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粉黛仙路书包网:构建长江开发与保护的和谐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0:22:47
构建长江开发与保护的和谐关系  文件类型:DOC/Microsoft Word  文件大小:字节构建长江开发与保护的和谐关系
雷阿林 李志军 李迎喜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湖北 武汉 430051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开发长江水资源在全国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分析了目前水资源开发所暴露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论述了构建长江水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和谐关系的紧迫性,并进一步剖析了开发长江水资源与保护长江生态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协调长江水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初步设想与理论构架.
关键词 长江 水资源开发 生态保护 和谐
长江流域是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地域之一,不仅是全国水资源战略优化配置的重要地区,同时又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开发长江水资源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支撑与保障.然而,传统的开发模式暴露出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已威胁到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与其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如何协调长江水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促进人水和谐,是长江水资源开发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开发长江在全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长江流域是全国经济重点区域
经过建国后50年的建设与发展,长江流域已形成以上海,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区,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区.上海浦东及长江沿岸城市的开放使长江经济带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2002年全流域国内生产总值(GDP)36526亿元(2002年价,下同),占全国的3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563元/人,略高于全国平均值;工农业总产值34453亿元,占全国的31.2%;财政总收入4580亿元,占全国的34%.
流域耕地面积2289万hm2,占全国耕地的17.6%,农业总产值7814亿元,占全国的31.4%;粮食总产量23646万t,占全国的51.7%.流域内的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巢湖地区和太湖地区等六大平原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
长江流域是我国近代工业发祥地,目前已形成以冶金,纺织,机械,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全流域工业总产值26638亿元,占全国的31.1%;钢材产量5583万t,占全国的43.4%;棉纱产量230万t,占全国的35%.
长江流域有城市217个(县级市及以上),占全国城市数的32.7%;其中2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有5个(上海,重庆,武汉,南京,成都),100~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有5个(昆明,贵阳,长沙,南昌,杭州),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8个,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65个,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134个.沿长江干流分布的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4个超大城市又是长江流域的中心城市和城镇分布体系的中心,其中上海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贸易港口.
长江流域水资源战略地位突出
开发长江水电资源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水电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占世界电力供应总量的20%左右.与煤炭等化石能源发电相比,水电具有无温室气体排放,资源可再生等优点,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能源资源.发达国家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一般在75%以上,我国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到25%.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同时,资源和环境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积极优先发展水电符合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预计到202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3亿kW(其中小水电9300万kW),按现有装机水平,平均每年需新增装机800多万kW.
长江流域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据全国水力资源复查统计成果,理论蕴藏量277808MW,约占全国的40%,其中技术可开发量256270MW,约占全国的48%.截止2001年底,全流域已开发27.2%(按装机容量计),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开发潜力大.开发长江水电资源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长江流域处于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枢纽地带
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年均水资源总量约9600亿m3,占全国的约36.5%,每平方公里水资源量55万m3,为全国平均值的1.9倍.丰富的水资源不仅构成本流域水源,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路的水源地.长江流域北与水资源短缺的黄,淮,海流域相邻,南与水资源丰富的西南诸河相接,承上启下连接全国丰水区与缺水区,在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关系到全国水资源战略优化配置的南水北调工程,已完成东,中,西三线的总体规划,东线,中线已开工建设.还要进一步研究远景西部大开发扩大调水规模及流域内工程性缺水地区的调水问题,研究西南国际诸河的开发利用方向及与长江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以支撑全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长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潜力大,开发的重点河流是长江上游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并以兴建大型尤其是1000MW以上的巨型水电站为主.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水电建设随着技术制约,投资制约,市场制约的逐步解决,我国水电建设又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阶段,长江流域成为我国近期"西电东送"水电建设的重点区域,将推动长江经济带乃至整个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开发长江暴露的生态问题日趋严重
随着长江水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其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社会关注程度上升.特别是干流梯级开发影响范围广,因素复杂,周期长,有些影响具有累积和滞后效应,甚至还有一些不可逆影响,包括水电拦河筑坝建库带来上下游水文泥沙情势变化,引起库区和下游水质,水温等水环境不同程度的改变;由此产生闸,坝的阻隔和水生生境变化对鱼类等水生生物影响;水库淹没对陆生动植物造成影响;一些工程还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的影响问题等.
