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化膜破了怎么撕下来:万笏朝天—天平山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9:40:18

[主题] 万笏朝天—天平山庄

[主讲] 曹林娣

[时间] 2011年4月30日

[正文内容] [文档下载]

  今天我讲万笏朝天只是借来这个名,就是天平山是万笏朝天的,它的内容十分丰富,现在的天平山庄跟之前的天平山庄相差太大了,所以就它的过去我们讲讲。天平山庄叫它山庄实际上是不太合理的,但是天平山庄有它独特的地方,前面我们讲的都是城市山林,这个呢是山麓园,所选的位置是最棒的,非常好,那时候交通也没现在这么方便,它是郊野地造园,选的这块地是很不错的,因为这个在《园冶》中有记载。它的立意呢就要有在郁密之中而兼旷远的野趣。苏州天平山庄它是离开苏州城,在苏州城的西南15公里的地方,是典型的郊野山麓园,我们起源自滨湖园,还有像拥翠山庄是台地园,这都是比较少的,所以它的存在本身就有一定价值,因为我们最多的就是宅园,住宅跟花园连在一起的。天平山之名,天平山有好多的名字,叫天平山是最古老的,占地面积77公顷,最高峰卓笔峰,原来为什么叫它天平山呢就是因为山顶上是平的,其中也有不少的神话传说,实际上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因此古代就叫天平山。山上白云缭绕,唐代把它叫做“白云山”,所以白居易发现的泉叫“白云泉”。
  天平山形成于距今1.36亿年前的造山运动,山体为钾长岩花冈石组成。当地壳隆起为山时,地层的一部或数部上下错位或扭曲,天平山的断层倾斜幅度较大,近于垂直。天平山也有很多的奇石,经亿万年风雨冻曝,风化部分剥落,残存坚硬部分森然耸立,奇石嶙峋,奇峰怪石有卓笔峰、奇峰、护山奇石、一线天(又名龙门)、飞来石、五丈石、卧龙石、回音谷、印石、鹦鹉石、头陀崖等,危耸峭峻,似封建时代大臣朝见皇帝用的附笏一样,人称“万笏朝天”。“千峰万峰如秉笏”,“万笏皆从平地起;一峰常插白云中”,山石犹如百官上朝时手中所握的笏板,从平地上突兀而起。卓笔峰像毛笔又是非常的吉祥,中国人挺崇拜文化的,有三、四丈高,石身滚圆,可五人围抱,上尖下粗,耸立在双石之上,酷似一枝卓然直立的毛笔:巨灵挽健笔,何年掷空山?倒蘸银河水,横书五云笺。荡荡天宇宽,寥寥千万年。尘事不足记,特立寒山巅。同时它上面有很多洞穴,像莲花洞、白云洞(即大石屋,可容数十人)、石屋、山神洞等都是天然洞穴。天平山、白云山,它还有另外个名字叫“范坟山”,据《吴县志》载:“唐柱国丽水县丞范隋墓,在山左麓,后文正公(即范仲淹)曾、祖、考三世皆追赠国公,葬山右麓。”故又名“范坟山”。范仲淹曾、祖、父三世都被追赠国公,故范坟又呼三太师坟,所以天平山的名称还是蛮多的,又名“赐山”。  天平山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也很多,宋绍兴年间,因原祀范仲淹的忠烈庙所在地庆州为西夏所占,改建庙于白云寺西侧。唐宝历二年,僧永安在山南麓建白云庵,亦名天平寺。北宋天圣六年(1028),僧择梧就宝历遗址再建庵院。庆历四年(1044),参知政事范仲淹因祖坟在天平山东麓,于例得置功德寺,于是奏请以白云庵改功德香火院。万历年间,范仲淹第十七世孙范允临弃官归苏,将从泉州带回的枫香树苗380棵植于天平山,即今山东南麓之古枫林。明代古枫香林今尚存176棵,叶呈三角状,树干高大,与江南红枫不同,范公祠内一株,树干高约27米,3人合抱。在三大师坟前有“大枫九枝,非花斗妆,不争春色”,俗称“九枝红”,入秋枫叶由青次第变为黄、橙、红、紫,称五彩枫,亦有呈浅绛、金黄、桔黄、橙红等色,蔚为奇观,成为全国三大观枫点之一。红色是生命之火,象征着炽热、灿烂和希望。红叶拼尽生命全部的赤诚,在万木飘零之时,点染了萧瑟的寒秋,昭示的正是生命成熟的烂漫、辉煌和力量。科学家们发现,致使枫叶红得早、红得透的缘由,却来自大自然的压力,主要是营养特别是缺氮的压力。树叶里除含有绿色的叶绿素外,还有能显示黄色的叶黄素、能显示红色的花青素。气候暖和的季节,叶绿素大量生成,其它色素生成得少,树叶呈绿色。进入秋季,日长变短,气温降低,合成叶绿素的速度减慢乃至停止,而深秋的低温、晴朗干燥的天气,却更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黄栌、枫、槭、乌桕等树的叶细胞中含有较多的花青素,叶子就呈现红色或紫红色,所以深秋的红叶是“霜重色愈浓”。它似乎在启示人们,应该像枫树一样,以自身的生命力量去适应压力,使生命变得更艳丽,更辉煌。
天平山怪石、清泉、红枫“三绝”自此名扬遐迩
  范允临与天平山庄
