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能生孩子 #65533;:史上最无耻上市公司---ST天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41:05
  在2010年的亏损年报中,ST天龙居然拿出了每10股转增4股的高比例送转方案,而这一年已经是该公司连续第7年“资不抵债”了!该分配方案已在4月实施,除权前,其股价居然高达10元;除权后,现在该垃圾股价格仍在6元之上。  截止2011年第一季度末,ST天龙每股净资产为-1.26元,每股未分配利润为-3.62元!该公司上市10年,共有7年巨额亏损,另有2年“暗亏”(即通过报表重组将当年账面上的亏损做成了盈利)。如此垃圾公司,还敢高比例送转,准备走人?最后晚餐?不过,该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2721.94万股,虽然已经是“全流通”状态,但一直被司法冻结着,因此,暂时还不能走人。否则,早该跑了!  ST天龙究竟是怎样的一只“不死鸟”?  2000年6月15日,山西太原“天龙集团”由广发证券作为保荐人、由联合证券作为主承销商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当年每股收益为0.21元。  2001年天龙集团每股收益-0.73元。这应该是A股市场的大奇迹和大笑话!  2002年,天龙集团更加变本加厉,连续第二年亏损,每股收益-1.50元。  2003年,即将面临“连续三年亏损”而退市的天龙集团,突然发生命运大逆转,其第一大股东——太原市财政局“主动”将手中持有的大部分国有股“转让”给了新主人,股权过户赶在“连续三年亏损”的2003年底前(11月11日)完成。新入主的第一大股东来自东莞市,名叫“金正数码”,这是一家生产VCD和DVD的民营企业。金正数码不知以何种价格从太原财政局手中拿到了占总股本29%的股份,成为天龙集团的第一大股东。  在2003年的最后一个多月时间里,天龙集团通过与东莞金正数码之间的“资产置换”和“资产剥离”等惯用重组手法,就像变戏法似的,一下子“扭亏为盈”,当年每股收益从负数变成了0.22元,天龙集团轻而易举地规避了“连续三年亏损”的退市风险。  不过,实在令人费解的是:2003年金正数码入主天龙集团,虽然每股收益表面上“扭亏为盈”,但公司每股净资产却从2002年的1.61元,一下子暴减至-3.73元,天龙集团首次陷入了严重“资不抵债”的困境,从此,天龙集团开始步入漫长的、连续7年“资不抵债”的绝境!这样的结果,究竟是谁之过?这当然不是金正数码入主的本意,但肯定是金正数码打错了算盘!  也就是说,正是因为金正数码的入主重组,帮助天龙集团渡过了“连续三年亏损”退市的难关。然而,2003年刚刚完成重组而且扭亏为盈的天龙集团,再次发生更加戏剧化的一幕:毫无愧色地在2004年和2005年再次连续两年亏损,于是,2006年公司不得不再次通过“报表重组”又整出了一个“扭亏为盈”的假把戏,这样,天龙集团第二次顺利地避过了“连续三年亏损”的鬼门关!  实在是不可思议:2007年和2008年,天龙集团第三次出现连续两年亏损,于是,2009年公司不得不再想办法报表重组,真神奇!2009年果然第三次扭亏为盈,因此,天龙集团第三次逃过“连续三年亏损”的厄运!  于是乎,“二一二亏损法”恶性循环继续着,2010年天龙集团仍无羞色地接着亏损,如今的2011年第一季度也是亏损的,由此看来,如果退市制度不改革,2010年和2011年注定会成为天龙集团“第四个”连续两年亏损的年份!  从2000年上市到2010年的年报披露,天龙集团10年间共有7年亏损,其间经历了从天龙集团到ST天龙,再到*ST天龙,然后又回到ST天龙,再回到*ST天龙,后来又重回ST天龙,今年若不退市,可能要再次戴上*ST的帽子。   如此循环往复,这样的结局,究竟是现行退市制度形同虚设?还是ST天龙死不退市?或者说,究竟是退市制度无能、无效?还是天龙集团的无赖、无耻?A股只进不出、没有淘汰机制,就没有威慑力;垃圾股暴炒与豪赌就会成为A股的耻辱标签,不良的示范效应一定会产生可怕的后果,比方,它会严重扭曲A股估值标准,强力推高新股发行定价,极力诱惑投机短炒,致使整个市场投机猖獗。   如今,ST天龙早已债务缠身,7年前已经严重资不抵债,截止2011年第一季度末,每股净资产-1.26元,每股未分配利润-3.62元!如此绝境,ST天龙不仅没能选择“有尊严”地退市,而且还在大搞最后的晚餐、最后狂欢:每10股转增4股!   ST天龙明目张胆地垂而不死、死而不僵,这是中国A股退市制度的悲哀与绝唱?还是ST天龙的无奈、无聊?无耻?试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已经达成预期目标,退市制度改革为何迟迟不肯出手?我们究竟还在等什么?   我们强烈呼吁:A股退市制度应该尽快增设“资不抵债”退市标准,即连续三年净资产为负数的上市公司,必须暂停交易,并给予半年宽限期(死缓)。只要增设了这一条退市标准,就足以让所有垃圾股的“赌博重组”望而却步、闻风丧胆!同样,超级垃圾股的暴炒与豪赌就会偃旗息鼓、重归平静。只有这样,超级垃圾股才可能“有尊严地死去”!   象这样史上最无耻上市公司仍然在A股好死不如赖活着,就是这个市场制度的悲哀,也是A股这个连赌场都不如的市场的真实写照,什么三公原则,什么要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神马都是浮云!!!! 

该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网博客史上最无耻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