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胜利者套装在哪换:深锐观察:最后的恐龙终灭绝 强学奥胖害了姚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13:51

深锐观察:最后的恐龙终灭绝 强学奥胖害了姚明?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7月15日05:45  新浪体育2009年姚鲨最后一次对决

  新浪体育讯 最后的恐龙

  早几年,很难想象奥尼尔和姚明会在同一个夏天退休。然而这或许并非偶然,看看诺维茨基刚刚做到的那些你就知道联盟真的不同往日了,恐龙已经失去生存的土壤。

  文/马钺(微博)

  我要向我们的天文学家强烈的表示一下不满,一颗体积不小——起码有篮球大吧——的小行星撞上了地球!这事儿就发生在不久之前——大概一个月不到,撞击地点就在美利坚合众国某地。天文学家对此竟然毫无反应——他们是搞地震预测改行的吧?小行星对地球的撞击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很不幸,就像上次发生在白垩纪的惨剧一样,恐龙,这世上仅存的两只原本就步履艰难、行动迟缓的恐龙,彻底灭绝了。这两只恐龙,一只叫姚明,另一只叫沙奎尔-奥尼尔——当然你要是叫大柴油机、大亚里士多德之类他自封的外号,或许他会更高兴。现在,让我们默哀两分钟。

  很难想象,奥尼尔和姚明的退役会相隔不到一个月。奥尼尔在得知姚明退役的消息后发了条视频,称姚明为“兄弟”,之前他也曾这么称呼过姚明,现在想起来,这两位伟大中锋还真有点“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意思。当然,这个说法不是很恰当,两位中锋以后的路还长着呢,退役后的天地也许反而更广阔了,但那块镶嵌着NBA联盟logo和球队队标,挥洒过自己汗水,在自己脚下吱吱作响的赛场,终究是永别了。

  奥尼尔38岁,姚明31岁。两人职业生涯的起点不同,姚明2002年进NBA那会儿,奥尼尔已经率领湖人完成三连冠,两人都是状元秀,都打中锋,一个统治现在,另一个代表未来,注定了要被媒体和球迷放在一起比个高低。别看奥尼尔现在一口一个兄弟,当初对姚明可不太友好。众所周知,在第一次姚鲨对决前奥尼尔录制了一段视频,对姚明说了几句谁也听不懂的中文,涉嫌种族歧视,被华人组织强烈谴责,好在奥胖知错即改,坦白自己“白痴恶作剧”,事态才没有扩大。虽然奥尼尔占了口头上的便宜,数据也全面占优,但那场比赛火箭队险胜湖人4分,姚明笑到了最后。自此之后,姚鲨对决就成为NBA的一个例牌节目,受到广大球迷尤其是中国球迷的关注。直到两人职业生涯谢幕,姚鲨对决正好20场。最后一战是在2009年4月1日,火箭客场109比114不敌太阳,姚明与奥尼尔均贡献“20+10”。姚明当时并不知道那是他们第20次对决,他对此也并不在意,“我关心的是我们之间还剩下多少次交锋机会,因为他是篮球历史上一个非常特别的球员,如果他退役了,不管是下赛季或者什么时候,那些和他比赛的经历将成为我永远美好的回忆。”未料一语成谶,而且事实上,先走的是姚明。

  同在NBA的几年,姚鲨斗力、斗智,也斗嘴,留下了许多经典段子,比如在奥尼尔37岁生日会上,姚明回忆说,“他可真是一个大家伙。有一次在场上他对我说你得有7英尺10英寸高吧。我也毫不示弱,‘你体重肯定在400磅之上’。”

