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斯培训班视频教程:高中高二政治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9:40:03
3
紧张而又充实的一学期结束了!在这一学期里,我担当了高二年级117,121两个文科班和114,113两个理科班的政治教学任务。我深知本学期任务之繁重:完成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和政治必须三(文化生活)的教学任务。因而,回首一学期来的表现,我能够自始至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教育教学工作,不辜负校领导的期望,对得起家长和学生,自我感觉良好。现将本学期的工作要点具体总结如下:
一、面对新课改,新形势,能够加强自我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探索适合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方法。本届学生也是新课改以来,我所接触到的第一届的学生,清楚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不能照搬照抄以往的经验。因而,我自费订阅《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从中学习到了许多对我教学有助的新理念,新方法,同时,上网学习相关的课改教学经验,并加入政治教师QQ群组里,积极参与知识点的讨论,实践证明效果较为良好。
二、认真备课。备课,不仅备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认真钻研教材,参考大纲和教参,关注新闻,选取典型的热点案例,在这些基础上还积极与同备课组的同事进行讨论交流。能够做到备课充分,详写教案,而后进行教学。
三、上课富有激情,真正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与学生的主导作用,把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备课充分还只是教学成功的一半,理论还需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的掌握程度来检验教学的成败。课堂教学中,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个别开小差、打瞌睡的学生能及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提醒让他回到课堂中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倡导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同时,能够抓住时机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情感教育,教与他们知识和为人处事的道理。
四、课后能及时进行反思,并积极向同事学习。每当上完一节课后,如果学生反应踊跃,那说明我的教学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掌握应该不错;而如果学生几乎没什么气氛的话,我总会感到郁闷。不管课上得如何,我总会在课后进行反思,反思得与失,深入学生当中了解他们掌握的情况;些许不足之处,又促使我积极向同事学习,去听他们的课。
五、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枯燥的哲学理论不再枯燥,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
六.尊重学生。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培养,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能尊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认知能力,提出与学生自身水平相当的问题,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共同提高,因而也得到了学生的尊重。
当然,我知道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多下功夫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高二政治备课组由蒋红蓉、汪秀春、朱开通(跨年段)三位老师组成,担任12个班教学任务(4文8理)。不同的工作经验让三位老师在工作过程中能取长补短、相互配合,激发更大的潜力。本学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以课程改革为导向,围绕有效课堂、校本备课、备课组备课、教学信息化等重点,本着“务实、有效”的原则,狠抓教学常规,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总结如下:    1、研究09届福建省考纲和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教学研究力度,跟踪研究高三省市质检卷,把握高考的趋势和方向,实施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法,利用课堂时间不断地以新型热点材料为背景创设问题角度,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政治课需使用大量素材,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备课组每人每节课都精心讨论制作课件,交流使用,坚持用课件上课,注重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效率,很受学生欢迎。
2、坚持集体备课,不断钻研教学,发扬团体合作精神,注重相互交流探讨。
本备课组坚持按时集体备课,并利用课余时间碰在一起讨论问题,研讨教法、学情,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做到统一教学目标,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本备课组的老师无论是谁在网上或别处收集到的教学资料,都努力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备课效率。全组老师积极落实厦门市教科院、学校、教研组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参与激活课堂听课和研讨活动,主动撰写教研教改论文;每人开设市公开课1节以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通力协作、全力以赴抓好会考工作。
针对理科学生对会考不重视的现象,本备课组的老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研究开卷考试的特点和近三届福建省会考卷,加强集体备课,编写会考复习资料和模拟卷,加强个别辅导,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步明显。
4、立足高二,着眼高三,稳打稳扎、狠抓常规。
我们高二备课组始终坚持为高考备战的原则,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思维习惯和解题能力的培养,严格按高考要求讲授知识、考核学生,坚持随堂检测,强化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消化理解,扎扎实实狠抓常规。精选典例,讲练结合,注重课后反馈沟通并通过个别谈话、集体活动等多种渠道与学困生加强情感交流,培养学困生的责任感和意志品质,调动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5、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撰写时政小论文,提高学科素养。
汪秀春老师指导高二三班王琳雅妮同学撰写的小论文获省二等奖,郭莉莉等同学撰写的三篇小论文获省三等奖,叶小晴同学的小论文获省优秀奖。
紧张而又充实的一学期结束了!我深知本学期任务之繁重:完成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任务及进行会考的复习和应考工作。因而,回首一学期来的表现,我能够自始至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教育教学工作,不辜负校领导的期望,对得起家长和学生,自我感觉良好。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二年级理科(4)、(5)、(6)班政治科教学工作,三个班级都是理科班,其中有(6)班是实验班。高二(10)、(11)班两个文科平衡班的政治教学任务,还负责筹备本学期09年6月25号的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统测的任务。所以本学期除了正常的新课教学、文化科的复习任务之外,更主要的就是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教学、复习和模拟题的命题工作的教学任务。此外,还有新教师的汇报课,科组的公开课,文科和理科的讲学稿编制工作等。以下就是本人对这学期教学工作的总结:
一、认真稳步推进新课,竭力提高每一堂教学效果
本学期高二年级试行讲学稿,高二作为试点年级,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坚持总原则是“三纲”政策:心中有考纲,手中有考纲,课堂依考纲。本学期前七个星期我的主要教学任务是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新课课程,哲学部分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深奥的,因此大部分学生对于这部分的知识点都难以马上接受,甚至于有畏难情绪。所以,在必修四的教学教程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第一,广泛深入备课,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提前备课,征询师生、同事的意见,采集合理建议。在课前,每上一节课前我都花了大量时间查找、汇总资料,希望能够用最通俗易懂的、典型的、时政热点等例子,来化解重点难点,说明解释哲学知识考点,厚积薄发;第二,加强课堂互动。上课时,尽量讲得通俗易懂,让哲学更加生活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三,课后,利用练习让学生能更好地把握知识点。
二、迎战学业水平测试统一考试,认真高效地做好理科政治备考工作
学业水平测试是本学期理科政治教学复习的教学重点,由于这一次的学业水平测试是广东省课程改革以来第一次学业水平测试,考试的题型、结构、题量及难度都不能参照前几年的会考试卷,也不同于文理综合试卷,因此我在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时,依纲版本,严格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按照学业水平测试考纲要的知识点,逐一复习,知识点讲解尽量详略得当,不拖泥带水,不随意拔高,并参照纲样板习题,并在第一单元复习完之后,按学校要求,决定较早地实行统一考试,备课组老师共同研究后的试卷,同我主笔命题,学生做完后马上讲解,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系统全面地掌握该单元的知识点。针对部分理科班学生认为上次期末考试政治太难的情况,我们降低难度,修复学生的信心。但到了后来,通过几次的考试,部分学生对治科学业水平测试考非常容易的,只要到考场临时翻翻书就可过关的麻痹大意思想,我们政治备课组一致决定较早地实行统一考试,进行全面的科学备考,最后,经过几个轮回,学生终于认识到对于政治科的开卷考试绝对不能麻痹大意,开始认真地复习。初步调查推断,本次政治学业水平考试的总体情比较乐观,学生出来后反映,试题不难,C级水平很容易拿到。
此外,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过程中的扶差工作也非常重要。扶哪些人要十分明确,主要是经过成绩分析,能上各类批次大学的学生,对象要什么明确,范围要小,有针对性地扶差,工作基本上是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同步进行的,主要是利用课堂上、课后、学校停课时间及晚自修时间,方法是把各班基础较差的学生集中起来,先要求他们整理好试卷,然后对学业水平测试考纲上的重点及典型例题进行边讲解边记,个别学生还要单独关注。大部分学生通过扶差工作,得到特别关注后,进步非常显著,对于政治科会考也越来越有信心。
三、积极推进讲学稿试点工作,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高二政治讲学稿实施了一段时间后,经过认真实施,课堂上创作,课后及时反思,我们的政治课堂教学还是有些有益的经验。我们有如下的小结:
首先,政治讲学稿的优点:
(1)环节上,由注重课堂的“单向性施教”转向注重“主动性预习”的基本学习环节。原来学生上课,更多的是依靠老师将备好的知识,在教师的主动出击情况下,开展教学;但是,教师的主动挤占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教师水平如何,经验多么丰富,都无法代替学生已有的东西,而学生在不知道老师所备的内容是什么的情况下学习。实行讲学稿后,教师备课以学生已经有的知识为基础,并参考了学生在预习的疑问,通过先发下讲学稿,让学生将预习的环节做在上课的前面,这对勒中学生基础薄弱的现实来讲,很有好处。
(2)内容上,由注重教师“预设”转向注重学生的“存疑”。增强了“教”与“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教师凭经验、凭资料、凭教材等来对将要上的课进行预设,教师的水平太高,要求太高,目标太高,结果在堂上会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产生痛苦的心理。教师经验老到,凭经验备课,结果学生没有共同语言和感受,也是老师吃力不讨好。如果教师不认真备课,空枪上阵,乱点一通,更是无法找到共振点。看来如何做,都产生差异,主要是没有根据“生情”定所教的东西。
(3)主体上,由注重教师的“备课”转向注重学生的“预习”。根据现代教育理论,构建主义的理论,学生的课堂应该是“我的课堂我作主”。
(4)方法上,由着重单一的教学方法转向注重优化的教学方法。教师的预设,使用的方法也是居于自己的直觉、经验和参照的案例,还是单向性多一点。现在更加注重按学生的存疑作为前提,来去找适合的方法,特别是学生即兴的提问,更加需要优化的方法,需要课堂的即时控制能力,或教育机智。
其次,值得反思的地方:学生的六科讲学稿,晚修预习时间如何分配;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试卷放空白是常有的;班级学风建设对讲学稿的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讲学稿的编制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题的组题工作
本学期讲学稿的编制上,高二组三个教师,分工负责,我所负责的是必修4〈哲学生活〉的第2、5、8、11课的讲学稿编制。经济生活的第2、5、8、11课的编印。理科基础经济常识全册的讲学稿编制工作,还有三次2009年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的命题工作。这些讲学稿,经过学生的反馈,总体反映不错,无论在学习的兴趣、主动性等各方面都有较大的转变,尤其是理基政治的统一测试成绩来看,学生感觉良好,越考越有信心。
五、在教学实践中锻炼个人的教学风格及力促个人的专业成长
1、教学理念常更常新。面对新课改,新形势,能够加强自我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探索适合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方法。本届学生也是广东高考取消“ⅹ”科后,实行文理分科的的第一批学生,到了勒流中学,我所接触到的第一届的学生,清楚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不能照搬照抄以往的经验。因而,我主动订阅了北师大主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时事资料手册》等专业书籍,从中学习到了许多对我教学有助的新理念,新方法,同时,上网学习相关的课改教学经验,在广东政治教师培训班里,积极参与知识点的学习和讨论,实践证明效果较为良好。
2、认真备课。备课,不仅备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认真钻研教材,参考大纲和教参,关注新闻,选取典型的热点案例,在些基础上还积极与同备课组的同事进行讨论交流。能够做到备课充分,详写讲学稿,先学后教。
