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黄金行情分析系统:八正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4:54:50

八正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三十七道品   四念住     四正勤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觉支      八正道  

八正道巴利语Ariyo a??ha?giko maggo梵语ārya '??ā?ga mārga?),佛教术语,也叫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者八圣道,是指佛教徒修行达到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故又称八船八筏。包括: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梵语“正”也有“圆、全面”的意思。一般都将八正道作为三十七道品之总结,并最后归结为戒、定、慧三学

又可理解为八谛:见,念,语,行,受,治,意,定。

目录

[隐藏]
  • 1 内容
    • 1.1 正见
    • 1.2 正思惟
    • 1.3 正语
    • 1.4 正业
    • 1.5 正命
    • 1.6 正精进
    • 1.7 正念
    • 1.8 正定
  • 2 参考文献
  • 3 参考书目

[编辑] 内容


本文属于佛教系列的一部份

基本教义 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

五蕴 涅槃 缘起 三无漏学
三宝 波罗密 三法印 佛性

修行位阶 菩萨 辟支佛 阿罗汉

阿那含 斯陀含 须陀洹

人物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龙树 无著
圣天 世亲 鸠摩罗什 菩提达摩
慧远 智顗 莲花生 玄奘 惠能 宗派 部派 大乘 小乘 显教 密教

南传 藏传 汉传

佛教典籍 法华经 华严经 涅槃经 楞伽经
大般若经 心经 金刚经 维摩经
阿含经 法句经 大日经 楞严经
圆觉经 药师经 地藏经 净土经
大智度论 俱舍论 瑜伽论 坛经 圣地 八圣地 四道场 汉地 相关内容 艺术 制度 历史 音乐
维基主题:佛教

八正道是佛弟子修行的八项内容:“正见解、正思想、正语言、正行为、正职业、正精进、正意念、正禅定。”八正道跟“戒、定、慧”的修行次序有所不同,它以智慧开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见解和正确的思想,这就涉及到人们常说的“慧根”,在起修之前应该先有些许基础,否则会障碍重重、不得要领;然后才属于持戒的范围:语言、行为、谋生都要符合法律、合乎礼仪,这里语言摆在行为之前,可见谨防祸从口出十分重要;跟在大乘“六度”中一样,“精进”贯穿修道的整个过程;跟见解、思想比起来,意念属于深层的心理范畴,处于思想产生之前的阶段,前面粗浅的内容规范以后,才能做到控制深层的微细意识,如果能够控制意念,基本上就可以进入禅定了。从禅定中获取的智慧,又可使前面的修行提高层次。因此八个环节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

[编辑] 正见

又作谛见。相对于妄想而言,指的是正确的佛理知见,特指具有佛说“为人悉檀”佛法的四谛知见,也就是佛教对于世间谛理与出世间第一义谛法义的如理如实智慧见地。

对四圣谛的智慧就是正见[1]。在八正道中,正见是最基础的内容[2][3]

佛陀将见解分为三类:邪见[4]、有漏正见[5]、无漏正见[6]

在《巴利大藏经》中,舍利弗尊者开示了获得正见的十六种方法。分别为:道德、食、苦、十二缘起支、漏。

  • 道德:指分辨善、恶、善根、恶根[7]。其中不善为十种不善业道,也称“十恶”(杀生、不与而取、邪淫、妄语、两舌、粗恶语、绮语、悭贪、嗔恚、邪见),而不善根是指“贪、嗔、痴”(三毒)。
  • 食:指作为强大助缘以维持(其他法)之法。[8]
  • 苦:是了知四圣谛
  • 十二缘起支:逆向按十二因缘法分别了知其本身、集、灭、道,亦称四十四种智。
  • 漏:其方法为“知漏、知漏之集、知漏之灭、知达漏灭之道”。[9],原意为从脓疮流出来的脓,也代表已发酵许久的酒,它们流到最高的生存地或因为它们流到更换种姓[10]。“漏”集是“无明”;而“无明”集是“漏”,它们互为因果

