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饭店:轻松度过多事之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57:27

秋季养生:

轻松度过多事之秋

 

炎热的夏季,酷暑掏空了我们人体的津液,进入秋季,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雨水渐少,秋风瑟瑟,天气干燥,秋老虎带来的秋燥又来袭击我们,故秋令主燥。“一场秋雨一场寒”,中秋之后,昼热夜凉,气候变化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若不注意养生保健,容易患病或旧病复发,所以古人称秋季为“多事之秋”, 秋季养生应注意,一调、二防、三补。

第一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调养起居。遵循“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原则,“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这句话出自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秋天一定要早点睡,早点起,仿照鸡的生活规律去作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大自然的气机开始收了;以一日分四时,日入为秋,此时一日的气机也开始收了。根据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的理论,人们养生,既要符合一年四季的变化,也要符合一日四时的规律。傍晚时分,为了收敛阳气,应当早卧,睡眠时头向西卧为好。深秋时节气候较寒冷,不宜终日闭户或夜间蒙头大睡,要养成勤开窗通风,夜间露头而睡的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呼吸疾患;到了清晨,为了使肺气得以舒展,理当早起。为了提高人体在冬天的御寒能力,呼吸道抵抗力较弱而患有气管炎的人们,应特别进行秋季锻炼,保证机体顺利地从夏热与秋凉“接轨”,以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秋季早睡早起有利于收敛神气,使肺不受秋燥的损害,以保持充沛的活力。

 秋天,天高风劲,使肺气收敛,因此睡眠应做到“早睡早起”,

调节饮食。遵循季节变换的规律,科学进食,由内而外地调养,这就是食疗的功效。夏季过后,暑气消退,人们的食欲普遍增强,此时,千万记得要管住自己的嘴,以免伤及胃肠。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另外,还应“少辛增酸”,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少吃葱、姜、蒜、辣椒、八角、茴香等辛辣食品和羊肉、狗肉、虾、韭菜等温热类食物;少吃过油、过甜、过咸的东西;多吃广柑、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荸荠等。等新鲜酸味水果以补肝气;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的东西与绿叶蔬菜,促进排便,否则长期便秘,“内火”灼烧津液。年老胃弱的人可晨起喝粥以益胃生津,初秋时节,天气仍较热,空气潮湿,闷热蒸人,且秋季瓜果成熟,难保人们不贪食过度,这些均会伤损脾胃,所以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养胃,又可带来一日清爽。秋天常食的粥有:山楂粳米粥、鸭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萝卜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饼粳米粥等。常喝菜汤。

 调节情绪。“自古逢秋悲寂寥”,一般而言,秋天里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于烦躁或悲愁伤感,特别是身临花木凋零、秋风萧瑟的深秋,常有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会生出苦闷与垂暮之感。在精神调养上也应顺应季节特点,以“收”为要,做到“心境宁静”,这样才会减轻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才能适应秋天的特征。如何才能保持心境清静呢?简单地说,就是要“清心寡欲”。私心太重、嗜欲不止会破坏神气的清静。在现实生活中,则要求人们把精力多用在工作上,而不要“争名在朝,争利于市”,多做好事,多做奉献。因此,秋季养生以调达情志、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为首要。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宜外出观赏风景,让喜悦溢于言表,可使忧郁愁烦顿消,令人心旷神怡,给生活增添无穷乐趣。要注意调养情智,学会调适自己,要保持乐观情绪,静练气,收敛心神,保持内心的宁静,多接受阳光照射,转移低落情绪。适当延长夜间睡眠时间;可经常和他人、家人谈心,或到公园散步,适当看看电影、电视,或养花、垂钓,这些都有益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调护运动。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故要多呼吸新鲜空气,秋季运动项目的选择以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骑自行车、羽毛球、乒乓球、毽球等为宜。,在清凉的晨风中散步、跑步,这不但是在进行“空气浴”,还接受了耐寒训练,使身体能适应寒冷的刺激,为度过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充分的准备。此外,郊游登山是一项适宜秋季的锻炼项目,不仅可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 也使得人的肺活量及心脏的收缩力增大。

第二防,就是防止“陈病”复发。

初秋时节,白天燥热,夜晚风凉,室内外温差较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因此,在秋天应注意天气变化,衣装适宜,谨防着凉。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早、晚温差较大;在此季节,老年人既要注意防寒保暖,又不能过早、过多添加衣物;在此季节只要不是过于寒冷,就要尽量让机体保持于凉爽状态,让身体得以锻炼,使其具有抗御风寒的能力。秋季服饰特别提倡“秋冻”。所谓“秋冻”,通俗地说就是“秋不忙添衣”,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这样,避免因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汗液蒸发、阴津伤耗、阴气外泄等情况,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阴气内守的养生需要。此外,微寒的刺激,可提高大脑的兴奋,增加皮肤的血流量,使皮肤代谢加快,机体耐寒能力增强,有利于避免伤风等病症的发生。但是金秋季节,气候变化无常,老年人要顺应气候变化,适当注意保暖,以防止感冒和引发呼吸道等各种疾病,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减衣服,防寒保暖,防病保健。无论是“春捂秋冻”,还是“白露不露”,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区别对待。另外,如果出现食少纳差、腹胀腹痛、得温痛减、口不渴、四肢凉、大便溏、小便清长、妇女白带清稀量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即是中医所说的脾胃虚寒证,也就是脾阳虚证。对于脾胃虚寒者而言,就不适宜“秋冻”,穿着上应当注意保暖。

