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针公主裙子视频教程:外交部翻译眼中的领导人:邓小平就像预言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5:54:26

1986年10月,邓小平会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1985年9月,邓小平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副主席弗兰克 吉布尼,并接受赠书

  张维为离开外交部已经20余年,曾是外交部翻译室第三代“翻译国家队”成员,只要回忆起曾经陪同过的领导人,他依旧眉飞色舞。“那一代领导人讲话都非常有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邓小平“就像个预言家”

  1983年8月末的一天,研究生毕业的张维为到外交部翻译室报到,主任过家鼎告诉这个20出头的年轻人,翻译室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总书记啊,总理、副总理啊,还有人大委员长、副委员长,”过家鼎呷了一口茶,“当然,还有邓。”最后一句话看似轻描淡写,但张维为感到,这才是过家鼎的压轴词----邓,即邓小平。

  彼时,正值中英香港谈判的关键时期,外交部翻译室负责所有的翻译工作。虽然当时尚属新人的张维为只承担一些工作小组讨论的翻译,但由于翻译室每周都会组织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因而在自由讨论环节,邓小平经常成为中心话题。

  在和张维为同年进入翻译室的高志凯眼中,邓小平“就像个预言家”。他善于倾听对方的发言,但一旦自己开口,“一看就是20年,一谈就是50年,一展望就是70年,一憧憬就是100年。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50年不变,100年不变”。而邓小平的语言风格,也令高志凯印象颇深----“留有后手”、“要对付不要应付”……

  “会见外国政要时,只要他一走进门,就像大将军的出现,那股气势让在场的人顿时生出敬畏之心。”施燕华回忆。

  作为张维为和高志凯的前辈,施燕华做了邓小平10年的英语翻译。在她的印象中,邓小平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

  1978年,施燕华陪同邓小平出访。第一个国家的记者招待会,问题是都安排好了的,诸如你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印象,怎么发展两国关系之类。而第二个国家是开放提问。周边国家的西方记者一听说就都来了,招待会上的问题有棱有角。“后来邓小平跟我说,这次记者招待会还有点意思,上次那个是一杯白开水。”

  对施燕华而言,邓小平更像个和蔼的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