  范允临(1558~1641)字长倩,号长白,系北宋范仲淹17世孙,父范惟丕,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进士,终光禄寺少卿,范允临万历二十三年(1595)中进士,时年38岁,授工部主事,不久改云南推学佥事,万历三十二年(1564),迁福建参议,未至任而归。范允临工书,与董其昌相伯仲,远近争购,善山水画,尝自跋画云:“余胸中有画,腕中有鬼,少时曾留心绘事,以领青衫不可得,退而屈首受书,遂弃之,今老矣,追忆往年笔墨,隐隐在目间,偶一拈弄,霓不类青山面孔,然随意涂抹,亦自有致,绝无画家溪径,观者聊以当无弦之琴。”范家泗泾宅第在松江道院弄(今文化弄)底城隍庙后,昔日允临终日勤奋读书,宅内有园,园内聚土为丘,筑亭其上,丘西有专供洗砚的荷池,称为“墨池”,为允临少年时洗砚处,沿池叠有假山,多种树木花草,池旁建有书斋两间,为允临早年读书处,两楹上有允临手书“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的妙对, 后人称范宅为古范园,1952年暑期,花园里原有的池河、假山、亭子、房屋等均在泗泾小学建校舍时被拆除,仅存范允临当年手植古柏一棵。徐泰时在京作官,与范允临之父同事,范允临十四岁丧父,十五岁失母,家道中落,即由徐泰时抚育,成年后,入赘为婿,允临夫人徐淑,少工书,善古文,亦工诗翰,有诗名,被称为“吴中才女”伉俪情笃,倡和成集《络纬吟》12卷。徐泰时官至太仆寺少卿,范允临为其岳父母做的行状:“公(徐泰时)遂挂冠归里门,归而一切不问户外,益治园圃,亲声伎,里有善累奇石者,公令累为片石云峰,杂莳花竹,以板舆徜徉其中,呼朋啸饮,令童子歌商风应之曲,其声遏云,……于是益置酒高会,留连池馆,情盘景遽,竟日忘归,……后方曳缟、衣绮、粉白黛黑者动十计,丝竹管弦日日盈耳,而董宜人若弗闻也。”徐泰时所卜筑之园林,时称东园,即今留园。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徐泰时辞世,临终前,将尚在襁褓之中的儿子徐溶(出生仅七个月),托付给范允临、徐媛。徐溶(1597-?)字清之,在姐夫与姐姐的悉心抚养下,艰难长成,平日,徐溶“以耿介绝俗自负,生平羞言纨绮,”官至工部,职位显赫,他既能继承父业,又能保全家产。“东园”之西有元代“归元寺”废址,徐溶在此基础上建园称“西园”,院内多美石,有“太湖甲族”、“不染尘”和“移云”三亭,建成不久,即舍为寺,名“复古归元寺”。崇祯八年(1635年)改称“戒幢律院”,后毁,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建,为“西园戒幢律院”,园林在寺院之西,谓至今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寺庙园林,万历四十三年,因天平两遭战火,“遂成荒丘,数百载丛林,掊为瓦砾,这是范允临自己说的,所以他就觉得有责任去追念先祖,在天平山南麓傍山就水而建“天平山庄”,引泉为沼,架以石梁,馆阁亭榭随山势层叠而上,鳞次栉比,远望如画图中仙山楼阁,俗呼“范园”,有寤言堂,“岁寒堂”、鱼乐园、咒钵庵、听莺阁、“来燕榭”、芝房、什景塘、宛转桥、“小兰亭”、“繙经台”、“桃花涧”、诸胜。全家迁居,流连词文,常与好友遨游于山水之间,不复在意功名。张岱在《陶庵梦忆?范长白》中写到:范长白园在天平山下,万石都焉,龙性难驯,石皆笏起,旁为范文正墓,园外有长堤,桃柳曲桥,蟠屈湖面,桥尽抵园,园门故作低小,进门则长廊复壁,直达山麓,其绘楼幔阁、秘室曲房,故故匿之,不使人见也。山之左为桃源,峭壁回湍,桃花片片流出,右孤山,种梅千树,渡涧为小兰亭,茂林修竹,曲水流觞,件件有之,竹大如椽,明静娟洁,打磨滑泽如扇骨,是则兰亭所无也,地必古迹,名必古人,此是主人学问。但桃则溪之,梅则屿之,竹则林之,尽可自名其家,不必寄人篱下也,余至,主人出见,主人与大父同籍,以奇丑著,余亟欲一见及出,状貌果奇,似羊肚石雕一小猱,其鼻垩,颧颐犹残缺失次也,冠履精洁,若谐谑谈笑面目中不应有此。开山堂小饮,绮疏藻幕,备极华褥,秘阁请讴,丝竹摇飏,忽出层垣,知为女乐,饮罢,又移席小兰亭,比晚辞去,主人曰:“宽坐,请看‘少焉’,” 余不解,主人曰:“吾乡有缙绅先生,喜调文袋,以《赤壁赋》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句,遂字月为‘少焉’,顷言‘少焉’者,月也,” 固留看月,晚景果妙,主人曰:“四方客来,都不及见小园雪,山石崡岈,银涛蹴起,掀翻五泄,捣碎龙湫,世上伟观,惜不令宗子见也。”崇祯十二年归庄来游,称其因山为园,池馆亭台之胜“甲于吴中,每三春时冶郎游女画舫鳞集于河干,篮舆鱼贯于陌上,举步游目,应接不暇”;28年后来游,则“园林有蔓草荒陋之感”。清初诗人徐崧以“犹思参议居园日,蜃阁虹桥赛列仙”叹美。