经炎夏消耗,入秋之后,人体消化功能下降,肠道抗病能力减弱,若有不慎,即可发生腹泻。因此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秋季时令水果蔬菜较多,吃前一定要洗干净。特别是吃水果时,要用食用碱搓洗或浸泡,尽可能地祛除农药残留和细菌。一旦发生腹泻,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另外,昼夜温差较大也易引起腹部着凉而导致腹泻,睡眠休息时要盖好肚子防止着凉。

 秋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据有关资料报告,秋末冬初时节,脑血栓、脑溢血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季节。由于天气变凉,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心血管病人要坚持服药,坚持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积极防治感冒等,以防止诱发、加重心血管疾病。

抑郁症,秋风落叶,凄风凄雨,往往使人触景生情,特别是老年人易产生垂暮之感,诱发消极情绪,严重者,终日郁郁寡欢,少语懒言,很容易患上抑郁症。防止抑郁症要注意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勤于锻炼,投入大自然,凉爽的秋季正是外出旅游的好时机。

中风,进入深秋时节,低气温可致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周围阻力增加,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引起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而致脑血管破裂。寒冷还能使血液纤维蛋白浓度增加,引起血液黏稠,导致血栓形成。因此,要重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原发疾病的治疗,并注意先兆症状,如发现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应及时送医院治疗,以防发生意外。

第三补,进补提高免疫力。

 从气候特点而言,秋季之风性燥,从人体脏腑而言,秋季肺旺肝弱,脾胃易受其影响,秋季为收藏季节,人体也易收敛。秋季保健应以清润为主,辅以补养气血。遵循“燥则润之”原则,秋天气候干燥,燥邪最易耗伤人体阴液,尤其是燥易伤肺,使人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咽喉肿痛、皮肤干燥等症状。

  秋季养生应遵循“燥则润之”的养生原则,宜多食一些具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品。比如:莲子既能祛余暑,又能滋补强身,是秋天补益的佳品。山药益肺生津,补脾养胃,补肾涩精。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藕可清热生津止渴,梨能润肺去燥化痰。苹果、菠萝、猕猴桃、黄鳝、芝麻、红枣、木耳、银耳、胡萝卜、白萝卜、豆浆、蜂蜜等,也是秋季适宜的食品,枸杞子、沙参、麦冬、百合、玉竹等具有养阴作用的中药,也可对症选用,适当进补。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现在已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但生活中,很多人不懂养生的方式,补了还不如不补,那么究竟如何进补才科学有效,对人体有益呢?  时下可适当地食用一些具有养阴润肺的食物。中医有“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而实则不受补。即使是虚证,也有气虚、阳虚、血虚、阴虚、气血两虚、阴阳两虚之不同,又有心虚、肺虚、肝虚、脾虚、肾虚、胆虚、胃虚之异,如果不分虚实,不明脏腑,盲目进补,则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健康的人可以通过食补来达到养生的目的,虚症患者则还应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补虚救偏,平衡阴阳。

秋季饮食以滋阴润燥为原则,在此基础上,每日中、晚餐喝些健身汤,一方面可以渗湿健脾、滋阴防燥,另一方面还可以进补营养、强身健体。秋季常食的汤有:百合冬瓜汤、猪皮番茄汤、山楂排骨汤、鲤鱼山楂汤、鲢鱼头汤,鳝鱼汤、赤豆鲫鱼汤、鸭架豆腐汤、枸杞叶豆腐汤、平菇豆腐汤、平菇鸡蛋汤、冬菇紫菜汤等。

至于身体健康的普通人,最好是食补。如果气候闷热食欲差,可选择苦瓜,莴笋、生菜等苦味食品;如果秋燥引起肺虚,可用百合、薏米仁、淮山、蜂蜜等补气虚;若出现手足冰凉的阴虚,可用核桃、芡实、雪梨、藕汁、及牛奶、海参、猪皮、鸡肉等分别滋养胃阴、肝、肾。秋燥除了多饮水、豆浆、蜂蜜等。

另外,推荐三款食疗方。

百合山药红枣粥

原料:百合10克、山药15克、红枣3枚、小米30克、白砂糖20克。

做法:先将百合用开水浸泡15-20分钟,去其部分苦味。再将百合、山药、红枣、小米放进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文火熬制成粥,再加白砂糖即成。

功效:润肺生津,健脾养胃,清心安神。

三汁润肺饮

原料:白萝卜、梨、甘蔗。

做法:将以上原料用清水洗净。梨去核,甘蔗去皮。切块。用榨汁机榨汁;或将原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置大火上烧沸,改小火煮30分钟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润肺止咳。

养阴生津汤

原料:枸杞子、白木耳、梨、百合

做法:把枸杞子、白木耳、梨、百合一起炖煮,适量放点冰糖。

功效:养阴生津汤、化痰止咳(除了糖尿病人外,都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