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先锋光电:高中高二历史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17:47

厦门集美中学是省重点中学,但大量成绩较好的同学去读理科,文科生源不是太理想。面对不太理想的学生群体,加上课改后面目全非的新教材,以及2009年第一年自主命题的高考在2010年时还有不少的变数,我们也一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教学。下面就粗略地谈谈我们高二历史备课组的一些具体做法,也望广大同仁指正。
一、研究课标,紧扣重点
对中学一线教师而言,希望课程标准的指导性、可操作性越强越好。但现有的课标显太宽泛,太模糊,使用的大都是很抽象的语言,如“知道”“了解”“理解”等等,让人无所适从。要了解哪些史实,掌握到什么程度,很难定位。因此我们加强集体备课组力量,共同商量讨论,把握教学重点知识进行较有效的教学。
二、整合教材,化繁为简
新教材刚出来的时候,大家就都觉得很不适应。专题性强,跨度大,面广量大,支离破碎。有些地方语焉不详,教学难度确实很大。在教学中,通过共同备课,把每一节内容都整理成一个简单明了的知识结构。如果教材内容体系不够清晰,就大胆整合,尽力使其清晰化。对教材的处理,我们的体会是一定要尽量把课本内容整合成清晰直白的结构,教师好讲,学生也好学。
三、深入浅出,解析疑难
由于教材专题式的体例,跨度大,加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割裂,它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很高,影响着教学进度。解决的办法就是大胆取舍,不能面面俱到,每堂课的教学肯定要突出重点难点。我们的做法是,只要求简单识记的知识课堂上就一带而过,记不住自己课后去记。课堂教学时间主要用在解决重点难点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教师在这里就必须花时间重复讲解强调。
四、及时总结,段段清点
教学中的总结巩固是相当重要的,否则学了后面忘记前面,没有什么实际效果。段段清主要包含两点。一是每节课要清:尽可能留两三分钟把一节课的内容总结一下,哪怕是再强调一下知识结构、重点难点也是好的。二是每个单元要清:一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单元总结。为节省时间以及减轻学生负担,我们印发了单元复习结构的讲义,包含了总体线索、知识结构、重点问题等。花一节课的时间带领学生梳理一遍,实在来不及的情况下就让他们自己看。这样做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及时复习,也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知识。
五、重视反馈,加强训练
教学是教师学生双方的活动,所以上课要多注意学生动向,看他们听得很困难就要及时调整策略,不要硬灌。否则教师累,学生苦,效果差。我们的训练主要有这样几种方式:一是课堂上:讲解重点难点问题的时候,不求答案标准,而是求解答思路。重审题解题的角度和方法技巧的指导。看到题目不急于做答,先拆题,审清楚要回答什么,不遗漏。然后考虑答题角度。除了这种技巧训练,还有就是作业的训练,我们每节课有作业,一般是10个选择题,一个材料题,一个问题。单元结束后有单元训练。从学生的作业中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强化薄弱环节。
六、多头齐抓,常规从严
我们每个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自觉,但能够自觉的学生目前可以说凤毛麟角,所以说自觉是逼出来的。文科的东西很多是无形的,不能量化。光布置什么看书复习之类的作业很容易落空。这方面许老师多次强调过让大家重视,我们执行得还算到位。每节课有默写,大都是比较简单的内容,目的是促使学生每节课后看书。要求学生记好笔记,不一定非要有笔记本,可以记在书上。每节课后有一张作业讲义,当天必须交上来,下一节课上默写之后就是作业讲评,主要是讲错误聚集的地方。单元结束后有单元考试及讲评。几个单元结束后会有阶段性测评。

