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科技股票分析:天涯杂谈:孔子走进天(完整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02:51:46

作者:jjwwdff 回复日期:2011-01-28 22:55:56 
回复 
  □译者按:
    
    《泰誓》是《尚书》的一篇,记录的是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前的誓词。“誓”是《尚书》中的一种体例,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动员演说。《尚书》古称《书》,内容主要是记录尧舜以来古代帝王的事迹、演讲,后世认为这是孔子曾经教授过的《六经》之一。
    
    秦代焚书,《诗》与《书》是焚烧的重点,同时禁止私人藏书,有所谓“挟书律”,即使偶尔谈到《诗》、《书》,也要处以死刑,以古非今的,株连族人。秦代的“挟书律”在汉初继续执行,直到刘邦去世后才废止。
    
    禁令废止后,一位先前秦国的博士——伏生,回到家乡,找出藏起的书籍,重新开始教授《尚书》。由于藏书已经残破不全,因此只能凭记忆恢复二十几篇。后来有人在孔子旧宅的墙壁中发现了用先秦文字写的《尚书》,比伏生所传为多,称为“古文尚书”,而伏生所传的《尚书》,是用汉代当时通行的文字写成的,因此称为“今文尚书”。
    
    《泰誓》的篇名和部分内容,在先秦时代就有很多引用,但今文尚书中已经没有这一篇。汉初有人献上一部《泰誓》,被认为是伪造的。孔壁中的古文尚书包含这一篇,但古文尚书在汉代由于门派之争而没有太大的影响。汉代以后,中国的典籍屡遭浩劫。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篇《泰誓》,定型于唐太宗时期。自宋代以来,一直有人认为这些篇《泰誓》是汉唐之间的人伪造的,不是《尚书》原文,清代更有人逐句论述伪造的来由。未来的考古学成就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信息。
    
    不管这篇《泰誓》是否伪造,至少自唐太宗时代起,这篇文章就成为官方确认的儒家经典的一部分,反映了官方所认可的那些古代中国的政治原则,一直到近代。事实上,这篇《泰誓》包含了先秦儒家和诸子关于政治正义的很多原则和观念,了解这些原则和观念,有助于我们了解那个时代普遍的思想倾向。这些观念包括:
    
    1。“公天下”的观念: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子必须做到“公”——也就是“公正”、“公平”,才能统治人民,天子应该是没有偏私的。
    
    2。反对“世卿世禄”:天下的官职以至于诸侯,不应该是世袭的,而应该通过考察德行、才能和贡献来选拔贤能的人担任。如果官职是世袭的,一个人再贤能,也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在这篇《泰誓》中,商纣的罪名包括“官人以世”。
    
    3。反对“罪人以族”:刑罚是用来惩恶扬善的,如果一个人犯罪就株连族人,那么无罪的人也被惩罚,做好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4。在这篇《泰誓》里,最重要的,是阐释了“革命”的观念:天子是承受上天之“命”来管理人民的,上天设立君主,是为了给人民带来利益,因此,当君主残害人民的时候,他就失去上天的使命,成为“一夫”,而反对“一夫”的“革命”,是顺应天意和民意的行为。因此,讨伐暴君不是“弑君”。“革命”的典型,就是商汤讨伐夏桀,以及周武王讨伐商纣的战争,《易》经上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作者:jjwwdff 回复日期:2011-01-28 22:57:16 
回复 
  先秦时代,著名的儒者都为“汤武革命”辩护。孟子、荀子都是如此。齐宣王问孟子:“汤放逐夏桀,武王伐纣,有这些事吗?”孟子回答说:“有这样的记载。”齐宣王问:“臣弑君是可以的吗?”孟子回答说:“伤害仁德的人叫做‘贼’,伤害道义的人叫做‘残。残贼之人叫做‘一夫’。我只听说诛杀了‘一夫纣’,没听说谁弑杀他的君主。”(《孟子·梁惠王下》)。荀子说:“诛暴国之君,若诛独夫”,“汤武并非取得了天下,他们只是修其道、行其义,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天下人因此自愿跟从他们。”(《荀子·正论》)
    
    汉代的董仲舒也为“汤武革命”辩护,他说:“上天创造人民,并不是为了王,相反,上天设立王,是为了人民。因此,一个人的德行能够给人民带来和平和快乐,上天就授予他天子之位,一个人的恶行如果伤害了人民,上天就会夺去他的天子之位。”(《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
    
    不过,讨伐暴君的“革命”也可能是残酷的。《尚书·武成》篇记载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时“血流漂杵”。孟子不愿意相信这一点,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我对于《武成》,只相信其中一部分而以,仁者在天下是没有敌人的,以至仁讨伐至不仁,怎么会“血流漂杵”呢?(《孟子·尽心下》)
    
    《论语》中没有记载孔子对汤武革命的直接评价。在评论周武王音乐的时候,孔子说:“已经尽美了,但还没有尽善”。对于暴政下的人生百态,孔子说:微子逃走了,箕子装疯被囚而不肯同流合污,比干力谏而死,殷纣的时代,也有三个仁人。
    
    一直到汉代的董仲舒,汤武革命仍然是被捍卫的儒家理论。在这之后,儒家思想虽然被“独尊”,但“革命”理论已经不合时宜,从此很少有人提起,一直到近代。近代的中国人用“革命”一词翻译西方人“revolution”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