3、上课富有激情。实践证明。没有激情的政治课是死气沉沉的政治课。真正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与学生的主导作用,把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备课充分还只是教学成功的一半,理论还需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的掌握程度来检验教学的成败。课堂教学中,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个别开小差、打瞌睡的学生能及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提醒让他回到课堂中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倡导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同时,能够抓住时机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情感教育,教与他们知识和为人处事的道理。
4、课后能及时进行反思,并积极向同事学习。每当上完一节课后,如果学生反应踊跃,那说明我的教学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掌握应该不错;而如果学生几乎没什么气氛的话,我总会感到郁闷。不管课上得如何,我总会在课后进行反思,反思得与失,深入学生当中了解他们掌握的情况;些许不足之处,又促使我积极向同事学习,去听他们的课,甚至利用机会到外校听课。
当然,我也清楚作为一名刚到新中学工作才一年多的教师来说,还有许多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也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争创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2006~2007学年度,本人担任高二6个班的政治教学工作。一学年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一学年来,我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教育教学工作政策,能够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从事政治课教学。能够认真制定教学计划,研究教学理论,有针对性地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请予以批评指正,使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首先,根据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优生几乎没有,中差生却俯视皆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我注意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中学政治教学大纲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学生身心健康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在课堂把握上,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最后,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制定复习计划并付诸于教学过程中。同时能够认真布置和批改课后作业,争取不让作业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班级学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当然,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我知道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改正和完善教育教学方法,争取更大进步,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

本学期,我担当高二年级十七、八班文科班的政治教学,以及这两个班部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指导工作,同时还担当高二几个班的政治会考的任务,是新课改下的新要求,对我不仅是一种机遇,可以得到学习和锻练,而且还是一种挑战。本着认真、负责的原则,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教育政策,能够在新课改教育理论指导下从事政治课教学。能够认真制定教学计划,研究教学理论,有针对性地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教研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同时能积极参与并努力学习本学期政治组所开展的说课活动。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中学政治教学大纲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三、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我通过与学生聊天、谈心等,及时了解学情,并认真分析学生的意见,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知识结构、学习心理、学习困难和思想误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处理、归纳等能力。
四、课后能及时进行反思,并积极向同事学习。不管课上得如何,我总会在课后进行反思,反思得与失,深入学生当中了解他们掌握的情况;些许不足之处,又促使我积极向同事学习,去听他们的课,甚至利用机会到外校听课。本学期积极到季延中学去听课,而且还到首峰中学听取教坛新秀的公开课。
当然,我也清楚作为一名参加工作才三年的教师来说,还有许多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特别是新课改的理念与实践的方法,以及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也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1、2的政治科任。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先做简要的总结回顾: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由于是新课改,理论实践经验缺乏,对“新课标”一时还吃不透,因此,本学期我抓紧学习“新课程”的理论,深入挖掘“新课标”,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指导,是对修订大纲的新发展,明确所教学段的阶段目标及教材修订的意图,做到教学伊始,整体把握,有的放矢。通过自己课堂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教学就是和学生们一起参与的活动。
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本学期我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详实的制定教学计划,按章办事;能认真的备课,充分的备好学生,写好教案,绝不上随意课,一学期共有教案和反思55个;认真的上好每一堂课,积极的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并有的放矢进行改革,学生反映良好;能适时布置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并能对后进生进行帮扶;积极的参加教研组活动,积极的承担教科研任务,能在课题研究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做好集备组工作,做到教学进度、作业、考试等实现统一,并协调组内成员的教学工作;积极的参加组内外听评课活动,一学期共听课20节;开好一节公开课,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所带班级成绩提高明显,差生面明显缩小,优生率有所提高;认真的组织好单元考试和校内统考、泉州统考,做好质量分析,及时的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开展做了充分准备;积极的使用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枯燥的理论不再枯燥,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认真对待每次的政治学习,并且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志,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全心全意搞好教学,管教管导,言传身教,教书育人,适时的开展德育渗透。
做好教科研工作,积极对外交流研讨。认真的参与教科研工作,积极的参与课改研究工作,积极的撰写论文;积极的参加各种课题研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认真的参加对外交流,多次外出听评课、理论学习等,与兄弟学校同行交流新课程下的会考经验,取长补短。
做好配合性工作。一学期下来,能积极的配合学校教学主管职能部门做好考试、质量分析、及学生学分认定工作,参与各种检查验收的服务工作。

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二年级三个班的政治科任。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科任,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高二政治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本学期高二政治备课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重视成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1、重视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的学习。
从教学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自觉加强业务学习,积极阅读报刊杂志,利用学校网络设备,上网查找、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教改动态,教学经验等信息,以提高成员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2、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业务技能的提高。
积极参与各种公开课的听课、评课活动,学他人之长,补自己的所短,在有经验的教师的细心帮助下,使我们组的青年教师在教学上不断走向成熟。
二、完善教学过程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明确教学计划,认真落实计划的实施,不让计划流于形式。
2、定期集体备课,备课中坚持以老带新,一起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在备课中坚持三个联系:即联系时政、联系热点、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做到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收集下载有用信息,又注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走近学生生活,为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3、命题、组卷严格规范。考试、测验是对教师、学生双方情况进行监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信息反馈和改进、调整教学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命题、组卷应十分严格,保证命题的客观、公正。命题教师做到命题所覆盖的知识点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明确各知识点的能力要求,严格控制难易程度,使平均分较为合理,阅卷实行流水作业,统一批改,然后做好讲评和分析。
三、认识工作不足,进一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1、狠抓教师的组织能力,上课杜绝废话,把握上课时间,做到每个教学环节教师心中有数,向课堂要效率。
2、按学校要求每周至少听课一次,大家共同探讨,以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3、进一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构建高中政治学科课件教案训练体系。
4、在教学中善于积累素材,有意识地进行教学方面的研究和反思。
总之,教研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在今后的教学、教研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尽职尽责完成好本职工作。

在本学期中,高二政治备课组在校长室、教务处、政治教研组的领导下,按照要求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并且取得就可喜的成绩,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     按照要求认真抓好常规工作。
本期来,本组老师认真备课、上课和批阅作业,经检查全部符合学校要求并受到学校领导表扬。
二.     配合政治教研组认真落实教研、教改工作,为政治组教研、教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期在教务处曾主任的指导下,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开创了适合我校具体情况的教研活动的新局面。高二政治备课组在教研组的指导下主要开展了以培养政治学科兴趣为主题的教研活动。该活动起到了两个方面的好作用,其一,促使老师想方设法,以激趣为手段,以提高效果为目的去从事教学研究活动;其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     开展了有益的课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本期高二政治备课组主要开展了读报知识竞赛活动,看新闻联播知识竞赛活动,政治小论文竞赛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促使学生多动手、动脑,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目:   政治       年级:      高二                                                                               填表时间: 10   年 5   月 9  日
班级
应考人

实考人

总  分
最高分
平均分
分数段
优秀率
合格率
任课教师
150
/
140
139
/
130
129
/
120
119
/
110
109
/
100
99
/
90
89
/
80
79
/
70
69
/
60
60分以下
1
66
65
100
85
73
15
37
10
4
19%
91%
邓巧玉
2
65
64
100
91
75
1
17
29
10
8
34%
92%
丁志素
3
66
66
100
90
75
1
18
39
4
4
35%
96%
邓巧玉
9
40
39
100
76
60
9
19
11
72%
邓巧玉
合计
237
234
平均
71
平均
22%
平均
87.7%
试题质量分析
(命题意图、试卷组成和结构、考试范围、试卷特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
(命题意图、试卷组成和结构、考试范围、试卷特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
命题意图:高二学生的政治学习目标是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本次期中考试目的是促进学生文化生活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的掌握,反思教与学的不足,为下阶段的水平考试复习提供依据。
