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双倍宠爱下载:敬畏之心 惜福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07:14

现代的生活水平与环境导致现代人越来越倾心于物欲的享受,这并不是

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在这一方面。我们是否能从曾国藩身上学习借鉴点什么?应当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妥善处理物欲的中庸心态。对名利、金钱、地位的过分要求势必要使人付出代价。你如果不能平静地对待自己的际遇,一旦过度,超过其自身的承受力,那么到头来吃苦的是你自己。平淡而又明智地选择一个恰当的位置,才可以让生命顺利,怡享天年。中庸是一种对人生明智的体悟。它更接近客观世界的本性,以及人自己依照这个客观世界的规律去做的准则。它能够使人对功名利禄保持淡泊的态度,而对天命却抱有敬畏的态度。

   曾国藩就在浩渺的宇宙万物之间,觉察到了人类的渺小。他曾说过:“细想古往今来,亿万年无有终期,人们生活在其间,数十年只是须臾瞬息。大地数万里,不能穷极,人在其中休息游玩,白天犹如一间房子,夜晚好比一张卧榻。古人的书籍,近人的著述,浩如烟海,人的一生所能读的不过九牛一毛。事情复杂多样,可以获得美名的道路也有千万条,人们一生中力所能及之事,不过如沧海一粟。知道上天悠悠无穷,人的生命无比短暂,那么遇到忧患和非常不顺心的事。应当稍稍忍耐以待其自消;知道大地的广阔,而自己在大地上的位置却非常之小,那么遇到名利的事情,就会主动避让三分,恬淡处之。知道古往今来的著述无穷无尽,而自己的见识非常浅薄,那么就不会再以一己之见而自喜,应当择善而从,并以谦虚的美德而保持它。知道事情复杂多样,而自己所办的事情非常少,那么就不敢以功名自夸,应思考推举贤才而一起去完成大的功业。”

 

 陈平历六任上司 为何始终位高权重成官场不倒翁?  

核心提示:乡巴佬陈平年近不惑才出来打拼前途,人际关系资源相当匮乏,活动经费也捉襟见肘,再加之先后跟随的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太后吕雉、汉文帝刘恒等六位领导,均非吃斋念佛的良辈善主,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其中任何一只“恶虎”吞没。

 

而陈平非但未成为虎口之食,恰恰相反,他总是与时俱进,愈来愈受到诸位老板的抬举:作为刘邦的高参十多年,他工作积极表现不俗,尤其是拿手好戏“六出奇计”,不止一次使老刘绝处逢生化险为夷,相继被授予“户牖侯”、“曲逆侯”等光荣称号;汉惠帝刘盈做傀儡皇帝期间,他稳坐左丞相之位七年;吕雉监朝之后,他担任右丞相达八年之久;老吕死后,他十分果断地与周勃联手,力挽狂澜,一举粉碎了吕氏外戚集团,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并主动让出右丞相之位,甘居副职,后独任丞相至寿终正寝。

人在官场飘,焉能不挨刀?官场明枪暗箭的特殊生态环境,决定了做官的风险系数之高。可是,仕途有没有常青树?官场有没有不倒翁?答案是肯定的,但这样的官员如凤毛麟角,稀之又少。西汉初年的杰出政治家、谋略家陈平,堪称一枚久经暴风骤雨考验的胜利硕果。

乡巴佬陈平年近不惑才出来打拼前途,人际关系资源相当匮乏,活动经费也捉襟见肘,再加之先后跟随的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太后吕雉、汉文帝刘恒等六位领导,均非吃斋念佛的良辈善主,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其中任何一只“恶虎”吞没。而陈平非但未成为虎口之食,恰恰相反,他总是与时俱进,愈来愈受到诸位老板的抬举:作为刘邦的高参十多年,他工作积极表现不俗,尤其是拿手好戏“六出奇计”,不止一次使老刘绝处逢生化险为夷,相继被授予“户牖侯”、“曲逆侯”等光荣称号;汉惠帝刘盈做傀儡皇帝期间,他稳坐左丞相之位七年;吕雉监朝之后,他担任右丞相达八年之久;老吕死后,他十分果断地与周勃联手,力挽狂澜,一举粉碎了吕氏外戚集团,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并主动让出右丞相之位,甘居副职,后独任丞相至寿终正寝。

纵观老陈同志的光荣一生,他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官场不倒翁”的人间奇迹,是因为他把“官场成功学”这门相当棘手的功课,演绎到了一个驾轻就熟、出人意料的新高度。

首先,要不甘平凡,大胆敢玩。陈平系农家子弟,父母早逝,跟着哥嫂马马虎虎过日子,可谓时运差基础弱起点低,本该老实本分地扎根农村,可他却整天不干家务,不事稼穑,像个专业知识分子一样埋头读书习文。眼看村里的同龄人一个个步入“老婆孩子热炕头”的队伍,陈平却还是“大剩人”一个,无人问津。不过也巧,好事说来就来—有个叫张负的大地主,得知陈平满腹经纶,便打定主意来个“扶贫婚姻”,将连丧五个丈夫号称“克夫状元”的孙女,积极主动“送货上门”。

别人不敢啃的硬骨头,陈平敢啃。陈平欢天喜地地迎娶了这位“老公杀手”,从此过上了夫唱妇随甜甜蜜蜜的生活,不到一年便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众乡亲又通过民主选举,将村中大权完全交到他手里。时间不长,陈平便成了“全县基层干部学习的好榜样”,享誉一方。作为一介泥腿子,能混到妻子、孩子、房子、票子、位子等“五子登科”的份上,已基本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按说应该安于现状心满意足。但陈平想:千里马岂能老死在田垄之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的一声惊雷,送来了劳苦大众翻身闹革命的福音,陈平心急火燎地告别桑梓之地,义无反顾地奔赴临济,在魏王咎麾下做了一名货真价实的“反贼”。

放着安安稳稳的“良民”不干,却干起了高风险的“造反”勾当,陈平堪称不识时务的大胆狂徒。但正是这一次关键性的质变,给陈平的人生带来决定性的飞跃。

树挪死,人挪活。与其冥顽不化地吊死在一棵枯树上,不如审时度势机动灵活地跳槽。这看似三心二意,不安于本职工作的一大缺点,实则成了陈平的制胜法宝、成功之道。老陈一看魏王没多大油水,马上炒了老板的鱿鱼,另谋出路;二看项羽外强中干无发展前途,立即说声“拜拜”,跑到规模虽小却颇有潜力的汉王刘邦手下混事。