参议公祠-赐山旧庐
  清康熙初,范氏后裔必英等在山庄旧址建“参议公祠”以记念范允临,乾隆八年重修山庄竣工,改名赐山旧庐,堂阁亭榭,尽还旧观,民国时,天平山范氏界内自宋以来严禁樵采的成规渐堕,“山中宕户以采石为业者,侵入天平山界,斧凿横加,又持金钱之力,官吏袒护”(汪凤瀛:《重修范参议公祠堂记》),民国6年,天平山警察派驻所被帮匪纵火,劫械伤警,经范氏后裔厚甫等人维护筹划,8年重修白云寺,建大殿三楹及山门两庑,10年,重建范参议祠落成,其他堂阁胜处以力绌未能续修,17、18年,省民政厅及县、市机关先后布告云:“其属范家山一带前后左右、群山环绕之禁界以内并出有禁字为标志者一律禁采”。1954年园林管理处接管天平山,同年5月整修御碑亭、高义园,疏浚什景塘,8月开放游览,1955年高义园正殿因受白蚁危害而重建,“文化大革命”期间,高义园关闭,摩崖石刻全被凿去,碑石被毁,建筑失修,白蚁为害严重,不仅蛀蚀古建筑,且使不少古枫香枯死。1970年忠烈庙后部的三太师殿被拆除,全庙一度改为养鹿场。开山采石在六七十年代变本加厉,损害天平山环境和景观,炮声隆隆,兼以松林毁于虫害和砍伐,栖息多年的鹰群销声匿迹,至1975年,百年老树死去不少。1976年后,高义园稍加整修,重又开放,陆续整理恢复摩崖石刻,加强古枫香养护管理,修理登山道路,进行大规模植树栽竹,防治白蚁,1980年起连续5年,驻苏部队参加天平山植树义务劳动,种植国外松种(因马尾、黑松受“松干蚧”危害而不能生存)数万株,补植枫香等树,立“军民共建友谊林”石碑。1980年,天平山列为国家太湖风景名胜区天灵景区主要景点,开始景区规划建设,1981年市政府拨款65万元,整修高义园古建筑群,落地翻建乐天楼,改用钢筋混疑土梁架,重建恩纶亭、接驾亭,整治山前池塘水系,对开山采石重申禁令,继续修复忠烈庙仪门及碑亭,1983年10月1日,高义园售票恢复游览,1985年彩塑范仲淹座像,恢复园、祠匾额对联和陈设布置,山南沿公路挖通排水沟,砌筑驳岸,东侧小山坡建万笏朝天石亭,今“天平山庄”系泛称,是一组占0.53公顷的古建筑群,包括:高义园、赐山旧庐(范参议祠、芝房、听莺阁、鱼乐国、来燕榭、咒钵庵等)、白云古刹、范文正公忠烈庙等区,以廊庑相联。
  一 天平山庄入口
  天平山石牌坊“高义园”,款署“乾隆十六年辛未三月十八日赐”,牌坊矗立在天平山正南入口处,坊为白石雕刻,柱雕浮云,非常精美。清乾隆六下江南,曾四次到天平山,清乾隆皇帝南巡至天平山,为表彰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捐宅创立义庄,以养济族人,以及曾将俸禄五百斛麦子周济“三丧未葬,二女未适”的老友石曼卿等义举,遂取杜甫诗中“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句意,亲笔写下此三字,园内有御道,今铺地已经全毁,可以恢复人字或套方等御道铺地,四方图案和间方纹、套方纹、斗方纹等,后来专用于铺设御道,其寓意沾染上皇极思维带来的文化涵义,象征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极观念,皇帝居有四方。接驾亭前是十景塘、宛转桥,什景塘,又分为二:大为荷花池,广约5亩;小为玩花池,中以大堤相隔,池上架桥,红栏曲折,张岱在《陶庵梦忆》里谈到初见范长白园时的情景是:“园外有长堤,桃柳曲桥,蟠曲湖面,桥尽抵园,”当年之景,在此处依稀可见。
  二 高义园
  高义园第二进楼下四面厅“乐天楼”。唐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此以其字名之,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 815 ),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曾积极兴修水利,筑堤防洪,泄引湖水,灌溉田亩千顷,成绩卓著,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改任苏州刺史,次年因伤离任,后官至刑部尚书,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卒,终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71卷,在文学上,他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坚,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相传他在苏州任刺史期间,常来此山游览、下榻、读书。