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2黑寡妇换衣服: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摇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44:08
自从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物联网之都”无锡高新区、“中国光谷”武汉东湖高新区和发展生物纳米“天堂”的苏州工业园,在自我定位、发展新兴产业方面的成功经验,给我区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我区成立省内首个区域3D产业联盟,与南京大学等强强联手抢占3D产业制高点  王又锋/摄
无锡高新区 打造“物联网之都”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中,物联网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无锡高新区在发展物联网产业上有着先发优势。早在2008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位于无锡高新区的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考察时,就提出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打造“感知中国”中心,由此揭开了无锡乃至全国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序幕。
如今,无锡高新区已成为发展物联网的前沿阵地。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纷纷授予无锡发展物联网的相关牌子,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涉及物联网研发的团队和power cordweather balloonmeteorological balloonpower supply cordcord setsac power cordcomputer power cordsextension power cord应急电源巴西电源线阿根廷电源线电源连接线电脑电源线电源线橡胶线metal air compressorjump startweather balloonsportable jump starter电源线生产厂家澳洲插头电源线日本插头电源线巴西电源线阿根廷插头电源 线英规电源线电动车充气泵电动打 气泵机构都来到无锡高新区,进行物联网产业方面的研究。以中科院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顶层科研院也进驻无锡高新区,成立物联网研究机构。另外,大批品牌企业和物联网方面的人才也都向无锡市集聚,为无锡高新区发展物联网产业带来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
2008年底,无锡市获批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成立了物联网示范基地。2009年11月,中国联通、移动、电信三大国内通信运营商分别与无锡市政府签订物联网合作协议,正式进驻无锡高新区,成立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心、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机构。2009年12月,由江苏省、中科院、无锡市共建的中国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正式成立。2010年1月,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在无锡挂牌成立。
据了解,目前无锡高新区已经通过引进和培育,积聚了超过4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物联网领域领先的创业团队和创业企业,产业链不断壮大成熟。物联网在该市也已有实际运用,传感技术已应用于无锡市的太湖水质监测系统;无锡高新区还计划建设一个传感网应用体验式主题公园,并启动建设无锡机场防入侵传感网络系统和新区综合保税区的应用示范工程。
2010年,在物联网的产业规划中,无锡高新区将通过整合资源,规划并加快建设传感网创新园、传感网产业园、传感网信息服务园三大园区载体,且这三者的建设目标非常明确:创新园重点锁定国内外重点科研机构,研发传感网前沿技术;产业园着重承接相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引进和培育一批规模创新型企业;信息服务园则主要汇聚传感网专业运营商、信息服务商、应用服务商和中介机构,为传感网走向应用终端服务。
武汉东湖高新区 “中国光谷”魅力不减
早在“十五”规划期间,武汉东湖高新区就确定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产业发展战略,坚持把光电子作为重点发展的支柱龙头产业,从而打造了驰名全国的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
据了解,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武汉·中国光谷”诞生了我国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传输系统,主导制定了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80项、行业标准110项,并先后成立了激光、半导体照明、地球空间信息、3G等10个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
2006年,东湖高新区被科技部列为全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验区,2009年12月8日,成为继北京中关村后的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目前,“武汉·中国光谷”已经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国际市场占有率12%;光电器件、激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40%,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区内企业如烽火通信、华工科技、凡谷电子、光迅科技等闻名全国,产品如光栅传感器、高细光纤、五联动数控系统、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NVD等代表了产业内的最高水平,引领着科技创新的潮流。
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上,武汉市市长阮成发高度评价了东湖高新区的光电子产业,他指出“武汉·中国光谷”的光纤去年已经达到了3630万公里,超过了美国康宁公司,跃居世界第一。激光产业国内的份额占到了一半以上。光纤传感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将广泛应用于物联网等其他新兴产业。
据了解,东湖高新区的光电子产业2009年实现产值718亿元,比2008年增加24%。接下来的目标是进一步巩固光电子、移动通讯领域的优势,重点发展以光纤传感器为主导的物联网及相关产业,争取到2015年产值达到3000亿,到2013年东湖高新区产业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到2018年力争突破1万亿元,成为中国重要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全球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
苏州工业园  发展生物纳米的“天堂”
苏州工业园对发展生物纳米技术情有独钟,园区内很多人认为生物纳米科技园是全球独有,并且坚信未来一定能够打造出一个国际一流的生物纳米创新高地。
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是苏州工业园区为了实施科技跨越计划,发展生物医药这一新兴产业而斥巨资建设的科技载体。位于苏州工业园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内,占地面积86.3公顷,规划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依据产业方向和专业需求,园内划分为研发孵化区、中试生产区、代建项目区、行政办公区、生活配套区等功能区域。多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投入巨资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累计投入已超过20亿元建立生物纳米科技园,目的是将其打造为生物科技与纳米产业的一流创新载体。
据了解,近3年来,生物纳米科技园聚集了各类高科技研发企业159家,帮助园内企业获取各类资金超过4.7亿元人民币,已形成新药研发、诊断试剂、医疗器械、CRO服务外包等四大产业集群,聚集了1500余名拥有国际视野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人才,产出了一批令人瞩目的产业化成果,多个项目入选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多人入选国家、省、市人才工程。
目前,区内企业保持着高速增长。据了解,2009年,该园区内150家企业,只有一家产值超过1000万,但到 2010年,预计将有15家企业产值超过1000万,其中2家超过5000万。而许多家企业的人均产值也将会超过100万。这种增长速度被认为同纳米技术一样令人惊讶。
该园区对于未来的产业规划有一个清晰的蓝图:“借助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等载体纳米技术产业为突破口,强力推进纳米技术产业突破性发展,力争年内形成100家左右纳米技术研发和生产企业,明年达到200家,后年达到300家,纳米技术产业产值三年实现翻两番,加快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纳米技术产业集聚区。”这是园区新兴产业规划的一个缩影,也是园区的未来。
记者观察:把握区位优势找准产业目标
作为我国人才和技术等创新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对于我区而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不我待,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出现了盲目跟风和无序发展的势头,一些概念比如智慧地球、智能电网、云计算等被盲目热炒,各地开发区不顾自身的产业实际,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结果造成大量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产业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
我区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有一定优势。未来,我区要结合实际,以产业为依托,技术为支撑,找准目标,突出重点,发展最能够体现我区特色的新兴产业,同时也要加大扶持力度,创新体制机制,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本版文/ 记者 方山
= = = 全 文 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