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清代闽中画坛双璧的诗歌创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43:16
别向诗中开世界
———清代闽中画坛双璧的诗歌创作
苗健青
第四版

在清代画坛上,闽籍画家黄慎和华喦的书画创作成就格外引人瞩目,然而他们的诗名却常为其画名所淹。其实他们也是优秀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鲜明体现出诗画同源的艺术风范。
黄慎(1687~约1770),初名盛,字公懋,号瘿瓢山人,宁化人。他出生在一个贫寒书生家庭,14岁开始刻苦学画,同时博览群书。雍正二年(1724),38岁的黄慎首次来到扬州,就以自己精湛的画艺名震扬州画坛。黄慎的绘画反对因循守旧,不受传统技法的拘限,突破正统画风,强调传神写意的艺术审美观,与扬州画派的艺术追求相吻合,很快就名列“扬州八怪”之一,成为扬州画派中的杰出代表。黄慎的绘画山水、花鸟、人物皆精,尤以人物画为出色,这些人物形象大都生动怪异、个性鲜明;他的书法苍劲潇洒、疏影横斜,有“字中有画”的美誉;而他的诗歌创作更胜其书画。
黄慎早年诗歌,在体裁上以古体为主,集中表现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状况,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讽喻世情和咏怀言志的特征。寓居扬州以后,是他创作最旺盛的时期,现存诗作约半数是此时的创作。在内容上多写自己游历生活感悟和山居幽趣,如《晚归》:“江路生新月,桥边野客归。晚花飘不定,乳燕学斜飞。入市防疏放,居山无是非。牧童牛背稳,横笛送残晖。”恰似一幅幅声色动静、远近相宜的暮归图。题画诗也是黄慎诗作中引人注目的一部分,从中很能见出诗人非同寻常的人生旨趣。如《题骑驴踏雪图》:“骑驴踏雪为诗探,送尽春风酒一甔。独有梅花知我意,冷香犹可较江南。”题画与咏怀相结合,意味深长。60岁以后的后期创作,感慨生平遭际,抒怀言志的作品明显增加。如《忆蛟湖草堂》:“夜雨寒潮忆敝庐,人生只合老樵渔。五湖收拾看花眼,归去青山好著书。”诗人的现实取舍、人生意趣,抒发得明白尽致。前人曾认为黄慎的“画与字可数百年物,诗且传之不朽。”翻览他77岁高龄时刊行的诗集《蛟湖诗钞》,深感此言不虚。
华喦(1684~1756),字秋岳,自号新罗山人,上杭县华家村人。他出生于一个贫穷的纸坊工匠家庭,从小天资聪颖,学画揣摩有悟。20岁以后开始漫游江浙越中,广交文坛画苑朋友,相互切磋技艺。举家迁寓扬州后,华喦结识了金农等“扬州八怪”中的一些名家画友,与他们往来密切,而他的艺术见解和创作主张也与“扬州八怪”相似,所以后人也把华喦视为“扬州八怪”之外的扬州画派的代表之一。
华喦一生绝意仕进,埋头创作,诗、书、画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被人们誉为“三绝”。他的绘画丰富多彩,尤其在花鸟画方面有突出的贡献。他继承前人花鸟画的优良传统,又善于借鉴明清写意花鸟技法,敢于突破传统格局,构图新颖,形象生动多变,时用枯笔、干墨、淡彩,着色鲜嫩不赋,独树一帜。在扬州画派中,他的画风不仅对当时画坛,而且对清中叶以后的花鸟画影响也很大。他的书法取法晋唐,博取各体之长,又敢于破格,点划之间外柔内刚,楷行多有别致异趣,体现出高古精工、自成一体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