由此可见,革命同志并非不能见异思迁,关键是要判断正确,切忌雾里观花水中望月,明珠暗投看走眼了。鸟择良木而栖,人择善主而事。老陈能够不拘一格地解放思想,“生命不息,跳槽不止”地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一点算是聪明绝顶精明到家了。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对于擅长玩弄权术的领导,藏而不露地暗留一手,谦虚谨慎地踢踢皮球,坚决执行命令时打打折扣,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切实可行。譬如,公元前195年,陈平与周勃奉刘邦密令,赴前线执行“就地立斩樊哙,由周勃夺引代之”的重大任务。陈平考虑到老樊系吕雉的亲妹夫,居功甚伟,且刘、吕两领导心志殊异,刘邦大限将近,而吕雉却来日方长,于是就明智地将老樊押解进京,是杀是刮悉听老板最终拍板决定。事实证明,陈平的这个小算盘打得确实高,在返京途中老刘即死翘翘,当主持工作的吕雉得知妹夫依然健在的消息,异常感动地拉着陈平的手,一连说了N个“Thankyou”。只是一念之差,罪过成了功劳,灾祸化为洪福,坏事变成好事。陈平不但毫发未损,还得以提拔重用,加官晋爵,官拜左丞相之要职。

梅花鹿缘何常被猎杀,小乌龟因何得以长寿?因为前者宁折不弯只会昂首,后者能屈能伸善于自我保护。识时务者为俊杰嘛。公元前188年,汉惠帝驾崩,53岁的吕雉临朝听政之后,意欲废除前任领导刘邦“非刘家嫡子嫡孙不得封王”的既定方针,大封自己娘家的吕氏兄弟子侄为王。右丞相王陵坚持原则,脸红脖子粗地强烈反对。陈平一看领导志在必得,大伙持反对意见也是螳臂挡车无济于事,遂见风使舵,违心地送了个顺水人情,说领导堪称伟大英明,如此分封自在情理之中啊。事后,大伙私下里没少骂陈平是左摇右摆的两面派,是卑鄙无耻的小人,但陈平一概置之不理,并意味深长地说:有时候,善于妥协也是一种战斗啊!鉴于王陵等同志处理该事的错误态度,领导罢免了这一干人的实权,其右丞相职位由陈平接替,并一直干到吕雉撒手西归。

人生一世,宦海沉浮,同僚之间难免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如何规避其中之凶险,切实有效地保命护身,的确是一门复杂的大学问。明智者善于防患于未然,该让贤时就让贤,该缩步时就缩步。譬如,公元前205年,和项羽不辞而别之后,陈平只身去投奔刘邦,傍晚时分,误上了黄河水盗的贼船。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陈平,一看盗贼企图谋财害命,遂以帮助摇船为名,大大咧咧地脱光上衣,主动展示出一个不名分文的穷光蛋的形象。两个盗贼一看没有任何作案价值,遂打消了行凶的念头,使陈平化险为夷。再譬如,汉文帝即位之后,一向敏感的陈平预感到,在“灭吕安刘”的军事政变中,大伙肯定认为老陈只是动动脑子耍耍嘴皮子出谋划策而已,大量的具体工作都是人家军权在握的周勃干的,论功行赏周勃理应位列第一,没准皇帝领导及老周本人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自己倘若不谙风情不知趣,仍大模大样地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未免树敌太多积怨太深,反倒不如积极主动发扬风格,高姿态地把右丞相之位让与周勃。如此一来,领导及同事们皆大欢喜,自己也捞到“顾全大局,不居功自傲”的好名声,可谓一举“三赢”。老周干了一个月的右丞相,表现马马虎虎差强人意,和陈平相比简直望尘莫及,遂主动辞职。顺理成章,汉文帝便独任陈平为丞相,一直到其鞠躬尽瘁

在官场的大风大浪之中,一个巍然屹立的不倒翁形象,就这样鲜明生动一笔一画地全面炼成。两千多年以来,特立独行的陈平,熠熠生辉于历史的巅峰之处,面带神秘的微笑,向世人致意挥手。官场前赴后继的衮衮诸公,以及踌躇满志的众多接班人,从这位“常胜将军”的身上,又该汲取哪些经验哪些智慧呢?一切的一切,陈平都会毫无保留一五一十地告诉你。

 

 朱元璋有多残忍?不与政府合作的知识分子均斩首  朱元璋本来就和文化人不是同类,加上“非友即敌”的简单思想作祟,朱元璋大开杀戒了。魏观、高启和王彝于是成了洪武初年众多文字狱的第一批受害者。随着统治的稳固,朱元璋干脆以暴力威胁天下文人支持新王朝,出任官职。朱元璋在刑书《大诰》中设置科目,明文规定“寰中士夫不为君用”,则“诛其身而没其家”。贵溪夏伯启叔侄俩自己砸断自己的手指,苏州姚润、王谟接到任命不出仕,都被斩首并抄家。面临生命威胁的文人们,这才出来做官。做官还不够,朱元璋还要改造文化,像打击政治对手一样,将一切可能威胁皇权的潜在力量都掐死在摇篮里。

本文摘自给《历史把脉之大案人心》 作者:张程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九月,江南著名才子、一代文豪高启受苏州知府魏观案牵连,被腰斩弃市,一同被斩的还有同是文豪的王彝。此案因为一篇文章而起,掀开了明清两代一系列充满腥风血雨的文字狱的序幕。

高启被杀时仅仅是苏州治下的一介草民,却引起了轩然大波,被后世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意义。因为高启不是一般的平民,而是曾经的政治明星、发挥过标杆作用;高启也不是一般的才子佳人,而被清代的赵翼赞誉为“一出笔即有博大昌明气象,亦关有明一代文运,论者推为明初诗人第一”。高启虽然是明朝初期的文坛代表人物,但出生于元朝末期的苏州,主要文学成就是在元朝末期奠定的。张士诚占据东南时,高启居住在吴淞江青丘,号“青丘子”,开始半隐居半高调地在文坛树立了盛名。

明朝建立后,高启对新王朝的态度就带有了很强的象征意义。很多人都盯着他看。

高启一开始对新王朝的建立抱以“欢呼大庆”的态度,热情称赞朱元璋驱逐蒙元建立明朝的行为。在名作《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结尾中他对明朝统一天下大唱赞歌:“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高启说自己“幸逢中国真龙飞”,对朱元璋的称赞接近了肉麻的程度。朱元璋也投怀送抱,王朝刚刚建立的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就招揽高启参修《元史》。高启从此进入了新王朝的权力高层,受诏入京修史时写了《召修〈元史〉赴京师别内》,兴高采烈地说:“宴安圣所戒,胡为守蓬茨?我志愿裨国,有遂幸在斯!”不仅自己积极进入新王朝,高启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动员有才能的朋友出仕。如“北郭十友”之一的余尧臣出任新郑簿时,高启作《答余新郑》:“幸逢昌期勿自弃,愿更努力修嘉名。”

高启的态度得到了新王朝的肯定。他很快就被授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同时承担了教授新王朝“诸王”文化知识的重任。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秋,朱元璋在朝堂上当众擢升高启为户部侍郎。高启刚刚当官一年,就像坐了直升飞机一样,做到了侍郎的高位,令在朱元璋手下奋斗进步了几十年的老人们瞠目结舌。这也体现了朱元璋对高启的肯定和器重。

