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骏眉茶叶铁盒价格:身传重于言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2:49:59
—— 范学德自选文集
身传重于言传
1. “身传”与“言传”
中国古老的教育学中,有这么一个基本的原理:身教胜于言教。这里所谓的教,除了传授知识外,主要指的是教人如何作一个真正的人。C.S.路益师也说:旧式教育是一种传承:人将做人的道理传授给另一个人;新式教育则仅仅是一种宣传。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西方在古代教育中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把帮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视为教育的核心、最高目标。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老师自身的示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老师的为人如何,他的人品如何,甚至他的言谈举止如何,都远远胜于他关于人的理论和观点。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他关于什么是真正的人的最好注释。
从教育学想到了人的信仰。尽管知识的分化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大特征,尽管现代教育已经把智育与德育分离了,但关于信仰的知识(真理)与这一知识(真理)引发的生命不能分裂。言与行、思想与生活、真理与生命,在信仰中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合一为诚,分裂为伪。若一个人嘴上所信的与实际生活所奉行的风马牛不相及,那么,这个人的信仰就一文不值了。
由此想到了传福音的“传”字。“传”,首先当然说的是“言传”和“口传”(包括“笔传”)。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听到过耶稣,他怎么能信耶稣呢?而如果没有基督徒向那人传讲耶稣,他怎么可能听到耶稣呢?如果一个基督徒真的信了主,并且在自己的生命中亲身经历到了主如何与他同在同行,那么,他怎么能不讲耶稣是主呢?不可能。他一定会像当年的彼得、约翰一样地说:我们所看见所听见的,不能不说。
除了口传外,还要有“身传”,用自己的生命把生命的道表现出来,用我这个基督徒的生命彰显我的主耶稣基督的生命。在向人传福音时,特别是向那些熟悉自己的人传福音时,“身传”比“言传”和“口传”更重要。如果一个基督徒用生命所传的,却不是他自己愿意实行在自己的生命中的,那么,他传的,谁敢相信呢?
身传重于言传,身传胜于口传,这是传福音的基本原则。
2. 我们中国人,
“听其言,观其行”,这是中国人的一句古话,也是老百姓观人交友的一个方法。非基督徒不会仅仅听到基督徒讲完上帝是爱就心满意足了,他还要再看一看,看你是否爱你的邻居就像爱你自己一样,看基督徒之间能否彼此相爱。
不管我们基督徒是否喜欢,我们中国人的民族特性都是这样:它特别注重实践,尤其是人生实践。无论你讲得如何头头是道,但中国人最注重的还是你这个人怎么样,是好人,还是坏人。
大文学家林语堂曾经把他信仰基督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名字叫《信仰之旅》。书中讲述了他如何在东西哲学与宗教中转了一圈后,又回到了基督教。在书的最后一章,他讲了他个人的一点观察: “在事实上,中国从来没有人因教义而信基督教,中国人信教,都是因为和一个基督徒人格有过亲密的接触,而那个基督徒是遵守基督彼此相爱的教训的”。抛开林的个别极端的用词如“从来没有”,大体上来说,他的观察是很中肯的。
林语堂又说:“看见一个实行基督的仁慈以及关切每一个人的基督徒,常带领我对基督教会亲密一点。没有任何教义的单方,能像这个单方那么有效”。
林是一个思想家。思想家自然是爱好思想的,也常常陷入思想的泥潭或者深渊之中而无法自拔,但即便如此,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一个基督徒在日常生活中实行基督的教训。如果他如此,那么,许多的中国人就更是如此了。
笔者在探索基督教信仰的过程中,有与林语堂一样的感受。
在《我为什么不愿成为基督徒》一书中,我如实地记录下来了我当年作为一个慕道友时的某些感受,许多次,我在心中对某些基督徒默默地说:“基督徒啊,若你在心中没有与上帝相遇,不要对我讲什么上帝,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是谁。若你没有被基督改变,不愿遵耶稣的命令而行,不要劝我信耶稣,我不想变得像你一样伪善。基督徒啊,若是你不爱我,你可以向我随便传什么宗教,但不要传福音,不要对我说上帝是爱,不要赞美耶稣来到人间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不要宣讲上帝如此爱世人,以至为了世人得救,竟让他的独生子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我不是说这些信息不好,只是当它出自不真心信神爱神的人的口中,只能造成人们对基督教的反感。”
许多时候一些人之所以对基督徒传福音很反感,别的不说,单就是基督徒的那个态度就让人受不了:哆哆逼人,自以为是,还动不动就问上一句:你明白了吗(很少问,对不起,我说明白了吗)?全不见一点耶稣的柔和谦卑。
问题不是出在嘴上,而是心里。是我们的心没有像耶稣那样:柔和谦卑。
3. 行事为人对得起主
什么是身传?身传就是是透过自己是怎样去生活,怎么样接人待物来传,用自己的整个生命来传,用自己的德性、人品去传,用自己的灵性去传。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就向人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
基督徒是上帝在基督里创造的新人。这个新人之所以为新,就在于他在自己的生命中“分享上帝的神性”(新译本)(《和合本》翻译为“与上帝的性情有分”)。只有当我们的生命中分享了上帝的神性,我们才能向世人表明我们所相信的上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上帝;我们分享了多少,就能传扬多少。
《和合本》的《歌罗西书》中有一段话翻译得非常好,中国味十足,说是“愿你们在一起属灵的智慧悟性上,满心知道神的旨意,好叫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悦,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渐渐地知道神。”“行事为人对得起主”这八个字,把身传的内容作了一个提纲挈领的概况。
这不是保罗的一时之笔,在《以弗所》中,保罗谆谆教导弟兄姐妹说:“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在《腓立比》书中,他又重复了同样的主题:“只要你们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他甚至不避自我吹嘘的嫌疑,让弟兄姐妹效法他的榜样,说:“凡是真实的,庄重的,公正的,纯洁的,可爱的,声誉好的,无论是什么美德,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应当思念。你们在我身上所学习,所听见,所看见的,这些事你们都应当实行”。
行事为人如何能对得起主?关键就在于我们的生命,即圣灵在我们生命中是否结出了美好的果子,如谦卑、仁爱,喜乐,平安,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等等。这些新生命的果实,它既是我们的灵性,又是我们的人品。一个基督徒的生命中若结出了这些果实,别人就能在他的生命中,看到那活生生的福音,看到具体的福音,看到那来自耶稣的爱、良善、谦卑和正义,看到耶稣他自己。
行事为人是体现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八小时之内,在工作中我怎样工作;八小时之外,在家庭生活中,业余生活中我怎样对待我的家人、我的父母、我的妻子和孩子、我的朋友,我怎样应付油盐柴米酱醋茶,这一切,都在向世人传讲着一定的信息。问题只在于这是什么信息,是来自耶稣的信息,还是来自其他什么地方的信息。
德兰修女有一段话非常美妙地说明了什么是身传: 你得让别人在你身上看见耶稣
让他们看到你如何祈求和祷告
让他们看见你如何过上一种圣洁的生活
让他们看见你如何与家人相处
让别人看见你的家庭得着平安。
当别人看过你所作的事后,你就可以正视他们,然后说:这就是道路。你已从生活和经验中,宣讲了基督的信息。
像耶稣一样去生活,活在基督里,让耶稣在我生命里活着,这就是身传的奥秘。
2002.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