  其实拿身高说事,算是奥尼尔攻击姚明的话里比较温柔的。“姚明只是个跳投男”“他根本不敢和我一对一”,这些鲨式垃圾话我们早就耳熟能详了。奥尼尔也许是NBA最富娱乐性、最幽默随和的球星,但同时,他也是NBA最自高自大的人之一。他像小孩子那样善妒,和科比当队友时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后来在迈阿密和克利夫兰的谦卑姿态,多半是由于年岁大了,明哲保身。如果要继续举出他口无遮拦的例子,可能要说上三天三夜。比如他大骂“纳什连续两年赢得MVP简直就是一种耻辱”,那些著名的即兴歌词“科比,告诉我,我的屁股尝起来味道如何……”,同样经典的还送给过波什,对于自己在2009年2月27日赛后对奥尼尔“住在禁区里”的抨击,他肯定后悔透了,因为奥胖的反击就像化学武器那样没有底线:“我听到了波什的言论,这段激烈的话来自这个变性的大个子。下次碰到他,我还会狠狠教训他。然后让他灰头土脸地铩羽而归,最后让他再次去抱怨。那将是我要做的。”而这并非奥尼尔第一次质疑一名NBA球员的性别,2006年,他曾称呼小牛队中锋丹皮尔为“艾丽卡”。

  奥尼尔的魅力在于,他奇妙的将两种性格融合在一起,这造就了他天真谐趣、满不在乎的公众形象。这样的形象和他的球场风格一样,是独一无二的。他的右臂上文了一行字:AGAINST THE LAW(违法),对此,奥尼尔本人的解释是:“我这么有才,这么帅气,这么睿智,这么性感,完全是违法的。我说的不是刑法,而是自然法则。”这就是典型的奥尼尔风格,就像他那些“大亚里士多德”“大柴油机”的绰号一样,人们不会像对待勒布朗-詹姆斯那么苛刻,拿他的自大当真,反而总能被他的滑稽逗乐。即使再悖逆不通人情的话,用奥尼尔的方式说出来,都像是一句玩笑,人们往往会像原谅孩子那样原谅这个身高2米16的巨人。

  和凌厉的奥尼尔相比,姚明当然温和得多。面对奥尼尔的挑衅,嘲笑对手的体重,几乎就是姚明最锋利的回击了。姚明另一次漂亮的反击是在2004年洛杉矶全明星赛上,不过被姚明噎住的不是奥尼尔,而是奥胖的妻子香妮。“那时候在洛杉矶搞圆桌会议,一个洛杉矶电视台的黑人女记者问我‘你知道斯台普斯中心是谁的地盘吗?’,”姚明回忆道,“我知道她是在挑衅,我回答她‘克里斯-卡曼?’,她的脸色一下子僵硬了,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女记者是奥尼尔的老婆香妮。”

  除了针锋相对,两人在场下亦不乏惺惺相惜。姚明对于奥尼尔的赞誉车载斗量,不必一一提及,奥尼尔对于姚明,同样不乏溢美之词。效力太阳时,奥尼尔已步入职业生涯末期,当时有人问他联盟下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最佳中锋是谁,奥尼尔回答:“姚明,我知道每个人都喜欢他……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名伟大的球员。”

  对姚明来说,奥尼尔是他的对手,更是榜样和偶像。刚进联盟时,他和一些美国记者聊天,被问到的问题大部分都围绕着奥尼尔。当时一脸稚气的姚明满腔雄心壮志,“必须承认,奥尼尔是横亘在我面前的一座大山,但我一定会竭尽所能去征服他、战胜他。”在和奥尼尔的一次次较量中,姚明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刚开始时,姚明说防守奥尼尔的感觉,就像是被人用板砖一下下猛砸胸口;但四五次姚鲨战后,姚明已经可以轻松地在奥尼尔头顶取分了。

  姚明的成长之路,几乎就是循着奥尼尔的足迹。刚进联盟时,姚明体重较轻,但拥有柔和的手感,以及在身高2米20以上的大个子中首屈一指的运动能力,像尤因、迪瓦茨等传统中锋那样将攻击力集中于跳投,未必走不出一片天。但火箭队主教练杰夫-范甘迪将姚明引向了另一个方向:姚明的体重不断增加,力量越来越足,在伤病困扰较少的那几个赛季里,姚明的篮下攻击力冠绝联盟,对手要限制他得分,只能采取包夹。但姚明投篮的射程,也越来越短了。无限接近于下一个奥尼尔?