御书楼,楼厅有“御书楼”匾额,此楼始建时,清乾隆皇帝曾在楼中休憩、读书、画画,因称,一名藏书楼,两侧山墙上有《渔樵问答》堆塑,为别处所无。《渔樵问答》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古琴名曲,是几千年文化的沉淀,渔问樵曰:“子何求?”樵答渔曰:“数椽茅屋,绿树青山,时出时还;生涯不在西方;斧斤丁丁,云中之峦。”渔又诘之:“草木逢春,生意不然不可遏;代之为薪,生长莫达!”樵又答之曰:“木能生火,火能熟物,火与木,天下古今谁没?况山木之为性也当生当枯;伐之而后更夭乔,取之而后枝叶愈茂。”渔乃笑曰:“因木求财,心多嗜欲;因财发身,心必恒辱。”樵曰:“昔日朱买臣未遇富贵时,携书挟卷行读之,一旦高车驷马驱驰,刍荛脱迹,于子岂有不知?我今执柯以伐柯,云龙风虎,终有会期;云龙风虎,终有会期。”樵曰:“子亦何易?”渔顾而答曰:“一竿一钓一扁舟;五湖四海,任我自在遨游;得鱼贯柳而归,乐觥筹。”樵曰:“人在世,行乐好太平,鱼在水,扬鳍鼓髡受不警;子垂陆具,过用许极心,伤生害命何深!?”渔又曰:“不专取利抛纶饵,惟爱江山风景清。”樵曰:“志不在渔垂直钓?心无贪利坐家吟;子今正是岩边獭,何道忘私弄月明?”渔乃喜曰:“吕望当年渭水滨,丝纶半卷海霞清;有朝得遇文王日,载上安车赍阙京;嘉言谠论为时法,大展鹰扬敦太平。”樵击担而对曰:“子在江兮我在山,计来两物一般般;息肩罢钓相逢话,莫把江山比等闲;我是子非休再辩,我非子是莫虚谈;不如得个红鳞鲤,灼火新蒸共笑颜。”渔乃喜曰:“不惟萃老溪山;还期异日得志见龙颜,投却云峰烟水业,大旱施霖雨,巨川行舟楫,衣锦而还;叹人生能有几何欢。” 曲谱最早见于《杏庄太音续谱》(明萧鸾撰于1560年):“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近代《琴学初津》说此曲:“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兴亡得失这一千载厚重话题,被渔父、樵子的一席对话解购于无形,这才是乐曲的主旨所在,反映的是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深层意象是出世问玄,充满了超脱的意味。高义园第三进方亭“逍遥亭”,取《诗经?白驹》:“所谓伊人,於焉逍遥,”“逍遥”即优游自得,安闲自在,名利皆抛。宋洪迈《容斋三笔?琵琶亭诗》云:“两公犹有累乎世,未能如乐天逍遥自得也,”“以此收摄身心,屏绝嗜欲,可以寡过,可以养生,性命双修,逍遥自得。”(《野叟曝言》五九回),门额:有“日丽云中”,即丽日当空之意,月洞门砖额:“泽被山林”,皇帝的恩泽遍及山林,因“高义园”与乾隆有关,故有此颂圣之词。门墙有“中宪公祠”题额,“中宪公”是对范仲淹次子范纯仁的尊称,纯仁字尧夫,官至侍御史,属于“中宪”,尧夫有“麦舟救人”的义举。高义园第四进正殿横匾:“高义园”,为清乾隆御笔,此匾的四框有五龙相绊,故名“五龙绊匾”,正中壁间嵌有两块乾隆御碑,刻有丁丑(1757)年春二月乾隆帝游天平十六韵两首五言长诗,相传当年乾隆在此驻跸, 大殿柱联之一:“想子美高标水流云在;忆尧夫旷致月到风来,唐杜子美《江亭》诗有“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句;宋理学家邵尧夫《清夜吟》有“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此联双关:杜子美的高标和邵尧夫的旷致。而“子美”也是宋诗人苏舜钦的字,苏舜钦“一生肝胆如星斗”,高风亮节为人所称,堪称“高标”;“尧夫”,正是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的字。范尧夫廉俭如一,富贵而不淫,确有“旷致”,以杜甫拟苏舜钦,以邵雍况范纯仁,言在此而意在彼,令人幽思绵绵,堪称妙构。原高义园有堂联:“门前绿水飞奔下,屋里青山跳出来。”堂南临十景塘,流水淙淙,烟波出没,出句的“绿水飞奔”在此是夸张的笔墨了,堂北靠天平山,春山如黛,因堂屋依山而筑,好像青山就在屋子里跳出来一样,这也是夸张,联语将此地的景色作了动态的描绘,特别是将静态的山写出了“动”感,鲜明灵动。
  三 赐山旧庐
  1、 范参议公祠
