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模型制作:[转载]语文教学教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43:10
语文教学教什么的问题再次被提起,预示着语文学科自身的再次觉醒。这个问题,许多老师都用了“纠结”这个词。纠结了一百来年了,希望现在能真正解开这个结,开创新的时代。

   教什么这个问题,提得好,应该深入讨论,认真解决;我们语文老师不知道语文教什么,那怎么行?但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决不能就事论事,就事论事不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有可能徒增困扰,甚至再次误入歧途。我以为必须首先弄清处于它上位的也是更根本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教这个问题,因为“教什么”取决于“为什么教”,换言之,“为什么教”决定了“教什么”。“为什么教”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为什么要在中小学设置语文课这个问题。是就事论事,还是首先弄清“为什么教”这个更根本的问题,这是第一个岔路口。

   为什么教?叶圣陶等前辈和语文课程标准已经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为了培养、提升学生的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接下来的一个岔路口就是教什么才能达成这个目标。我以为应当是启发引导学生去学习经典的起码是优秀的汉语作品是如何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说得简捷一点就是一篇作品是如何表达的,而不是它表达了什么。车子是载人载物的工具,人与车可以分开来,而唯独语言文字作为形式的一面和作为内容的一面是不可分割的。“如何表达”与“表达了什么”有机地统一在作品之中;但我们读者却可以有不同的侧重。我们不少老师就在这个个岔路口迷路了,于是出现了把《田忌赛马》上成数学课的怪事——这堂语文课滑到教内容上去了。我认为,理解,主要是对课文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理解,即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运用语言文字而不那样运用,学习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而不那样说。如果学生对此奥妙有所感悟,人文熏陶也就水到渠成了。要做到这一步,很不容易,首先我们自己要有相当的语文功底和人文情怀,其次,备课方向要对头。

    现在,似乎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岔路口。我们有的老师曾先后提出“以理解为本位”“以表达为本位”,我以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前者有所偏颇,这从上文已可见及;后者容易引起误解因而可能在客观上误导大家,不得不多说几句。“以表达为本位”由于十分重视课文的语言表达,当然比“以理解为本位”实实在在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令我忧虑不安的是,人们往往容易在“表达”和“写作”之间划上等号,于是“以表达为本位”就会被误解为“以写作为本位”。当然,写作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理应高度重视,任何忽视、轻视写作的观念、做法都是不能接受的;但它毕竟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阅读归根到底是为了和人类文明、中华优秀文化对话,并不仅仅是为了写作。因此“以表达为本位”的提法似乎还有进一步推敲的余地。总之,语文教学不能以写作为本位;否则,我们又有可能误入新的歧路。但愿我这是杞人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