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情分析:“钱学森之问”似将又多一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20:58
“钱学森之问”似将又多一问?(原创:应学俊)        据《新京报》报道:2011年7月7日,香港高校内地招生录取结束,内地共有17名“状元”被录取(包括11名省级状元和6名市级状元)。而北京的4名高考状元则全被港校包揽。如北京理科状元梁思齐在三所港校和北大之间,最终选择去香港科技大学就读,并获得56万港币全额奖学金。     据介绍,这17位状元几乎全部拿到了每年16万港币奖学金。对此,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处工作人员称,港校跟内地高校之间“不像媒体所猜测的那种竞争对手的关系”。但由今年上溯,7年间,以北京为例,文理状元一共有17位,其中11位选择去港校就读(不包括今年理科状元),仅6位被北大录取。港大、北大是否竞争对手无须细论,占“状元”的64.7%跑到了香港高校这确是不争的事实。        一、“钱学森之问”似将又多一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为此,笔者曾撰一拙文《对“钱学森拷问中国教育”的拷问》发表于网媒(如本站)和纸媒。     然而,钱学森临终之问尚未得解,现在却似乎又将多出一问——这就是:我们国家的顶级大学为何留不住人才?     笔者以为,钱学森如在世,看到上文所述新闻,恐怕真的会多出此问的。难道不是吗?北大、清华这样的中国大陆顶级学府,走出过著名学者、大家乃至国家领袖,为何就吸引不了初出茅庐的所谓“高考状元”?面对如此初出茅庐乳臭未干小有才气的“高考状元”,香港高校何以就能给出十几万乃至几十万奖学金?难不成大陆的高考状元财迷心窍、鼠目寸光,就被那点铜臭吸引了去?(我国国家奖学金制度规定,每年奖励5万名特别优秀的学生,每人每年奖励8000元。如以5年计,共约40000元人民币,约合港币4万8千余元)——这怎能不使人在心中打上好几个大大的问号?     二、从大学生自述中剖析,似可略见端倪     应当说,《新京报》的报道是客观公允的。报道称:“对于奔赴港校考生日益增多、生源之争愈演愈烈的局面,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处工作人员表示,港大跟北大、清华之间有很好的合作关系,北大、清华帮港大委培学生。我们也经常鼓励有意向选择去北大、清华的学生,只要明白他们的选择是自己所需要的。港校跟内地高校之间不像媒体所猜测的那种竞争对手的关系。”但是,不论怎么说,也无法改变大陆的状元越来越多奔赴香港的大学,而不是香港的“状元”争先恐后涌向大陆的大学这一事实。     说《新京报》报道公允,还在于他们分别采编了两段曾在北大和香港科技大学就读的大陆学生的自述,他们各自诉说了在各自母校中所获得的最深印象。我们从中似乎可以略见端倪——2007年考进北大的理科状元林茜在自述中说到在北大就读的满意,给她印象最深的是:“最让我感动和敬佩的还是北大的院士和教授们,他们不为名利,一心只为学术,我经常看见院士们骑着自行车来为我们讲课……”而2006年考到香港科技大学的北京高考文科状元何旋在自述中,谈的大多却是“香港同学学习态度非常认真”以及良好的学习、活动、团队合作氛围等。     我们暂时无法去内地的北大、清华和香港的大学去考察、调研,但我们是否可以从上述叙事中嗅出点什么来呢?不管怎么说,大陆高考状元超过半数自己选择了弹丸之地上那么几所仅有的香港高校。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香港早已回归祖国,去香港读大学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何况他们很多人也许毕业后还会回到大陆来。但面对我们的“高考状元”放弃拥有百年历史的大陆顶级大学,而选择弹丸之地上的香港高校,难道我们对此不应当好好想一想而熟视无睹吗?难道我们不能因此联想到陈丹青教授放着清华大学教授不做硬是拂袖而去做了民间学者、画家的原因吗?难道我们忘了清华博士生王垠中途退学所写的申请上说到的那些原因吗?难道我们不能联想到考研时所报考的美术专业成绩很棒,却仅仅因为政治或英语差了1分或两分而出走国外知名大学考研且被录取的例子吗?难道我们不能联想到大学里如何教学生Copy拼接粘贴论文吗?难道我们不能联想到国内某些“顶级大学”中的某些教授乃至校长学术造假或在网媒上口无遮拦地胡侃神侃而令人齿冷或喷饭吗?难道我们不能因此联想到某些教授为拿“课题项目”先是贿赂上级主管部门然然后借“做课题”大肆敛财吗?以上所述当然不完全发生在北大、清华。但是,大陆的大学究竟怎么了?     三、不能对规律熟视无睹     笔者在这里想说的是什么规律?那就是妇孺皆知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趋利避害”人类这一近乎本能的价值取向。规律只能被适应和利用,我们无法改变它,因为它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香港的居民乃至名人中,有很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逃港”的,当时“逃港”几近“叛国”,然而几十万人冒死逃到了当时称为“资本主义”的英国管辖下的香港——为何?为了生存,当时大陆上正发生大饥荒和后来的“文革”——这就是“趋利避害”,边防军和军犬都挡不住“逃港”黑潮。     那么,在当今形势下,我们那些被众人关注的“高考状元”们是趋的什么“利”避的什么“害”呢?     以香港大学与北大在世界的排名来看,前者33位,后者47位;以录取条件来看,北大刻板定位本校录取分数线,香港大学在考生成绩达一本的情况下看重面试,注重思维品质和能力的考察;奖学金则不用说,港大也是优势;香港大学还有因其所在位置而优于北大的教育国际化、与国际接轨的优势;在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方面,在学术民主以及大师陈寅恪所恪守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方面,香港的大学总体上相对北大、清华来说恐怕也是很有些优势的……     我们不否认高额奖学金对一些高考精英学生的吸引,但单以高额奖学金的诱惑来解读大陆高考精英弃京赴港是片面的,诚如是,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何有高考高分学子选择自费赴港上大学而放弃国内名牌大学的录取。我们还不可忽视一位选择香港大学的考生所言:内地的北大、清华等顶尖高校每年“网罗”这么多最优秀的学生,但至今也没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反观偏安一隅的港大,就已经培养出高锟、崔琦两位诺奖得主,自然有它的道理。(点击索引:2011年7月9日《经济观察报》:高考状元缘何婉拒清华)      不论从奖学金制度,还是考试录取的方法、制度,不论是大学行政化衙门化体制、风气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如果不改革,如果不推进教育国际化,死抱住原有体制“特色”孕育出阵阵僵化的衙门作风和学术腐败的歪风邪气,总沉湎于“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孤芳自赏的心态中,中国的名牌大学恐怕还是要继续落后下去。尽管中国学子无数,大陆的大学不愁招生,也许某些大学还会酸溜溜地说:“状元”有什么了不起?好学生多得是!去就去吧!是的,缺了谁地球都照样转——但是我们可别忘了,多了谁,也许就大不一样,比如钱学森、钱三强、赵九章等从国外归来,我们不能说中国有他们没他们也是无所谓的。     “钱学森之问”似乎又多了一问?钱学森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现在是可能的“杰出人才”的苗子都留不住,问题是不是更大了一些呢?然细细想来,似乎又无须多出一问,就其本质实在也就是同一个问题。□                                           2011年7月9日相关链接    1、应学俊:为中小学“减负”试开“药方”    2、应学俊:南科大·小岗村·中国教育改革    3、应学俊:中国教育改革:敢问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