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类的微信公众号:游资短线炒猪:投入约八百万 两月捞回两百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9:04:37

游资短线炒猪:投入约八百万 两月捞回两百万

http://money.msn.com.cn 2011-07-12 07:20:00 来源: 扬子晚报 

  ●投入约八百万,两月捞回两百万

  ●分析师警告:囤农产品别“偷鸡不成蚀把米”

  游资短线“拱”猪

  破10、抢猪、猪肉赶上牛肉价,这是时下生猪市场的热议话题。由于供求失衡,去年底迄今,肉价一路走高,面对如此行情,部分“热钱”借题发挥,短期内造成猪荒加剧。上海生猪批发户王老板近日到苏北一养殖场收猪,但等他到时,浙江猪贩刚拉货离去。“没戏了”,王老板一跺脚,怪自己运气不好。日前,在收猪人业内一个广泛流传的案例是:某浙江老板,于去年年底一次性抓了5000头80多公斤的中猪进行囤积,2个月后,这些猪被养到120多公斤后抛售,一下子几百万元到手。如此短平快,眼红了大量民间资本,以浙江游资为代表,沪、皖等地投机型选手迅速跟进。

  两个月捞足两百万

  正常情况下,生猪上市一般在90至105公斤,当生猪价格远大于成本时,游资看到了其中的利润空间,部分投机型养殖者开始争先收购80多公斤的猪进行育肥,刻意养大猪上市。此类资本运作跟股票短线投资同理,但对资金要求相当大,但民间资本并不“差钱”。按去年年底抓90公斤的猪来测算,当时每公斤收购价13元左右,购入5000头所需资金高达585万元。若按2个月后每头生猪饲养到130公斤上市,饲料、水电人工等后期每公斤全部增重成本以12元计算,还需再投入240万元。然而,短短2个月后,生猪收购价已涨至每公斤16元,剥除所有投入,这位投机型猪贩仅2个月一进一出,便将215万元收入囊中。而且,只要行情依然向好,继续“捂猪”不卖,养得越大赚得越多。

  炒猪难度大不长久

  炒猪能否炒起来?业内人士认为,相比绿豆、大蒜,炒猪难度挺大,这是猪的生长规律和特性决定的。据业内人士介绍,游资的介入人为延长生猪上市时间,短期内的确会对市场生猪供应造成一定影响,但生猪上市总量不会改变。哪怕是养到三四百斤,猪也终归要上市。所以,游资介入唯有短线操作,少则2个月、多则4个月后,必须脱手,到时,就会有一个集中放量期,肉价自然回落。因此,炒猪只会在局部产生短期内影响,导致肉价波动过于剧烈,但它左右不了整个大市。对于可达到4.8亿头存栏量的整个中国生猪市场而言,局部的囤猪、炒猪微不足道。

  囤农产品三大风险:流动性、政策性、成本

  本报记者昨连线采访发现,不论是养猪大户亦或是业内分析师,都不看好游资的这种短炒农产品的行为。业内人士提醒,从炒绿豆、炒大蒜、炒辣椒到炒猪,炒作的这些农产品,都是非标准化的期货合约品种,和上市交易的农产品期货相比,存在更大的风险,中小投资者尤其要注意。

  养猪大户:两个月养头猪赚300,不欢迎“炒”猪

  一位曾经从事养猪多年的东北“中间商”汪先生昨天告诉记者,他虽然离开了这个行业,但身边还是有很多人养猪,比较了解行情。“现在养猪的利润确实比过去要大”,他给记者算了笔账,在平稳的情况下,买进一头六七十斤的猪仔,每500克价格是20元左右,要花约1400元,而养两个半月,用精饲料催肥,就能长到150、160斤了,可以出栏了。这样的一头毛猪卖掉后,扣掉饲料成本,加上补贴,能赚到300元,“而过去只能赚150元”。主要原因是养母猪够一定规模,就能获得政府补贴,而且现在和大的规模企业合作,让养猪的人心里有底了。

  “我们这样养猪的人,可以叫经济人,也可以叫中间商”,汪先生告诉记者,不过他不太欢迎“炒猪”,而宁愿把猪养大后供给大型企业,“直接跟大企业签定合同,对猪养到多大,在合同上都有要求,还会提供技术、人员支持。”他还表示,养猪有风险,如担心病菌、口蹄疫,所以也不希望炒猪团那样频繁在不同地区往来,现在他身边的养猪户们基本都是本地进、本地销,这样风险就小。

  期货分析师:最近炒农产品风险大,最好选政策保护品种

  东华期货研究员杨帆昨天告诉记者,“主要存在流动性、政策性风险和较大的囤货成本”,流动性风险就是指,有可能囤了农产品以后卖不出去;其次,在目前CPI高企的情况下,炒农产品有政策性风险。第三,因为炒农产品实物,是囤积的现货,而非交易期货合约,囤货就要租仓库等等,存在一定成本,还会遭遇到因天气而发霉的意外情况。

  他表示:“炒农产品中,投机的成分还是比较多的,而且最近农产品价格波动蛮大的,风险很大”,如果投资者要分享农产品价格变化带来的投资收益,在目前国内上市的期货品种中,就有大豆等,还有作为猪饲料的豆粕期货,可以选择,当然这也具有一定风险,因此也最好选那些政策保护的农产品品种。

  机构专家预测:未来价格走势,还要看“猪”的脸色

  国家统计局7月9日发布了6月份的经济数据,引人关注的居民价格消费指数(CPI)同比上涨6.4%,创下最近三年的新高。从影响价格上涨的因素看,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翘尾因素,约占3.7%,在6.4%的上涨幅度中的比例为58%左右;二是新增涨价因素中的食品价格,食品类价格6月份同比上涨14.4%,影响CPI上涨约4.26个百分点,特别是猪肉价格上涨57.1%,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37个百分点,占CPI涨幅的21.4%,更是成为推动6月份CPI直接破“六”的主要推手。

  一些机构和专家对于未来CPI的走势判断极为乐观,认为,随着翘尾因素对价格影响的逐步降低,6月份的CPI将成年内高点,通胀在年内已成强弩之末。不过也有人认为,在影响价格因素不确定性颇多、价格本身已经处于高位运行的情况下,价格未来的走势不仅取决于翘尾因素,要看“猪”的脸色,还受外界已经形成的价格上涨预期的影响。

  “蒜”你狠、“豆”你玩如今黯然退场

  炒大蒜:今年含泪卖大蒜

  “大蒜之乡”的农户张一称,受到去年蒜价高的诱惑,村里有不少人到外乡、甚至外省包地种蒜,少则五六十亩,多则上千亩,不少人是贷款包地的,而今年的行情将让他们血本无归。包地的成本每亩要多付500到1000块钱。一位代理收购大蒜的申经理称市场整体的气氛很低迷。他表示,去年为了抢蒜,大家都到农田里去收购,现在等着小贩、农民自己来送,因为往往在路上就掉价了。他经常看到的景象是,夫妻来卖蒜,结果吵起来,最后往往含着泪卖掉。

  炒绿豆:亏损感觉如炒股

  朱云生是盘溪鑫旺五谷杂粮部的老板,2010年5月初从缅甸拉回两车皮绿豆。做了十多年生意,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以“绿豆亏损大户”的名号成盘溪的名人。去年4月底,绿豆价格攀到了从未出现过的高位。小朱一家原本打算只进一二十吨货,后来追加到了40多吨。“当货还在路上的时候,就听说绿豆价格开始往下降了……”当时最低时每公斤的价格不足12元,比起他们15.2元的进价低了两成多,如今价格反弹仍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