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飞贼里面装的什么:诺贝尔和平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56:21
诺贝尔和平奖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跳过字词转换说明

汉漢▼▲

诺贝尔奖
  • 物理学奖
  • 化学奖
  • 生理学或医学奖
  • 文学奖
  • 和平奖

  • 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诺贝尔和平奖 表扬对象 奖给在和平方面杰出贡献的人 主办单位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 国家或地区 挪威 首次颁发 1901年 官方网站

诺贝尔和平奖挪威语Nobels fredspris),是由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1895年所创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中之一,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选出得主,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纪念日)颁发。与其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颁发四个奖项不同,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是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颁奖,挪威国王监礼。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则是由五位评审委员组成,成员由挪威议会任命[1]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评选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宗旨是“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不过该奖项也可以授予符合获奖条件的机构与组织。基本上,诺贝尔和平奖是对当年全球境况,尤其是危机方面境况的一种反映。第一届诺贝尔和平奖于1901年举行,得主是琼·亨利·杜南弗雷德里克·帕西

和平奖的得主可以获得一枚勋章、一张奖状及一笔奖金[2]。1901年,琼·亨利·杜南弗雷德里克·帕西共同获得了150,782瑞典克朗的奖金,直到2008年颁发给芬兰人马尔蒂·阿赫蒂萨里时,奖金调整为1000万克朗(略多于100万欧元或140万美元)。

目录

[隐藏]
  • 1 获奖者
  • 2 历史
    • 2.1 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
  • 3 参考文献
  • 4 外部链接

[编辑] 获奖者

主条目: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列表

[编辑] 历史

  • 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1939年瑞典议会议员埃里克·布兰特(Erik Brandt)所提名,不过他提名希特勒只是为了抵制当时实行绥靖政策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被提名之举动,布兰特几天后也收回了此项提名[3]。在1935年,反纳粹军事而被希特勒囚禁的和平主义者卡尔·冯·奥西茨基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后,希特勒也修改法律禁止任何德国人领取诺贝尔奖,而同样名誉不佳的和平奖提名者还有斯大林墨索里尼。和当选不同,诺贝尔和平奖只需任何一位有资格者支持便可提名,所以不能代表诺贝尔和平奖评选委员会的意见[4]。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人群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区别,且诺委会的立场在评奖过程中影响巨大,有时和平奖的得主不能够获得所有人的认可,导致一些争议的产生。同时,希特勒也开始颁发德意志科学文化奖以取代诺贝尔奖
  • 印度民权斗士甘地即使五度获提名,但却从未获奖。1948年甘地遇刺逝世后,委员会曾考虑授予其和平奖,但该年最终仍以“没有合适的在世人选”为由而并未颁奖[5]。当?达?赖喇嘛?获得1989年诺贝尔和平奖时,委员会主席说这决定“在某种程度上是为纪念圣雄甘地而作的贡献”。
  • 1961年联合国秘书长道格·哈马绍获提名后、距颁奖数月前逝世,和平奖仍将奖项授予哈马绍,哈马绍成了唯一逝世后仍获奖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 1975年,前苏联核物理科学家安德烈·萨哈罗夫获奖,当时的苏联政府禁止他出国领奖。12月10日,由妻子代为领取奖项,并代替他发表领奖演说。
  • 1983年波兰莱赫·瓦文萨致力于波兰的人权运动而获奖。1981年12月被波兰政府软禁,1982年11月被释放,政府官方不允许他前去受奖仪式,但由他的夫人至挪威代为领奖。
  • 1991年缅甸人权政治家昂山素季因“争取民主和人权的非暴力斗争”而获诺贝尔和平奖,但她本人被缅甸政府拘押。缅甸当局指出,若释放昂山素季,则她必须永远离开缅甸和政治界,但此条件被她拒绝。在12月10日颁奖日,由她的二个儿子亚历山大和金代领。
  • 2003年,和平奖颁发给伊朗希尔琳·艾芭迪,虽然伊朗政府极力反对,但伊朗政府并未阻止她前去领奖,而伊朗政府在颁奖当日也派人参加典礼。2009年11月26日伊朗政府史无前例地没收她的奖项,这是诺贝尔奖创设108年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

[编辑] 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

主条目: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

2010年10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在向委员会施压试图干涉评奖结果失败后[6][7][8][9],表示诺贝尔委员会把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刘晓波是完全违背该奖项的宗旨以及亵渎该和平奖的举动[10]。和平奖被中国共产党描述为“诺贝尔政治奖”,中共当局指出得主刘晓波为“一名罪犯”,而该和平奖项成为了“西方的政治工具”[11]。很多异议人士在中国大陆被监视、软禁或被禁止出境。

12月10日的颁奖当日,西方媒体的电视转播讯号和各大网站均在中国遭屏蔽。而因受到中国政府直接或间接的干扰,或者是担心将影响两国间的经济发展,在奥斯陆设有大使馆的65个国家中,一共有19个国家并未参加这次的典礼。

名单如下,依国名的英文排序:

  • 阿富汗
  • 阿尔及利亚
  • 沙特阿拉伯
  • 阿根廷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哥伦比亚
  • 古巴
  • 埃及
  • 伊拉克
  • 伊朗
  • 哈萨克
  • 摩洛哥
  • 巴基斯坦
  • 菲律宾
  • 俄罗斯
  • 斯里兰卡
  • 苏丹
  • 突尼斯
  • 委内瑞拉
  • 越南