可就在朝堂上,高启拒绝接受户部侍郎的任命。他的理由有两条:一来自己年少,才35岁;二来自己一介文人,没有实际政务经验,恐怕难当户部的大任。高启的这两条理由都还说得过去,朱元璋心里虽然不快也不好说什么。但高启接着说了一番话,却激怒了朱元璋。高启说自己心力疲惫,请求解除本兼各职,“放归山林”。

你年纪轻轻,才参加工作一年,就以干不了为理由要回家养老?这不能不让人怀疑你是对工作失去了热情、不愿意和同事们相处了。的确,高启是对朱元璋交待的工作厌倦了,而且还对新王朝的政治失去了热情和信心。

和所有的文人一样,高启内心积极入世,非常希望有一番作为。他的文采越飞扬、名声越远播,对自己的政治前途和成就的期望就越高。高启在诗《赠薛相士》中承认:“我少喜功名,轻事勇且狂。顾影每自奇,磊落七尺长。”高启隐居青丘,并不是要做隐士,而是和诸葛亮一样,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出山而已,是静观局势待价而沽。就是在隐居时,高启也经常“登高望远,抚时怀古,其言多激烈慷慨”。明朝建立后,新朝新气象,吸引了高启。高启一开始和新王朝的合作,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态度,并非一个特例。

在南京的一年多高层政治接触,让高启感受到了巨大的政治压力和不适应。

朱元璋等人是农民造反出身,依靠暴力得的天下,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和皇帝的权力,在政策上采取粗暴繁重的方法。比如明朝初年对苏州等东南各地采取打击豪强、加重赋税的政策,对一些不合作的富豪和文人大加挞伐。朱元璋对原来精英阶层的打击面很广,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有人说“才能之士,数年来幸存者百之一二”。高启虽然跻身于新朝新贵行列,但出身于旧的精英阶层,不可能对新朝打击故交名士的行为无动于衷。对于朱元璋的高压政策,高启不赞同,但他权小势微,无力反对。这个时候,文人的敏感和脆弱都表现出来了。高启挣扎在不同的立场之间,难以自拔。而且高启还有一些读书人的虚荣,爱表现,“启尝赋诗有所讽刺,帝嗛之未发也”。高启在政治上不成熟,将听到的或者看到的31落到了文字上,曾写诗“女奴扶醉踏苍苔,明月西园侍宴回。小犬隔墙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夜深宫禁”的事情,你高启怎么知道的,又什么时候轮到你来说了?此事牵涉到宫廷内争风吃醋的丑闻,朱元璋看到高启的诗后,不可能不往心里去。朱元璋对高启等文人的设想是:支持新朝,有才能的人可以吸纳进高层圈子为己所用,但要听从指挥,不能捣乱。心理的煎熬让高启始终融入不了新朝——文人的矜持让他拒绝同流合污,于是他决定回归,重新去做一个单纯的文人。

 

高启当众请辞又一次暴露了他的政治幼稚。他可能是期望正大光明、来去自由,什么事情都做得明白透明,可朱元璋会这么想吗?客观说,明朝待高启不薄,朱元璋对他可谓是恩重如山。高启却不领情,还当众请辞,要重新浪迹山林,不仅是朱元璋就是朝堂上的昔日同事也都认为高启摆明了拒绝和新王朝合作。

朱元璋自尊心很强(小时候做过和尚,要过饭),心狠手辣(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夺的天下),顿时对高启厌恶起来。按他的心理,马上将高启拉出去砍了都不为过。但朱元璋转念一想,高启是文坛领袖,对他的安置具有象征意义。天下初定,明朝还需要高启好好活着,所以朱元璋忍住了发作的念头,接受了高启的辞呈,还送给高启一百两银子作为回乡的盘缠。

高启回到苏州的第三年(洪武五年),苏州来了一位新知府:魏观。

魏观是湖北蒲圻人,也是读书人出身,元朝末年也和高启一样隐居了起来,但比高启年老整整30岁。当朱元璋和陈友谅打仗的时候,魏观就结束隐居,加入了朱元璋的阵营。他算是明朝建立前参加工作的老人了,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魏观历任国子监助教、浙江按察司佥事、两淮都转运使、侍读学士、礼部主事等,中间罢过官后来复出,66岁时请求退休。朱元璋对这位老臣很满意,退休前给魏观提了一级,“赐参政俸”,让他回家安享晚年。明朝初期,苏州地位重要,政务繁杂,但是知府陈宁为政苛刻,横征暴敛,用烧铁烙百姓的肌肤,失去了全府的支持。官吏和老百姓们暗地骂他“陈烙铁”。陈宁不能再用了,朱元璋要再派一个得力亲信前去,于是想到了魏观。魏观结束退休出任苏州知府,到任后废除陈宁的苛政,宽厚为政,苏州政化大行,课绩为天下先。第二年,魏观擢升为四川省参知政事,结果苏州百姓上书朱元璋不让魏观走。朱元璋也没有更好的人选接掌苏州,同意魏观留任。到现在,朱元璋对魏观是信任的,是满意的。

魏观在苏州政绩斐然,和他的才能有关,更主要的是他得到了当地民众的支持。文人出身的魏观和文化气浓厚、文人众多的苏州很合拍,他招揽人才、教化百姓、移风易俗的许多政策得到了当地文人的支持。其中就包括高启、王彝、王行等人。高启做官的时候就认识魏观,还当过魏观的下属。两人惺惺相惜,结为忘年之交。魏观到苏州后,高启特意搬到城中夏侯里居住,方便两人欢聚交流。

话说苏州是个繁华重镇,但是府衙却是原来的水司衙门。原来的苏州府衙在元末被割据东南的张士诚占为皇宫了。朱元璋攻灭张士诚的姑苏战役让府衙在熊熊烈火中化为了荒墟。明朝建立后,苏州府衙多年来都局促在水司衙门的旧房中。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魏观决定在张士诚旧宫殿的基础上重修府衙,同时治理城中的湫溢(春秋吴国时修的水利工程),计划疏浚河道减轻水患。按理说这两件事情都是好事,魏观在工程立项、决策拍板和召集民工等各个环节都没有违反程序,貌似不会出任何问题。

问题还就出来了。苏州指挥使蔡本和魏观有隙,上书攻击魏观:“观复宫开泾,心有异图也。”“复宫开泾”一旦和“异图”联系起来,问题就大了,大到朱元璋不得不按照程序派了一个叫做张度的御史专门调查此事。

朱元璋有没有把“复宫开泾”和魏观联系起来呢?他没有那么傻。有许多破绽表明这极有可能是一个诬告。首先,魏观已经69岁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69岁老书生造反干什么用?而且魏观跟从朱元璋多年了,早不造反晚不造反,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造反?其次,苏州作为重镇,明朝在此设立了苏州卫指挥使司,留有军队镇守。蔡本就是苏州指挥使。魏观作为知府,指挥不了苏州卫的军队,拿什么造反?第三,“复宫开泾”,前者属于改善政府办公条件,后者算得上是兴修水利,怎么就和造反联系起来了?如果说有什么不妥,那就是工程涉及张士诚的旧宫殿,有点敏感;修建工程调动民工,有扰民的可能。可两个小问题也不能上纲上线到造33反啊?

