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鸽牌电线价格表:我记忆中的天安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5:46:03

我记忆中的天安门


庄岩


    “红色之旅”,看到这个题目感到有点儿挠头。中国队能称上红色圣地的几处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处,说来真的感到十分惭愧,我都不曾去过,就连“中共一大”会址,在上海生活过三年的我,也不曾前往瞻仰。不仅以上这些,仔细再想想则是更加汗颜,但凡与“红色”沾边的一些景点,我还真都是去的很少,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就更是不多。

    还是想想离自己最近、最熟悉的吧,也就“天安门”了。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原名承天门,以示皇帝“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清顺治八年重建后,改称天安门,寓意“受命于天,安邦治国”。天安门的历史与建筑做为研究历史的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在这里再说也就属于多余,还是说说在我印象与记忆中的天安门吧。

    天安门不仅城墙是红色的、城楼是红色的,自从62年前开国大典上一个伟大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啦”响起来后,无论是位于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还是前面飘扬的五星红旗,这里就一直和红色有关,也一直是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中心与“红色圣地”。

    天安门去过的次数多的早已数不过来了,小时候被爸爸妈妈抱着去,上学了在学校的组织下和同学们一起去,上大学了作为“导游”带着外地同学们去,有自己的孩子又抱着他去,孩子长大了,又带着他去广场看升旗,这些见证了自己慢慢地长大。

    从去天安门的方式上有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被父亲带着去,也有自己骑着自行车去、坐公交地铁去,到现在能自己开着私家车去,从这一方面上又见证了这几十年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

    懵懂的少年时代,虽然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其它的事件发生,也曾在1979年父亲的带领去那里为悼念一个伟人而献上自己的白花,抄写“革命诗抄”,随着岁月的推移,那些诗抄早已不知扔在了哪个角落,可那经历却还是难以忘怀。

    说起去过那么多次的天安门,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次莫过于1984年的35周年国庆了。那时候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再一次高涨起来,人们发自内心地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作为即将参加高考的我,非常荣幸地被选为游行队伍中的一员,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训练,十一那天凌晨就早早地来到天安门周边集结。游行开始,和同学们随着嘹亮的音乐,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高亢的口号从天安门下走过,心潮澎湃地接受着全国人民的检阅,当时内心的激动之情,让过了将近三十年之后的我到现在也很难以用语言形容。

    还记得小时候过少先队活动,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庄严地宣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时刻准备着”。那时候还能来到纪念碑上,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瞻仰着从“虎门销烟”到“解放南京”这一个个近、现代史上的历史故事,读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的碑文,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受这些历史故事浮雕的影响,少年时代的我对中国历史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找来了大量历史题材的书籍阅读,从而为现在长大的我从事历史方面的工作奠定了人生目标。

    最近几年去天安门的次数确实少了很多,那里的游人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严格,生性不愿意凑热闹的我也懒的去了。还有就是自己的工作压力越来越懒,孩子的学习越来越紧张,挤出些时间来他也总想看看没去过的新鲜地方。但这些成不成立的理由,丝毫未影响天安门在我心目中“红色圣地”的地位。天安门在封建时代“受命于天,安邦治国”的寓意,在我心中也早已转换为现在人人都向往“天下永安”新的含义。  

我记忆中的天安门


庄岩


    “红色之旅”,看到这个题目感到有点儿挠头。中国队能称上红色圣地的几处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处,说来真的感到十分惭愧,我都不曾去过,就连“中共一大”会址,在上海生活过三年的我,也不曾前往瞻仰。不仅以上这些,仔细再想想则是更加汗颜,但凡与“红色”沾边的一些景点,我还真都是去的很少,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就更是不多。

    还是想想离自己最近、最熟悉的吧,也就“天安门”了。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原名承天门,以示皇帝“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清顺治八年重建后,改称天安门,寓意“受命于天,安邦治国”。天安门的历史与建筑做为研究历史的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在这里再说也就属于多余,还是说说在我印象与记忆中的天安门吧。

    天安门不仅城墙是红色的、城楼是红色的,自从62年前开国大典上一个伟大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啦”响起来后,无论是位于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还是前面飘扬的五星红旗,这里就一直和红色有关,也一直是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中心与“红色圣地”。

    天安门去过的次数多的早已数不过来了,小时候被爸爸妈妈抱着去,上学了在学校的组织下和同学们一起去,上大学了作为“导游”带着外地同学们去,有自己的孩子又抱着他去,孩子长大了,又带着他去广场看升旗,这些见证了自己慢慢地长大。

    从去天安门的方式上有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被父亲带着去,也有自己骑着自行车去、坐公交地铁去,到现在能自己开着私家车去,从这一方面上又见证了这几十年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