梯级开发,流域自然生态受损
流域梯级开发,导致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受损,如对水生生物生境连通性的影响,特别是对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阻隔影响,以及水库蓄水后,河道水面加宽,可能隔断两岸重要陆生生物的交流,使陆生生境的连通性减弱等.
水电工程建坝蓄水发电运行后,连续河道变成了分段型河道,使天然河流的流量,流速,水位等水文,泥沙情势发生明显变化,年内径流过程均化,引起水生生境发生变化.4~7月为鱼类繁殖季节,由于水库的调蓄作用,可能导致坝下江段原本的涨水过程变得洪峰低平,涨幅很小,使鱼类繁殖受到抑制.
建高坝大库,将改变天然河流水温,坝前垂向水温呈现明显分层现象,水温分层将使水库下层的水体水温常年维持在较稳定的低温状态.特别是连续的高坝大库梯级开发,将使坝下游水温难以恢复到鱼类繁殖水温的最低要求,导致鱼类繁殖延期.
水库蓄水淹没了江河的自然生态系统,水生生物群落将发生急剧变化,由于多年的开发,长江上一些不能适应生态环境变迁的江河急流型种类如底栖生物中的红河螺,蜉游目昆虫,鱼类的白甲鱼,爬岩鳅,光倒刺鲃,桂华鲮,卷口鱼等逐渐在库区消亡.加上水质污染等原因,生物多样性受到重大影响,许多动,植物数量大大减少,一些珍稀品种面临灭绝.目前,长江白鱀豚种群数量已不足100头.南京以下江段盛产的鲥鱼,刀鱼与七十年代相比已减少 80%以上.干流四大家鱼产卵场和渔场规模缩小,一些严重污染的江段甚至鱼虾绝迹.
水资源梯级开发造成部分生态敏感区受到胁迫.近期金沙江向家坝,溪落渡等多个梯级的开发,将对长江上游的珍稀和特有鱼类产生显著影响;位于长江中游的鄱阳湖地区,被江西省确定为经济开发区,同时提出要实施鄱阳湖湖口控制工程,这势必对列入国际重要湿地的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产生显著的影响;作为流域出口的长江口,既是生态最敏感的区域,又处于长江和沿海两条经济发展带的交汇点,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为一体,也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加入WTO之后率先与国际接轨的重点地区,长江口北支整治,南支深水航道整治,滩涂围垦造地及岸线开发利用工程等对长江口的生态环境也会造成显著的影响等.
围滩造地,湖泊重要湿地萎缩
围滩造地导致初级生产者的植物被破坏,水禽,两栖类和爬行动物以及鱼类的栖息地,捕食地和繁殖场所的改变或丧失,生物的种群数量减少.根据有关研究资料,上海市围垦土地面积占上海现有土地面积的52%.自1950年至2000年间,上海市共围垦滩涂125万亩,造成长江口地区重要湿地严重萎缩.如崇明东滩湿地,鸟类资源丰富,于1994年11月被国家环保局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湿地名录(第一批)》.原来有许多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鸟类和《中日候鸟及其栖息地环境的协议》范围的鸟类,从1955年到1981年,政府组织的对崇明岛滩涂的围垦多达7次,其中1958年第五次大围垦是在120 km长的滩涂上进行全面围垦,使东滩湿地大面积消失,造成鸟类栖息地的极大破坏.特别是1993年东旺沙的围垦,使在此越冬的约3000~3500只小天鹅群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小天鹅在此消失.洞庭湖在过去150年间萎缩了57%,近50年萎缩了38%.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50年代有湖泊1,066个,总面积达8,300km2,目前仅存309个,总面积缩小到2,656 km2,其中面积1 km2以上的湖泊仅剩181个,"千湖之省"已成为过去.武汉市亦有"百湖之市"的美誉,但现在也名难符实,湖泊数量仅存27个.