负责调查此案的御史张度被后世的许多人认定是一个小人。有人说他和高启有仇,而且向魏观索贿未果,就做出了不利于魏观的调查结果。然而没有证据表明张度和高启有仇,也没有证据表明他曾经索贿。反而从张度之后一直从事纠察执法工作,政绩斐然,正常提升来看,张度是一个相当专业和正直的司法官。

张度作为钦差大臣,没有大摇大摆去苏州。大摇大摆地调查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前奏。张度采取的是微服私访的方法。脱下官袍换上民工的衣服进入了修建官衙的队伍,当起了搬运工。非常巧,他赶上了苏州官衙的“上梁仪式”。在南方,上梁是建屋非常重要的程序,房子还没建,梁上好了不但博个好兆头,还可以给后来的建屋打下好基础,所以大家都很重视。魏观还邀请老朋友、大文豪高启给苏州新府衙写一篇《上梁文》。高启受邀,热情地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大作。仪式开始,张度很仔细地把每个细节都记在心里,为了集中精神他连官府分发的每人一碗酒都推辞掉。他默记下高启的《上梁文》,然后考察一番后,回京向朱元璋递交了调查报告。

张度的调查报告是不利于魏观的,但并没有采用蔡本的“异图说”。他弹劾了魏观两大罪状:“非时病民”和“危言”。所谓“非时病民”是认为魏观调拨民工修建两大工程耽误了农民的农时,而且在修建过程中工程过急,有催赶逼工的现象存在;所谓的“危言”则是说高启写的《上梁文》不太妥当,认为“典灭王之基,开败国之河”。

 

应该说,张度弹劾的这两条罪状都击中了朱元璋敏感的神经。朱元璋农民出身,骨子里是一个传统的农民,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对误农伤农的行为极其反感。魏观的两个工程既然误了农时,朱元璋就不满意了,把它想象成大兴土木、民怨四起的事情了。而第二条罪状中的“高启”、“典灭王之基,开败国之河”等字词更是让朱元璋浑身不舒服。他下令要亲自查看高启的《上梁文》。看完以后,朱元璋断定:《上梁文》是一株大毒草,是射向大明朝的恶毒暗箭!至此,魏观和高启等人的命运就被决定了。

《上梁文》到底写了些什么呢?遗憾的是,这篇文章现在已经失传了。根据散落在其他文献中的内容,这篇文章提到了苏州府衙“龙盘虎踞”。“龙盘虎踞”四个字形容某地地势雄伟,通常是用来形容南京城的。高启用这个词来形容苏州府衙,的确有不妥当的地方。但是朱元璋的想法不只于此:第一,苏州府衙原来是谁的宫殿?与自己争夺天下的夙敌张士诚的宫殿。你形容该地“龙盘虎踞”,那张士诚是龙呢还是虎呢?如果张士诚是龙虎,那我朱元璋又是什么?第二,苏州府衙现在是谁的府衙?是魏观的府衙。你魏观在那里龙盘虎踞,到底要干什么?联想到高启之前的举动,原来他是要推翻新王朝,怪不得拒绝和新王朝合作呢。由此,说高启和魏观两人大不敬还算是轻的,说你们图谋造反也不为过了。

高启在上梁仪式上还吟诵了一首《郡治上梁》诗。其中说:“郡治新还旧观雄,文梁高举跨晴空。南山久养干云器,东海初升贯日红。欲与龙廷宣化远,还开燕寝赋诗工。大材今作黄堂用,民庶多归广庇中。”这首诗用词很好,很有气势,借上梁称赞魏观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但是夸张手法用得太过了,“龙廷”、“黄堂”等词用在一座府衙上,就犯了和“龙盘虎踞”一样的“错误”了。而且高启还要魏观“广庇民众”,这不是要和朱元璋争夺民心吗?“广庇民众”的只能是朱元璋,而不可能是别人。

张度上表弹劾的时候,也没想到这两条罪会掀起一系列的血案。误农时的罪过,最多不过罢官而已。“危言”也不过是训诫或者徒刑而已。无奈,朱元璋从中发现了众多的“造反证据”,“魏观案”被定性为一次“谋逆”事件,魏观、高启、王彝以“浚河扰民”与“修府治兴既灭之基”之罪腰斩于市。高启当时只有39岁。

像“魏观案”这样因文起祸,以文字联想的内容作为证据定罪的案子,我们称之为“文字狱”。

“魏观案”定案过于主观,主观到连朱元璋都不太确信是否真实。魏观被杀没多久,朱元璋仔细想想,也觉得是个冤案了。于是明朝政府允许魏观以礼归葬,朝廷允许文人们给他编辑了文集,还派诸王和相关官员祭祀,算是给予了实质平反。

至于高启,朱元璋一口咬定他的谋逆,拒绝平反。为什么同案不同罚呢?

因为没有“魏观案”,高启也必须死。他属于朱元璋坚持要杀的那类人。高启代表着一类人:不与新王朝合作的江南文人。朱元璋曾派人拿着金银财宝去招揽文人——他不知道文人不都是能用钱财征服的。大诗人杨维桢见到使者后干脆说:“岂有老妇将就木而再理嫁者邪?”被逼急了就说:“皇帝竭吾之能,不强吾所不能则可,否则有蹈海死耳。”这群文人不仅拒绝合作,而且念念不忘在元朝和张士诚时期相对宽松的统治。

比如文人陈基就怀念张士诚政权,写诗说:“一望虞山一怅然,楚公曾此将楼船;问关百战捐躯地,慷慨孤忠骂寇年。”他继续称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为“楚公”,而用“寇”暗指朱元璋。同样死于“魏观案”的王彝也和高启一样,短暂入仕后借口母亲年老需要赡养,辞职回乡。朱元璋本来就和文化人不是同类,加上“非友即敌”的简单思想作祟,朱元璋大开杀戒了。魏观、高启和王彝于是成了洪武初年众多文字狱的第一批受害者。

随着统治的稳固,朱元璋干脆以暴力威胁天下文人支持新王朝,出任官职。朱元璋在刑书《大诰》中设置科目,明文规定“寰中士夫不为君用”,则“诛其身而没其家”。贵溪夏伯启叔侄俩自己砸断自己的手指,苏州姚润、王谟接到任命不出仕,都被斩首并抄家。面临生命威胁的文人们,这才出来做官。做官还不够,朱元璋还要改造文化,像打击政治对手一样,将一切可能威胁皇权的潜在力量都掐死在摇篮里。诗人陈养浩写了句“城南有嫠妇,夜夜哭征夫”,朱元璋认为他写夜夜哭征夫,是无视大明朝的繁荣盛世,讥讽朝廷的军事制度。大明朝怎么可能有怨妇呢,于是乱说话的陈养浩就被投进水里淹死了。

