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剪刀门后遗症: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07:21
',1)">
临江仙
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临皋:即临皋亭,乃长江边的一个水驿官亭,在黄州朝宗门外。作者元丰三年由定惠院移居于此。2.东坡:本为黄州城东的旧营地。作者于本年春在此开荒植树,仰慕白居易在四川忠州东坡躬耕之事,遂名此地为“东坡”,并取以为号。又建雪堂,其时堂未建成,故仍回临皋止宿。3.恨:感到缺憾。4.营营:往来不绝的样子。这里引申为追求名利,为名利所纷扰。4.夜阑:夜深。5.縠(音“湖”):有皱纹的纱。縠纹:喻指水面上细小的波纹。
东坡在夜间饮酒,醉后睡下,醒后又继续去饮酒,直到大醉酩酊。归来的时候,时间已到三更。家童酣然睡去,呼噜声大得象打雷。怎么敲门也无人答应,只好拄着手仗,走到江边,静听长江奔流的壮阔声。
我常常怨恨,我自身没有自由,什么时候才能忘却名利,不再奔走在名利场面中?夜色渐渐深浓,江风渐渐消停,终于恢复平静。我将驾着小舟悄然引退,度过余生。
一醉方休后,在深夜返回临皋,恐怕此时已是三更天了吧。家童已然睡熟,鼾声如雷,于我的抠门声全然不觉。当此万籁俱寂的深夜,我索性拄杖到江边,细听涛声阵阵。
叹平生颠簸漂泊,身不由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就如这深夜无风而平静的江面一样,让我的心也宁静超然。不如就驾一叶扁舟,从此远离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余生吧。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这里的“东坡”是地名而非自指。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名义上是地方军事官员,实际上是以带罪之身被看管。廪禄断绝,生活陷入困境。友人马梦得在城东门外为他申请了一块荒地,名曰“东坡”。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即源于此。他的著作也多用“东坡”为名,如《东坡集》、《东坡志林》等。
词的开头两句是说,一天夜里,作者在东坡饮酒,也不知饮了多少,反正是醉而复醒,醒了又饮;也不知饮到什么时候,回到家中时,好像已经是夜半三更了。
“醒复醉”一词,很耐人寻味。有人以酒助兴,有人借酒浇愁。此时的苏轼显然属于后者。一场政治迫害,使他几乎丧命。贬谪黄州以后,“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答李端叔书》)尽管他素以旷达作自我排解,但精神的折磨仍然让他心力交瘁。正因为如此,夜饮的结果才不是“醉复醒”,而是“醒复醉”,仿佛是饮酒者有意为之。由此可以想见那种非沉溺于酒中不可解脱的苦闷和抑郁。接下来,“仿佛”二字形象地表现出作者醉意朦胧、恍惚迷离的情态。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回到家时,家童已鼾声如雷。这样的描叙,带有慈祥长者对晚辈善意调侃的味道。虽然叫门不应,作者却坦然处之,漫步走向寓所附近的江边。“倚杖听江声”,这五个极富表现力的字,勾勒出一个轮廓鲜明的人物剪影——苍茫的夜空下,荒凉的大江边,作者手拄拐杖,静静伫立,聆听江水奔流的声音。人与大自然仿佛已融为一体。这一画面意境深沉,有厚重的沧桑之感,同时又有超旷散淡之情。
这三句以静夜为背景,从听觉的感受来表现,写了深夜里的三种声音:鼻息声、敲门声和江声。有意味的是,前两种声音本来更弱,却传达出一种骚动;后一种声音本来更强,却反倒让人沉静。作者虽非有意作比,却让人感觉到尘世的喧哗、大自然对心灵的抚慰。而最后一句,还自然巧妙地引出作者下面的沉思。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庄子·知北游》中说:“舜问乎丞曰:‘道何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意思是说,人的身体和生命不属于自己,是天地赋予的。苏轼这里所说的“此身非我有”,化用《庄子》之言而另有他意,强调的是自己的身不由己。
“何时忘却营营”,化自《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本是说,为人当守本分,保其生机,不要因世事而思虑百端,随其周旋忙碌。“营营”,纷乱貌,这里引申为追求功名利禄。
这两句是说,身在宦途,身不由己,一生颠沛漂泊,总是苦于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什么时候才能够不再为功名利禄而劳苦奔波呢?“长恨”,揭示出内心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何时”,又表示其实还是很难真正忘却。这种矛盾正是作者内心苦闷的根由所在。苏轼素有经世济民之心,虽然政治上屡受打击,但要一下子抛弃夙愿,归隐山林,对他来说,仍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抉择。
这两句既饱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达出一种寻求解脱而又难以超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发人深思的力量。不仅是苏轼,生活在尘世之中、徘徊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人,谁没有这样的感叹呢?
