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波纹管报价:秦統一的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1:29:16

秦速亡之原因

 

試分析秦代速亡之原因

 

秦始皇為了鞏固政權,實行了一系列嶄新的政策,然而,卻產生極大的負面效應,始皇死後不久,帝國便立即崩潰,僅歷十五年。

 

首先是徭役過重,南征北討。秦統一之後政治漸上軌道,秦人以耕戰立國,令國民眾皆充兵役,名曰「黔首」,在戰國時,秦民力戰於外歸猶得功賞。就兵役而言,如五嶺駐軍五十萬,長城戊三十萬,阿房宮戍七十萬。除此之外,內則築長城,闢馳道,建陵墓,對外則征伐﹑戊守等,皆為苦役,古代封國,四境農民行程相距最遠不出三四月每冬農隙。為貴族封君服力役三日,往返不過旬月。而且對外戰爭的關係,十年間先後征匈奴﹑平百越,損失軍隊數十萬,秦得天下,尚沿用舊制,力役得古代的三十倍,所以引起陳勝﹑吳廣的揭竿起義。

 

其次是肆意大興土木,窮奢極侈。秦統一期間,窮奢極侈,每攻陷一國便把其宮殿之圖樣描繪下來,在咸陽仿造,又在二百里內建造了二百七十座宮殿。如營建阿房宮便役民七十萬,至於始皇生前為自己建造的驪山陵墓,興建時已役死大量民工,建成後為免墓中秘密外洩,更將參與興建墓的民工盡數活埋。另外,秦始皇曾五次出巡,刻石,建兵馬俑,役民程度可想而知。當時,中原己飽歷戰亂,民力困乏,負擔便顯得更沉重。

 

此外便是力役繁重。中國統一,版圖擴大,始皇沿用舊有的力役制度,人民須輪番服役,路途遙遠的,整年皆為服役而奔波。董仲舒就指斥秦代「力役三十倍於古,田租﹑口賦﹑鹽鐵之利二十倍於古。」使「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織,不足衣服。」始皇不珍惜民力,終激起民憤,迅速滅亡。

 

破壞經濟,中國以農立國,若無天災,農民的收入大致穩定。但戰國以來,戰爭連年,不斷損害勞動力,山東六國的編戶因而破落。秦統一後本應與民休息,重整經濟,然秦廷連串征伐﹑徭役,對勞動力的破壞更甚於戰國,經濟更無法恢復,成為秦代速亡的主因。

 

秦自商鞅以嚴法為法,始皇即位後專任刑法來鎮壓人民,秦法死刑有很多種,如棄市﹑腰斬﹑車裂﹑坑﹑磔﹑鑊烹﹑族﹑夷三族等,肉刑有劓﹑刖﹑宮墨﹑笞,又有所謂具五刑者,徒刑有鬼薪﹑白粲﹑城旦等,又有謫遣戌和徒謫之法,即把犯罪的人民編成軍隊派到邊境防守,凡赴役衍期者斬,一人犯罪誅及三族一戶違禁,比鄰連坐,刑罰嚴酷,又如偶語《詩》﹑《書》者和赴役過期者都要處死,人民動輒受罰,陳涉﹑吳廣就因而逼反的。此外,人民也普遍對新的法制存有反感,開始懷念舊制度,六國貴族又加以煽動,一夫發難,全國便隨即嚮應。始皇雄才偉略,尚可駕馭人民,但秦二世昏庸無能,局面便一發不可收拾。

 

遺民思教,文化衝突,始皇兼併了六國,廢封建,行郡縣,但封建思想仍未泯滅,六國沒落之貴族時刻妄想東山再起,礙於始皇之威權,未敢發難,但秦始皇駕崩後,趙高專權,天下解體,人民對統制思想和生的新法制仍未能適應。秦國文化低落,戰國以來,積極從中原移殖文化。當時,中原學術分齊魯學與三晉學商鞅﹑李斯﹑呂不韋等學者引入秦國,但主要是三晉學。

 

秦統一後,天下學者薈於一國,諸家學說的衝突逐漸明顯。李斯得君行道,持其師荀子的學說,強調「法後王」﹙屬三晉學﹚,與中原固有的齊魯學風截然不同,而齊魯與三晉學最激烈的衝突便是焚書坑儒,結果溍學派得到勝利。這事具有兩個意義:第一是秦與中原有不同文化;第二是秦人絕不屈服於中原文化之下,而是對其加以禁制。文化分歧加深了秦人與中原人的衝突﹑矛盾,也是秦被推翻的一個原因也。

 

不用客卿也是導致秦速亡的原因。秦統一六國之後,客卿對秦的統一極大的幫助。然而,始皇在統一前已意圖逐客,可是遭到李斯著的《諫逐客書》所阻撓。統一後,始皇任法不任人,認為只要有完善的制度便足以鞏固國家的統治,官吏是否賢能,皆屬次要,更甚至輕視知識分子。

 

始皇不重視知識人才,使知識分子周遊列國﹑散佈各地,正常情況下,他們唯有老死田畝,但秦末之時,卻起了重大的作用。蘇軾於〈游士失職之禍〉中指出:游士流散各地,猶如森林放出百萬狼虎,對政權極為不利。從史實而論,自陳涉起義,客卿即極力替其出謀劃策,可見游士對亡有著推動作用。