佛陀在谈到如何证得索答般那果(旧译须陀洹果)时开示了四种方法,这种方法同样可于获得正见。其中包括: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11]。“法随法行”,是指按佛法修行[12]

[编辑] 正思惟

又作正志、谛念,包括出离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13],其中思惟可分为三种:邪思惟[14]、漏正思惟[15]、无漏正思惟[16]

正思惟指正确思惟,以引导生如理如实的智慧。特指离开世俗的错悟分别,离开邪妄迷谬,而作佛教的纯真的智慧思索,即指闻、思、修、证的第二阶段。

  • 出离,是指远离贪业。
  • 无恚,指灭除嗔怒,生起慈心[17]
  • 无害,是指灭除残忍,生起悲心[18]

[编辑] 正语

又作正言、谛语。指纯正净善的语言,合乎佛法的言论。也就是不妄语(说谎,五戒之一)、不慢语、不恶语、不谤语、不绮语、不暴语,远离一切戏论[19]

正语的特征为,适时、真实、柔和、有益、慈爱而语[20]。佛陀宣称需要考虑三个要素决定其是否说:话语是否真实、是否对听众有益、是否为听众所喜爱[21][22]

此外,佛陀在其他经典里列举了佛教修行者应避免的两类话题和应谈论的十种话题。其中应当避免的两类话题为:无益徒劳之论[23]和诤论[24]。而应当谈论的十种话题包括:少欲、知足、远离、离缚、精进、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25]

[编辑] 正业

参见:五戒

又作正行、谛行。指正当的合乎佛教的活动、行为、工作。也就是不杀生(五戒之一)、不偷盗(五戒之一)、不邪淫(五戒之一),不作一切恶行[26]

[编辑] 正命

又作谛受。指正当的谋生手段,即按佛教的标准谋求衣食住行的必需品,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27]。于《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中,佛有清楚的开示,对于修行人应该如何过著正业正命的生活方式有着清楚的说明。谋生手段分类为三种:即邪命、有漏正命、无漏正命[28]

[编辑] 正精进

又作正方便、正治、谛治。谓正确的努力,止恶修善、去恶从善,自觉努力。令未生之恶心不生,已生者令断;使未生之善心生起,已生的善心臻于完善[29]

和精进相反的心所是昏沉和睡眠。昏沉是心的软弱或沉重,睡眠是心所沉滞的状态。和正精进相反的是邪精进,为不善心里的心所[30]

[编辑] 正念

参见:四念住内观

又作谛意,正念就是指四念住,即随念于身、受、心、法四种所缘[31]。指经由以上的阶段修学佛法,由闻熏正见离开妄想起始,进而思惟修行正法,除去不如实不如理的妄想分别,精进正行努力不懈,忆持正法,明记佛法,念念不忘进修佛教真理[32]。四念住意即在今生证悟阿拉汉果(旧译阿罗汉果),或尚有余则证不还位,能证悟阿那嘎弥果(旧译阿那含果)[33]

[编辑] 正定

又作禅法谛定,有别于外教法的禅定修证,而特别要求佛弟子对佛法要有坚定不疑的定见见谛。指经由以上的阶段修学佛法,而发起了正念定见,对于如实如理佛法决定不疑,而正身端作,专心一志,身心寂静,深入一心,精进禅法与禅定的修证[34]

正定是指四种色界禅那,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35]