试卷组成和结构:本次试卷分为第Ⅰ卷、第Ⅱ卷,Ⅰ卷的客观题与Ⅱ卷的主观题比例为6:4。题型仍采用单项选择题与综合题两大类;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第Ⅱ卷为综合题有4大题。考试范围:哲学生活第一二三单元。
试卷特点:
1、试卷依纲扣本,起正确的导向作用
试卷重视对学生进行有关思想政治学科思想与重要政治观念的教育。试题的取材大多是教材的主干知识,教材中的体例结构各部分都有涉及到,如活动、案例、思考、问题研究等。这样,既克服了学生只重视读教材的文本内容,而忽视教材中有关图表、活动、案例、思考或读图思考、问题研究等的习惯;又纠正了学生只重视做配套练习,而忽视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把握;还唤起了学生重视平时课堂的听课效率,不能等到考试前再来才注重知识的复习。试卷中考查学生对哲学生活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试题占到70%以上,学生如果只是凭借死记硬背的方法是很难得分的,只有真正通过理解相关知识之后,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试题中选做题的出现,则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所有这些都对学生的复习起良好的导向作用。
2、整卷知识覆盖面广,结构合理
试卷采用了单项选择题30题的做法,就是为了使考核的知识点涉及面更广些;各章都有1题综合题,比例结构较为合理。这符合高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3、体现学科特点
考查学生对多个知识点掌握情况。
4、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试卷难度适中
5、重视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的综合性大
综合运用知识解答问题对学生来说是难度较大的,加大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考查也是区分学生学习程度的需要所在,又是新课程的要求。
考试成绩:从各班的分数分析可以看出,多集中于70——80分数段,各分数段呈正态分布,考试结果属于正常,说明大多数学生学习还是较为认真的,能较好地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文科班最高分91,最低分47,平均分71,及格率为87%,优良率22%,较为正常
答题情况分析
(各题平均得分率、错例以及错因分析)
(一)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各题得分情况
第2、10、13、15题,考生的得分率低(难度值0.7左右),
分析:失分的原因可能与教学中过于未着重强调课本知识、忽视答题技巧有关
第20、21、28、29题,考生得分率低(难度值0.6左右)
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
第31、33题,引用课本的内容进行改编,思路较好,但学生答题较为混乱,得分率较低。
分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能将相关知识进行联系、比较、整合,而是机械的记忆,造成失分。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审题不认真,未紧扣题意而答题造成失分。有的考生的概念不清,应用能力较低,未能将知识应用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第34、35题:着重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考核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分在12左右,相对平均。
存在问题及原因
(学生答卷中存在的总体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二)从学生的卷面情况分析,学生答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主要问题:
1、学习态度不端正 。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只要能及格就可以了,因此,平时课外较少花时间去巩固哲学生活知识;况且学生还把希望寄托在水平考试纲要和适应性练习上,在复习期间,忽视了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有关活动、问题研究、读图思考、阅读等较少花时间认真去读。
2、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模糊  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大多是浅尝即止。许多问题在学生看来很容易,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对这些问题还只是一知半解,导致学生在答题时,概念模糊,失分较多。
3、审题不认真导致失分多,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为欠缺是大多数学生面临着的问题。
改进措施
(在今后教学或者复习中应对的措施)
(一)以“本”为本,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1.课本是万题之源,一切试题都是书本知识的深化、扩展和推移,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出处和依据精神。所以一定要重视课本,以课本为本,后期复习更应该回归课本拾遗补缺。
2.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的指导思想下,近几年的高考题让人无法妄加揣测,惟有抓好基础,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一切无从谈起。复习备考中要紧扣考点,全面知识点,明确链接点,从宏观上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因果联系,构建综合化的知识网络,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楚,因果明确。
(1)把握基本概念。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明确概念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进行有效的推理。概念不清楚产生思维混乱就是必然的。用比较的方法学习概念,求同存异,找出相似概念的异同点。
(2)理解基本关系。注意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即教材文字背后的东西纵向串联;横向串联。
(3)掌握基本观点。掌握基本观点,才可能立场明确,方向正确。
(二)把握时代脉搏,联系现实问题
1.适度关注现实热点问题;
2.找到教科书中基本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结合点。
(三)加强训练,培养三种能力
1.研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试题材料的形式多种多样,要掌握不同形式材料的特点和分析方法,全面、准确地提取和解读信息。研读材料时,既要分析单个材料,提取显性信息,又要分析多个材料间的内在联系,提取隐性信息。还要着力训练学生把握设问的能力,避免审题错误,答非所问。
2.分析、解决问题时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
3.组织答案时要运用学科术语进行表述的能力。
(四)把握教材和原理,确立正确的答题方法
题目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里的宗就是书中的“理”(原理和道理)。考试就是把书中和背景材料相对应的“理”迁移到试卷上,以“理”服人,以理得分。即: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活化基础,据“理”力争。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
分析人:邓巧玉 丁志素

一、试题命制原则
高二年级思想政治试题的命制是严格依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2010年《高考说明》要求,根据教材的实际特点,结合水平测试和我区高二年级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际而命制的。考查范围:高中四个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及2010年2月至5月国内外重大时政。试题难度设置为0.65。
二、试题类型与特点
1、试题形式: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25个,共50分。其中时事政治5道共10分,经济生活7道共14分,政治生活6道共12分,文化生活4道共8分,生活中的哲学3道共6分。非选择题3道共50分。期中第26题为文化生活13分;第27题第1问为政治生活6分,第2问为生活中的哲学12分;第28题第1问为文化生活7分,第2问为经济生活6分;第3问为政治生活6分。
2、试题特点:从全卷分值分布来看,时政知识10分;经济生活20分;政治生活24分;文化生活28分;生活中的哲学18分。文化生活分值偏高,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实际,从降低试题难度,提高学生得分率角度考虑的,在审题时把第28题第1问改为文化生活内容。从整体来看,本套试题知识分布较为合理,覆盖面广,时政考查凸现了热点难点等重大时政知识;试题形式灵活,呈现方式新颖,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充分体现了知识性、时代性、人文性、创新性的有机结合,是一套比较符合我区高二年级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的较好的试题。由于学生复习不到位,知识遗忘率高,导致本次考试学生成绩普遍偏低。
三、试卷分析
1、全卷分析
满分
最高成绩
最低成绩
平均成绩
合格率
100
88
19
63.9
65.7
2、试题分析
(1)选择题:满分50分,最高成绩50分,最低成绩6分,普遍得分在24-28分,40分以上的人数很少。学生出错率较高的试题是时政题及第9、10、13、17、21小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不牢固,时政知识欠缺。
(2)第26题:此题是一道“文化生活”材料问答题。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在阅卷过程中老师们对原来的分值做了适当的调整。第1问由5分变为4分,第2问由8分变为9分。其中第一点由4分变为3分,第2点由4分变为6分。第1问“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材料概括能力。满分4分,最高成绩4分,最低成绩0分,普遍得分2分。学生普遍能答出材料1中的主题思想: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而忽略材料2 中我国也非常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答案不全面导致失分。第2问“结合材料二分析当前我们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意义?”满分9分,最高成绩9分,最低成绩0分,学生普遍得分2-4分。只有20%的学生对试题理解到位,答案的要点和层次都把握很好,得分在7-9分。该问是一道直接考察教材知识的试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教材不熟悉,基础不牢固。
(3)第27题:本题是一道考查政治生活和生活中的哲学的综合材料分析说明题,满分18分。第1问“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温家宝总理再赴玉树、部署抗震救灾方面重点工作的依据”。满分6分,最高成绩6分,最低成绩0分,普遍得分4分左右。得6分和得2分一下的人数均在20%左右。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政府的性质、职能、工作的原则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清,答非所问。题目要求从政治生活角度作答,一些学生从哲学角度作答;一些学生党政不分,把政府的性质、职能、工作的原则错答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等,答非所问,导致失分。第2问“结合材料一和二,用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科学依法统筹做好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的哲学依据”。满分12分,最高成绩10分,最低成绩0分,普遍得分5分左右。该题没有学生得满分。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不牢固,概念不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四大部分混为一谈,不会运用原理分析材料。
(4)第28题:该题是一道文化生活、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综合材料分析问答题,试题设问灵活,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灵活运用。第1问“世博建筑的设计理念,启示我们应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满分7分,最高成绩7分,最低成绩1分,普遍得分5-7分。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三个途径,由于试题较为简单,学生普遍作答较好。第2问“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应该怎样贯彻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满分6分,最高成绩6分,最低成绩1分,普遍得分4-5分。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清,基础不牢,答非所问。题目要求从经济生活角度作答,一些学生从政治生活角度作答;部分学生答题时不能运用教材知识作答。第3问“结合第三组同学的认识,简述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主张体现了哪些国际社会的相关理论”。满分6分,最高成绩6分,最低成绩0分,普遍得分2-3分。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清,答非所问,教材生疏,知识遗忘率高,分析材料能力差。
四、存在问题
1、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学科素养差,知识遗忘率高。
2、审题不清,不能按题目要求做答,答非所问。
3、学生答题不规范,不能用学科知识作答,语言随意,层次不清,思维混乱。
4、对材料的分析与理解能力差,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不能把原理和材料结合起来正确作答。
5、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
五、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高考说明》和教材,把握高考脉搏,明确教学目标。
2、加强基础知识训练,吃透教材,夯实基础。
3、加强解题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材料分析和概括能力。
4、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5、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述和书写习惯,提高试卷作答质量

在刚结束的基础年级考试中,二个班的成绩都不错,回忆考试前的复习感觉有所收获:一,注重落实,这次的复习我非常注重落实,不管是普通班还是竞赛班,天天检查学生的原理背诵,所以当学生看到矛盾分析法、发展观的时候很快就写出了原理。
二、注重答题套路。我给学生分析了如何应对不同题型考试的技巧,包括收敛性试题和发散性试题,所以学生能有效地回答出要点。
三、注重知识误区。我对每一节可能出现的选项从知识误区的角度一个一个地剖析,让学生明确哪些哲学观点是错误的,从而提高了准确率。