在朱元璋之前,历代也有文字狱,比如苏东坡的“乌台诗案”,好在都没掀起血雨腥风。文人的处境相对比较宽松。从朱元璋开始,文人的日子过得战战兢兢,从明朝建立到清朝中期都笼罩在“文字狱”的阴影下,一不小心就有生命危险。我们都多少知道一些其中的糊涂案。比如清朝的翰林学士胡中藻写了句“一把心肠论浊清”,就被乾隆认为在国号“清”字前加“浊”字,大不敬。胡中藻被杀,罪及师友。徐述夔写了一句“明朝期振翩,一举去清都”,被乾隆帝定为大逆,认为是鼓励人们反清复明。其实这里的“明朝”是“明天”的意思。结果,已死的徐述夔及其子开棺戮尸,徐述夔的孙子和校对诗集的人也全部处死。更著名的“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一案,则是雍正朝的案子,那个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斩首示众的倒霉鬼叫做徐骏。结果全社会“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

古代的文人是一个非常艰难的群体。整个社会给知识分子留下的发展空间非常有限:有些职业社会不让你从事(比如你不能卖猪肉,否则被曝光后会引起轩然大波),有些职业你自己不愿意从事(比如算命占卦的,比如跳大神的,比如戏子和木匠),还有一些需要文化的职业则因为个人境界没到,做不了(比如和尚道士)。

文人能做的职业,都是和政治有关的职业,或者需要依赖政治得到发展的职业。一个读书人学而优则仕,功成身退是最理想的道路。但是多少人能有这样的幸运。对于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来说,知识渊博,独立思考,有了独立的思想和不凡的抱负,就要面临着在个人发展和皇权之间挣扎的命运。君主专制的制度以君为圣,文人能在自保的前提下,尽可能实践读书时的抱负胸怀就算是不错的了。如此,成功的文人首先是政治家,其次才可能做个成功的文人。

如果遇到朱元璋、乾隆等大兴文字狱的时代,文人就只能“不以字迹与人交往,即偶有无用稿纸,亦必焚毁”(清朝大学士梁诗正语)。文人可以不用写字来表达思想,但总不能不说话吧?可是当独立思想本身成为了皇权的监察对象时,说话也不保险了。文人唯有少写少说,将精力用在不需要太多思考的事情上(比如从事历史考据,比如到处旅游,或者按照要求读四书五经写八股文)。明清两代社会在故步自封,沿着固定的轨道僵化发展,变得异常脆弱,和文人万马齐喑不无关系。

这种情形一直到近代才得到改观。随着清朝的势微,中国再次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涵养――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

    涵养指的是一个人在待人处世方面的修养,特指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有涵养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宠辱不惊的心态来。

    从本质上说,人的涵养是一种强大的心灵力量,是另一种形式的智慧。《周易》有语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的“厚德载物”谈的就是涵养和胸怀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每个渴望成功的人都应当修炼自己的德操,开阔自己的心胸,以容载万物。此外,还应该善于审时度势,把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到宠辱不惊、置得失于度外。这样,在待人接物的时候,就可能表现出较高的涵养,可以将人际与事理中的种种问题处置得更为妥当。

    只要有足够的涵养、宽广的胸怀,就一定可以应对各种难题,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可以很好地体现自己的风度和尊严,可以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赢得更多的支持。

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如果人人都可以用这句话来陶冶自己的情操,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果人人都可以在生活中和工作中拥有宽广的胸怀,这个世界将增加多少幸福和欢笑!

 

第一篇 曾国藩中庸进退方圆

明辨进退之机,在紧要关头激流勇退

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工作的环境里,我们肯定时时都有上进的愿望。人往高处走,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但是我们心里一定要有一根弦:你向上走的志向,很有可能让另外的一些人感到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可能会动用手中的权力、影响力(没有这些他们也会想别的方法),尽可能地抑制你,你很有可能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向上的路已被堵死,或需要走更长的弯路。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1、功成不居,谦退自抑

知足不争、功成不居、不为天下先,这是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它强调的是人的知足和甘处下风的品质。一个明智的人应当处在自己该处的位子,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奢望自己位子 以外的东西,在富贵、贫贱、患难等各种情境之下,他都同样泰然处之。冒险和太刻意的人为都是违背中庸之道的。

2、认清形势,自消羽翼

在古代的人治社会,“人在政在,人去政亡”是正常的规律。然而尽管如此,能够在大功告成后全身而退者,还是很少见的。究其原因,无非是大多数人还是看不破名利二字。而曾国藩的一双慧眼却将这一切看和清清楚楚。富贵非我愿,帝乡不可期,不如尽早归去。

3、固守名分,不觊觎名器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能给你带来荣耀,也能给你带来毁灭。每一位身居领导之位者,都应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放纵,只有这样,才会避免大起大落,大成大败。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永远都不会错。

4、高处不胜寒,功名不可恃

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特别是到了上司副手、准接班人等位置的时候,光有“直方大”的品德、运筹帷幄的能力和令人信服的成绩还是不够的,还要懂得“大音稀声”和“大智若愚”的道理。这样的处世原则会让你远离很多的是非,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5、避谤自保,消解灾祸

有些人会认为,诸如“功成身退”、低调处世的思想,已经是很过时了,这样思想会使人失去积极的进取心,从而满足现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其实不然。功成身退说的只是一种暂时避开不利因素的策略,而且,一个人在把握住机会,获得成功之后中,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确实就应当在某种程度上见好就收。人间万事就是要把握住一个度字,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6、功成身退,完善人生

   一个人在团体里,如果经常夸耀自己的功劳,不断炫耀自己的贡献,过分标榜个人,不但不能获得上级的欣赏,有时还会因此反而不能升迁,这都是不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所以有些人仕途坎坷、前途艰难,也就不难理解了。《道德经》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佛教也认为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若有成就,个人也只是众缘之一。只在以中庸之道很平常地去对待自己的功绩,最后才会有安稳、完善的人生。

第二篇 曾国藩中庸做人秘笈:

  不在胜人处求强,以和合二字求成

  《菜根潭》中有一句话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行,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意思是说,在道路狭窄的地方,应当停下来让别人先行通过,有好吃的东西也不要独享,要拿一部分与人分享。这句话就体现了中庸之道的精华所在。这种谦让不仅仅是让对方得利,世间的道理往往是如此,有时候你让了一步,退了一回,谦让了一次,实际上是你比对方得利还要多。还有些事情从表面上和短时间内看是你吃亏了,但事实上或长远看来你的获得比失去要多得多,而且你的生存空间和人际关系也会大大优化。