[编辑] 参考文献

  1.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2 《大念处经》):“诸比库,什么是正见呢?诸比库,苦之智、苦集之智、苦灭之智、导至苦灭之道之智。诸比库,这称为正见。”
  2.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45):“诸比库!随明于有智者则生正见,有正见则生正思惟,有正思惟则生正语,有正语则生正业,有正业则生正命,有正命则生正精进,有正精进则生正念,有正念则生正定。”
  3.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117):“然,诸比库!须先行正见。”
  4.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117):“无施,无供养,无牺牲,无诸善行、恶行业之异熟果,无此世,无他世,无母,无父,无诸化生之有情,于世无诸沙门、婆罗门之正至、正行、自通达、证知此世、他世已而宣说。诸比库!此为邪见。”
  5.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117):“有施,有供养,牺牲,有诸善行、恶行业之异熟果,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诸化生之有情,于世沙门、婆罗门之正至、正行、有自通达、证知此世、他世已而宣说。诸比库!此是正见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者。”
  6.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117):“令成就圣心、无漏心、圣道者,为修习圣道结果之慧、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道支。诸比库!此等为正见之圣、无漏、出世之道支者也。”
  7.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9):“知不善、不善之根;知善、知善之根”。
  8.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9):“知食、知食之集、知食之灭、知食至灭之道”“依欲之集而有食之集。依欲之灭而有食之灭也。其八支圣道是至食灭之道也。”。
  9.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9):“欲漏、有漏、无明漏。”
  10. ^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七章
  11.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55章55):佛陀说:“诸比丘!对此四法修习、多修者,则资于预流果现证。以何为四法耶?乃: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是。”
  12.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43):舍利弗尊者说:“由二缘得生正见,由[闻]他声及内思惟也。”
  13.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2《大念处经》):“诸比库,什么是正思惟呢?出离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诸比库,这称为正思惟。”
  14.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117):“欲思惟、嗔思惟、害思惟,诸比库!此等为邪思惟。”
  15.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117):“出离思惟、无嗔思惟、无害思惟,诸比库!此等是正思惟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
  16.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117):“以成就圣心、无漏心、圣道者,修习圣道结果之思择、思惟、专注、细专注、心之专精、语行,诸比库!此等为正思惟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者。”
  17. ^ 《清净道论》第九品:“以维持有情的利益行相为相。取来有情的利益为味(作用),恼害的调伏为现起(现状),见有情的可爱为足处(近因),嗔恚的止息为(慈的)成就,产生爱着为(慈的)失败。”
  18. ^ 《清净道论》第九品:“以拔除有情之苦的行相为相,不堪忍他人之苦为味,不害为现起,见为苦所迫者的无所依估为足处,害的止息为(悲的)成就,生忧则为(悲者)失败。”
  19.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2《大念处经》):“诸比库,什么是正语呢?离妄语、离两舌、离恶口、离绮语。诸比库,这称为正语。”
  20. ^巴利大藏经·增支部》(卷5章198):“比库们,具有五个要素的言语为善说,而非不善;为无疵,不为智者所责备。是哪五个呢?‘适时、真实、柔和、有益、慈爱而语’。”
  21.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58):“如来知其语为非实、非真、不具利益者,其因为他人所不爱、所不好者,如来即不语此语。又如来知其语虽为如实、真谛、然不具利益者,其因他人所不爱、所不好者,如来亦不语此语。然如来知其语为实、真谛、具利益者,其因他人所不爱、所不好者,对此如来记说其语是知时者也。又如来知其语为非实、非真、不具利益者、虽然彼语是他人所爱、所好者,如来即不语此语。又如来知其语为如实、真谛、不具利益者,其因他人所爱、所好者,此语如来不语此语。如来知其语为如实、真谛、具利益者,且彼语是他人所爱、所好者,对此,如来即言彼说其语是知时者也。何以故?王子!如来于诸有情、有怜憨心也。”
  22.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61):“当你以口作口业已,则应省察你之口业:“我已作之口业,危害自己吗?危害他人吗?自、他俩害吗?为不善、成苦果、苦报吗?”罗喉罗,如果省察时你知道:我已作之口业,危害自己,危害他人,自、他俩害,为不善、成苦果、苦报。罗喉罗!你之如是口业,当对于师长、智者、同梵行者忏悔之、应发露之、应显发之;忏悔已、发露已、显发已、应成就将来之防护。但是如果你省察时你知道:我已作之口业,不危害自己,不危害他人,不自、他俩害,为善、成乐果、乐报,那么你当昼夜随学善法,住喜悦中。”