本学年本人担任了高二级4个班(两个文科班、2个理科班)的历史科教学任务。一年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为了能在新的学期中争取把各项工作做的更好,有必要按照学校统一规定的考核内容,客观、实际地认真总结一番。
思想道德方面,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本学年我主动、认真地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的工作安排。积极参加学校、区教研室和组里的各种会议;根据学科特点,通过自己订阅或者在网络上寻找国内外热点,及时领会和用于教学辅导;顾全大局、服从学校教务处、高二年级部的教学安排,每周上课8节,热爱教育事业,把自己的精力、能力全部用于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并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主动向其他同事学习、请教,共同研究业务使教学水平有较大提高。
知识能力方面,在一年的高二教学工作实践及学习过程中,进步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更新
为了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形势,并且能够高屋建瓴地引导学生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我深知认识应该不断深化、发展,仅靠大学所学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在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学习。因此我每年坚持订阅教学报刊,并自购电脑经常上网查阅、储存资料;同时积极与同行交流学习,多次参加相关教学培训。经过努力,我的知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很好的指导了教学工作。
2、教育、教学能力
第一,能认真把握教材——把大纲、课本及时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切实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并且能利用课堂时间不断地以新型热点材料为背景创设提问角度,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对基础知识能灵活运用,从而使同学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第二,能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重视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建立知识结构的意识和能力,利用电教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讲课时除讲清知识点外能把重点放在知识间的连接上,达到帮助学生学会求知、不断发展的目的。
第三,尊重学生。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培养,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能尊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认知能力,提出与学生自身水平相当的问题,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共同提高,因而也得到了学生的尊重。
除此之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级组织教育科研活动,单独或与同事合作申报了多项省级科研课题,现正在完成中。
本学年工作中我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没有无故耽误学生一节课,本学期课时为8节,参加省、本校听课超过30节;坚持学生的作业全批全改并能及时 订正,同时还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多项活动.
通过这些努力,我所教班级在半期、期末考试中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差生数量明显减少,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有明显提高,历史课成为他们非常喜欢的课程之一,自己的教学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当然,我知道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多下功夫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本学期高二历史备课组以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管理工作规程为指导,立足我组实际,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团结合作,互相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努力提高我组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在教学中,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今后的会考和高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开学伊始,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和实际情况,认真制定了教学进度、教学要求和活动安排计划。本组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高考的基本要求,文科班完成了《世界近现代史》(上)第四、五章、《世界近现代史》(下)和《中国古代史》第一章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理科班完成了《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教学工作,为明年高二会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常规教学:
本学期教学要求教师“立足课本、狠抓基础、培养能力”为教学指导思想,认真研究大纲、教材,妥善处理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课、作业、笔记、积极思维、自主学习等行为习惯,着重于对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文献资料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文科班教学中既要突出知识的结构和特点,讲明白理论要点,又要结合高考考点的设置,进行有针对性的前瞻性教学。理科班要重抓基础,讲清会考考点和知识整体结构。为了保证认真落实常规教学,根据学校的要求和本组实际,本学期备课组长平均每周听课不少于一节,开展了两次教案和作业检查。从听课和教案、作业检查结果来看,我组教师基本能按照教学进度和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和备课上重难点突出,既能传授给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然在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个别教案不够全面,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堂教学中有时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这些问题及时反馈到教师,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加以改进。
本学期备课组组织了月考和期中考试出卷、集体判卷和评卷和教学质量分析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组成员认真完成,没有出现任何纰漏。
三、教研教改:
为提高我组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积极开展了教研教改活动,具体如下:
1、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本组根据活动计划,坚持每一到两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每次活动以一人为中心发言人,其他成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最后形成集体备课方案,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每次活动均有活动记录,以供以后参考。通过集体备课解决了许多教学中资源不足、重难点讲解方法和作业选取问题,统一了教学进度和教学分歧,提高了我组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2、组织公开课活动
本学期第15和16周,我组全体成员上了公开课,本组全体成员全体参加了公开课听课活动,并在16周开展了集体说课、评课活动。在评课活动中,大家积极发言,本着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原则,指出了各位教师的优缺点,大家一致认为本次活动受益匪浅,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必将产生积极作用。
3、习题制作
为了解决材料解析题是学生作答的难点,我组积极开展了材料题典型例题制作活动,分工合作,在教学中互相使用。
此外,我组积极参加学校布置的各项活动,积极开展了难点专题研讨活动,推动了我组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学校和级部的统一领导下,在我组成员的积极努力下,我组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保证了高二历史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我组的活动和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个别教师的积极性不足、活动的成果没有完全落实等等,没有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我组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努力推进我校的历史教学工作,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添砖加瓦。

在充实、忙碌和愉悦中,一学年的工作即将划上圆满的句号,我担任高二历史教学工作(两个理科班、三个文科班),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历史教研组的大力支持及本人的辛勤努力下,基本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主要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1、制定计划,研究中学教学理论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并经常听同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但也容易引发他们的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把课堂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会”,让他们了解历史,喜欢历史。
3、  思相上严于律已,更新观念,提高思想觉悟
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已,约束自已的言行,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按时参加市、区、学校的各种学习并认真做好记录,领悟其精神实质并将之贯彻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学习和工作实践,使自已的思想不断得到升华;在业务上,求真、求实、求善、求美,努力进取,踏实做事;在风格上,谦虚、谨慎、平和、宽容,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在工作中,敬业、乐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皆尽所能,任劳任怨;一直以“公正、无私、真诚、博爱”作为自已的为师准则,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每一

在充实、忙碌和愉悦中,一学年的工作即将划上圆满的句号,我担任高二历史教学工作(两个理科班、三个文科班),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历史教研组的大力支持及本人的辛勤努力下,基本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主要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1、制定计划,研究中学教学理论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并经常听同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但也容易引发他们的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把课堂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会”,让他们了解历史,喜欢历史。
3、  思相上严于律已,更新观念,提高思想觉悟
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已,约束自已的言行,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按时参加市、区、学校的各种学习并认真做好记录,领悟其精神实质并将之贯彻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学习和工作实践,使自已的思想不断得到升华;在业务上,求真、求实、求善、求美,努力进取,踏实做事;在风格上,谦虚、谨慎、平和、宽容,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在工作中,敬业、乐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皆尽所能,任劳任怨;一直以“公正、无私、真诚、博爱”作为自已的为师准则,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edu教育网,完全免费]
4、认真钻研新课程,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教材跨度大,在备课过程中能处理好通史与专题史之间的关系,注意模块之间的联系。专题史体系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对知识储备不足的学生而言,存在理解上困难,对此,我在坚持新课标的前提下,对每课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进行重新整合、梳理,大胆取舍,深入浅出,形成系统性。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以一些知识点为切入口,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教学情境或者是联系现实,适时利用知识容量大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多参与到我的教学中来,以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教材中原本枯燥的知识。
同时做好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改变初中开卷考试形成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学习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探索性学会、学会合作,让学生先掌握学习的方法再掌握知识。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教学中,继续运用传统教学中的优良教学方法扎实落实基础知识,同时更注重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问题生成的能力,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贴近时代的步伐和精神,体现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本质。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让学生尽快适应课改后的教学,我曾在每节课前给学生准备内容详细并配有知识结构的新课学习提纲,让学生先预习,再学习,这样对于容量很大的教学就容易了许多,学生学习起来也不感觉吃力了。
5、集体备课,发扬备课组协作精神
新的课程特别强调教师的合作意识,我与同组的老师经常一起备课,有问题一起探讨、研究,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式的选择,历史知识的整合,课程资源的利用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我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资源共享,怎样处理好教材、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何导入、讲授新课中采用哪种方式更合理、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怎样落实课标要求等一一进行切磋,以免在的教学过程中走弯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我们也一起合作制作了一些教学课件,在教学中适时利用。
6、精选各类习题,认真批改,及时评价
本学期分单元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批阅,在期末复习时为进一步落实基础知识以提高成绩,对一些精选材料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讲解,对学习认为较难的问答题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和带领学生集体背诵。
本学期,做了很多工作,也付出了很多,但我深知自已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不够,性情有点急躁,有时对待学生过于严厉,对个别尖子生的转化工作力度不够,对尖子生能力的培养稍嫌不足。在教育科研方面,没有写出什么好的感悟之类的成文东西。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力争改正不足,继续努力提高自已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改进工作方法,以我的热心、精心、恒心、爱心、耐心、细心投入到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我们的学生和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已的微薄之力。