    懵懂的少年时代,虽然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其它的事件发生,也曾在1979年父亲的带领去那里为悼念一个伟人而献上自己的白花,抄写“革命诗抄”,随着岁月的推移,那些诗抄早已不知扔在了哪个角落,可那经历却还是难以忘怀。

    说起去过那么多次的天安门,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次莫过于1984年的35周年国庆了。那时候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再一次高涨起来,人们发自内心地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作为即将参加高考的我,非常荣幸地被选为游行队伍中的一员,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训练,十一那天凌晨就早早地来到天安门周边集结。游行开始,和同学们随着嘹亮的音乐,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高亢的口号从天安门下走过,心潮澎湃地接受着全国人民的检阅,当时内心的激动之情,让过了将近三十年之后的我到现在也很难以用语言形容。

    还记得小时候过少先队活动,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庄严地宣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时刻准备着”。那时候还能来到纪念碑上,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瞻仰着从“虎门销烟”到“解放南京”这一个个近、现代史上的历史故事,读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的碑文,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受这些历史故事浮雕的影响,少年时代的我对中国历史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找来了大量历史题材的书籍阅读,从而为现在长大的我从事历史方面的工作奠定了人生目标。

    最近几年去天安门的次数确实少了很多,那里的游人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严格,生性不愿意凑热闹的我也懒的去了。还有就是自己的工作压力越来越懒,孩子的学习越来越紧张,挤出些时间来他也总想看看没去过的新鲜地方。但这些成不成立的理由,丝毫未影响天安门在我心目中“红色圣地”的地位。天安门在封建时代“受命于天,安邦治国”的寓意,在我心中也早已转换为现在人人都向往“天下永安”新的含义。  

我记忆中的天安门


庄岩


    “红色之旅”,看到这个题目感到有点儿挠头。中国队能称上红色圣地的几处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处,说来真的感到十分惭愧,我都不曾去过,就连“中共一大”会址,在上海生活过三年的我,也不曾前往瞻仰。不仅以上这些,仔细再想想则是更加汗颜,但凡与“红色”沾边的一些景点,我还真都是去的很少,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就更是不多。

    还是想想离自己最近、最熟悉的吧,也就“天安门”了。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原名承天门,以示皇帝“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清顺治八年重建后,改称天安门,寓意“受命于天,安邦治国”。天安门的历史与建筑做为研究历史的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在这里再说也就属于多余,还是说说在我印象与记忆中的天安门吧。

    天安门不仅城墙是红色的、城楼是红色的,自从62年前开国大典上一个伟大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啦”响起来后,无论是位于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还是前面飘扬的五星红旗,这里就一直和红色有关,也一直是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中心与“红色圣地”。

    天安门去过的次数多的早已数不过来了,小时候被爸爸妈妈抱着去,上学了在学校的组织下和同学们一起去,上大学了作为“导游”带着外地同学们去,有自己的孩子又抱着他去,孩子长大了,又带着他去广场看升旗,这些见证了自己慢慢地长大。

    从去天安门的方式上有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被父亲带着去,也有自己骑着自行车去、坐公交地铁去,到现在能自己开着私家车去,从这一方面上又见证了这几十年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

    懵懂的少年时代,虽然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其它的事件发生,也曾在1979年父亲的带领去那里为悼念一个伟人而献上自己的白花,抄写“革命诗抄”,随着岁月的推移,那些诗抄早已不知扔在了哪个角落,可那经历却还是难以忘怀。

    说起去过那么多次的天安门,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次莫过于1984年的35周年国庆了。那时候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再一次高涨起来,人们发自内心地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作为即将参加高考的我,非常荣幸地被选为游行队伍中的一员,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训练,十一那天凌晨就早早地来到天安门周边集结。游行开始,和同学们随着嘹亮的音乐,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高亢的口号从天安门下走过,心潮澎湃地接受着全国人民的检阅,当时内心的激动之情,让过了将近三十年之后的我到现在也很难以用语言形容。

    还记得小时候过少先队活动,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庄严地宣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时刻准备着”。那时候还能来到纪念碑上,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瞻仰着从“虎门销烟”到“解放南京”这一个个近、现代史上的历史故事,读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的碑文,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受这些历史故事浮雕的影响,少年时代的我对中国历史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找来了大量历史题材的书籍阅读,从而为现在长大的我从事历史方面的工作奠定了人生目标。

    最近几年去天安门的次数确实少了很多,那里的游人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严格,生性不愿意凑热闹的我也懒的去了。还有就是自己的工作压力越来越懒,孩子的学习越来越紧张,挤出些时间来他也总想看看没去过的新鲜地方。但这些成不成立的理由,丝毫未影响天安门在我心目中“红色圣地”的地位。天安门在封建时代“受命于天,安邦治国”的寓意,在我心中也早已转换为现在人人都向往“天下永安”新的含义。  