  不过,现实是,世上只有一个奥尼尔。奥尼尔统治了一个时代,同时,他庞大的阴影也笼罩了下一个时代。小沈阳有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奥尼尔自己的职业生涯极为成功,但他的成功却让后来者陷入尴尬境地。作为一名中锋,奥尼尔将体型和力量上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他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当代人对中锋的认知,但由于过度的独特和强大,以至于NBA专门出台规则来限制他的威力,提前夹击、联防、防守三秒以及设立合理冲撞区等规则的创立或调整,都和奥尼尔有关。受这些规则影响最大的,不是奥尼尔本人,因为当这些规则开始发挥作用时,奥尼尔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他已经累积了足够的荣誉来保证自己的历史地位;最倒霉的,是那些试图追寻他成功足迹的后来者——比如姚明。

  新规则的实施,让三秒区变成了铜墙铁壁,中锋的作用在进攻端遭到了极大限制,再没人能像奥尼尔那样,在禁区内完成80%以上的出手。身体素质不如奥尼尔的姚明,在对手的严密防守下,很难卡到有利位置,即使抢到位置,也会迅速面临包夹。巅峰时期的奥尼尔可以挂着四五条胳膊强行起跳扣篮,姚明爆发力不足,只能采取后仰跳投或者勾手来进攻,得分效率当然会下降。而向奥尼尔靠拢的体重,虽然让姚明在篮下威力无匹,但也大大增强了姚明受伤的风险。一些评论者在探究姚明伤病的根源时,将矛头直指范帅,在他们看来,姚明被强制“奥尼尔化”,正是导致他在31岁就黯然退役的罪魁祸首。但应当指出的是,也正是范甘迪执教的那几个赛季,姚明打出了漂亮的数据,赢得了其他球员和媒体的尊重。

  就像姚明自己说的,奥尼尔和他,是中锋位置上的最后两只恐龙。在他们之后,愿意打中锋的天才球员越来越少,因为在大多数球队,中锋都不再是昔日进攻端的中流砥柱,而是被当做防守端的蓝领工兵。凯文-加内特(微博)曾经半开玩笑的说,由于进入联盟后还在长个,他不得不佝偻着身子以便显得矮一点,因为个子再高的话,就要打中锋防守奥尼尔了。今年最佳阵容三支球队的中锋,只有霍华德一个货真价实,保罗-加索尔和艾尔-霍福德其实都在打4号位。

  前灰熊队名帅胡比-布朗说:“我们不太可能看到全面的中锋不断涌现了。”奇才(微博)队主帅菲利普-桑德斯的说法是:“我们再也无法回到中锋繁荣的时代了。”奥尼尔自己也预见到了这一点,在还未退役时,奥尼尔就给自己取了一个绰号:LCL——Last Center Left,意为“最后一个中锋”。“我一直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像我当年一样,沿着前人的脚步,把中锋这个位置发扬光大,”奥尼尔说,“但是这样的人太少了,他们总是喜欢远离内线,喜欢跳投,喜欢诺维茨基那样的打球方式。不过没关系,我就是联盟中最后一个威尔特-张伯伦,最后一个比尔-拉塞尔。”

  奥尼尔堵死了一扇门,但这也意味着,后来者将开启另一扇新的大门,就像诺维茨基刚进入联盟时被视为严重不靠谱,现在能在外线投篮的大个子却被各支球队当做宠儿。四大中锋之后就迎来了前锋时代,邓肯、加内特和诺维茨基领一时之风骚,很难说这其中没有必然的联系。不会有人再成为张伯伦、拉塞尔或者奥尼尔了,也很可能不会再有人成为又一个姚明了。但总会有人站出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