1、上下皆说好,左右都逢缘

个性太强的人虽然比较有能力,但天生有一股强烈的排他性,因此,与绝大多数的人合作都不会太好。在他春风得意时,他那锋利的个性常会伤害他周围的人,他那噎人的语气常会驱赶一批人;而在寒冬腊月时,他那可怜的自尊,宁肯选择自残、自灭,也不愿意向别人求助,从中庸的角度来看,自认为个性强的人,与其埋怨他人,为什么不好好反省自己呢?所谓“性格就是命运”,没准稍稍收起自己身上的傲骨,做事就会比从前顺利得多。

2、推功让贤,和衷共济

儒家的中庸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中和”。“中”者,即自然法则。“中和”的原意是使万物各得其所。和为贵,这是中庸文化倡导的一种行为方式、管理方式和处世方式,它的内涵极为深远。

3、欲得天人和,分人一杯羹

有功劳的时候,要懂得将功劳往上摊;有利益的时候,则要懂提施惠给下面的人。作为下级要懂得向上“推恩”,才能获得上司的信任。上司会认为你不贪功,是可辅佐他的可用之才。如果你处处和上司抢功,上司一定会以为你将来势力丰满必将难于驾驭。此时上司不但不会把你放在重要的位置,也不会将你列为接班的人选。

4、荣辱与共,相得益彰

和的主要内容是和谐团结与合作。即每个人都要和他人相处,需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合作,需要建立和保持和谐的关系。众所周知,每个团体内部都有利益和矛盾的冲突。但是为了达到各种关系的和谐与共识,要求人们不仅要承认矛盾的存在,更要善于在矛盾中严格审视自己,宽视他人。和能使人茅塞顿开,和能使人化干戈为玉帛,和能使理想马到成功,因此,人人思和,人人用和,融合一团暖意,是学会平衡的必修课。 第三篇 曾国藩中庸处世之道:

  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做人只图自己一时风光,结果一败涂地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在为人处世中,若是光顾眼前利益,就会顾此失彼,得不偿失。任何东西都是相对的,欢乐的背后隐藏着痛苦。有时痛苦会被美丽的谎言或者迷人的虚幻给掩盖了,初看起来全是一片欢乐,这时一个人最容易失去对潜在的痛苦的警惕,而满心喜悦想去得到快乐,等到得到了表面的欢乐,伴随的痛苦也会接踵而来。别为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中庸的处世之道教导人做人要有忧患意识、风险意识、从长处思考、从大处着眼、遇事多考虑一个为什么、多考虑前因后果,那么人生会少犯一些错误。

1、敬畏之心,惜福之道

现代的生活水平与环境导致现代人越来越倾心于物欲的享受,这并不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在这一方面,我们是否能从曾国藩身上学习借鉴点什么?应当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妥善处理物欲和中庸心态。对名利、金钱、地位的过分要求势必要使人付出代价。你如果不能平静地对待自己的际遇,一旦过度,超其自身的承受力,那么到头来吃苦的是你自己。而平淡而又明智的选择一个恰当的位置,才可以让生命顺利,怡享天年。

2、常怀退让之意,便是载福之器

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中庸之道让我们凡事都守住一个恰如其分的度。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胸怀广大,就必须从“平淡”两个字上用力。凡是为人处世,都要有平常之心。对于功名要看得淡一些,让自己的心胸日益开阔,才能在险恶的世事中不受伤害,平安喜乐地度过一世。

3、凡事留余地,家世不易衰

曾国藩耕读传家,家风严谨,他严格按照儒家修、齐、治、平的步骤不建功立业,因而深知齐家乃建功立之基础。他以传世的“八字诀”为总指导原则,同时结合“三致详”的具体规范,总结出“八本堂”并以此为钢治理家庭,因此父慈子孝,兄弟和睦,夫妻恩爱,使其于千军万马之中而无后顾之忧,并使其家世绵延不衰。

4、天道忌满,有缺方全

 世界上万事万物皆有缺陷: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地尚如此,何况人呢?认识残缺,恰如其分地知道满足,会让人在如今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获得自足的快乐。

5、自概之道,惟廉与谦

 俭朴和清廉,不仅使自身的品行得到修炼,而且能在自己所处的团体中赢得良好的口碑。这一点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更为重要。所以,我们要特别强调曾国藩坚持一生的俭与廉的自我修行,这不仅仅有着道德上的意义,而且也是一条重要的处世之道 第四篇 曾国藩中庸制人心经:

 借人之才为才,用人之力为力

        什么时候该借人,什么时候不该借人的处世方式不是别的,就是要把握分寸,就是要阴阳调和,讲求平衡。平衡是宇宙间的一条普遍规律,我国古人很早就提倡平衡,并且强调把握不同的几个方面的平衡,因为失去了平衡,过分地偏重某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矛盾就会激化,就会出毛病。

        1、倚人而起,不着痕迹

  现代社会,什么是一个人实现理想最重要的资本呢?首先应当提到的是人际关系,也就是关系网。提起关系网,有时人们会觉得它带在某种贬义,实际上仅强调这一点是片面的。关系网本身没有错,它是中性的,关键看它是怎样建立起来,是怎样运用的。最重要的是,他对个人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无可否认。

        2、网结天下,贤者云集

  周公吐哺,三顾草庐,这也许就是重视、博求人才的最高境界。思贤若渴,礼贤下士,终日为延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做到这点,则天下归心。古今中外,大凡有建树的领导者,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有强烈的爱才之心,视人才为室中之宝。

        3、不拘一格,苛细相间

  曾国藩用人方式也是很符合中庸之道的。他不走极端,两手都硬,有宽有严,宽大仁慈,并不意味着他的软弱;它实际上既体现了曾国藩的胸襟和气度,也体现了涵养与明智。宽大为怀,是为了征服人心,使人心服,也是自信心的表现。这可以当作笼络人心的"胡罗卜"。而威猛严厉这一点又必不可少。它所体现的是决心和力度,为的是以强硬手段,告诫越轨者在循规蹈矩,遵纪守法。两手齐抓,双管齐下,效果自然是好。

        4、宽严相济,制人攻心

  按照中庸思想的观点来说,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都只能解决与之相关的特定问题,都有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对待下属也是这样。对人太宽厚了,便约束不住,结果无法无天;对人太严格了,则万马齐喑,毫无生气,有一利必有一弊,不能两全。高明的管理者深知此理,为避此弊,莫不运用红白脸相间的中庸之道。

        5、投桃报李,互为所用

  凡是遇到有利的事情,要注意分配;凡是遇到有名的事情,要注意分享。用利益来引导工作,往往是最有成效的。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就是一定要注意合理的利用利益分配和利益引导。这是决定人才能否为你所用的基础。这一点做不好,就谈不上用人。

 第五篇 曾国藩中庸成功谜底:

