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恩菲:从“新常态”看施政方针演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33:20

从“新常态”看施政方针演说


  万众瞩目的第12届国会终于在10月10日掀开序幕。单从这次国会的开幕仪式,就让人感觉耳目一新。而期待已久的总统施政方针演说终于正式出炉,让国人能更具体了解未来的发展方针和政策导向,从而加深人民对未来的种种期待和专注。

  施政方针演说的关键点,在于强调一方面新加坡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迁,已经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一个更具包容性的体制正在出现和形成;另一方面,在这个“新常态”的发展过程中,新加坡人民将会生活在一个人人都能分享成果的社会和家园。这就是政府未来五年的施政目标和愿景。

  至于政府要如何达到这样的目标和愿景,从施政方针演说中,也让我们看到政府将本着新的思维,新的态度和作风以应对变化了的国情。方针演说强调将会以更加开明和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政治观点和辩论,以及积极看待和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强调在“新常态”下,政府,反对党和人民都必须同心协力,“都要以长远的眼光和国家的角度出发,把社会的利益放在个人之上,在观点和偏好不同的情况下求同存异。只有当我们把政治摆正和确保它是建设性和负责任时,新加坡才能进步。”由此说明不论是政府和人民还是反对党,都必须肩负起各自的职责,新加坡才能朝向这样的美好社会迈进。

  与此同时,政府在朝向建设一个能让人人分享成果的社会时指出:“取得增长并不是唯一的目标,我们寻求的是有质量的增长,力求改善每一分工作,提高每一个员工的生产力,及协助公司企业发挥创意。我们要争取具有包容性的增长,让所有公民而不只是幸运的少数受惠。有高质量,包容性的增长,我们方能投资于人民,国家及我们的未来。”由此说明政府当下和今后的经济和社会政策有别于过去,不再是一味追求数量上的高增长,而是注重质的提升。政府在重新设定经济和社会政策过程中,不仅会为所有新加坡人提供平等的机会,让每一个新加坡人发挥所长,而且会更加关注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尤其会对那些处于弱势群体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协助。

  毫无疑问,施政方针演说的确为国人勾画出一副美好的施政目标和愿景。结合近月来李总理和各部门首长陆续发表的政策调整与改革重点,尤其是国家发展部、教育部、卫生部、社青体部、人力部等的新政,国人不难看出政府已经作出极大的努力,以期能在“新常态”下建设一个崭新的新加坡。我们也可以期待当国会复会时,李总理和各部长必将进一步阐述新政的更多更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到时我们将可以更加完整地看出新政的全盘面貌。

具体措施检验改革诚意

  不过,国人对政府为新加坡所规划的社会形态和景观,联系大选后的变迁与动态,也许还存在不少期待和疑惑。当政府明确指出这是个全新的,更具包容性,人人能分享成果的发展阶段时,它是否意味着:

  *政治上的包容和多元性将会迎来更加公平的政党竞争;更加重视自由与公正的权利而检讨、修正或取消过时的政策与法令;更加开明的对待公民社会权利和活动?

  *经济上的包容性不仅意味着更加重视经济的质量,新加坡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比重、国民经济和外资企业的比重、国有和私有经济的比重是否会受到检讨和修订;而长期处于无法跟上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的弱势群体,近年来通过一连串辅助计划,包括培训和金钱奖励都难以根本解决的问题,又是否真能找到新法?

 *社会政策的包容性是否意味着除了个人,家庭所应承担的职责外,政府和社会是否会作出更多的承担。在个人,国家和社会群体职责之间,又将以怎样的标准为依据,重新拟定和规划能让人人都能过着有尊严的生活;新的人口总蓝图将会是怎样的?而不同种族和宗教的和谐之外,本地人和新移民的融合又将以怎样的新法去促成?

  *文化上的更加包容性是否意味着不仅不同文化的保存与交流将会受到尊重,所有的文化活动都将能得到更加公平的对待和支持。还有从文化层面看,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否会能得到更妥善的处理?

  所有这些,或许我们都能够在下周国会辩论后找到答案;又或许并无法如愿以偿。因为政策的调整与革新往往不可能是一次性的,它需要随着发展进程而相应地更新或修订。因此,就让我们以期待的心情,等待下周国会辩论的到来,希望它能为我们提供最佳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