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墨囊:图文:新洲老谢:从唱戏到盘文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13:54
图为:“这块‘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的石碑是明万历年间仿制的。”    图为:“喏,这就是当年的新洲古城,小时候我常站在城墙上,跳到河里玩水。现在城墙没了。”

  本报记者徐颖 尚炜 通讯员陶火应

    最近我们听说了新洲有一位奇人——只读了4年书,一学唱戏就唱红了,当了10多年剧团团长,后来又从一个门外汉开始钻研考古、文物保护,现在是新洲文物管理所所长。新洲区域内只要发现文物,他说不准动就没人敢动,周围人都知道这个叫“谢新民”的人不好惹。当得知我们要采访他,谢新民婉言拒绝,经过多次电话沟通做工作,他才答应见面。

  穷娃子学唱戏,自己给自己找折腾

    4日,骄阳似火,我们在一位热心读者的带领下来到新洲旧街。只见一栋飞檐翘角的三层楼房格外显眼,门口挂了三块牌子“新洲博物馆”、“新洲文物管理所”、“新洲科技馆”。据介绍,这里是一套班子三块牌子,在编工作人员19名,他们折腾出了许多大事——李集三善湾战国中期墓葬的开掘、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问津书院的保护和修复。走进二楼谢新民的办公室,酷热依然未减,办公室里有空调没有开,对着地上的电扇,一个皮肤黑黝的汉子正埋头整理材料,双手有些发抖。有人告诉我们,他就是谢新民。
    没有寒暄,谢新民开门见山:“我还有蛮多事情,你们要问点么事,可以直接开始。”他说,他的一生都是在不停地扳命,自己给自己找折腾,许多人说他有点苕,但他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因为我能活下来就不错了,活下来就要做点事情。”
    据他说,他这手抖的毛病就是小时候得饿痨病饿下的。家里实在太穷,为了有饭吃,11岁的时候,新洲文工团公开招生,他自己拿主意去报名,从此开始了艰苦的学徒生涯: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站马步,胯下燃一炷香,双臂上各顶一碗水,待香燃尽才可以洗脸吃饭。
    规定练习做完,谢新民还要磨自己。好几次,他在铁杆子上练撇腰练闭了气,翻跟斗翻得休克。遇上团里放假,他跑到省楚剧团、市楚剧团找师傅学戏。文革时期,武汉京剧院名角高盛麟下放到新洲,谢新民就缠着他学。做了3年学徒之后,从武小生、到武老生、花脸、花旦,谢新民都可以唱得像模像样了。
    小学没有毕业的谢新民不管到哪里唱戏,总喜欢带着几本书,同伴们休息的时候,他就把从书上看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夏天,竹席一铺,往地上一坐,他就可以把《三国演义》等名著里的故事讲得七七八八,偶尔遇到不记得的细节,他自己随意发挥一下,因为惟妙惟肖,同伴们也信以为真。
    会唱能说爱写,16岁,谢新民当上了文工团的编剧,18岁他被推举为副团长。1985年,他接手团长。1999年,自学成才的谢新民被调到新洲文化局。

