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寻桥在线观看粤语:奔驰的美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1:39:11

奔驰的美神

[日期:2009-09-09] 来源:坚东网艺友  作者:孙文韬 [字体:大 中 小] 马是人类的朋友。在漫长的人类记忆里,总是少不了马的身影。远古的人们,在狂奔的马群之后,体验着望尘莫及的失落。后来的人们,给它戴上辔环、鞍鞯,与它并驰在文明发展的轨道中。现在的人们,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不断追求着自认为幸福的生活。渐渐的,与这位老朋友疏远了。

当我们,站在悲鸿大师所作的《奔马图》前的时候,或许,你有一种莫名的感动。那种感动,透过历史,向我们传达着远古的声音。开启了,我们内心深处的闸门;激发了,我们久违的激情。

在岩画中,马的形象稚拙可爱。也许那时的人们,无法“跟踪拍摄”万马奔腾的场面。所以,他们目不转睛的观察捕获到的马,专注的表现着陷阱中的马。(拉斯科洞穴壁画,马)也许,人们并没有用野性的方式来对待挣扎的野马。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自此之后,人与马的关系揭开了新篇章。马的特性中,增添了忠诚与温顺。

马,动则追风逐电;静则志在千里。给与中国古人以丰富的想象。穆王八骏,往游西极;白马驮经,传法东土;可以嘶云、嘶风;可以踏雪、踏燕。在无尽的神话仙话中,马的形象是如此的轻盈、矫健,甚至与东方的图腾“龙”相提并论。在始皇帝的军阵中,在霍将军的石雕里,展示了现实世界中,冲锋陷阵,九死一生的形象。更让人感动的是,昭陵六骏高浮雕,虽是箭伤累累,却仍意气风发。这不仅仅是马的形象了。更是在彰显我们华夏先祖,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进取心。

可惜的是,在后代子孙那里,祖先的血性却消退了。这也直接反映在马的形象中。一方面,养在大内,丰肥无骨,展现了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所谓以清流自命的文人阶层,喜好“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清雅孤绝。西风凛冽中,高标孤蹈可以成全个人的品格。但是难以挽救,民族的危亡。“靖康耻、甲申祭”历史上的伤痛,一再警醒着我们。优雅柔弱,最终会退化为矫揉造作。许多绘画作品也预示了这一点。马的一切被人主宰着。自由驰骋的马,被捆绑着、被牵引着、被看守着、被抚弄着。这样的作品,只有少数的观众。普通百姓,很难接触到。因为那时文化是被统治者垄断的。

时值二十世纪,历史的进程又抵达一个民族兴亡的关键时刻,时代呼唤着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悲鸿马”这一意气风发的艺术形象获得了广泛认同。

悲鸿先生有着深厚的写实技巧。这使他能够顺畅的把握生活中的所见。他又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传统根基。这使他能够凝聚生活中的所感。当所感与所见,交汇融合升华为作者头脑中的“意象”并且借助先生深厚的笔墨技巧,形制于纸面,悲鸿马就诞生了。

中国传统绘画中,很少出现光线。传统勾染法绘制,讲究“’染高不染低”即对骨骼肌肉的突出部位加以渲染。有其独到的美感。但是不足以表现,马在运动中肌肉的变化、皮毛的光感。先生用大写意画法中的留白法,成功地解决了这一矛盾。越发显得,黑白分明,真实感人。悲鸿先生笔下的马,秉承了博大恢宏的民族文化精神。又树立一个新时代自由,不屈的艺术典范。堪称是奔驰的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