本学年度我担任高二历史备课组长,在高二历史教学研究与整个历史教研组当中起一定的主导作用。作为一名备课组长,必须为整个备课组的教学研究工作负责。在这一方面我的经验较少,但我在本学年也做了许多努力,为高二备课组整体备课,促进整个备课组教学研究的进步起到重要作用。如组织历史教研组内的课题研究,如新课改教材与旧教材知识的衔接,初高中课改教材的衔接等等;积极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根据高二教学的实际和教学的难点,每周在教研组活动之外另定期组织备课组教研活动。目的在解决教学重难点,统一知识结构,统一教学进度,取长补短,采取众长。
针对本学年度的最大目标会考,我在学期前做好了备考方案,并顺利地完成,即在本学年度第一学期完成历史必修三整本教材的授课及基本复习完必修三的内容,计划在第二学期复习历史必修一和必修二,完成会考前的复习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会考的特点,以《高中历史学业基础测评指导》出发,组织本组老师制定会考复习提纲,分析《测评指导》的例题,引导学生复习知识,加强记忆。在会考前三周,每天必到,利用课外时间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考前辅导监督。一些学习态度较差的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09届90分以上的学生有49人、80-89分以上有160人;08届90分以上的学生有25人、80-89分以上有123人;07届90分以上的学生有44人、80-89分以上有149人,以三届高中历史基础会考成绩进行比较,还是取得很大进步。但是与其他会考科目比较,还存在差距,如09届基础会考单科100分人数,历史学科就没有一个,这对于我们历史学科还是挑战。
今后,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有一些自身没有意识到,今后应多多反省,努力改进。

本学期,期中考试后只任教高二X班的历史课。选修历史的学生,最突出的问题是知识基础不扎实,能力薄弱,为此开学初制定了相应的对策:(一)规范学习要求
1、课前要求——预习:阅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主干内容
2、课堂要求——认真听、划要点、多参与
3、课后要求——整理笔记、同步练习以巩固知识
4、练习要求——答题规范化(按高考要求)
5、检测要求——设错题簿,每次测试的错题都要写错因
(二)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1、课堂上做法是:讲主干、析重点、解疑难、重诱导、齐探讨、同步练。
2、课前默写(不及格重默),实行知识点过关。
3、单元测验细批、精评,及时纠错补漏,并“一步一回头”(即定时重测错题——再过关),实行单元过关。
4、实行“一课一练”(非选择题)、练评结合,提高理解、分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诱发兴趣和引导参与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实行多
样化——如:情境教学、图文分析、小组竞赛、历史演绎、三分钟演说等。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期末八校联考(使用越秀区统考试题)中,本班的成绩比较理想:总平均分106.58(满分120分),Ⅰ卷平均分90.9(满分99分)通过率0.91,Ⅱ卷平均分15.6(满分21分)。但试卷反映出学生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尤其是从历史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方面,还有答题不够规范、语言表述不准确等。所以,下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在继续强化基础知识巩固的同时,需要加强这两方面的能力训练以及规范答题训练,为毕业考和高考打好基础。