高标处世,低调做人

人们有时会在一些重要的人生关口发现,自己平日里引以为傲的聪明才智,在关键时刻竟然派不上用场,在时还“聪明反被聪明误”,甚至就栽在自己的这个聪明劲上――因为你的聪明跟不上变化的形势,反而将事情弄得更复杂。这样的教训告诉我们,面对如此复杂纷纭的人世,人们的那一点小聪明显得多么地可笑幼稚,多么地不值一提。在这时,“憨”、“拙”、“直”、“朴”这些本与聪明无缘的字眼,就会显露出一种闪光的中庸智慧。

1、善于藏拙,待时而动

人在社会上打拼,没有一点锋芒和豪情当然是不行的。但我们要知道,这些东西一定要和自己的实力相匹配。在各方面的时势、条件都不成熟的时候,如果一味地要做大做强,很可能不仅不会成功,还可能拼掉本就不厚的一点老本。所以,认清自己的分量,适时地收敛锋芒是很重要的。所以曾国藩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成大事者有才能但不会轻易使用,而是要等待时机。

2、权衡轻重,把握时机

一个人的才智再多,如果不趁着时势的起落而行动,他仍将没有什么作为。想要事业成功,不能单凭自己的实力硬闯,必须配合时势与机运、耐心沉着,等待出击的最佳时刻。英雄待时而动,有实力又能乘势的人,才能达到事业的巅峰。

3、保留傲骨,放软身段 

做事开张,做人收敛,这一点是中庸思想中处世之道的核心。它不仅仅是体面生存和尊严立世的最重要根本,也是一个要做大事业者的最佳状态。同时,开张必须以收敛为基础,因为收敛可以使人能处顺境能处逆境,即可深自收敛又可勇猛精进,这实在是一种最智慧最通达的处世之道。

4、做事开张,做人收敛 

隐藏起自己的才华,隐藏起自己的真实企图或目的,这样,在力量不足或处于劣势时,你才可以保护自己。如果你的事业处于低潮,这样也有助于你东山再起。受得住委曲,方能保全自己;经得起冤屈,问题才能得到解决。要在危难中能够保全自己,必须学会中庸之道里的“收”字诀。

5、韬光养晦,保存实力

一个不懂得伏藏的人,即使能力再强,智商再高也难战胜敌人。同时,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各色人交往,与无处不在的危险相遇,陷阱与雷区更是防不胜防。保护自己的生命和事业,需要韬光养晦的智慧。

6、隐忍退缩,以图未来

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必须像猎人一样耐心潜伏着,等待猎物出现。这样,可以让对手充分地表演,完全彻底地暴露出他的全部招数,然后再抓住其要害给予致命打击,让他领略其后致命一击的厉害。

7、迂回与坚忍,相辅又相成

忍让、融通、迂回,最终带来的恰恰是无阻无碍。虽然有时看上去路子是弯的,但毕竟是一派活跃的流畅。这是对天地万物、对各种客观规律的最融洽的顺应。所以,我们应当承认客观条件的相对合理性,并与以尊重,不强求外部条件来迎合自己,而是自己调整自己去适合于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

8、养精蓄锐,后以制人

“先发制人”重在以快取胜,招招快,搞得对手目不暇接,出尽风光赚够钱,永远在别人的前面。“后发制人”先是以不动应万变,静观其变,待看到其实力全现,招数使尽时,再不慌不忙地亮出自己的杀手锏,把对方杀个措手不及,最后只能认输。你觉得哪一种更是制胜之道呢?

  

第六篇 曾国藩中庸柔胜绝学:

掌控刚柔之势,巧妙把握刚与柔的火候

“刚柔并济”是中庸文化的精髓。所谓“刚柔并济”,所谓“四两拨千斤”,并不意味着示弱与放弃,而是以退为进,不作正面的交锋。老子说过:“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若论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水的。水性至柔,却无坚不摧。”“滴水穿石”就是这个道理。水之柔,绝非软弱无力,更非胆小怕事,毫无开拓进取之态,而是柔中带刚,刚柔并济,以柔克刚。

1、天地之道,刚柔互用

我们不能使别人没有智慧和力量,但我们可以使别人无法将其智慧和力量施加在我的身上。一些小动物能够制服大动物,这是以小制大。一些软的物质能够腐蚀坚硬的物质,这就是中庸之道的核心秘诀:以柔克刚。

2、世事通达,折中持衡

过分的宽大仁慈容易使人误以为软弱,从而得寸进尺,变本加厉;过分的威猛严厉容易导致残暴,从而引起强烈反抗,法纪大乱。所以,宽与猛互相补充调节,才可以避免走极端造成的不良后果,让人们心服口服地遵纪守法。

3、棘手问题,模糊处理

任何问题都有其细致微妙的地方。如果不能把握分寸,企图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问题,一竿子插到底,往往会使别人产生逆反心理,进而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反而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这时就要求助于中庸之道,在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灰色地带巧做文章,这样才会棋高一筹。同时做事也要不着痕迹,要有退路,才会进退自如。这种模糊手法,也是中庸思想中的一种。

4、旁敲侧击,藏巧于拙

有些活不能直言,便得拐弯抹角地去讲;有些人不易接近,就少不得要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搞不清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要投石问路、摸清底细;有时候为了使对方减轻敌意,放松警惕,我们便绕弯子、兜圈子,甚至用“顾左右而言他”的迂回战术,才能达到目的。

5、太极策略,因势利导

太极策略是中庸之道中处世为人的应变之策,它教人不把利刃向东西上碰,巧妙地绕过去,看似软,其实软中硬,这个硬是自我保护的内核,气功里的软气功,是以柔克刚的真理,一个人为人处世,谦让,不会招惹是非,不仅是心胸豁达的一种思想境界,也是处世之道中的上乘智慧。

6、权衡轻重,网开一面

容他人的小过,并非要做“老好人”,而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定的悟性。我们适当地留点余地,给其留点面子,让他自己人生顿悟,这比起“当头棒喝”效果可能要好得多。

7、空谈无益,挺身入局

中庸之道教导人隐忍圆融,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就应当事事不露头。如果这样就不叫中庸,而叫平庸了。相反,如果做事能躬身实践,挺身入局,而且行得端走得正,这个影响是十分重大的。曾国藩每每在关键时刻以一股凛然之气挺身入局,勇于担当责任,就验证了刚柔要相济这一点的重要性。

8、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

引而不发是中庸之道的精髓,但退让与适时的出击也并不是矛盾的。曾国藩说:“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了则成不了事,太刚了则会折断。刚并不是指的蛮横,敢于进取而已;柔并不是指的卑弱,虚心谦让而已。”所以,一个人既要有春风化雨的处世方式,又要有震慑人心的雷霆手段。

