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开口笑包子:清代蜀中三才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6:56:41

清代蜀中三才子

目录

概况
简介
  1. 张问陶
  2. 彭端淑
  3. 李调元
展开

编辑本段概况

  巴蜀之地,古称天府之国,山川钟秀,英才挺生,以文学擅天下之胜者几二千年。自司马长卿、王子渊、  

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

扬子云以降,陈伯玉、李太白、三苏父子以迄虞伯生、杨升庵诸公,实雄出其间,而为天下长。迨至有清,隽才云蒸,诗家辈出。光绪间孙桐生编《国朝全蜀诗钞》,列作者三百六十二人,其间成都费密、费锡璜父子、岳钟琪,奉节傅作楫,丹棱彭端淑,罗江李调元、李鼎元昆季,铜梁王汝璧,遂宁张问安、张问陶昆季,并自成一家,有盛名于当时,而张问陶尤绰为大宗也。他们共同为天府之国争得了莫大的荣耀。文化泰斗频频出现,为中国文化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学大师梁启超说:“我国里头四川和江西,向来是产生大文学家的所在。”其中,张问陶、彭端淑、李调元合称“清代蜀中三才子”[1]。张问陶成就最大,袁枚称其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彭端淑次之,诗名不彰;李调元位居第三。

编辑本段简介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号船山,清代四川遂宁(今属遂宁市船山区)人,清初文华殿大学士  

胡传淮主编《张问陶研究文集》

兼吏部尚书张鹏翮玄孙。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五月二十七日。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嘉庆十年(1805),官江南道监察御史;十四年(1809),改吏部验封司郎中;十五年(1810),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十七年(1812),辞官。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申时,病逝于苏州山塘街青山桥寓所。逾年归葬故里两河口祖茔(今四川省蓬溪县金桥乡翰林村两河口)。张船山是清代 乾嘉诗坛射雕手,亦是巴蜀元明清三代最有成就、最有影响、最有名气的大诗人、书画家。其诗论主张独创,诗中有我,要有真情;而其诗篇戛戛独造,绝去依傍,大雅不群,别开境界,成就卓著,是一位独立的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太白少陵复出”。船山遍交宇内名士,一时名流如袁枚、赵翼、宋湘、洪亮吉、石韫玉、吴锡麒、法式善、孙星衍、梁同书、桂馥等,并相推重,心折其诗。其诗作流播海内外,日本商人愿以高价相购,奉使来朝者皆以得其诗为荣。朝鲜士人争相传抄,致使“朝鲜纸贵”。其天才踔厉,价重鸡林。四海骚人,靡不倾仰。船山一生写诗五千余首,删存三千余首。有《船山诗草》二十卷、《船山诗草补遗》六卷传世。著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刘扬忠在《张船山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中说:“张船山不单是西蜀诗人之冠,而且是清代中期全国诗人之冠,对他进行研究,继承他的文学遗产,乃是全国学者的份内之事。”龙洲剑客在《烟波谁识旧船山》中说:“张船山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应当是不输于思想史上的王船山。”“象张问陶这样一往情深地在诗歌中倾吐自己最真诚的生命感悟的人,古往今来恐怕也不多吧!在他之前有杜工部,在他之后只有郁达夫。”“‘江右三大家’中,从袁枚到赵翼、蒋士铨,无论在才气还是诗歌的造诣上都未必一定胜过张问陶。”“就诗论诗,张问陶是绝对不输于‘三家’的”;“张问陶在诗界中就象金庸武侠小说里独立于正统门派之外时隐时现的绝顶高手,别人只能偶尔识得其踪迹,却少有人有耐心与诚心去探寻他的踪影。”著名学者张永义在《感伤时代的人生幻灭——读<船山诗草>》中说:“恰恰是黄仲则与张问陶(字仲冶,号船山)代表了清朝中叶的最高诗歌水准。正如同一时代的德语文学有歌德与海涅,如果18世纪封闭的国内文坛,失去了‘二仲’的痛饮高歌,那么,我们的阅读一定会显得枯燥无味。”“我觉得生活在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张问陶,处境更艰难,他的内心所体会到的深层幻灭感比起我们这些200年后敲击键盘的文人要更具体更疼痛,因为那是整个封建王朝的夕阳残照,他把墨汁和胆汁混合,轻轻一抹,给那个感伤的时代画上了苍凉的休止符。”张船山与唐代李白(号青莲)、宋代苏轼(号东坡),号称古代巴蜀诗歌史上最伟大的三位诗人。四川人民为了纪念他们,分别用他们的名号给其家乡命名。李白故里命名为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苏轼故里命名为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张问陶故里命名为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船山区是中国唯一一个以清代伟大诗人之名号命名的县级行政区,这是整个清代诗人的光荣,更是张船山的光荣!因为,清代诗人多达十万之众,能享用其名号来命名县级行政区的,唯有张船山一人而已。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张问陶年谱》等文献。

