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鱼记读后感400字:谈谈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34:14

大白话之二:谈谈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位卑未敢忘忧国  

   

有个同事看了我的《从社会主义说起》,提出了几个问题,想来也是多数不懂得社会主义的人的普遍性的疑问,所以,把他的问题罗列出来加以解释,想来很有意义。  

   

他是这样提出疑问的,你说的社会主义的确很好,但是不是过于理想化了?毕竟人是社会中的人,谁都想找个好工作干,都想当白领坐办公室,可是谁来扫大街掏大粪呢?你说的社会主义是公平的,可是能保证大家想吃海参鲍鱼就吃上吗?有的人就想天天出去旅游,有的人就想乘坐小汽车。。。。。。你说的公平怎么能实现呢?  

   

他的问题的要害在于不知道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改造人的思想。  

   

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决定着人的追求方向。  

在物欲横流的私有制社会里,人们唯利是图,追名逐利,谁有钱、谁有权、谁开名车谁住豪宅,谁就可以得到人们的青睐和羡慕,甚至笑贫不笑娼。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上,自然不理解社会主义公平秩序的建立。  

   

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是根本不同于私有制社会的。  

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互相比较的,不是谁更有钱,不是谁吃得好穿的好用得好,而是谁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了更多的奉献。  

有一句有点极端的口号,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其精神实质就是奉献。  

   

试想,如果谁都想偷懒贪轻松吃现成的,谁肯去开拓北大荒,谁肯去边疆搞建设?又怎么能理解那些争先恐后报名支边志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一颗颗赤诚火热纯洁无私的心灵?他们一定会嗤笑:真是些傻子!  

但是,事实是,正是有了这些“傻子”,才有了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才有了边疆处处赛江南,才有了大庆油田大寨田,才有了雷锋精神,才有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才有了一个精神上日益崇高和净化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这样才会理解,为什么社会主义人们社会角色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才会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口号“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才会相信,有人坚决申请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并高呼让党和人民考验我吧,而不会认为这是在唱高调,或者现在的词汇——作秀。  

   

有了这样的认识,还会担心扫大街掏大粪没有人干吗?看一看时传祥那个时代吧,那个时代,是不是很多干部的子女都曾积极的参与过掏大粪的劳动体验呢?  

对于所谓的白领,坐办公室,也不要以现今的认识去理解。须知,每行每业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且每行每业甚至领导干部,也不能脱离劳动。在毛泽东时代,干部每年要拿出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时间和劳动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搞三同),也不允许哪些人有专享清闲的特权。  

   

在这样的价值取向成为人们的比较尺度之后,社会主义社会对人们的合理需求和正当愿望也会依据现有的条件适当的加以满足。  

比如旅游吧。当然不能让谁整天游山玩水,既做不到也不会允许。但是,每个人都会享有休假的时间,来满足一定量的个人需求,大家可以留意一下,毛泽东时代的很多工人疗养院现在还保留着呢,只不过那时候可不是现在这样的变成了官僚富豪的消费场所,而是真真切切让工人疗养的。在条件还达不到满足每个人的旅游愿望时,那么只能看谁的工作奉献大谁的工作表现好来决定,所以,人们才热情的争当劳模、先进、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等。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是你真诚付出的回报。  

   

这样的价值取向价值体系能否建立呢?毛泽东时代是最好的回答,只要你不是摇着脑袋说:那时候的人真是太傻了,少根筋。  

   

但是这样的价值体系要建立起来并得到巩固是不容易的,需要领导人民的管理层利用各种方式来引导,比如主流舆论、影视媒体、政治运动,使人们逐渐改造自己原先那以个人利益作为衡量标准的旧思想。  

但是,领导人民的人,也就是这个社会的领导层,他们本身是否愿意建立这样的公平世界呢?这是一个首要的、关键性的、也是根本性的问题。  

如果,他们要搞特权,满足膨胀的个人私欲,那么这个价值体系一定建立不起来,就是建立起来了也一定垮塌。毛泽东时代建立起来的朗朗乾坤不就是这样子垮掉的吗?  

所以,人们必须对领导者有监督、撤换的权力,约束他们首先改造好自己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巴黎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为什么呢?  

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使每一个社会管理者成为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官老爷,为此,他们必须只能得到相当于普通熟练工人的工资。不得享有任何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  

毛泽东时代的这一点做的并不好,因为等级制度工资差别很大,党的高官得到高薪和优厚待遇成为很难纠正的积习。但这怨不着毛泽东,毛泽东是坚决反对等级制和高薪制,而一贯主张干部实行供给制的,但是他的主张由于支持的人太少而得不到实施。不过,整个干部队伍的清廉还是有目共睹的。可以举一个我身边的例子作为佐证:我哥哥87年参加工作,属于城市户口参加招工考试,全县考了前五名。但是前十名是没有愿意到机关事业单位的,都主动选择了企业。因为那时尽管改革开放了近十年,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给人们的感觉还是清水衙门,换句话说,那时还没有形成普遍的以权谋私的风气,权力资本化还未大规模启动。  

   

这说明,只要人们建设社会主义得当,能够解决好领导层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问题,能够建立起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并日益巩固起来,一个公平公正美好和谐的社会主义就完全可以实现,而绝非可望而不可及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