挖压拆迁,流域水土流失加剧
据调查,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56.2万平方公里,流域土壤侵蚀总量22.4亿吨,其中宜昌以上水土流失面积35.2万平方公里,平均土壤侵蚀量14.1亿吨,均占流域总量的63%.
水电工程施工场地和移民安置区一般位于水土流失易发生地区.水电工程施工,移民安置期间因平整,占压,开挖,新开耕地,改田改土等活动将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加重了流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不仅导致了洞庭湖,鄱阳湖等长江中下游重要湖泊湿地的严重淤积和日渐萎缩,而且也直接威胁水利工程本身的运用功能.大渡河上的龚嘴电站水库在建成后十年内便让泥沙吃掉了超过40%的库容,仅仅20年,50多m深的水库,淤得只剩下20m,库容从3.2亿 m3下降到0.85亿m3,累计淤积泥沙占库容的2/3,从10年前开始,龚嘴水库只能勉强进行径流发电,完全失去了调节能力;贵州乌江渡水电站,原设计100年淤满60m死库容,结果仅仅10年就淤了70m.
筑坝建库,水域纳污能力改变
在河道筑坝建库后,水文条件发生变化,对库区及坝下游河段的纳污能力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如库区水体增大,总体上水环境容量增加;经水库调节,枯水期下泄流量一般比建库前要大,有利于提高坝下游枯水期的纳污能力.
但筑坝建库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建坝后库区水深增加,深层水溶解氧含量降低;流速减小,库岸水体稀释扩散能力减弱,部分库湾,库汊可能出现不同程度富营养化.长江三峡在2003年蓄水以来,在香溪河,大宁河等支流库湾就连续出现过两次"水华"现象.水电站一般承担电网调峰任务,水库调度过程中易引起坝下游河段短时断流,或流量,水位变幅过大,特别是引水式和混合式水电开发方式,如没有安排坝下下泄生态环境流量,还将造成坝下河段季节性脱水,引起坝下游水体纳污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坝下游河段的生态服务功能.岷江的梯级开发就出现过这种现象.又如汉江近几年发生7次大范围的"水华",与丹江口建坝及长江的顶托作用密切相关.长江涨水导致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突变,流速锐减,水体纳污能力降低,加上水体中氮,磷含量普遍偏高,引发"水华",对武汉等地的供水水源构成威胁.
长江开发与保护和谐关系的内涵
构建长江开发与保护的和谐关系,就是运用科学发展观,将水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使长江既具有优良的服务功能,满足人类对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需求,又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维护长江健康生命.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维护长江健康生态系统,维持物种多样性
长江是水生生物生长繁殖的理想生境, 长江流域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著名的淡水生物的宝库.长江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主要产地,渔业产量占全国淡水渔业产量的60%以上.长江水系(包括河口地区)有鱼类370余种,其中纯淡水鱼类294种,约占全国淡水鱼种类总数的1/3.此外,长江也是白鱀豚,中华鲟,长江鲟,白鲟,胭脂鱼和鲥鱼等名贵珍稀水生动物的栖息地.
维护长江健康生态系统,主要是满足这些物种的生存繁衍的基本条件,特别是长江特有物种,必须确保其种质资源得以延续,基因库得以保存.对于重要物种的栖息繁衍场所设立自然保护区.长江水资源开发建设应从资金制约,市场制约迅速过渡到生态制约中来,要充分考虑长江健康水生态系统的要求,合理规划,有序开发.
合理开发水资源,支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专家预测2020年中国一次能源的需求在25~33亿吨标准煤之间,最少将是2000年的两倍.
水电资源总量在中国能源组成中仅次于煤.我国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一位,水电能源是中国现有能源中唯一可以大规模开发的可再生能源.因此,中国的能源结构和发展趋势决定15~20年内需要大力发展水电.
站在全国全社会的高度,在充分规避生态风险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长江水资源,支撑整个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是现代水利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总之,构建长江开发与保护的和谐关系,就是要贯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思想,即在长江开发规划和设计中充分考虑流域生态的制约因素,结合生态要求,不断优化开发规划和设计方案,发挥有利生态影响,避免或减缓不利生态影响,寻找最佳结合点,力争实现双赢.
