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蜀山之血神经:胡乔木:文革是“内乱” 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革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39:19


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史学苑 > 正文

 

胡乔木:文革是“内乱” 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革命

2011年07月02日 15:15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鲁书月

核心提示:胡乔木认为,“文化大革命”不能在任何意义上成为一个革命。但也不是反革命。也不能称为动乱。因为“动乱没有政治含义”。他也不赞成政变说。经过反复分析和推敲,最终,他把“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定为“内乱”。

本文来源:《学习时报》2011年6月27日第9版,作者:鲁书月,原题:《胡乔木对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形成的贡献》

在建党90周年之际,又恰逢《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通过30周年。30年前,为了清除“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为了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毅然决定对新中国成立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即要做一个历史决议。通过这个决议,“总结经验,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历史决议的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书记处领导下,由邓小平主持进行的。胡乔木作为决议起草的负责人,在贯彻落实邓小平、党中央的指示,在对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决议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分析评价及解决方案的提出上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

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是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整个“文化大革命”部分由胡乔木亲自起草。他对“文化大革命”发生原因的剖析,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特定内涵的阐释,对“文化大革命”性质的界定,都被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所采纳和认可。

关于“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这是起草历史决议的两个难题之一。在这个问题上,党内外意见很不一致。有人把“文革”发生的原因归结为毛泽东个人,也有人延续1945年的历史决议的分析方法,从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和阶级根源上找原因。胡乔木认为:“个人的品质,个人的性格……不是说没有影响”,但是,“讲这些东西不能教育人民,不能教育群众”。另外,他不主张沿用1945年的历史决议。同时,他也不同意沿袭过去简单地从阶级根源找原因的传统方法。他说:“这不单单是一个阶级根源问题。”他认为,“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最根本是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的认识和估计犯了错误。认为抓阶级斗争是党的最重要的工作,并把政治的作用估计到不适当的程度,说政治统帅一切,继而变成阶级斗争统帅一切;中国革命胜利,使毛泽东的威信越来越高,骄傲情绪的增长,个人专断的发展,党内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从而导致不幸的后果;国家本身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落后,革命成功后没来得及把落后的东西统统铲除掉,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文化、教育、知识分子等方面长期以来的偏向,对“文化大革命”的准备,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使我们党执政后缺乏成熟的理论和有效的监督;把反修防修不适当地扩大到国内、党内;追求空想社会主义目标,是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一个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1981年4月1日,胡乔木提出修改决议的新设想时,对“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又重新做了归纳。主要是两条:一条是社会主义历史很短,没有经验,不成熟,社会主义应怎么建设,怎么继续发展,本来不清楚,加上苏联扩张的影响;一个是社会主义在东方国家首先胜利,使得社会主义运动带上了旧的残余影响,中国封建主义社会的历史长,封建专制的遗毒对党内的影响比较大,使毛主席个人专断得以滋长。胡乔木的这些意见,得到了邓小平的肯定。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