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阁寺到二条城怎么走:电视征婚抓逃犯独具戏剧性 荒诞事件引各方深思——中新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9:40:35

电视征婚抓逃犯独具戏剧性 荒诞事件引各方深思——中新网 [原文地址]

分类: 未分类 | 修改 | 删除 | 转自 四毛Sunshine推过的 | 2011-07-13 11:44:26

最近“鸭梨”好大,进来轻松轻松吧~

电视征婚抓逃犯独具戏剧性 荒诞事件引各方深思


吴刚和一女嘉宾成功牵手。

相亲节目现场,吴刚化名刘浩。

  据《华商报》报道,13年前,他因为酒桌上替人“出头”,杀人后改名换姓四处逃亡。13年后为了出名,他参加一档相亲节目,走上荧屏并最终牵手成功。可随着一个匿名举报电话,逃亡13年的犯罪嫌疑人吴刚,近日被吉林市公安局刑警队抓获。这是吉林省近日开展网上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的一个战果。



  这个荒诞事件令人匪夷所思,其戏剧性远远超过任何一位编剧的想象。促成这个荒诞事件的各方因素,却着实值得围观者深思……
  质疑
  电视台难辞其咎
  杀人犯居然也“非诚勿扰”,自然有杀人犯十分狡猾和自负的一面,比如自杀人潜逃后改名换证(身份证),比如以为13年过去了,没有人认出13年前他的模样等。但另一方面,或者说在很大程度上,不也说明时下的一些相亲节目把关不严,或者干脆说是受经济利益驱动,以至于不惜欺骗一些善良的单身男女和欺骗公众吗?事实上,从“宝马女”马诺到让演员冒充女嘉宾,从炫富男刘云超到广电总局发文要求各电视台对相亲节目进行整顿……一路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的各类相亲节目,俨然成了一些人追名逐利“搏出位”的舞台,成了一些人寻求成功捷径的“秀场”。
  潜逃13年的杀人犯居然也“非诚勿扰”,虽是个案,但无疑发人深省,个别电视台显然是将广电总局的有关“令箭”当“鸡毛”,将“以优秀的节目鼓舞人”的文艺方针抛到九霄云外,将公益性质的电视台变成电视台私下创收的“领地”。且不说让杀人犯顺利登上相亲舞台令道德法律蒙羞。
  须知,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聪明的猎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杀人犯居然也“非诚勿扰”,电视台显然难辞其咎。也必须明白:自古以来一见钟情虽说不乏其例,但毕竟带有某种偶然因素,何况机会与风险并存。比如本则新闻中的二号女嘉宾虽说最后在节目中与男嘉宾“刘浩”成功牵手,但回到现实,当女嘉宾得知其原来相中的白马王子居然是个杀人犯,岂不是充满了罪恶感并像吃了只苍蝇?
  至于有的网友调侃道,本以为一些相亲节目纯属“挂羊头卖狗肉”,想不到的是它居然还有帮助警方破案的功能,显然是一种调侃,则另当别论。王志顺
  遗憾
  低俗却是成名捷径
  吴刚被捉拿归案当属罪有应得。按正常的逻辑,主办相亲节目的电视台让一名潜逃多年的罪犯大秀才华,节目的公信力肯定会受到影响。对于与吴刚牵手的那位女嘉宾而言,更是“情何以堪”。但联系到相亲节目对于恋爱和婚姻的实际功效,电视台就大可不必为相亲节目弄巧成拙而自责,曾经与吴刚牵手的女嘉宾也大可把这段难堪的经历视为过眼烟云。根据有关媒体近日统计,《非诚勿扰》自去年1月开播以来,截至目前共有超过1000人次上节目,现场成功牵手的男女超过100对,但结婚的只有1对,且为恋人分手后男方上节目挽回感情。这说明仅靠几分钟的台上接触,很难觅得真爱。参加电视相亲应该算是吴刚避开熟人社会收获恋爱婚姻的最佳途径,但他过于单纯地相信了电视相亲所宣扬的寻找人生伴侣的功能,这实际上是吴刚对电视相亲节目的误读。
  其实,相亲节目伪造、欺骗手段迭出却依然不失人气,就在于电视相亲本不是正常的恋爱手段。无论相亲节目的参与者还是观众,谁都明白这个道理。也就是说,流行于大江南北的相亲节目,挂的是恋爱的羊头,卖的却是造星的狗肉。
  不会因为相亲节目发现了一个罪犯,大小电视台的相亲节目就从此偃旗息鼓。但是,当追寻人生伴侣的过程也被异化为成名的过程,这个时代的成名观无疑非常荒谬。为了成名可以不择手段,是因为成名后的巨大诱惑,特别是滚滚财源,可以轻松实现任何梦想。物化的价值观渗透骨髓,才会出现相亲节目低俗不堪而俊男靓女趋之若鹜的奇观。当生存被金钱和物质绑架,真正发乎感情的恋爱自然会变得稀缺。这是一个时代的流行病。朱述古
  评判
  无关相亲节目
  做婚庆礼仪生意的逃犯,参加相亲节目的目的是增加知名度,这种功利性的心态迟早要毁了他的“前程”,即便不上电视也会在其他公共场所的抛头露面中被人认出。因此说,逃犯落网无关相亲节目,而得益于举报者强烈的公民意识。
  公民有义务监督和检举违法犯罪行为,积极为警方破获案件和缉拿逃犯提供线索,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在这起极具戏剧性的案件中,举报的女子功不可没。她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令人敬佩。而相比之下,接到举报者提供的信息后,公安机关还要调出当年案卷后,才发现记录与举报者所言几乎一致。进而采取抓捕行动,将逃犯缉拿归案。显然这种四平八稳、按部就班的做派与“清网行动”对公安机关效能上的要求格格不入。如果公安机关能将逃犯特别是重案逃犯的长相熟稔于心,照片人手一份,并根据案发时至今的不同年限,通过电子模拟技术生成犯罪嫌疑人现在长相的几种可能性,上网公布,广泛散发,发动公众对照指认,追逃的效率可能会大幅提升。
  上海的“最萌通缉令”受到公众的关注,“自首可获赠冰饮”的微博语言就像在喊逃犯回家吃饭,使这张“通缉令”的传播速度更快、更广泛,值得肯定。但追逃仅仅靠“凡客体”远远不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有奖举报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地提升公民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和社会资源,使广大民众积极配合“清网行动”,构建社会安宁的天罗地网,是当下公安机关面对的一道现实考题。梁江涛
  观察
  人是健忘的动物
  当警方讯问其明知自己是杀人逃犯,为何还敢到省级卫视参加选秀节目时,吴刚竟称,自己做的是婚庆礼仪工作,参加选秀节目,可以增加“知名度”。“最主要的,是一直对外说自己叫刘浩,说得多了,自己都当真了,以为自己真的是刘浩了呢!”
  这样看来,人的确是一种容易遗忘的动物。连杀人都能够迅速遗忘;连冒名这样刻骨铭心的行为,都能够置于脑后,还以为自己就是“某某”了呢。在这一点上,人不如狗,狗凭着自己的尿味,还能找到回“家”的方向,人却时常发昏。其实仔细想想,还就是这么回事儿。比如,那些前“腐”后继的官员,在自己大肆贪污受贿的时候,不是早就忘了“前辈”身陷囹圄甚至断头的残酷教训吗?在河南省交通厅,竟至还发生了厅座四连倒的悲剧——第一任落马厅长曾锦城,曾经血书言志:“绝不收人家的一分钱,绝不做对不起组织的一件事”,结果上任后很快就忘了,最终获刑15年;第二任倒台厅长张昆桐,一上任便表示,一定要吸取前任厅长的沉痛教训,结果言犹在耳,就因受贿、挪用公款罪判处无期;第三任厅长石发亮,提出的口号很响亮——“一个‘廉’字值千金”,结果也是说了便忘,也是被判了无期;第四任继任者董永安,他的廉政名言是“常修从政之德,常思富民之策,常怀律己之心”,可结果被省纪委“因涉嫌违纪违法”,带离厅长宝座,既没能“永”,也没能“安”,让“永安”成了黑色的幽默。
  鉴于人健忘的毛病,我们还真得常服一些治疗记忆力减退的药物。比如,一味:时常想想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二味:行为举止,要遵循“无害化原则”,也就是不能加害于人。否则,就是《无间道》中的那句台词——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雷钟哲
  追问
  杀人犯的自信
  在电视上风光无限的吴刚全然忘记了他有罪在身,自以为可以凭借“刘浩”这一新的名字纵横四海,没想到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有观众在看过节目之后便向警方举报,经过调查发现,“刘浩”正是当年杀人的吴刚,最终,吴刚不得不低下了他那自信的头颅,对自己的恶行供认不讳。
  我们为杀人犯的落网而欢呼雀跃,但是,最没有理由高兴的却是主管吴刚案的公安机关,因为在几乎办什么事情都需要身份证的今天,警方都未能发现“刘浩”的真实身份就是吴刚,实在是太不正常。倘若不是因为被观众举报,估计吴刚还会一直逍遥法外。