蓦然回首,我们已经进入2008年了。当机遇一个个迎面扑来,当挑战一个个被战胜,我们不得不像孔子一样发出相同的感慨:逝者如斯矣,不舍昼夜!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我们高二备课组在探索中前进,在压力下成长。
方昌文:方主任在开展行政工作的同时,对三个政治班的教学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他批判地学习纷繁复杂的新课程新理念,仔细甄别,认真思考,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见解。晚修坐班时,总能看到方主任积极地做2、3班学生的思想工作,深受学生的信服。
游欢:面对5班学生素质不高的现状,游老师积极地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她注重培养专业优生,以对联、诗词等形式加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收到了明显的效果。5班的个别学生历史科成绩直逼4班的中上层次学生。另外,在术科班特别是体育班,游老师善于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利用课余时间运动的机会,加强与学生交流,受到学生的欢迎。对老师的喜爱转化到对学科的认可上,学生的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陈晓娜:在专业班的教学上,从学生素质较高、班主任优势的现实出发,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兴趣,夯实基础,提高能力。以更通俗易懂、更幽默有趣、更抑扬顿挫的语言授课,寓教于乐,寓练于乐,寓学于乐。针对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特点,暑假补课时组织学生整理初中的知识进行复习。在开学之后,引导学生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浓厚的兴趣一口气学习了必修三、选修一和选修二,历史知识面进一步拓宽。适当提高平时练习的难度,注重加强与东莞中学、东莞高级中学的交流和对照。在地理班和美术班方面,由于有一年的基础科教学的经验,教学上比较得心应手,能积极地整理切合学生实际的提纲和练习,实现资源在备课组中的共享。在市2007年历史年会上,我的学年论文被孙春明老师重点表扬,并在会上作了介绍和朗读。
林钦城:钦城虽然教学经验不丰富,但第一篇论文已经取得市二等奖。本学期,他继续保持良好的心态投入工作,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开学初,他积极申请担任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站的试题解析员,并用自己高超的解析能力证明了自己。更可贵的是,林老师把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告知了科组所有的老师,从此我们下载资料就再也不受点数的约束了!钦城是个好同志啊!
四个成员,一一登台亮相之后,下面从四个角度概括本学期备课组主要的工作特色:
一、因材施教。高二历史新课程,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而言,都是一种新的东西。我们备课组不敢怠慢,认真学习、谨慎备课、虚心讨教、激情上课、勤奋批改、重视考练、细心辅导。高二已经实现了按学科分班,我级的文科生生源略优于理科生,术科生素质较高但时间有限,加强班和基础班的接受理解能力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因素都成为我们平时备课时所考虑的重点。因材施教,是本学期教学工作中所形成的典型特色。
二、开放交流。2007年10月18日,高二历史备课组承担了两节公开课任务,经过科组、备课组全体老师的精诚合作,游欢、林钦城老师的公开课优良率达到100%,优秀率80%,表现出本备课组老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接到公开课任务后,游欢、林钦城立刻着手准备,从确立课题到选择适当的学生互动活动,无不经过备课组集体讨论。在教学设计基本完善后,科组还召集所有老师进行听课,并提出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因此,与其说是两位老师上课,还不如说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全民皆兵。2007年11月19日,我校迎来了省专家的两评验收。整整一年,我们都在等待着这一天!由于分工和教学进程的不同,我们分别准备了专业班选修、专业班必修、基础科班必修、术科班必修四种不同类型的新课,并且提前一周加强练兵,热情期待着专家的指导。专家确定听的是林钦城老师在理科班的课。当晚,我们备课组所有成员,还有科组长林沙沙,汇集于高二办公室,为林老师出谋划策,完善教学课件,改良教学环节,我们忘我地讨论着,直到将近12点,保安在楼下催促我们……第二天,科组老师又到林老师试验的班上听课,继续完善设计,确保万无一失。可惜,专家最终没有听高二的历史课。但我们确信:这样的设计至少能拿到良好,绝对能够为学校争光!通过集体备课和交流,我们的教学设计能力都有所提高。
四、积极备考。进入期末,我们克服人手不足、时间不够、学生不重视、培优辅差压力大的困难,迎难而上,积极备考。林钦城老师主要负责基础科的备考,他积极搜索资料,整理成提纲式的填空题,配以适量的选择题供全级学生练习,重视基础,提高效率。陈晓娜老师主要负责两个专业班的备考工作,在统一教学进度之后,利用半个月的时间进行复习:按照考纲整理30个必记考点,供学生在课后背诵,由组长检查;课上先后复习单元基础知识、训练选择题的命中率、加强主观题的语言组织能力。
探索仍在继续,但我们勇敢地傲视前方,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向前迈进;压力接踵而至,但我们积极地实现转化,一天一份努力,认认真真地全力以赴。未来的高二历史备课组,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团结向前、勤奋学习、积极交流,争取更大的成绩,为历史科组争光,为高二级争光!

高二历史备课组
一、历史试题的主要特点
考试内容: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Ⅰ卷历史选择题有30小题,共60分;第Ⅱ卷历史非选择题有3题,共40分。题目设计以材料型为主,材料的呈现方式有文字资料、数据统计图表、图片等,注重创设新情景,具有很好的导向性。
二、 试卷的主要特点
1、考点覆盖面比较广,重视创设问题情景,以理解、运用方式考查课本内容。
选择题部分知识点的覆盖面比较广,侧重考查历史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图文并茂。材料型选择题占多数,符合高考命题的改革趋势。试题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了现行历史教材,但又不囿于历史教材,尤其是不囿于教材的具体知识和具体表述,而是试题语言与课本语言若即若离,挑战思维的灵活性。注意移情设景,整合课程资源。
2、重视对获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考查。
为了适应高考的趋势,材料解释题比重加大。不但非选择题采用材料型,选择题也较多地采用材料型,把教材现有的知识点置于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中来考查,显得新颖、活泼。同时也设置与教材基本没关联的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教材上学到的思维方法作答,体现学生的能力与素养。重视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描述阐释事物和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考查,试题体现了近年来高考历史考查回归课本以及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命题趋势,对下一阶段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三、学生答题存在问题
1、课本知识不够扎实,尤其是一些史实不能准确有效掌握,基本史实掌握不牢。31题主要考察梭伦改革,问题设计紧扣材料,新颖灵活。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回答层次逻辑性强,阐述观点表达准确,充分体现“三化”,基本史实识记到位,得分集中于10分左右。但有一部分学生历史基本功欠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审题出现偏差,如问题1,理解不到位,以至于弄不清要回答什么?②基本历史史实掌握储备难以达到考试要求,以至于回答问题张冠李戴,回答非所问。③不能紧扣材料作答,提取信息能力有待于加强。不少学生回答离题万里,不知所云。④综合概括能力不强,特别是对教材的知识综合归纳不够准确、到位,教师应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这方面的要求。
2、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32题综合概括能力要求较高。从答卷情况看,考生普遍得分较低(4——9分),主要问题如下:①审题偏差较大。不能很好地从问题中挖掘隐含的时空限制,问题回答缺乏构思,层次感不强。②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较差,对材料中的观点不能准确根据、归纳。③知识迁移能力较弱,不能自然地将材料与教材相关内容相联系,导致的问题是无从下手,反映出学生对课本教材相对生疏。④综合概括能力有待加强。
3、阅读和答题技巧有待提高。33题主要考察日本明治维新,大多数学生不会概括提取的有效信息,提炼观点,准确作答。对基本史实掌握不好,语言不精炼,表达不准确。
四、复习建议
1. 重视基础知识的有效掌握和运用。对通史知识应全面掌握,在教学和复习中做到“点透、线通、面全”。即点透就是每个考点都要作透彻的分析,线通,就是对历史发展线索全面准确的把握,古今中外纵横联系。面全,就是对某一历史阶段社会各方面的特征要有客观把握。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弄清其内涵和外延。
2.关注新高考。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特别是阅读长度大的历史材料及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审题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知识迁移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3.精选典型题目进行定时定量的训练。重视审题能力的训练,重在评讲,加强应试技巧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总结规律性,讲究实用性。
4. 讲练评与练讲评结合。讲练评是教师具有导向性的复习,练讲评是带有检查学生学习状况的针对性复习。
5.切实抓好文字表达训练,指导要点式作答,以及表达的准确性,养成运用学科语言回答问题的习惯,规范答题。提高非智力因素的得分。