  砖修门牌额:“丕承前烈”,继承前人大功业,《周书?君牙》第二十七:“丕承哉武王烈,”言周武王功业之美,大可承奉,此谓范仲淹的功业之美,大可承奉,“丕”,即大,“范参议”即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孙范允临,捐田千亩,以助族人修葺庙祠之用,族人感其德义,遂于康熙年间建范参议祠。主厅“岁寒堂”,取《论语?子罕》篇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句意,据宋范仲淹《岁寒堂三题并序》载:“吾家西斋仅百载,二松对植,扶疏在轩,灵根不孤,本枝相茂,卓然有立,俨乎若思,霜霰交零,莫能屈其性,丝桐间发,莫能拟其声,不出庭户,如在林壑。 某少长北地,近还平江,美先人之故庐,有君子之嘉树,清阴大庇,期与千年,岂徒风朝月夕,为耳目之资者哉?因名其西斋曰‘岁寒堂’,松曰‘君子树’,树之侧有阁焉,曰‘松风阁’……持松之清,远耻辱矣;执松之劲,无柔邪矣;秉松之色,义不变矣;扬松之声,名彰闻矣;有松之心,德可长矣。”赋《君子树》诗云:二松何年植,清风未尝息,夭矫向庭户,双龙思霹雳,岂无桃李姿,贱彼非正色,岂无兰菊芳,贵此有清德,草木怨摇落,独如春山碧,乃知天地威,亦向岁寒惜,有声若江湖,有心若金璧,雅为君子材,对之每前席,或当应自然,化为补天石,这是借用范仲淹原堂名,颂松柏之为君子,闪烁着高洁人格的光彩,今于堂之东西两壁悬四幅松柏图,与堂名相得益彰。
  2、水园小屋“芝房”
  “芝房”,指灵芝生成之房,李善注《文选?张衡?南都赋》“芝房菌蠢生其隈”中的“芝房”曰:“芝生成房也,”灵芝,又有瑞芝、瑞草之称,为仙品,古代传说食之可长生不死,甚至入仙,秦时隐士“商山四皓”以采芝疗饥,故“芝”亦与隐逸有关,唐许敬宗《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清字》诗曰:“蕙帐晨飙动,芝房夕露清,”明唐顺之《咏天坛梅花》:“夕伴芝房月,朝承菟苑霜,”题额富有诗意深蕴。小屋悬沈周诗联:“屏心云气山开通;树里檐声雨满堂。”屏中似乎被云岚雾绕,因为与青山连通;满堂响着从树丛中从屋檐下传来的滴滴嗒嗒的雨声,一股山野清幽静谧之气扑面而来,雨声,既能以动衬静,创造出幽静的氛围;它又是天籁之音,静听天籁,可以洗脑静心、陶冶性情,以归依自然的方式,调节神经,驱除烦恼,宁心养神。听莺阁,有方亭名取唐韦应物“东方欲晓曙花溟溟,啼莺相唤亦可听”诗句意,天平山多黄莺,黄莺的鸣叫声悦耳动听,鸟语花香,使人神清目爽。亭柱对联:“鱼戏应同乐;莺闲亦自来,”从宋余靖“鱼戏应同乐,鸥闲亦自来”诗句生发,“鱼戏”指亭前方池中的游鱼在愉快地游动,给人以“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的联想,黄莺儿“闲”来无事,也不请自来凑个热闹,这里的“鱼”、“莺”全作了拟人化的描绘,全联营造了鸢飞鱼跃、活泼泼的山野景象。鱼乐国,方池石刻“鱼乐国”,取自《庄子?秋水》篇中庄子和惠子濠梁问答之意,“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寤言堂,堂名“寤言堂”,取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寤言一室之内”意,即在室内面对面地促膝长谈,这本指名士们聚会时的一种方式:有的在室内聊天,有的则“放浪形骸之外”,不拘一格,自由自在,任情适性。来燕榭,廊额“来燕榭”,额取宋僧斯植《题天竺岩栖山房》“无风山自雨,有主燕还来”诗意,原诗表现了禅家的一种幽独和孤寂心理,和唐王维的《辛夷坞》同调,“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胡应麟《诗薮》),但也给人以无比清幽的美感。每逢春暖花开之时,这里就有飞燕徘徊,燕声呢喃,山庄更显得寂静,燕尾弧形,门楼根据来燕主题,正脊略呈燕尾弧形,并以两燕形泥塑装饰在正脊的垂脊,如飞燕般轻灵,内容与形式美完美结合。燕子早在《诗经》中就是商的祖先:“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是神鸟,有学者称之为“失落的太阳鸟”,是凤凰以前的太阳神鸟,是朱雀的化身,燕子是春天的象征,有“春燕”之称,民间视为春神,吉祥鸟,《诗经》有“燕燕于飞”的描写,燕子飞来,春到人间,燕尾弧形,门楼根据来燕主题,正脊略呈燕尾弧形,并以两燕形泥塑装饰在正脊的垂脊,如飞燕般轻灵,内容与形式美完美结合。燕子早在《诗经》中就是商的祖先:“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是神鸟,有学者称之为“失落的太阳鸟”,是凤凰以前的太阳神鸟,是朱雀的化身。燕子是春天的象征,有“春燕”之称,民间视为春神,吉祥鸟,《诗经》有“燕燕于飞”的描写,燕子飞来,春到人间。燕子,燕子亦喜欢双飞双栖,又成为爱情的象征,“神柳栽柏春满户,春燕衔泥筑新屋”,成为婚庆的“喜联”。燕子一名天女,是生殖崇拜的物象,据《本草纲目?禽二?燕》引汉京房云:“人见白燕,主生贵女,故燕名天女。”宋罗愿《尔雅翼?燕》:“荆楚之俗,燕始来睇。有入室者,以双箸掷之,令人有子。”岭南园林厅堂屋脊都呈燕尾状,戗角则为燕尾,燕子崇拜的痕迹比比皆是。平台砖刻:繙经台,翻晒经卷之台,故又称“晒经台”。据《庐山记》:“谢灵运一见远公,肃然心服,乃即寺中观繙涅槃经,为池台,池中植白莲,名其台为繙经台,”相传为范仲淹的母亲翻晒佛学经卷之处,台临荷池,可观长堤曲岸、宛转桥、桃柳枫林。
