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网防盗门窗:林彪的军事指挥艺术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6:23:00

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比较解放战争战役指挥水平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比如有人说四野消灭国民党五大战略集团中的卫立隍,傅作义,白崇熙3个战略集团,部队由10万发展为100万,只付出了20万的伤亡,就解放了东北,华北,中南,华南等大半个中国。而华野开始三十多万,比东野多3倍,那么多部队又有老根据地的支持,付出了近60万的伤亡,却连一个国军战略集团都没有消灭,连一个华东都没有完全解放。显然四野的的战功比三野大的多,那么林彪的水平肯定比粟裕的水平高。但战绩大,功劳大不等于水平高。因为四野的战功是在发展出百万大军后才取得的,尽管发展成百万大军也是大功劳。虽然真正的军事家都避免在劣势下作战,能避免在劣势下作战本身就是一种水平,但在人们心目中,只有在劣势下取得胜利才是水平高。
  那么,我们就来根据林彪与粟裕在“劣势”战场条件下的作战表现,比较一下林粟的指挥水平吧。
  1946年冬季,东野只有三十多万人的部队,被国民党军分割在南北两个战场,其中老部队只有十多万人,其余二十多万部队是利用东北短暂的休整时机(46年6月---11月)刚刚发展起来的,此时还基本不能打仗。国民党四十多万部队,其中大部分约三十多万是从关内运到东北的包括新一军,新六军,52军,93军,71军等国军精锐部队,东野明显是处在敌强我弱的状态。此时东北国军用“先南后北”的战略,先集中兵力进攻南满,林彪用“南打北拉”的战略应对,进行了“叁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东野在林彪的指挥下歼敌4-5万,扭转了被动战局,由战略退却转入战略相持。1947年夏季,东北解放军只有6个纵队,还不到华东解放军的一半,加上新的独立师等地方部队,兵力也就是40多万,面对的东北国军已经达到近五十多万,但东野主动将战场引入敌战区,由战略相持转为战略反攻。万毅将军认为,林彪这是下了一步险棋。因为当时仍然是敌强我弱,铁路等交通要道还在敌人的掌握中,夏季作战无冬季江河封冻之便,一旦失利,北满我军有背水一战的风险。但在林彪指挥下,整个夏季攻势东野歼灭国民党军8.3万人,夺回42座城镇,扩大解放区16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近1000万,控制铁路1250公里,使东、西、南、北满和冀察热辽解放区联成一体,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继续分割东北解放区和各个击破东北民主联军的图谋,并将东北国民党军压缩在中长路和北宁路两侧走廊地带,从根本上逆转了东北的战局,打的杜律明挂官而去。林彪在很短的时间内使东北形势变被动为主动,迅速改变了敌强我弱的战略势态,使自己处于优势的战略地位,并率先夺取胜利,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在华东战场,据华东共军统计,1947年1月,也就是在敌人“重点进攻”前,在山东的解放军野战部队10个纵队已经达到28万人,华东军区还有6个军分区共计地方部队30万人,再加上11纵(3.5万)和12纵(5万多人),总数超过60万。还有30-40万民兵和干部30多万,而国民党对山东的“重点进攻”时总兵力也就45万,一线的机动部队只有25万左右,少于在山东的28万华东野战军。华东解放军已经是以多打少。而且“重点进攻”持续时间只有叁个月,只占解放战争的1/10。华野的武器装备也超过大部分国军,还有一个特纵,连国军王牌部队的装备也很难与之抗横。华东解放军是自己的地盘打仗,敌人要用大概1/3的兵力保护后勤不给线,解放军却受到地方部队和民兵的支持,军力此消彼涨,实际上共产党的兵力在华东是明显多于国民党的。陈粟当时认为只要再消灭一个硬核桃或二个烂葡萄,华东就可以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毛泽东也认为,全国各个战场都已经转入反攻,华东只要再打一二个胜仗也将转入战略进攻。但陈粟在大好大好形势下却打了南麻,临句,山土集等一系列败仗,反把根据地几乎丢光,以至打了叁年也没有从战略上扭转被动局面。华野为什么在大好形势下却前功尽弃呢?这主要是因为负责战役指挥的粟裕的指挥水平还不够高,至少还远没有达到林彪的战役指挥水平。
  7月分兵本身并不错,关键是怎么分,分兵后仗怎么打,7月分兵粟大将至少犯了三个大错误。