一、试题特点
1、命题指导思想明确
以教材基础知识为载体,以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为目标,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历史思维能力。
2、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选择题1、2、4、6、7、8、11、13、15、17、18、20、23、问答题28题等题都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进行了细致的考察。
3、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选择题3、5、9、10、12、14、16、19、21、22、24等题考查学生认识历史,评价历史的能力,材料第4、26、27题也都较好地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4、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精神,选择题3、5、16、24材料题第26题,通过提供新的历史情景引导学生探究认识历史。材料题27题,通过提供三则材料,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二、学生题数据抽样分析(44人)
表1:选择题情况
题号
正确答案
A
B
C
D
得分率(%)
1
D
100
2
D
1
98
3
C
24
5
6
20
4
A
100
5
C
1
98
6
B
2
1
93
7
A
1
1
1
93
8
C
100
9
A
7
2
79
10
B
7
3
3
70
11
B
2
5
84
12
D
24
45
13
D
1
1
95
14
B
100
15
C
2
95
16
B
3
92
17
A
3
3
3
79
18
D
10
77
19
B
27
3
32
20
D
1
5
86
21
A
2
95
22
C
4
8
18
32
23
D
3
93
24
C
2
3
87
25
A
7
7
1
66
合计
80.6
表2:非选择题情况
题号
分值
均分
得分率(%)
26
(1)
9
5.45
60
(2)
8
3.41
43
27
(1)
9
5
56
(2)
2
2
100
(3)
4
0.63
7.5
28
(1)
6
2.45
41
(2)
6
1.45
24
(3)
6
4.5
75
合计
50
24.88
49.76
三、存在的问题
1、从汉中和彭场高中两校历史试卷(共89分)抽样,分析来看,高分层次人数少。80分以上为0,70分以上汉江中学14分,彭场高中4人,60—69分汉江高中25分,彭场高中18人,60分以上彭场高中23人,汉江高中5人。得分偏低。
2、从考生答题得分情况分析:选择题中基础题得分较好,能力题及非选择题得分偏低,特别是选择题3、12、19、22得分率只在20%—45%之间,非选择题得分率大多在60%以下,其中第27题第3问得分率只有7.5%,第28题第2问得分率24%。
3、基础知识掌握不是很牢固,如选择题9、10、12、17、19、25和非选择题28题,有些同学答题时东扯西拉,不得要点,或者以偏概全,不能全面作答。
4、审题能力不强。如选择题第3题,英国推行的大陆均势政策,第22题“继往……开来……”大都没有看清楚或不理解。非选择题第27题第1问“对汉武帝的评价有何原则不同”中的“原则”二字不理解。
5、提取信息的能力差,不能根据材料信息及题目要求灵活地迁移知识,阐述问题的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差。第26题第1问回答原因时只围绕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作答,第2问不能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完整回答世界经济发生的变化。第27题第3问普遍得分只有1分,有的甚至为0分。
四、后段教学建设
1、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整体构建历史知识网络结构,注意把握知识之是的联系。
3、努力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可通过典型例题讲解,加强解题训练逐步提高。
4、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新课程标准改革,将历史教学的新理念,高考的新要求融入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培养对学习历史的兴趣与能力。

本次试卷由梅少琼命题,毕进军与刘永春两位老师审题。
卷面分数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本套试卷题型共有三种,即选择题30题60分,材料题2题28分,问答题1题12分.
本次命题意图是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强其信心,所以试题难度不大,主要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为主。
阅卷采用三人流水阅卷。结果如下:
全年级参考人数为534人,其中优分人数60人,占11%。良好人数为109人,占20%,总合格人数为318人,及格率为59.6%。最高分89分,最低分0分。
选择题中,纯记忆题目为8题16分,其余为理解性题型,由此题可了解平时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对方法的传授,所以学生作答情况普遍较好,能够通过积极思考给出正确答案,本题年级最高分为58分。
材料题26分中在10分属于难度较大的题型,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是学生理解题目不够透彻,在作答过程中语言表述不完整,在此部分失分较多。
问答题为纯记忆题,也是书中的课后练习,但此题在全卷中得分最低,反映出的问题比较严重,即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全面。
综上所述,学生整体情况是:基础知识不过关,组织答案时语言表述不完整,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过关和训练。

一、试题和试卷答题情况
1.试题知识结构分布情况
2009年浙江省高中历史新课程会考试题与前几年相比试卷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选择题由原来25题50分增加到33题66分,非选择题由原来的4大题50分减少为3大题34分。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广,三册必修教材列入考试范围的各个专题,每专题都有相应试题,具体见下表:
《浙江省2009年高一历史会考试卷知识结构分布》