四、注重举一反三,我不仅给学生讲典型例题,还给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训练,例如发展观,不仅让学生做用发展观的知识分析如何实现就业,而且让学生变换不同的现实问题进行口头作答。
五、注重知识的归纳,我给学生归纳讲解了成语中的哲理、故事中的哲理等,所以当学生看到见过的哲理时很快就回答出来了。
六、注重做过的题的整理,如扶贫与扶志是联考的一题,这次考试又出来了,我在考试前对学生说如果有谁做过的大型考试中的题再出错,我就找麻烦,这次得分也不错。
七、注意上课时联系热点。气候问题是前阶段我们高三四次联考都出的题,我给高三讲解了经济、哲学、政治,在高二则讲了气候问题的产生、不同的主体如何应对等,在高二竞赛班还讲了经济常识。并坚持做到每天对重要时政进行点评。
考试结束后,有同学问我,“老师,试卷是不是你出的呀,我们做了好多题呢?”题当然不是我出的,多年的写稿经验已经使我不习惯从网上下载原题,也不习惯用那种比较陈旧的题。之所以感觉做过原题,是因为这次的复习我们都非常认真,矛盾分析法、发展观、辩证唯物论是高二的上册的知识,当然是必须背的,不管是从哪个角度说,只要会了原理,得分就不会差。
当然,我深得这次的考试题非常简单,出现的知识点重复的多,同一选项重复的多,做过的原题也多得不得了,所以只是机会和运气使得我的二个班考试还行,但也给我一些启示:重复、重复、落实、落实。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看到我的这个心得时,也写下你心中的困惑或心得,我们共同提高。

一、           试卷总体评价
1、  紧扣《考试说明》命题,知识点覆盖较为广泛。
试卷考查了唯物论物质、意识和规律以及辩证法联系、发展和矛盾等知识。具体知识点及其分值分布如下图:
内容
分值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总分
第1课
第1节
4分(第2题和第6题)
18分
第2节
8分(第1、3、4、5、7题)
第3节
4分(第9、10题)
第2课
第1节
10分(第14、15、19、21、22题)
12分(第27题)
32分
第2节
4分(第13、26题)
第3节
2分(第20题)
第3课
第1节
4分(第8和25题)
38分
第2节
10分(第12、16、18、23、24题)
12分(第29题)
第3节
4分(第11、17题)
综合题
第1、2课
12分(第26题)
12分
第三课
12分(第30题)
总的来看考查的知识点较为广泛,要求学生养成全面学习书本的习惯。
2、         突出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具有一定的思维性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问答题很好贯彻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当然考查方式不是简单要求学生再现再认,而是侧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第1、11、19、22、25题,分别考查了意识的含义,主次矛盾关系,联系的属性,因果联系,矛盾的含义等基础知识,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需要灵活理解和运用,具有一定的思维性,突出了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
3、         关注社会热点,具有时代感。
试题以反映现实和社会热点的材料和情境为载体,具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如第3、11、12题,以“十七大的新提法”为载体;第28题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载体。
4、         以人为本,考查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较强人文性。
政治学科育人功能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同时,关注学生情感和价值取向,如第10题,要求学生不能以个人好恶来判断是非,第9题要求学生反对有神论,第15题要求学生具有团队合作意识;第25题要求学生客观看待自己和他人,注意矛盾的转化。
5、         以文学名篇中的句子或片段为素材,在考哲学同时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增添了哲学的美感。
近年来,全国和地方高考既注重考查学生科学素养,更注重人文素养考查;既注重学科知识能力考查,又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既考查了能力,又增加了哲学的艺术性和美感。例第4、5题,以朱自清《荷塘月色》为背景,第24题以王安石诗为背景,第25题分别以黑格尔和老子莱布尼茨的典型哲学思想为背景。
但这份试卷还存一些值得商讨的地方:分值上,唯物论部分只考查了18分,分值略显太低;个别题目题干和题肢关联性不强,题肢与题肢区分度太小,降低了试题的信度和效度;“一材多用”型题目要减少些,这样便于选择题素材选用的空间拓展,增加更为广泛的考核范围。
二、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         选择题(抽样800人分析,最高分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正答率
31.7%
87.9%
83.8%
96.3%
96.3%%
98.7%
99.6%
82.8%
46.8%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正答率
85.7%
33.1%
81.5%
84.1%
84.1%%
89.1%
95%
87.2%
95.7%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正答率
52.8%
95.4%
85.4%
59%
59%%
59.4%
39.2%
91.2%
其中第1、9、11、19、22、24、25题正答率低,现分析其主要原因;第1、22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缺乏灵活运用能力,第11、14题审题能力欠缺,不会抓关键词,第9、19题学生知识面较窄,老师上课拓展不够。
2、          非选择题(抽样约80人分析,最高分44分)
(1)              第27题,平均分7.52分(总分12分),得分率0.65,最高分11分,60%学生能准确答出整体和部分联系中的相互影响,30%能答出二者区别地位不同,但近50%同学答不出二者区别中功能的不同,近50%同学基本原理和材料不能很好的匹配,这说明学生论证和讨探问题能力较差。
(2)              第28题,平均分8分(总分12分)得分率0.67,最高分11分,70%同学能答到联系和发展的观点,50%同学能答出意识的反作用,但有50%同学答不出规律的客观性,极少数同学原理表达太随意,缺乏专业术语,观点和材料的匹配依然存在问题,答题中思维狭窄,角度打不开。
(3)              第29题,平均分7分(总分12分),得分率0.58,最高分11分,60%同学能答到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这一矛盾特殊性表现,50%同学能答到矛盾特殊性第1和第3表现,但大部分同学不能把这一辩证法的观点和唯物论一切从实际出发观点有机结合,而且观点和材料不匹配,还有部分同学把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两个知识点混为一谈。
(4)              第30题,平均分9分(总分12分),得分率0.75,最高分12分,50%同学观点全面,准确,而且在矛盾观点和材料结合时能分析得具体恰当,有少数同学把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法完全等同,依然缺乏用哲学观点阐述和描述事物能力。
三、 今后教学中值得改进的地方
1、      以书为本,狠抓双基教学
首先要求学生识记理解并运用书本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基本原理的使用范围;其次要引导学生构建较为完善的知识网络并掌握依问题需要在网络中搜索相关知识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回归书本灵活运用书本语言分析问题,表达思想。
2、      加强精编精选习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主干知识的能力。
题海战术耗费了学生和老师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效率不高,因此一定要精编精选有针对性训练题和综合测试题,为此必须加强备课组和学科组教师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以提高每一次试题训练的信度和效度,力求事半功倍。
3、      加强针对学生审题和答题能力提高的方法和技巧的训练。
学生普遍存在不善审题,答题方法缺乏,文字表达能力差的现象,教师在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同时,也要以每次的习题讲评为契入点,穿插讲述一些常见题型以及各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技巧,然后再辅助一些典型的有针对性的习题来训练,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另外,还要注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学生40分钟的课堂听课效率。

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主要适用于高二文科班,人数共759人,分布在11个班,其中有4个是重点班,7个是平行班。月考后政治总平均分在59-60分之间,最高分是87分,最低分是6分,总优秀率在5%左右,及格率在50%上下,试卷难度系数在0、58左右,难度适中。试卷总体上是一份接近高考要求的试卷。下面就试卷相关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试卷命题范围:根据高考要求考试范围和市教研室安排,高二本学期要结束《生活与哲学》这本书,按照相关教师上课进度,莲塘一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考完第六课,即《生活与哲学》的第一、二单元,考查关于哲学的一般知识和马哲的辩证唯物主义中的辩证的唯物论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知识点。
二、试卷命题结构:莲塘一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故本次月考试卷设计了25道选择题,分值50分,4道非选择题共50分。
三、试卷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答选择题总体情况一般,平均分在34分上下,错的较多的主要是13题、16题、18题、21题、22题、25题等,犯的错误主要是知识性的错误,或者是审题时的技巧性错误。非选择题学生答题情况一般,学生缺少哲学思维,不懂答题技巧,平均分在24分左右。具体情况如下:
例如非选择题中的26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谈谈你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10分) (2)结合材料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10分)学生答题时会挂一漏万,答得不全。
27题分析材料体现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观点?(10分)学生分不清哪些是认识论?哪些是唯物论?答题时牛头不对马嘴,知识点生搬硬套。
28题姑且不论这一学者观点正确与否,请结合社会客观性原理对此观点进行简要说明。(10分)学生不知道社会客观性原理的内容,更不知道如何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答题时乱写一通,不知所云。
29题结合所学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上述做法的合理性。(10分)学生写不到自然界的客观性,答题时只知道写从实际出发。
例如选择题中的13题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
(  )
①唯心主义包含某些合理的思想 ②唯心主义片面扩大意识作用,脱离了物质  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③④
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唯心主义,对其全盘否定。
四、今后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上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要形成知识的体系,要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与学生一起探讨解题的技巧与方法。要把握生活与哲学的学科特点,注重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教学,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突破重点、把握难点,区分易混点,做到课课清、框框清、月月清,不留下知识的死角。

一、考试成绩分析
高二年级共有3个班级选修政治,为历史、政治组合,其余13个班为非政治班,政治为必修要求。从本次考试成绩来看,同类型班级间差距不大,但必修班达“C”率总体偏低,选修班总体分数不高。
二、试卷结构和考点分布
本次命题的依据是政治课程标准与江苏省高考政治学科考试说明,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综合性不明显,难度不大,相当部分题目出自于本学期教学案原题。
试卷结构根据江苏省高考的要求,必修班分为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探究题,其中选择题30道,分值为60分;判断题10道,分值10分;简答题2题,分值16分;探究题1道,分值为14分;总分100分。选修班总分120分,单项选择题33题共66分,简析题3题共36分,探究题1题共18分。
考试范围为必修4第一到第九课,但必修试卷偏重于前五课,考查知识点分布不够全面。选修班试卷除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也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教情分析:在学校严格执行省“五严”要求的背景下,忙于赶进度,疏于了对学生的跟踪检查、课堂教学中不能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的正规练习偏少,学生还未掌握本学科本模块的答题要领。
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相当部分学生学习没有方向,更没有动力,因此基础知识薄弱、答题时不去理解题意,胡乱答题。二是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对哲学问题的理解存在障碍。,
四、具体措施和办法
一、使学生明确学生的目的和意义,树立学生的信心。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理想和前途的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要质量。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想方设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安排时间做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提高答题能力。
四、加强课外的辅导。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对一的辅导,面对面的交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本次考试是在第一轮复习刚刚结束之后对毕业学生进行的一次政治单科综合测试。其背景是学生刚刚结束第一轮复习,正处于由基础知识复习转向热点专题复习阶段,还没有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时事专题训练。
一、试卷评价
试卷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时事热点,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应考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并对下阶段的教学有正确的导向作用。概括起来具有以下特点:
1、迎着热点出题。试卷重点考查了十六届五中全会中的“十一五”规划、科技自主创新、神舟六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等内容,不回避热点出题,有利于指导下阶段的教学向热点专题进行战略性转移。
2、注重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考查。整个试题特别是主观题,以热点问题为中心,从经济、哲学、政治的角度设问,系统地考查了学生的政治知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3、在试题题型上进行了创新。选择题的第一题借鉴了上海、江苏等地的高考题模式,采用了时事填空选择题,但又不是纯粹的时事记忆题,学生可运用所学知识推导出来。这一试题的创新,既加强了学生对最基本时事内容的了解,又训练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符合第一轮复习抓基础的特点。做好本卷,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储备是不行的。这套题目由于充分注重基础考查,所以让一些真正注重书本的学生得到了好 处,让那些不注重书本持考试侥幸心理的同学尝到了苦头。特别是选择题,想凭纯粹的所谓解题技巧就能做出来的题几乎没有,从而有利于学生把目光转向回归教材的轨道上来。
二、得分分析
(一) 各批次上线人数及上线率一览表及分析
第一批人数及上线率(%) (69)
第二批人数及上线率(%) (64)
第三批人数及上线率(%) (57)
及格率
平均分
98 3.75
352 13.5
1027 39.3
37
52.3
从上表来看,第一、二、三批次的分数线分别为69、64、57分,说明试卷的总体难度偏难,难度值略为0.37,即只有37%的人通过及格,而且高中低分值的分布极不平衡,高分段占的人数太少,以中低分值的人数为主。
(二)选择题各题的难度值比较分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难度值
0.61
0.61
0.64
0.65
0.60
0.70
0.77
0.69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难度值
0.76
0.79
0.76
0.64
0.76
0.64
0.51
0.78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难度值
0.52
0.70
0.79
0.80
0.79
0.80
0.52
0.78
从上表来看,选择题的总体难度不大,难度稍大的题只有第15、17、23题,其次是第1、2、3、4、5、12、14等题。所以,选择题得分较好的是在42分左右,错三道题,大多得分在34-38分区间,错五题左右。
(三)主观题得分曲线图
从上面曲线图可知,三道主观题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较少的人数集中在高分段,大多数人在中低分区间,这反映了主观题对现阶段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答题难度。
三、存在的问题
(一)选择题存在的问题
选择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得分极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
2、由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够准确和深入,存在多选和少选把握不准的情况。
3、对时事及材料的缺乏大致了解,导致做题出错。
4、解选择题的分析能力较低,方法单一。
第15题是一道考查银行金融机构知识的好题,做好这道题必须弄清楚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性质、作用及与政府的关系等知识。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是我国的一家政策性银行,它不属于我国的政府机关,这与中国人民银行既是政府机关又是金融机构的双重性质是有区别的,所以它发行债券不是一种政府的行为,不选D。另外, 发行债券不是投资行为,只有购买债券才是投资行为,所以不选B;至于C,后面的先进技术不合题意。最符合题意的是A,它正确揭示了银行的本质和作用,它作为金融机构,担负着资金融通的作用。
第17题是一道把储蓄知识和消费知识综合的好题,绝大部分同学误选了A,说明对题目中的“为子女准备教育费用”这句话并不理解。这句话反映了当今教育费用 比较高的社会现实以及人们对未来家庭收入水平难以满足教育高消费需要的一种预期,并不能表明我国的消费水平在提高,而相反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收入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消费水平也并不高,因此不选A。很多学生认为教育费用支出占首位,而教育费用属于发展性资料消费,得出了家庭消费以发展资料消费为主的结论,是一种脱离社会实际的主观主义的表现。
第23题,是一道哲学题,考查的是矛盾的同一性原理。要求学生掌握矛盾的对立性与同一性的区别。其中,BD属于矛盾的对立性,很多同学误选这两项,大多是 对俗语的意思不理解。“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侧重于强调“拨“辩”,即强调矛盾的斗争与对立;“鱼死网破”是一种矛盾统一体的瓦解,也属于对立性。D 揭示的是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道理,也应排除。A是讲高山与平川矛盾双方的依赖与转化,属于同一性,符合题意。
其它一些题,大多属于把不合题意的项误选进去了。如第3题第④项,材料中的“战略机遇期”没有涉及到主次矛盾,而是涉及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第4题的第④ 项,是从个人的人生观的角度,与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没有直接关系。第6题的第④项,材料中也没有涉及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第12题的第②项,是讲政府 的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职能,显然与材料中的推进政府信用建设没有直接关系。所有这些错误,都与同学们对某个原理没有真正掌握有关,对它的真正含义,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真正弄清楚。
(二)主观题存在的问题
从客观上看,由于刚刚结束第一轮复习,学生表现出对联系热点很紧的试题的解答不好掌握,导致得分较低,但在主观上,我们的教学也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做辨析题,我们不会把一道题分为几个辨点,导致我们分析的要点不全。如25题,大多学生只答了消费的知识,包括消费的反作用和正确的消费观,但对为什么要建设节约型社会,怎么样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个辨点答得很少,从而失去一半分。
第二,对一些考查书本知识记忆的“傻瓜题”,我们普遍做的不够。如第26题的第三问,要回答怎么样培养创新精神,就是要把高二哲学第二课如何培养合理想象 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五点答出来,这反映出我们的同学有眼高手低的毛病,不愿或不屑于下苦功夫去记。近几年高考几乎每年都有类似这样考书本记忆的“傻瓜 题”,不可因为提倡素质教育就忽视了基本的背诵。
第三,缺乏基本的解题方法与技巧。由于学生做题较少,缺乏基本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如,回答某个哲学中方法论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回答该方法论的原理;回答材 料中反映的什么现象,实际上就是把材料中的信息把它组成一句话照搬到你的答案中去,这就是“就地取材,生成答案”的技巧。
四,对教材基本理论掌握不够。如第27题第3问,学生不能透过“消除一切矛盾”这些字眼,想到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和方法论,不能从“人与自然的和 谐”想到自然界的客观性。第26题第3问,学生不能从“培养创新精神”想到发展的原理和方法论,所有这些都说明同学们对教材的基础知识掌握及其运用相当不 熟练。
四、第二轮复习措施
本试卷,紧密联系了现阶段的重大时事热点,注重考查了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知识综合能力和读图分析与表达能力等,这实际上就是为我们下阶段如何教学提供了指南。针对上述考试中存在的问题,第二轮复习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知识专题与时事专题穿插进行。
第二轮复习肯定是以热点专题复习为主,但专题复习并不等于单纯的热点专题复习,由于我们第一轮复习结束比较仓促,同学们对书本知识掌握并不牢固,尤其是以专题为单位对知识的综合根本没有进行,所以在第二轮复习中必须把知识专题与热点专题结合起来。
第二,按照高考要求,重点训练学生读取信息与调配知识的能力。
材料中的信息是学生入题的窗口,不会读取信息包括图表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等,就不会做题,对信息的读取与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学生解题的速度与质量。所以要通过大量的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读取信息的能力。
如何调配知识,要指导学生在“准、全、新”三字上下功夫。“准”就是要知识应用的方向要准,表达的内容要准确;“全”就是思考问题的角度要全面,运用的知识要综合全面;“新”就是答题要有新的时代要求,新的个人见解,有一定创新的成分,这是较高的要求。
第三,加强对重点热点专题答案的综合与总结。
热点专题一是要抓住重点,避免过多过滥,二是要不要太细,要善于综合和融合。同时,对于重点专题的答案力求精益求精,不断的补充,不断的完善,坚持答案的开放性和完整性。
第四,坚持不懈地对教材基本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夯实教材,回归教材,都是谈教材的重要性。越接近高考越要重视教材,因为学生最熟悉的还是教材,脱离教材的复习无疑是让学生与熟悉的东西隔绝起来。只是 说这时候的教材是经过加工处理了的教材,是经过变薄与变厚多种变形了的教材,学生的头脑应该是带着教材的印象进考场而不是推倒教材从来,带着第二轮复习资料进考场。

一  理科历史质量分析
为了强调历史学科的重要性,理科历史在综合试卷中按100分命题,试题要求理科学生应着力掌握最基本的历史理论和基础知识。命题教师在出题时充分考虑了这一情况。全卷共50个选择题,没有填空题和材料及问答题。知识涵盖必修三全部内容。
全卷(满分100分)平均分为61。4分。物理1班和化学1班平均分达到70。5分,情况比较好。
但是从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有:
1、思想上对历史科不太重视,基础知识还没有落实。
客观原因是一周一节课没有时间巩固复习,大部分学生很难记住。
2、必修三的内容大多都忘光了,复习的任务艰巨。
3  要求学生把握底线,一定要注意课堂的学习,不懂的要问。
4  综合科历史的练习册,做好练习,及时巩固。
5  针对情况,下阶段的学习应抓好落实,
二 文科历史质量分析
参加文科基础阶段历史测试的班级有政治3个班、地理1个班和艺术1个班。成绩特点是:95分以上有1位同学,80-90分的有93位同学,主要分数段集中在70-75,60以下的也有一些,总体平均分65.6分。
试卷特点:
比较综合,面向整个教学目标,没有局限在本学期所学内容。
从这次考试的整体情况看,
试卷的难易比较适中,较好的反映了学生的当前学习状况。
存在的问题:学生对知识点比较生疏,阅读能力也存在一些问题,还要一部分学生忙于交卷没有认真检查试卷。
文科历史中比较好的班级有政治1班,地理1班等。

2005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设计基本依据考试中心颁布的《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要求,在内容、结构、价值取向等方面基本上沿袭了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基本方向。
一、对2005年文综全国第Ⅱ套试卷评价
1、试卷设计正确对待继承与发展,变化坚持适度原则
文科综合地、史、政三学科赋分结构有一定的变化,由04年的1:1:1变成了05年的0.98:0.98:1.04;在政治学科内试题赋分结构方面,政治学科三门学科比例具有一定的连续性,05年经济学科比例相对多了4分,明显的变化是学科内综合减少一个题由32分下降到24分,跨学科综合相对增加了一题由20分左右增加到32分,并且有的题综合程度之高是近几年少见的。试卷长度基本保持近几年的水平,在延续04年试题结构基础上,题型有一定的调整,体现了形式服从内容的命题思想。从试题内容看多数试题坚持了学科主干知识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的有机结合,考查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当前或长远起作用的现实问题。
2、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今年试题的突出特点。政治试题的材料情境是多样的、具体的,但要求解决问题的知识是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经济常识:24—市场主体;25—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是价格机制;26—世界市场的形成;31—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个别劳动时间关系。38.(1)—新型工业化的含义;“循环经济模式”;这一模式优点及突出体现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39.(8) —服务商品与普通商品的区别与联系;哲学常识:27—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8—对资源的合理利用;29—认识规律利用规律;30—认识的反复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认识、利用规律的关系。38.(2)—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正确认识联系的规律性、条件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39.(7)—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及方法论意义;政治常识:32—各民族平等的原则;33—我国人大的主要职责;34—党的领导方式;35—我国政协的职能。39.(9)—政府的含义、政府履行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第一,就选择题而言,正确的选项基本都是教材中的语言或贴近教材的语言,还有许多题目的背景和答案都直接来自教材。如选择题中的关于市场的24、25、26题,关于民族、人大、政协、党的领导的32、33、34、35题。
第二就非选择题而言,许多题目的答案都是依据教材给出的,有的就是教材原话,真正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特别是38题(1)问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39题(8)问分析服务商品与普通商品的区别,考查的都是政治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考查的基本知识点主要涉及市场经济、普遍联系、矛盾、认识和实践、政党、人大、政协、政府职能等。这对于促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正导向作用。
3、凸现新课改理念,对高中教学有良好的导向性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进一步倡导学生主体,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政治学科高考有新的尝试:
一是努力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突出人文精神,努力使试题具有开放性、生成性,为学生提供较大的思维空间。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例如05年试题第39题第(7)问从材料可以得到哪些认识论启示?