彭端淑

  彭端淑(1699-1779),字乐斋,号仪一,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八年,  

李朝正等注《彭端淑诗文注》

卒于清高宗乾隆四十四年。清朝官员、文学家,与张问陶、李调元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大子”。 端淑十岁能文,十二岁入县学,与兄彭端洪、弟彭肇洙、彭遵泗在丹棱萃龙山的紫云寺读书。雍正四年(1726年),彭端淑考中举人;雍正十一年又考中进士,进入仕途,任吏部主事,迁本部员外郎、郎中。乾隆十二年(1747年),彭端淑充顺天(今北京)乡试同考官。此时,他与其弟彭肇洙、彭遵泗都在京师,并都以文知名当时,在当时文学界有“丹棱三彭”之称。但“三彭”中只有最为著名的彭端淑名列“清代蜀中三才子”。乾隆年间任广东肇罗道员,有政绩,受当地民众称颂。在看透官场中黑暗和倾轧后,“宦途不满意”,于是彭端淑辞官归蜀。回家乡后,彭端淑致力于古文辞的研究,同时在四川锦江书院主讲,开始了他一生中“诲人不倦”的教学生涯。此时,他很后悔过去热衷功名,误入仕途,所以他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直至生命的终止。他用广博的学识专心于教书育人,声望渐大,许多学生慕名来投,其中就包括李调元。除了教学外,彭端淑文学造诣颇高,他一生苦心诗文创作,在当时的文学界里就很有名气。彭端淑文章笔力刚劲,气势浑厚,激昂奋进,常给人以鼓舞和教益。彭端淑一生著述较多,但大多已经散失。现在我们能够知道的有《白鹤堂文集》、《雪夜诗谈》、《晚年诗稿》等,其中《白鹤堂文集》最为有名,议论小品文《为学一首示子侄》(简称《为学》)即出于本书。1779年,八十一岁的彭端淑去世。今四川彭山县尚有彭端淑的坟台遗址。

李调元

  李调元(1734—1802),字羹堂,号雨村、童山,清代四川罗江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历官  

罗焕章主编《李调元诗注》

吏部主事、员外郎、广东学政、直隶通永兵备道。为蜀中异才,与问陶、彭端淑,并称为清代蜀中三才子。编辑有《涵海》,对保存蜀中文献,尤有功焉。李调元在清代诗坛的地位并不高,至多算二流诗人,时人及后人对他的诗歌评价都不高。李调元和其从弟李鼎元、李骥元号称绵州“三李”,清代著名学者王昶在《蒲褐山房诗话》中说:“近日绵州称三李,以墨庄(李鼎元)为最。”嘉庆本《四川通志》154卷《人物》介绍李调元时云:“其自著诗文集,不足存也。”光绪本《国朝全蜀诗钞》卷十四评价李调元云:“少作多可存,晚年有率易之病,识者宜分别观之。”当代香港学者罗忼烈先生在《雨村词话可入笑林》一文中云:“清人词话最浅陋空疏,又复强作解人,以致谬误百出者,莫过李调元之《雨村词话》。”因此,李调元未能进入《清史稿·文苑传》、《乾嘉诗坛点将录》和《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