我记忆中的天安门


庄岩


    “红色之旅”,看到这个题目感到有点儿挠头。中国队能称上红色圣地的几处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处,说来真的感到十分惭愧,我都不曾去过,就连“中共一大”会址,在上海生活过三年的我,也不曾前往瞻仰。不仅以上这些,仔细再想想则是更加汗颜,但凡与“红色”沾边的一些景点,我还真都是去的很少,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就更是不多。

    还是想想离自己最近、最熟悉的吧,也就“天安门”了。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原名承天门,以示皇帝“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清顺治八年重建后,改称天安门,寓意“受命于天,安邦治国”。天安门的历史与建筑做为研究历史的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在这里再说也就属于多余,还是说说在我印象与记忆中的天安门吧。

    天安门不仅城墙是红色的、城楼是红色的,自从62年前开国大典上一个伟大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啦”响起来后,无论是位于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还是前面飘扬的五星红旗,这里就一直和红色有关,也一直是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中心与“红色圣地”。

    天安门去过的次数多的早已数不过来了,小时候被爸爸妈妈抱着去,上学了在学校的组织下和同学们一起去,上大学了作为“导游”带着外地同学们去,有自己的孩子又抱着他去,孩子长大了,又带着他去广场看升旗,这些见证了自己慢慢地长大。

    从去天安门的方式上有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被父亲带着去,也有自己骑着自行车去、坐公交地铁去,到现在能自己开着私家车去,从这一方面上又见证了这几十年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

    懵懂的少年时代,虽然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其它的事件发生,也曾在1979年父亲的带领去那里为悼念一个伟人而献上自己的白花,抄写“革命诗抄”,随着岁月的推移,那些诗抄早已不知扔在了哪个角落,可那经历却还是难以忘怀。

    说起去过那么多次的天安门,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次莫过于1984年的35周年国庆了。那时候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再一次高涨起来,人们发自内心地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作为即将参加高考的我,非常荣幸地被选为游行队伍中的一员,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训练,十一那天凌晨就早早地来到天安门周边集结。游行开始,和同学们随着嘹亮的音乐,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高亢的口号从天安门下走过,心潮澎湃地接受着全国人民的检阅,当时内心的激动之情,让过了将近三十年之后的我到现在也很难以用语言形容。

    还记得小时候过少先队活动,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庄严地宣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时刻准备着”。那时候还能来到纪念碑上,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瞻仰着从“虎门销烟”到“解放南京”这一个个近、现代史上的历史故事,读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的碑文,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受这些历史故事浮雕的影响,少年时代的我对中国历史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找来了大量历史题材的书籍阅读,从而为现在长大的我从事历史方面的工作奠定了人生目标。

    最近几年去天安门的次数确实少了很多,那里的游人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严格,生性不愿意凑热闹的我也懒的去了。还有就是自己的工作压力越来越懒,孩子的学习越来越紧张,挤出些时间来他也总想看看没去过的新鲜地方。但这些成不成立的理由,丝毫未影响天安门在我心目中“红色圣地”的地位。天安门在封建时代“受命于天,安邦治国”的寓意,在我心中也早已转换为现在人人都向往“天下永安”新的含义。  

我记忆中的天安门


庄岩


    “红色之旅”,看到这个题目感到有点儿挠头。中国队能称上红色圣地的几处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处,说来真的感到十分惭愧,我都不曾去过,就连“中共一大”会址,在上海生活过三年的我,也不曾前往瞻仰。不仅以上这些,仔细再想想则是更加汗颜,但凡与“红色”沾边的一些景点,我还真都是去的很少,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就更是不多。

    还是想想离自己最近、最熟悉的吧,也就“天安门”了。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原名承天门,以示皇帝“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清顺治八年重建后,改称天安门,寓意“受命于天,安邦治国”。天安门的历史与建筑做为研究历史的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在这里再说也就属于多余,还是说说在我印象与记忆中的天安门吧。

    天安门不仅城墙是红色的、城楼是红色的,自从62年前开国大典上一个伟大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啦”响起来后,无论是位于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还是前面飘扬的五星红旗,这里就一直和红色有关,也一直是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中心与“红色圣地”。

    天安门去过的次数多的早已数不过来了,小时候被爸爸妈妈抱着去,上学了在学校的组织下和同学们一起去,上大学了作为“导游”带着外地同学们去,有自己的孩子又抱着他去,孩子长大了,又带着他去广场看升旗,这些见证了自己慢慢地长大。

    从去天安门的方式上有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被父亲带着去,也有自己骑着自行车去、坐公交地铁去,到现在能自己开着私家车去,从这一方面上又见证了这几十年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

