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宠闲妻:爱护地球从认识它开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36:49
爱护地球从认识它开始
  地球是怎样形成的?
  问:科学上通过测量岩石中放射性元素和它们同位素含量的方法,得知地球已经存在46亿年了。但是在46亿年前,地球是怎么演变而来的?是什么力量促成了地球的诞生?地球是怎么形成的?
  答:这是一个难以用现代科学论证的课题,它很庞大,它太庞大了,没边儿没沿儿的,不仅超出了现有的一切科学理论,也超出了人们思考的底线。
  所以我一直坚持,方法的更新至关重要。当某一种研究方法对所研究的对象,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原地踏步,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的时候,不管这方法是多么的精准,多么的规范,都要掂量掂量,都应该把关注点从研究对象,转移到自己的研究方法上来。看看是不是自己在研究方法上出了问题,要不然怎么能像走进了死胡同那样,老是僵在那儿,无法大步向前了呢。
  按照现在的思维模式,探讨地球的起源,分析地球的形成过程,几乎是天方夜谭。除了神仙,谁能知道那么久远,又那么磅礴的事情呢。
  可人类是地球上唯一的智能生命,人类不可能对地球的起源和地球的演化历程无动于衷,定会问个究竟。而一旦我们对旧的认知方式不固守,对新的认知方式不回避,我们思考的桎梏就会突破,就会从山穷水尽,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以为,地球的从无到有,一共经历了七个重大阶段,它们分别是:
  一、晶体粒状环层阶段。
  二、结晶体块群阶段。
  三、大结晶块区阶段。
  四、凝固地块阶段。
  五、初级旋动地块阶段。
  六、甩动地球阶段。
  七、膨胀地球阶段。
  这些名词很陌生,我简单明了地把地球的这七个阶段说明一下。
  在地球尚未面世之前,在宇宙宇边缘区的一个角落,在地球即将诞生的位置上,汇聚了大量弥漫性的态状物质。这些态状物质虽然还没有升级到物质的水准,但它们对未来的星体却具有缔造性的力量。在缓慢的、疏松的、漂浮的过程中,这些若有若无的态状物质,一点点密集,一点点浓缩……直至打破了原来的物质状态,结束了原来的物质关系——地球合成物质从半物质的不稳固不坚定状态中,清晰地呈现出来。地球的第一个晶体粒状环层阶段,就是她发生嬗变的关键时刻。因为太阳光能的稳定投照,使得那些小如尘埃的晶体粒活跃了起来。论个体,它们微乎其微,但总体的形态却十分壮观。先前的无形弥漫,现在已然汇集出了一个边界十分分明的圆环形状。第一阶段的地球还不是实体的地球,只是一个由无数晶粒组成的、暗褐色的大圆环。
  在地球的第二个结晶体块群阶段,由于有了周边新物质成分的介入,先前那些小小的晶粒,如同吮吸到营养似的扩大膨胀起来,并由此产生了“合并”,一个个并到黄豆粒儿那么大,彼此间还很均匀地相距着空隙。原来的圆环形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个大扇面儿的形状。
  第三个大结晶块区阶段显示出更广阔的前景,所有黄豆大的结晶体,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稠,越滚越大……它们好像非要往一起粘黏不可似的,伴随着新成分的增多,最大的结晶块,已经有一座山峰那么庞然了。它们的整体布局,也由先前的扇面儿形,汇拢为长椭圆型。更可喜的是,这些大块头的结晶块呈现出微弱的同步运动,好像能踩上一个节拍似的。
  第四个凝固地块阶段是地球初步形成之际。由于大型结晶块之间的同步运动,于是又导致了它们彼此间的“冲撞”。这些巨大的地块好像站不稳,总是东倒西歪的。在整个撞来撞去的过程中,内在的“黏合”之力,使得它们一边黏又一边撞,彼此对立地统一起来。直至总体积有所缩小——由先前的长椭圆型,黏合成一个有许多棱角的长条型物体。这个长条物体,已经具有震动移位的实力,看上去就是整体的一顿一顿动弹的情形。
  第五个初级旋动地块阶段,仿佛是给长条状的大地块安上了一个心脏,使得它能简单地、半圈儿半圈儿地旋动起来。在太阳辐照光能增强的影响下,狭长的地块慢慢向长方形地块靠拢。它表面的那些棱棱角角,在一下一下的旋动过程中,也趋于平缓圆润了。
  第六个甩动地球阶段,使得地球具备了初步的球形。这阶段的地球,已经汲取了更多的能量成分,她初步的自转与公转相继出现。只不过因为这个时期,在地球所汇集的各种能量之间,既很生疏又很拥挤。初步的自转尚不完整,初步的公转也不连贯,如婴孩学步一般蹒蹒跚跚的。
  地球的第七个膨胀阶段,是地球诞生的标志。地球之所以能膨胀,与其内部复杂多样的能量有关系。所有这些能汇聚到一处,能成为一体的能量,因运动而释放,又因释放而运动,彼此间有联合又有暴力一般的征服。在一系列吞噬、冲撞、融合、变更的过程中,不由得扩大了膨胀了整体的体积。也正是从这一阶段开始,地球的运行趋于平稳均匀,比较有规律地走上了自转兼公转的轨道。
  地球的形成过程,在宇宙造星运动中很普遍,又很有特点。我给你描述的只是一个大概的历程。
  地球深部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二三百万年,它的内部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有人说,如果我们向地心挖洞,把地球对直挖通,不就可以到达地球的另一端了吗?然而,这却是不可能的。因为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前苏联的科拉超深钻孔深达12262米,为当今世界最深的超深孔,也仅为地球半径的1/500,所以人类对地球内部的认识还是很不准确的。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从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中了解到地球的内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同时利用地震波揭示了地球内部的许多秘密。
  1910年,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契意外地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公里处有折射现象发生。他认为,这个发生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地壳下面不同物质的分界面。1914年,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将两个面分别命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据这两个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一般厚33公里(大陆)或7公里(海洋)。地壳分为上下两层,其间是康拉德面,在10公里左右。上部地壳只有大陆有,海洋基本缺失。上部地壳主要为花岗岩层,下部地壳主要为玄武岩层。
  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是地幔,平均厚度为2870公里左右。地幔也分为上下两层,分界面约在1000公里左右。上地幔主要由超基性岩组成。下地幔主要由超高压矿物组成的超基性岩构成。
  在上地幔分布着一个呈部分熔融状态的软流圈,其深度在60-400公里左右,是液态岩浆的发源地。由于莫霍面上下物质都是固态,其力学性质区别不大,所以将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部分统称为岩石圈。
  地球的中心部分为地核,半径为3473公里左右。地核又可分为外核和内核。根据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测定,外核可能是液态物质,内核则是固体物质。地核的物质成分同铁陨古相似,所有有时又叫“铁镍核心”。
  地球的形状呈梨形,赤道半径约为6378公里,两极半径约为6356公里。
  20世纪70年代开始,前苏联等国家相继开始进行大陆科学钻探。前苏联制定了庞大的科学深钻计划,实施了近11口深孔和超深孔,其中的科拉超深钻孔深达12262米,为当今世界最深的超深孔,并已成为世界第一个深部实验室(观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