  第一,如何分兵,是把主力握在手里,还是把大部分兵力都撒出去。不幸的是,粟大将选择了后者,12个纵队,只留了4个纵队在手里,抓小放大,造成兵力不集中,自己手里指挥的兵力相对不足,这是粟大将犯的第一个错误。有人狡辩说粟大将7月分兵中打败仗是因为手里的兵力不够,可造成兵力不够的原因正是粟大将犯的第一个错误所造成的。与林彪对比,林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中,总共只有5个纵队,手中始终握有3个纵队。辽沈战役中,林彪给2个纵队归程子华指挥,拿一个纵队加12个独立师归萧劲光指挥,自己手中直接指挥9个纵队,这就可以保证把主力用于主要作战方向。把主力用于主要作战方向是军事家的首要任务,可惜,粟大将在这个问题上犯了大错。正如粟大将在1947年8月4日报中央并华东局中的电报称"七月分兵,失去重点。此间四个纵队,虽较榘唐、叶陶两兵团为多,但占整个华野不及九分之四(战力不如西兵团平均,二、七纵不充实)。西兵团虽有五个纵队,分为两路,亦非重点。因之,既无足够打援部队,即不能取得充分的攻坚时间,于是南麻、临朐、滕县诸役,均因此而被迫退出战斗。"
  第二,粟用5个纵队的主力出击外线(另两个纵队11,12纵不算),自己不去指挥,又不指定其他人统一指挥外线的部队,更未考虑外线部队与内线部队的配合,撒出去的部队完全放了鸭子,让它们各自为战,自生自灭,根本没有考虑内外线如何配合的问题,以至外线部队在敌人的追击中损失严重,甚至超过了内线作战失利的部队,这是粟大将犯的第二个错误。这一点粟与林彪的差距很明显。林在东北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中,首先派陈云与萧劲光统一指挥南满部队(当时毛泽东还不太同意),然后与萧劲光一打一拉默契配合。而华东外线兵团最终还是毛泽东指派粟亲自去外线,才使外线有了统一指挥。但粟大将去了外线之后,既想不到与内线配合,也不积极与刘邓配合,显得缺乏林彪那样的驾御大战场的能力。
  第三,即使手里放4个纵队,但内线还有地方部队。一次吃敌人一个师,只要选择作战目标正确,兵力还是足够的。可惜,在这个问题上,粟大将又犯了错误,就是在战役指挥上一味去打在既设阵地上严阵以待的敌人,没有主动寻求打击运动中的敌人,造成在南麻、临句、土山集等战役连打败仗。正如粟大将1947年8月5日回信给谭震林时称:“我承认军事部署上确有错误,战术上的确很低劣,这些我应负其全责。”“由于过分乐观而发生轻敌,由于轻敌而企图‘啃硬核桃’,企图‘一锅煮’。”“因此部署上就以攻坚为主,而不以打援为主。”与林彪总是优先打击运动战,尽量避免阵地战的战略思想相比,粟的指挥显然犯了常识性错误,因为运动中的敌人总是比阵地上的敌人容易被消灭。在华东战场进行“围点打援”要比东北容易成功的多。华东共军是在根据地内作战,敌人进了根据地可以几个星期找不到我军的踪迹,便于隐蔽自己的部队和战役企图。华东共军打到国军眼前,国军还不知道共军从哪儿来的,共军退走了国军找不见,这在东北根本办不到,因为东北是新区。华东是丘陵地貌,不利于国军机械化部队运动,是华东国军援军行动缓慢的另一个原因。东北国军都在铁路线上,随便在哪里打仗,国军几个师援军一天就赶到。如果在华东这样打神仙仗的条件下还不能围点打援的话,那么到东北,粟大将就只有等着覆灭了。
  第四:粟朝令夕改,指挥的华野鲁中的四个纵队冒着大雨来回折腾,先是说去打25师,一会儿又折过头到临朐去打第八军,一会儿又“南返待机”,然后又打第十一师.失利后再去进攻临朐的“顽八军”。部队被粟在大雨中往返调动二十多天,拖也拖垮了。这也是潭副政委所批评的粟裕弱点之一,打仗只看眼前一二补,缺乏预见性。同时也说明粟不够沉着,这个时候应该把主力隐蔽不动,等待战机。或令一支小部队吸引敌人盲动以创造战机,然后集中主力选择其中一路将其消灭。
  第五:作为军事指挥员,指挥打仗时不考虑到气候等客观因素,这是粟犯的又一个错误。打了败仗,归罪于“老天爷”下雨。但如果南麻打败仗是因为下雨,那么到临朐同样下雨为什么还要打呢?所谓弹药受潮,过于笼统。子弹和炮弹是没有受潮一说的。这里所说弹药受潮,应该是指的炸药包和手榴弹受潮。炸药包受潮容易理解。手榴弹也不应该受潮,可能那时的自制手榴弹工艺技术粗糙,一是弹体接合部密封不好,二是手榴弹木柄口没有用蜡纸封住。如果不下雨,华野就可以消灭11师了?很难说,2个月后5个纵队打整11师,天也没下雨,怎么没打下来?
  东北气候比华东恶劣的多,开始东野冻伤也不少,枪栓都冻的拉不开,也影响了战斗力。可是东野无论是在早期的46年的三下四保还是47年在冬季攻势中还不是一样打胜仗?同样是恶劣的天气,优秀军事家可以利用它打胜仗,蹩脚的军事家只好用它来为打败仗做借口了。
  粟大将在7月分兵中的一系列错误,最终导致山东根据地丢失,主力遭到严重损失,一度失去战斗力,元气大伤,以至一年后,在有二野配合、敌人调走大部分主力部队到中原的情况下,进行战略决战还要吃夹生饭。一个好的战略计划,由于粟大将错误的战役指挥导致了整个战略行动的失败。
  林彪在劣势条件下指挥的 “叁下江南四保临江”、“夏季攻势”以少胜多,其表现要远远好于粟裕在相对劣势条件下指挥“七月分兵” “以多败少”的表现,他们谁的的指挥水平高就不用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