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国际金融报——imo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9:15:10

信息化应注重普及而非树典型(行业透视)

微成本成企业信息化解决之道

本报记者 熊海燕 发自北京 《 国际金融报 》( 2011年03月09日   第 08 版)

  美国信息化为经济带来的巨大成果告诉我们:信息化就是生产力。因此,与信息化有关的提案议案自然也是每年全国两会的重头戏之一。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专家指出:在中国,企业信息化不需要形象工程,要的是真正为企业降低成本的务实型信息化。以提高经营效益为目的,实现中国企业信息化普及。

  信息化普及陷僵局

  信息化最初进入中国,目的就是加速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国家全面启动信息化工程以来,信息化确实实现了部分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并一度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追捧的宠儿。

  但将企业信息化过多地与ERP、CRM等软件联系在一起,也导致人们逐渐走入信息化等于ERP等套装软件的误区,从而使得企业信息化的普及陷入僵局。

  因为,像ERP这类的套装软件需要有一定技术和财力支撑,通俗地说,就是入门“门槛高”。然而,大部分企业由于没有技术人才、缺乏资金、业务流程和组织多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点力不从心。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管理软件,让中小企业只能望洋兴叹。

  实际上,大部分企业并非真的需要大型ERP、CRM产品,需要的只是能解决企业基础问题的一些应用工具和软件而已。

  信息化不等于EPR

  ERP、CRM、SCM……这些管理软件成为了信息化的代名词,成为了高科技、先进管理的代言人,信息化成功的典型就是ERP建设的成功。企业追求的是高科技形象,软件厂商投其所好,提供一把一把新名词,五颜六色的甘特图,唬得企业分不清南北。追大求全,不切实际,不少企业还没走稳就想跑。

  以进销存和ERP为例,曾经的进销存品牌,如今无论走到哪儿,“脖子上都挂着一块大牌子”,上面明晃晃的三个英文字母——ERP,手里的小喇叭不断地重复着“我们不是进销存,我们不是进销存”,惟恐别人一不小心提及他们那段做进销存的过去。

  国内大型制造企业早就不满意使用“进销存”了。似乎想要做到信息化,就不能用进销存。

  但在光鲜地建设ERP后,真正使用ERP产品最核心的计划功能的用户少得可怜,因为基础数据不准备。主要的表现是BOM不准确和库存数据不准确。为啥?因为进销存没做好。

  而应用ERP成功的那些企业中,使用最普遍的还是:会计、销售、采购、库存、客户关系、售后服务,以及简单的BOM,简单的生产,简单的MRP。

  普及始自工具型应用

  其实,信息化普及并非难事,重要的是要普及的究竟是什么?是ERP、CRM等大型管理软件,还是企业最需要的基础应用?

  如上所述,目前,中国企业基础设施、人才、资金短缺和落后,无力承受大型信息系统建设和维护;中国企业管理流程和管理理念落后和不完善,无法适应一些先进管理软件;而且,ERP、CRM等管理软件只能解决企业内部5%的流程问题,无法解决企业日常事务。

  企业即时通讯专家imo运营中心指出:企业信息化普及就应先普及诸如企业邮箱、企业网站、即时通讯等“短平快”的工具型应用。

  “工具型应用软件的普及也有几点必要的条件。首先是免费或是微成本的,因为当所有企业都需要一种服务时,它就将走向免费。第二,必须不改变用户使用习惯,简单易用。”imo运营中心CEO乔月猛如是说。

  同时,乔月猛指出,未来的世界是互联的世界,需要专业、稳定的企业即时通讯工具来满足企业内外部的交流沟通。“当然,企业即时通讯也一样要实现微成本、简单易用,同时还要满足互联互通。只有实现企业间的互联互通,才能实现真正的即时通讯。”

  微成本不是“价格战”

  这里所说的微成本并不只是软件降低价格,而是全新的信息化服务模式。微成本不仅要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有成本趋零,还要使企业实现按需索取。

  做到低成本的关键是企业应用互联网化。只有把软件放在互联网上,让高额研发费用被海量用户摊薄,才能实现真正低成本。软件互联网化还能促使软件更为易用和好用,没有繁琐的操作、复杂的流程。

  要让企业能够按需索取,则要做到应用通用化、工具化和模块化。工具化是指让企业的基础工具应用大行其道;模块化是指将高度流程化的管理软件按功能类别打散,由企业按需选用。

  imo致力于解决中国80%企业的基础需求,把企业的日常事务电子化,真正做到企业信息化。“全免费、注册即用”的企业即时通讯,从imo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