[编辑] 参考文献

  1. ^ "The Nobel Prize Awarders"。诺贝尔奖创立过程。2008-12-03查阅。
  2. ^ "The Nobel Prize"。诺贝尔奖创立过程。2008-12-03查阅。
  3. ^ Richardson, Gunnar, Förtroligt and hemligt : kunglig utrikespolitik och svensk neutralitet under andra världskriget. Stockholm : Carlsson, 2007
  4. ^ "Selection Process". Nobel Peace Prize Committee [2009-10-11]. 
  5. ^ Tønnesson, Øyvind (1999-12-01)"Controversies Mahatma Gandhi, the Missing Laureate"。诺贝尔奖创立过程。2008-12-03查阅。
  6. ^ 异见人士刘晓波狱中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7. ^ 委员会说,他们曾经受到压力,不会因此而影响评审结果。
  8. ^ 多 国 促 中 国 释 放 刘 晓 波
  9. ^ 人物: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
  10. ^ 中国共产党当局对内封锁对该事件的讨论,屏蔽一切可发表看法的平台,而中国外交部声称:诺委会授予刘晓波和平奖是对该奖的亵渎
  11. ^ 诺贝尔政治奖,2010年10月13日

[编辑] 外部链接

  • 诺贝尔和平奖官方网站


显示▼隐藏▲      诺贝尔奖 奖项

物理学 · 化学 · 生理学或医学 · 文学 · 和平

得主 奖项 物理学 · 化学 · 生理学或医学 · 文学 · 和平 分类 按年份 · 按国家 · 按学校 · 女性 · 华人 · 日本人 · 犹太人 组织

诺贝尔基金会 · 诺贝尔委员会物理学 · 化学 · 生理学或医学 · 文学 ·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 · 卡罗琳学院诺贝尔大会

瑞典银行经济学奖得主 · 颁授委员会) 显示▼隐藏▲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1901–1925

1901年:杜南帕西 | 1902年:迪科门戈巴特 | 1903年:克里默 | 1904年:国际法研究院 | 1905年:苏特纳 | 1906年:罗斯福 | 1907年:莫内塔雷诺 | 1908年:阿诺尔德松巴耶尔 | 1909年:贝尔纳特德康斯坦 | 1910年:国际和平局 | 1911年:阿赛尔弗里德 | 1912年:鲁特 | 1913年:拉方丹 | 1917年: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 | 1919年:威尔逊 | 1920年:布儒瓦 | 1921年:布兰廷朗格 | 1922年:南森 | 1925年:张伯伦道斯

1926–1950

1926年:白里安施特雷泽曼 | 1927年:比松克维德 | 1929年:凯洛格 | 1930年:瑟德布卢姆 | 1931年:亚当斯巴特勒 | 1933年:安吉尔 | 1934年:亨德森 | 1935年:奥西茨基 | 1936年:卡洛斯·萨韦德拉·拉马斯 | 1937年:塞西尔 | 1938年:南森国际难民办公室 | 1944年: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 | 1945年:赫尔 | 1946年:巴尔奇穆德 | 1947年:英国教友会美国教友会 | 1949年:奥尔 | 1950年:本奇

1951–1975

1951年:茹奥 | 1952年:史怀哲 | 1953年:马歇尔 | 1954年:联合国难民署 | 1957年:皮尔森 | 1958年:皮尔 | 1959年:诺埃尔-贝克 | 1960年:卢图利 | 1961年:哈马舍尔德 | 1962年:鲍林 | 1963年:红十字会 | 1964年: | 1965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 1968年:卡森 | 1969年:国际劳工组织 | 1970年:勃劳格 | 1971年:勃兰特 | 1973年:基辛格黎德寿 | 1974年:麦克布赖德佐藤荣作 | 1975年:萨哈罗夫

1976–2000

1976年:威廉斯科里根 | 1977年:国际特赦组织 | 1978年:萨达特贝京 | 1979年:德蕾莎修女 | 1980年:佩雷斯 | 1981年:联合国难民署 | 1982年:米达尔加西亚 | 1983年:瓦文萨 | 1984年:图图 | 1985年:国际防止核战争医生组织 | 1986年:维瑟尔 | 1987年:阿里亚斯 | 1988年: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 1989年:?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1990年:戈尔巴乔夫 | 1991年:昂山素季 | 1992年:门楚 | 1993年:曼德拉德克勒克 | 1994年:阿拉法特佩雷斯拉宾 | 1995年:帕格沃什科学和世界事务会议罗特布拉特 | 1996年:贝洛奥尔塔 | 1997年:国际反地雷组织威廉斯 | 1998年:休姆特林布尔 | 1999年:无国界医生 | 2000年:金大中

2001–2010

2001年:联合国安南 | 2002年:卡特 | 2003年:艾芭迪 | 2004年:马塔伊 | 2005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埃尔巴拉迪 | 2006年:尤纳斯孟加拉乡村银行 | 2007年:戈尔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 2008年:阿赫蒂萨里 | 2009年奥巴马 | 2010年:?刘?晓?波?

完整列表1901年-1925年1926年-1950年1951年-1975年1976年-2000年2001年-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F%BA%E8%B4%9D%E5%B0%94%E5%92%8C%E5%B9%B3%E5%A5%962个分类: 诺贝尔奖 | 社会科学奖项2个隐藏分类: 含有挪威语的条目 | 含有英语的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