  23.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有某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专心住于无益徒劳之论。例如王论、盗贼论、大臣论、军兵论、恐怖论、战争论、食物论、饮料论、衣服论、卧具论、华鬘论、香料论、亲族论、乘具论、村里论、乡镇论、都市论、国土论、妇女论、英雄论、路边论、井边风传论、祖先论、种性论,世界起源论、海洋起源论、如是有无之论争。远离如是等无益徒劳之论。此亦为比库戒之一份。”
  24.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又有某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专心住于诤论。例如“汝不知此法、律、我如此法、律,汝如何如此法、律耶?”“ 汝是耶行者,我是正行者,”“我言[前后]相应,汝言不相应。”“ 汝应言于前者而言于后,应言于后者而言于前。”“ 汝无细虑而[自]言返复。”“ 汝之立论,堕于负处。”“ 为解汝负说而寻思,若能者即自解!”远离如是等任何诤论。此亦为比库戒之一份。”
  25. ^巴利大藏经·增支部》(卷10章69)
  26.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2《大念处经》):“诸比库,什么是正业呢?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诸比库,这称为正业。”
  27.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2《大念处经》):“诸比库,什么是正命呢?诸比库,于此,圣弟子舍离邪命,以正命而营生。诸比库,这称为正命。”
  28. ^巴利大藏经·中部》(卷117):“诸比库!如何为邪命?以欺骗、饶说、占相、骗诈、利之热求,诸比库!此等为邪命。诸比库!如何为正命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于此,诸比库!有圣弟子断邪命,正命以养命。于此,诸比库!有正命有漏而福分、有持依果者。诸比库!如何为正命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诸比库!成就彼圣心、无漏心、圣道者,修习圣道之结果,邪命之不乐、离乐,别离乐、远离,诸比库!此等为正命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者。”
  29.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2《大念处经》):“诸比库,什么是正精进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为了未生之恶、不善法的不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恶、不善法的断除,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未生之善法的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善法的住立、不忘、增长、广大、修习、圆满,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诸比库,这称为正精进。”
  30. ^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七章
  31.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2《大念处经》):“诸比库,此一行道,能清净有情,超越愁、悲,灭除苦、忧,得达如理,现证涅盘,此即是四念处。”
  32.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2《大念处经》):“诸比库,什么是正念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于身随观身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受随观受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心随观心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法随观法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诸比库,这称为正念。”“诸比库,无论是谁,若能够如此修习此四念处七年者,他于二果之中可期望〔获得〕一果:即于现法中证知,或尚有余〔则证〕不还位!”
  33.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2《大念处经》):“诸比库,无论是谁,若能够如此修习此四念处七天者,他于二果之中可期望〔获得〕一果:即于现法中证知,或尚有余〔则证〕不还位!”
  34.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2《大念处经》):“诸比库,什么是正定呢?诸比库,于此,比库已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具足初禅而住;寻伺寂止,内洁净,心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而住;离喜,住于舍,念与正知,以身受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舍、具念、乐住。’具足第三禅而住;舍断乐与舍断苦,先前的喜、忧已灭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具足第四禅而住。诸比库,这称为正定。”
  35. ^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2《大念处经》):“初禅五禅支为:寻、伺、喜、乐、心一境性;二禅三禅支为:喜、乐、心一境性;三禅两禅支为:乐、心一境性;四禅两禅支为:舍、心一境性。”

[编辑] 参考书目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佛学大辞典/八正道http://zh.wikisource.org/wiki/佛学大辞典/八正道
  • 佛教大辞典》,2002,任继愈主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AB%E6%AD%A3%E9%81%932个分类: 佛教术语 | 南传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