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考状元:天安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01:25

天安门

百科名片

  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区中心,面临长安街。天安门原是明、清两朝皇城的正门,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当时名叫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里举行了开国大典,并被设计入国徽。1961年,天安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另外,叶大鹰导演的一部作品名字也是《天安门》。

.text_dir{z-index:1}.index-box{width:685px;border:1px solid #C6E1F6;padding:1px;font-family:arial;margin-bottom:20px;color:#444;position:relative;zoom:1}.index-box a{text-decoration:none}.index-box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index-box .hd{height:28px;background:#C6E1F6 no-repeat;padding-left:100px;position:relative;zoom:1}.index-box .hd.no-logo{padding-left:10px}.index-box .hd .logo{position:absolute;top:0;left:0}.index-box .hd h5{font-size:14px;font-weight:bold;line-height:28px;color:#000}.index-box .hd a{color:#000}.index-box .hd a.opt-hide{text-decoration:none;font-size:12px;float:right;width:32px;height:20px;margin-top:5px;margin-right:5px;line-height:20px;color:#0062B4;padding:0 10px 0 4px;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module/arr.gif) no-repeat 32px -60px;outline:none}.index-box .hd a.opt-hide:visited{color:#0062B4}.index-box .hd a.opt-hide:hover{background-color:#efefef}.index-box .hd.st-hide{margin-bottom:10px}.index-box .hd.st-hide a.opt-hide{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module/arr.gif) no-repeat 32px 7px}.index-box .idx{background-color:#FDF1E2;height:28px;line-height:28px;font-size:12px;color:#666;padding-left:8px;margin-top:3px;zoom:1}.index-box .idx-label{display:block;float:left;width:90px}.index-box .idx a{border:1px solid #FDF1E2;text-decoration:none;margin:4px 2px;display:block;width:16px;_width:15px;height:16px;text-align:center;line-height:16px;overflow:hidden;float:left;outline:none;font-family:arial;font-weight:thin;color:#999;cursor:default}.index-box .idx a.enable{color:#0062B4;cursor:pointer}.index-box .idx a.enable:visited{color:#0062B4}.index-box .idx a.enable:hover{border:1px solid #C6E1F6;background:#F3F9FB}.index-box .idx a.on{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bgs3.gif) no-repeat -2px -137px;border:1px solid #c6e1f5;font-weight:bold}.index-box .idx a:hover{text-decoration:none}.index-box table{border-collapse:collapse}.index-box .index-item{width:100%;margin-top:2px}.index-box .index-item table{width:100%;height:100%}.index-box .index-item table.first{margin-top:0}.index-item table.first td{border:0}.index-box .feed{list-style:none}.index-box .feed li{float:left;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bgs3.gif") no-repeat 2px -325px;line-height:20px;padding-left:12px;height:20px;padding-top:2px;margin:1px 4px 0 4px;font-size:12px;white-space:nowrap;overflow:hidden}.index-box .normal-cols3 li{width:206px}.index-box .normal-cols4 li{width:149px}.index-box .normal-cols5 li{width:114px}.index-box .normal-cols6 li{width:92px}.index-box .normal-cols7 li{width:76px}.index-box .normal-cols8 li{width:64px}.index-box .normal-cols9 li{width:54px}.index-box .normal-cols10 li{width:46px}.index-box .l1-cols3 li{width:175px}.index-box .l1-cols4 li{width:126px}.index-box .l1-cols5 li{width:96px}.index-box .l1-cols6 li{width:76px}.index-box .l1-cols7 li{width:62px}.index-box .l1-cols8 li{width:52px}.index-box .l2-cols3 li{width:147px}.index-box .l2-cols4 li{width:104px}.index-box .l2-cols5 li{width:78px}.index-box .l2-cols6 li{width:60px}.index-box .level-1{background-color:#deeefa;width:80px;font-size:14px;font-weight:bold;padding:0 6px}.index-box td.style-bb2{border-bottom:2px solid #fff}.index-box td.style-br2{border-right:2px solid #fff}.index-box .level-2{background-color:#f3f9fb;width:74px;font-size:12px;font-weight:bold;padding:0 4px}.index-box .feed li.highlight{background-color:#c8e1f2}.index-box td.data-bg{background:#fafafa}.index-box td.no-level2{background-color:#f3f9fb}

目录

建筑
  1. 简介
  2. 历史
  3. 特点
  4. 周边
  5. 交通
电影
  1. 资料
  2. 简介
  3. 花絮
展开

建筑

简介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最初名叫“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  

