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400年在线阅读:林风:从西方现代史看“邪恶常态化”(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55:41

林风:从西方现代史看“邪恶常态化”(2)

发布时间:2011-07-11 14:52 作者:林风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777次

 


  回到艾希曼(Adolf Eichmann)


  根据阿伦特的研究,负责处理犹太人“最终方案”的艾希曼是自愿参与这项计划的。经过数个月与狱中的艾希曼的访谈和观察,她认为艾希曼并没有深刻的仇犹意识。艾希曼似乎无法体会自己行为所带给人的伤害,也无法把执行政策与自己的道德观统一起来。


  从艾希曼的自我辩护里,他认为自己是依照命令和法律办事,把“最终方案”的执行纯粹看作是一个官僚系统的运作。他搬出了康德的(先验性的道德律)“定然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为自己辩护。在康德的观念里,众人的良心是最终的“颁法者”;可是在艾希曼的观念里,他方便地以希特勒为最终“颁法者”。他完全漠视了康德道德哲学里所隐藏的“黄金律”(己所不欲忽施与人)。


  当初在《万湖会议》(Wannsee Conference)作决策时,艾希曼不过是个配角。当海德里希(Reinhardt Heydrich)的“最终方案”受到所有纳粹要人的支持时,艾希曼所承担的道德压力就减轻了,似乎他不过是个洗手表明无辜的“彼拉多”而已


  阿伦特认为,艾希曼最大的障碍是,他缺乏道德上自我反省的能力。孔子的门徒曾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苏格拉底也说,“一个没有自我反省的人生是个不值得活的人生”,这些话应用在艾希曼身上是最恰当不过。他一切的行为都是外在(环境)导向的,无法作内在的省思,去聆听良心的喊话。犹太人的灾难是与他绝缘的,他无法作道德上的判断,以致促成了极其邪恶的后果!


  阿伦特的分析可能并不完备,但是它反映出大环境与人性间的复杂关系。Karl Hoecker的相册所显示的是批快乐的年青人,几乎有点天真,并不像一批刽子手。我想药家鑫、李刚,或是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他们绝大多数可能都不是流氓型的大奸大恶,而更像是我们的兄弟、叔伯、邻居。他们年幼时可能还充满了抱负,要贡献国家。但是,长大后,他们的道德良心在社会的洪流和现实里迷失了,他们的邪恶却被“常态化”了。


  当财富与霸气决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人吃人就变成理所当然的游戏规则!这种游戏规则被大众接受以后,它就成了“吃人文化”!这就是“常态化”可怕的地方。除非有另一种“文化”逐渐兴起,否则这种“吃人文化”的力量是所向无敌的。在“吃人文化”中,人没有邻居,只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所以保持思想自由的极其重要性)


  耶稣讲的故事


  为了要显明自己有理,有位体面的律师质问耶稣说:你说要爱邻居,但是天下人这麽多,谁才是我的邻舍呢?他心里想,搞辩论、讲道理,自己从来就没输过。


  耶稣并没有敷衍说:你自己琢磨吧。反而为了认真回答他,耶稣讲了一个小故事(改写路加福音第十章):


  德拉柯罗瓦:《好撒玛利亚人》


  有一个生意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办事。不幸,在半路上遇见了抢劫犯,把他的财物都抢走了,还把他打得半死,奄奄一息。正巧这时有个犹太祭司要去主持仪式,路过此地。看见这个倒霉鬼,正在呻吟着。他张望了一下,看到是前不沾村,后不着店。他摸摸脑袋,想不出甚麽法子,又怕误了圣礼,于是就假装没看见,从旁边绕过去了。


  过了一会,那个圣坛前的帮手也正好路过。这时几乎已经听不到呻吟声了,他看到一个昏迷的人,淌着血趴在路上。他考虑了一下,这年头骗子太多,想到万一是个老千设的骗局,到时候沾得满身鲜血,那不是跳进约旦河都洗不清吗?于是赶紧离开了是非之地。


  不久,一位替圣坛打扫厕所的农民工,正要去打扫,也经过这里。他看到路上躺了一个人,大吃一惊。急忙量了一下脉搏,发现还是活的。他赶紧撕开自己的衣服,给这人止了血,又简单地把伤口消了毒,让他喝了点水,稍微恢复了一点神志。


  然后这位农民工就把他背起来,一直走到一个民家。为了救急,他还掏出些钱来,交给这家的主人,要他好好照顾这个不幸的生意人。并且说,要是钱不够,他回来的时候再补上。


  讲到这里,耶稣望着这位律师,问他说,到底哪位才是这位不幸生意人的邻居呢?他说,是那个怜悯他的。耶稣点点头,轻声说,那你就照着去行吧。


  这个律师很可能是个法律专家,打官司很内行,办事脑筋清楚。他虽然辩才无碍,但可能从来没有自我反省过。他只关心:谁是我的财神爷(邻居)?但从来没有考虑到让自己去做别人的邻居。


  结语


  邪恶的面孔与善良的面孔,它中间最大的差距,很可能就是这种自我反省的能力,而非表面的和谐划一。维持表面的和谐划一只能使邪恶“常态化”,不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注:


  1、请参考Asch, S. E., “Effects of Group Pressure Upon the Modification and Distortion of Judgements.” H. Guetzkow (ed.) Groups, Leadership, and Men, 1951。网上:http://faculty.babson.edu/krollag/org_site/soc_psych/asch_conform.html。


  2、米尔格拉姆在《变态与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发表“Behavioral Study of Obedience,”1963年。


  3、米尔格拉姆:“Obedience to Authority”,1974初版。本书一直再版,2004年、2005年都有新版。可参考维基百科。


  4、米尔格拉姆的文章“The Perils of Obedience”(1973)可在网上读到:http://home.swbell.net/revscat/perilsOfObedience.html.


  5、Philip Zimbardo, “The Lucifer Effect: 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 Random House, 2007.


  6、金巴多教授设立了一个网站介绍这个实验,请参阅http://www.prisonexp.org/。《维基百科》也有详尽的介绍。


来源: 作者博客 | 来源日期:2011-7-11 | 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