 

  

返回顶部

电视征婚抓逃犯独具戏剧性 荒诞事件引各方深思——中新网 吉林逃犯电视相亲被抓:以为电视只在当地播 英国"绅士之都"骚乱引深思 暴露社会病态及脆弱——中新网 英国"绅士之都"骚乱引深思 暴露社会病态及脆弱(2)——中新网 网上逃犯面对警察报出假名字 儿子童言无忌揭穿——中新网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高官会在巴厘岛达成共识——中新网 《太后与我》写慈禧荒诞性史 两岸作家连呼奇书——中新网 电视上征婚不如网络 媒体:乐清事件何以引起轩然大波——中新网 人民网:“交通事故”不是乐清事件的终点——中新网 解放军报:“瘦肉精”事件暴露企业诚信缺失——中新网 周庄之美—独具江南神韵的小桥 抓环保要团结各方力量 吃水果要“抓时差” 天天五蔬果能防癌——中新网 电脑连接电视各方式优缺点 电视跨入“无尾时代” 海尔领跑“中国创造”——中新网 南京劫持人质事件现戏剧性进展:警方忽悠媒体 纪连海:误用逃犯身份证住宾馆被抓 征婚启示——女人版 人民时评:“乐清事件”能否成为弥合信任的开始——中新网 现役韩国军官:韩国政府捏造“天安舰”事件——中新网 四川会理县就ps照片事件危机公关获赞誉——中新网 盘点2011上半年食品安全事件 政府整治重拳频出——中新网 盘点2011上半年食品安全事件 政府整治重拳频出——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