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诚财富 上市:中国企业的创新乐土——imo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38:04
创业邦 > 杂志 > 2008年10月 >封面故事 >中国企业的创新乐土

中国企业的创新乐土

进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中国经济也遭遇严峻挑战,众多中小企业面临转型和升级的巨大压力。而很多在这些园区的创新沃土上成长起来的创业企业,仍然可以在艰难岁月里继续健康前行

  众多科技园区成为中小企业的创新乐土,帮助创业者一步步靠近梦想。

  1970年代,当全球化产业迁移开始时,东南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成为亮点,西方国家的制造业开始放缓,经济步入衰退期。但是,在西方国家的少数几个地区,经济发展依然强劲,甚至继续高速增长,成为了战胜衰退的“经济之星”。

  这些地区包括法国的欧叶纳克斯(Oyonnax)、意大利中部的艾米利亚-罗马格纳(Emillia-Romagna)地区、德国的巴登-符腾堡(Baden-wurttermberg)、瑞典的斯迈兰(Smaland)以及最广为人知的美国硅谷。其实,这些地区的定位各有区别,但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都存在专业化的中小型创业企业集群。

  1980年代,类似的集群开始陆续出现在中国,它们也有了本土化的名字,诸如“大学科技园”、“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园区”、“知识创新区”等。这些园区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

  进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中国经济也遭遇严峻挑战,众多中小企业面临转型和升级的巨大压力。而很多在这些园区的创新沃土上成长起来的创业企业,仍然可以在艰难岁月里继续健康前行。

  清华科技园:辐射创新服务

  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科技园界同行的赞美,无疑最能证明清华科技园近年来的优秀表现。“过去的50年,中国科技园的发展是在学美国,而未来50年,我们一定要向你们学习了!”这是2007年底,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三角科技园总裁Rick Weddle访问清华科技园时,发表的由衷的感慨。

  三角园成立于1959年,堪称美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吸引国内外创新和研发机构也最多的高科技园区。如此老牌的科技园,对中国的一个大学科技园表现出如此的肯定和钦佩,清华科技园的魅力究竟何在呢?

  “科技园区最本质的内涵,我们认为既不是房子,也不是优美的环境,而是真正地能够提供一整套对创新型科技企业的成长发挥重要作用的创新服务。”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启迪控股总裁徐井宏坦言。徐几乎见证了清华科技园的每一步发展,在他看来,清华科技园的核心优势就是创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服务体系。

徐宏

  我国的大学科技园都以企业的模式来运营,一边要履行社会功能,另一方面作为企业自身也需要生存和发展,如何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这是清华科技园多年来一直探索的问题。“启迪控股自创建伊始,就必须探索适合清华科技园发展的模式。我们真正找到了适合中国大学科技园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徐井宏笑称。

  现在清华科技园有400多家企业,一半是创业小企业,一半是大企业的研发机构,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企业。徐井宏坦言:“大企业入驻,可以保证这部分租金收入,这样的话,园区长远的孵化创业企业和近期的收益就能有很好的结合。”此外,更大的好处是,在园区里,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会形成互补的产业链条推动各自的发展。

  2003年,清华科技园又开创性的提出了创建“创新服务体系”的概念,目前,还形成了创新服务的三种输出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传统的“硬辐射”方式,通过与地方政府的合作,获得土地使用许可,然后由清华科技园进行开发,做成一个科技园区。第二类模式是管理输出,在地方已经建立好园区的基础设施、提供硬件服务的基础上,由清华科技园负责招商、管理、服务——目前在北京玉泉慧谷、沈阳、威海等地设立的分园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今年,清华科技园又创新性的探索出了第三种辐射模式,即与地方政府就园区运营和企业服务进行一种战略和服务的合作。

  清华科技园走过的历程已经证实,辐射创新服务是中国科技园区发展的有效之道。相较于这种蓬勃发展态势,很早就在亚洲闻名的日本神奈川科技园和新加坡腾飞科技园,却显现出后继乏力的迹象。神奈川科技园一直居于日本一隅,未能突破园区界限进行规模化发展。而以地产开发闻名的腾飞科技园,在实施全球扩展的同时,因缺乏扶持中小企业成长服务的软性体系,其各地的科技园也大都没有显示出真正的爆发力。

  如今,清华科技园69万平方米的主体园区建设已经完成,在清华大学东南角这片并不宽敞的土地上,不仅矗立起一栋栋标志性建筑,还吸引了诸如SUN、NEC、Google这样的跨国巨头,孕育出诸多创新技术和产品。园区内200多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充满活力的创新型科技企业,正是徐井宏最引以为豪的地方。

  上海杨浦:知识推动创新

  杨浦则是上海高校最为集中的地方,包括复旦、同济等院校以及许多科研院所都在区内。不过,在以前的中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杨浦的很多轻重工业都被调整和转移出去,被定位为居住区,作为上海市政建设和中心城区建设时的动迁导入区,看不到产业发展方向。“从杨浦大工业转型以后,有一段时间我们在徘徊。”宋南晖对此有深刻观察,此前他曾担任杨浦区发改委副主任。

  中国互联网办公室的CEO乔月猛和他的同事们,至今仍为去年公司搬到杨浦后受到的一场“特殊”待遇而兴奋。2007年12月,中国互联网办公室企业即时通信软件IMO推出正式版本,产品新闻发布会现场设在上海市政府办公厅的一个会议室,除了沪上媒体,还有信息产业部的一些领导都到场祝贺,“政策、办公场所等很多支持就更不用说了”。

  乔月猛不是惟一为杨浦知识创新区的表现而“惊讶”的人,IDGVC副总裁俞信华同样有此感受。一年多前,俞信华前往时,园区高楼不多,有一些道路还没有修整,人气也不旺。一年以后再次到访时,其基础设施已有国际园区的感觉,Oracle、百度等国内外的知名公司和许多创业企业都落户于此。

  俞信华忍不住向杨浦知识创新区风险投资服务园副主任宋南晖“抱怨”地方不好找了。显而易见,园区的软硬件服务都在迅速提升,这从宋南晖本人的表现中就能看出来。在准备一场创业培训时,他会亲自布置场地,还曾亲自主动为园区的某家企业打电话联系媒体采访事宜。

  杨浦正在发生变化,正在以知识为力量焕发出新的生机。历史上,杨浦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最大的老工业区之一,拥有最长的黄浦江岸线的杨浦曾被定位为“大上海”的中心。现在杨浦最为著名的则是其仅次于北京中关村的智力密集优势。

  宋南晖在发改委做“十五”规划时,上海提出“创新城市、科教兴市”的战略,“杨浦突然发觉这笔宝贵的资源”。由此,杨浦开始研判未来发展的方向,并最终定位为上海的知识创新区,“对杨浦定位时,市领导有个要求,就是做产学研结合,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此,杨浦提出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社区的“三区联动”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