  3、 咒钵庵
  《晋书?佛图澄传》载:“石勒召澄,试以智术,澄即取钵盛水烧香咒之,须臾钵中生青莲花,光色耀目,勒由此信之,”此处旧为学佛之所,因名。所谓范仲淹少年时住庵中“断齑划粥”系误传,实为范追忆自己在长白山读书时事(见《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
  4、桃花涧
  庵东窗外为“桃花涧”,即张岱《陶庵梦忆》记范长白园中说的“山之左为桃源,峭壁回湍,桃花片片流出”之处。旧时涧边桃树成林,桃花片片,随水漂流,涧聚泉成池,原可通翻经台前大池,今已被腐草杂树阻塞,有状如印章的巨石,刻“印石”二字,另有“佛在者里”砖刻。
  四 白云古刹
  功德禅院,这是园林主人的母亲参佛处,门楼上点缀着荷花和兰花,清雅可人。
  五 范文正公忠烈庙
  1、先忧后乐坊:取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坊原立于范庄前(今苏州二十二中,原范氏义庄所在),毁于十年浩劫。此为纪念范仲淹一千周年诞辰时重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自大乘佛教的菩萨行和老子〈道德经〉的启示,“先忧”,反映了痛切的忧国忧民意识;“后乐”,将个人的逸乐置于“天下乐”的前提下考虑,与民同乐,以精神上的娱乐为主,鄙弃或轻视物质享受,原句指古仁人或士所应达到的思想境界。欧阳修称范仲淹“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心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其所有为,必尽其力,”(〈范文正公神道碑铭 〉)此名言正是他自我品格的写照:舍己为人的公心、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优秀知识分子刻意求索的崇高精神境界。
  2、忠烈庙,原额为宋徽宗所赐。范公去世后,公元1123年,庆州统帅宇文虚中以“公忠于朝廷,其功烈显于西土,至今犹庙祀益虔,然庙未有额”为由,上表请额,徽宗因以“忠烈”赐之。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安抚缘边招讨副使,他根据北宋兵力积弱的现状,提出了一整套以防守为主的御夏方针,诸如修固边城、精练士卒、招抚属羌等,在抗御西夏侵扰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庙大殿有“济时良相”额,清康熙皇帝南巡时所赐,表彰范仲淹的功绩。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庆历革新时,他迁参知政事,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十项改革措施,毕生以治政、治军的功绩赢得了世人和后代的称颂。庙匾“学醇业广”,清乾隆皇帝南巡时所赐,赞美范仲淹学道醇厚,事业宽广,范公之一生,宗经师儒,立志不苟,树立了儒家“士志于道”这种理想人格的光辉典范。庙匾“第一流人物”,这是宋朱熹对范仲淹的品评。范仲淹的威德绝识被公认为“当时诸公间第一品人”,“天下想望其风采”或“以不同贬为耻”,或“以不获登门为耻”。王安石尊他为“一世之师”,苏轼赞他为“人杰”,黄庭坚称其为“当代第一人”。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范仲淹才兼文武,曾担任过经略安抚招讨使、副枢密使等军职。提出了许多加强国防的意见和建议,并具体参与对西夏的防务。宋宝元初(1039),元昊反叛,范以陕西都远选龙图阁直学士,领兵征讨,降伏了元昊,建立了大功,当时西夏人就曾相戒说:“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甲兵,不比大范老子(指范雍)可欺也。”
  2、御碑亭