天安门

意,是紫禁城的正门。当年承天门远没有如今天安门这么壮丽,而只是一座三层楼式的木牌楼,牌楼正中悬挂“承天之门”匾额。此楼于公元1451年毁于大火,1465年予以重建,明末时又毁于兵火,直到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才大体成为今天的样式,并改名为“天安门”。  天安门总高33.7米,最下面是汉白玉石的须弥座,座上为高10多米的红色墩台,以每块重达43千克的大砖砌成。墩台上的城楼大殿东西宽九间、南北深五间,用“九、五”之数,是取帝王为“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含意。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是江苏吴县人蒯祥,他被时人誉为“蒯鲁班”。  清代末年,由于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和外国殖民主义者的侵入,天安门也遭到了蹂躏。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炮轰天安门。此后,天安门城楼上长满蒿草,荒凉破败下来。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终于获得了新生。毛主席率领党、政、军和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的负责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安门城楼也就成为亿万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圣地。天安门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的象征,并被设计入国徽。天安门以其500多年厚重的历史内涵,高度浓缩的中华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新中国的象征和无与伦比的政治瞩目和神往,是中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她记录了中华民族不惧流血和牺牲,争取独立自由的勇气和坚强;写下了新中国诞生的光辉一页,和中华民族走向强盛的壮丽诗篇[1]

历史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1420年建成。最初仅是一座三层五间式的木结构牌楼,名字  

开国大典

叫做“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天顺元年(1457年),牌楼毁于雷火,八年后的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门楼。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北京,承天门再次被毁。清顺治八年(1651年)在废墟上进行了大规模改建,重修为一座城楼,名字也改成“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1952年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缮。1970年的重建基本保持了1651年改建的形制,天安门比原来高了83厘米,通高34.7米(原高33.87米)。  明清时期,天安门到大清门(明朝成大明门、中华民国称中华门)之间的千步廊形成占地几万平米的T字型宫廷广场,其东、西两次还各设一门,东为长安左门、西为长安右门,国家主要统治机构六部及各院即设在此。这里是帝国统治机构的中枢。  明清的皇帝们一般都在天安门颁布重要诏令,称为“金凤颁诏”。此外皇帝大婚、将领出征时祭旗、御驾亲征时祭路、刑部在秋天提审要犯(“秋审”)、殿试公布“三甲”(“金殿传胪”)等重大仪式也都在此举行。  1949年举办开国大典以后,天安门进行过多次整修,其中1952年和1970年的两次整修规模较庞大。1988年,城楼开始收费,对社会公众开放[2]

特点

  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是中国古代  

天安门城楼

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l7年)。原名承天门,以示皇帝“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后,改称天安门.既包含了皇帝是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至尊的意旨;又寓有“外安内和,长治久安”的含义。明、清时,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高为33.87米;1970年翻建后高达34.7米。它造型典雅,是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天安门的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的巍峨城楼,东西面阔九楹,南北进深五间,取“九五”之数,象征皇帝的尊严。正面有36扇菱花格式的门窗。城搂基座周围有汉白玉栏杆、栏板,雕刻着莲花宝瓶图案。城楼内所用木材大部分是楠木,60根红漆巨柱排列整齐,柱顶上有藻井与梁枋,绘着金龙吉祥彩画和团龙图案。地面铺的全是金砖,面积约2000平方米。屋顶的正脊与垂脊上装饰着螭吻、仙人、走兽。下层是高13米的朱红色城台,四周环绕琉璃瓦封顶的矮墙,下部是1.59米高的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座台基。城台的总面积达4800平方米,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长达百级供上下城楼用的梯道,俗称马道。还有5个拱形门洞,中间的门洞最大,高8.82米,宽5.25米,唯有皇帝可以进出。城楼前有外金水河,河上飞架7座汉白玉雕栏石桥,中间一座最宽阔的称“御路桥”。专为皇帝而设;御路桥两旁有宗室亲王过往的“王公桥”;王公桥左右的“品级桥”是供三品以上的官员行走的;四品以下的官员和兵弁、夫役只能走“公生桥”。公生桥架在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和社稷坛(中山公园)门前。5座内金水桥除有类似严格的等级规定外,还表示“万方来朝”之意。金水河两岸有两对威风凛凛的石狮及两座连同须弥座高为9.57米的华表。石狮系明代永乐年间原物,距今已有500多年。石狮后面两边设有红色观礼台,台前东西各筑花坛,游人们常在这里驻足观景。华表上满刻着盘龙与云朵,巨柱顶端加上了云板、承露盘并蹲坐着石兽,此兽有注视皇帝出入之意,因而人们把前华表上两只背北面南的石兽叫“望君归”;把后华表上两只背南面北的石兽称“望君出”。  

天安门夜景

  天安门在明、清两朝是皇帝颁发诏令之地。遇有新皇帝登基、大婚等重大庆典活动和皇帝父母进宫,都要启用天安门。皇帝平时一般不走天安门。只有每年去祭天、祭地、祭五谷时,才由此门出入。另外,皇帝御驾亲征或大将出征,都得在天安门前祭路、祭旗,以求马到成功,凯旋归来,同时显示威风。天安门还是“金殿传胪”的场所。每逢殿试后的两天,皇帝召见、传呼新中进士们的姓名,这叫“传胪”。考中前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插上金花,身披红绸,骑马游街,以谢皇恩。天安门唯独皇帝可以出入,而且只能出入喜事,绝对禁止出入丧事。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天安门多次维修,今已焕然一新。左右两侧筑起大型观礼台,供大型庆典贵宾观礼之用;金水河南并辟有绿化带,花木四季常青[3]