二是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试题中,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地学习。设计了思辨性较强的试题,考查考生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如05年试题中37题第(5)问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材料一所确认的原则(美国天赋人权思想)作简要分析。
三是将课程标准中要求开展的活动演化为试题,一方面考查考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也检查和督促学习活动的开展。如38题(2)问就是从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观点看问题转化而来。
四是进一步鼓励答案的多元化与创造性。改变以往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特别强调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而且突出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考查。如38题、39题(7)问从上述材料可以得到哪些认识论的启示?
五是特别注重考查分析过程,注重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强调信息的筛选与利用,强调知识的重组与再生。如38题第(1)问、39题第(9)问等,不论是新情境、新材料还是新问题,设问指向的都是教材知识,都是教材中原有的、或教材中事例的变形,如循环经济一题就是从教材中桑基鱼塘关于桑—蚕—鱼这一生态循环系统演化而来。这就要求中学教学注重教材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同时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特别是知识迁移能力。这些都将有力地推动高中教学的改革,体现了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一致性。
4、重视学科知识交汇,跨学科综合性较强。从试题综合情况看,学科间渗透性综合很强,特别是政史综合非常紧密。如37题(5)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材料一所确认的原则(美国天赋人权思想)简要分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深厚、准确的历史知识,同时又对哲学观点有深刻的理解。学生能谈到一分为二,但答不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39题(7)以阿房宫的考古发掘为题材考查学生获得的认识论启示。这不但是考查学生的认识论知识,而且是考查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的时候是否具有哲学的辩证思想,学习历史时是否关注阿房宫目前的考古研究和新的发现。
5、继续坚持以现实问题立意,密切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现实社会重大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和灵魂,也是体现国家意志、进行德育教育的必然要求。05年文科综合试题在注重考查基础的同时,更强调其应用性、实践性,正如梁侠老师所说,政治学科考查的重要特点之一,仍然是紧扣时代脉搏,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热点问题。试题涉及社会生活中的领域十分宽泛,力图在新情境中设计新问题、新思路考查学生。如党的执政能力问题、人代会、人民政协、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招商的问题、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文化遗产问题等。对社会重大事件、热点问题的考查都是以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为切入点,是学生应该关注和能够理解的微观情境,重大热点,较小切口,以小见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事例的选取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应知应会的。学生不陌生,能找到教材中的相对应的基础知识。能否答好就要看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身素质了,真正做到素质考核与能力考核的有机结合。
6、严格遵循《考试大纲》,突出对不同层级能力的考查。试题考查范围基本没有超出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和内容,从考查知识范围看,包括经济、哲学、政治、时事四个部分,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均与考试大纲规定相一致。体现了高考命题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试题通过材料情境的设置和设问复杂程度的差异,来多层次考查学生能力。如38题新型工业化的涵义、39题服务商品与普通商品的区别等问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是较低层次的能力。这在以往的试卷中是很难见到的。分析问题、说明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的重要能力,如38题分析材料中体现的实现资源循环与价值增值的哲学依据,把学生学习的哲学道理与材料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说明,则是高层次的能力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7、试题文本呈现方式多样化,注重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诗词歌赋皆可入题,这种设计拓宽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并使学科跨度拉大,在实现考查综合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如巧获蟾衣体现的哲学、经常学道理,用哲学观点分析天赋人权,阿房宫的记载与现实考查、挖掘过程的不一致,不仅考查政、史、地知识,也考查了文学、美学。更为突出的是05年试卷中出现了漫画题,如果说05年试题有些新亮点的话,可能这就是一处吧。
8、试卷长度适宜,试题组卷思路明确、结构合理,各题赋分合理,试题覆盖面较往年广。今年沿袭了04年39道题的试卷长度,符合学生实际,选择题35个,政治选择题12个(48分),政治学科内综合题(24分),政史地跨学科综合一题(其中政治28分)、史政综合一题(其中政治4分)。地理、历史、政治三个部分的试卷构成,层次分明,为学生发挥潜能创造前提。各题赋分与答案的给定相一致,科学合理。试题的考查范围比04年扩大,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对新一轮高三教学与复习的指导意见
2005—2006学年度,高三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总复习仍然要认真贯彻“夯实基础、把握主干、关注现实、提高能力、看好家门、适当综合”的二十四字教学与复习指导方针。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新高三一开始,就要校准政治学科高三教学与总复习的方向
(1)首先要学好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课程版中的文科综合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中的政治学科部分例题,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
(2)其次要学好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
(3) 要注意研究05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三套卷中与政治学科有关的试题,特别是《中国考试》2005年第8期中梁侠老师对文科综合全国卷政治部分的评价。
(4)2006年1月以后,要注意学习、研究、贯彻2006年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说明,特别是要认真研究与05年大纲对比的变化情况。
第二、遵循文综复习规律,科学安排教学进度。
科学安排教学进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没有阶段重点的一遍一遍地复习,只能是炒夹生饭。实践证明,05年我们的教学进度安排是科学合理有效的,没有按这个进度复习的部分学校学生,在高考特别是在两次质量检测中明显吃了亏。06年复习我们要求,仍按如下行之有效的进度进行:
(1)05—0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前,把高三全一册政治常识讲完,并搞好复习。
(2)05—0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后,用下半学期以及寒假补课时间复习好高二哲学。这样安排道理并不难懂:一是哲学属于世界观,方法论,复习好哲学常识有助于其它课程的复习,二是哲学常识在高考中地位很重要,从这几年高考看考生对哲学分析说明题都回答不理想。如05年高考文科综合第38题政治学科内综合,用联系观点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实现资源循环与价值增值的哲学依据,考生得分普遍不高。
(3)全市第一次统一检测,以哲学学识、政治学识、经济常识基础知识部分为主。
(4)全市第一次质量检测后,进行政治学科重大现实热点问题专题复习。一般现实热点在平时教学中解决。
(5)“五一”过后用二、三周时间进行政史地学科间综合复习及训练。
(6)6月初开始用自由复习期间,回归教材基础知识,对现实热点问题查缺补漏。
第三、把主要精力放在夯实基础知识上、注重构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体系。
尽管文科综合以能力立意,但知识毕竟是基础,没有知识的能力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考试题都是通过设置新情境,提供新材料引导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概括,不论题目难易,都有考查基础知识的功能。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学的扩招,试题难度总体明显下降,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的深度却在明显增大,如05年高考文科综合第Ⅱ卷选择试题几乎都是基础知识试题,大中题目如38题(1)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39题(8)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服务商品与普通商品的区别。因此对新一轮高三教学和复习,一是要注重教材,用好教材,夯实基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主要精力放在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主干知识和可派生知识上。那些比较偏一些,边角知识,如39题(8)可以说防不胜防,主要靠学生平时复习和把握。
(2)把知识与题型挂钩。只能出选择题的知识,主要引导学生理解记忆知识,不必记很多知识。凡是社会现实热点所涉及的原理,重点知识,一定在理解基础上认真记忆,并能灵活运用,如国家职能、党的领导,一分为二、抓主要矛盾、联系观点、发展观点、认识论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等。学生水平相对比较高的省级示范高中,对哲学教学可以延伸、扩展一些,运用肖明主编的《哲学原理》等高校教材的观点、体系,参考八十年代沙福敏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常识》。
(3)必须注意知识整合和迁移,形成能够反馈,可以提取的知识系统和网络。如05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第Ⅱ套卷39题(7)认识论的启示,就是教材关于认识论知识的综合。
(4)在复习时,要按照考试大纲,按知识专题复习,如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不要再按教材课、节、框复习。
第四、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绝不能把提高能力变成一句空话。
新一轮高考改革坚持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随着文科综合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考试中心对文科综合能力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对考生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05年考试大纲的说明,主要是能力要求的说明。近几年高考实践一再证明,平时死记硬背的学生高考成绩并不高,可平时学得活、关心时政、涉猎知识面比较广、头脑比较灵活的学生都发挥得很理想。因此我们在高三教学与复习中,不能知识和能力两张皮,不能眼睛只盯着知识,把能力培养看成一句不能落实的空话。一定要注意按照05年考试大纲的说明中政治学科关于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方面的能力目标,以及对每一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三级界定的能力要求来落实。要认真研究近几年诸如“气象经济”“文明冲突”“宏观调控”“循环经济”等在考查高层次能力方面成熟的、成功的试题设计。科研能力和水平都比较强的高三把关政治教师要把如何更好地提高考生审题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作为学科教科研的重点课题。