 

焚書坑儒,士人反感,秦人本身的文化傳統極低,至秦統一天下,諸眾學者薈萃一國,彼此間衝突明顯,李斯得君行道本其師說﹙荀卿學說﹚以法家相尚,對東土的文化不懂得珍惜。故有焚書坑儒以古非今之禁,目的是禁絕私學,強制人民學習法令﹑以吏為師,定國家法令於一尊。

此舉證明了秦人極鄙視東方文化,除了史官所藏秦史記以外,別國史﹑諸子百家的經典,一律都要焚毁。後來又因盧生及侯生等方士非議始皇,始皇便下令御史偵查首都。首都的儒生方士,逮捕其中四百六十餘人,坑埋於咸陽,史稱「焚書坑儒」。加上秦人對東方人仍以奴隷視之,不稍加體恤,這種做法不免失去了知識分子的的支持,導致政權傾覆。

 

總而言之,始皇汲取西周滅亡的教訓,推行中央集權制,認為這樣做便能長治久安;卻不明白歷史潮流是在變化當中,平民勢力逐漸崛起,除貴族代替貴族的更迭之外,平民都可以威脅政權。秦政府任意役使人民,激起民憤,終使民變傾覆秦祚。可說始皇錯誤解釋歷史教訓,為秦朝亡國埋下伏線。

 

集權政策過急,二世昏庸,始皇本有建立萬世不亡政權之野心,故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國事皆決於亡,為強榦弱枝之政策,地方政權集於中央,又實行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陽,並集權於中央。但集權中央政策及統一後各項措施,推行過急,使人民一時未能適應,變亂一觸即發。

 

始皇是一位雄才大略之君主,在位時尚可駕馭人民,可惜始皇三十七年病死於沙丘,命宦官趙高召太子扶蘇繼位,但是趙高與扶蘇親信蒙恬的弟弟不和,恐扶蘇即位後對自己不利,因此與李斯合謀,擅自改詔立胡亥為帝﹙秦二世﹚,並賜死扶蘇,稱為「沙丘之變」。此後,趙高恃住擁立有功,總攬朝政,指鹿為馬,政治黑暗。當二世皇位穩固之後, 便立即縱情於聲色犬馬,在這方面趙高又是他的得力助手。他繼續修建始皇時未完成的阿房宮,宮的位置在渭水以南。原定的規制廣闊達三百餘里,南抵終南山,北通咸陽;其上可坐萬人。至此,其父親未完之志他要完成之,工程浩大和役使的人可想而知。另外,他養了不少的狗馬禽獸,徵取民間的豆粟以為飼料,弄得咸陽附近三百里內的人民,都沒有糧食吃。

 

二世把始皇的奢侈殘暴加以發揚光大,獨居深宮之中,公卿大臣難得見到他,一切由趙高把持;趙高的能事則是欺瞞上下,專權自恣;結果只有加速叛亂的形成。

 

貴族習氣,秦國是周代封賜的諸侯國,國君因而具有封建時代的貴族習氣,始皇不恤民力,興建阿房宮,將人民名為「黔首」等措施,充分表現了這種特質。然而,這些措施卻違反了戰國以來平階層崛興的潮流,終致亡國。

 

偏重法治,秦統一前,以法家理論治國,有利大刀闊斧的改革,如商鞅便以法家精神,積極破舊,使變法空前成功,秦國逐步富強。然而,秦統一之後,時移勢易,卻仍堅持法治,不講人性,重視集體,忽略個人,積極提高君權,施行嚴刑峻法。這種強制手段,終難取得人民認同,埋下亡國伏線。

 

軍人當政,秦自商鞅變法開始,實行軍功爵制,斬首立功成為任官賞爵的捷徑,例如斬敵首一個,賜爵一級,如果希望做官的,可以做俸祿五十石的官,長此下去,便由殺敵立功者控制了政權,後果就如《韓非子·定法篇》說:「今法官者,智能也;今斬首者,勇力也,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是以斬首之功為醫匠也。」於是由軍功者建立的帝國,轉眼又在軍功者的統治下傾覆。

 

引起秦亡導火線–大澤鄉起事,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吳廣率士卒,北赴漁陽,行經蘄縣大澤鄉,遇雨阻滯,估計無法如期到達,按照秦律「失期當斬」,兩人遂合謀率眾殺死軍尉。結果山東豪傑紛紛響應,平民朱雞石﹑鄭布﹑劉邦和英布;官吏陳嬰;六國貴族魏咎﹑張良﹑項梁和項羽,先後起兵反秦。

戰國以來,歷史發展有兩大趨勢;一是由分裂到統一;二是由貴族政治走向平民政治。秦代承第一種趨勢統一天下,卻因違反第二種趨勢而亡國。

 

秦代覆亡,在始皇治下已見端倪,只是二世時才激烈爆發而已。綜觀秦末起事,有兩個根本動力:一是人民無法忍受嚴刑峻法,二是六國貴族欲恢復舊有勢力。既然各階層都以推翻秦政權為目標,所以一經陳勝起事,各方都立即響應。總計由始皇二十六年初併天下,至秦滅亡。僅歷時十五年。秦治期間,正是古代封建政府,轉移到平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