周边

  故宫、天安门广场、 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中山公园等。

交通

  乘北京地铁1号线,1、4、5、8、10、20、22、37、52、728路公共汽车天安门东下车,乘北京地铁2号线,9、17、22、44、48、59、66、67、69、71、120、673、690、692、729、808、826、901、特2、特4路等公共汽车前门下车。

电影

资料

  片名:《天安门》(TIAN AN MEN)  

电影海报

  编剧:王兵  导演:叶缨  摄影:杨涛  主演:潘粤明郭柯徐啸力、信鹏、白琳、大冢匡将(日本)  类型:剧情  出品: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  片长: 104分钟  上映日期:2009年9月3日

简介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舞美队队长田震英接到紧急任务,上级要求他率舞美队对天安门城楼进行全面改造翻修,以供开国大典使用。长期的战乱失修,天安门的破败荒凉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翻修时间只有短短的28天。田震英和队友们没有畏怯退缩,他们怀着为新中国拼命奋斗、完成好任务就去见毛主席的火热信念,庄严地立下了军令状。自进驻天安门工地之日起,田震英和队友们便进入到倒计时的紧张工作状态。过程中,遭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数次失败的打击,但是,这群年轻战士一直没有丧失激情和勇气,面对困难咬牙坚持,边干边学,最终,抗敌剧社舞美队拿出了一个以在天安门城楼上悬挂八个超大红灯笼为核心的优秀设计方案,并赶在开国大典前按时完成了施工工程。十月一日开国大典,毛主席站在翻修一新的天安门上,庄严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花絮

  由潘粤明、郭柯宇领衔主演的《天安门》,将以一个小人物的视角见证开国大典的宏伟历史时刻,重现1949年开国大典前天安门翻新的历史场景和不为人知的故事——1949年9月2日,华北军区抗敌剧社舞美队队长(潘粤明饰)被叫到军区政治部接受紧急任务,毛主席和党中央决定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命令抗敌剧社舞美队在28天时间里,对开国大典的主席台即天安门城楼进行整修和布置……  作为叶大鹰“红色三部曲”收尾之作,《天安门》演员阵容出现了《红樱桃》主演“楚楚”郭柯宇和“罗小蛮”徐啸力,潘粤明则担纲男一号,饰演负责翻修天安门城楼的舞美队队长。相比叶大鹰上一部作品《红色恋人》里张国荣的熠熠星光,《天安门》的阵容远不够显赫,当记者问道为何不像其他献礼片启用大牌明星时,叶大鹰直言对明星制没有信心:“我最近不喜欢当红的明星……一上来就谈档期,这不是自大狂吗?”他坦诚《天安门》的拍摄难度来自还原49年天安门的制作和特技制作过程,在拍之前自己心里也没底;与其找明星,叶大鹰称自己更想和踏实的好演员合作:“他们会花很多时间去做创作准备,比如课程,排练。他们得跟我一起折腾,经得起这个影片的跌宕和不顺利,如果拍不好,得反复倒腾。”  叶大鹰对大牌滥用风气的批评,让人不禁想到这是否在影射同期上档、拥有破纪录式明星阵容的《建国大业》。叶大鹰解释道,《建国大业》是特殊情况,“这就像给老爸老妈过大寿,怎么贴金都不为过,有一部影片可以把那么多明星集结在一起,包含了那么多演员和创作人员对祖国的感情,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他也称《建国大业》带来的快乐来自观众数明星的兴奋,而《天安门》则是用故事本身温暖观众[4]。隐藏
北京二十四景
首字母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燕京八景
  • 太液秋风
  • 琼岛春阴
  • 金台夕照
  • 蓟门烟树
  • 西山晴雪
  • 玉泉趵突
  • 卢沟晓月
  • 居庸叠翠
北京十六景
  • 天安丽日
  • 紫禁余晖
  • 燕塞雄关
  • 白塔堆云
  • 颐和慧海
  • 圜丘清音
  • 香山红叶
  • 十渡浮峦
  • 盘古遗火
  • 幽峡流碧
  • 大钟声远
  • 龙潭漱玉
  • 明陵落照
  • 卢沟狮醒
  • 慕田古堞
  • 红楼大观
参考资料
  • 1

    天安门广场断代史:1949与1978年  

    http://ent.sina.com.cn/m/2009-08-02/15272634907.shtml

  • 2

    资料:天安门的历史  

    http://ent.sina.com.cn/m/2009-08-03/18212636534.shtml

  • 3

    资料:天安门的建筑结构  

    http://ent.sina.com.cn/m/2009-08-03/18252636542.shtml

  • 4

    《天安门》  

    http://ent.newssc.org/system/2009/09/02/012303424.shtml

扩展阅读:
  • 1

    http://www.tiananmen.org.cn/index.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