第五、适度地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加强时事政治课教学。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思相政治课的生命和灵魂,政治学科高考十分注意体现强烈的时代性和鲜明的国家意志。在所有高考题目中,在文科综合政史地三科中,涉及现实热点问题最多的是政治学科,这是不言而喻的。梁侠老师有篇文章《时政热点问题在2005年高考试题中的体现》(发表在《时事资料手册》2005年第4期P63—66)写得很好,老师们都应该找来研究一下。每一个把关教师对于年度时事都要认真研究,每一名补习生在年度社会现实热点问题方面都没有优势,这也无须多言。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复习要适度关注现实热点、焦点问题。如十六届五中全会研究国家经济计划问题,党和国家强调要建立节约型社会问题,新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做好05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台海关系问题(连战破冰之旅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特别是中部崛起问题),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庆祝西藏民族区域自治40周年、庆祝新疆民族区域自治50周年等。
在把握时政热点时要注意:
(1)使用中学生《时事》高中版。这是教育部规定的时事课教材,要组织学生订阅,重要内容要安排专人讲,特别是高考专页的文章更适用些,要用好。
(2)使用好高考热点问题专家们撰写的《2006年高考热点问题分析》。
(3)思想政治课教学教材与时事热点结合,注意解决好教材相对滞后的问题。
(4)采取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课前时事报告等切实有效的形式学好时事政治。重大时事政治专题新闻,政治教师要取得学校支持,组织学生集体看电视、听广播,并结合教材讨论,这应该形成制度和习惯。
第六、体现新一轮高中课改理念,注意转变教学与复习方式。
把关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使用的是新课程文科综合试卷,试卷清晰地体现着新课改理念。因此,课改不能只在高一、高二进行,在高三就不改了,否则高三思想政治课复习很可能就是穿新鞋走老路。一定要注意体现新课改理念,尤其要注意转变教学与复习方式。思想政治课要克服一言堂、满堂灌,机械训练,以考代练等陈旧的教学与复习方式,要按照新课改精神,注意调动学生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知识体系的构建、热点问题的剖析,要引导学生集思广益,教师越俎代庖没有好处,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要珍惜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要注意在高三坚持多媒体计算机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第七、注意使用比较权威适用的复习资料,重视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选用好既比较权威又适用的复习资料,对文科综合特别是政治学科教学与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我们不赞成使用诸如全国大联考,38套题等既过时又很厚的复习资料,不仅浪费学生的钱财,而且耗费学生大量宝贵时间。05年高考实践证明,下列复习资料比较权威适用:
一是考试研究专家主编的《高考热点问题分析》(江西人民出版社)
二是国家考试中心命题处蒋超策划的《综合能力测试》电子版。(05年第六期P25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我们用的高考试卷第38(1)、(2)都十分接近。)`
三是北京著名高考研究专家郭献林主编的高考专题诠释(三轮复习用书)05年第二册宏观调控专题与高考全国文科综合第Ⅲ套卷第38题很接近。
四是有条件的学校应有选择地使用河南出版的《中学生时事政治报》(高中版),山东出版社《中学时光》(高中政治)。
第八、加强政史地教师的密切合作,努力解决好跨学科综合问题。
文科综合测试从分值上看,还是学科内综合比重大;但是从难度上看,还是跨学科试题难度大。考生失分多,最难的题也是这种跨学科综合题。而且这种题设问也在增多,如05年全国第Ⅱ套卷第39题竟有9问、68分(政治学科分值已经突破20分,达到30多分),跨学科综合题占Ⅱ卷分值一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考生文综成绩。而我们有的学校的把关教师恰恰对文科综合跨学科训练重视不够,用的时间过少,针对性也不强。
综合其实是一种视野,一种观察事物的方法,综合更是一种意识,一种思维能力。因此,高三政治教师在平时教学复习中,特别是到了4月中下旬以后,就要注意考虑跨学科综合问题。首先自己要有综合意识,对于可能出学科间综合的现实热点问题,不妨也从史地的角度考虑考虑,找到史地教材有关部分研究一下。平时教学中对思想政治课复习涉及历史、地理的问题(如新疆、西藏的地理、历史,国共合作的历史),要强调由学生在史地教师指导下进行复习。过了“五一”长假,政治教师就要下大力气与史地教师合作指导好考生集中力量研究一些重大现实热点、焦点问题的跨学科训练(如中部崛起等)。在05年的高考备考研讨会上,高考研究专家用不同的表述都在强调一个意思,在文科综合教学中,地理搭台、历史展开、政治导向,由此可见高三政治教师在文科综合学科间综合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的高三把关政治教师要经常想一想,自己是否起到了一个好的向导作用。

一、2003年江阴市政治高考基本情况:我市广大高三政治教师面临2003年新高考模式(3+1+1模式)和新高考日期,积极适应新模式,克服教学时间紧和“非典”冲击带来的困难,辛勤耕耘,扎实工作,在今年的政治高考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同时也反映了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表1  2003年无锡市一城二市三区政治学科高考均分情况
地区
市区
锡山区
惠山区
滨湖区
江阴市
宜兴市
大市均分
省均分
均分
91.75
89.79
91.39
83.56
89.65
89.91
90.2
88.61
超市均分
1.55
-0.41
1.19
-6.64
-0.55
-0.29
超省均分
2.96
1.18
2.78
-5.05
1.04
1.30
1.59
2003年政治高考,江阴市选报政治科的考生共1759人(实考人数),从表1可以看到,全市平均分89.65分,超过全省总平均分(88.61)1.04分,在全省居于中上游水平,这个成绩的取得与各校领导的正确决策以及全体教师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但从无锡市来看,比大市均分(90.2)低了0.55分,与无锡市其他兄弟市、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广大政治教师进一步努力,不断提升我市政治高考在无锡市的地位。
表2  2003年无锡市部分重点中学政治学科高考均分情况
学校
均分
学校
均分
学校
均分
无锡一中
105.5
江阴高中
99.88
江阴一中
92.44
无锡二中
104.03
丁蜀中学
99
华士高中
92.34
南菁高中
102.64
锡山高中
97.89
成化高中
91.62
天一中学
102
市北高中
95.50
青阳中学
90.81
宜兴一中
102
青山高中
95.05
无锡六中
90
宜兴高中
101
长泾中学
94.71
华庄高中
89
梅村中学
101
东林中学
93
祝塘中学
88.45
无锡三中
99.89
怀仁中学
93
锡南高中
88
说明:此表数据因统计口径不同可能会有差异,仅作参考。
从省重点以上中学政治高考情况看,与兄弟市、区同类学校相比,大多学校有2—3分的差距,有些甚至超过5分,直接影响了全市均分的提高,因此,切实提高重点中学政治学科的成绩是提高我市政治学科高考竞争力的关键。
表3   2003年江阴市政治高考成绩各分数段人数统计
分数段
120~129
110~119
100~109
90~99
80~89
70~79
60~69
59以下
实际人数
2
55
299
563
507
248
68
17
比例
0.11%
3.13%
17.00%
32.01%
28.82%
14.10%
3.87%
0.97%
累计
2
57
356
919
1426
1674
1742
1759
累计比例
0.11%
3.24%
20.24%
52.25%
81.07%
95.17%
99.03%
100%
从分数段人数的分布情况看,根据今年试卷难度,高分段人数偏少,超过120分的仅为2人;80分以下的人数为333人,占考生的18.97%,这说明中下层的考生所占比例仍不小。如何提高中下层考生的分数,这是下一年备考的重要内容。另外高分层人数的相对较少,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今后在抓全面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由此得出,2004年的总体备考策略是:夯实基础,关注中下层,不忘尖子生。
表4   2003年 江阴市各校政治科高考成绩平均分情况
学校
选考人数
占校考生数的比例
均分
名次
及格人数
及格率
名次
南菁
97
22.19%
102.64
1
92
94.85%
1
市中
116
29.37%
99.88
2
101
87.07%
2
长泾
85
18.97%
94.71
3
62
72.94%
3
一中
131
27.46%
92.44
4
86
65.65%
4
华士
108
27.84%
92.34
5
68
62.96%
5
成化
82
34.76%
91.62
6
46
56.10%
8
要塞
96
51.34%
91.35
7
56
58.33%
7
利港
17
27.42%
91
8
10
58.82%
6
青阳
99
24.75%
90.81
9
53
53.54%
9
实验
36
44.44%
89.22
10
15
41.67%
13
祝塘
101
45.91%
88.45
11
44
43.56%
12
山观
87
50.58%
87.92
12
41
47.13%
10
澄西
34
16.19%
87.29
13
15
44.12%
11
二中
94
50.54%
86.85
14
37
39.36%
14
北国
28
51.85%
85.46
15
7
25.00%
19
顾山
35
46.05%
85.06
16
11
31.43%
15
月城
25
34.24%
83.48
17
7
28.00%
17
云亭
48
58.54%
82.29
18
14
29.17%
16
征存
91
53.53%
82.2
19
21
23.08%
21
璜塘
27
41.54%
81.3
20
4
14.81%
24
璜土
61
66.30%
80.87
21
16
26.23%
18
申港
29
30.53%
80.48
22
7
24.14%
20
南闸
37
42.53%
80.16
23
8
21.62%
22
峭岐
39
52.70%
78.69
24
7
17.95%
23
合计
1603
33.65%
89.71
828
51.65%
其他
156
40.10%
89.09
91
58.33%
全市
1759
34.14%
89.65
919
52.25%
从表4可知:1.从报考政治人数看,各校有较大差距,最多的为一中(131人),最少的只有17人;从报考政治学生的层次看,重点中学一般不超过本校参考学生数的30%,而普通中学一般超过40%,甚至更多,重点与普通学生报考的比例在1:1左右。这给我们的启示是:重视报考人数较多的学校的备考工作,这是明年高考矛盾的主要方面;各校生源不同,校情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备考措施,不能搞一刀切;还应对薄弱学校加强应考指导。
2.从全市各校高考政治的均分与及格率来看,全市各类学校的高考情况与两次调研考试反映的情况基本一致,基本反映了各类学校学生的正常水平。其中变化较大的是学校之间的最大均分差由一调的42.31分、二调的42.56分缩小为23.95分,说明普通中学的学生上升空间较大。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要塞、利港现象”,要塞中学报考政治的学生占全校考生的51.34%,但其均分与及格率居全市的第7位,利港中学的高中入学成绩列全市最后1名,但其高考政治的均分与及格率分别居全市第8和6位。上述情况表明:高考成绩的高低虽与选考学生的人数、生源情况有较大的相关性,但这两者绝不是决定因素,成绩的高低最终还是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复习指导的应对策略的正确性。
3.从表4及表3看到,我市8所省重点以上中学的高考政治平均分基本在90分以上,其中南菁中学政治平均分超过100分。但今年我市省重点以上中学政治尖子生较少。针对这种考情,我市省重点以上中学下一年的应考策略应是: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尖子生,帮助后进生。经过努力,2004年我市省重点以上中学的政治高考成绩还是有提升空间的。
二、2003年全国政治高考试题(江苏卷)试题评析
(一)试卷结构简析
2003年政治科试卷题型比例赋分略有所调整,但总体保持稳定。 试卷遵循了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新课程版)规定的要求进行命题的。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I卷是选择题,其中单项选择题24题,共48分,不定项选择题9题,共27分,II卷是非选择题,有6道题,共75分,全卷的卷面总成绩是150分。试卷中各大题型和各考试内容的结构比例,如表5所示:
表5  2001—2003年高考试卷题型、内容结构
年份
内容
单项选择
不定项选择
简答题
辨析题
论述题
合计
比例
01年高考试题
时政
14
0
0
0
0
14
0.093
政治
4
9
9
11
0
33
0.220
哲学
14
9
0
11
16
50
0.333
经济
16
9
9
0
19
53
0.353
合计
48
27
18
22
35
150
1.000
比例
0.320
0.180
0.120
0.147
0.233
1.000
02年高考试题
时政
14
0
0
0
0
14
0.093
政治
2
9
9
11
0
31
0.207
哲学
16
9
9
0
17
51
0.340
经济
16
9
0
11
18
54
0.360
合计
48
27
18
22
35
150
1.000