1  郡县制的影响
必修一
专题一
共14题,28分
总计:
必修一占36分
必修二占28分
必修三占36分
选择题66分中
中国史占46分
世界史占20分
非选择题34分中
中国史占14分
世界史占20分
全卷
中国史占60分
世界史占40分
中国史60分中
中古史占22分
中近史占22分
中现史占16分
2  三省六部作用
专题一
3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专题二
4  全民族抗战
5  辛亥革命
专题三
6  长征
专题三
7 一届人大和宪法制订
专题四
8  香港回归
专题四
9  50年代的外交
专题五
10 口号反映的历史
专题三
11权利法案与英国政治制度
专题七
12 《共产党宣言》
专题八
13 美苏冷战
专题九
14 世界多极化
15 都江堰
必修二
专题一
共10题,20分
16 越窑青瓷
17 北宋的市
18 一战期间的民族工业
专题二
19 电影的出现
专题四
20 1912年的社会生活状况
21 罗斯福新政
专题六
22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23 苏俄新经济政策
专题七
24 环境问题
专题八
25 荀子的主张
必修三
专题一
共9题18分
26 王守仁的思想
27 楷书
专题二
28 《海国图志》
专题三
29 鲁迅小说
30 孙中山民生主义
专题四
31 袁隆平的贡献
专题五
32 莎士比亚的作品
专题六
33 列宾的绘画风格
专题八