9、争让适度,巧妙周旋

什么事儿都忍让,绕着走,好像是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其实,这不是消极,也不是委曲求全,而是为了让自己少惹灾祸降临,少惹麻烦,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己的潜力,有各种复杂的情况下,这也是保全自己的上策。

10、恬淡冲融,不着痕迹

一个人尽可以有远大的抱负、崇高的目标,但在实现这个抱负和目标的过程中,总要经历一个很艰苦甚至很难堪的过程。漫漫人生路,什么样的路段都可能遇到,在有些险要的路段,不屈身是不能通过的。在这种时候,就要有恬淡冲融的心态。屈身就屈身,忍让就忍让,这是对人生的一种通达理解,也是中庸文化的闪光点。

 

第七篇 曾国藩中庸固本之术:

顺随动静之理,不欲才能遂其欲

该忍的时候就是要忍。这并不代表你是一个没骨气或者无原则的人,而是认清形势,以图后举的明智行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庸艺术,它可以让对手放松警惕,也有利于让自己在不露声色中悄然壮大自己的实力,在不显山露水之际快速接近自己的目标。

1、修养心性,无间进取

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即使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曾国藩以他苦行僧般修行的现身说法,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2、自我更新,以静安身

时间会消磨掉一个人的功业、毅力和闯劲,也会慢慢清洗掉一个人的一切荣誉。所以,不要为时间的流逝而衰伤,关键是要不断地学习新事物,加强对自我的控制,及时地更新自己。

3、荣辱集一身,宠骂若等闲

环顾四周,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不懂得忍的重要性。所以,他该忍的不忍,该让的不让,头脑容易发热,最后危及自身。所以,一定要用理智来处理遇到的问题,无关大局之处一定要忍要让。用这样的思想来处世,表面上是退是让,是与世无争,实际上是以退为进,将自己争的动机隐藏于无形之中。

4、息事宁人,委曲求全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领导者,如果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经常做出情绪化的反应,肯定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而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在仕途上走得顺利。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为官者更是经常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比如事业的成败,个人的进退,别人的毁誉。这时,以一种近似中庸的态度去面对这一切,可以说是生存的一种大智慧。

5、顾全大局,示弱待变

要想修炼自己的胸怀,保持自己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就要有承受巨大痛苦的心理准备。心胸开阔的本质就是在不断的痛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我们追求的是更大的成功,需要宽广的胸怀,就要能够承受巨大的痛苦。只有从炼狱中走过的人才会发现通向幸福的途径,才会达到通过炼狱到天堂的境界。

6、和为贵,忍为高

得与失在事业发展中皆属正常,胜与败更是兵家常道,几分超然,几分大度,放心胸于天地间,置得失胜败于坦然处;留一步路宽,让一分人前,学会“释怀”方见天地宽。

7、英雄屈身,忍辱示弱

牺牲掉一些个人的率性自由,多些忍受妥协,是为了和环境之间多些润滑,多乘顺风,使自己在已经够激烈残酷的竞争之中不再另添麻烦。艰难困苦,磨练英雄,终于在功成名就的同时,也将一种面对外部环境的柔顺圆融之道,内化为一种再难消失的个性风格――这是曾国藩历尽磨难后的最大收获。

8、以守为攻,圆融处世

忍让也是有境界之分的。曾国藩的忍让,不是压制自己、克制自己的那种忍让,而是在尊重客观条件的同时而又不放弃主观追求,旨在谋求自己去适应客观规律的那种忍让。这是对天地间万事万物及其大道理有所觉悟之后,才拥有的十分圆融的一种立身处世态度。这里面包含着一种难得的“中庸”精神。

第八篇 曾国藩中庸醒世箴言:

惊天动地的事业,需如履薄冰般谨慎

在所有的单位、企业、团体中,竞争可以说是无所不在,而且永无止息。这就需要我们拿出智慧来面对。而以中庸之道的智慧来说,就是要保持低调收敛的风格。因为在一个团体之中,急于出头的人很多,大家互相制约、互相掣肘。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能妨碍别人出头,也要注意让自己不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先烂的“椽子”,慎重和收敛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1、宦海畏途,慎字为先

中国有句老话,人言可畏,众口铄金。这些人言和众口你不知道会在什么地方冒出来,像一把软刀子一样给你造成伤害。你对这些又不能不重视,因为它有这样的能量,能够动摇你事业的根基。所以,真正明智的做法是慎重对待这些真真假假的流言,并认真地将自己沉淀收敛下来进行反省,并对自己今后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更加谨慎,直到那飞短流长消失的那一天。

2、卑身虚位,深自韬晦

倘使你的才干远超过你的上司,则他将难免有愤愤不平的感觉,并让旁人闻知其事。而这样你无异于自取失败。但是,如果你的能力会成为上司或老板的荣誉,他就会认为你是他训练出来的,是他培养出来的。此时他对你还有什么不放心呢?

3、人以机巧,我以拙诚

在中国文化中,“诚”是儒家的重要信条,儒家经典《中庸》上讲的“至诚”、“正心诚意”等,影响了中国历史上一代代的文人志士。《中庸》把“诚”视作天下之本。诚者,物之始终,不诚不物。天道与人道相通,故修齐治平一定要以“诚心正意”开始,在“诚心正意”上下功夫。

4、会师结友,待以诚恕

多宽恕别人,也是拯救自己的灵魂。进一步冤家路窄,退一步海阔天空。得理之时要饶人,举大事者不计小怨。时存报复之心,只会让怒火先把自己焚烧。

5、忍让中庸,和合为贵

一个领导者在修炼胸怀时,要注重不断地学习,要明白“忍让、中庸、和合”的道理。忍让是胸怀修炼的基本功,也是一个领导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历史上的孔子、韩信等许多伟人都是在承受了奇耻大辱之后而才达名天下的。所以我们在很多时候也需要“忍辱负重”,才能够实现目标。

6、同心若金,无负平生

以“贵和”而论,中国人把“和为贵”作为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极力追求人际之间的和睦、和平与和谐,“和”既是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又是人际交往的目标所在。以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恪守本分互不干涉,“井水不犯河水”也是为了“和”;“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谋求对立面的和睦共处是一种“和”。

7、势不使尽,进退有度

中庸之道还有一层涵义,那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变有所不变,”既不偏激,也不矛盾,时时求其命中目标,符合“时中”的精神。不管是进还是退,变还是不变,为还是不为,都希望能做得恰到好处,能够不偏不倚、不温不火、进退有度。只有这样,才算符合中庸。

8、中和为福,偏激有灾

强势和弱势是相互转化的。倘若身在强势,但却时刻担心失去强势的状态,那么可以肯定的说,此时的强势只是表象,在心理上该强势已经转变成了弱势。倘若以为身在强势而又一味专横,那么该强势也会因为弱势反抗数量的不断增加而发生质的逆转,最终成弱势,而中庸之道退可守、进可攻,但却引而不发静观其变,进而适时因事利导,如此作为才能真正保持强势状态不被轻易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