比例
0.320
0.180
0.120
0.147
0.233
1.000
03年高考试题
时政
14
0
0
0
0
14
0.093
政治
2
9
9
11
0
31
0.207
哲学
16
9
0
10
17
52
0.347
经济
16
9
9
0
19
53
0.353
合计
48
27
18
21
36
150
1.000
比例
0.320
0.180
0.120
0.140
0.240
1.000
从上表看出:2003年高考政治试卷(江苏卷)在考试内容上,时事政治、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四大块的比例为9.3%:20.7%:34.7%:35.3%,在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这五类题型上,其分值比是32%:18%:12%:14%:24%。由此得出,今年的试卷与前两年相比在内容比例、题型及题型分值的比例上是基本一致的,也与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政治科《考试说明》中要求的知识范围、题型及题型分值的比例、难度比例、能力要求基本是相符合的,体现了命题依据《考试说明》的指导思想。
可见,我们的政治教师和应考学生在把握新一轮复习试题时,要着眼于2003年的题型结构,认真研究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二)试题内容评析
1.注重基础知识
今年有不少试题“回归教材”,强调对基础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的考查,强调知识的重组与体系的构建,用书本知识去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如36、37两个辨析题。诚如有些老师在考后说:“我们考前所强调的热点专题好象是在浪费时间,我觉得最好还是来回的挖掘课文。” 因此,试题起点不高,入手容易,但做好难。
2.体现时代特征
试题充分地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情况。如反腐败问题、轿车生产对国民经济的拉动问题、如建立高效政府的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持续发展问题等都是现在国家、人民所关注的热点,体现了国家的一些重大政策问题。
3.突出人文素质(精神)
试题突出人文精神,实际上是体现人的价值。如38题突出人与自然的关系、15题突出人与集体的关系,18题突出人与人的关系,34题突出人与国家的关系,上述试题还充分突现了知与行的关系,等等。
4.强调能力测试
试题坚持以能力立意为重点,遵循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比较突出的一点是:试题强调考查考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这次试卷的题目中都有许多图、表等情景材料。考生如果在平常注意锻炼从题目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做起题来将会得心应手。如最后一个分析论述题,给了3个图表,反映了城乡收入问题、消费投资的比例关系、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此题只有仔细阅读图表中的信息,才能比较好地组织答案。
三、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加大调整学校布局的力度,撤并规模过小、办学质量过低的高中。规模过小、平行班过少显然不适应当前高考改革的进程,不利于教师产生竞争的压力,也难于形成教师之间的教学研究氛围。
2.改革中考政治的考试方式。近几年由于政治中考命题“教育局指标高”,催生了具有“无锡特色”的“教研员试题包,教师答案好,学生开卷抄”的考试方式,造成很多弊端,不仅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基本能力欠缺,更为严重的是恶化了学生对政治学科学习态度、习惯,对高中政治课教学杀伤力很大,因此中考政治改革迫在眉睫。
3.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随着高中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合格高中师资相对紧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一要通过加强对备课组的检查、督促、考核来切实推进备课组的建设。二要加强对师资的校本培训,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三要放手大胆起用有潜力的年轻教师,培养后备队伍。
4.夯实高一、高二基础。高考不是只在高三阶段拼时间、拼精力,而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断积累是决胜高考的关键。由于中考政治弊端带来的惯性冲击,高一、高二政治学科师资队伍相对较弱,造成了政治学科在许多学校的高一、高二年级面貌未得到根本改观:政治学科在学生、教师、和学校心目中依然处于弱势,学生的基础知识、审题能力、解题技巧、知识迁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依然薄弱。一方面,为广大高三教师通过高三一年的艰苦奋斗取得这样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改变这种局面的迫切愿望。建议各校对弱势学科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至少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以提高广大政治教师的积极性;同时采取切实措施,保证高中三年政治学科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5.加快高考模式改革应对速度。我市在新高考模式下分科时间晚于无锡市其他市、区至少一个学期,势必造成教学时间紧张,复习教学比较被动,学生基础知识存在漏洞,能力结构尚未成型,匆匆参加高考已输在“起点”。
6.复习建议:
①夯实基础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提倡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复习。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新教材进行教学和复习。要完整、准确把握每一个考点,把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知识点,放在知识整体中把握,细化知识;要结合新教材,把根据十六大精神调整的有关理论观点及时传授给学生,不断更新知识;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串联知识,构建体系,并对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活化知识;要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拓展,深化知识;还要对考查的每一个知识点全方位、多层次地理解,不能仅仅是对知识的简单记忆和理解;对于重点知识和基本理论要多下工夫搞明白、弄清楚。在复习时还应注意:把重点知识复习与全面复习结合起来,既抓重点,又抓全面,防止由于教学的片面性导致考试过程中出现知识盲点。
②关注社会热点,密切联系实际。对于有关重点与热点问题以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要给予必要的关注,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将讲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我们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关注现实,增强责任感。主要联系两个方面的实际:一是客观实际,突出表现在联系党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内外的一些重大的政治、经济现象;二是主观实际,突出表现在联系学生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但是要防止政治课教学的时政化,忽略分析能力培养的层次性和阶段性;要把握好联系实际知识的深浅度及疏密度,对热点的复习不可超出“基本要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企图穷尽一个材料所体现的全部知识或对一个知识点的材料进行无限选择,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我们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时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详略得当。
③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学科能力。高考政治试题的设计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把问题编制在特定的情景材料之中,如何提高得分率是每个考生十分重视而又感到困惑的问题。在做好以上知识和热点问题的准备之后,还需要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做一些练习题,训练答题方法,掌握解题技巧。不能指望只在临考前突击背诵,或做几套试卷就能取得高考好成绩。要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学科思维体系和稳定的解题思维方法,使学生获得考试思维主线,从而从心理上和思维上更加贴近高考。
④转变教育观念,突现学生主体。高三教师要切实转变课堂教学“以我为中心”的观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开展研究、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学习见解。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学生喜欢的启发试、讨论式、师生双向交流式等授课方式。教师选择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不一定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⑤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提高学生应试能力。延长基础知识的复习时间,缩短热点专题复习的时间。复习以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哲学常识为先后顺序较为合理。同时教师还应做好学生的心理安慰和思想工作,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增强信心,战胜自我,提高考试能力。
⑥研究高考动向,节约教学资源。教师应重视对高考改革趋势的研究,紧紧把握高考试题的命题发展方向,力求在教学中少走弯路,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少做或不做无效劳动,节约教学资源,争取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金博志网址(上面图标)的“教育教学”里面有相关知识点和复习题!
高中高二政治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 高中高二政治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高中高一政治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高中高二化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1 高中高二化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7 高中高二历史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1 高中高二语文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2 高中高二数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高中高二数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 高中高二化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2 高中高二数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12 高中高二英语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 高中高二数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1 高中高一历史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22 高中高一语文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1 高中高一数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高中高一地理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高中高二历史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 高中高二化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 高中高二生物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大全 高二数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1 高中高二数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高二生物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高二数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