34雅典民主制度
必修一
专题六
8分
35 1955-1983年浙江粮食产量变化反映的经济变革
必修二
专题三
8分
36
四大发明
必修三
专题二
6分
牛顿力学体系
专题七
12分
蒸汽机和发电机
互联网
2.答卷Ⅱ各题错误情况分析
非选择题共3大题,涉及古代希腊民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粮食生产变化分析、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近现代世界科学技术创新等内容。根据抽样卷面分析,学生(300人,下同)平均得分26.91分,难度系数0.79。各题具体情况如下:
第34题:该题满分为8分,平均得分为5.87分。从改卷情况来看,学生失分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表述不清。该题要求学生指出错误得1分,并说明理由再得1分。但有不少学生在回答该题时思路不清,表述不清。如有学生这样答“帕罗椰的妻子不能与帕罗椰去参加公民大会,因为雅典的民主政治把妇女排除在外。”看起来知识点把握得很好,但实际上回答是不够准确的,没有明确指出材料的失误之处是什么,这样的学生是比较多的。二是阅读理解材料不准确:材料中说:“雅典公民帕罗椰命令因为债务沦为奴隶的本邦成年男子亚哥斯完成农活,自己与妻子海伦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对这一表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理解为海伦是亚哥斯的妻子,而不是帕罗椰的妻子,所以在说明理由时就指出雅典民主不包括奴隶与妇女;还有一部分学生理解为“帕罗椰命令因为债务沦为奴隶的亚哥斯在完成农活后去参加公民大会”,因此在说明理由时就指出“在伯里克里时期为保证公民参加政治活动而发放津贴”。三是知识点掌握不全不准确:这一情况在卷面反映上相当突出的。很多学生在指出了材料中的失误之后,所说明的理由明显是薄弱环节。表现为一简单的否定了一下,如学生指出失误“十将军组成的‘陪审法庭’”,理由是“陪审法庭不是由十将军组成的”。二是知识点模糊不清,如能指出失误“根据‘自然法’,将一名贵族以‘民主妨碍者’的罪名逐出雅典城邦”,但在说明理由时就说不清了,一部分同学简单地说“自然法在伯里克利时期还没有”,一部分同学说“自然法形成于罗马帝国时期”,有小部分学生答出不是根据自然法,而是根据“陶片放逐法”(而对“陶片放逐法”的表述有学生表述为“瓷片放逐法”,还有学生表述为“瓦片放逐法”),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指出“自然法形成于罗马共和国时期,而且只是一种法律观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能准确地指出“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早在梭伦改革时期就已设立”的学生则是少之又少了。三是失误重心没有把握好,有极个别学生把整段材料的大前提修改了一下,即“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改为“在梭伦执政时期”。四是表述过于简洁:我们对学生答题的要求是紧扣题意,言简意赅。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过于简洁了,如多处使用省略号,而关键词不突出;再如有学生这样答:“妻子海伦→妇女不能参政议政”,学生的意思评卷老师都能意会,但作为一个文字表述题,这样的回答是不准确的,而且是不全面的。五是错别字失分仍较突出:作为一个高中生,学生的文字功底还是有加强,因为错别字而导致失分,其是相当不应该的。
第35题:此题学生解答正确率高,满分8分,学生平均得分近7.5分,其中第1小题平均得分2.62分,第2小题平均得分4.68分。从得分效果来看应该属会考中的“容易题”。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答题错误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历史事件时序不清。第一小题中“当时哪两场运动促使了浙江省粮食总产量大幅下降?”数量不小的学生把“文化大革命”也作为正确答案,很显然,部分学生搞不清“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的先后时序,这种现象在平时作业与考试中经常可见。二是历史概念名称或者说历史名词表述有误差。举例来说,把“人民公社化运动”表述成“农村公社化运动”、“公社化”等,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写成“小农承包责任经济体制”、“农村个体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制”、“家庭联产承包制”、“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等五花八门。这种错误情况在学生平时的作业考试中也时常出现。三是答案偏差较大。第2小题中“反映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解答此题所犯错误是仅从材料曲线图获取信息,作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业生产上来”。学生回答错因在于没有把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内容较好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答案。这是部分学生解答材料题的通病,其实质是运用新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
第36题:第1小题4.67分,第2小题3.6分,第3小题2.55分,第4小题2.93分,36题总的平均得分为13.75分。难度系数为:0.76。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审题不清,回答偏题,如36题第1小题要求回答“他们的伟大创造产生了哪些相同的深远影响?”许多学生没有注意“相同”两字,把蔡伦和毕升俩人的发明影响分开写。第2小题要求回答“牛顿力学体系的确立对近代科学和思想领域的重大影响”许多学生没有从“近代科学”和“思想领域”两个方面回答,答题出现偏差。二是答题不规范、不仔细或者泛泛而谈,如第1小题,图10、图11两位人物不对应,或者先写创造再写人物,不按问题次序回答。三是对材料的解读和概括能力较差,如第2小题和第4小题要求结合材料或概括材料,许多学生没有充分运用材料或从材料中提炼归纳信息,有些学生照抄原文没有概括。四是不会运用关键词答题,错别字较多,如第4小题,“互联网这种高效率的信息传输网络又被称作什么”,能回答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学生不多,许多学生答成“宽带”、“万能网”、“计算机”、“因特网”等。错别字如“蒸汽”的“汽”写成“气”,“电磁感应”的“磁”写成“滋”,“电气”的“气”写成“汽”或“器”。把“蔡伦”的“蔡”写成“葵”,“毕升”的“升”写成“生”。
二、试题评价和特点分析
由于2009年会考试题在试卷结构上与2008年相比有了比较大的变化,所以虽然在会考试题风格、命题思路方面与2008年会考卷一脉相承,但要求有了一些变化,选择题比例的扩大使试卷的覆盖率提高,同时对基本史实、基本结论和基本规律的考查也更为突出,区分度、难度的处理相对更好,整体难度比去年有所提高。总的来说,2009年浙江省会考卷体现了以下特点:
1.强调基本史实、基本结论和基本线索的掌握,“史”味甚浓。突出表现在选择题分值比例提高到66%,对基础考查的要求明显提高。但对基本史实、基本结论和基本线索的考查又不是僵死的,而是通过历史叙述、历史材料、历史图片等创设新情境,要求学生在神入历史情景之后调动和运用知识,作出判断,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以来的命题趋势。情景设置的材料多种多样,有图片(选择题第3、7、11、17、21、27、33题,非选择题36题等),有歌谣、诗词、对联(选择题第4、5、6、8、16题),有口号(选择题第10题),有报纸评论(选择题第19题),有名人名言(选择题第12、24、26、32题),有历史统计表(35题)。材料丰富且具有不同的考查功能,诗词是典型的文学样式,但同时又是很好的历史材料,引用诗词入试题,大大激活了试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史学常识才能正确作答;图片形式简约而意蕴丰富,从中可以汲取很多的历史信息,既能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也能考查学生有效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彰显能力考查目标。高中新课程试题注重能力考查。强调考查主干知识,而考查能力要求多方面,尤其重视考查识记、理解、运用等学科能力,很多试题都要求学生“转几个弯”。如选择题第1题,不仅要知识郡县制在全国推广的时间,还要学生根据题干对郡县制影响的叙述判断出郡县制。此外,还注重考查学生从文字和图片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全卷用书13幅,如35题的材料“曲线图”是学生平时较少触接的一则“新材料”,问题设计也是新的,“新材料,新问题”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能力素质。第34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文明相关知识点的掌握、辨析、运用能力,同时,采用辨析题的形式,把相关知识点参叉混淆在一起,让学生加以辨析,体现了能力和方法考查的要求。
3.突出历史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在知识、能力考查的同时,很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如选择题第3、4、8题体现的爱国主义导向;第6、12题体现的无产阶级革命传统教育;第32、34等题对现代公民意识的关注。第35题主要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等知识层面的考查入手,考查了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识图读图的过程与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农村经济体制变革这一重要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自觉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体现了试题思想目标方面的立意。试题命题思路是非常清晰的,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粮食生产与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存在着内在联系”,很好地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4.隐性体现历史和社会热点,与学科特点浑然一体。过去会考对热点的考查比较直接,2009年会考卷对热点的关注比较曲折和隐晦,更好体现了历史学科特点。如第3题对上半年兽首拍卖事件的呼应;第7、35题对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关注;第15题对汶川地震的关注;第21、36题对金融危机的隐性考查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尤其中36题对科技创新的考查,非常自然地呼应了金融危机面前我国所面临的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主题。所有这些都体现也历史课程贴近实际生活,关注现实的时代要求。
5.有明显的浙江特色。如16题对越窑的考查,特别是第35题,主题是新中国成立粮食产量变化,切入点是浙江省的粮食产量,这体现了试题命制关注浙江乡土史。乡土史入题也是历史新课程试题的一个特点,无疑是对高中会考复习教学的引导。
三.对高一历史教学的建议
1.必须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思考分析的余地,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和相关的材料,而不是教师为赶进度或完成教学任务而满堂灌,只有学生自己思考过了的东西,才是学生自己真正掌握的东西。重视历史学科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养成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2.有效落实基础知识。必须把基本史实、基本结论、基本线索作为高一教学的重点。历史概念是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把握历史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给学生写概念说概念的机会,学生不仅会听历史,还要会写历史说历史。如本题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教师讲完学生听完后,学生要动手写动嘴说。如果,学生这样做了,那基础知识的落实名副其实了。其实,我们不能小看这些看似“幼稚”的做法,其实是很有效的。
3.重视历史事件的“时序性”教学。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专题主题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是很有价值的,是正确的做法。但,给学生搞清历史事件的时序带有一定的困难。事实上,学习历史学科搞不清历史事件的时序,最终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的。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帮学生理清历史事件的时序,并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用历史事件来把握历史阶段的特征,这样做有助于学生认识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专题时空不清的局限,与学生一起编制“大事年表”,学生课余去领会与记忆。这不是对旧课程的“复古”,而是新课程教学实践后的一个新认识与新做法。
4.重视题型训练,尤其应注重审题与表达。很多学生对有些题目不得分或者得低分,不是知识没掌握,也不是内容不知道,而是在审题时思维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没有扣住题目的要求,造成答非所问的失分。反映在我们教学中即是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的训练缺失。特别是笔者在近几年改卷中,发现学生乱说话,乱写字,文理不通现象,特别是有话乱说,无话不说的现象日趋严重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表达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历史思维的健康发展,也直接影响着历史的清晰度与感染力。因此,我们既要注意教师表达的科学性,又要以案例分析法促使学生正确表达,特别是对待一些历史专有名词一定要慎重。
5.重视不同形式材料的解读训练。材料解读是不少学生的难题,教师为之伤脑筋。平时,培养学生的不同形式的材料解读能力,有必要做好这样几件事:(1)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用足用好课本的材料,在课堂上解读训练,帮助学生领会教学主题。这里,特别要提一下的是配套图册的使用要加强。课本配套图册是不错的各种形式的“材料”。(2)教材中的材料进行变式创设。把课本中的文字材料变成图示材料,把课本中的图片材料变成文字材料等,并设计相关的问题,这其实是个对课本材料再创造再利用的过程。这个事可师生一起完成。(3)学生课余多训练各种形式的材料题,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解读的方法技巧指导。训练各种形式的材料题,需要教师收集创设积累材料,这件事虽费时费力,但很有意义。
6.研究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高屋建瓴地把握各种考试的方向。高考题目是推进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某种程度上高中教改的“案例”,我们必须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改造、创新,推动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