    门外汉搞文保,抓住一点缝就能钻进去

“2001年4月9日,我被派到新洲文物管理所当所长,又从头自学。”谢新民一到文物管理所,就遇上了大事。当年,新洲李集三善湾318国道起土场挖掘时,将一个战国中期的墓葬挖毁。因为此前关于这个墓葬没有任何记载,谢新民急得团团转,请来武汉市考古研究所的专家来坐镇,自己带着本子到现场做记录。这里出土的47件铜器,从葬志和铭文来分析,将新洲李集街的历史向前推了1200年。
    文物管理没学问不行,谢新民向人求教、向书求教。我们在他家里看到,他每个房间都有书柜,书柜里都是考古、文物保护方面的书籍,大概有上万册。他读书有做读书笔记、做索引卡片的习惯,且入迷。妻子告诉说,老谢坐马桶也要看书,只要是所里的事情没有做完,就怎么也睡不着觉。好不容易放个假,他也要往市里跑,把自己画的图、写的报告,像小学生般双手递给武汉市考古所的专家,请他们“一定帮忙指教,用斧头砍都行”。
    越忙谢新民越开心。2007年,接到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通知,他高兴得合不拢嘴:“这种全国性普查20多年才有一次,等到下一次普查,我已经老得动不了了,趁现在在岗位上总该给后人留下点什么。”到了实地野外考察阶段,劲头十足的他,背着小铲子、定位仪器、记录表格,带着10人的文物普查小分队,天天在山里田间地头拉网式排查文物。夏天的时候,野外温度高达50℃,谢新民干脆赤膊上阵,大呼:“宁可错走千里路,不能错过一个线索。”
    在文物普查期间,他们在新洲境内发现了10座明代的官窑口。经过勘察,在一些出土的青砖上,清晰可见“刘伯温监造”字样。这个发现惊动了省、市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验收组,连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和南京市城墙管理处的专家也赶来验证,最后证实为明代开国功臣刘伯温在新洲监造的大青砖,南京城墙、武昌城墙有很大一部分青砖都是烧制于此。
    目前,谢新民带着同事基本上完成了新洲区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认定了30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按文物级别上报了119处,最后通过省第三次文物普查专家组的验收,确定认定错误为零。

  为问津书院,奔波十年见曙光

    新洲有名的问津书院,也是谢新民的心头宝。“问津书院是中国最早的县级孔庙之一,是中国儒学文脉延续最早最长的书院,是中国唯一以问津典故命名、孔子又亲自到过的书院,是全中国唯一有西式建筑的孔庙。”来到这个古老的儒学胜地,谢新民似乎忘记了是在接受采访,没有了拘谨,话匣子打开就关不上了。
    他又是骄傲又是惋惜。“这么了不起的书院,在历史上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清晚期战争破坏、文革时期又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书院改成了小学,原来的仪门拆掉了,填成了学校操场。我们这一代人的职责,就是尽最大努力,让它不倒不塌,并修复重建。”1984年书院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升级为省级文保单位。如今,谢新民和同事们为问津书院争取到了闻一多基金会的支持,有望整旧如旧,修复重建,还原历史面貌。
    曾经好多次,问津书院濒临倒塌,遇到大风大雨,谢新民就成了热锅上的蚂蚁。2005年,他带着同事们去江西买回几车明代的古木料,对问津书院东配殿进行了修复。2007年大雪把问津书院西配殿压坏了,谢新民又带着同事们去黄陂弄回清代的古木料,整旧如旧。从选材、到绘图、编号、修复,哪一个环节他都要带着同事到现场盯着。
    他的有些下属也不理解:“为么事要这么折腾人?”2009年2月到9月,问津书院办陈列展,谢新民拉着同事徐卫伟,折腾了半年多。“每天早上7:30来,到晚上10点多才放人回去。常常是下午两三点才吃午饭。谢馆长一件事不忙完,就不放下,说放下了就没感觉了。因为太劳累,最后两个人都是坐下去,半天都站不起来。”一开始,徐卫伟也是心里恨得牙痒痒,半年多下来,他们两个人竟然从文字翻译到版式制作,把几十块展板弄出来了!有人开玩笑说:“本来只有一个谢疯子,这下两个疯子凑一块儿了。”
    谢新民有很多朋友,老村支书、看守过礼堂的老人、管过档案的人,还有各种热衷文物保护的人、收藏家,从他们那里他常常可以听到很多关于文物的线索。上周,他听一位老人说有人见到过孔子“回车埠”的石碑,便立马赶了过去,走访了多位老人,线索断了,失望而归。这会儿,谢新民正在琢磨拟一个通告,希望得到书院附近拆迁村民的支持。“寻找勘察文物、资金问题、专家绘图、评估报告……”要修复重建问津书院,谢新民的脑子里又是一摊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