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金山医院投简历:教育是要培养孩子对未来的信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5:10:08

教育是要培养孩子对未来的信心

(2010-05-22 14:12:19) 标签:

原创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

 

网上偶遇去年进入东南大学的阿灿,跟他聊了几句。他告诉我,这学期有了电脑后,大家普遍都下来,期中的不及格率非常高。我开玩笑说现在开始领悟到当年我对他们的教育是如何前瞻。

马上又要高二选科,去年因为要准备带孩子卸掉班主任一职,因此少了很多琐事,不过身份的转变不影响我对教育本身的关注,只是未必会在公开场合发言。因为很多时候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最近博客里有很多留言,虽然我一向对陌生人或者是匿名的留言不大在意,而且博客只是我存储的空间,不过因为很多是家长朋友以及以前的宝贝,就趁此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以供大家参考。我不是一个名师,也未必算得上好老师,不管宝贝们如何吹捧,早已经过了面对表扬心动的年龄。不过我只敢自豪的说我还算是个真诚的老师。我很坦诚自己的学生也有不用功的,虽然有一些宝贝在高考中运用一些我的技巧拿到一些比较满意的分数,更多的也是自己刻苦的结果。我更看重的是当他们离开学校离开班级回想当年课堂上给他们灌输宣扬的理念的时候如果能让他们觉得在年轻的时候很幸运才是我最大的荣耀。

 

作为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必然有期望;作为教师,必然对自己的学生也有期望。而要达成这种期望的动力源泉,则是一个有理想的教师必然需要的理念。我一直认为培养学生,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而且要根植于爱。我认真看了一下朋友的留言,不外乎几个问题:

1.残酷的社会现实、现实的应试环境

2.学生的资质以及学习用功与否与捷径问题

3.县中与省城学生问题

4.家长教育的困惑

其实这几点我在前面很多文章中都谈了不少。最关键的是一个成熟的人绝对不会用一个固定的概念去以偏概全,县中也有学生能力很强,省城也有能力很差,90后大部分依然很纯朴,不像媒体鼓吹的那样个个另类,同样不是老叶的宝贝就都会刻苦,差学校的孩子不一定就笨,也未必不够努力,因为考试很偶然,不过如果他努力一样可以证明自己。中国的教育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过分放大人生的部分环节,而最终因噎废食。

具体而言,一个学生小学上不了名校就不能上好中学?一个学生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反之,名校学生就能一定上名校?这就像一个班级的均分对班级的具体学生而言毫无意义一样。每次考试班级均分都只是老师对教学的一种检测和跟踪研究的参考结果,班级均分高不一定你的分数就高。而且每个班级组成不同,情况也不同,所以在研究问题前一定要因人而异,决不可用一些简单的现象去给没成型的孩子定性。

就这几个问题而言,对于社会现实和应试的环境,根子在于家长被媒体忽悠以及自身对社会变革的感触带来的压力全部都转嫁给孩子。其实十几年前我上在农村中学参加高考的时候,那年全国招生人数是60万,而现在光江苏省每年高考录取人数就要达到2,30万,压力之大竞争之残酷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从家长到学生面对这种竞争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孩子学习本身,考上固然开心,考不上也要走自己的路想办法生存,不会去怨天尤人。所以不要总是去抱怨环境和社会现实,社会从来都是给强者给勇敢的人给有准备头脑和远见卓识的人敞开大门。实际上高中生很多人本质都很善良纯真,最关键是家长的心态失衡,然后慢慢让自己孩子的一颗天真的心变得焦虑痛苦甚至扭曲。

我有一个观念一直越来越强烈,其实现在更需要教育的是家长,而非学生。所以我每次家长会宁愿不谈试卷不谈分数,而是希望可以给家长宣扬一种理念来让孩子青春的束缚更少一点。前几天有家长留言说到我为何更关注成绩差的孩子。道理很简单,一个学生自觉努力认真,然后成绩优秀,事实上已经无需老师再每天监督,长大了总要自己飞,自然老师的关注重心应该是后进的学生。何况现在的环境下,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从家长、学校、社会哪里得到的万千宠爱集于一身,有没有我的关心无关紧要,可是一些学习暂时不够理想的学生却有可能会被家长、周围功利的老师和同学以及社会的眼光慢慢逼的走向颓废、破罐子破摔甚至走向绝路,一个老师如果仅仅是会对成绩好的学生锦上添花而对这些仅仅是成绩不够理想的孩子不闻不问,也许会得到很多光环,但是于教育本身,却是一种背道而驰。

