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捕猎工具:小额信贷产业化前景美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6:15:36


小额信贷产业化前景美妙
孔明明
共1页 [1]
字号:【大中小】
作为小额信贷产业化的市场主体,小额信贷机构的核心是其商业性。它不是对资金需求者进行简单的慈善性捐助,而是通过提高借款人的生产能力产生商业回报,实现自我维持
去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让小额信贷在我国再次受到关注,并提至新的认识高度。
从1993年的试点,到1996年的项目扩展和2000年开始的金融机构全面介入,我国的小额信贷已经走过了十三个年头。农村金融研究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何广文教授认为,种种迹象表明,将小额信贷当做单一产业来运作和发展,完全可以有一个美好的前景。问题是,从各级政府到金融市场 主体如何推进小额信贷产业化的进程。
小额信贷遭遇供需“肠梗阻”
据统计,截至2005年9月末,全国获得农信社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的农户达到7134万户,占我国2.2亿农户总数的32.31%。假定这2.2亿农户中有实际贷款需求的为1.2亿户,那么,农信社小额贷款实际满足了农户贷款需求的60%。
抛开农信社发放的贷款,其他几类小额信贷总余额不到300亿元人民币。这对于中国1.2亿贫困和低收入农户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到目前为止,我国小额信贷仍处于试验探索阶段,或者说是小额信贷发展的初级阶段,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但由于小额信贷本身的特征和优势,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
小额信贷与传统金融相比有显著特点:一是贷款对象主要是中低收入群体,主要为三类人群——农户、城市中低收入者、城乡微小型企业及个体工商 户;二是借贷手续快速简便,贷款数额一般较小;三是吸收民间互助组织或合作组织,以信用替代抵押担保;四是就组织机构而言,其资本结构具有准股权性质,所 受到的外部控制和监管一般较少。
从国际上成功的经验来看,发展小额信贷对于缩小个人收入差距、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和资源有限性问题,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促进作用。我国小额信 贷的发展却显得十分艰难。一方面,小额信贷受到农民和下岗工人的热烈欢迎;另一方面,小额信贷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供给方式满足这种金融需求。
推广小额信贷究竟难在哪里?先看一个例子:某省商业银行曾大力推广小额信贷,仅1999年1~5月就发放2.94亿元,但仅过了一年,该业 务就停办了。原来借贷者通常居住在偏远的乡村地区,银行必须派人前往这些地区开展贷款业务,即使借贷者要求的贷款金额只有区区一两千元。
据有关调查显示,这种小额信贷使银行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成本远高于其回报。
除此之外,农民的信用贷款额度很小,很难满足其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这种状况在我国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尤为突出。
与此同时,解决城市下岗工人再就业资金的小额信贷也遇到不少困难:一是城市大银行一般不愿意把资金投向下岗职工;二是城市下岗工人绝大多数还没有纳入任何一个金融机构的征信系统。
中国小额信贷协会秘书长白澄宇认为,缺乏相关政策来鼓励商业金融机构的参与、未能向私营行业开放金融市场、人为将利率控制在低水平以及缺乏相应的法律框架,都是制约小额信贷发展的主要瓶颈。
民间金融催生小额贷款公司
小额信贷在我国遇到了诸多制度与环境方面的困难。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小额信贷要想获得大发展尚需多方努力,其中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意义重大。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资金需求。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其贷款权限逐步上收,客户准入门槛日渐提高,贷款对象向大企业集中。据调查,有79%的中小企业得不到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这些企业不得不寻求民间融资。
据央行调查统计司调查,我国民间融资规模为9500亿元,占GDP的6.96%,占本外币贷款的5.92%。一份来自民间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中小企业约有1/3的融资来自非正规途径。
民间借贷如此发达,说明这是一个有极大发展空间的产业。但民间借贷也有很大风险,有可能引发金融诈骗,使贷款人遭受损失。
有专家指出,民间融资不是洪水,不能堵,只能用疏通的方法将其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
2005年,我国在山西、陕西、四川、贵州、内蒙古推出了小额贷款试点。到2006年10月,已经成立了7家商业性民营小额贷款公司。央行的 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被视为“阳光行动”,使活跃于民间的“地下金融”合法化,并逐步纳入正常金融体系。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使部分隐性民间借贷浮出水面,加之 规定了其贷款利率最高限,因此,可有效防止高利贷现象,同时也可减少经济纠纷,保持社会稳定。

这些小额贷款公司的产品具有额度低、免抵押、免担保的特性。1000元~10万元,甚至1000元以内的贷款,都可以向这些机构申请。此类公司专职做小额贷款,专人服务,更加方便快捷。申请人准备好所需的相关资料,当天借款便可划到借款人的指定账户。
专家认为,小额信贷的重要特征是其民间性,也就是充分动员民间的非政府组织的力量,让非正式的金融机构弥补正式金融机构的不足。的确,小额贷 款公司的成立不仅为民间资本找到了一条投资盈利的新渠道,为培育未来的民营银行打下了基础,也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域解决了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同时作为正 规金融在县域服务不足的补充,弥补了现有金融机构因“条条框框”的限制,致使很多有潜质企业因得不到资金支持而不能发展的欠缺。
控制贷款风险实现商业上的可持续性
作为小额信贷产业化的市场主体,小额信贷机构的核心是其商业性。它不是对资金需求者进行简单的慈善性捐助,而是以信贷方式实现良性经营,通过提高借款人的生产能力并产生商业性回报,从而实现小额信贷机构的自我维持和商业上的可持续性发展。
专家指出,小额信贷机构要保证商业上的可持续性,首要的问题就是控制贷款风险,尽量降低呆坏账比率。小额信贷机构的风险控制是否到位,首先取 决于对借款人信用的了解程度,对借款人信用了解越彻底,就越能有效降低贷款后的道德风险。这就需要小额信贷组织有足够的风险评估技术和人才。同时,风险控 制还涉及贷款的担保品和抵押品等问题。
中国银监会政策法规部主任黄毅介绍了国际商业型小额信贷机构成功运作的机制,包括联保小组、激励机制、规律的还款期限以及抵押抵补政策等。
从本质上来讲,联保小组通过小组内部对执行合同的强制和组员之间彼此的监督,达到了降低违约率、提高偿还率的目的。
小额信贷机构通过最初的小额贷款,在获得一定偿付之后,逐渐增加对该客户的贷款规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借款人的违约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提高借款人的积极性。
“规律的还款期限”的核心想法是对借出款项进行规律的小数额回收,以期尽早发现违约,并将违约者剔除出去,这可以使贷款机构掌握借款人的现金流,降低经营风险。
“抵押抵补机制”要求在信贷金额超过一定数额以上的借款人,将其借款数额的0.5%作为“紧急基金”。此外,还有5%的信贷数额作为“组税”计提在联保小组的集体账号中。这笔钱不可以从小额信贷机构提取,作为“强制存款”,它类似于抵押物品,在组员违约时进行抵补。
虽然目前还无法判断哪种方式是最为有效的运作机制,但中国小额信贷机构完全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适应小额信贷产业化发展的运作机制。
存入“我的阅览室”
龙源期刊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