夜阑风静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心绪纷乱的作者,将目光投向江面,夜深风静,水波不兴,如绉纱一样平展。“阑”,尽,晚。“豰”,一种有皱纹的纱。“豰纹”,形容水中细小的波纹。风平浪静,没有喧嚣与烦杂,象征着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因此,这一句不是纯粹写景,而是作者心与景会的结果。
接下来的“小舟”两句,直抒胸怀,表达愿望:希望自己能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烟波江湖安闲地度过余生。可以说,这既是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感性向往,也是对孔子所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人生选择的理性认同。
这首词,写景、抒情、议论,结合得非常好。作者将客观物境与主观心境融为一体,写出了谪居中的苏轼的真性情,反映了他的生活理想和精神追求。元好问评论苏轼词说:“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元好问道出了苏词的总的特点:文如其人,个性鲜明。这也恰好指出了这首《临江仙》的最成功之处。
关于这首词,宋人笔记中记载了一段趣话。叶梦得《避暑录话》载:“(苏轼)与数客饮江上。夜归,江面际天,风露浩然,有当其意,乃作歌辞,所谓‘夜阑风静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者,与客大歌数过而散。翼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江边,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
这虽然只是一种传说,却从社会效果上说明了苏轼此词的艺术感染力。其实,对于苏轼来说,庙堂之上或江海之中,并无本质差别,他要归隐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心安是归处”。至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那只是作者渴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而已。
以前一直以为自己已做到胸怀光风霁月;心可日月行空;气魄正大盛壮;襟怀广阔能容;情高志远,趣洁识卓;言笑从容自如。已悟透凡尘,了无牵拌。谁想痴之一字是我怎么也迈不过的坎。痴情种种,早成相思,相思如刀上的刃;如穿心之箭;似断肠之斧;好象炼狱之煎熬;刻骨铭心;挣扎愈痛!既割伤了自己,又刺痛了别人;其实根本就是一凡夫耳!
此痴参悟许久。知妄想无得。于是乎放任漂流。忘记所有;弃之不想;疗补裂痕。抛却一切种种幽幽乱乱。当然也要放下手中之笔,心中的感叹伤魂往往不敬意间由笔而生。不能为我所制。故扔之荒耦,不见不弄。献此表达这半月来知我亲我的良师益友。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若问豪情可有;当在茶酒之中。惟有无思无识。才能不悲不痛。
苏轼在黄州经历了思想上的涅磐,从“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的凄惶不定,惊疑恐惧,到“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的挂冠而去,吟啸江湖的渴望,再到《东坡》中铿然曳杖,月夜行于山路中的自得其乐,他终于不再受羁绊了。从此,山光水影,月色清流,在他的诗文中都那么妙趣横生,有了真灵性。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写的有点轻松了,而《东坡突围》又有点沉重。其实,人的一生,总有矛盾困厄,挣扎之时,不同的是,有的人战胜了自己,有的人无法自拔。我一直对秦观的词兴趣不大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当然,因人的思想、性格的不同,面对外来的屈辱时,人们的反映是不一样的。翻译家傅雷在《约翰克里斯朵夫》前的序言中说,“人在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首先要战胜内在的自我”,然而傅雷在文革开始之时,因不堪屈辱,与妻子愤而自杀。随之而亡的老舍,邓拓等人,未必都是软弱。那是中国知识分子士可杀不可辱的傲气。我们不能脱离时代苛责他们.
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道破了这两难抉择的原委,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因为生存,意味着默默忍受那无涯的痛苦;想想文革中忍辱而存的黄永玉,还有那些被俘虏后获释归来,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志愿军们,人之渴望解脱,大抵是渴望能高贵自由的活着。不能够时,宁愿毁灭,求得解脱。可是,那是真正的解脱吗?
我相信,每个人都背负着爱与责任,即使有多少痛苦,也需要为所有爱你的人好好活下去。
苏轼在《留侯论》中认为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不足为训,我总觉得他是写给自己看的,是自己在给自己打气。
苏东坡的伟大也就在于此,当他不再苟苟营营而生,从虚幻的追求中走出来,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他就给自己傲岸的心找到了一个永恒的精神家园。从此,风风雨雨都不能使他颓废了。
鲁迅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想是因为他大概与苏轼一样,在找寻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永远沉淀在浮华之下,所以选择了沉默。夕阳垂地大江流的博客
以舟为家,以水为伴,鄙弃和疏远的是红尘俗世的蝇头小利,蜗角微名,这是一种人生方式与态度,也是看破红尘后一种高远的精神境界。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诗人由长江的浩浩荡荡而无穷,不由联想到人生的匆匆忙忙而有尽。长江无拘无碍,奔流万里,人生多灾多难,举步维艰。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儒家的这一立身处世的原则毕竟是苏轼的人生信念。佛家又有言:万念皆从心起。“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是苏轼从仕途风波和眼前大江得到的人生感悟。奔波竞逐在纷纷扰扰的名利场是非地中的众生,要获得这种哲理体悟已非易事,要真正做到更是谈何容易!
心是莲花开
开在王维松间明月的清辉里
开在清泉缓缓流过岁月的河床边
心是莲花开
开在苏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渡口旁
开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驿站边
心是莲花开
开在张若虚春江花月的清夜里
开在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诗情里
心是莲花开
那一朵尘世中最美的花啊
婷婷的开在水的一方
开在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境界中
心是莲花开
开在茂盛林叶间蝉鸣的风中
心是莲花开
开在夏日最后一抹斜阳似火的绚烂光彩里
心是莲花开
开在迢迢银河边牛郎织女的鹊桥上
心是莲花开
开在葡萄架下窃窃私语的幽影里
心是莲花开
每个人心中都珍藏的花儿啊
时时绽放那圣洁的光芒
那熙熙攘攘的人世间
是美好的天堂
选择人生的方向,需要认清自我,审视自我,用一颗平常的心聆听自我价值的呼唤,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选择了人生的方向,需要肯定自我,相信自我,用一颗不屈的心擎起理想千斤!在生活中也许我们“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也许我们“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许我们“仰天大笑出门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天生我才必有用”中几多豪迈与洒脱。
只要选择好人生的方向,平凡的岗位一样会闪现生命的亮色,平凡的付出一样可以汇成江海。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选择好方向,你会像蛟龙掠过浅滩小河到浩瀚海洋上击水三千,你会像大鹏飞越平地、低空,在苍茫的天宇中扶摇直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见证了孤苦无依的飘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带走了蝇营狗苟的烦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袭蓑衣,织就了风吹雨打后的宁静……一枝一叶一世界,一词一句总关情。
五象之鹰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