一些高端部门为人师表的优良品行。上级尚且如此,下级也就可想而知了。

大约中科院“老朽”和“书呆子”这些年少了,新上任的“七把叉”和饕餮者大都年富力强能吃能喝国内外专家朋友又多,所以科研交流和学术讨论光“公吃”就需要每天高达27万一年近亿不多不多——毕竟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热情好客又是中华美德咱不能丢国人的面子,更不用说物价飞涨经费必高的客观因素了。说来中科院仅一个“清水衙门”尚且如此庞大消费,那全国近百个部委尤其许多有权有势“三公”花销更大的部门的总消费累积起来,又将是个什么数字?倘若再连同省市区以下的各级更多的“三公经费”,那又是个什么天文数字?

如此既盘夺国民奉献资金和败坏社会风气的贪腐行为,简直就是一群硕鼠肆无忌惮闯入粮仓,恐怕再富的国家也受不了也会吃穷的。

而住建部一年的“公吃”才26万,不及中科院每天的金额,这让人更感到蹊跷。且不说住建部现今是个“肥缺”部门,仅其这个极保守廉洁的消费数字就让人怀疑造假。记得18年前,我两位朋友就青岛胶州市某镇“公仆”挂账打白条几个月吃掉几万元,活生生把一个民营饭店吃垮的反映,调查后写了一篇新华社通稿引起全国的关注,以致当时任青岛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处理。后来欠账是还了可小饭店却死了。多年后我还以此事为题材写了一篇小小说《这家个体饭店是这样关门的》发表(附后)。一个小小镇政府几个月就吃数万元,那如今物价飞涨、接待规格上扬下,你住建部一年才吃26万元,吃糠咽菜的饿鬼也不相信!

看来我们的住建部真是个两袖清风的廉洁好部门,而中科院是个吃喝成风的腐败坏部门了。建议应该下发“红头”,让全国各级都学住建部的艰苦朴素作风,使全国上下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何愁我们的“三公经费”不能快速降下来呢?

2011年7月20日晚

附录:这家个体饭店是这样关门的

■ 毛牧青

一天,D市个体劳动者协会收到下属J县个协的求救反映,说他们那里G镇一个会员开的饭店,因镇干部常年在此吃喝“打白条”欠款7万始终不给钱,弄得饭店入不敷出,关门在即。

随后D市协会与记者驱车赶到这家饭店询访。只见饭店门可罗雀老板愁眉苦脸,连招待客人的烟都是现借钱买的低档烟。

两天后,一则标题为《乡镇干部“打白条” 吃垮一个体饭店》的几百字消息,通过X社驻D市支社电波被全国十几家大媒体刊发,一时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此等恶劣消息传到D市委Z书记那里。书记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因为它损害了D市正在进行的“政绩工程”形象。

J县的书记和宣传部长立马被传训到D市委。Z书记声色俱厉,他们唯唯诺诺,并声称消息报道不属实,因为“镇干部只吃欠五万而不是七万”。

Z书记水平很高:“欠没欠吃?难道欠五万和欠七万还有什么质的区别?这种损害业户权益的事情你们回去一定要查明原因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几天后,那家个体饭店的欠款基本得到兑现。当记者再去采访时,那位个体老板除了表示感谢外,其它问题一概“无可奉告”,明显感到他被“昭示训话”过了。

由于那则消息是以X社通稿发出,全国许多好事者纠缠处理下文。于是X社记者又到了Z书记处。

Z书记很坦诚:“此事到此为止吧。请你不要再给我添乱了。好吗?”

顿时无语凝噎……

几个月后,那篇稿件在全国新闻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不久,记者再去那家个体饭店。饭店已经“铁将军”把门,老板不知所终。

有人说,那是因为他告发镇领导,再也没有人去他那里吃喝了,所以倒闭了。也有人说,他得罪人了怕报复,不敢再开业了,拿着追回的欠款到外地谋生去了。众说纷纭。究竟何种原因,想必读者不难回答。

这是一件十几年前发生的真事,是那位撰稿的朋友当年告诉我的。当然为了避讳某种忌禁,我叙述有所加工,但仍基本属实。呵呵。

       2006年7月15日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