  御碑篆刻:“宸翰”,即帝王墨迹所在,此碑为乾隆游山时所建,结构精美,高大的砚石御碑上,四面分别刻着乾隆四次临幸时作的四首诗歌:碑阳:文正本苏人,坟山祠宇新,千炼传树业,一节美敦伦。 魏国真知己,夷维传后尘。天平森翠笏,正色立朝身。乾隆辛未春御笔。碑阴:蹬道下灵岩,名园寻高义。霄烟敛寥廓,韶光畅明媚。载过文正祠,默读义田记。春和时芷兰,复缅后乐志。白云千载心,名山五经笥。我自勤政人,流连未可恣。乾惕意弥廑,智仁怀偶寄。乾隆丁丑春二月御笔。东侧:七百余年地,天平尚范家。林泉宁彼爱,景概致予嘉。树即交织树,花为能忍花舜之徒足矣,循终喜无差。庚子仲春月下御题。
  西侧:名园弗一足,高义独称芗。岂不因行志,宁惟擅景芳。座陪梅馥佃,堤拂柳丝长。春色已如许,农工廑误忙。游高义园作,甲辰季春月之上。这些诗歌内容全是褒扬范公忠君爱民、先忧后乐精神的。清代皇帝如此热衷于推崇范仲淹,当然也含有对他个人品格的尊敬,但更多的还是留心在士和民中间培植忍辱负重、知足长乐等民族性格,把“先忧后乐”当作纯粹用来“教化良民”的“善谕”。
  六 登天平路
  天平山由底至巅分下白云、中白云、上白云三段,山顶平整处名望湖台,并有照湖镜巨石,环顾四周,近看远眺,农田林网,延绵群山,浩瀚太湖,绘制成一幅充满时代气息的江南山水画卷,瑰丽壮观,生机勃勃。据宋《平江图》所示,山顶有宝塔,现已无考。
  1、下白云
  从山下至“一线天”为下白云,两块大石相依偎,形影不离,犹如鸳鸯,称“鸳鸯石”,传说清乾隆皇帝曾在此更衣的更衣亭上小歇,再上,见大石形似蹲踞的大鸟,头上弯曲,形如鹦鹉的鸟喙,伸向蹬道,两翅向后伸展,故以其形象名之为“青春鹦鹉”,石壁上有摩崖,刻小诗一首,为咸丰癸丑上巳平湖王均梦所题,诗歌全文下:我家鹦鹉湖,来寻鹦鹉石,湖遗鹦鹉石,山留鹦鹉迹。自鹦鹉石到云泉精舍,走九步却要转三个弯,故名“九步三弯”,亦称“三陟阪”。“云泉精舍”在乾隆三年白云亭旧址上改建,为啜茗品泉处,(因久受白蚁蛀蚀,1969年拆除,建为西式茶室。)白云泉,“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 “白云泉”为裂隙泉,是天然的优质泉水,水清澈透明`醇厚甘冽,胜过唐陆羽所品评的天下三泉,号“吴中第一水,此泉从石隙流出,如线状,丝连萦络,下泻于池沼,故又名“一线泉”;旧时,寺僧以中空竹管插石隙中,将泉水导至池中央一钵盂内,水稍高出盂周而不外溢,接水入石盂中,故又称“钵盂泉”,正如白云泉对联所说“万笏穿云藏翠坞;一盂浸月散珠泉”。钵盂瓷色斑斓,20年代寺僧告李根源云:“为雍正时物,日本人出600元,未敢售。”“文化大革命”中钵盂失去,现用一普通陶钵。在扩大茶室泉水池时,因放炮取石,使池面扩大而白云泉水流量减少。据传,白云泉为唐白究易在苏州任刺史时所发现。并写了《白云泉》诗,现巨石摩崖上刻有白居易《白云泉》全诗,为费新我书:天平山上白云泉,云本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下山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这是一首颇具哲理的小诗,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 巍然特出,群峰拱揖”,“云本无心”,出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云无心以出岫”句,水在悠悠地流淌,“无心”、“自闲”,本来都是对人精神的一种境界,这里显然是对“云水”的拟人化,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清静雅致的神态。 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突出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入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实为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唐敬宗宝历元年( 825)至二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期间,政务十分繁忙琐碎,“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可怜朝暮景,消在两衙中”(《秋寄微之十二韵》),颇受拘束。面对闲适的白云与泉水,想到自己“心为形役”的情状,不禁产生羡慕的心情,一种清静无为、与世无争的思想便油然而生:“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在山中“闲”,现在却要舍此而奔冲下山,使本已经不平静的人间世,又增添了波浪,增添了不平静,为什么?