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屋面施工工艺: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N个细节(2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42:52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N个细节(22) 有一次在南方的一所重点高中听课,一位高中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在45分钟下课铃声响过之后,又拖后了7、8分钟以后才宣布下课。下课后,我询问这位老师,为什么要拖堂这么久?他回答:郑教授来听一次课不容易,我想让你完整地感受一下我教学的各个环节。听到这个说法,我不仅哑然失笑,这个老师的做法在我们有些老师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反映的问题也颇值得我么关注。

拖堂的几分钟(22)

郑金洲

 

有一次在南方的一所重点高中听课,一位高中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在45分钟下课铃声响过之后,又拖后了7、8分钟以后才宣布下课。下课后,我询问这位老师,为什么要拖堂这么久?他回答:郑教授来听一次课不容易,我想让你完整地感受一下我教学的各个环节。听到这个说法,我不仅哑然失笑,这个老师的做法在我们有些老师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反映的问题也颇值得我么关注。

是不是一堂课只有完成了预期的教学设计,完整地呈现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算是一堂好课?不见得。教学有预先的设计,课前有相关的筹划,都是正常的,这是保证教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保证。现在有的专家提出,教师可以不用写教案,对此我不敢苟同。教案仍然必要,教学设计仍然不可缺少,但教案或教学设计并不是约束教师实际课堂教学行为的“定规”,好像教师就应该像演员一样完整地再现剧本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行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了,活动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场景也就出现了,教师也就应该顺应这种变化,生成新的课堂教学行为。

我在读书时,不太喜欢拖堂的老师,我想大多数的学生和我有同样的想法。上述老师拖堂的几分钟,时逢中午,马上到了午饭时间,学生私下敲饭盒的、交头接耳说话的比比皆是,但老师仍不为所动,仍坚持将各教学环节一一展现。拖堂的几分钟,也许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这种“多余的精彩”恐怕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真正能听得进的东西也非常有限。曾看到这样一则调查资料,询问学生你最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回答不喜欢拖堂的老师。拖堂了,老师付出的努力多了,却“费力不讨好”,劳动没获得相应的回报,付出没得到学生的认可,所以,老师上课,还是少拖堂为好。

现代管理学告诉我们,作为管理者最应该掌握的三种能力分别是:信息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建设能力。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是课堂的管理者,是教学的组织者,同样也需要考虑这三种能力在自身的体现程度。但就时间管理来说,教师就应该强化自己的课堂教学的时间统筹能力,分清所面临任务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教学的时间节点,巧妙把握教学的活动节奏,这样的教学才有可能受学生欢迎,才有可能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时间管理的艺术,同样是教学的艺术;时间统筹的能力,同样是教学的能力;在这方面,我们似乎还有不少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