    懵懂的少年时代,虽然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其它的事件发生,也曾在1979年父亲的带领去那里为悼念一个伟人而献上自己的白花,抄写“革命诗抄”,随着岁月的推移,那些诗抄早已不知扔在了哪个角落,可那经历却还是难以忘怀。

    说起去过那么多次的天安门,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次莫过于1984年的35周年国庆了。那时候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再一次高涨起来,人们发自内心地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作为即将参加高考的我,非常荣幸地被选为游行队伍中的一员,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训练,十一那天凌晨就早早地来到天安门周边集结。游行开始,和同学们随着嘹亮的音乐,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高亢的口号从天安门下走过,心潮澎湃地接受着全国人民的检阅,当时内心的激动之情,让过了将近三十年之后的我到现在也很难以用语言形容。

    还记得小时候过少先队活动,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庄严地宣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时刻准备着”。那时候还能来到纪念碑上,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瞻仰着从“虎门销烟”到“解放南京”这一个个近、现代史上的历史故事,读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的碑文,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受这些历史故事浮雕的影响,少年时代的我对中国历史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找来了大量历史题材的书籍阅读,从而为现在长大的我从事历史方面的工作奠定了人生目标。

    最近几年去天安门的次数确实少了很多,那里的游人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严格,生性不愿意凑热闹的我也懒的去了。还有就是自己的工作压力越来越懒,孩子的学习越来越紧张,挤出些时间来他也总想看看没去过的新鲜地方。但这些成不成立的理由,丝毫未影响天安门在我心目中“红色圣地”的地位。天安门在封建时代“受命于天,安邦治国”的寓意,在我心中也早已转换为现在人人都向往“天下永安”新的含义。  

我记忆中的天安门
    “红色之旅”,看到这个题目感到有点儿挠头。中国队能称上红色圣地的几处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处,说来真的感到十分惭愧,我都不曾去过,就连“中共一大”会址,在上海生活过三年的我,也不曾前往瞻仰。不仅以上这些,仔细再想想则是更加汗颜,但凡与“红色”沾边的一些景点,我还真都是去的很少,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就更是不多。

    还是想想离自己最近、最熟悉的吧,也就“天安门”了。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原名承天门,以示皇帝“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清顺治八年重建后,改称天安门,寓意“受命于天,安邦治国”。天安门的历史与建筑做为研究历史的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在这里再说也就属于多余,还是说说在我印象与记忆中的天安门吧。

    天安门不仅城墙是红色的、城楼是红色的,自从62年前开国大典上一个伟大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啦”响起来后,无论是位于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还是前面飘扬的五星红旗,这里就一直和红色有关,也一直是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中心与“红色圣地”。

    天安门去过的次数多的早已数不过来了,小时候被爸爸妈妈抱着去,上学了在学校的组织下和同学们一起去,上大学了作为“导游”带着外地同学们去,有自己的孩子又抱着他去,孩子长大了,又带着他去广场看升旗,这些见证了自己慢慢地长大。

    从去天安门的方式上有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被父亲带着去,也有自己骑着自行车去、坐公交地铁去,到现在能自己开着私家车去,从这一方面上又见证了这几十年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

    懵懂的少年时代,虽然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其它的事件发生,也曾在1979年父亲的带领去那里为悼念一个伟人而献上自己的白花,抄写“革命诗抄”,随着岁月的推移,那些诗抄早已不知扔在了哪个角落,可那经历却还是难以忘怀。

    说起去过那么多次的天安门,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次莫过于1984年的35周年国庆了。那时候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再一次高涨起来,人们发自内心地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作为即将参加高考的我,非常荣幸地被选为游行队伍中的一员,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训练,十一那天凌晨就早早地来到天安门周边集结。游行开始,和同学们随着嘹亮的音乐,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高亢的口号从天安门下走过,心潮澎湃地接受着全国人民的检阅,当时内心的激动之情,让过了将近三十年之后的我到现在也很难以用语言形容。

    还记得小时候过少先队活动,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庄严地宣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时刻准备着”。那时候还能来到纪念碑上,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瞻仰着从“虎门销烟”到“解放南京”这一个个近、现代史上的历史故事,读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的碑文,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受这些历史故事浮雕的影响,少年时代的我对中国历史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找来了大量历史题材的书籍阅读,从而为现在长大的我从事历史方面的工作奠定了人生目标。

    最近几年去天安门的次数确实少了很多,那里的游人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严格,生性不愿意凑热闹的我也懒的去了。还有就是自己的工作压力越来越懒,孩子的学习越来越紧张,挤出些时间来他也总想看看没去过的新鲜地方。但这些成不成立的理由,丝毫未影响天安门在我心目中“红色圣地”的地位。天安门在封建时代“受命于天,安邦治国”的寓意,在我心中也早已转换为现在人人都向往“天下永安”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