有一句家长留言说自己没能力改变现实,因此希望孩子努力。有这份希望当然是好的,天下父母心情都一样。当年我父母也一样希望我可以跳出农门。但是有很多家长却把这份期望当做一种无形的压力放置在孩子身上,对学习上要么提出高标准严要求,要么就是成绩只允许前进不允许退步等等。凭什么已经成年的家长没办法改变家庭甚至家族的现状,要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羸弱的肩上去承担这样一份重任?而且还言之凿凿。如果家长自己在社会上也平平,为何不能容忍孩子在学校有一份平平的成绩但可以拥有一个快乐的青春?

 

有的家长总是会被媒体渲染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然后总是想方设法进名校,参加这个那个班之类,如果要说输在起跑线上,我们当年不要说特长班,就是幼儿园都没上过,而且家在农村,连学费生活费都掏不起,那我们可不是在起跑线上输一点,而是远远落在后面。时至今日,当年我那些出身城市的同学有很多人日子过的一般,原因很简单,后天的努力要远比出身更有生命力。这种努力却并不意味着学习成绩。

有人认为成绩跟努力很有关系,有一定道理,但是有些很有天分的学生不努力一样可以考到高分算是特例。对于分数,有三点需要铭记:

就像社会上有三百六十行,而且会有不同阶层一样,学生学习成绩也是如此。如果分数都不及格恐怕还是有原因,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同学,学科分数多几分少几分完全说明不了问题,这一点江苏的高考方案以等级来区分代表了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可惜很多不懂教育的人士还颇多诟病。那么有人多考几分有人少考几分很正常,就像我做老师你做医生或者护士公务员,大家收入也会有差别一样。每个家长都认为自己孩子能考前几名,那最后总是会有人哭有人笑。名校里面都是各个初中的佼佼者,来了后总要用分数分出三六九,这也很正常,一个社会总是在不同的时期用不同的手段来区分。何况现在包括金中在内很多名校已经今非昔比,因为百分之五十的招生名额是指标生,而这样一来学生参差不齐(并非歧视指标生,只是就分数而言),已经和十年前不可一概而论,既然如此,班级学习的分层就相当明显,这是家长必须要认清的第一点。

对分数不要太看重,重要的是从分数与班级均分的横向比较以及和往次考试成绩的纵向比较,你去观察孩子的学习走势,如果一直在努力就尽可能不要去干涉太多。如果学习一直在退步,那么就要及时和孩子以及老师沟通,现在很多家长其实不愿跟老师沟通,这也是很多学生症状没法缓解的原因。有很多老师喜欢家长请客吃饭送礼,但也有很多老师和家长一样希望家校沟通配合让孩子可以走的更远。事实上,平日里家长主动沟通的并不多。这是第二点。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学习退步了,或者不够理想了总是会病急乱投医,第一选择往往是去打听哪里的辅导班不错,经济条件好的倒还好,有的家长家里经济一般也大把掏出血汗钱去报名。事实上如果真有辅导班这么牛,那么只要有钱都去报名岂不是双赢?单纯就分数而言,年级班级的牛人大都不是靠辅导辅导出来的,可惜很多家长拿钱图个心安,他们会的也就仅仅这招无需自己辛苦无需努力的这一招。事实上钱财倒是小事,你去上辅导课,一门学科每周两小时,加上来回路上算一个小时,没门学科每周要占用三个小时而这顶多只是给你做几道题目给你讲讲。可是最祸害的是一般学生至少上2-3门课,每周就要花费六到九个小时的时间,周末时间有限,最后势必影响学校老师布置的正常作业。而这又使得学生在学校教学的整个环节中留下了裂痕。可惜,这年头傻子总是不够的。