协调长江开发与保护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进一步开发长江水资源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维护健康长江,显得极为重要.
辨析开发中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通过长江五十余年治江史的历史回顾,全面系统总结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经验和教训,认识水资源开发利用在重点水系,重点区域,重点工程,以及流域整体存在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辨识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制约问题
从流域内分布的自然资源,自然生态,自然景观,特有的人文景观等具有全球保护意义,国家保护意义,流域保护意义,区域保护意义的角度,辨识长江流域分布的重要生境及生态环境敏感区,结合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布局和建设情况,分析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制约问题.
研究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叠加累积效应
从全流域角度,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时,空尺度变化对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可能产生的叠加综合影响,以及水污染问题的叠加影响等.
选择重点水系开展流域梯级开发对重要水生生物生境要素的影响及叠加累积影响的生态学响应研究;选择典型区域(如鄱阳湖,洞庭湖)开展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重要湿地的叠加累积效应研究;开展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长江口生态环境的叠加累积效应研究,包括对长江口来水来沙及河道,滩涂演变的影响,对长江口盐水入侵的叠加累积影响,对长江口重要生物生存环境的叠加累积影响等,并分析长江口地区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
探讨生态修复补偿及生态调度措施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环境影响论证和评价结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对丹江口库区和汉江中下游区调水影响区的生态修复补偿措施.包括在丹江口库区库湾,汉江中下游选取典型区域,提出生态修复补偿措施,以减轻和改善库湾水体及汉江中下游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
洞庭湖和鄱阳湖是长江流域的两大重要湖泊和重要的水生生境.洞庭湖有2个自然保护区,其中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河湖补给的湿地生态,保护主要对象是越冬候鸟;目平湖湿地保护区是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湿地生态.鄱阳湖有9个自然保护区,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主要是鸟类;鄱阳湖青岚湖自然保护区和鄱阳湖南矶山自然保护区,属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主要是越冬候鸟;鄱阳湖幼鲥鱼自然保护区,江豚自然保护区,银鱼自然保护区,刀鲚自然保护区,鲤鲫鱼自然保护区,河蚌自然保护区也均属省级自然保护区.因此,维护两大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特别是三峡工程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改变了长江与洞庭湖和鄱阳湖之间的水沙输移关系,将对湖区水文情势,泥沙输移及沉积产生影响,从而对湖区水生生态,湿地生态等产生影响.应根据鄱阳湖,洞庭湖两重点区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叠加累积效应,开展长江流域江湖关系变化后重要湖泊生态修复补偿措施的研究.
长江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上受干流径流量变化的影响,下受海潮入侵的影响,径流和潮流在河口的相互作用,使河口地区生态环境极为复杂和敏感.目前长江河口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区域水污染日趋严重,威胁城市用水安全;赤潮频发,盐水入侵较重;滩涂湿地过度围垦,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渔业资源衰退;生物多样性指数降低,生态环境质量呈衰退趋势.应根据长江口生态环境叠加累积效应研究成果和河口地区生态环境特点,以长江口湿地生态,水生生态和水环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生态修复补偿措施.
长江流域已建和在建的大型工程运行后会对工程下游区的水文情势产生影响,从而对下游区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应选取典型工程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探讨实施水资源生态调度的方案.
提出维系健康长江的管理对策
以"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为宗旨,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长江实际,开展健康长江生态评价体系的研究;流域生态环境信息库的建设;流域生态环境预警系统及水资源保护管理系统的研发.为各级水资源管理人员开展水资源管理信息处理,取水许可管理,排污口管理,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管理支持与保障服务;实现水资源管理信息的实时发布,交互式查询和决策建议等多种支持功能,为水资源管理部门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科学管理提供较为全面而可靠的决策支持.
面对日益恶化的长江生态环境,我们在品尝开发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不得不吞下自身所酿制的苦果.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如何从先贤的思想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协调,学会与长江和平共处,肩挑开发与保护两付重任是新时期治江人面对的长期科学命题.善待长江,就是善待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