与杜甫《佳人》诗中的“在山泉清,出山泉浊”同调。自元和十年(815)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后,济世的抱负和斗争的锐气渐渐减少,而“知足保和”、独善其身的思想却越来越强。在苏州刺史任上,他深深感到“公私颇多事,衰惫殊少欢,迎送宾客懒,鞭笞黎庶难”,渴望能早日摆脱凡俗之世的纷扰,结尾两句流露出“既无可恋者,何以不休官”的情绪,突出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出世归隐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后期人生观的一个侧面。泉边崖壁上镌刻着白究易的像,似乎白究易侧立池岸,正凝神静观,人们称之为“仙人影”,今石旁有书法家曹志桂的行草题诗: 清秋气爽胜三春,更欲白云泉引伸,震泽天平当水墨,龙蛇竞笔舞乾坤。泉以人贵,白云泉名声大震,历代题咏不绝。宋范仲淹也写了同名诗,称泉水“挹之如醍醐,尽得清凉心,闻之异丝竹,不含哀乐音”;周必大《游天平山记》说:“白云泉名在水品,其色凝白,盖乳泉也。”高启也称“线脉萦络,下坠于沼;举瓢酌尝,味极甘泠”(《游天平山记》)。清乾隆三年李果作《补修白云亭记》,赞泉色凝白如乳,大旱不竭,“唐白乐天、宋苏子美各有题咏刻石上,已模糊不可辨”。
  2、中白云
  “一线天”至石屋为中白云。原“青峰亭”的地基上重建白云方亭,亭边有形似春笋的“玉笋石”和形似玉琢屏风的“护山石”,白云亭西“两崖并峙,若合而通,窄险深黑,过者侧足”(高启《游天平山记》),“天开一罅通”,称为“龙门”。明高启有《龙门》诗,描写了它的惊险和神奇:“龙门何峥嵘,此地表奇迹。山分两崖青,天豁一罅白。知非禹公凿,想是鬼手掰。长为风雨关,开辟自朝夕。”仄缝中有29级石梯,逶迤如波浪状。“龙门在望”即龙门就在眼前。天余一线青,入龙门,两崖犹如两条平行的直线,向高处伸去,越向高处,越近于重合,以至在崖下仰视,只能看到一线青天,故又名“一线天”,这是一种视觉感受,明潘问奇《金棺峡》诗描写悬崖之陡峭、险峻和峡谷的幽深时说:“地拔双崖起,天余一线青。”与此同样给人以强烈的突兀感。五丈石,过龙门,就见“万笏朝天”的石林。龙门临悬崖外有一块名“五丈石”的巨石,内侧有一道上下相连,数尺长,宽仅寸许的天然裂缝,亦为奇观,明高启《五丈石》诗咏之曰:“势危撑月堕,影瘦倚云平。仿佛华峰井,莲花一座生。”飞来峰,一峰高2丈6尺,重约50吨,上尖下平,前临崖谷,稍稍附着在磐石上,若即若离,宛若飞自天外,摩崖“飞来峰”。明高启《飞来峰》诗云:“风吹峨眉云,来依此山住。我来不敢登,只恐还飞去。”传说一云游高僧见此石后,说曾在四川峨眉山见过,看来此石是从那里飞来的。深秋登上望枫台俯瞰山下,满山红叶若红霞缭绕,层层片片,“霜叶红于二月花”,一片烂漫,“冒霜叶赤,颜色鲜明;夕阳在山,纵目一望,仿佛珊瑚灼海。”小石屋,旧时这里有“半山亭”。山谷能传出回声的“回音谷”。中白云亭,石刻:石屋,一名“小石屋”,是个可容六七人的石穴空洞,三面壁立,上覆盖大石,俨如屋子。因名。另上白云有大石屋,又名“白云洞”,也是三面壁立,上覆盖二大石,可容数十人。明高启有《大小石屋》诗云:“双崖立幽关,一洞开深宇。青嶂近为邻,白露闲作主。不受杜陵风,可避河朔暑。华栋几回新,渠渠独千古。”奇石,这里有各种奇石的总称:好像“一叶扁舟载雪月”的“一叶舟”石,状如砚台的“一砚池”石,形如大象的“石象”石,似困龙的“卧龙”石等。
  3、上白云
  石屋至山顶为上白云。摩崖石刻:“登山如登桥,步步走上白云霄。抬头四望落日外,此去西方一直到,乘兴游人到此间,也须快念弥陀好。”上白云是天平山的最高处,攀登上白云,一路饱览奇石异峰:牛头石、剪刀峰、莲花洞、龙头石、蟾蜍石等。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刻石最后写了人们一步步登上峰顶时,四望落日,似乎在向佛教所称的西方极乐世界走去一样,要口诵“南无阿弥陀佛”(即“我皈依佛教”之意)。这时,“一澄寂离众染,超遥谢尘寰”,要“心与云俱闲”,以至“相对忘其还”(梁时《天平山》)了。望湖台,山顶为望湖台,平坦宽广,能容数百人,“拂石以坐,则见山之云浮浮,天之风飕飕,太湖之水渺乎其悠悠”(高启《游天平山记》),七十二峰,如隐如现,浩淼无边,“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令人心旷神怡。
天平山自然与人文景观并重,又是苏州园林中山麓园仅存规模者,有着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