去年高考前,有三个宝贝考前来找我求助,一个是以前我教,后来选科离开我的课堂的宝贝,一个是五中的一个孩子,还有一个是考艺术类的宝贝。最后前两个宝贝语文都超过120分~,第三个也考了100。原因很简单,当一个教室坐满50几个孩子的时候,任何一个老师都没法兼顾所有的孩子。而这恰恰给了很多孩子开小差的机会,日积月累因此就慢慢在学习上拉开差距。而这需要家长和老师沟通配合,督促孩子从点滴的小事重视。我每次考试结束总是会给家长看默写看基础分,因为这没有技术含量,最能够反映学习态度,但是很多宝贝还是不够踏实。事实上,学生每天在学校安排的课表从早晨七点四十到下午五点左右放学,大部分时间都在上课,真正留给他们反思讨论感悟的机会太少,而这恰恰也是时下教育的一个弊端。我一个宝贝学生在家看语文读本,结果家长说你少看点这些东西,多做点题目,遇到这样的家长,你再迷恋哥,哥也没法变身传说。

如果你要去上辅导班,有两种孩子可以考虑,第一是觉得在学校学习已经吃不饱,那么可以加餐;第二如果孩子是因为缺乏自制力,上课效率不高,那么可以去找比较负责的老师这样小范围的可以提高听课接收的效率。

所以高考考的好不好,能否进理想大学分数的确重要,但不是世界末日。南大的分数比南邮高不少,可是你能说南大的学生都比南邮的学生毕业后会更有出息么?恐怕未必。其实能上怎样的大学?选择哪所大学?选择什么专业?出于经济利益还是个人爱好都是每个学生自己的选择,家长可以提供参考,但不要去帮他们做决定。别把它们当小孩,很多家长难于跟孩子沟通就是因为总是以为他们是小孩,事实上这恰恰是代沟的原因。

很多家长就关注孩子分数,而且总是对孩子挑刺,其实家长自身就没缺点么?家长没法克服自己缺点,干嘛要把自己的孩子想象的要一定像个完人?很多家长眼里只要成绩好其他都无所谓,至于孩子待人接物作人如何从来都放纵,很多学生成绩虽然很好,不过聊儿郎当,这样的学生就算去了清华北大,走上社会恐怕也贻害无穷,可惜很多家长从来没意识到。而于老师而言,不过是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兵。

前几天一个上南审的宝贝给我发信息,说爸爸准备让他从金融转到税务,说是方便以后考公务员,每周回家都烦他,最后他都不想回家。花钱是小事,我反问他一句,你爸爸凭什么认为你一定就能考上公务员?你看,到了上大学,家长式的作风依旧阴魂不散,这样的孩子如果要做一个听话的孩子,这辈子就注定是桌子上的瓷器---更多的是杯具(悲剧),如果他可以遵从自己的喜好,敢于违抗或者反叛自己父母的要求,这辈子才会有希望。

还有一个才高一的女生给我写了篇作文,讲述自己和一个台湾大学生的网恋,而且从网络走入现实生活,在夫子庙他牵了她的手,她也拥抱了她。如果家长知道类似的事情会做何想呢?其实她也未必能确定未来,这一切也未必是她开始能预料的,她需要的只是建议,如果一个家长做不到心平气和去倾听孩子的内心,如果孩子也未必会遇到一个能值得信任的师长,也许后果难以预料。

     不好好学习的学生,也许是他的兴趣不在这方面,这牵涉到中国教育的教材等深层次问题,这里掠过不提,兴趣不在于此,不代表他一无是处,如果他有一天能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你要相信他一定也可以很出色。而我要做的就是在他仅仅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的这个青春时期,能够给他一份天空让他不至于被逼得无路可走,让他还可以在我的课堂上享受到本应属于这个年龄的快乐。有家长说孩子大了就不重分了。可是你现在如果不淡化对分数的孤注一掷,孩子未必一定就有美好的未来。有的孩子总想走捷径,这不是坏事,国家还提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至少说明他在动脑筋寻找新的人生之路,既然如此,更应该获得掌声。

     现实从来都是残酷的,也只有内心信念强大的人才能在残酷的现实中站稳脚跟。我98年来到南京身无分文,举目无亲,十二年过去了,我可以很自豪的把我的奋斗经历和生活的信念告诉我的学生。我可以坚守我的教育理念,是因为就算你不满意,但是若干年后你才会明白我要教给你的不只是分数至上,而是要让你可以在我的麾下感受到人生的快乐。难得有家长朋友赏脸会来看我的博客,所以留一点文字权且当做释疑,就不再一一回复留言。

    如果你可以做到跟孩子自由畅快的沟通,如果你还能让他保留一份青春的梦想并且支持他去追逐,如果你可以试着去尊重孩子,能够正视他成长中的缺点和收获,我相信你一定可以以他为傲。