本次中段考试是在高中三个年级进行,现把这次考试的质量分析阐述如下 :
高一级:
本次试卷由选择题,材料题和问答题三种题型组成,分值分别为60分、20分和20分。考试范围与教学进度一致,考试考点分布比较合理,覆盖面广,较能突出重点问题。试题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同时顾及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灵活运用能力的考察,并设置一定比例的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试题的难度适中,约为0.64。
从试卷整体来看,学生答对率高的题目是一些基础性题目,一些直接来源于教材课后题和学习指导的题目,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对于练习过的题目掌握比较好,而且也有一定的想复习和考好心态,这是比以前改进了的一个好的进步。这次的平均分比上一次大考升了5分,也说明学生的重视,让我们老师也认识到考试难度要有浅、中、难的比例,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学习能达到合格的分数,也能让学生之间的拉开差距,基本上能符合高中新课标的要求。
但是有一些灵活性较大的题目则错漏比较多。例如这次考试第二道材料题,材料的阅读量较大,试题的设问在教学和复习中没有直接练习过,但是类似的题目是训练过的,但学生没有能够很好地对知识进行迁移。
今后在捉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和 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另外,也要积极准备高二水平测试学生能力要求的培养。训练要先从最基础的知识复习,每个阶段要安排好一定的能力要求提高,尽力在高二上学期就找学生的积极找回来。
高二级:
高二历史X科:
本次高二历史X科中段考试,内容为高中历史必修1全部和历史选修2第一到第二单元,其中选修2为自选 题 ,分数为9分,必修I的分数则是91分。试卷难度参照水平测试的标准,加大了一点难度,我们希望在高二的X科选修中突出一定的高考难度,让学生知道高考不是容易就考出成绩的,还要有相当的能力水平和要求。但由于高二学生没有接受更大难度的复习,所以我们在试题中的测重点是材料内容易懂,而问题的问法有些地方加深。
从成绩来看,平均分为51分,按难度要求来看达到了区分优良差的目的,按难度来看,还是有8位同学100分制得到合格,而且从他们的答卷情况看来,这些同学都有一定的潜力,有个别的历史能力要求还是较高的。所以本次测验基本上能筛选出今后历史X科的相对较好的学生。
从整个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对材料题 和问答题的问法理解不够,有些容易的内容不能答出,或者是不会联想答出,表现出高二的学生对高考题 型 的提问和答法有不适应之处,此外答题不规范、思路不好等问题同样出现。不过有一名学生表现较好,在答题时全部用自己的理解去答,而且能答中要点,这是一个好学生的应有的表现。
第II卷的平均分比较低,原因为:
1、答非所问,或者思路不全面;2、答题不规范,不注意格式,没有认识到要史论结合;3、书本基础知识不扎实,不会联想到课本中的相关内容是什么。
针对以上的情况,下面的备考工作应该是保持第I卷的得分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专门的提高训练,希望有更大成绩的提高。
上课时对历史名词的概念要清晰,对历史事件起码要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这样才能在答题中知道问什么。问答题和材料方面,要在平时上课加强一下训练,让学生尽快适应高考材料题和问答题的难度。
在这次的考试中,还是有6个左右的学生在历史X科方面有一定的能力,今后要注意这些学生的动向,引导他们全面发展,为高三的种子培养作好准备。
从整个历史科组在高中中段考试的成绩和分析来看,各高中任教老师都能把握着历史新课标的要求,在出题中和复习中都体现出对学生的合理指导和引导,另外,在中段考前的出试卷的讨论中,我们科组老师对中段考试的内容和难度都统一了共识,大家出谋划策,说出自己在以往出题考试中的经验和不足之处,让各位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变。从成绩来,达到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的目的。

金博志网址(上面图标)的“教育教学”里面有相关知识点和复习题!
高中高二历史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1 高中高二历史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 高中高二历史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高一历史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22 高中高二化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1 高中高二化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7 高中高二语文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2 高中高二数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高中高二数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 高中高二政治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 高中高二政治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高中高二化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2 高中高二化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 高中高二数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12 高中高二生物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大全 高中高二英语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 高中高二数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1 高中高一历史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高一政治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高中高一语文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1 高中高一数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高中高一地理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高中高二数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高二生物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